15YZDY31+高桥镇岐阳小学+林科+国学经典+感恩

15YZDY31基于国学经典小学生感恩教育策略的研究

聚焦国学经典,提升感恩情怀

宁波市鄞州区高桥镇岐阳小学 林科

“教育的归宿在于养成,生命的真谛在于感恩”。感恩,绝不只是对父母的简单回报,它更是人的一种责任意识、一种精神的追求,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然而,当下社会,独生子女的特殊身份,让很多孩子把处在爱的滋润中当作一种自然,常常会以自己为中心,不知感恩为何物。久而久之孩子习惯成自然,视父母奉献,自身索取为理所应当,缺乏感恩情感的体验。

其次我们的教育缺乏感恩教育。分数至上,学校关心的是分数,父母关心的还是分数。因此,孩子最关心的也是分数。再者父母过分溺爱孩子。父母爱孩子无可厚非,但是要恰到好处。其实孩子的成长,犹如一棵小树的成长,春夏秋冬,该浇水时要浇水,该修时要修,该剪是要剪。若是娇宠放纵,反而是害了他,错过最佳的教育时机。

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的教育应承担起唤醒孩子感恩情怀的使命。而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国文化,民族精神的精髓,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些中国文化的背后,存在着诸多优秀的教育孩子的感恩故事。通过这些浅显易懂的感恩故事,能让孩子更容易联系到自己生活实际,从自己身边的亲人出发,从而培养感恩的习惯。

一、前期准备——“未成曲调先有情”

(一)问卷调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研究之前,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对孩子心目中的感恩情况,做了一个大概的了解。通过问卷调查,反映出来不少现代孩子感恩意识的缺失和家长感恩教育的不重视等问题。例如:我们的教育缺乏感恩教育,导致学生对父母亲漠不关心;父母过分溺爱孩子,认为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就好了;家长和孩子不知道感恩如何去表达等问题。明确了问题的所在,才能对症下药。

(二)营造感恩环境。良好的感恩环境,会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积极地影响学生的感恩行为。只有置身于这样的坏境,学生的感恩意识才会被激发出来。所以在教室布置这一块也下了一番功夫。

1.张贴感恩标语

《三字经》:融四岁 能让梨 弟於长 宜先知??

《增广贤文》: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孟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

《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2.设计感恩黑板报

设计关于感恩教育的黑板报,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宣扬感恩内容。

3.放置感恩书籍

在教室的书架上放置《三字经》、《弟子规》、《孟子》等国学经典感恩教育书籍,让学生通过平时的阅读,感受感恩内容。

4.感恩故事上墙

在《三字经》等书籍中,存在着不少感恩故事。通过学生自己制作,把文字配上绘画的方式,张贴在教室的宣传栏中,形成感恩气氛。

二、知恩明理——“初识庐山真面目”

新奇的刺激容易唤起人的兴趣,而单板的多次重复的东西则不能吸引人的注意力。为此在孩子接触国学经典感恩教育时,利用电影、电视、网络等媒介来激发学习兴趣,例如视频小电影《孟母三迁》、《孔融让梨》、《黄香温席》等,切实提高了感恩教育的实效性。如:欣赏《黄香温席》小电影:

(一)首先观前设疑。让学生质疑,黄香是谁?为什么温席?等问题,让孩子带着问题观看小电影,增强了观赏的感受,提高了观看的效率,为下面的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从孩子那专注的神情里,不难发现有了这些问题的铺设,孩子欣赏小电影时的认真劲,提高了不少。

(二)其次畅所欲言。通过欣赏小电影,来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

如学生回答:为什么黄香温席?301班蒋玉婷同学回答:通过刚才的小电影我发现,小黄香那时候九岁,很懂事。每次炎炎夏日的时候,就给父母搭蚊帐,让枕头和席子变得凉快,让父母好好睡;到了寒冷的冬天,就亲自用自己的身体使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让父母睡得温暖。

在解决一个个小问题的背后,孩子感恩意识重新被唤醒,同时还慢慢明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来感恩身边的亲人。

