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达而不破的话语蕴藉

中国古典文学达而不破的话语蕴藉

青花瓷达而不破的话语蕴藉

话语蕴藉是文学活动的蕴藉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就像屈原香草美人的高洁,是藏在其内,隐动而不外露;芬香泽蕴,醇厚却娓娓道来;充满着意境的浪漫与志节的坚贞, 达到一种交相融合,相得益彰的思想矛盾与感观的通化 ...... 具体来说,诗词歌赋就像一坛陈年佳酿,话语蕴藉就像是这坛佳酿余韵袅袅绕梁的清冽醇香,就是这种舒展自如的感观转化,构造成为祖国古典文学领域丰腴多姿的话语蕴藉;接下来我们就通过鉴赏肆段中国风的歌曲青花瓷的歌词,来一窥我国古典诗词文化的华美与底蕴 ......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风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我们先来看前面这肆句,将素韵淡雅的青花图案与初妆时就已经华美如群芳之冠的梦中明眸皓月,豆蔻芳龄,繁花秋潭碧波模样的姑娘拎在一起,这意蕴浓淡晕开,此美好却如烟,翩翩如缕,繁华永继......前两句化用譬喻,充展浓郁热烈与清新淡雅的对比, 后两句则幻用转化,轻描淡写间点出了对心中所属无穷无所绵尽的思念。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你的美一缕飘散,去了我去不了的地方...... 由此可知,若初的美,是清新灵动的,这里一个巧妙的转品手法,一下子将虚无缥缈的幻化美感以不那么虚无缥缈的飘散的形态凝结,跃然在我们眼前的画面,但伴随着美的一缕消散,相恋者心中的一缕苦素聊起沁入心脾的悲凉......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 通过对潜跃碗底的锦鲤其极为生动形态的摹写,还有守候千年等待着秘密的无限夸饰,以及最后描摹若细腻如丝的轻缕譬喻,我们不难看出其在意境架构上面的别出心裁,思虑独运,这样的三个叠合而又孤蕴的画面交融碰撞,继而激发出无尽的愁思;然曲终人将散去,留下来的不过是星点斑斓的离别,思念与惆怅......

帘外芭蕉若骤雨门环惹铜绿,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当思考想象的际遇变得那样

的无边无尽,芭蕉门环也能惹祸上身,殃及池鱼,更波处自己......这里转化用的极为巧妙,无论是铜绿还是骤雨,在精细摹写背后,透露出的总是绵缠的思念;如云端变化的情绪,还有风雨莫测的人生际遇......

但是当行人的我在江南水畔路遇娇怜的你,这冰清玉洁的淡雅邂逅,将散落的思恋联结成长长的线,牵连着被孤独地飘零所冻结;正是不经意间流离到这里的类迭重复,伴随着彼思的记忆,隐遁在墨色深处的韵中,无数个辗转反侧无眠无尽的梦里,再次际遇,让快要涸辙的想念如若初晞的春润灵动,炫舞着晕开结局,在青花瓷的纯洁无暇,美若初霜中延续下去 ......

中国古典文学达而不破的话语蕴藉

 

第二篇:话语蕴藉

什么是话语蕴藉?请举例说明。

话语蕴藉的概念,“蕴”原意是积聚、收藏,引申而为含义深奥;“藉”原意是草垫,有依托之意,引申而为含蓄。这样,“蕴藉”在用于品评人物时,多指人物品行的宽容和赋予涵养。而在文学艺术领域,它是特指汉语文学作品中那种意义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状况。

一、话语蕴藉言约义丰,含蓄凝练

任何一种语言,从客观上说它的词汇和句式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精神世界却是丰富复杂和充满流变的,文学作品的话语蕴藉特征体现在把无限的意味隐含在有限的话语中,使读者从有限中体会无限,达到文学艺术言说有限而意蕴无限的境界。《红楼梦》第34回宝玉被贾政毒打后,林黛玉来看望的情景:“心中虽有万句言词,但只抽抽噎噎地说了句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可说是以少胜多,欲说还休。在各种文学体裁中,诗歌的语言是最为凝练含蓄的,以概括的艺术形象,精炼的文学词语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诗歌语言具有跳跃性,以断续表现连贯,以局部表现整体,给读者驰骋想象留下了开阔的空间。

二、话语蕴藉含混模糊,朦胧多义

“含混”是文学话语使用中的歧义、复义或多义等现象,它体现了文学话语的蕴藉特征,在表面单义而确定的话语中,蕴蓄着多重而不确定的意义,令读者回味无穷。由含混而产生了文学艺术特有的模糊朦胧的美感效果。《蒹葭》是《诗经》中历来备受赞赏的一首诗,全诗流溢着诗人对“伊人”这一意象飘忽不定、引人遐想。有人认为这是一首恋情诗,“伊人”指意中人;有人认为这是一首招贤诗,“伊人”指隐居的贤人。正是文学话语的含混模糊,使得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有多种理解可能,让这首诗涵容了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

三、话语蕴藉象征暗示,依云深刻

文学话语作为描写、表现的符号体系,常常通过语言学用语的背离,采用隐喻、暗示等象征形式来反映世界,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艺术家某种深邃的思想。象征的本体意义和象征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通过艺术家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描绘,会使艺术欣赏者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从而领悟到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含义。英国诗人艾略特的长诗《荒原》中多次出现过“”火“石头”“水”等意象,而“火”并非现实客观的“火”,而是既指情欲之火又是炼狱的圣火;“水”既是死亡灾难的水,情欲的祸水,又是生命之水,荒原复苏的甘露;“岩石”既是宗教避难所的象征,又是缺乏生命的枯萎之地,全诗象征起伏,暗含丰富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