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古诗文描写大全

中华古诗文名句描写大全

★古诗文名句——花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唐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古诗文名句——鸟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 王维《鸟鸣涧》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唐 杜甫《春 望》

4、春眠不知晓,处处闻啼鸟。 唐 孟浩然《春 晓》5、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晋 陶渊明《饮 酒》★古诗文名句——风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汉 曹操《观沧海》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元 马致远《秋 思》

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 题》

4、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古诗文名句——雨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唐 杜牧《清明》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唐 杜甫 《春夜喜雨》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南唐 僧志安《绝 句》

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古诗文名句——雪

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唐 高适《别董大》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 柳宗元《江 雪》

★古诗文名句——山

1、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宋 王安石《书胡阴先生壁》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3、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唐 王维《鸟鸣涧》

4、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唐 李白《渡荆门送别》

★古诗文名句——月

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 王维《鸟鸣涧》 2、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唐 李白《关山月》

3、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 张九龄《望月怀远》

4、明月松间照,青泉石上流。 唐 王维《山居秋暝》

★古诗文名句——黄河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 李白《将进酒》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 王维《使至塞上》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唐 王之涣《登鹳鹊楼》

4、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唐 王之涣《凉州词》

★古诗文名句——长江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 杜甫《登 高》

2、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唐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古诗文名句——日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 王维《使至塞上》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唐 王之涣《登鹳鹊楼》

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唐 白居易《忆江南》

4、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 刘禹锡《竹枝词》

★古诗文名句——春

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 叶绍翁《游园不值》

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唐 孟浩然《春 晓》

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唐 韩愈《初春小雨》

★古诗文名句——夏

1、满园菜花开向夏,一双蝴蝶飞向空。 宋 朱翌《南 屏》

2、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老残游记》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宋 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古诗文名句——秋

1、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唐 李白《秋 歌》2、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汉 曹操《观沧海》

3、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唐 李贺《雁门太守行》

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南唐 李煜《相见欢》

★古诗文名句——声

1、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 张继《枫桥夜泊》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 王之涣《凉州词》

3、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唐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4、万籁此都寂,但闻钟磬音。唐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唐 王维《鸟鸣涧》

★古诗文名句——色

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唐 王湾《次北固山下》2、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 唐 骆宾王《咏 鹅》

3、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唐 李白《送友人》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5、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古诗文名句——香(嗅觉)

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唐 杜甫《绝句》

2、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唐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古诗文名句——沙漠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 王维《使至塞上》

2、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唐 王昌龄《从军行》

★古诗文名句——哲理诗句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 陆游《游山西村》*山路在曲折后出现的开朗,让人从中悟到:锲而不舍就会产生希望、出现新的境界。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 杜甫《望 岳》*只有不畏艰险的去攀登,才能进入俯视一切的雄奇境界。

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 朱熹《观书有感》

*一个人心灵要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不断充实自己。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没落、腐朽事物的存在不足为奇,丝毫不能阻挡历史车轮的前进;进步的、新生的事物是在没落腐朽的废墟旁,蓬勃发展起来的。 ★古诗文名句——志向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东汉 曹操《龟虽寿》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 李清照《绝 句》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 杜甫《望 岳》 ★古诗文名句——酒

1、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2、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宋 晏殊《浣溪沙》

3、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唐 李白《宣州谢脁饯别校叔云》

4、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宋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唐 杜牧《泊秦淮》

★ 古诗文名句——树木

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 陆游《游山西村》

3、树木从生,百草丰茂。东汉 曹操《观沧海》

4、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州。 唐 崔颢《黄鹤楼》

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古诗文名句——马

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东汉 曹操《龟虽寿》

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古诗文名句——云

1、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唐 李白《渡荆门送别》

2、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唐 刘禹锡《秋 词》

3、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宋 范仲淹《苏幕遮》

★ 古诗文名句——友情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唐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唐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 李白《赠汪伦》

5、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古诗文名句——舟船

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唐 王湾《次北固山下》

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唐 李白《早发白帝城》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清 张继《枫桥夜泊》

5、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唐 李白《渡荆门送别》

★ 古诗文名句——思乡

1、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唐 李白《渡荆门送别》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 李白《静夜思》

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唐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古诗文名句——爱国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南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2、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宋 陆游《夜泊水村》

★古诗文名句——桥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元 马致远《秋 思》

2、长州茂苑草萧萧,暮烟秋雨过枫桥。 唐 杜牧3、波光柳色碧溟濛,曲渚斜桥画舸通。 宋 欧阳修

4、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毛泽东 《七律·长征》

★古诗文名句——送别

1、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 李白《赠汪伦》

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 高适《别董大》

★ 古诗文名句——数字

1、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南宋 岳飞《满江红》

2、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唐 白居易《长恨歌》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 李白《望庐山瀑布》

4、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宋 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古诗文名句——柳树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唐 贺知章《咏 柳》

2、渭城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唐 杜甫《绝 句》

★古诗文名句——愁思

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唐 李白《秋浦歌》

2、问君能有几回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南唐 李煜《虞美人》

3、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4、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宋 李清照《武陵春》

★古诗文名句——劝学

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 学》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古诗文名句——战争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 王昌龄《从军行》

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宋 辛弃疾《破阵子》

3、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 王翰《凉州词》

★古诗文名句——草

1、树木从生,百草丰茂。东汉 曹操《观沧海》2、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唐 杜甫《绝句》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古诗文名句——西湖

1、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宋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3、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古诗名句----儿童生活

1、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3、村居 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4、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5、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古诗名句----同情劳动人民 1、《古风》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2、《锄禾》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蚕妇》唐:张俞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4、《江上渔者》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古诗名句----朋友情谊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赠王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6、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

 

第二篇:中华古诗文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中华古诗文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诵读古诗文对于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开展经典诗文诵读影响深远,这项活动对于进一步加强学生爱国主义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改进学生语文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最好的资源。我校从20xx年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以来,这项活动以其深厚的内涵,活泼的形式,独特的魅力,春雨般无声地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 、 我们的做法

近年来,我校以古诗文诵读为突破口,积极探索特色化办学和实施素质教育有效途径,走内涵发展之路,努力构建书香校园,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定人文底色。我们的做法是:

(一)“五条途径”组织学习

为了让学生能在浓郁的校园文化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感受经典诗文的魅力,受到潜移默化的性情熏陶和感染,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诗的热情,采取了 “看”、“读”、“抄”、“讲”、“赛”这五条途径。

看,即通过举办诗文长廊、诗文图展以及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让学生随处可欣赏到古诗文佳作佳句,在每个班级的黑板上,每周都会由学生摘录一首古诗于其上,使学生在有意、无意之中将古诗文记住。

读,每天早晨课前5分钟,学生自由诵读古诗文,此外学校还每周拿出2节活动课,由语文教师专门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古诗文。

抄,让学生做诗文卡、办手抄报

讲,学生在背诵古诗文的基础上,讲解诗文的大意和所描绘的形象,讲诵读诗文的感受、心得和体会,讲诗文的意境、情感和韵律。

(二)“四个结合”彰显特色

1、与特色办学和校园文化建设结合

我们办学定位为“科学与人文并重,经典与时尚同行”在营造人文校园方面,我们坚持以古诗文诵读为抓手,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目的,先后开展赛诗会,在我校举办的第二届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中,全校师生激情飞扬,师生同台,场面壮观。为了配合古诗文诵读的宣传和氛围营造,我校橱窗、班级板报都开辟了古诗文欣赏专栏,在走廊悬挂经典名句,让走进校园的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独特而浓郁的传统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2、坚持与读书科研相结合

