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学生的语言技巧

批评学生的语言技巧

大邑县新场镇学校 雷佩蓉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但需及时表扬,也需要及时批评,“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国外有位教育专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得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表扬应占教育的70%,批评应占教育的30%,如果失衡于这个比例关系,对受教育者都是不公平的。由此可见,批评在学生的成长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人都爱听表扬的话,不愿挨批评,这是人的共性,少年儿童更是如此。“忠言逆耳”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批评的技巧,批评学生的方式生硬、粗鲁。学生不仅不接受批评,还会有抵触情绪。我们要改变批评教育方式,把“忠言逆耳”变成“忠言顺耳”。能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认真地研究学生的心理,讲究批评的艺术,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使其知错、认错、改错,不断地健康成长。老师批评学生的语言,是唤起学生对自己不良行为的警觉,终止不良行为,向着正确方向前进的心理刺激素,是教育学生的“常规方法”。恰当使用,能指点迷津,启迪心智。但事物总是辨证的。“直来直去,直言不讳”形容一个人心底坦荡,待人真诚,常常被认为是一个人的优点,即使对对方有所冒犯,也会因为“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而得到谅解。可“直言”并非处处适用,事事可行,如在批评的时候如果使用不当,不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可能引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产生。真正富有教育魅力的批评,不是伤害学生心灵的刑具,不是批评者广施威风,使被批评者无地自容,而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尊严感,激发学生上进心,促使学生道德上的自勉。因此,批评不但是教育人的一种手段,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

陶行知先生在担任一所小学的校长时,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班上的同学,当即制止了他,并要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放学后,王友已经等在校长室准备挨训了,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异地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他的手里,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王友更惊异了,眼睛睁得大大的。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泪后悔地说道:“陶……陶校长,你……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笑了,说:“你能正确的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果了,我的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吧!” 说完,陶行知走进了校长室。陶行知的批评技巧已经超越了技术层面,而进入价值层面。换句话说,高超的批评技巧不是想出来的,而是悟出来的。而悟,需要修炼。

一、正确理解批评的涵义。

教育必须以关心、爱护学生为出发点,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和颜悦色、轻声细语、循循善诱,批评既然是教育人的一种手段也应如此。批评不是解恨发泄,不是为自己的利益扫除障碍,而是为了学生更健康地成长,呼唤学生心灵的一种教学方法。批评应该像习习的春风,总是饱含着使万物复苏的温暖。所以,只有从老师口中道出的批评是出于真心关怀,学生才会乐意接受。

我们学校有一条水沟,到操场去的时候就要经过水沟,水沟在操场的上下都有一座小桥,师生都是从小桥上面通行的。偶尔有一些高年级的学生会趁老师没有注意的时候从水沟上面跳过去。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班主任,为了学生的安全肯定是三申五令,禁止学生从水沟上面跳过去的。但是,我们班上一个学生叫王鑫的,就特别调皮,趁老师没有注意的时候,他就去跳过去跳过来,当我知道这种情况,我把他叫来严厉的批评了一通,他也保证不再去跳了。一天体育课,有学生来叫我,说王鑫又去跳水沟,跌倒了,流了很多血。我赶紧跑去看,门牙也磕掉了,鼻子下方开了一个口子,我赶紧把他送进了医院,医生给他缝了2针。从医院出来回到学校,我没有批评他,只是和颜悦色的问他:“疼吗?”他知道老师是真心关心他,是为了他好,他羞愧万分,一再说:“老师,我错了,是我没有听从你的话……”。班上的其他同学也受到了教育,知道了水沟的危险,也没有再发生到水沟玩耍的事件了。

二、 批评要情感投入。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只有像对待自己的孩子、朋友那样,怀有真诚、理解、尊重、信任和爱护学生,才能使学生亲近、信任教师,和盘托出心底的秘密,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批评和指点。对那些惰性心理、依赖心理较强的学生,他们的行为往往未得到别人的肯定,犯错误后又易受老师的训斥。长此以往,他们总觉得不被理解而产生一种惰性和逆反心理,有时甚至与老师对抗。碰到这样的学生,老师在教育批评时应加强情感投入,并在平时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多关心,做好心灵疏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满含期待的批评,往往收到奇效。

