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能力

一、交际能力理论的由来、发展及其教学指导意义

能力(competence)这个概念最初是由Chomsky提出。它指的是理想的语言使用者所具有的语法知识,与具体环境中语言的实际使用没有任何关系。语言能力这个概念因为太狭隘而受到大家的批评,为了扩展能力这个概念,D.H.Hymes在19xx年发表的(论交际能力》一文中提出了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Competence)这个概念。他认为一个人的潜在能力(capacity)包括语言知识(knowledge)和使用语言的能力(abilityforuseoflanguage)。他认为交际能力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1)形式是否可能(possibility)——产生合乎语法的句子的能力;(2)实际是否可行(feasibnity)——产生能被人脑解码的句子的能力l(3)运用是否得体(appropriateness)——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应用正确语言形式的能力;(4)语言的可接受性(performance)——话语被完成的事实。在Hymes看来,一个人的交际能力不仅应包括语法知识和语言能力,而且还应包括心理(可行)、社会文化(得体)和使用概率(实际出现)等方面在内的一种判断能力。学习者不仅要知道句子在语法上是合格的,而且还要知道句子是得体的。也就是说,在交际时,交际者应考虑针对此时此地对谁讲,该讲什么,怎么讲,其基点或出发点是交际者,拥有交际能力就是同时拥有语言知识和实际使用语言的能力。因此,Hymes认为,语言学习的目标是:实施一系列语言行为从而具备参与到交际活动中去的能力。换句话说,学习一种语言实际就是学会表达某些特定的功能。在Hymes交际能力理论的基础上,加纳莱(Canale)和斯韦恩(Swain)在19xx年提出了一个交际能力模式,这个模式包括交际能力的四个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即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以及策略能力。因此,交际能力理论在英语课程教学实践中具备了可行性,对英语课程教学也有了实际的指导意义。LittleWood在(交际语言教学论)一书的前言中就指出:“交际教学途径大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语言视角。尤其是它使我们认识到,语言教学内容不仅是语言结构(语法和词汇),而且应包括语言的交际功能;同时,交际教学途径还大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语言学习视角。它使我们强烈地意识到:只教会学习者怎样运用外语的结构还远远不够。我们务必培养学习者在真实情景中使用语的策略。”随着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培养学习者成功的社会交际能力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应用语言学家在此方面的探索,对于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和教材编写等方面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交际能力是指人们能有效地使用一种语言的知识和使用这种知识进行交际的能力,这是适用于母语学习和第二语言学习或外语学习的一个宽泛概念。交际能力这一理论的问世,在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等领域引起了强烈的反应,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在理论上对现行的交际语言教学起了奠基作用。本文主要对交际能力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研究现状及其理论应用进行综述。

l 交际能力理论的产生及海姆斯的交际能力模式

20世纪6O年代以来,以广义功能语言学为基础的新兴学科异彩纷呈:如系统功能语法、社会语言学、语用学、篇章分析理论等等。这些新兴学科的兴起,使人们可以突破语言系统和句子结构本身的局限,从更广泛的视角来考虑语言形式之外诸[大]素的互动关系,考虑语言的使用和社会功能,以及使用语言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也可以说,这些新学科的兴起成为交际能力理论产生的渊源和动力。 1 1 海姆斯对乔姆斯基的挑战

“交际能力”是美国人类学家海姆斯(Dell H)3nes)在他的《论交际能力》一文中提出来的(H)nles,1970)。这一理论的提出使人们对乔姆斯基语言学的局限性及其理论在语言使用诸多方面的不足引起关注。2O世纪5O年代末,乔姆斯基继承和发展了笛卡尔等人的心灵主义理论传统,在彻底否定行为主义语言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语言能力”的概念。19xx年,乔姆斯基首次在语言学研究中对“能力”

(competence)和“行为”(pel{onnance)进行了严格区分。他认为,“能力”是指说话人或听话人的内在语言知识,“行为”则是指在具体语境中语言的使用。他指出,只有前者,作为语言和句法规则的一种理想化的静态知识,才是语言学的研究领域。由此可见,乔姆斯基所研究的是一种比语言更抽象的“语法能力”,是一套原则系统,一种知识体系,而不是现实生活中使用的语言。海姆斯对乔姆斯基的观点进行了挑战。他认为,除语言知识外,说话人还必须具有在实际语言环境中和社会交往中正确地使用语言的能力。他指出,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只包含了语言规则,抛弃了语言运用的社会规则,而后者恰恰是作为社会现 象的语言交际功能的重要特征。研究中,虽然乔氏和海氏都采用“能力”这一术语,但却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乔氏注重“内在语法”的正确性;海氏强调的是静态知识(即内在语法)与行为过程(即使用语言知识的技能和技巧)的必要联系。由于乔氏本人对语法能力(grammatical competence)和语言能力(1inguistic competence)的混淆使用及人们对乔氏“能力”术语的广泛接受,海氏在反对乔氏观点时使用同一术语便引起了人们的一些误解。