以诵读中华古诗文为重要内容的营造书香校园是我们的重中之重,两年来,我们先后开展了“书香班级”评比,古诗文“诵读之星”评比等,丰富了活动形式,活跃了校园文化,为课题研究提供了鲜活的实例,同时也让教育科研剥去神秘面纱,更加贴近教师,贴近了学生,贴近学校,为三位一体同步发展开创了崭新思路和现实途径。

3、坚持与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

诗的道德教化功能早已为人们所认识。当前我们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教育学生做个有理想追求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也就是要把青少年培养成有民族自豪感,有诗意情愫的人。诵读古诗文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道德熏陶和人格塑造的过程。我校把诵读古诗文作为让学生明理的重要手段。

(三)抓实措施深化巩固

为了让学生对中华经典诗文的学习能得到深化和巩固,形成全校诵读诗文热潮的持续和长效。学校还制定了一项措施促进诵读活动的深化巩固。

其一,班级要建立古诗文背诵个人档案。每生一诵读本,用于记录学生已背过的古诗文题目、古诗、熟练程度等。

其二,学校要进行专项检查,对各班级的诗文诵读活动情况予以督促、评估,并列入年终考核。

其三,成立古诗文诵读领导小组,定期召开研讨会或座谈会,了解活动开展的情况,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总结诵读活动好的做法,并在全校进行推广。

二、我们的收获

在古诗文诵读活动开展的进程中,不断的探索和试验使活动实施者认识到只有明确方向,把握原则,才不会使活动的开展流于形式,我们认为在诵读诗文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抓住原则明确方向

第一、不重形式重过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程参与,在背诵古诗文的过程中提高素质,发展能力。第二、不求数量求质量。质量第一,数量第二。要正确处理背诵与理解的关系,不能只单纯追求背诵数量,更不能把背古诗文转变成学生新的负担。要让学生轻松地背,愉快地记,提高学习古诗文的质量。第三、不讲速度讲效果。速度和效果并非相辅相成。在组织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把握这三条原则,保证活动的过程不流于形式,而是沉下心来研究诵读艺术,研究记忆方法,研究诗文鉴赏,以适于青少年的兴趣爱好和认知特点的方法方式把诗文诵读活动推向深层次、深领域。”

(二)抓评估促发展

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制定出评估细则,在期末对活动的组织,活动的效果进行验收评估。形成学生自查,教师检查,学校普查的多层次的评估体系。

学校经常组织小型多样的研讨活动,交流经验心得,探讨成功提失,相互取长补短。在进行语文实践考试中,还专门把诵读的掌握情况列入考核范围,以引起师生的重视。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学习进程,促进学生诵读不断向更深层次发展。

三、我们的成绩

迎宾路小学自古诗文诵读活动开展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

1、我校语文老师都有了一本校本课程《古诗文诵读与经典为伴》,这本书凝聚了全校语文老师的智慧 。

2、学生人人学会吟咏古诗,培养了孩子们学诗,学习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平均每生每学年能背30多首,多的达50多首。

3、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有明显的提高,丰富了词汇,拓展了思路,开阔了视野。学生的写作水平进一步提高。原来很多学生不愿写作文,通过诗文诵读活动,学生的写作思路更加开阔,想像力进一步增强,作文下笔轻松,语气流畅,古诗文用得恰到好处,妙笔之处不胜枚举。

4、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参与学习的兴趣与成功的喜悦,优化了孩子们的心理素质。在这些强调全员参与,不设门槛的活动中,不论是优生还是后进生都一样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了学习的信心,展示了自我的风采。

以“每周一诗”,全员参与的学诗活动扎下坚实的基础;用灵活多样的形式促进学生学诗的热情,拓展活动的内涵,陶冶学生的情操;而明确的语文和思品教育则牢牢地把握活动的方向,使之不流于形式;用成果展示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以上是我校在大力开展古诗文诵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和体会。

当然,这一切都是表面层次上的成果。在无声的滋润与熏染中更为重要和深远的影响,是那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种子,被播撒在幼小的心灵之中,脍灸人口的名诗佳句在孩子们心中铭刻着,奠定了他们较为厚实的人文底蕴。为了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为了孩子们,我们将更加深入有效地开展诵读活动。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文解释】

那透过窗户映照在床前的月光,起初以为是一层层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诗文赏析】

平淡的语言娓娓道来,如清水芙蓉,不带半点修饰。完全是信手拈来,没有任何矫揉造作之痕,正是平平淡淡才是真。本诗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一幅鲜明的月夜思乡图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客居他乡的游子,面对如霜的秋月怎能不想念故乡、不想念亲人呢?如此一个千人吟、万人唱的主题却在这首小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以致千年以来脍炙人口,流传不衰!

学生佳作欣赏

心灵旅程

作者:郑晓磊(5.2)

我喜欢读书。每次一捧起书,我就仿佛进入一个奇妙的世界,在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中,我感受了什么叫快乐,什么叫痛苦,什么叫神奇,什么叫幸福。我常常随着主人公一起笑,一起哭。

有一次,我从学校里借了一本书叫《聊斋志异精彩故事》。

晚上,我坐在床上看书,爸爸随口问我: “看的什么书啊?”我回答说:“聊斋啊!”“小孩子看什么聊斋啊,鬼,妖的,不害怕晚上作恶梦啊!”爸爸说。我说:“老爸你也太落后了吧,那电视上的老板聊斋那样,现在的书可不那样,你要是今天晚上你看了几遍,绝对美梦连连呀,就算做噩梦我也不怕。”这又不是真的,害什么怕,我心想。我下定决心看了。 结果,老爸比我快一步,他先把灯关了。等他离开,我又偷偷打开灯,津津有味的接着看,看到了精彩的地方,我忍不住笑了起来,忽然想起来,爸爸妈妈睡觉了,我又马上捂上了嘴。就这样,我一直在看。过了一段时间,我揉揉眼睛,抬起头一看表,已经10点多了。我这才恋恋不舍的把书放下,可那些精彩的故事一直在头脑中闪现,一直伴我入睡。这种偷偷读书的滋味真有趣。

这就是我的读书故事,读书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的一部分。

星期二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 维

独 在 异 乡 为 异 客 ,

每 逢 佳 节 倍 思 亲 。

遥 知 兄 弟 登 高 处 ,

遍 插 茱 萸 少 一 人 。

古诗今译

独居他乡是外来的客,每逢佳节更加怀念家乡和亲人。遥想弟兄们在登高的地方,都插上茱萸只少了我一个人。

名句赏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是王维的一篇思乡怀亲的名作。前两句写自己独自漂泊在遥远的他乡,日夜思念着故乡和亲人,每逢佳节来临,孤独的感觉更加深刻,思乡怀亲之情也会倍加铭心刻骨。这里所说的“佳节”,虽然泛指一般的美好节日,但更是为本诗所写的“九月九日”(即“重阳节”)作铺垫。后两句写重阳节是亲人们团聚的日子,古来就有登高饮酒、佩插茱萸的风俗。而今,诗人想象着兄弟们成群结伴、登高饮酒的情景,同时他也设想因为自己无法亲临盛会,共享