我现在正在教的一个学生叫邹海龙,他是河北省的户口,父母常年在外做生意,把他留在他舅舅家吃住,舅舅舅妈都在工厂上班,也没有时间管他。他经常不写作业,上课在座位上说话,下课野跑野玩,对老师的批评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还常与老师“讲理”,在班上造成不良影响。这样的学生如果靠训斥只能越训越皮,越训越没自尊心。为了转化他,我首先从沟通师生情感入手,他衣服脏了,我提醒他该换洗了;他红领巾掉了,我送他一张新的红领巾,并且亲自给他戴上;他没有吃早饭就来上学,我给他买来肉包子。他犯错误时,我总是心平气和地单独与他谈话,帮他分析危害。他看到我对他不讨厌,不嫌弃,而是对他很平等,

很真诚,就对老师慢慢亲近了,我用情感的缰绳套住了这匹不驯服的“小马”。在日常生活中,我慢慢诱导他走上道德规范的正轨,在学习生活多方面关心他,给他为集体做事的机会,使他把老师的关心变为自己的道德情感。现在,这匹“小马”懂事多了,做事能顾及到别人的感受,做到心中有他人了,在行为上能用《小学生守则》来约束自己。

学生有缺点、错误时,不要使用侮辱性语言,不能当众训斥。如果老师狂轰乱炸,学生接受的只是老师怒不可遏的批评,至于老师说话的具体内容已变成次要的信号了,学生怎能受到真正的教育?我觉得,老师适当使用沉默比直接训斥更能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

记得我班有一个学生任紫轩,为人诚实,虽不善言辞,却能与同学融洽相处,学习勤奋,成绩还可以,是大家心目中的好学生。有一次考试时,我无意中发现她将一张写满答案的纸条放在铅笔盒里。当时,对她这种出乎意料的举动,我可以说是怒发冲冠,难道她每次考试的成绩都是抄来的吗?我正想对她狠狠地训斥一通,可当我严厉的目光和她的目光相遇时,发现她脸红了,并悄悄地低下了头。这时,我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悄悄地收了纸条,慢慢地转过身。后来,她主动找到我,对其错误作了深刻地检讨,并向我敞开了心扉,道出其中的原因。原来她的妈妈对她许诺,若期中考试得双百,就奖给一台电脑。她怕考不好,采用了这种不正当的手段,以期得高分。就此,我和她共同分析,端正看法,她表示诚恳接受。试想,那时我如对她直接训斥,势必将不良和不愉快的心理感受结合在一起。它往往表现为表情呆板、态度生硬、语言过激,加上那种盛气凌人的气势,很容易造成学生心理上和思想上的压力,形成师生之间的对立情绪,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很难达到教育学生的效果。适当使用沉默,实际上是为学生创造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行为调节、自我教育的空间,也容易形成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对学生实施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三、 批评要讲究艺术。 批评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恰当好处的批评,能够有效地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和缺点,但如果掌握不好尺度,则会使学生失去自尊,自暴自弃。所以说,苦口良药学问深,作为教师用该抓住时机,采取适当的批评方法,才能药到病除,收到良好的效果。归纳起来,批评有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温和式批评。大量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无论学生怎样违反校规校纪,也不管出发点有多好,作为老师都要调控好情绪,把握好言语的分寸,做到言行文明,通过自己丰富的表情、动作等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不要对学生进行打骂或“语罚”。如某学生反应迟钝,你就对他说:“你简直是个木头脑袋”,其结果只能是加深该生的自卑感;某学生有过一、二次违纪,你就对他说:“你实在是不可救药”,其结果只能使其产生逆反心理。因为是老师,就要展示出老师的形象和

风度,粗俗、野蛮只能体现老师的无能和无知,且极易伤学生的自尊,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第二、冷却式批评。冷却式批评是一种无声的批评,即暂时对学生的错误不予理睬或者表示出沉默,这种无声的批评也是一种有效而微妙的批评,有时比声色俱历还要有利于学生自我反省。如果某位学生迟到了,对这件事也许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不问青红皂白就加以处罚一顿,一种是先问明情况再加以处理。显然后面一种方式是可取的,学生总会有迟到的原因,也许是睡了懒觉了,也许是路上玩耍去了,也许是在路上做了好事了。不同的原因,教师的处理方法也会不同。再者,课堂上,学生做小动作或违反纪律,如果老师停下来批评学生,必定会耽误教学时间,老师可先采取以下方法来处理:向犯错误的学生笑笑,提醒老师已经注意他了;把严肃的眼光射向他,表示老师生气了。课后,可找他们谈心,这样既不伤他们的自尊心,又起到了春风春雨润物无声的良好效果。