1.2 海姆斯的“交际能力”模式和理论基础

尽管海氏对乔氏的批评在理论上引起一些混乱,尽管海氏在提出“交际能力”时并没考虑第二语言教学和外语教学问题,但海氏观点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不可否认,他的“交际能力”的提出为语言教学与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框架。海氏在提出乔氏语言学不能解决的许多语言方面的问题后,强调了交际能力理论的必要性。他认为,“这种理论能够处理特定的语言社团中个人对语言的使用,解释社会文化的基本作用,社会经济差异,多种语言的掌握,不同语言能力的相关性,表达价值,由社会因素决定的理解力,语体以及评价准则等”。交际能力理论就是为适应这一需要应运而生的。

海姆斯在阐释其理论时区分了语言行为的两个不同概念:一个是受到语言知识制约的行为,另一个是由使用规则所规约的行为。他认为,第二个概念确有存在之必要.如果一个人的语言行为只受其语言知识所制约,在语言的实际使用中,他产生的话语可能是既不合乎语境又不符合语法。

海姆斯(P.281)认为,一个关于语言使用者和语言使用的正确理论应包括四个参数:

(1)可能性程度(degree of IX~ssibility) ’

(2)可行性程度(degree of feasibility)

(3)适宜性程度(degree of appopriateness)

(4)出现性程度(degree of performance)

按照他的观点,说话人或听话人如果能解决这四个方面问题,就能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有效地使用其语言及其交际手段。下面对这四个部分加以概述。 2 海姆斯交际能力理论的四个部分

2.1 可能性及可能性程度(whether,and to what degree.something is formally possible)可能性及可能性程度是指某一语言系统中可能存在的东西,如个人在特定语言社团中关于语言的语音、词法、句法、词汇、语义、语用知识等。人们经常把这部分解释为乔氏“语言能力”的等同物而把其他三个部分看作是它的附加物,然而它们之问有很大差别。首先,海姆斯的可能性标准不仅包含语言的语法性而且还包括非言语的和文化的“语法性”,即,同有意义的行为规则有一致性。

其次,这方面能力不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不是乔氏理论中所讲的独立于实

际操作性的内在知识,而是既有内在知识又有应用能力,不能与交际中言语行为是否可行相分离。

2.2 可行性及可行性程度(whether,and to what degree,something is feasible)这是指心理语言因素,如:记忆限制,感知方法,特性作用(effcts of properties)等等。科纳尔(Canale)和斯温(Swain)

(1980)提供了下面的例子:

the cheese the rat the cat the dog SaW chased ate was green此句是合乎语法的,因为它符合主句中含有子句的语法规则,但缺少自动处理的可行性。主句是‘the cheese was green’,在这个主句中有若干关系子句:The chese is the‘chese the rat ate’;the rat is‘the rat the cat chased’;the cat is‘the eat the dog SaW’。由此可略见一斑,交际能力的这一部分没有得到重视,因为使用者如果只靠定义既不能做到也不能遇到可行的语言使用。科纳尔和斯温应将其排除交际能力模式之外,因为感知策略、记忆强制力等只能置于一种自然的、普遍的方式之中。

2.3 适宜性及适宜性程度(whether,and to what degre something is appropriate)。适宜性是指交际中言语行为的得体表达,如对交际背景、目的、常规、参加者等因素的合理考虑,涉及到语言与语境的关系。语用学和语篇分析等著作对此已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依据和信息。尤其引起人们关注的是文化的适宜性。一句话或一个语段可能是符合语法的,又是可行的,但在一定的语境中可能是不适宜的。这种不适宜性可能是语言上的,也可能是非语言上的。在语言教学中这一部分虽然最受人们重视,但却经常被简单化地或错误地解释为:成功的语言学习者必须遵守所学目的语的文化规则。海姆斯认为,交际能力在一定的文化中能使人们解释或发生有意义的行为,因为了解准则同遵守准则同样重要。海姆斯对“适宜性”概念的解释如同对其它三个部分的解释是一样的。但人们对此的释义忽略了一个重要短语‘达到何种程度’。这个短语不是讲行为与规则一致与否,而是把行为看作是一个连续体(continuum),从最可能的、最可行的、最适宜的、最可能发生的最高程度到其最低程度。对这关键问题的省略和误解导致了语言教学中的沙文主义。有些人认为语言学习者不应保留自己的行为方式而必须同新文化完全致。人们未能注意到这种可能性:学习者可能完全意识到他们的行为方式是不同的,但却有意识地去保留。人们也未能重视这样一个事实:在操某种语言的社团内,异质文化者的不同行为可能被人们认为既是有意识地保留又是有其意义的。