欢乐,兄弟们也会感到一种无法团聚的缺憾。这首诗从对方着笔,展开想象,更加显得情深意厚,并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遐想。

学生佳作欣赏 那条美丽的小溪

作者:米舜禹(5.1)

每一次听到“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声,我都会想起故乡山上那条美丽的小溪。

我的姥姥家在章丘,虽然离济南不远,但我每次去,都是快乐的开始。

小冶村的山上有一条常年流淌的小溪,那是村头井里的水,溪里的鱼有好多,但是个头都不大,蛤蜊也不少。一到夏天,大家伙都光着脚丫到水里去捡蛤蜊。有时捡的人多,有时捡的人少。人多时,大家都用小碗捞些水泼在别人身上,玩小型泼水节,或者挤来挤去把别人挤倒,玩挤人游戏。我就被挤到过一次:那时正赶上人多,大家玩挤人游戏,倒霉的是,我就在边上,大家集体使劲,没过几秒钟,我就被挤到了,躺在水里觉得很舒服,溪水在身边流过,像按摩师在按摩。

下午,小溪就变成了鸭子的天堂。成群结队的鸭子在溪里游泳,时不时还扑扑翅膀,低头捕些小鱼或喝水。

在和谐的村庄里总是那么快乐,我真想一直生活在和谐美好的小村庄里。

星期三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赏析:

“中庭地白树栖鸦”。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象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

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清冷之感,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

“树栖鸦”,主要应该十五夜望月是听出来的,而不是看到的。因为即使在明月之夜,人们也不大可能看到鸦鹊的栖宿;而鸦鹊在月光树荫中从开始的惊惶喧闹(周邦彦《蝶恋花》词有句“月皎惊乌栖不定”,也就是写这种意境)到最后的安定入睡,却完全可能凭听觉感受出来。“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冷露无声湿桂花”。这句诗让我联想到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如果进一步揣摩,更会联想到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你看他选取“无声”二字,那么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而且岂只是桂花,那树下的白兔呢,那挥斧的吴刚呢,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呢?诗句带给我们的是多么丰富的美的联想。

明月当空,难道只有诗人独自在那里凝神注望吗?普天之下,有谁不在低回赏月,神驰意远呢?于是,水到渠成,吟出了“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第三句才明点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但是,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然而,在表现的时候,诗人却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谁家”,就是“谁”,“家”是语尾助词,无实义)。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似乎秋思唯诗人独有,别人尽管也在望月,却并无秋思可言。这真是无理之极,然而愈显出诗人情痴,手法确实高妙。

在炼字上,1.一个“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绝。它首先予人的印象是情景如画。殷璠《河岳英灵集》卷上赞王维诗“着壁成绘”,用苏轼的话来说就是“诗中有画”。这一评语也可移之于评一切有意境的唐诗。正因为如此,所以历代画家喜作唐人诗意画。明《唐诗画谱》中就有以这首诗为题材的版画。它的背景为曲岸远山,长空明月。画面中心是一处临水的胜游之地,曲栏围着竹木太湖石,一株高大的落叶梧桐树上有几只栖鸦,树旁生长着枝叶婆娑的秋桂。树下五人,两人望月而语,谈兴正浓。旁一戴幞头挥扇的官员和一带方巾倚童而立的老者正全神贯注地聆听他们谈天。整个画面远近主从。层次井然,有动有静,和谐统一,颇为传神。但

这幅版画仅是画家别出心裁构想出的意境,,而且它对全诗点睛之笔——秋思未作充分表达,实是美中不足。在这一点上,诗歌语言艺术显示了它的不可代替性。

星期四 《秋思》赏析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首诗写的是人人意中常有之事,却非人人所能道出。作客他乡,见秋风而思故里,托便人捎信。临走时怕遗漏了什么,又连忙打开看了几遍。事本子平,而一经入诗,特别是一经张籍这样的高手入诗,便臻妙境。这在诗坛上并不是常有的。

当然以家书为题材的作品,在唐诗中也不乏佳作。象岑参的《逢入京使》:“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写作者戎马倥偬,路遇使者,托传口信以慰家人。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作者身陷安禄山占领下的长安,不知战乱中的家人是否安吉,切盼来书以慰远情。他们都用独特的技巧表达了思家的心情。这首诗与众不同的是寄深沉于浅淡,寓曲折于平缓,乍看起来,寥寥数语,细细吟味,却有无穷意味。

王安石《题张司业》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颇能道出这首诗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甘苦。诗以秋风起兴,这是自《诗经》以来常用的手法。秋风一起,北雁南飞,他乡羁旅,易触归思。例如刘禹锡的《秋风引》就曾说:“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我们再来看看诗人的历史,原来他本籍吴中(今江苏苏州),这又使人想起晋人张翰的故事。据《晋书·张翰传》说:“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张籍与张翰异代同里,且俱宦游北方。张翰因预测到齐王司马冏即将作乱,知机引退,张籍未必有什么政治上的原因,但在见秋风而思故乡这一点上,却极其相似。他虽不能象张翰那样马上“命驾而归”,但却把一腔思乡之情倾泻在纸上。这种感物缘情的创作冲动,虽然用的是传统的手法“起兴”,但其中包括如许丰富的内涵,不能不是此诗的一个特色。

第二句“欲作家书意万重”,其中的“欲”字紧承“见秋风”。原来诗人的心情是平静的,象一泓清水。秋风乍起,吹起他感情上的阵阵涟漪。行文顺畅自如,一气流贯,然而句末“意万重”三字,忽又来一个逆折,犹如书法上的无垂不缩。因此这里诗人的感情并未顺流而下,而是向更深的地方去开掘。这种手法,看似寻常,实极高超。我们细玩诗意:诗人因见秋风而生乡思,于是欲作家书,可是千言万语,又不知从何写起。“意万重”,乃是以虚带实。刘禹锡《视刀环歌》云:“今朝两相视,脉脉万重心。”“万重心”、“万重意”,俱是极言思想感情的复杂。其中究竟有多少心意,每一个有生活经验的读者,都能体会得到。因为

是“意万重”,这家书怎么写呢?写了没有?作者没有明言,让读者去想象,这就叫做含蓄不尽,耐人寻味。

三、四两句,又作转折。尽管“意万重”,无从下笔,但就文意看,家书还是写了,问题在于匆匆着笔,意犹未尽。“匆匆”二字,生动如画,既写了自己一方,也反映出捎信者一方。联系下文来看,那个捎信人是在行期在即时遇到的:也许就要上马、上船,即便不象岑参与入京使“马上相逢”那样急迫,总还是行色匆匆不能久停的。由于捎信人是这样行色匆匆,写信人不得不匆匆落笔。由于匆匆落笔,万重心意一下子很难表达清楚。在这种符合逻辑的描绘之中,诗人的急遽之情,匆忙之色,栩栩然如在目前。“说不尽”三字,也与上文“意万重”紧相呼应,由于“意万重”,所以才“说不尽”。而“意万重”也与“见秋风”引起的乡思相关联。黄叔灿《唐诗笺注》说:“首句羁人摇落之意已概见,正家书所说不尽者。‘行人临发又开封’,妙更形容得出。试思如此下半首如何领起,便知首句之难落笔矣。”说明下半首的起头与全诗的起句,环环紧扣,首尾相应。

