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蕴藉

什么是话语蕴藉?请举例说明。

话语蕴藉的概念,“蕴”原意是积聚、收藏,引申而为含义深奥;“藉”原意是草垫,有依托之意,引申而为含蓄。这样,“蕴藉”在用于品评人物时,多指人物品行的宽容和赋予涵养。而在文学艺术领域,它是特指汉语文学作品中那种意义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状况。

一、话语蕴藉言约义丰,含蓄凝练

任何一种语言,从客观上说它的词汇和句式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精神世界却是丰富复杂和充满流变的,文学作品的话语蕴藉特征体现在把无限的意味隐含在有限的话语中,使读者从有限中体会无限,达到文学艺术言说有限而意蕴无限的境界。《红楼梦》第34回宝玉被贾政毒打后,林黛玉来看望的情景:“心中虽有万句言词,但只抽抽噎噎地说了句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可说是以少胜多,欲说还休。在各种文学体裁中,诗歌的语言是最为凝练含蓄的,以概括的艺术形象,精炼的文学词语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诗歌语言具有跳跃性,以断续表现连贯,以局部表现整体,给读者驰骋想象留下了开阔的空间。

二、话语蕴藉含混模糊,朦胧多义

“含混”是文学话语使用中的歧义、复义或多义等现象,它体现了文学话语的蕴藉特征,在表面单义而确定的话语中,蕴蓄着多重而不确定的意义,令读者回味无穷。由含混而产生了文学艺术特有的模糊朦胧的美感效果。《蒹葭》是《诗经》中历来备受赞赏的一首诗,全诗流溢着诗人对“伊人”这一意象飘忽不定、引人遐想。有人认为这是一首恋情诗,“伊人”指意中人;有人认为这是一首招贤诗,“伊人”指隐居的贤人。正是文学话语的含混模糊,使得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有多种理解可能,让这首诗涵容了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

三、话语蕴藉象征暗示,依云深刻

文学话语作为描写、表现的符号体系,常常通过语言学用语的背离,采用隐喻、暗示等象征形式来反映世界,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艺术家某种深邃的思想。象征的本体意义和象征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通过艺术家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描绘,会使艺术欣赏者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从而领悟到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含义。英国诗人艾略特的长诗《荒原》中多次出现过“”火“石头”“水”等意象,而“火”并非现实客观的“火”,而是既指情欲之火又是炼狱的圣火;“水”既是死亡灾难的水,情欲的祸水,又是生命之水,荒原复苏的甘露;“岩石”既是宗教避难所的象征,又是缺乏生命的枯萎之地,全诗象征起伏,暗含丰富意蕴。

 

第二篇:4-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1

(一)文学与话语

话语,是与语言、语言系统、言语和文本等存在联系和区别的概念。

语言——指人类的一种最基本的交际工具;

语言结构 ——社会集团的语言规则系统;

言语——个人的具体语言行为

话语——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 诗人朗诵诗应该用普通话。(语言系统)

轮到你朗诵你才说话。(言语)

听众觉得你的朗诵话里有话。(字面以下的深层意义)

话语形态

文学作为话语,至少包含如下五个要素:

(1)说话人,是体现在文本中的叙述者或抒情者角色和作家因素,这是话语活动的主体之一;

(2)受话人,是阅读文本的接受者角色和读者因素,这是话语活动的另一主体;

(3)文本是供阅读以便达到沟通的特定言语系统(有时也称话语系统),这是话语活动的符号形式;

(4)沟通,是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通过文本阅读而达到的相互了解或融洽状态,这是话语活动的目的;

(5)语境(context,又译上下文),是说话人和受话人的话语行为所发生于其中的特定社会关联域,包括具体语言环境和更广泛而根本的社会生存环境。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二) 文学与话语蕴藉

中国古典诗学一向标举话语蕴藉,认为真正成功的作品应当是意义含蓄的和含混 在西方,但丁主张文学有“四义”:字面意义、譬喻意义、道德意义和奥秘意义

话语蕴藉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的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蕴涵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从两点去理解文学的话语蕴藉特点:

第一、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性质

文学活动作为话语蕴藉,是指文学的属性和意义存在于特定话语系统的创作和接受过程中,仿佛具有无限的生成和阐释的可能性。

第二,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供阅读的特定语言性文本带有话语蕴藉特质。 文本作为话语蕴藉,就是指文本内部由于话语的特殊组合仿佛包含有意义阐释的无限可能性。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三)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

文学的话语蕴藉特点常常更充分地体现在两种典范性本文形态中:含蓄和含混。

1、含蓄是把似乎无限的意味隐含或蕴蓄在有限的话语中,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 七步诗

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闺意献张水部

朱庆余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新嫁娘词

王建

三日入厨下,

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

先遣小姑尝。

2、含混,也称歧义、复义或多义等,是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却蕴蓄着多重而不确定的意义空间,令读者回味无穷。

你的名字

纪弦

用了世界上最轻最轻的声音,

轻轻地唤你的名字每日每夜。

写你的名字。

画你的名字。

而梦见的是你的发光的名字:

如日,如星,你的名字。

如灯,如钻石,你的名字。

如缤纷的火花,如闪电,你的名字。

如原始森林的燃烧,你的名字。

刻你的名字!刻你的名字在树上。

刻你的名字在不凋的生命树上。

当这植物长成了参天的古树时,

啊啊,多好,多好,

你的名字也大起来。

大起来了,你的名字。

亮起来了,你的名字。

于是,轻轻轻轻轻轻地唤你的名字。

含蓄与含混:

含蓄是指有限的话语隐含或蕴蓄着似乎无限的意味,真实的意义被字面意义有所掩隐;含混

是看似单义的确定话语却蕴蓄着多重不确定的意味,感觉意味无穷。前者小中蓄大,力求暗示;后者一中见多,同中含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