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历史教案(第10课)

课 题 《经济重心的南移(第10课)》教学研究案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包括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水平的提高和商业的繁荣及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史实,进而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

【思想教育】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能力培养】

通过思考和概括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通过思考和总结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南方商业的繁荣

教学难点 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教学方法 比较学习法 问题探究法

教学准备 历史资料 图片

教学过程

(一)预学篇

【预习目标】1、了解宋代南方农业的发展

2、了解宋代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3、了解宋代南方商业的繁荣

【预习方法】 阅读感悟 问题探究

【预习内容】

1、阅读P56第1段,了解“苏湖熟,天下足”。说一说苏州、湖州地处哪一流域?

2、阅读P57第1、2段,了解宋代的丝织业、制瓷业。哪个地方的丝织业“号为冠天下”?瓷都在哪里?

3、阅读P58第1段,了解宋代的商业。宋代最大的商业都市在哪里?

4、阅读P58第2段,了解宋代的海外贸易。宋代在主要港口设立了什么机构?

5、阅读P58第3段,了解纸币的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哪里?

6、阅读P59第2段,了解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什么时候,完成于什么时候?

(二)导学篇

【导入新课】

复习辽、北宋、西夏、金、南宋的建立。北宋与辽、西夏,南宋与金都发生过战争,战场主要在北方。这时,南方相对安定,在这种有利的环境下,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并逐渐超过了北方。

【讲授新课】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出示《耕获图》

指导学生看图,并回答:

仔细观察《耕获图》,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宋朝农业生产的情况。

①图画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

--这幅图反映了宋代南方地区田庄里的农民繁忙劳动的景象。图中的农民在从事犁地、车水、挑送、插秧、扬场、舂米、磨粉等劳动。

②种植的主要作物是什么?

--稻谷

③插秧和扬场的场面同时出现,说明什么问题?

--证明宋代已有了双季稻了。

④为什么在宋朝时能够由一年一熟变为一年两熟?

新引进的品种占城稻耕作周期短;南方气候温暖。

总结南方农业的发展的表现:

1、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占城稻)

2、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苏湖熟、天下足”)

3、茶叶、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的推广(棉花:从两广、福建到长江流域) 学生思考: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1、经济因素:大量中原人口的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

2、自然因素:宋代南方气候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南方自然条件保持较好。

3、政治因素:南方战乱较少,为经济发展提供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思考“宋代南方手工业与前代相比有哪些发展?”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归纳:丝织业水平超过北方;棉织业首先在南方兴起并初步发展;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的重心,制瓷工艺取得新的突破;造船业发达,

居世界首位。

1、丝织业水平的提高(蜀地、江浙)

2、棉织业的兴起(海南岛发展到东南沿海)

3、制瓷业的成就(哥窑的冰裂纹瓷器,瓷都:景德镇)

4、造船业的发展(广州、泉州)

(通过图片展示说明南方手工业的水平)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1、南方商业都市的发展(商业都市:开封、杭州)

强调:杭州改为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了北宋时的开封。

2、海外贸易的发展

(1)外贸港口:广州、泉州;

(2)市舶司的设立

3、货币制度的变化(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已经超过了北方,对朝廷的财政收入起着重要作用,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最终完成。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进行归纳、总结,对历史发展的脉络形成较为完整的认识。

【小 结】

粮食作物 占城稻的引进与推广;苏湖成为粮仓;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经济作物 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

纺织业 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棉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制瓷业 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制冰裂纹瓷;景德镇成为瓷都

造船业 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商业的繁荣 商业都市 杭州是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

对外贸易 在当时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广州、泉州是大商港;对外贸易范围扩大;外贸收入是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货币 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板书设计】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经济重心的南移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总结反思】

(三)慧学篇

【学习感悟】

【独立作业】

1、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我国哪个时期( )

A、魏晋南北朝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2、 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 )

