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总结

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总结

首先感谢公司领导给了我这个参加风险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的机会,心情是无比高兴和激动,我带着思考、带着学习知识的心理来到下关。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张老师在教学内容上的精心编排,课堂上热烈的讨论气氛,无一不体现出公司对我们这些内审员的高度重视和培养我们的良苦用心。

在这短短的5天中,分别学习了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知识、审核的流程与技巧、审核的实作。系统的学习了“事故/事件的原因与后果”、“风险管理”、“钻石综合风险管理体系”、“事故因果连锁理论”、“5W+1H”及“PDCA循环”等培训内容。培训老师详实地为学员进行讲解,并将审核方法、技巧、步骤等知识融合到日常工作中。

其次,通过这次内审员培训,我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使自己的管理理论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老师生动的讲解、问题现场讨论和解答,让我理清了思路、转变了观念、掌握了方法,为今后工作的开展铺垫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现场通过我们各个小组一起互动,充分发挥个人的分析和见解,相互交流借鉴工作经验,思路方法,较全面的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受益匪浅。

最后,通过本次培训,增强了责任感,使我感到责任重大。一个公司要想进一步稳定持续发展,必须通过建立健全一整套规章制度来规范公司的工作运行机制,以好的制度管人、理事,从而形成科学的、有效的管理机制。而这套机制的建立需要内审员来严格把关,需要高

度的严肃性和严谨性,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内审员肩上的担子是非常重,责任是非常重。

这次培训使我对审核的具体流程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同时,使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建立一个完善的运行体系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多么重大的作用。

通过培训,将进一步巩固了体系建设理论知识,对风险体系各要素、节点的理解更加深刻;充分的掌握了体系审核方法、技巧、步骤等新知识,为公司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为公司基层人员,更要加强学习,接受新思维、新举措,不断创新思维,以创新的思维应对竞争挑战。只有通过加强学习,才能了解和掌握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只有这样,才能不负公司重望,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起到表率作用。同时还要做到与时俱进、更新思想,学以致用,把日常工作做细做实。我会不断提升自身水平,踏踏实实的工作,为公司的明天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培训人员:康帅

20xx年x月x日

 

第二篇: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总结

感谢公司领导的培养和信任,我有幸与单位五名同事一道参加了中联认证中心在北京举办的为期二天的内审员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分三部分,首先针对ISO9001-20xx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进行详解,对重要条款以及变化条款着重分析讲解;其次练习对条款的掌握,以例题的形式区分各条款所指代的方向及范围,并练习在实际的审核过程中进行条款关联;最后讲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概论,包括审核的重要性和审核准则、内容及技巧,针对作为内审员需要掌握的“审核计划”的编写进行了简单的练习。尤其是例举实例分析部分,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形象地将内审员的工作展现出来,对今后的内审工作有很大的帮助。经过学习体会到下述内容:

一、体系的简要发展历程

1、19xx年ISO成立TC176“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体系委员会”19xx年x月颁布了的“ISO 9000系列标准” ,从87版发展到20xx版经过了三次修订。

2、第一次修订颁布了94版,与87版的内容变化不多,提出了“ISO 9000系列标准”的概念。

第二次修订颁布了20xx版(彻底修订),对比94版变化很大,标准名称由“质量保证”变为“质量管理”,由关注文件控制到关注过程控制。将三个认证标准合为一个-ISO 9001标准,吸取了94版ISO 14001标准的某些长处(如持续改进),开始关注不同体系的兼容,67个子条款构成的“过程方法”体系结构,适用于所有组织。

3、ISO 9001第三次修订我国GB/T19001标准于20xx年x月x日发布,并于20xx年x月x日开始实施,总结八年应用实践,

更清晰、明确的表达已有的要求,增强与20xx版ISO14001标准的兼容性。

20xx版ISO9001—GB/T19001标准的主要变化

1、条款结构、数量及体系要求均无变化,变化的只是文字调整或重新编辑以及注释。 

2、更清晰明确地表达20xx版9001标准的已有要求,更强调组织在设计和实施QMS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和特点,设计具有个性的QMS结构和文件,特别要注意组织的业务环境及其变化以及潜在风险。

3、进一步体现并具体落实八项管理原则,(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与供方互利的关系、持续改进)特别强调要关注过程方法的输出。

4、更加重视外包过程的控制,明确了外包过程的定义及其控制原则。20xx版9001标准已有“注”12个,对其中7个进行修改,另删除1个“注”。新增11个“注”如:1.1、4.1、

6.2.1、6.4、7.2.1、7.3.1、7.3.3、7.6、8.2.1、8.2.3等。

二、质量过程控制方法(从质量体系角度)

1、 体系的建立本身就是一个过程:输入为:公司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相关资源,输出为: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三级文件,而其中的活动有:管代牵头负责策划、编写文件工作及体系运行中各部门的测量(验证)、分析(建议)和持续改进的活动。运用PDCA模式实现对过程的控制:策划(P)、运行(D)、检查(C)、处置(A)过程;“4、5、6”体系策划过程(P)、“7”产品实现过程(D)实施与运行、“8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 (C、A)检查纠正与改进。