(三)再次聆听感恩音乐。欣赏了以上一个个感恩小电影,孩子有了初步的感受。于是再播放感恩教育音乐,如吟唱“三字经”等,让一个个小故事演变成一首首有趣的,容易传唱的歌曲。把感恩意识、感恩内容,更亲密地融入与孩子的生活学习中,成为他们生活学习中的良师益友。

(四)最后诵读感恩经典。“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古人素有“三分诗,七分读”的说法,用以强调诗要讲究朗读,用心体味。读也是体验感恩思想的一种有效途径。有了之前的欣赏、谈感受和聆听音乐等环节,再让孩子去诵读这些感恩经典的诗句,孩子就有了比较深刻的感受,自然是“情动于中而言于形”,孩子的感情投入也会比较充分到位。

三、感恩体验——“一树花开满庭芳”

根据不同的节日如父亲节,母亲节等组织相关的主题班队活动。通过活动中小游戏,情境剧等不同方式,让学生有更加深刻的体验。

(一)回忆体验

在活动中,唤起学生以往亲历的情感体验,进行分析,并得以升华,能自发地促使道德认识的形成。在母亲节主题班会上,首先教师回忆自己成长过程,回忆以前生活中关于母亲最难忘的关怀这样的事例,表露出自己对母亲的真诚感谢,通过一声“妈妈,谢谢您”引发孩子的的情绪共鸣。然后播放《游子吟》小视频。小视频中,一位年迈的母亲,下微弱的烛光下,一针一线地给儿子缝着衣服。以这个小视频为基点,让孩子回忆交流生活中自己的母亲为自己做了哪些事情,付出了哪些努力,激发孩子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二)换位体验

换位体验,就是让孩子根据活动内容,将自己放在别人的位置上想象体验其情感。在母亲节主题班会上,学生上演精心排练的情景剧《孟母三迁》,学生通过模拟母亲的言行举止和一天中不停地做各种事情等细节,体会母亲的辛苦与不易。与此同时,在母亲节的那一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抽这一周的某一段时间,开展帮家人烧一次晚饭,洗一次全家人的衣服等活动,亲身体验当家作主的艰辛。 最后在主题班会上,与同学交流分享自己体验活动后的感受与想法。这样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在情感上都会有很大的触动,起到将心比心的效果。

(三)比较体验

比较体验就是让孩子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也可以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比较,这样体验出来的情感就要更加的真情实感。在团结兄弟的主题班会上教师首先引出平时有兄弟姐妹在旁自己是如何分梨情况的讨论,然后播放《孔融让梨》小视频,让学生看看跟自己差不多大的孔融又是怎么分梨的。接着在学生观看之后,把学生平时的做法与孔融的做法进行比较。包括比较说的话,处理的方式,最后的效果等。通过层层比较,不仅让学生发现自己在团结兄弟这方面意识上的不足,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借助小故事中的各种人物知道了以后该如何去做。

四、报恩导行——“能探风雅无穷意”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感恩意识不仅仅是国学经典上的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外化为学生实实在在的报恩行为。

(一)国学经典感恩故事会。通过学生声情并茂地讲一个个生动,富有教育意义的国学经典故事,加上学生自己的理解与创作,将冰冷的文字演绎成一个个温暖的画面,深入人心。如303虞文秀《芦衣顺母》,302洪嘉炜《管宁割席》等。故事会中学生丝丝感情地流露,岂不是国学感恩教育思想的深切体会?

(二)制作感恩教育书签。结合国家的传统节日和国学经典中的相关诗句并配上绘画,制作成一张张漂亮的书签。例如植树节,学生结合《千字文》中的“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云腾致雨,露结为霜。”等诗句。在学雷锋日,结合《增广贤文》中的“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等诗句。学生亲手制作绘画,将国学感恩经典知识更好地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

(三)指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创编排演情景剧。

3月:乐于助人雷锋月结合《弟子规》中“道人善,即使善,人知之,愈思勉”。剧情介绍:三国时期,魏明帝最疼爱的一个女儿死了。魏明帝十分悲痛,决定厚葬她,并且表示自己要亲自去送丧。这时,大臣杨阜对明帝说:“过去,先皇和太后去世时,你都没有去送丧,现在女儿死了却去送丧,这与礼法不合。”杨阜说得有道理,但他却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当时魏明帝正处在悲痛之时,所以,他不仅没有理会杨阜的意见,还把他赶出了朝堂。