结句更是造语入妙,写情入微,可称一篇之警策。近人俞陛云评论说:“已作家书,而长言不尽,临发开封,极言其怀乡之切。”又说:“此类之诗,皆至性语也。”(《诗境浅说续编》)所谓“至性语”,就是说写出了最真挚的人类共有的感情,而且达于极致。在结构上,上句说“匆匆说不尽”,下句说“临发又开封”,渲染足了“匆匆”的气氛。

由于此诗艺术上取得如此杰出的成就,因此前人给予极高的评价。林昌彝《射鹰楼诗话》说:“文昌(张籍字)‘洛阳城里见秋风’一绝,七绝之绝境,盛唐人到此者亦罕,不独乐府古淡足与盛唐争衡也。”一般论者以为诗到中唐,不足与盛唐争衡。但就此诗来看,截取日常生活中一个片段,挖掘到人物感情的深处,以淡语写至情,发纤浓于简古,诗风质朴,意境浑成,称之曰“七绝之绝境”,决不为过;与盛唐名家(如前举之岑参)同类之作相比,也是毫不逊色的。

星期五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诗意】:不知从哪里吹来了秋风,在萧萧的风中送走了雁群。凌晨,秋风吹动着庭园的树木,树叶瑟瑟。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无形的秋风却分明已经尽在庭园。来到耳边了,孤独的旅人最先听到了秋风的声音。

【背景】:

刘禹锡曾在偏远的南方过了一个长时期的贬谪生活;这首诗可能作于贬所,因秋风起、雁南飞而触动了孤客之心。诗的内容,其实就是江淹《休上人怨别》诗开头两句所说的“西北秋风至,楚客心悠哉”;但诗人没有在客心上多费笔墨,而在秋风上驰骋诗思。

【赏析】:

诗以“秋风”为题;首句“何处秋风至”,就题发问,摇曳生姿,而通过这一起势突兀、下笔飘忽的问句,也显示了秋风的不知其来、忽然而至的特征。如果进一步推寻它的弦外之音,这一问,可能还暗含怨秋的意思,与李白《春思》诗“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句有异曲同工之处。当然,秋风之来,既无影无迹,又无所不在,它从何处来、来到何处,本是无可究诘的。这里虽以问语出之,而诗人的真意原不在追根究底,接下来就宕开诗笔,以“萧萧送雁群”一句写耳所闻的风来萧萧之声和目所见的随风而来的雁群。这样,就化无形之风为可闻可见的景象,从而把不知何处至的秋风绘声绘影地写入诗篇。

这前两句诗,合起来看,可能脱胎于屈原《九歌》“风飒飒兮木萧萧”和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而可以与这两句诗合参的有韦应物的《闻雁》诗:“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但韦诗是以我感物,以情会景,先写“归思”,后写“闻雁”。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指出,这样写,“其情自深”,如果“倒转说”,就成了一般人都写得出的普通作品了。但是,诗无定法,不能执一而论。这首《秋风引》前两句所写的秋风始至、鸿雁南来,正是韦诗后两句的内容,恰恰是把韦诗倒转过来说的。它是远处落想,空际运笔,从闻雁思归之人的对面写起,就秋风送雁构思造境。至于韦诗前两句的内容,是留到篇末再写的。

诗的后两句“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把笔触从秋空中的“雁群”移向地面上的“庭树”,再集中到独在异乡、“归思方悠哉”的“楚客”,由远而近,步步换景。“朝来”句既承接首句的“秋风至”,又承接次句的“萧萧”声,不是回答又似回答了篇端的发问。它说明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却又附着它物而随处存在,现在风动庭树,木叶萧萧,则无形的秋风分明已经近在庭院、来到耳边了。诗写到这里,写足了作为诗题的“秋风”,而篇幅已经用去了四分之三,可是,诗中之人还没有露面,景中之情还没有点出。直到最后一句才画龙点睛,说秋风已为“孤客”所“闻”。这里,如果联系作者的另一首《始闻秋风》诗,其中“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两句,倒可以作“闻”的补充说明。当然,作为“孤客”,他不仅会因颜状改变而为岁月流逝兴悲,其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更是可想而知的。 这首诗主要要表达的,其实正是这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但妙在不从正面着笔,始终只就秋风做文章,在篇末虽然推出了“孤客”,也只写到他“闻”秋风而止。至于他的旅情归思是以“最先”两字来暗示的。如李锳在《诗法易简录》中所说,“为孤客传神”的正在这两个字,使“无限情怀,溢于言表”。照说,秋风吹到庭树,每个人都可以同时听到,不应当有先后之分。为什么惟独孤客“最先”听到呢?可以想见,他对时序、物候有特殊的敏感。而

他又为什么如此敏感呢?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说:“孤客之心,未摇落而先秋,所以闻之最早。”这就是对“最先闻”的解释。钟惺在《唐诗归》中还指出:“不曰‘不堪闻’,而曰‘最先闻’,语意便深厚。”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也说:“若说‘不堪闻’,便浅。”这些评语都称赞这一结句曲折见意,含蓄不尽,为读者留有可寻味的深度。不过,前面说过,诗无定法,这一结句固然以曲说而妙,但也有直说而妙的。苏颋有首《汾上惊秋》诗:“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这里,从全诗看来,却必须说“不可闻”,才与它的苍凉慷慨的意境、高亢劲健的风格相融浃。两个结句,内容相似,一用曲笔,一用直笔,却各尽其妙。对照之下,可悟诗法。

修身篇

人无求,品自高①,善与恶,莫混淆。

出淤泥,而不染,德在先,行为要。

守诚信,讲仁礼,圣贤语,请记牢。

竹有节,不折腰,品性真,松自傲。

路漫漫,其修远,励心志,循正道。

勤钻研,擅思考,厚才学,有依靠。

功名就,别招摇,名利前,须自好。

讲团结,多友善,寻常事,要低调。

遇缺失,莫遮掩,心无私,天地宽。

重德行,不留短,是与非,细分辨。

笃良言,记耳边,慎交友,须从善。

莫徇私,别护袒,对亲友,要从严。

唐名相,子贪婪,清名毁,祠难全②。

行得正,坐得端,醒己身,成习惯。

行为篇

民为主,我为仆,权民授,别糊涂。

尽职守,行义务,分内事,勿马虎。

百姓衣,百姓饭③,百姓事,常挂牵。

替民想,用好权,事虽微,命攸关。

持公务,应从俭,讲排场,民生怨。

失民易,收心难,循常态,勿糜烂。

论行为,要检点,常自省,无后患。

思得失,公在先,比勤政,树典范。

远商贾,无风险,茶烟酒,须避嫌。

古有训,记心间,寻常理,要杜渐。

汉周昌,敢直谏④,秉公行,且直言。

尚先贤,志须坚,守本分,勿虚幻。

权滥用,法来管,论事理,要公断。

需小心,官被贬,常躬亲,别怠慢。

廉洁篇

身为官,要清廉,不义财,切莫贪。

廉为镜,须高悬,名与利,莫痴恋。

泉若清,重在源,贪成风,世必乱。

须铭记,法无边,牢狱苦,莫试探。

陷囹圄,丢颜面,害自己,家离散。

恶虽小,莫等闲,若长久,终成患。

入迷途,要知返,早回头,才是岸。

秉公心,去杂念,权钱色,勿交换。

两袖清,享三餐,谋赃利,不安眠。

遵国法,守底线,法与情,分两边,

和珅富,把财敛,到最后,毁一旦。

学清官,须自勉,清廉功,要常练。

人生路,休言短,悬鱼事⑤,佳话传,

前有辙,后应鉴,保名节,群众赞。

贪如卵,法如山,为国家,多贡献。

注解

①源自清朝纪昀“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②唐朝名相狄仁杰公正、廉明,但他的儿子却贪婪残暴,祸害百姓,最后愤怒的百姓一气之下捣毁了狄仁杰的生祠。