2.4 出现性及出现性程度(whether,and to what degree something is done)这是指交际中言语行为是否实际出现,如在可能、可行和适宜的情况下是否可做。海姆斯观察到:言语交际中有些是可能的、可行的,又是适宜的,但不发生。可以认为,语言使用者对哪些形式会真正出现和出现的可能性是有所了解的。在海姆斯撰写《论交际能力》一文时,交际能力理论刚刚引起语言教师和社会语言学家的关注。这种观点是纯理论性的,也不能进行大规模的示范。语库语言学近期的迅速发展使研究者能够用计算机对真正发生着的语言进行检索,对某些语言行为进行量化分一析。这不仅能够证明海姆斯的观点,而且也能鉴别发生性的最大可能性的一些特殊形式和最小可能性的一些可能的形式。

交际能力理论的四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衡量交际能力的最理想的标准。有些时候,对某一部分的需要会超越另一部分的需要。也有些时候,使用一种不可能的或从未发生的形式也是适宜的。在语言教学中我们在应用这一理论时应避免两种倾向:一是在反对过分强调语法时过分强调适宜性;二是以牺牲可能性和

适宜性为代价过分强凋行为的实际出现性。

3 交际能力理论的发展

交际能力理论问世后尤其在语言教学中成为一种流行的概念。但是在海姆斯之后的许多理论著述和语言教学研究文献中,出现了一些理论上的混乱和理论阐释的简单化。尽管如此,科纳尔、斯温、泰勒、威多森等学者的研究成果引人注目,对于推动交际能力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科纳尔和斯温在其有影响的文章中(Canale M.and

Swain,.1980.“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重新审视了交际能力理论并对海姆斯提出了批评。他们讨论了该理论与社会指向性理论之间的关系及在语言教学和测试中的内涵,然后提出了交际能力的新模式。新模式提出了交际能力包括的三种能力:1)语法能力;2)社会语言能力;3)策略能力。他们对社会语言能力又进一步分成社会文化能力和语篇能力。每一部分都包括发生的“可能性”。语法能力是指语言代码知识。它包括了词汇、语法规则、句子一语法语义学、语音学等方 面知识。社会文化能力是指语言使用和语境之间的知识。语篇能力是指话语同交际功能相结合的规则的知识。这种分类法阐明了“可能性”,取消了“可行性”,拓展了适宜性,将行为发生性寓于其中,是对海姆斯理论的进一步阐释和发展。他们将策略能力释义为“言语的和非言语的交际策略,这种策略的使用弥补了由于行为差异(performance variables)或能力不足引起的交际中断P.30)。”这一概念使他们的分类出现了一些混乱,因为他1'1 1在其他有关讨论中把“能力”概念限定在知识上而不是使用能力上。正如海姆斯用“能力”术语指人际交往行为(interpersonal performance)而不是指静态的内在知识(intrapersonal knowledge)一样,人们难以构想出与某一特定语境无关的策略知识。科纳尔和斯温似乎也没从乔姆斯基“能力”术语的含义中摆脱出来。

泰勒(1988:158—9)对“能力”这一术语用法上的混乱提出了尖锐批评:“一方面他们没能把知识和能力区别开来或者只是把两者混合起来,另一方面他们没有把所有说话人(母语者和非母语者)使用的策略与非母语说话人特有的策略区别开来”。这一批评使人们注意到交际能力理论中的又一不足:没有说明某一特定说话人的交际能力有多少是语言特有的,有多少是文化特有的,又有多少是普遍性的。 4 交际能力理论研究现状及理论应用

科纳尔(1983)后来拓展了策略能力的定义,使其包括“提高交际有效性的努力”。可以说他的概括明了且有见解,但没有做出实质性的改变。但是策略能力的提出确实推动了后来的许多策略研究:关于交际的(see,for exanlple,

Bialystok,l990),关于学习的(see,for example,0’Malley and Chamot,1990),关于教学的(see Stem,1992;279—349)。威多森(Widdowson 1983;7—3l,l989)的研究坚持和发展了海姆斯的理论,指出了许多内在的矛盾,并澄清了一些由“能力”术语引起的混乱。Widdowson(1989)认为,海姆斯交际能力理论的四个部分中,每一部分都应被看作既有能力方面的也有行为方面的(即四方面的知识和

使用能力)。这一提法把海氏理论的四个部分扩展为八个部分,避免了不断出现的混乱,把注意力引向:我们是在谈论静态的内在知识(static intrapersonal knowledge)还是在谈论动态的交际技能(dynamic interpersonal skil1)。