5月:勤劳能干劳动月结合《千字文》中“治,本,于,农 务,兹,稼,穑”。剧情介绍:毒辣辣的太阳烤的大地热烘烘的,有人走到一棵大树下,猛然看到一位农民伯伯在地里锄草,汗水顺着老人的脸颊滴落在土地里。由此想到,农民伯伯顶着烈日在地里劳动,太辛苦了。我们所吃的食物来的太不易了,我们要珍惜每一粒粮食。

通过这样一场场情景剧,把国学经典中的诗句巧妙地结合起来,让枯燥的文字变得生动有趣,焕发新的活力。

(四)“感恩情怀对您(它)说”。结合不同的节日,利用文字叙述,将埋藏于学生心里的感恩情怀,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一件件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感恩事迹,一段段发自内心的感恩誓言,很好地感染着每一个在校的学生。同时把好的感恩文章刊登在年级报刊《四兰轩》上,让更多的同学相互学习进步,让感恩教育的足迹遍布于校园的各角落。

(五)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将感恩教育进行到底。在学校信息课上,每一周抽半个小时的时间,让学生自由浏览关于感恩教育的网站。例如中华感恩教育网/ 、中国感恩教育网、 中国圣学教育门户网站、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网站感恩教育板块http://www./edoas等。通过网络技术让学生走出校门,了解全国各地的感恩信息。

五、施恩自觉——“落霞与孤雁齐飞”

感恩教育所寓意的报恩,不应该局限于一人报一人,一事报一事的简单对应,而是追求一种将爱传递的施恩行为。关于这一方面,对于孩子来说最困难的莫过于——自觉。

(一)多提醒。孩子正处在生命发展的初级阶段,他们的自觉意识不够强烈,因此教师通过班会、集体活动多提醒孩子发现和感受周围人和世界的恩情。

(二)多肯定。“人性本善”每个孩子都有纯真善良的一面,大都愿意去帮助别人,即使做的不够好,作为教师也应该多多鼓励,以免孩子灰心丧气。

(三)多联系。孩子的成长不仅仅在于学校,家庭也是很重要的一块主阵地。教师应该经常跟家长保持联系,及时向家长汇报孩子在校的好表现,以便于孩子有信心继续做下去。

六、感恩总结——“绕梁余音不绝耳”

短暂的一年转眼即逝,通过这段时间的努力,大体摸索出了一套关于国学经典感恩教育的方法。感恩教育环境的渲染,多种体验方式的互换以及举行一系列感恩活动。毋庸置疑的是在这样精心组织之下,学校里感恩氛围浓烈。校园的电子显示屏、宣传窗、班级的黑板报等地方经常时不时地展示感恩教育内容,校园里弥漫着浓重的感恩气息。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对感恩意识有了深刻的认识与体会,有的学生甚至是从无到有的跨越。不仅如此通过有趣生动的活动,让学生对生活中的感恩行为有了重新的审视,意识到自己身上感恩行为的缺失与不足,于是自觉地加入到感恩行动中去,做到“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但是在这过程之中,问题的产生也是在所难免的。虽有“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说法,但毕竟是以古文的形式出现的。学生对部分生字的读音,词、句背后的所涉及到的文学常识,了解的不够深入,以至于会出现断章取义的现象。另外本次活动开展的年级段没有涉及到1~6年级,影响的范围还可以再广一些,这样就有更多的孩子也可以感受到这温暖的教育。“人之初,性本善”希望每个学生心底存感恩,让感恩成为学生心目中最明亮的一颗星星,闪耀“心”际!

 

第二篇:小学国学经典

青州市小学五年级下学期国学经典 1.风雨

唐·李商隐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消愁斗几千?