③源自清朝高以永“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④周昌是汉初时的御史大夫,为官忠心耿直,刚正不阿,并以敢言直谏著称,曾力谏汉高祖刘邦欲废太子一事,深得百官敬重。

⑤东汉时,羊续为南阳太守。初上任时,郡丞为讨好他,给他送来一条活鱼。羊续恐却之不恭,受之又恐他人效仿,灵机一动,将鱼收下,不吃也不送人,而是悬于庭上。后郡丞又来送鱼,羊续便把悬于院中的鱼指给他看。由此,郡中官吏再也不敢来送礼了。此事百姓争相传颂,羊续

抢书的经历

作者:刘允薇(5.2)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的早晨,又迎来了一个星期日,我的心情非常愉快,因为又可以自由自在地看我喜欢的书了。我想:我的藏书都看过了,我该去哪借书呢?我想了又想,还是硬着头皮去哥哥的屋子吧!

想着想着,我就到了哥哥的屋子里,发现哥哥正在看着那本《百科全书》,我凑上去跟哥哥说:“你看的这本书真好看,能借给我看看吗?”哥哥不屑的回答:“那可不行,我还没看够哪!”我十分生气的叫道:“我是妹妹,你应该让着我,哼!”说着我就把书抢走了,正好哥哥抓住书的一个角,我们就这样你争我抢,书可遭了殃,不一会儿,书皮就掉下来了,我叹了口气,心疼地说:“要不是我们,这书皮就不会掉下来了。”说完这话,我俩就又互相谦让起来。最后,决定一起读。

就这样,我们一直从早晨看到中午,直到妈妈来叫我去吃饭。一开始,我没听到,妈妈非常生气,大喊了一声:“吃饭啦!”。我和哥哥吓了一大跳,我疑惑地说:“妈妈,你说什么?”妈妈回答:“你还问我,我叫你吃饭,喊了多少声了,你竟然听不见?——” 接下来,我只能又硬着头皮听妈妈的唠叨了。

读书的乐趣

作者:刘昱(5.2)

这是暑假里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我又准备步行去新华书店看书。从我家到书店,步行要三十多分钟。出门前,望着刺眼的阳光,我给自己打气:走着去,就当作是运动吧。可是没走多远,我就泄气了:哎,天太热了,眼前发花,身上冒汗了。不去书店,只能去姐姐家了,那有什么意思呢?新华书店里有那么多书可看,还开着空调,比家里凉快多了。想到这里,我又加快了脚步。

终于来到书店,我是又累又热,别想这么多了,我一头扎进书店里,马上来到一个清凉的世界。

我左看看,右看看,终于找到上次没看完的那本书。这套系列丛书一共有四本,我已经看完三本了。这次,争取看完第四本。一个多小时过去了,终于看完了最后一页,我长出一口气,满足的合上书。我的眼睛不由得又搜索起来,忽然找到了一本笑话,不由自主地拿起来——从前,有三个人爬山。其中一个不小心滑下去了。另两个问他:“你没事吧?”他说“没事。”“那你能自己爬上来吗?”“不知道。还没掉到底呢!”,逗得我哈哈大笑。 读着读着,我就忘记了热,忘记了累,感到了快乐,这就是读书的乐趣。

读书滋味

作者:王雅琪(5.2)

一天晚上,妈妈带我去新华书店买测试卷。到了书店,我的眼前一亮,感到在这五彩缤纷的世界中有许许多多吸引我的地方。我忘了自己要买什么书了,直奔故事类。这时,妈妈说了一声:“别看了,赶紧找书吧!”妈妈的话一说出来,我才突然想起自己是来干什么了。 我一边找卷子,一边看书。忽然看到了《女生日记》,这可是我一直想看的书,我不由自主地捧起来,看的特别入神,都要把我找书的这件事给忘了。突然妈妈走了过,我就赶紧把书放下,继续装着找测试卷。这时,我又看见一本《梦幻世界》,一看到封面,就特别的吸引人,我迫不及待的跑过去。啊!这本好好看呀!不一会儿,我就沉浸到里面去,就好像我是里面的一位主人公一样:呀!好惊险呀!差一点就被怪兽吃掉了!

“哎,雅琪,你过来看看是不是这一套?”妈妈把我拽回到现实世界。“妈妈,我已经找到了。可是——不知道又放到哪了?”妈妈说“就从这呀!”我一拍脑瓜,我想起来了这正是我刚刚找到的那套卷子,又随手放到了这里。

我的《女生日记》,我的《梦幻世界》,只好下次再见了,我依依不舍得跟妈妈回家了。

我的读书故事

作者:褚欣桐(5.2)

我十分喜欢读书,光阴使我们成长,读书给我们经验。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就学到很多。伴随着我的读书生活,也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

有一次,我在图书馆,看见一本叫做《拥抱幸福的小熊》这本书。妈妈不给我买(坏笑一阵),这回有机会看了!我看了又看,看得津津有味,都看到第十一章了,我伸了个懒腰,合上书,看了看表。上帝呀!一个小时了!我扔下书,往门口跑。快到门口的时候,我又瞥见一本《哈里?波特与混血王子》,我超喜欢。一把抓下书来,看了一会儿。又看了看表,一个半小时了。我扔下书,飞奔到门口。可是,一位管理员拦住了我。说我看了这么长时间。听着管理员的唠叨,我心里说:“哎,时间怎么这么快呀!”

此时,我的心里却想着,哈里?波特又去了哪里?

美丽老家

作者:刘燕(5.1)

小时候我住在老家,我的家乡很美丽,那好像一副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那里有一片片的田地,,庄稼,田地。上面种着许多的蔬菜,好像是一片小孩在一起玩。田地里有蚂蚱、蛐蛐,田地里一片绿色,小孩子们在田地上抓蚂蚱,蛐蛐,在田地里躺着玩。 冬天来了,田野一片雪白,似白色的海洋,河里都结了冰。我们就一起打雪仗,一起滑冰。笑声充满了整个小山村。春天来了,雪融化了,小溪又可以听见叮咚叮咚的声音好像在歌唱,发出悦耳的声音。

家乡的河,可以灌溉田园,清洗衣物,点缀风景。有的小孩在捞小虾。那里的河水清澈见底,可以看见河底的沙石。那里的河水平如镜,可以看见一群小鸭子在悠闲地玩,还有的在水里游。小溪边常常有健壮的牛,温顺的羊羔。

家乡居民的生活虽然清苦,但是他们过的很快乐,村民们互相帮助,友好相处,人们过着守望相助,和谐太平的生活。

我很想念自己的家乡,我想马上就回到那里,回到我小时候生活的地方去。

家乡的小河

作者:占明珠(5.1)

我的家乡在南昌安义县顶湖镇。那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从我家的后门向前走,再转一个弯,便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那时候,我最喜欢和表姐一起去钓鱼。坐在河边,手执条钓竿,有几棵垂柳,能帮我们乘凉,每天坐在那儿一边乘凉一边听见枝头上摇头摆尾的小鸟儿所合奏的“大自然交响曲”,便觉得十分快乐。

我还记得以前,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我和表姐到那去游泳,恰好我不会游泳,表姐会节在水里洗澡,我在玩水,一不小心就滑了下去,表姐也不救我反而嘲笑我,可我却踩了一

块高石头,而且抱了一个伏在水面上的瓶子上来的害得我喝了几口水。他还在大笑呢,想起来真好笑。

每当夕阳西下,倦鸟归巢的时候,太阳就为天空抹上了粉红的胭脂。这时候小河好像是一条金黄的带子,异常美丽,令人流连忘返,我和表姐常坐在河边,编织着五彩的梦。 想到家乡的小河我心里就一阵温暖,因为那里有我天真浪漫的童年回忆。

梦之乐园

作者:张文蓉(5.1)

我的家乡在南部山区,那儿是我的“梦之乐园”,那儿有我的童年,我的回忆!

