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英文原版小说的实践经验总结

有空看看给点意见

我读英文原版小说的实践经验总结

20xx 3 10

一 个人阅读情况描述:

最近6个月读过几本英文原版小说,包括《佛尔摩斯侦探小说集》(只读了中间的5篇)《热爱生命》《老人与海》《小妇人》《理智与情感》最后一本今天为止基本上读完2遍了,其他的都只读了一遍。

二 感受描述

前几本书都是只读了一遍,有的甚至只读了一部分,因为很多原因吧。可是基本上都有一个生单词多,情节不了解不熟悉的问题。

另一方面,我读《理智与情感》的时候,受到了两个人的影响一个是我学生讲他读《三国演义》的经历,另一个是VICTOR讲过的自己背单词的经历(我学生说起他小时侯读《三国演义》开始读的时候因为是古代的白话文,他读不大懂,可是,后面因为自己有兴趣读了10几遍什么都懂了,夸张一点说,每一个情节都可以背诵出来讲出来---------当然,做一个理性分析的话其实他懂的是情节,可能中间看过三国的电视什么的或者就是直接去读那书从而对于里面的情节从不知道到知道再到了详细的揣摩---这个就是我后面分析中说的情节带动语言理解了)

(而VICTOR他当时好象是背几万字的一个字典,他采取的办法是,背第一遍花的时间好象是15天,第二遍10天,第三遍5天,第四遍3天,具体数字我不记得了,可是这个趋势是记得的,他连续的这样背了10几遍,花了好象一个多月还是2个月时间。他当时的感受是,最开始最难,越到后面越容易,关键是挺过前面几天。当然我现在觉得其实“不间断”和“不断重复”也是他很重要的秘诀)

所以在读完第一遍以后自己就开始读第二遍了,结果发现越读越容易,以前不能联系起来的人物一个一个的建立了横向和纵向的关系,人物关系建立起来以后,情节就不难了,情节不难了,细节也就不难了,因为读不懂的细节也可以往情节这个大的方向上面靠拢了。读完第二遍的时候,基本上情节上可以理解白分之九十五了,细节上也可以理解白分之八十五了(自己的预测不一定很准确,但是可以看出大的趋势)

当然,有一点需要指出,我读第一遍基本上是做泛读,速度很快,第二遍却是精读,尽量去理解每一个细节,所以,其实第二遍虽然读文章懂的东西更多了,速度上,我估计了一下却

只有第一遍的一半左右了。我现在打算再读第三遍,还想借助一本别人翻译的中文本来攻克前面剩下的难点(虽然不可能读完第三遍白分之百理解全文,因为毕竟涉及到很多东西的差异会干扰理解,比如文化背景差异等)

三 经验总结

就象我们做完型填空试题要先略读全文再填写细节一样,我们应该先读小说大意再读细节,因为二者的共同点是--用对于情节的理解推动对于细节对于文字的理解

当然,水平高的人我也见过,他们一天两天可以读完一本400版的小说,可是,这是因为他们的文字能力已经很强了,可以用文字突破情节,带动情节。这个其实我们读母语的小说就是这样的,相反,大部分人其实是文字能力很差的,所以得反过来走。等慢慢自己的文字(语言)能力强了,就会自然而然的向另一个方向过度和转变。

四 后记

上面是我的一点经验总结,也希望能对大家产生积极的影响。当然,我的实践经验总结还在继续,希望尽早的收获新的经验

 

第二篇:初中语文教学实践经验总结

观寺初中 梁海明

这学年我担任七(3)七(4)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在新课改以蓬勃之势日渐推进的形势下,我不断尝试以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式指导我的教学工作。这一学年已经结束,经过我的努力,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也获取了一些宝贵的教学经验。现总结如下: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前几年在我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容易接受,实际的教学效果已经表明这样做还是不够的。因为:一方面,农村的学生听、说的能力相对较弱,授课采用较深的普通话教学,同学们还不能适应。而用本地话教学,又削弱语文语感教学的功能。另一方面,这两个班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以前我备课时就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如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材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

的。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例如我在讲授《安塞腰鼓》的时候,这课的主题是“认识和理解安塞腰鼓”,教学难度比较大。如果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会感到困难和沉闷。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做了大量的准备,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当讲到一半的时候,我拿出准备好的录像带,让学生观摩学习,学生特别用功,教学效果十分理想。相反,我没有认真备课的时候,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好,与此相比可见,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

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老师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课,我感到有点愧疚,因为有时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这点。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向学,违反纪律时,我的情绪就受到影响,并且把这带到教学中,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发挥不到应有的水平,以致影响教学效果。我以后必须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决当中困难。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语文,就要让学生喜爱语文,让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文化生活故事,让他们更了解语文,更喜欢学习语文。因为只有语文水平提高,他们才能提高同学们的语文写作能力,对成绩优秀的同学很有好处。

因为语文的特殊情况,学生在不断学习中,会出现好差分化现象,差

生面扩大,会严重影响班内的学习风气。因此,绝对不能忽视。为此,我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和目标。对这部分同学进行有计划的辅导。我把这批同学分为三个组。第一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时懒动脑筋不学的同学,对这些同学,我采取集体辅导,给他们分配固定任务,不让他们有偷懒的机会,让他们发挥应有水平;第二组是肯学,但由于能力不强的同学。对这部分同学要适当引导,耐心教导,慢慢提高他们的成绩,不能操之过急,且要多鼓励。只要他们肯努力,成绩有望提高;第三组是纪律松散,学习不认真,基础又不好的同学。对这部分人要进行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因为这部分同学需要一个安静而又不受干扰的环境,才会立下心来学习。只要坚持辅导,这些同学基础重新建立起来,以后授课的效果就会更好。

语文是语言。困此,除了课堂效果之外,还需要让学生多读,多讲,多练。为此,在早读时,我坚持下班了解早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课后发现学生作业问题也及时解决,及时讲清楚,让学生即时消化。另外,对部分不自觉的同学还采取强硬背诵等方式,提高他们的能力。

经过一个学年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种考验。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一年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年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前辈学习,争取进步。

以上就是我在本学年的教学工作总结。由于经验有限,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各位领导老师,前辈的指导下,取得更好成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