【译文】

我读了宝剑篇后心里凄楚悲凉;

羁旅中不得志想必漂泊到终年。

我像风雨中的黄叶依然在飘落;

别人成日在青楼作乐歌舞管弦。

纵有新交遇到薄俗也难得持久;

旧交老友因为久疏而断了良缘。

我不企望喝新丰酒能有新际遇; 为消愁姑且沽饮不惜耗费几千。 2.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

1

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3.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译文】

自剑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

来到了楚国境内作一次旅游。

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

长江进入了莽原也缓缓而流。

月影倒映江中象是飞来天镜,

云层缔构城郭幻出海市蜃楼。

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

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4. 过香积寺

2

唐·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译文】

早闻香积寺盛名,却不知在此山中; 入山数里,登上了高入云天的山峰。 这儿古木参天,根本没有行人路径; 深山中,何处传来隐隐约约的寺钟。 俯听危石的流泉,轻轻地抽泣哽咽; 山高林密不透日影,松荫寒气犹浓。 日已将暮,我伫立在空寂的清潭边, 有如禅定身心安然,一切邪念皆空。 5. 汉江临眺

唐·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译文】

汉水流经楚塞,又接连折入三湘;

3

荆门汇合九派支流,与长江相通。

汉水浩瀚,好像是流到天地之外;

山色朦朦胧胧,远在虚无漂缈中。

沿江的郡邑,恰似浮在水面之上;

水天相接的边际,波涛激荡滚动。

襄阳的风景,确实叫人陶醉赞叹;

我愿留在此地,陪伴常醉的山翁。 6. 蜀先主庙

唐·刘禹锡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译文】

先主刘备英雄气概充满天地,千秋万代一直令人肃然起敬。 建国与吴魏三分天下成鼎足,恢复五铢钱币志在汉室振兴。 拜诸葛亮为丞相开创了国基,可惜生个儿子不像其父贤明。 最凄惨的是那蜀宫中的歌伎,在魏宫歌舞刘禅也毫无羞情。

7.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4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8. 幽居初夏

宋·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译文】

那湖光山色的美丽地方,就是我放翁的家。

槐柳树阴满满啊,小径幽幽,归途袅袅。

湖水满溢时白鹭翩翩,湖畔草长鸣蛙处处。

新茬的笋早已成熟,木笔花却刚刚绽放。

时光流逝人亦老,不见当年相识。午时梦回茶前,谁人共话当年?

9. 题扬州禅智寺

唐·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5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译文】

我来到禅智寺,这里刚刚下过雨,蝉声又响起来了,松树和桂树都在萧瑟的风中飘摇。青苔满布着寺前的台阶,鸟儿还在这里流连徘徊。

傍晚时分的雾气从茂密的树林之中升起,夕阳慢慢落到小楼那边去了。看到这满眼清幽寂静的景色,谁能想到越过寺前竹林西边的小路就到了那歌乐繁华的扬州呢? 10. 戏答元珍

宋·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译文】

我怀疑春风吹不到这荒远的天涯,

不然已是二月这山城怎么还看不见春花?

残余的积雪压在枝头好象有碧桔在摇晃,

春雷震破冰冻那竹笋也被惊醒想发嫩芽。

夜晚听到归雁啼叫勾起我对故乡的思念,

带着病进入新的一年面对春色有感而发。

6

我曾在洛阳做官观赏过那里的奇花异草,

山城野花开得虽迟也不必为此嗟叹。 11.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译文】

悠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来,杂草丛生的小路通向荒芜小园。 鸟儿自由地栖息在池边的树上,皎洁的月光下僧人正敲着山门。 走过桥去看见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在飘动山石也好像在移动。 我暂时离开这里但是还会回来,按约定的日期与朋友一起隐居。

12. 新城道中(其一)

宋·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

【译文】

东风像是知道我要到山里行,吹断了檐间连日不断的积雨声。 岭上浮着的晴云似披着丝棉帽,树头升起的初日象挂着铜钲。

7

矮矮竹篱旁,野桃花点头含笑;清清的沙溪边,柳条轻舞多情。 生活在西山一带的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吃了好闹春耕。 13.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

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当山和水不断出现在我眼前时,我正疑惑无路可行,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吹箫击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临近,布衣素冠,简朴的古风依旧保存。 从今后,如果允许大家在晚上闲逛,那么我将拄着拐杖,不定时地会在夜晚敲响农家朋友的柴门。 14. 送人赴安西