那里的人们勤劳、纯朴。如果你早晨起床,推开家门,会有一派热闹的景象:有卖日用品的、水果的、蔬菜的、玩具的等,也会有一些拉呱的人。不过更多的是去下地干活的。 那里的景色是那么自然,那么柔美。清晨,雄鸡的叫声把你叫醒,乳白色的浓雾笼罩着高山、小溪。如果你慢悠悠地上山,会听到画眉的歌声,闻到清新的空气,一切是朦胧的。中午,耀眼的光芒照射着大地,小溪是那么欢乐,山坡是那么险峻,竹林是那么翠绿,而我的心情也是那么舒畅。水中的小鱼欢快地游着,花儿争芳斗艳地开着。中午,是一个生气勃勃的世界。晚上,习习的凉风撩过湖面,吹走了浮躁的情绪。湖面渐渐地不在波动了,只有几盏钓鱼者头上的灯,发出微弱的光芒。大人们坐在树下拉家常。小孩子们在一块儿追逐打闹。森林的晚上,真是一个宁静的世界。

那里是那么地快乐。小女孩在一起编花环,踢毽子,跳绳。小男孩在一块比赛跑步、游泳、打水漂。或者,女孩和男孩一起捉虾,摸鱼,一起爬山、采蘑菇。渴了喝.口山泉,真是清凉、甘甜。

现在,我离开了那个“梦的乐园”我是那样怀念它。那段时光像一棵树苗扎根在我心中。

回家乡

作者:高峻(5.1)

因为我上学,妈妈上班的缘故,没有回到我想念已久的家乡。

今年暑假我有幸来到家乡。

我坐在长途汽车上,透过车窗,我看到两边的风景匆匆飞过。我的心激动着,盼望车子开得再快一点,再快一点,好早一点看到我的家乡。

也不知过了多久,我的屁股都快坐麻了,终于,汽车停下来了,妈妈告诉我“到家了”。 急忙下了车,我发现故乡变了-------山更加秀丽,树更加青翠,老乡们住的房子更宽敞、明亮,老爷爷、老奶奶脸上的皱纹更像盛开的菊花,叔叔、婶婶的笑声更加爽朗了。 家里的亲人见了我们很高兴,我们受到热情的招待。第二天,表哥带我去玩。家乡有小桥,我和表哥在桥下捉小鱼小虾,我们不是捉来吃的是养在小瓶子里玩的。我还把野花丢在桥下,让流水把她送到远方。我喜欢和表哥在这里玩,夏天水是温的,我们在这里打水仗水从脸上水流而下玩得好高兴。太阳落山了,我吃完饭又上了屋顶观赏日落,傍晚大家在树底下下象棋,一起拉家常,这真是一种享受啊!

在家乡的几天里,我真正得到了快乐。

该走了,我舍不得离开。表哥和舅舅他们也舍不得我们。但,汽车还是开动了,我泪流满面,亲人的脸看不清楚了,家乡也慢慢变得模糊起来。我在心里说:“我还会回来的”。

妈妈心中的故乡

作者:王子婷(5.1)

故乡?难道就是那红砖灰瓦的小房吗?故乡?难道就是哪有这异味的小房子吗?故乡?难到就是那漏雨进风的破屋子吗?还是漂亮宽敞的大房子?

我忍不住跑去问妈妈:“妈妈,妈妈,故乡是什么样子的呀?”

妈妈刚想说,就被我打断了,我有点提醒的语气对妈妈说:“不??不会是原来的破房子吧?!”

妈妈笑笑说:“我们家乡变化可大了呢!到处都有高楼大厦,一幢幢别致的小洋楼,可漂亮

了呢!还有啊,那狭窄的村间小路,都变成了绿树掩映的乡间柏油小路,两侧还开着各种漂

亮颜色的鲜花,花香四溢!”

“啊??什么?真的吗?你??..你没骗我吧?!”

“我怎么会骗你呢,”妈妈一边和面一边对我说,“还有家乡的那条小溪和那座小桥。

那条小溪清澈见底,时不时的还会有鱼游过,虾、蟹、嬉戏呢!两岸的垂柳,枝干是多么的

优美,柔软的柳枝,随风舞动着。婀娜的舞姿,是那么自然,那么美丽。鸟儿那动听的歌声

加上溪水流动的声音,好听极了!”

我真的很不相信,心里一个劲地联想,可就是想不起来。

难道我的家乡真的变了?我很想赶快回去,亲眼看一看。

上饶县第三小学国学经典诵读计划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工程,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学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中华文明,发扬中华文明,提高文化底蕴。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重点目标

1、抓好诵读活动的经常化、、正常化、、规范化、课程化、校本化研究工作,全体师生都要参与诵读活动,经常、深入、有效地开展诵读活动,不断改革诵读活动的形式、成果的展示及诵读的评价。

2、诵读的应用特别是与课堂教学的结合上进行研究与探索,大胆的创新,并加强诵读的资料积累。

3、探索国学经典与写字教学相结合的校本化研究。编写《国学经典习字本》,把国学经典与写字教学相结合,编写一套校本教材。

4、本学期将加强教师经典诗文的学习与探讨,教师与学生同背经典诗文,提升教师国学素养。在原读书学习的基础上读1-2本国学经典书籍,背诵古诗不低于30首(50岁以上不低于20首),并记录国学经典学习笔记。统一背诵内容为国学经典读本必背古诗,形式包含:经典诗文摘抄、经典阅读感悟。

三、诵读时间

1、早晨课前20分钟诵读;

2、中午时间自由进行诵读;

3、每周一节的阅读课;

4、课内向课外延伸,校内校外延伸,激励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

四、诵读方法

1、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只要有热情,能读拼音,就能成为一个诵读老师。

2、“小朋友,跟我念”--诵读的六字真言。带念一遍,再一遍,然后鼓励全班齐念;分组念、个别念、接龙念、默念……,想方法多听多念。并非完全不要理解,了解内容大概即可。

3、回家后,由家长带动诵读(亲子诵读)10分钟。

五、诵读内容

1、诵记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篇目、中外美文等。

2、县发《弟子规》(循环使用,注意保持完好)。

五、具体要求

1、一到六年级全体学生人人参加诵背活动,全体教师共同参与。

2、学期初各班语文教师制定班级诵读计划。

六、资料积累

在诵读过程中,要积累好实验的一系列过程性资料,如:学生诵读情况分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家长意见征询、班级活动的方案、记录照片、及时总结好的做法等等,以利于进一步开展诵读实验研究。