第三、个别批评和当众批评。个别批评是采取单独谈话的方法进行。这是教师最常用、最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而且学生易于接受。特别是自尊心强、性格内向的学生,更应采用这种方法。当众批评适用于犯错的性质比较严重、影响范围大,并带有共性的问题。这种方法威力较大,不仅能使当事人受到深刻教育,对其他学生也起到了敲响警钟的作用。这种方法除了犯错的问题严重或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外,一般不宜采用。

第四、商讨式批评。这种批评是带有商量讨论性质的,用温和的口气进行的批评。这种方法适用于脾气暴躁、个性和对抗性很强的学生。可以造成一种商讨式气氛,逐步地引导犯错的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消除对抗心理,使之能虚心地接受批评,改正错误。

第五、含蓄、幽默式批评。当发现学生有某种错误苗头,但还不能确定时,我们采用含蓄暗示,提醒学生注意的批评方法,以打消学生的某种不良动机和错误行为。另外,教师用幽默的语言,巧妙地指出学生的错误,引起学生注意,启发学生改正,这种批评方式不但不会让犯错学生产生逆反情绪,反而会使其在愉快中自责,心情舒畅地接受了批评,提高了批评效果。但严重的错误,不宜用这种方法。

教育是技艺、更是哲学,是艺术,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诚然,对学生的批评教育不是哪一个简单公式可以概括的,实施批评选择方法,应该因人而异,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注意批评的场合和批评的语言,注意研究学生接受批评的心理活动。

 

第二篇:批评学生注重语言技巧

批评学生注意语言技巧

-------罗兆娥2014.3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为人师长者,难免会经常给“患者”开出“批评”这剂良药,但如何让“患者”口服心服,怎样才能使忠言由“逆耳”变为“顺耳”,从而使学生乐于接受并达到预期效果呢?在此,就我个人的感受,谈一些真实的体会和想法。

一、迂回曲折式的批评

汉语的表达非常灵活,同一个意思可以用多种表达方式,可以直截了当,也可以迂回曲折,一种说法是:“罚你打扫教室卫生”另一种说法是:“奖励你一次劳动光荣的机会;”一种说法是:“你怎么上课时间睡觉,站起来!”另一种说法是:“为了提高你的学习效率,让老师陪你站一会好吗?”一种说法是“看你这作业乱七八糟的,再写十遍”,另一种说法是“改掉一个坏的习惯真不容易,再写几遍吧,你能行!”不同的表达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作为老师,应讲究点语言艺术。

二、幽默式的批评

具有高超艺术的教育者常常运用幽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幽默既妙趣横生,令人发笑,又精辟入理,令人回味。在批评过程中,使用富有哲理的故事、有趣的双关语、形象的比喻、诙谐的发言等等,使批评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学生迟到了,满以为老师要批评他,而你在门口“恭候”他时却说:“对不起,老师今天又比你来早了。”一句意外的玩笑话,也许会让学生感到更加不好意思;学生在黑板上写了一行字,歪了,一边高,一边低,满以为老师会说让他注意,以后把字写正点,而你却大加赞赏他的书法富有诗意,“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一幽默式的批评更能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

三、先扬后抑式的批评

有经验的教师一般采取“赞赏——批评——激励”的方式来批评教育学生。人才学家卡耐基说:“听到别人对我们的某些长处表示赞赏后,再听到批评,心里往往好受得多”。所以,首先肯定其优点,然后指出其不足,再进行激励,这样,不但学生容易接受,而且会增添前进的信心和勇气。有一次,一个学生在扫完地以后,垃圾没有倒而是放在墙角边,于是,老师这样批评他:第一步——赞扬:“今天的地面扫得很干净”,第二步——提醒(实为批评);“只是还有一个地方需要再完善一下”,第三步一激励:“这是个小问题,我相信,以后不会再有了”。听完老师的话,这个学生立即把垃圾扫起来倒掉了。

四、间接提醒式的批评

有的教师在劝告学生时也注意了表扬,但习惯在后面来一个明显的转折——“但是”。比如说。:“你最近进步较快,但是,你上课不注意听讲,课后不认真复习”,结果,不仅劝告没有奏效,而且前面的表扬也被学生认为是虚情假意。如果教师以间接提醒代替直接批评,委婉表示对学生的要求,比如说:“你最近进步较快,如果你能进一步抓好课堂听讲和课后复习两个环节,相信你的学习成绩会提高更快”。这样,学生会更乐于接受。

