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的评价

开篇

林徽因是中国著名建筑学家、学者和诗人。我们小组通过这次人物评价的活动,对林徽因这个人物有更深入的了解,也有更多层次的认识。我们对这位人物主要从文学、建筑和感情生活方面进行评价。

浪漫的文学才女

认识林徽因是缘于她的诗歌《你是人间四月天》。这首充满爱与浪漫,描述了多少少女心中的情愫!

渐渐地,知道更多关于她的文学作品。她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出生书香世家,文化底蕴厚。她随父亲游历欧洲期间,结识了诗人徐志摩,并对新诗产生浓厚的兴趣。19xx年,林徽因就经常参加新月社举办的文艺活动。19xx年4月,她的第一首诗《谁不爱这不息的变幻》以“徽音”为笔名,发表于《诗刊》第二期。应该说,徐志摩对林徽因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没有徐志摩,林徽因是不会搞文学的。还在伦敦刚相识之时,徐就经常写诗给林看,林的儿子梁从诫在《林徽因文集》中说到,林徽因曾对子女们亲口讲过,徐写过很多诗送给林。她先后又发表几十篇作品,大部分是诗歌。我在林徽因的影响下,也喜欢上那扑朔迷离的诗歌。她让我明白《笑》是女人的含情回眸一颦;她让我《情愿》记着自己那羞涩怅惘的暗恋,“化成一片落叶,让风雨打到处飘零”;她更让我明白‘这飘忽的途程也就是个美丽的梦’!可是这《年关》将近,那热闹里再也没有我儿时的欢乐肆玩。我和她只剩《记忆》。《静坐》“空想”《人生》的《忧郁》!

当然,在文学方面,她是那李清照式的闲愁闺怨。这在她的《致志摩》的散文和《九十九度中》小说可以看出。以至于冰心说她是做作卖弄情感。可是,这也是我欣赏林徽因的原因。她的诗歌融入了中国古典诗词以及西方唯美派的表现手法,以其丰富的感情和特有的情境,探索了生活和爱的哲理。她的爱让众多才子爱慕,她的情让才女羡慕甚至嫉妒。是她让我明白新新女性的追求与自主,让我懂得我要的爱情是什么,异性的友谊多么珍贵难得!所以林徽因的文学有其值得借鉴之处,尤其是那敢于直抒所爱所恶,毫不隐讳的坦率真诚!

默默无闻的建筑师

林徽因一直被称为“一代才女”,多数人只知道她在文学上的贡献,但其实文学只能算是

她的副业。在她逝世后,其墓碑上方镌刻着的是这样的六个大字“建筑师林徽因”,其实她的本职是研究建筑。

她似乎天生是为建筑而生。她十六岁在英国伦敦时期,受一位学建筑的女友影响,首次知道建筑不仅仅是“盖房子”,而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和艺术,她产生了将来要成为一名建筑师的强烈愿望。1924-19xx年间,她与梁思成留学美国。其间,她不仅在建筑设计和建筑工程上成绩优异,而且深入学习了西方建筑史,还接受了严格的绘图训练。回国后,从任教东北大学到工作于中国营造学社,到参与筹建清华建筑系,她一直为中国建筑事业尽心竭力。新中国成立后,她积极为国徽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出谋划策,领导并完成一批景泰蓝工艺品新设计和新产品,它们包括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上的“和平礼物”。

她研究建筑学的思想最突出的有两点。其一是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她有系统的建筑学理论知识,也有与之紧密相连的舞台布景和美术等专业知识。她一生广泛涉猎,对古今中外建筑史都有一定了解,尤其对祖国历史颇有研究。即使最后在病榻上的几年,她也孜孜不倦和学生们探讨建筑问题,“兴奋时甚至喘不过气来,得靠在枕头上稍作休息”。《敦煌初步研究稿》充分体现了她从理论上对装饰纹样研究的深度。她“从一个边饰的小题目中看到它在艺术发展史上的普遍意义,提出在复杂的艺术环境中去做比较研究方法”。她理论研究依靠的是广博的学识,体现了严谨的学风,这在《清式营造则例》绪论和《景泰蓝新图样设计工作一年总结》中亦可见一斑。

理论来源于实践,林先生十分强调实地考察的重要性。“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首先,她自己的研究就建立于调查的基础上。她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实地考察一方。特别在营造学社工作期间,她不辞辛苦且兴致勃勃地赴山西、陕西、山东、云南和四川等地考察古建筑。“我们到了一个地方,一定要看这地方的重要机关、学校、孔庙以及街道布置法、城墙的建筑法才对??”(梁再冰《我的妈妈林徽因》)。在教学中,她也重视对学生实地考察能力的培养。据罗哲文先生回忆,在李庄时,林先生曾安排他测绘一桩明代建筑旋螺殿还要做作图和汇报工作。在清华任教时,也常指导学生考察北京民居等古老建筑。

