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中考考卷505期

6月 夹竹桃、白兰、八仙花、韭菜莲、夏鹃、茉莉、米兰、凤尾兰、南非凌霄、倒挂金钟、

令箭荷花、仙人掌、昙花、宿根福禄考、千花葵、香豌豆、芍药、蜀葵。

7月 叶子花、夹竹桃、白兰、文珠兰、韭菜莲、百子莲、茉莉、米兰、凤尾兰、今箭荷花、

仙人掌、昙花、千花葵、宿根福禄考、美人蕉。

8月 珊瑚豆、大丽花、美人蕉、叶子花、夹竹桃、茉莉、米兰、昙花、建兰。

9月 桂花、大丽花、美人蕉、米兰。茉莉、珊瑚豆、夹竹桃、叶子花。

10月 果石榴、桂花、叶子花、米兰、大丽花、美人蕉、荷兰菊、鸡冠花、翠菊、千日红、

雁来红、月季。

11月 菊花、四季海棠。

12月 一品红、小苍兰、佛手掌。

以上所列花卉中,有的花期长达数月,因此多次出现。有的花期虽长,只选择了开花最好的

时间进行排列。如果采用人工控制的方法,那么花期的排列就会超出这个范围,赏花的时间

也就更长了。

十一月

十二月梅花

1▲百辞莫辩 △bǎicím?biàn △典故:用任何话语都无法辩白。 △例子:被责难者处于时势潮流之下,~,辩则反动更为证实。(鲁迅《准风月谈·后记》) 2▲卑辞重币 △bēicízh?ngbì △典故:卑:谦恭;重:厚;币:礼物。说谦虚的话,送厚重的礼。形容对人有所求。 △出处:《战国策·秦策三》:“楚赵附则齐必惧,惧必卑辞重币以事秦。” △例子:君诚不惜~,以求诸侯于楚,楚必许之。(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三回) 3▲便辞巧说 △biàncíqiǎoshuō △典故:指牵强附会、巧为立说。 △出处:《汉书·艺文志》:“便辞巧说,破坏形体,说五字之文,至于二三万言。” 4▲不辞而别 △bùcí?rbi? △典故:辞:告辞;别:离别。没有告辞就离开了。或悄悄溜走了。 △例子:于是,大家想不辞而别。(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 5▲不辞劳苦 △bùcíláokǔ △典故:辞:推托。劳苦:劳累辛苦。不逃避劳累辛苦。形容人不怕吃苦,毅力强。 △出处:唐·牛肃《纪闻·吴保安》:“今日之事,请不辞劳苦。” △例子:真正难得的,是她那不会厌倦的同情和~的服务。(朱自清《刘云波女医师》) 6▲不能赞一辞 △bùn?ngzànyīcí △典故:赞:赞助;赞一辞:添一句话。提不出一点意见。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例子:然文字之学,早已一切还给章先生,略无私蓄,所以甚服此书之浩瀚,而~。(《鲁

迅书信集·致台静农》)

7▲传闻异辞 △chuánw?nyìcí △典故:传闻:原指久远的事,后指听来的传说;异辞:原指措词有所不同,后指说法不一

致。指传说不一致。 △出处:《公羊传·隐公元年》:

“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 △例子:台事~,我们如堕五里雾中。(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二回)

8▲辞不达意 △cíbùdáyì △典故:辞:言辞;意:意思。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 △出处:《仪礼·聘礼》:“辞多则史,少则不达,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宋·惠洪《高安城

隍庙记》:“盖五百年而书功烈者,辞不达意,余尝叹息之。” △例子:大概学作文时,总患~。(鲁迅《两地书》一一) 9▲辞多受少 △cíduōsh?ushǎo △典故:辞:推辞掉。受:接受。推辞不受的多而接受的少。 △出处:《周书·裴文举传》:“宪矜其贫窭,每欲资给之。文举恒自谦逊,辞多受少。” 10▲辞富居贫 △cífùjūpín △典故:辞:推辞,推却。原指拒绝厚禄,只受薄俸。现形容抛弃优厚待遇,甘于清贫的生