五、巧下台阶式的批评

在大庭广众之下,不留情面的批评,可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造成僵局。此时,教师最好是“放他一马”,给学生找个台阶,帮助学生下台,化解尴尬的局面。同时不忘提出暗示或事后进行批评教育。有一次,有个学生把一把木制米尺弄坏了,有学生报告到数学老师那里。大家对老师如何处理这件事拭目以待。这位老师向大家解释,这把米尺原来就有一道小裂缝,只是大家没发现而已,老师家里正好有一把米尺放着没用,拿来用就是了。事后,这个学生主动找到数学老师,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自觉赔偿了一把新米尺,并逐渐改正了以

前的许多缺点,从后进生转化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这种“巧下台阶,放他一马”,以退为进的方法,既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让他明白教师对他的爱、对他的希望。留一片空白,使学生清楚自己的错误,这对帮助他矫正自己的行为,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六、围魏救赵式的批评

对于学生的缺点,教师可以不作正面批评,而是通过表扬其他同学来进行对比鼓励。如:一位学生作业潦草,令其重作,也依然如故。这时,教师找了一本字迹工整的作业给他,并对他说:“你看这本作业写得多好啊!你只要认真,我相信也能写得这样好。”自此以后,该生作业潦草的毛病居然得到了克服。

七、因人而异、声东击西式的批评

批评学生,有针对个别的,有针对全班的;有公开的、有秘密的,或大或小、或隐或显,都应因学生的个性差异、因学生犯错误时的心理而异,因学生过错的程度而异,因学生改过的积极性而异。一次,我发现本班周X在校大把大把地花钱,而我知道他的家境并不是太好。于是有天课外,我把他叫到教室外的走廊上,我问道:“你看到了什么?”这时节,正是农民插秧的大忙时节,不远处的田间地头不少农民正头顶烈日,挥汗如雨。他顿了一会儿,答道:“农民在栽秧”。我又问道:“你估计你父母在干什么?”他明白了我的意思,顿时满脸绯红。这以后,该生还真彻底改掉了乱花钱的恶习。

八、现身说法式的批评

其实,我们老师若能大胆亮出自己的底牌,多一些现身说法,多一些换位理解,遇事冷静一点,说话的语气友善一点,或许更能赢得学生的尊重,更易唤醒学生改正错误的勇气。一次,我找到犯了错误的谭X后,非常坦率地作了深刻的自我批评,毫不保留的承认了自己在工作中的疏漏,这位学生没等我把话说完便唏唏嘘嘘地打断了我:“老师,您别说了,我知道我错在哪儿。”如果我们老师不愿、不会向学生道歉,那么我们的学生能向我们说“对不起”吗?

其实,批评是一门艺术,选择什么样的批评方式和时机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都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人都有尊重的需要,它包括自尊和受到他人尊重。青少年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刚刚成长起的自尊心特别需要呵护,同时青少年无论在生理、心理,还是思想、行为上都不成熟,有时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所以,老师在批评学生的时候要多站在学生角度上分析问题,切不可处处以成人标准要求学生。

事实证明,只有在充分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尽量体谅学生的苦衷和为难之处,才能使学生乐于接受你的批评性意见。

二、宜就事论事,忌上纲上线

有的老师在批评学生时总爱旧账新账一起算,觉得这样才能让学生深深反思,实际上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如果经常翻旧账,就会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反感,即使你说的有道理,也不会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对学生犯的一般性错误,要具体分析,不可上纲上线。

学生由于意外原因考试不理想时,如果老师和孩子坐下来一起分析一下考试失利的原因,提醒他们以后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也许比批评学生不用功、上课不认真效果要好得多。

三、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

“大多数孩子都有积极向上的观念,犯了轻微、无关紧要的‘过错’,他就深深地感到内疚,从而把它放在心上,受到良心的责备。”老师应善于运用这一点,当学生出现一般性的问题时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让学生自己定出下一阶段改正错误的时限,使之在某一段时间里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样可以改善师生关系,增加彼此的信任,提高学生的自制力,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

四、选择恰当的教育时机

学生犯错误后,心理在一段时间里难以平静。如果马上批评学生,会让他们产生批评完就没事的错误思想;如果隔时间过长,他们就会缺少必要的情感体验,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至于什么时候才是批评的最佳时机,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情况下,对于学生的重大过失,老师应等学生的心理趋向平静后进行批评教育。

五、做好批评后的善后工作

老师对学生实施批评教育后,切不可认为已经万事大吉,而对学生思想和行为上的变化漠然置之。对情绪和行为表现反常的学生,老师要及时了解情况,加深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清除与他们的隔阂和误解,让他们愉快地接受批评。

批评是一门艺术,要想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就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抓住恰当的教育时机并注重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最后,我认为,对待犯错误的学生要敢于批评,更要善于批评。总之,思想教育的最佳效果莫过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