八:活动安排:

九月份:小学生学习国学与经典诵读现状调查与分析

“国学启蒙经典诵读”行动是紧接着得较长的系统性工作,必须着眼长远,谨慎推行,主要摸清如下一些问题: ⑴所指定的篇目是否适合于本年级学生的知识层次;

⑵怎样安排诵读的时间并能收到最大效益;

⑶如何对诵读进行过程管理;

⑷总结出行之有效的诵读策略与措施;

⑸如何呈现诵读的成效;

⑹诵读进度如何安排。

十月份:召开经典诵读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关系的讨论会,课例展示于研讨。

十一月份:师生同背经典诗文主题诵读活动。

“不增加学生负担”是本次诵读行动的首要原则,在诵读过程中不搞过关,不搞考核,鼓励展示。重在平时激发兴趣,重在积少成多,按序先选若干句或一小句,读一读,诵一诵,讲一讲,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让学生在轻松与快乐中为知不觉地熟记诵读篇目。

十二月份:国学经典校园文化展示(书面展示)。

元月份:对学生国学经典诵读学习的情况进行汇总,并撰写阶段性的研究小结。

上饶县第三小学《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的关系的研究》课题组

中华古诗文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20xx年9月

中华古诗文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

中华古诗文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上一篇文章:规范完小办学行为,共同打造三小品牌

? 下一篇文章:上饶县第三小学2009

中华古诗文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2010学年第一学期办公室工作计划

中华古诗文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申请友情连接 more...

汇景实验学校小学部经典诗文诵读活动计划

一、 指导思想:

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学校和家庭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

2、 具体目标

(1)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地向善,修养提高。

(3)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4)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5)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

三、诵读内容

主要诵记内容以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篇目、《三字经》、《弟子规》、《诗经》选萃、《论语》、《大学》、《老子》;诸子百家中精选片段;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等。同时,精选中外现、当代美文。分低、中、高三个阶段,六年完成。

一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20首;《弟子规》《三字经》。 二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60首;《诗经》(关雎)、《论语》1篇。

三年级:《论语》。

四年级:《老子》。

五年级:《诗经》——《子矜》、《鸡鸣》、《伐檀》、《硕鼠》;《陋室铭》;《短歌行》;《礼记》——《学记-教学为先》、《不食嗟来之食》、《苛政猛于虎也》;现代诗文10篇。

六年级:《木兰诗》、《满江红》、《岳阳楼记》、《劝学》(前三节)、《孟子》第二章、《师说》、《大学》;现代诗文10首。

四、教学原则和方法

1、原则

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2、方法

(1)“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只要有热情,能读拼音,就能成为一个诵读老师。

(2)“小朋友,跟我念”--诵读的六字真言。带念一遍,再一遍,然后鼓励全班齐念;分组念、个别念、接龙念、默念??,想方法多听多念。并非完

全不要理解,了解内容大概即可。只要自然地熟读,而后从中获得背诵的乐趣和成就感。

(3)每日在校读10分钟。在学校由老师(以语文老师为主,不限于语文老师)利用经典诵读课、课间背诵。也可以在每节课前由班干部带领读。

(4)中高年级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赏析,并结合语文学科教学时间进行评点。

(5)回家后,再由家长带动诵读(亲子诵读)10分钟。

五、教学评价

采用形成性评价和跟踪性评价的方式。依照“读经教育”的特性,评价之鼓励性质大于测试性质。采取“每天评价”、“每学期评价” 、“弹性评价”方式。

1、每天评价

(1)、正常评价:评价的范围是前一天的进度。评价时间最好在早上,老师只要用一分钟,亲自考一个学生,会背了即算通过,即给他一百分。该生即指定为当天读经班长。让他利用下课时间去检测组长,组长再去检测组内同学。不能通过检测的人,记下名字,交与老师处理。

(2)、特殊评价:凡通不过组长检测者,由老师特殊处理。(在一般状况下,念过一百遍而不能熟背的人极少)让他利用下课时间,拿著书,补念约二十或三十遍即可,补念二三十遍后,不管是否会背,也给他一百分。

2、每学期评价:采用专项考核的方法给学生定级。每学期一级,共12级。考核内容为诵读优秀诗文(随机抽取两首)或片段;其中七级、八级除优秀诗文随机抽取两首外,寓言故事、神话故事随机抽取一首复述。

3、弹性评价:根据学生需要、结合学校活动开展适时适度评价,鼓励学生跳级考级。

附:各级测评内容:

一级;

1、古诗十首。

2、《弟子规》前三章。

3、自主背诵5篇。

二级:

1、古诗二十首。

2、《三字经》。

3、自主背诵5篇。

三级:

1、古诗三十首。

2、《弟子规》。

3、自主背诵5篇。

四级:

1、古诗四十首。

2、《诗经》(关雎)、《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六章》(第1、4、6、14、15、16章)。

3、自主背诵5篇。

五级:

1、古诗五十首。

2、《论语》——《里仁-里仁为美九章》(1、5、8、9、10、14、17、24、25章)、《泰佰-任重道远三章》(第5、7、10章)。

3、自主背诵10篇。

六级:

1、古诗六十首。

2、《论语》——《颜渊-成人之美五章》(第4、16、19、22、24章)、《为政-为政以德七章》(第1、4、11、15、17、19、20章)。

3、自主背诵10篇。

七级:

1、古诗七十首。

2、现代诗文:《鸽子》、《西湖的女神》、《雾》、《等了许久的春天》、《深闭的园子》。

3、《大学》。

4、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各两则。

5、自主背诵10篇。

八级:

1、古诗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泊秦淮》、《山坡羊-潼关怀古》、《天净沙--秋思》、《望岳》、《乌衣巷》、《初春小雨》、《卖炭翁》、《如梦令》、《西江月》。

2、现代诗文:《老马》、《我爱这土地》、《断章》、《春》、《月》。

3、古文五则:《愚公移山》、《螳螂捕蝉》、《卖椟还珠》、《曾子杀猪》、《朝三暮四》。

4、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各三则。

5、自主背诵10篇。

九级:

1、现代诗文五篇:《繁星》、《春水》、《笑》、《沙扬娜拉》、《雪》。

2、《诗经》——《子矜》、《鸡鸣》、《伐檀》、《硕鼠》。

3、自主背诵20篇。

十级:

1、现代诗文五篇:《背影》、《荷塘月色》、《春晨》、《红烛》、《海上日出》。

2、《短歌行》、《陋室铭》;《礼记》——《学记-教学为先》、《不食嗟来之食》、《苛政猛于虎也》。

3、自主背诵20篇。

十一级:

1、现代诗文:《题扇》、《迟开的花朵更可爱》、《热爱生命》、《生活是美好的》、《论求知》

2、《木兰诗》、《满江红》、《岳阳楼记》、《劝学》(前三节)

3、自主背诵20篇。

十二级:

1、现代诗文:《炉中煤》、《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白杨礼赞》、《有的人》、《偶然》。

2、《孟子》第二章、《师说》、《老子》第五章。

3、自主背诵20篇。

注释:“自主背诵”篇目是指所有考级篇目以外的经典,如自己喜爱的经典儿童诗,也可以是课文中要求背诵的篇目。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情趣以及积累更多的经典。