活。 △出处:《孟子·万章下》:“仕

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为养。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

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 11▲辞严义正 △cíyányìzh?ng △典故:辞: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出处:宋·张孝祥《明守赵敷文》:“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

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 △例子:所不同的,只是他总有一面~的军旗,还有一条尤其义正辞言的逃路。(鲁迅《华

盖集续编·有趣的消息》)

12▲辞尊居卑 △cízūnjūbēi △典故:辞:推却。不受尊位,甘居卑下。 △出处:《孟子·万章下》:“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 △例子:所以他在外洋虽赶不上~的大彼得,却可以算乐善好施的小孟尝。(清·李宝嘉《文

明小史》第五十七回)

13▲大肆厥辞 △dàsìju?cí △典故:大肆:毫无顾忌。厥:其,他的。铺张辞藻,大展文才。 △出处:明·刘基《〈宋景濂学士文集〉序》:“先生不分至高,极天下之书无不尽读,以其

所蕴,大肆厥辞。其气韵沉雄如淮阴出师,百战百胜,志不少慑。” 14▲烦言碎辞 △fányánsuìyǔ △典故:形容文词杂乱、琐碎。 △出处:《汉书·刘歆传》:“分文析字,烦言碎辞。” △例子:周相公说得话也甚多,写不了这些~,大约与寄姐说的相同。(《醒世姻缘》第九十

八回)

15▲放言遣辞 △fàngyánqiǎncí △典故:放言:敞开说;遣辞:用词造句。指无拘无束地说话或写文章。 △出处:晋·陆机《文赋》:“放言遣辞,良多变矣。” 16▲浮语虚辞 △fúyǔxūcí △典故:指大话、空话。 △出处:《东观汉记·隗嚣传》:“在兵中十岁,所更非一,厌浮语虚辞耳。” 17▲含糊其辞 △hánhúqící △典故:话说得不清不楚,含含糊糊。形容有顾虑,不敢把话照直说出来。 △出处:宋·袁燮《絜斋集》第十八卷:“是非予夺,多含糊其辞;公则不然,可则曰可,

否则曰否。” △例子:发表时候,为了避免反动政府检查,有的地方故意~,现在把它们弄明确了。(沙

汀《短篇小说集·后记》)

18▲何患无辞 △h?huànwúcí △典故:何患:哪怕;辞:言辞。哪里用得着担心没有话说呢?常与“欲加之罪”连用,表

示坏人诬陷好人时,无端捏造罪名,还说得振振有词。 △出处:《左传·僖公十年》:“不

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19▲假以辞色 △jiǎyǐcís? △典故:指好言好语、和颜悦色地对待。 △例子:叫他传了那厨子来当一次差,我们在旁边~,逐细盘问他,怕问不出来?(清·吴

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六回)

20▲绝妙好辞 △ju?miàohǎocí △典故:用以指极其美妙的文辞。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

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蒱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 21▲巧言偏辞 △qiǎoyánpiāncí △典故:巧言:浮华不实的话;偏辞:便巧的话。指花言巧语。 △出处:《庄子·人间世》:“言者,风波也;行者,实丧也。夫风波易以动,实丧易以危。

故忿设无由,巧言偏辞。” 22▲情见乎辞 △qíngjiànhūcí △典故:心意在言辞中显露出来。 △出处:《易·系辞下》:“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 23▲情见乎辞 △qíngxiànhūcí △典故:见:通“现”;乎:于。情感表现在言辞当中。 △出处:《易·系辞下》:“圣人之情见乎辞。” 24▲闪烁其辞 △shǎnshu?qící △典故:闪烁:光一闪一闪,比喻说话吞吞吐吐。指说话吞吞吐吐,不肯透露真相或回避要