继承与发展是她的另一重要思想。她主张继承传统建筑的精华部分,也汲取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建筑。她对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花纹有独到研究,认为其中大部分是好的,但宫廷中一些过于富丽而显得笨拙、杂乱的就不可取。关于北京城市建设问题,一方面,她主张保护城墙等古建筑,认为中国建筑最成功的木构架和最庄严美丽的各式各样的屋顶比欧美建筑更具美学价值。另一方面,她借鉴西方城市规划的经验,重视城市建设的整体性和环境保护。对于北京天坛的古树,她说天坛如果没有了那些郁郁葱葱的古树,整个青葱肃穆的环境就没有了。她关于保护古建筑并使其成为城市标志的见解和环境保护的思想具有永恒价值。

林徽因是出色的建筑师,是中国近代第一位女建筑学教授,是推动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先驱。

梦寐以求的情人

林徽因是个伟大的建筑家,同时在文学方面也有很大成就。同时他的感情生活也是五彩缤纷,其中最为人知的就是她与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之间的爱情故事。

对徐志摩:仰慕的爱

有人问:林徽因到底爱过徐志摩吗,还是徐志摩的一厢情愿呢?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当徐志摩遇难的噩耗传到林徽因的耳里,她当场晕倒在地。后来按林徽因的叮嘱,梁思成专门带回一小块失事飞机的残骸,挂在卧室墙壁上,以表达对徐志摩的永久怀念。虽然林徽因真

的爱着徐志摩,但徐志摩毕竟只是林徽因的理想情人,并不是林徽因心里那种适合结婚的人。更重要的是这段恋爱也不符合伦理道德。因为当时徐志摩已经是一个两岁小孩的父亲,林徽因也已经许配给梁思成。当然婚姻是一辈子的选择,林徽因也明白嫁给徐志摩只有浪漫,没有那种安全感。最终,林徽因把这分仰慕的爱收藏在心中,用一生去体会这份爱情中的甜蜜与难过。

对梁思成:生死相许

有人问林徽因到底为什么要选择梁思成。林徽因说:“我会用一生的时间回答这个问题。”据说梁思成不在的时候,林徽因自己是不能画图的。因为林徽因喜欢被梁思成宠着的感觉,而这种感觉是她一生最大的快乐。虽然说梁思成没有徐志摩的才华,也没有金岳霖那种细心体贴,但是梁思成拥有广阔的胸襟,让林徽因有安全感。还有一次,有位美国的好友邀请他们到美国定居生活。但梁思成断然拒绝,他说“中国在受难,自己要与祖国一起受苦。由此可见,梁思成的确是位真正的大丈夫,可以让林徽因在心灵的港湾里休息。

对金岳霖:高山流水

金岳霖用一辈子的坚持始终站在林徽因的身边,默默地爱着她,喜欢她的喜怒哀乐,至死不渝地守护她。林徽因曾经说过:“我同时爱上身边的两个人,该这么办。”最后,金岳霖主动退出,也成全梁思成与林徽因两个人。”因为金岳霖的质实、谨严、幽默、格调高,从来不拿恭维话,所以林徽因对金岳霖有这份情真意切的爱慕。他们的爱深埋在心里,就像美酒一样,越久越芬芳。正是因为爱,所以选择放手,正是因为爱,所以选择成全,正是因为爱,所以希望幸福的是她而不是自己。她们之间的感情已经超越了爱情,超越了生死。 综上

爱情没有对错之分,只有爱与不爱之分。同时爱上三个人不是林徽因的错,这是人的本性。如果可以林徽因也希望同时深爱这三个男人。但是现实是不可以的,我们总是在选择中活着。无论结果如何,至少为爱情付出过努力,为爱笑过哭过,这样就已经足够了。林徽因的爱情也为她的人生添上更丰富的色彩。

综上

林徽因无论在建筑还是文学都有很大的成就,而且感情生活也是丰富多彩。她的文学作品虽然波澜不惊,但却直达人心。她虽然是位默默无闻的建筑师,但却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她虽然是个美丽动人的女子,但对感情却始终坚持如一。最后,我们怀着崇高的敬意向这位中国的才女致敬。

 