另附:20xx年经典诵读内容安排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本学期诵读内容稍有改变,要求一年级背完古诗二十首,《弟子规》,酌情背诵《三字经》。二年级能背完古诗八十首。三、四年级背完《论语》十篇。五年级背完《弟子规》、《论语》十篇。六年级背完《老子》。

(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传统给我们炎黄子孙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学校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本》和《治家格言》相结合的诵读实验活动,是为了给处在记忆黄金时期和人格形成时期的孩子们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为孩子们打下做人的底子,使孩子终生受益。

二、工作思路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抓好中华经典诵读实验工作。本学期,我们要重点抓好诵读活动的课程化、校本化研究工作,全体教师都要参与诵读活动,经常、深入、有效地开展诵读活动,不断改革诵读活动的形式、成果的展示及诵读的评价。同时在诵读的应用特别是与课堂教学的结合上进行研究与探索,大胆的创新,并加强诵读的资料积累。学校将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组织专人进行诵读检查,使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成为学校的特色。

三、主要工作

(一)诵读时间

ü 早读课铃响后开始五分钟的诵读;

ü 每节课预备铃响后两分钟,大家一边念一边等其他小朋友进教室,帮助安静教室气氛,从而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ü 中午的午间管理铃响后专门安排十分钟进行诵读;

ü 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灵活安排,充分利用时间;

ü 校内向校外延伸,激励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

ü 在时间上灵活安排,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寻找机会让学生多接触

古诗文,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不增加负担,使古诗文诵背活动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二)、诵读联谊

1、每周四的午间管理时间确定为联谊日,联谊班级之间开展多种形

式的诵读活动,以促进班级之间、学生之间的诵读交流。

2、联谊活动第二周开始,依次轮流进行。

联谊班级安排如下:

一(1)~ 一(2) 一(3)~一(4)~一(五)

二(1) ~二(2) 二(3)~二(4)

三(1)~三(2) 三(3)~三(4)

四(1)~四(2) 五(1)~五(2)

六(1)~六(2)

3、联谊班级可根据实际情况再作适当调整,低中高年级之间也可以进行联谊,旨在加强班级之间交流,提

高学生诵读积极性,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使诵读活动得以深入实施,取得一定的实效。

4、每次联谊活动结束后,要及时作好记录。

(三)、红领巾广播 “露一手”

在红领巾广播增设“露一手”栏目,由学生自己到大队委员处报名,再统一安排每周五红领巾广播时间由大队辅导员协调安排一~二名学生展示自己的诵读情况。

(四)、诵读段位赛

1、考段段位:初步确定为六段,每段的考核篇目参照经典诵读篇目表;鼓励学生拓展阅读,可与《治家格言》的诵读相结合。

2、考段教师:各段的考核分别由下列教师专门负责:

一段:尤蔚钰;二段:刘坚;

三段:潘 菲;四段:梅玲玲;

五段:薛 莲;六段:蔡 慧;

3、考段时间:每周二中午12:00开始直到午间管理结束。

4、考段方法:

(1)班主任作好考段计划,落实每周每一位学生的考段辅导,确保50%

以上的学生取得段位证书。

(2)考段时分抽签必考和自选两部分,其中低年级必考8首,中高年

级必考5首(篇)。

(2)自选的形式可多样,如吟诵(包括诗人名称)、歌唱、表演、

作诗、诗配画、展示诵读本、办诵读小报等。

(3)按学生的具体情况可实施免考制、加分制,在考段上要体现创

新。

(5)要求考段达到要求后先敲下段位章,分别敲在“经典诵读段位

情况汇总表”和《中华经典诵读本》上,同时也是为了教育学生妥善保管诵读本,“经典诵读段位情况汇总表”由本段负责老师保管,建立经典诵读考段档案袋。(注:一学期结束后复印一份给班主任,便于班主任了解情况。)

(6)考段通过后,在全校诵读展示会上发段位证书。

5、考段评价:鼓励学生向更高目标努力,从《中华经典诵读本》拓

展到更广泛的阅读。本届毕业生毕业时必须取得四段以上段位证书,获得更高段位证书的学生在评优时优先考虑。

(五)、建立诵读档案

为了使教师对学生的诵读情况(每一位学生到底掌握了多少古诗词),也为使每一位学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那么怎样才能反映每一位学生在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每一年,甚至整个小学阶段进行诵读活动和掌握情况,于是我们为学生建立了诵读档案,档案根据每一年级的诵读要求,对学生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反映学生的掌握情况:(1)诵读数量,(2)诵读进度,(3)诵读质量。档案能充分反映学生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诵读过程。教师操作性时,采用星级制,如该生第一次就能过关,就在第一次一栏打上相应的星级(★ ★★ ★★★) ,并注明日期;如不会,可以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再试一试,在相应的一栏打上相应的星级,并注明日期。

(六)、积累诵读资料

在诵读过程中,要积累好实验的一系列过程性资料,如:学生诵读情况分析、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家长意见征询、班级活动的方案、记录照片、及时总结好的做法等等,以利于进一步开展诵读实验研究。

四、具体要求

1.一到六年级全体学生人人参加诵背活动,全体教师

共同参与实验研究。

2.学期初各班班主任和副班主任共同商量,制定班级

诵读计划。

3. 各科教师都要自觉地在班主任教师的统一协调下,在规定的时间段里,有条不紊地创造性地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

4. 采取学生集体背与单独背、必背篇目与自选篇目背诵相结合 5. 创造性地开展小型而灵活多样的诵读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6. 继续建立好学生的诵读档案,积累好实验的一系列过程性资料(如:学生诵读情况分析、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家长意见征询、班级活动的方案、记录照片、及时总结好的做法等等)。 7. 着重面向家长进行相关的宣传,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更多支持,多向家长征询意见和建议,形成校内校外的合力,促进诵读活动卓有成效地开展下去。

8. 向师生、家长推荐“教育在线”网站,进行交流。 9. 继续印发“诵读实验通讯”自编专题小报,班级文化建设突出“经典诵读”主题,切身感受诵读活动的无限魅力,感受诵读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10. 学校将组织小型多样的诵读研讨活动,交流经验心得,探讨成功得失,相互取长补短。

11. 诵读组长要充分发挥组织领导检查督促作用,定期组织交流研讨,

定期和不定期组织检查,协调开展诵读活动。

12. 加强学生诵读检查组培训,继续进行各时间段的诵读检查。

五、诵读实验组

组长:宋瑞龙

副组长:张凤良、姚建芳

诵读组组长及成员安排如下:

低年级组(一):*孙芬花、平晓宇、倪红霞、周蓉、许嫣、

俞莺、袁以静、凌玲、尤蔚钰、汪小红、梅玲玲、

低年级组(二)、*陈燕、徐红蕴、陈萌、李娟、张珍、

孙丽萍、许田芬、陆燕青、王芳、刘坚、

中年级组:*张建珍、*陈瑛、沈亚芬、蔡雪琴、

韦 芳、陈敏娟、袁建芬、顾鸣程

孔惠峰、徐黎明、高向红、王泉华

蔡 慧、韩 瑜、钱敏慧、潘 菲

高年级组:*王琴、高喜媛、周林花、刘莉、郭桃美、

顾卫青、薛莲、蒋晓菁、沈亚琴、朱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