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合作四川造林与自然保护项目进展情况总结

中德合作四川造林与自然保护项目进展情况总结 “中德合作四川造林与自然保护项目”是中德财政林业发展合作项目之一,由德国复兴银行(KfW)代表德国政府资助,目标是恢复我省北部广元地区生态环境和改善项目区贫困农户生活条件。项目总投资约1.3亿元人民币。其中德方无偿援助1700万马克(合869万欧元,折合人民币8480万元);中方配套4521万元。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造林、节能灶、野生动植物管理,以及后续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项目。其中最重要的是造林,达到1236万马克(合632万欧元)。该项目于19xx年正式启动,计划至20xx年底结束。

一、项目区

项目区幅员面积1.63万平方公里,包括四川省广元市所辖的七个县区,含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四川盆地北部山区,覆盖长江重要支流嘉陵江中上游流域,因此是维系嘉陵江流域生态平衡的核心区域。林业行业的发展和山区退化林地的生态恢复,对于四川省的流域治理具有战略性意义,项目在生态和经济方面的影响远在项目区范围之外。项目区全部为国家和省级贫困县,人口300万,80%以上为农业人口,水土流失严重(目前已得到治理),农户贫困且收入和生活上严重依赖于农耕。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川县境内,面积达40000公顷,是大熊猫、金丝猴和其它濒危动物的重要栖息地。

二、项目目标

(一)通过营造林和封山育林建设,稳定和恢复四川广元地区嘉陵江上游的生态系统,提高该地区的森林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

(二)通过营林抚育劳务报酬、庭院林业建设、节能灶建设和将来收获的林木资源增加当地农户收入,减轻贫困。

(三)通过野生动物监测和管理,减轻野生动物对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周边农作物与村民的危害。

三、主要建设内容

(一)营造林40400公顷,其中:用防林17500公顷,经济林5900公顷(含庭院林200公顷),封山育林15000公顷,封育补植20xx公顷;

(二)建造节能灶11000个;

(三)修建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监测巡护道路128.5公里,以及开展相应的野生动物监测和巡护。

四、项目总体建设情况

在中德两国政府、德国复兴银行、国家林业局的大力关心、支持和指导下,以及一支经验丰富的国际、国内咨询专家队伍的协助下,9年来四川省项目实施进展顺利,并取得了良好成效。

——至20xx年,已全面完成原计划项目建设任务,总结如下:

1、通过参与式规划设计,共有182个乡镇、185个村、2,782个组、41,987户、142,736人参与项目。项目县(区)PLUP共培训8,720人次,完成2,071张图,47,164份农户意愿单;农户与政府部门间签订了3,427份合同,涉及4,542个小班,规划面积达42885公顷;

2、完成新造林和封山育林任务41136.6公顷,为计划面积40400公顷的102%;

3、为贫困农户修建节能灶11000个,占计划的100%;

4、在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内修建野生动物监测巡护道路128.5公里,占计划的100%,并开展了相应的野生动物监测和巡护;

5、完成项目培训和推广任务,累计培训林业技术人员和农户35863人次(其中女性占34%)。

国际质量监测专家的连续检查结果显示,四川德援项目造林成活和保存合格率不断提高,见下表:

年度 成活率 保存率

20xx 96% 77%

20xx 100% 90%

20xx 100% 100%

20xx 100% 100%

至20xx年,已累计完成项目投资10881万元(其中造林部分完成8841万元),使用并完成报账提款764万欧元,占总援助资金的89%。

——从20xx年开始,项目按计划全面转入后期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阶段。

五、后续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项目执行情况

编制后续项目建议书

按照20xx年x月KfW 检查组意见,省林业厅组织相关部门专家以通过技术创新,促使项目区森林价值增加,推动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为目标,编制了“中德合作四川造林与自然保护项目后续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项目建议书”。主要内容包括:以人工林间伐、建立林业经营与市场营销协会、编制村级社区森林经营方案为主的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项目造林的抚育和管护;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管理和社区共管;技术培训与推广。该建议书于20xx年x月x日获KfW 正式批准,目前实施工作正在进行。

后续项目进展情况

1、抚育除草。为进一步提高项目营造林保存率,巩固项目成效,在各县区共完成4790公顷额外抚育除草工作,占计划任务的100%。

2、人工林间伐试点。20xx年完成人工林间伐任务646.4公顷,为今后森林经营的有效开展积累了经验,并获得了关于间伐成本方面的新信息。

3、村级社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20xx年6—8月,通过项目人员、咨询专家、冠京村村委会及社区村民共同努力,制定了“剑阁县下寺镇冠京村社区森林经营方案”。