A、开封 B、临安 C、广州 D、泉州

3、宋朝时期,南方经济有了巨大发展,下面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南方最大的商业都市是开封 B、南方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C、南方四川地区出现交子 D、宋朝时期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

4、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和完成分别是在( )

A、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 B、唐朝中后期、北宋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宋时期 D、唐朝中后期、南宋时期

5、20xx年x月古沉船“南海一号”完成第二次试挖掘,它对研究宋朝海外贸易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

A、西域都护 B、市舶司 C、行省 D、宣政院

6、纸币的出现给经济流通带来了更多的便捷,那么,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 )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7、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

①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②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③朝廷在故都(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④苏湖熟,天下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第二篇:七下历史教案(第18课)

课 题《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第18课)》教学研究案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领土台湾,沙俄入侵我国黑

龙江流域的简况。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和中俄

签订《尼布楚条约》等史实。

【思想教育】

通过学习本课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抗击沙俄侵略斗争的内容,使学生

认识到这些斗争都是维护我国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正义斗争;中华民族各族人

民有着坚决反抗外敌侵略的光荣传统;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从

而激发学生继承民族英雄的爱国主义传统,培养为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利益

英勇斗争的精神。

【能力培养】

通过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有关台湾、黑龙江流域方面的知识进行回忆、梳理,

培养学生纵向归纳、综合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郑成功收复台湾

教学难点 郑成功收复台湾 中俄《尼布楚条约》

教学方法 比较学习法 问题探究法

教学准备 历史资料 图片

教学过程

(一)预学篇

【预习目标】1、了解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领土台湾,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

2、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

3、了解雅克萨之战和《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预习方法】 阅读感悟 问题探究

【预习内容】

1、阅读P103正文和P104第1段,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郑成功哪一年收复

台湾的?是从哪个国家手中收复台湾的?

2、阅读P104正文第2段,了解清朝统一台湾。清朝在台湾设置什么管理机

构?隶属哪个省?

3、阅读P106正文,了解雅克萨之战。哪一皇帝命令清军两次打击盘踞在雅

克萨的沙俄侵略军?最终平等协商签订了什么条约?解决了什么问题?

(二)导学篇

【导入新课】

联系学过的知识,想一想,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早在三国时期,孙权就曾派将军卫温等率万人多名官兵,乘船到达夷洲(今台湾)。元朝政府设立澎湖巡检司,加强了对琉球(今台湾)的管辖。

【讲授新课】

一、郑成功收复台湾

1、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16xx年)

2、郑成功收复台湾(16xx年)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6xx年,荷兰殖民者侵入台湾,后来逐渐占领了整个台湾岛。16xx年,郑成功率舰队抵台,在当地人民支持下,打败了荷兰殖民者。第二年初,荷兰殖民者签字投降,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斗争,在我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

3、清朝设置台湾府(16xx年)

二、雅克萨之战

1、沙俄侵占雅克萨和尼布楚

2、雅克萨之战

3、中俄《尼布楚条约》(16xx年)

(1)《尼布楚条约》是中俄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

(2)意义:

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叶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16xx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平等基础上谈判,划定了中俄东段边界。沙俄同意把侵入雅克萨的军队撤回本国,清朝同意把尼布楚一带原属中国的地方让给俄国。在准备谈判过程中,康熙帝曾指示中国的代表坚持收回包括尼布楚在内的被沙俄侵占的全部中国领土,说:“尼布潮(楚)、雅克萨、黑龙江上下及通此江之一河一溪,皆我所属之地,不可少弃之于鄂罗斯。”(《清圣祖实录》)由于当时出现了蒙古噶尔丹的严重威胁,康熙帝希望与沙俄迅速缔结和约,又指示可以把尼布楚让给俄国。清军在雅克萨之战中取得胜利,迫使沙俄政府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两国边界问题。这并不等于说《尼布楚条约》是中国用武力强加给俄国的不平等条约。因为第一,它是双方通过平等谈判,中国作了让步才签订的;第二,当时在沙俄占领的尼布楚城下谈判,根本不存在中国武力的威胁;第三,条约的内容基本上反映了两国政府的主张,并符合双方的利益。