第二篇:林徽因的诗及赏析

林徽因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诗人。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梁启超的儿媳,梁思成的妻子。集才气、集美质、集傲岸,也集热爱与事业于一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者之一 。林徽因秀外慧中,多才多艺,她曾旅英留美,深得东西方艺术之真谛,英文水平极佳。她兼具中西之美,既秉有大家闺秀的风度,又具备中国传统女性所缺乏的独立精神和现代气质。她美貌绝伦、高贵脱俗,而且才情超凡、智慧过人,林徽因可谓才貌情三者兼得,堪称女人的经典,凡间的精灵。虽然林徽因已经离去了,但她就像一颗不夜的明珠,历经岁月沧桑却更加光芒四射,熠熠生辉。喜欢林徽因,特别喜欢她那纯净如水般清澈透明的文字。

你是人间四月天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音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

在无意中闪;细雪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聘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中期待的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诗的一篇;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清新自然的感情流露,诗的意境很美,诗人的心境优美。读后令人陶醉、令人神往、令人遐想无限————。作为建筑学家的作者,能写出如此美妙的诗篇,实在令人敬佩不已。的确是感觉得到她深厚的中西文化兼而有之的文化气质与涵养、书香门第殷实之家大家闺秀的大气与飘逸、淡雅、清新。喜欢林徽因,喜欢她的气质,她的才华。

这首诗发表于19xx年的《学文》上,具体的写作时间不详。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借以表示对挚友的怀念,我们可以从电视剧《人间四月天》可以了解一般;一说是为儿子粱从诫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出生带来的喜悦,这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不过我们完全可以放下这些争论,因为这首诗确实是一篇极为优秀的作品,它的价值不需要任何外在的东西来支撑。所以在诗人逝世的时候,金岳霖等好友们共同给诗人题了这样的一副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这首诗的魅力和优秀并不仅仅在于意境的优美和内容的纯净,还在于形式的纯熟和语言的华美。诗中采用重重叠叠的比喻,意象美丽而丝毫无雕饰之嫌,反而愈加衬出诗中的意境和纯净——在华美的修饰中更见清新自然的感情流露在形式上,诗歌采用新月诗派的诗美原则:讲求格律的和谐、语言的雕塑美和音律的乐感。这首诗可以说是这一原则的完美体现,词语的跳跃和韵律的和谐几乎达到了极致。

四月,是踏青的季节;四月,一年中的春天,是春天中的盛季。四月,一年中最珍贵的季节,一如初恋转瞬即逝。在这样的季节里,诗人要写下心中的爱,写下一季的心情。诗人要将这样的春景比作心中的“你”。这样的季节有着什么样的春景呢?

世界带着点点的笑意,那轻柔的风声是它的倾诉、它的神韵。它是轻灵的,舞动着光艳的春天,千姿百态。在万物复苏的天地间,一切都在跃跃欲试地生长,浮动着氤氲的气息。在迷茫的天地间,云烟是复苏的景象。黄昏来临后,温凉的夜趁着这样的时机展示自己的妩媚。三两点星光有意无意地闪着,和花园里微微舞动的花朵对语,一如微风细雨中的景象:轻盈而柔美,多姿而带着鲜艳。圆月升起,天真而庄重地说着“你”的郑重和纯净。

这样的四月,该如苏东坡笔下的江南春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萋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也如杜甫笔下的春色:“两个黄鹂鸣翠鸟,一行白鹭上青天。”亦如杜审言笔下的春景:“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那鹅黄,是初放的生命;那绿色,蕴含着无限的生机。那柔嫩的生命,新鲜的景色,在这样的季节里泛着神圣的光。这神圣和佛前的圣水一样,明净、澄澈;和佛心中的白莲花一样,美丽、带着爱的光辉。这样的季节里,“你”已经超越了这样的季节。“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伴春飞翔的燕子一美丽轻灵,带着爱、温暖和希望。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首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诗歌,让四月天带给我们永恒的春天,让四月天在我们心中留下最好的记忆,纪念这四季中最美好的四月天。

林徽因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

一代才女。三十年代初,与夫婿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从三十年代初至中日战争爆发,几年间他们走遍了全中国15个省、200多个县,实地勘察了2000余处中国古代建筑遗构。他们的工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并写下有关建筑方面的论文、序跋等二十几篇,另有部分篇什为其与梁思成等合著的建筑论文。在文学方面,她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均属佳作,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此外,19xx年以后,林徽因在美术方面曾做过三件大事:第一是参与国徽设计。第二是改造传统景泰蓝。第三是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为民族及国家作出莫大的贡献。只可惜她壮志为酬,在19xx年4月1日清晨,经过长达15年与疾病的顽强斗争之后,与世长辞,年仅51岁。

赏析:

这首诗的魅力和优秀并不仅仅在于意境的优美和内容的纯净,还在于形式的纯熟和语言的华美。诗中采用重重叠叠的比喻,意象美丽而丝毫无雕饰之嫌,反而愈加衬出诗中的意境和纯净——在华美的修饰中更见清新自然的感情流露在形式上,诗歌采用新月诗派的诗美原则:讲求格律的和谐、语言的雕塑美和音律的乐感。这首诗可以说是这一原则的完美体现,词语的跳跃和韵律的和谐几乎达到了极致。

这首诗穷尽了作者之想象,把“你”——心中的理想——比喻成“人间的四月天”,充满诗情画意,柔情蜜意,“人间的四月天”,是爱,是希望,是温暖,是幸福。因为在“人间的四月天”里,有和煦的微风在融融的春光里飞舞,有黄昏的云烟弥漫,有繁星在夜空闪烁,有细雨洒落在花瓣,有百花的润泽鲜鲜和婀娜多姿,有夜夜的月光皎洁明净如水。在“人间的四月天”里,有着草的鹅黄,芽的嫩绿,莲的洁白,有一树一树的繁华绽放,有一双一双的春燕呢喃。一切的一切,都让诗人热爱、眷恋。 情感用排比的手法一波波袭来,伴以音乐般的明快节奏,使作品不仅美而且易于吟咏,朗朗动人。如果在文人分类中再给林徽因定位,则她首先应该是一位诗人。

林徽因的诗,捕捉意象巧妙,表达情感细腻,表现出轻柔灵秀、蕴藉清丽之美。她写爱,用“人间的四月天”来形容,可谓匠心独运。

四月天,阳光明媚,和风吹拂,绿草如茵,清流澄碧,百花吐蕊,飞鸟鸣啼。人间所有的甜美、情思、快乐和梦想尽在四月。因此,用四月天写爱,才最真挚感人。

爱如四月天光艳轻灵。“风”是抽象的,却由你(爱)的“笑响”将它“点亮”,让人由听觉到视觉再到感觉,从各个感官角度来感悟体味。春的光艳轻灵都缘自于“笑响”,这是对“爱”的形象描述,它越是“交舞着变”,就越是刻骨铭心。

爱如四月天柔和恬静。为了表现四月天的柔和恬静,诗歌所抓物象有动有静,动静结合,风光自然。“云烟”,既柔和又朦胧,是爱的静态美;“吹着”的“风”、“闪”动的“星子”、“洒在花前”的“细雨点”,则是爱的动态美,动却也恬静安宁。爱融含了所有的物态之美,这正说明爱的无处不在。

爱如四月天鲜妍庄严。四月的花,“轻”“娉婷”且“鲜妍”,这已经是绝美的风姿;但这还不够,还有“百花的冠冕你戴着”,那种令人艳羡的美还能形容吗?但“你”的爱却美而不娇,艳而不俗,那“月圆”的“庄严”与“天真”,显出爱的深刻与厚重,淳朴与大气。这里揭示了爱的内涵与真谛。

爱如四月天新鲜柔嫩。四月的花朵绚丽多彩,而诗歌写“鹅黄”、“绿”、“白”各种花,目的还是为了突出爱的无穷魅力——“新鲜”和爱的勃勃生机——“柔嫩”,以及“喜悦”之情与“期待”之意。诗人在此借对方写自己,流露出对爱的热切期待。 爱如四月天融暖缠绵。四月的景,看,有“一树一树的花开”;听,有“燕在梁间呢喃”;感,有布满空间的“暖”。那么,诗人再也走不出这爱的空间,因为,这里有她的“希望”,这里有爱的缠绵。此处抒情,与诗的第一节呼应,又道出赞颂爱的原因,真挚严谨,而又不留痕迹。

因此,全诗从不同角度写“人间的四月天”,正是为了全面表现爱之深,情之切,意之密。

附:

这首诗的魅力和优秀并不仅仅在于意境的优美和内容的纯净,还在于形式的纯熟和语言的华美。

诗中采用重重叠叠的比喻,意象美丽而丝毫无雕饰之嫌,反而愈加衬出诗中的意境和纯净——在华美的修饰中更见清新自然的感情流露。

诗歌采用新月诗派的诗美原则:讲求格律的和谐、语言的雕塑美和音律的乐感。这首诗可以说是这一原则的完美体现,词语的跳跃和韵律的和谐几乎达到了极致。

有学文学的朋友谈到林徽因的诗,说她的诗如其人,就像四月天刚刚萌发的春意,既不华丽,也不冷峻,但却温柔,却绵软,读来如微风拂面,让人从身体到心灵感受到一种愉悦的震颤! 这首诗是林徽因写给自己的长子梁从戒的,用来表达她对孩子的无比的喜爱之情,以及从儿子身上看到的生命的希望和活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