4、林业协会。自20xx年x月开始,在朝天区、元坝区、旺苍县建立了三个社区林业经营和市场营销协会。

5、唐家河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管理。

(1)在原有的对以扭角羚、黑熊和野猪为主的野生动物的种群密度、活动区域、农作物危害程度、危害季节等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监测、数据采集和巡护力度,制定了生物多样性监测及分析指南。

(2)进行了保护区周边环境教育,开发制作了环境教育讲解牌和宣传手册、简介材料及VCD。

(3)20xx年下半年开始,为保护区周边社区5个村的贫困农户新建了500个节能灶;为缓冲区2个村的农户安装了小型供水系统;

(4)为了提高监测巡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野外安全条件,在保护区内高海拔区修建了3处棚屋,按计划本年度将完成一个保护站的建设工作。

(5)对巡护道路和桥梁的维护建设工作正在进行。

(6)建立了保护区双语网站并持续进行维护。

6、考察学习。自20xx年x月开始,省项目办组织了1次赴德国际考察和5次国内考察培训。通过考察,项目管理和技术人员学习到了先进的可持续森林经营管理理念和技术经验,能力显著提高。

六、项目实施经验

(一)项目机构及管理职责

为保证中德合作四川造林与自然保护项目的顺利实施,在项目启动初期(19xx年),建立了省、市、县项目领导小组和项目管理办公室,建立了一支稳定的项目管理队伍,形成了强有力的组织管理体系。并制定了详细的组织管理职责,促进和保证了项目顺利实施和有效运行。

(二)项目管理

1、项目可行性研究

我省按照参与式工作方法组织完成的《中德合作四川省嘉陵江上游防护林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德国财政援助我国林业生态项目建设以来,第一次由中方专家独立编制的可研报告。

2、项目管理办法

按照项目“财务协议”的要求,省项目办根据四川项目实际,于19xx年制定了项目管理、组织、财务、会计核算、档案5个方面的管理办法,有效地指导了项目实施和管理。

(三)高标准、严要求

加强施工指导,严把质量关,保证项目建设成效。在所有施工环节中坚持严格的检查验收制度,从苗木培育、出圃分级,到整地、栽植、管护和环境保护方面认真把关,保障了项目造林成效。

(四)加强乡镇林业工作站建设和技术培训

(五)项目财务管理

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保证项目配套资金及时到位,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制定项目资金管理和财务核算办法,单独建立帐目,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

(六)监测与评估

按要求在四川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建立“项目监测中心”,对项目活动进行连续的质量监测与评估。项目数据库的开发与应用进一步提高了项目的管理水平。

项目成效和影响

1、加速广元地区绿化进程,取得明显生态效益

项目建设使广元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提高了2.5个百分点,嘉陵江中上游流域的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功能显著增强。减少了森林资源消耗,野生动植物栖息地范围扩大,质量大幅度提高。

2、扶助了农户,增加了农户经济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德援项目的实施提高了项目区广大农户的农村民主、法律、环保意识。更重要的是,它为农户提供了参与当地决策的机会,并使其掌握了高质量造林和管护方面的知识及技能。

——项目营建的用防林、封山育林和经济林已保存成功,对项目区当前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形成了有益的补充。

——增加农户经济收入,改善生活质量。项目累计参与农户达41,987个,获得劳务补助3000多万元;项目共建11000个节柴灶,每年可节柴约3万吨,减少约30万个工(主要是妇女)。项目营造的经济林和用防林为农户将来增收打下了基础。

——项目建立的林业协会是对社区林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与长效管理机制的一种探索。然而,目前对这种新方法所产生的影响做出确定性结论还为时尚早。协会为分散经营的农户提供了一个优良的合作平台,使大家能够共同寻求技术支持和市场应对,增强抗御风险的能力,从而增加经济收入。

3、社会效益显著

项目区全社会生态意识增强,环境观念改变,并逐渐推动农村土地利用和生活方式改变;农户的自治、自立意识和综合能力增强。

4、引进了先进理念,推动了林业的改革

项目引进了一系列宝贵的现代林业项目管理理念,“参与式”和“开放式”的指导思想贯彻了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推行了报账制、合同制、设备采购和工程施工的招标制、咨询专家的监理制、严格的质量监测评估和财务审计等科学机制,从而大大促进了四川林业的改革。