分析:雅克萨之战是在沙俄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进行疯狂的领土扩张的形势下,中国军民为维护领土主权而进行的一场正义的自卫战争。战争的胜利,粉碎了沙俄妄图继续鲸吞我国领土的阴谋,迫使其通过谈判的方式,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同中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外兴安岭以

南,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小 结】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知道了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领土台湾,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的简况。了解了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等史实。

【板书设计】

一、郑成功收复台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二、雅克萨之战

【总结反思】

(三)慧学篇

【学习感悟】

【独立作业】

1、连线搭配

时间 事 件 有关人或国家

16xx年签订《尼布楚条约》 郑成功

16xx年侵占我国台湾 荷兰殖民者

16xx年设置台湾府 中俄

明朝后期 收复台湾 清朝

2、20xx年是郑成功收复台湾350周年,他收复台湾时驱逐的是( )

A、葡萄牙殖民者 B、英国殖民者

C、荷兰殖民者 D、西班牙殖民者

3、“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

A、民族团结 B、反抗侵略

C、社会变革 D、和平交往

4、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 )

A、岳飞 B、郑和 C、郑成功 D、戚继光

5、17世纪沙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为保卫祖国疆土清军进行了两次雅克萨之战,重创了沙俄侵略者。雅克萨之战的组织者是( )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第三篇:11-12学年高一历史教案:2.2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人民版必修一)

第二课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教材所提供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典型事迹: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

2、将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分为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和人民大众自发抵抗(三元里抗英、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两类,善于发现中国近代史中关于抗敌御侮的相关事例,总结出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是列强未能将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学习此课,必须对西方列强在近代史上(十九世纪)发动的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有明确的认识,要将中国军民的斗争上升到维护中国国家主权斗争的高度,才能理解近代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抗争的强大动力。

2、将近代中国人民的斗争归纳为两类:政府官兵的斗争和人民大众的斗争,并以此作为主动发现中国近代史中关于抗敌御侮相关事例的工具。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分组学习,合作探讨,采用多种方法收集相关信息,进而推动学生进入时空隧道,去感悟中国人民不屈的抗争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深刻理解维护国家主权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形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并培养学生为国家富强而发奋学习、积极进取的心态。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中国军民抗击外来入侵的事迹。

2.教学难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三、教法:问题法,即设置问题,让学生分析、讨论和探究,得出结论的方法。

四、学法:自主学习、讨论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中国近代史(十九世纪)西方列强发动的五次侵华战争的时间、 国家、签订的条约及主要内容。

在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完毕的情况下,将学生分组讨论,并派出代表叙述平时所学习和观看过的有关中国人民进行不懈抗争的史实,从而引导学生将中国人民的抗争进行归类成两大类:政府官兵的抵抗和人民大众的抵抗,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1.三元里人民抗英的原因

引导提问:三元里人民抗英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1)英军入侵:18xx年,英军先后侵占香港岛、攻占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占据广州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劫(根本原因)

(2)腐败的清政府无法领导反侵略战争,不能也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

(3)中国人民基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优良传统,自发组织起来,英勇抗击,承担起反侵略战争的重担。

2.导火线

引导提问:三元里人民抗英的导火线是什么?

学生回答:18xx年x月,占据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劫。

引导提问:三元里人民是怎样抗英的?

3.经过(引导学生阅读书本上的材料,体会三元里人民斗争的英勇气概。

提问: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意义是什么?

