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逼父母弃二胎,不仅是教育问题

自杀逼父母弃二胎,不仅是教育问题

溺爱孩子的家庭满大街都是,孩子也注定要进入叛逆期,但以自杀抗议生二胎的孩子确属凤毛麟角。除了后天的教育养成,难道没有心理或者精神障碍在作怪?

因不满于父母生二胎,13岁的湖北女孩相继以“逃学”、“离家出走”、“跳楼”相威胁,甚至尝试用刀片割手腕,怀孕13周零5天的母亲不得不含泪到医院终止了妊娠。女孩的异常举动让网友大跌眼镜。最初报道此事的媒体援引心理医生的话说,对这些反应太过激烈的孩子,家长应该反思下平时的教育是不是存在问题,或是太溺爱了。从相关微博的评论中亦可看出,将问题指向溺爱教育的话语,通常会赢得较高的点赞。

这中间或许存在着家庭教育问题。过度的爱,让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如果父母在日常教育中,有启蒙式教育和适当的批评与惩罚,有意识培养孩子的心理耐受力、包容心,其结果将更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力。只可惜,很多家长虽明知此理,但在实践中却做不到这一点,不能不说是普遍的遗憾。

但在对涉事家庭教育状况无知的语境下,泛泛将批判的笔锋落于家庭教育,却是一种过于偷懒的态度。道理很简单,溺爱孩子的家庭满大街都是,孩子也注定要进入叛逆期,但以自杀抗议生二胎的孩子确属凤毛麟角。除了后天的教育养成,难道没有心理或者精神障碍在作怪?

虽然尚无一致的定论,但一般认为,精神疾病带有遗传性和隐蔽性。也就是说,这种异常心理和行为,更多自其出生伊始就如影随形潜伏着,直待机缘触发,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等就出现持久明显的异常,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会产生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行为。将其归于后天教育失范,是过于文艺腔了。

在此之前,20xx年,媒体也爆出重庆长寿14岁女孩因母亲怀孕生二胎而写下遗书的事件。报道此事的记者曾试图为其联系心理医生,但被她父亲婉拒。不知道这个女孩现在怎么样了。但其父母的态度,则存在明显问题。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虽然精神疾病如此广泛,但真正对它有基本了解的父母却少之又少。

这样的孩子,总该去看医生的。只是简单的教育失范后果,当然更好,如果是精神障碍,就要接受治疗。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不能停留于泛泛的指控教育。如果真正怀疑孩子有精神障碍,还是去正规医院的精神科比较靠谱。除了人格教育,父母也都应懂一些精神心理知识。

 

第二篇:要不要生二胎

这年头生孩子就是:妈妈生,外婆养,爷爷奶奶来观赏,爸爸回家只上网,不是陌陌就微信,不说单身就离婚!这年头当妈不易啊! 孩他爹潇洒的跟单身小伙似的!自己却头发每天乱得跟鸟儿窝似的,洗完脸抹个油儿跟打仗似的,吃个饭速度快得跟冲锋似的,上个厕所耳朵竖得跟雷达似的,给娃买东西跟不要钱似的,带娃出门就跟搬家似的,头发掉的跟案发现场似的,睡个懒觉跟过年似的,智商低的跟鸭蛋似的,高跟儿鞋纯粹跟摆设似的,一柜子衣服瘦的都跟不是自己个儿的似的。

二宝家庭父母必读,二胎政策渐行渐近您准备好了吗

导读:老二还没出生,老大就开始出现各种“不讲礼貌”“不可理喻”的行为,等老二出来了,家里两孩子更是争得一塌糊!本想让孩子手足相亲,可照这架势,绝对的手足相残啊,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老大不那么争宠?变成有担当有榜样力量的哥哥姐姐?办法当然有,而且就在父母转念一瞬间。 有个二胎妈妈很疲倦地和我说:“我终于明白4个月的老二身上为什么总是青一块紫一块的了,原来每次趁我们不在的时候,2岁半的老大都会使劲掐老二,可是为什么在我们面前,他却表现出很爱弟弟的样子,还给弟弟跳舞?”

身边的二胎家庭越来越多,我们都希望两个孩子相亲相爱,可是往往事与愿违,老二出生了,老大争宠,甚至老二还没出生时,老大就已经开始各种“不听话”……

7岁的农夫也要当哥哥了,周末我们一起出去吃晚饭,最开始七爸是拉着小七,农夫拉着她妈妈,我和她妈妈交流即将到来的二宝母乳喂养的事情,一切都很顺利。

过了一会儿七爸觉得小七走得慢,担心影响大家的速度,于是让她骑在了肩膀上。

没想到之后农夫发生逆转,开始用各种话题频频打断我和他妈妈的交流,最后竟然发展到要像小七一样“骑大马”!爸爸没在,就要骑在身怀六甲的妈妈身上!

反正一路就是各种“不讲道理”、“不听话”。

这时走到了一个灯光亮点的地方,我停下来看了一眼农夫,从他的表情里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如果光听他说话,那绝对是蛮横不讲理,但看他的眼神,却能捕捉到一种无助和柔弱……

我意识到了问题的症结,马上请七爸把小七从肩膀上放下,让小七自己走,然后对农夫说:“农夫,你看,妹妹也自己走了,你能追上她吗?”