5、引进了技术,提高了经营水平

德援项目实施引进了大量的国际先进技术,提高了林业科技含量,为国内林业项目实施和管理起到了示范,提供了经验,加速了我省林业与国际林业接轨的进程,培养了大批林业管理和技术人才。德援项目运作模式和管理经验已成功推广应用到我省退耕还林、天保工程及中欧天然林保护等国际国内项目中。

6、增进了中德人民的友谊和合作

八、新项目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工程建设成效明显,近几年实施的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等重点工程的进展顺利,部分地区的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尤其在南方,森林资源总量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但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还非常脆弱,亟需对森林进行科学、合理、可持续地多目标经营。目前存在的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是: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不合理,林业可持续发展受到阻碍。目前对现有林的管理仅限于管护,没有开展其它经营活动。

经济发展带来的木材产品需求与现有的森林资源保护目标相冲突。间伐商品材产出有限,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林业建设基础设施、科技、信息服务落后。

林业产品市场开发力度不够,缺乏管理型人才。

在中德合作造林十余年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我们深感引进国外先进森林经营理念和技术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因此,迫切希望与德方进一步合作,在四川北部和西北部秦岭-大巴山区域开展新的中德合作四川森林资源经营管理项目。我们希望在新项目中引入新的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技术和模式、森林分类经营的理念、FCS森林认证体系和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为:

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可持续经营(间伐、低产林改造、经济林等)

森林碳汇研究

大径级材培育 珍稀树种的保护和培育 短周期工业原料林(新造林、低产林改造与人工林间伐) 相应的能力建设

通过上述项目活动,探讨、总结和建立一套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的可持续森林经营体系,在中国南方树立一个可持续森林经营的典范。

 

第二篇:师德教风建设工作进展情况总结

师德教风建设工作进展情况总结

流河学区

遵照县局指示精神和师德教风建设工作的进度安排,按照我学区师德教风建设年活动方案及活动日程安排,日前我们的工作进展情况如下:

一、 动员学习

(一)3月x日上午,积极动员,全面部署。我们组织召开动员大会,学区全体成员及各中小学、幼儿园校长(园长)参加。会上,我们学习了县局“青县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规范处理暂行办法”和“流河学区师德教风建设年活动方案”、“ 流河学区师德教风建设年活动日程安排表”,并就师德教风建设工作的意义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对开展“师德教风建设年”活动进行动员部署。下午各学校召开了相应的动员会议,明确了活动的指导思想、方法步骤、具体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了县局的决策部署上来。

(二)3月x日,制定方案,明确意义。各校根据县局及学区方案,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明确具体要求,营造浓厚氛围,提高每一位教师对加强师德教风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师德修养的自觉性。各校的方案及日程安排都已上报学区备案。 (三)3月x日至3月x日,正面教育,认真体会。以中心、中学、幼儿园为单位,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有关文件,坚持正面教育与警示教育相结合。

1、我们坚持集中学习、组织辅导、讨论交流相结合,

效果良好。

2、每位教职员工都做了学习笔记,撰写了心得体会,切实反映了自己在工作、学习中的真实感受。

(四)3月29至30日,围绕主题展开讨论。开展学习了师德教风先进典型活动。大李庄小学还围绕 “怎样做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为主题,举办了教师演讲比赛,东魏村小学以“怎样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为主题,开展了师德教风大讨论活动。

二、查摆问题

(一)4月x日至7日,个人查摆。教师们都结合各自实际,就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遵守社会公德、终身学习、工作激情、自律意识、教师形象等十个问题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查摆。

1、采取自己找、同事提、学生评、家长议、领导点等多种办法,进行问题查摆。各校自行了设计查摆表格,统一安排,并将查摆结果存入学校档案。

2、各教师和校长都通过查找,明确了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找到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和方法,写出了自我剖析材料,各单位一把手的剖析材料上交到学区,各教师的剖析材料上交到学校存档。

(二)4月x日至17日,单位查摆。各校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征求了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对学校在师德教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意见和建议,主要突出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学校领导班子在师德教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的倾向性问题;影响教师整体形象,损害学校声誉的难点问题;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多种形式帮助教师学会自我疏导,保持心理平衡,并寻找存在问题的原因,制

定整改措施。主要工作是:

1、各校设立了意见箱。(校外墙上)

2、各校分头组织了召开家长座谈会和教职工讨论会,并认真做了记录,写了总结。

3、发放了征询意见信,现在回执的整理、分类、整理、总结工作正在进行。

4、公布了监督举报电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