害问题。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

记》卷十五:“又诘妇缚伤,则云搔破,其词闪烁,疑乙语未必诳也。” △例子:或者定伯故意~,更未可定。(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五回) 25▲善为说辞 △shànw?ishuōcí △典故:说辞:讲话。形容很会讲话。后指替人说好话。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宰我、子贡善为说辞。” △例子:见了五科哥,好歹替我~。(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一回) 26▲万死不辞 △wànsǐbùcí △典故:万死:死一万次,形容冒生命危险。万一万次也不推辞。表示愿意拼死效劳。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貂蝉曰:‘适间贱妾曾言,但有使令,万死不辞。’” 27▲修辞立诚 △xiū cí lì ch?ng △典故:写文章应表现出作者的真实意图。 △出处:《易·乾》:“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28▲一辞莫赞 △yīcím?zàn △典故:赞:赞美。没有一句妥贴的赞美话能表达。形容诗文写得极好。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29▲以辞害意 △yǐcíhàiyì △典故: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出处:《孟子·万章上》:“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30▲义不容辞 △yìbùr?ngcí △典故:容:允许;辞:推托。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七:“承姑丈高谊,小婿义不容辞。” △例子:我们应该~地担当起这个任务。 31▲义正辞严 △yìzh?ngcíyán △典故:义:道理;辞:言辞。理由正当充足,措词严正有力。 △出处:宋·张孝祥《明守赵敷文》:“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

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 △例子:魏竹冈拆开看时,不料上面写的甚是~。(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

申之以孝悌(tì)之义 五十者可以衣(yì)帛(b?)矣

然而不王(wàng)者 涂(tú,同“途”)有饿莩(piǎo同“殍” 3.学生各自朗

读课文。

4.同学生齐读。

五、重点掌握下列文言知识(发练习资料,串译课文解决)

㈠通假字

1.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无”同“毋”)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同“斑”)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同“途”“莩”同“殍”)

4.直不百步耳 (“直”通“只”,只是 不过)

㈡疑难实虚词

1.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之于:对于。焉耳矣:语助词,表强凋

2.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发:指打开粮仓 救济百姓

3.非我也,兵也 兵:兵器

4.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胜:尽

5.河东凶亦然 然:代词,这样

6.邻国之民不加少 加少:减少或更加少

7.弃甲曳兵而走 曳兵:拖着兵器 走:逃跑

8.或百步而后止 或:有的人

9.数罟不入洿池 数罟:细密的鱼网

10.申之以孝悌之义 申:重复地说 申诫。孝悌:孝顺父母、尊敬兄长

11.非我也,岁也 岁:年成(不好,遭饥荒)

12.斯天下之民至焉 斯:连词,那么,就,表示承接上文,得出结论

13.填然鼓之 之:音节助词,起衬音作用

14.树之以桑 之:代词代 五亩之宅

15.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以:介词,用,拿

16.斧斤以时入山林以时 以:介词,按照

㈢词类活用

1.河内凶 (凶:形作动,遭荒年)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名作动,行王道,统一天下)

3.王无罪岁 (罪:名作动,归罪)

4.填然鼓之 (鼓:名作动,敲击战鼓)

5.树之以桑 (树:名作动,种植)

6.谨庠序之教 (谨:谨慎,形作动,认真从事 )

7.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衣:名作动,穿??衣服)

8.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食:名作动,吃)

9.请以战喻 (战:战斗,动作名,战争)

10.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生:动作名,活着的人)

(死:动作名,死去的人。丧死:丧葬死去的人)

㈣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是亦走也——这也是逃跑。

ABAC: 人山人海、诚心诚意、惟妙惟肖

数字成语: 四面八方、七嘴八舌、成千上万

反义词成语:异口同声、大惊小怪、南辕北辙

四、句

1、拟人句。(25课2、3两节)

她把金光往鲜花上洒,她把小树往高处拔;她陪着小朋友在海边戏水,她趁人们睡觉的时候,走向另外的国家。

2、反问句。(27课6段)

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

3、表达友谊、关爱的诗句。(园地七)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3)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4)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

(5)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4、歇后语。(园地八)

(1)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 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

(3)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4)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5) 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6)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五、阅读:

(一) 常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