唐·岑参

上马带吴钩,翩翩度陇头。

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

早须清黠虏,无事莫经秋。

【译文】

8

你看那位壮士,手执胡钩跨上骏马,英姿勃勃地越过陇山头。 他从小就立志报效国家,杀敌立功绝不是为了做官封侯。

万里之外的故乡景象将会在你的梦中出现,边疆的月光常常会引起你的别离忧愁之情。

你此去应该早日消灭那些胡族侵略者,不要优柔寡断将战事一拖经年。 15.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译文】

战争的乌云翻滚而来,像是要把城楼压垮;

鳞片状的铠甲在日光照射下金光闪闪。

号角的声音在这秋色里响彻天空;

夜色中塞上泥土犹如胭脂凝成,浓艳得近似紫色。

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抵达易水;

凝重的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

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

手执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16. 喜见外弟又言别

9

唐·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译文】

经过了十年的乱离之后, 长大后在异地忽然相逢。 初见动问尊姓使我惊讶, 说名字才忆起旧时面容。 别后经历多少沧海桑田, 长谈直到山寺敲响暮钟。 明日你要登上巴陵古道, 秋山添愁不知又隔几重? 17. 龟虽寿

汉魏·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10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

神龟的寿命即使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结的时候;

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 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

我非常庆幸,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18.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译文】

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 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 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 月儿,你那里晓得畅饮的乐趣? 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 暂且伴随

11

玉兔,这无情瘦影吧, 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 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 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 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 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 月呀,愿和您永结为忘情之友, 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 19.《送别》

民国·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20.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12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译文】

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嫌单薄。

将军都护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

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21. 武陵春·春晚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译文】

恼人的风雨停歇了,枝头的花朵落尽了,只有沾花的尘土犹自散发出微微的香气。抬头看看,日已高,却仍无心梳洗打扮。春去夏来,花开花谢,亘古如斯,唯有伤心的人、痛心的事,令我愁肠百结,一想到这些,还没有开口我就泪如雨下。

听人说双溪的春色还不错,那我就去那里划划船,姑且散散心吧。

13

唉,我真担心啊,双溪那叶单薄的小船,怕是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忧愁啊! 22. 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宋·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译文】

可恨你不像江边楼上高悬的明月,不管人们南北东西四处漂泊,明月都与人相伴不分离。

怨恨情人啊就像江楼上高悬的明月,刚刚圆了马上又缺,再要团圆还要等到何时? 23.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译文】

春天将尽,百花凋零,杏树上已经长出了青涩的果实。有燕子飞过天空,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但是不要担心,)天涯到处都长满了茂盛的芳草。(春天还是会到来的) 围墙里面,有一位少女正在荡秋千,发出动听的笑声。围

14

墙外的行人听到了笑声,(忍不住去想象少女荡秋千的欢乐场面)。慢慢的,墙里的笑声听不见了,行人惘然若失。仿佛自己的多情被少女的无情所伤害。 24. 苏幕遮·碧云天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译文】

碧云飘悠的蓝天,黄叶纷飞的大地,秋景连绵江中水波,波上弥漫苍翠寒烟。群山映斜阳蓝天连江水。芳草不谙人情,一直延绵到夕阳照不到天边。

默默思念故乡黯然神伤,缠人的羁旅愁思难以排遣,除非夜夜都做好梦,在好梦中才能得到片刻安慰。不想在明月夜独倚高楼望远,只有频频地将苦酒灌入愁肠,一杯杯都化作相思的眼泪。

25.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宋·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译文】

百花过后的暮春,西湖风景依然美好,凋残的落红,任游人踏得狼藉

15

遍地,漫天飘飞的柳絮迷迷蒙蒙,垂柳的枝条纵横交错,整日里暖风融融。

喧闹的笙歌散尽,游人离去,笙箫歌声也渐渐静息,顿觉一片空寂,又仿佛正需要这份安谧.回到屋中,我垂下窗帘,一双燕子穿过细雨蒙蒙,翩翩回到巢中。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