就这么一个改变,农夫的眼睛里突然冒出了光:“当然可以!”说完马上就往前冲,一下子就把小七追上了。小七一看哥哥追过来,也连忙往前跑。

七爸和我趁机鼓励两个孩子互相追:“农夫你跑得真快啊,是妹妹的好榜样!”

我们刚说完这话,走在前面的农夫突然转身往后跑,然后在一个地方停下来,转身。我疑惑了: “你为什么不和妹妹比赛啊?”

“我肯定能追上她,但是我想让她一点。”说完他就冲了出去,小七在前面被追得嘎嘎乐,农夫在后头很man地说“妹妹,你看我跑得多快!”

剩下的路程就在这样的你追我赶里一下就结束了,本来还一路嘟着嘴拉着妈妈手不让走的农夫,瞬间变身为妹妹的“超级英雄”。

是什么让孩子有这么大的变化?

两个关键词:焦虑和关注。

焦虑引发孩子的退行表现:

因为家里又要添一个孩子,农夫感觉自己的地位受到影响,爸爸妈妈不只是聚焦在他身上了,所以他很焦虑。

因为焦虑就会表现出各种退行行为:把便便拉在身上而不用小便盆、会吃饭的孩子突然要家长喂等,反正就是表现得像一个需要家长照顾的小婴儿,时刻希望得到家长的关注。

这种焦虑无时无刻不在,当身边有比自己小的孩子出现时,他也会把这种嫉妒的心理投射到对方身上:见到小小孩不理会,绕道走,只和比自己大的孩子玩;小七骑在爸爸肩膀上的行为引发了农夫的嫉妒,他马上也退行到一个小小孩的状态:我也走不动,要骑在爸爸的肩膀上,我也是个孩子! 此时如果和大孩子讲道理:你长大了,不可以这么做了,等等,这些只会激起大孩子的反感:我没有长大!我不想长大!我还是你的小宝宝!你要关心我!你不接纳我的需求我会很难受的!

这种难受会促使他做出更多“不讲道理”“不听话”的行为,而这些不良的行为容易让家长情绪失控:都这么大了还这么不懂事!你真是讨厌!我得好好教训你!这样你才能给小弟弟(妹妹)做榜样!

父母用“教训”来堵塞大孩子,大孩子的焦虑情绪流淌不出来,于是容易做出更多“不讲道理”“不听话”的行为,让本来已经焦头烂额的家长更是焦躁。

如果这时候老二出生了,小婴儿的一切都由着家长安排,父母的对比更强烈了:你看弟弟(妹妹)多听话啊,你怎么越大越不像话,真让我伤心,你再这样我们就不爱你了!

弟弟妹妹的焦虑还没处理完,这边父母又冒出“我们不爱你了”这样的话语,大孩子的世界遭到毁灭性打击。回到文章最开始的那个故事,为什么老大私下里掐老二,却在家长面前表现出非常爱弟弟:

“因为哥哥觉得是弟弟夺取了爸爸妈妈对他的爱,所以他恨弟弟,他通过掐弟弟把怨气都撒在他身上;又因为他不希望爸爸妈妈从此不爱他,所以他要讨好爸爸妈妈,而最有效果的方式就是爸爸妈妈喜欢什么我就做什么,爸爸妈妈现在喜欢弟弟,我就在他们面前给弟弟跳舞。”

“可恨”的老大背后其实是“我很可怜,爸妈你们关注我吧!”的呐喊!

关注催生出大孩子“老大”的感觉:

让小七下来自己走,就是告诉农夫“妹妹和你一样,没有受到特别照顾了”。这样一来,农夫就可以恢复到大哥哥的正常状态。再加上我们的鼓励“你是妹妹的好榜样”,一下子让农夫有了“大哥”的感觉,“除了能追上你,我还让着你,让你先跑很多很多!”

有些充满智慧的妈妈,会反其道而行之,我的表姐就是这样处理她四岁的大儿子和8个月小儿子之间的关系的:

“丁丁,这会儿妈妈就陪你,不陪弟弟了。”

“好耶!”

不一会儿,几个月的弟弟开始在床上哭。

表姐不支声,继续给丁丁讲故事。过了几秒钟,丁丁有点坐不住了“妈妈,弟弟在哭呢”

“没事,让弟弟哭一会儿吧,他可以照顾好自己。这会儿是妈妈和丁丁的时间。”

“妈妈……”丁丁跑过去哄了一下弟弟,弟弟还在哭。

“我们继续讲故事吧。”

“妈妈,弟弟哭得好伤心啊,你去看看他吧”此时的丁丁已经带着哭腔在请求妈妈了。 “好吧,一会儿妈妈就过去告诉弟弟,是哥哥心疼他了,请妈妈帮忙照顾弟弟。”

所以善待老大的“退行”行为,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手足相亲还是手足相残,就在父母的一念之间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