4.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意义

学生回答: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爱国精神。

(二)左宗棠收复新疆

引导提问:左宗棠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收复新疆的?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1、背景:

(1)国际背景:19世纪xx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为了适应对外商品和资本输出以及争夺殖民市场的需要,列强掀起一个新的争夺殖民地的高潮。落后的东方中国及其领国,成为侵略者争夺的主要目标。列强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中国西北(俄英侵略新疆)、西南(英国侵略西藏)、和东南地区(日美侵略台湾)

(2)俄英侵略新疆:俄英竞相拉拢和控制阿古柏政权,企图以此作为支解中国新疆的工具。沙俄还直接出兵侵占伊犁。

过渡提问:面对俄英的侵略行径,左宗棠是怎样收复新疆和伊利的?

2. 左宗棠收复新疆

(1)18xx年,清政府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2)18xx年左宗棠率军西征,确定了“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仅用半年,收复北疆大部分领土。

(3)18xx年初,取得收复新疆(除伊犁外)的重大胜利,粉碎了俄英利用阿古柏分裂中国领土的阴谋。

3.收复伊利

18xx年,左宗棠被再次任命为钦差大臣,赴新疆统筹军务,他在哈密建立抗俄军事基地。曾纪泽在左宗棠的军事支持下,迫使沙俄签订了《改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但被俄国割去了霍尔果斯河以西的领土约7万平方公里。

引导提问:清政府是怎样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理的?

4.新疆行省的设立:18xx年。

(三)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

1.黄海海战

引导提问:黄海海战的作战双方是那两国?发生于什么时间?

学生回答(略)

引导提问:黄海海战的经过和结果怎样?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1)海战的爆发:日军蓄谋已久,清军仓促应战

(2)海战经过:了解丁汝昌、邓世昌、刘步蟾、林永升、叶祖硅等英雄人物的事迹。

(3)结果:日舰率先逃离战场。北洋水师伤亡惨重,但主力尚存。李鸿章有意夸大战败程度,命北洋水师避入威海卫军港,使日军取得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最后海陆两路夹攻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2.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引导提问: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的?经过怎样?有什么历史意义?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1)背景:18xx年,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被迫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

(2)经过:参加台湾保卫战的力量主要有两支:一支以邱逢甲、徐骧为首的义军;另一支是以刘永福为首的黑旗军。

(3)结果:由于敌我力量的悬殊,加上清政府的腐败,台湾全部沦陷。

(4)意义:坚持斗争了五个月,歼灭了三万多名日军,台湾军民为保卫祖国神圣领土完整,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四)义和团反帝运动

引导提问:义和团运动为什么会兴起?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1、义和团反帝运动兴起的原因:

根本原因: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客观原因:戊戌变法失败后,国势垂危,中国人民无法指望清政府承担反帝重任,只能挺身而出。

直接原因:山东人民的反洋教斗争。最终由山东冠县起义揭开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

2、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和表现

引导提问:义和团运动中心转移和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1)义和团运动中心转移和发展的原因:

运动中心转移原因:山东巡抚袁世凯的血腥镇压。

发展的原因:义和团英勇抵抗列强侵略,清政府对义和团被迫采取“抚而用之”的政策。 引导提问:义和团运动的发展表现在哪里?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2)义和团战士纷纷涌进北京、天津地区,尤其是清政府对外宣战,标志着义和团运动到达了顶峰。

3、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引导提问:如此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为什么会失败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①主要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②主观原因:“扶清灭洋”口号中的“扶清”使义和团丧失了应有的警惕.

③根本原因:义和团运动的领导阶级是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4、义和团运动的意义:

引导提问:义和团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回答:

义和团运动在中国近代反帝爱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义和团战士不畏强暴,英勇斗争,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和加速了腐朽的清政府的垮台。 小结:引导学生得出基本认识: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是列强没能将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六、教后反思

七、板书设计

(一)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1.三元里人民抗英的原因

2.导火线

3.经过

4.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意义

(二)左宗棠收复新疆

1、背景:

2. 左宗棠收复新疆

3.收复伊利

4.新疆行省的设立:

(三)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

1.黄海海战

2.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四)义和团反帝运动

1、义和团反帝运动兴起的原因

2、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和表现

3、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4、义和团运动的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