尽管海姆斯在其著述中没有关注语言教学,但却提供了描述成功的语言学习者知识和能力的理论框架。他的模式对语言教学和评估的诸方面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这些方面包括:综合研究(Widdowson,1978;Bmmfit and Johnson,l979),大纲设计(Johnson,1982),教学法(Johnson and Morrow,1981),语言测试(Spolsky,1989;Bachman,l990)。交际能力经常同水平联系在一起,也与操母语者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等同起来(see Davies,1996)。语言测试的模式往往 同交际能力模式相近,并在成分的分类上暴露出同样的理论问题。所以在理论研究中还有待于对知识和使用能力做进一步区别,对成分之间的关系进行更详尽的讨论。

5 结语

二十世纪后二三十年以来,随着语言学和边缘学科的迅速发展,交际语言教学思想的研究方兴未艾。“交际”已成为我国外语教学的核心概念,交际能力的培养己作为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写入各级学校教学大纲。因此了解国外交际能力理论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理解交际语言教学思想的内涵,从我国外语教学实际出发,借鉴和吸收国外交际能力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建立有我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对在新的世纪培养高素质的优秀外语人才有其重要性和必

要性。

二、参考__

 

第二篇:丰富孩子的语言能力

丰富孩子的语言能力,家庭会话是基本 导读: 怎样丰富孩子的语言能力?丰富孩子的语言能力,有很多种方法,其中一种就是通过读书增加词汇量,然而家庭会话却是丰富孩子语言能力的基本,为了让孩子成为善于表达的语言家,要点就是要帮助他们增强表现及与人交流的欲望。

标签:孩子 语言能力

怎样丰富孩子的语言能力?丰富孩子的语言能力,有很多种方法,其中一种就是通过读书增加词汇量,然而家庭会话却是丰富孩子语言能力的基本,为了让孩子成为善于表达的语言家,要点就是要帮助他们增强表现及与人交流的欲望。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家长该怎么做呢?

通过读书增加词汇量

首先要帮助孩子提高语言能力。

人在一生当中要掌握无数个词语,能灵活运用这些词语十分必要。换言之,就是要帮助孩子增强对词语的驾驭能力。掌握了丰富的语言,才能够帮助人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实现自我,这是因为,掌握丰富的词汇量,能够帮助我们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就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许多事情。也就是说,语言是思考时必不可少的工具。特别是在学习当中,词汇量的多少对学习的效果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倾听别人话语的能力、阅读理解文章的能力、表述自己的想法的能力、书写文章的能力都要由语言能力来决定。

那么,如何才能丰富词汇量、使表达更加流畅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读书。现代人的生活中信息泛滥,容易让人有一种似乎不读书也同样能够掌握大量的词汇的错觉。但是,如果想深入地思考问题,具备更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读书才是最好的选择。

家庭会话是人际关系的基本

为了让孩子成为善于表达的语言家,第二个要点就是要帮助他们增强表现及与人交流的欲望。也就是说,要让他们更加积极地表述出自我的想法和主张,同时,也要积极地借助语言与别人进行沟通和交流。

这种自我表现及交流的欲望,成为了建立广泛人际关系的基本,甚至会左右人的一生,因而十分重要。具备了这种素质,就能够与周围人建立起更加友好融洽的关系,从而实现更加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提高这种素质呢?第一步,就是要在家庭中实现亲子间的愉快交谈。亲子之间的愉悦交流非常重要,孩子绘声绘色地讲述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家长耐心地倾听,或者家长将自己当日见到的事情、做过的事情说给孩子听,加深孩子对父母的了解。

关掉电视,在进餐的过程中随口聊上几句我觉得也很不错,像这样温馨美好的时光对于孩子来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通过这样愉快的交谈,孩子的表现欲望就会得到增强,也更能够体会到与人交流的快乐。这种家庭中愉悦的交谈体验,会成为孩子在学校或其他场合中与人建立友好关系的范本。

语言本身分为两类:作为思考手段的语言以及作为表达手段的语言。

我在开始讲到的“通过掌握大量的词汇,使孩子具备深入思考的能力”指的就是作为“思考手段”的语言,而后讲到的“增强表现和交流的欲望”所对应的就是“表达手段”的语言。

这两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提高,是孩子成为表达丰富的语言家所必备的条件。

不少成年人感觉到如今孩子们的用词遣句十分混乱,他们却往往不注意自身的言行,让孩子受到负面语言环境的影响,这样做是难以有效改善现有状况的。

因此作为成年人,我们必须要注意自己的所做所讲。为了实现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表达丰富的语言家,我们应该严于律己,认真地去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积极使用正面印象的语言,这一点十分重要。

在这里我列举出了读书和会话两种方法,两方面都帮助孩子努力做的家长,一定能够培养出表达丰富的孩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