2、质量管理体系由标准的4、5、6、7、8五个一级条款构成。 4提出文件化QMS实施思路和步骤;5、6、7、8构成QMS四大过程。“7产品实现”是主体过程;“8测量、分析和改进”和“6资源管理”为支持过程;“5管理职责”及6和8的部分(6.1和8.5.1)为高级管理过程。

三、体系建立的策划:

1、建立QMS的步骤及主要工作内容

1)最高管理者的决策与承诺。

2)任命管理者代表(组织管理层成员),成立贯标小组和工作小组。

3)为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提供资源。

4)制定工作计划。

5)标准宣贯和内审员培训。

2、“初始质量评审”和“体系策划与设计”

1)调查分析本企业的质量管理现状,以检查清单及调查表、查阅文件及记录、结合现场调查和讲座的形式进行。

2)识别产品的类别、型号和系列(依据我国相关标准)、创新/定型程序、确定产品的订货/生产方式、初步确定体系覆盖的产品类别、型号和系列。

3)识别不同类别、型号产品的不同顾客群(直接顾客、最终顾客;已有顾客、潜在顾客等)识别与产品有关的要求。

4)制定质量方针符合“一适用、二承诺、一框架”的标准要求。例如我们公司的质量方针:安全可靠的设计、一丝不苟的制造; 急时优质的服务、持续不断的改进;制定的非常恰当读起来感觉也很顺!

5)制定质量目标

依据质量方针的要求、产品要求和相关法规要求。原则是企业的产品质量现状和发展潜力,既要先进,又要可行。 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满意程度。

6)识别QMS的四大过程及其分/子过程,重点识别“7产品实现过程”。应用“7.1、7.3.1、7.5.1/2”等条款识别其分/子过程,包括外包过程。

确定过程之间的先后顺序、相关联和相互作用例如我公司的简要顺序:从市场调研开始 —签订合同—设计开发—采购(外购、外包)

—过程开发(工艺、工装)—加工制造—装配调试—包装交付—售后服务,各个环节之间既有先后顺序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形成产品实现过程。

评价、确定重要过程(关键过程、特殊过程、质量控制点),识别、评价过程的注意点,注意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的区别。 例如:我们公司的镗孔加工工序和液压清洁度控制工序为关键控制过程,像焊接质量控制和涂装漆膜厚度与钢板的粘合力检测控制等需要借助仪器才能验证的过程为特殊过程;

7)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覆盖范围及对标准要求的合理删减。 

1、覆盖产品的生产车间及相关的基础设施。 

2、质管、质检计量、设计、工艺、销售、供应、设备、人力资源等相关部门。

3、识别确定与产品实现及质量相关的外包过程,并规定如何控制。

4、确定对标准要求有无删减,并阐明删减的正当理由。 3、体系策划与设计 1)确定机构与职责

见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各条款的只能分配表(示例) 2)确定过程控制方法和准则

针对已识别的控制过程,策划确定控制要求,决定哪些过程需要通过文件予以控制,为资源配置、体系文件设计提供依据;

3)配置所需的资源

资源配置类型: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工作环境、信息及文件; 资源的配置原则:尽量利用现有资源;配置必要的新资源; 4)策划文件框架结构

策划文件框架的原则。○

1符合ISO9001的标准要求。○2紧密结合企业实际。○3应用过程方法策划文件框架。(PDCA)○

4不同层次文件应协调有序、接口明确。○

5以原有质量管理文件为基础进行补充、完善。

文件一般分文三个层次,质量手册第一层次,程序文件第二层次,作业文件第三层次,有些小企业可以将程序文件并入质量手册。

5)分解质量目标

自上而下逐级展开、细化,部门目标要更具可操作性和可考核性。自上而下要逐级保证与护航,部门目标应更严格。

4、编制程序文件

1封面标题:企业标志、名称、文件名称、文件编号、版本号、受控号、发布日期、实施日期等。

2目的和范围:阐明该程序的目的,适用的过程、产品、质量活动和部门、场所、人员,以及不适用的界限。

3职责和权限:明确实施该程序的责任部门、相关部门及其职责与相互关系。

4工作程序:程序文件的主体。应按质量过程的工作流程和逻辑顺序逐项列出过程要求和控制要点。

5、体系试运行 1)体系文件全员培训 2)继续配置必要的资源 3)全员严格按照文件要求运行 4)做好记录,留下证据 5)磨合调整,及时改进 6)建立三级监控系统

日常监控、定期监控、外部监控 6、内审、管理评审

重点落实“写我应做的,做我所写的,记我做完的,该我做错的” 四、内审程序及方法 QMS内部审核基本概念 1)审核范围

同体系复盖范围,由复盖的产品范围决定,涉及对产品、过程、部门和场所的范围界定。

2)审核准则

(1)GB/T 19001-20xx标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