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

秦观[qín guān]

(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苏轼过扬州,亲自看望秦观,正巧孙觉、王巩亦在高邮,乃相约游东岳庙,载酒论文,吟诗作赋,一时传为佳话。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中文名: 秦观

秦少游,秦太虚,淮海居别名: 士

国籍: 北宋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中国江苏高邮

出生日期:1049年

逝世日期:1100年 职业: 婉约派词人,学者 太学博士 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 主要成就: 文字工巧精细 音律谐美情韵兼胜 代表作品:《淮海集》;鹊桥仙 重要事件:1085年中进士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名句: 暮暮

秦观

秦观

朋党倾轧是北宋政治上的大难题,更是令朝廷不安的一大乱源。秦观入仕之时,适逢北宋朋党斗争日益激烈之际。秦观于此亦身不由己地陷入了这场政治漩涡之中,无法自拔。 元丰八年(1085年),秦观登科以后,任定海主簿及蔡州教授。因其亲附苏轼,被视为“旧党”,从此党争的迫害便从未间断。元祐二年(1087年)苏轼、鲜于侁,共以“贤良方正”荐秦观于朝,无奈却被人以“莫须有”的罪名加以诬告。元祐五年(1090年)方由范引纯引荐,得以回京任秘书省正字。元祐六年又因“洛党”贾易诋其"不检"而罢去正字。接二连三的政治迫害,使得秦观大受打击,对政治开始灰心,且有退隐之意。元祐七年(1092年),秦观授左宣德郎,又由秘书省正字,左迁国院编修官,参修《神宗实录》,甚得恩宠。数月之间,拔擢连连。此三年亦为秦观仕宦期间最顺遂的时候。宦达未久,元祐九年(1094年)太皇太后高氏崩逝,哲宗亲政。“新党”之人相继还朝,“旧党”之人则连遭罢黜,秦观历时七年的贬谪生涯从此开始。

贬谪期

太皇太后高氏崩逝,哲宗亲政。政局瞬变,“旧党”出京。秦观作为“旧党”核心人物,亦在所难免。 秦观首先被贬为杭州通判,因御史刘拯告他重修《神宗实录》时,随意增损,诋毁先帝。因而在前往杭州途中又贬至处州任监酒税。在处州任职之时,秦观学佛以遣愁闷,常与佛寺僧人谈佛聊禅,并为僧人抄写经文。他的词作《千秋岁》在回忆当年盛会时,抒发了很深的感慨与愁情: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无奈小人诬陷,状告秦观私撰佛书,便又因此获罪。《宋史.文苑传》云:"使者承风望指,伺候过失,既而无所得。则以谒告写佛书为罪,削秩徙郴州"。削秩是将所有的官职同封号除掉,是宋朝对士大夫最严重的惩罚。贬黜南蛮时,秦观心情悲怅,早已绝了希冀,便作《踏莎行》词。虽将《千秋岁》的直抒换为比兴,没有“愁如海”之类的字眼,然而内心深处却依然郁结难解: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秦观方至郴州又移至横州编管,元符元年(1098年),移迁雷州编管。眼望离京师越来越远,归乡无期,秦观自赋挽词。此词道尽心中凄苦,叫人心生悲惋。 元符三年(1100年)哲宗驾崩,徽宗即位,向太后临朝。政坛局势变动,迁臣多被召回。秦观也复命宣德郎,放还横州。当年五月行至藤州,出游光华亭,索水欲饮,水至,笑视而卒。张文潜曾作《祭秦少游文》云:“呜呼!官不过正字,年不登下寿。间关忧患,横得骂诟。窜身瘴海,卒仆荒陋。”道尽了秦观坎坷一生,句句痛彻心扉。一代文人,命运竟是如此的坎坷曲折,最后竟死在荒蛮之地,令人无限感慨。

编辑本段策论艺术

秦观

综述

秦观纪念堂

秦少游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在谈到秦少游时,习惯上总是把他与婉约词联系在一起,却较少提及他的诗,更少论及他的文。其实,在秦少游现存的所有作品中,词只有三卷100多首,而诗有十四卷430多首,文则达三十卷共250多篇,诗文相加,其篇幅远远超过词若干倍。当然,评价一个作家的成就不能只看作品数量而不看质量,有的作家存世虽只有一部(篇)作品,但其影响巨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却是无可撼动的。尽管如此,要历史而客观地评价秦少游在文学史上的贡献与地位,如果只论其词,而不论其诗其文,尤其是不论其策论,不仅有失偏颇,而且也评不出一个完整的秦少游。 紧扣现实,不尚空谈

秦少游的策论共有50篇,其中进策30篇,进论20篇。认真分析这些策论的内容就可以发现,这些文章大都能紧扣当时的社会现实,较少作书生之空谈。这一方面与当时制科之文的要求有关,一方面也与其业师苏东坡的鼓励与点拨有关。苏东坡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创作的成就颇高,他的鼓励与点拨当然是经验之谈。

引古证今,说理透彻

策论是古代的一种特有文体,相当于现代的政论文,是臣向君提出的有关国事、朝政的意见和建议。它的阅读对象主要是帝王,因而在写作上不能长篇大论地泛泛而谈,篇幅要短,立论要明,论据要足,说理要透。既要注意一事一议、深入浅出,更要注意言而有理,言而有据,言而有序。统观秦少游所写的策论,基本上达到了以上几点要求,特别在引古证今、说理透彻方面更是无懈可击。 结构严密、章法井然

熙宁四年,宋神宗采纳王安石的建议,改革科举法,“罢诗赋及明经诸科,专以经义、论策试士”。为了应举,秦少游在策论的写作上下了不少功夫,他对策论写作的重视甚至超过诗词赋。他曾说“作赋何用好文章,只以智巧饤饾为偶俪而已。若论为文,非可同日语也。” 正因为如此,秦少游的策论无论长短都非常注意谋篇布局,注意结构和章法的变化。

铺陈排比,气足神完 先秦

秦观

诸子百家的散文和后来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大都讲究运用“整句”铺陈排比,让人读起来感到有一股气势扑面而来,很有震撼力。秦少游在饱读大量经典散文的过程中,对散文中如何运用铺陈排比心领神会,加之他青少年时也写过《浮山堰赋》《黄楼赋》《汤泉赋》《郭子仪单骑见虏赋》《和渊明归去来辞》等,特别是为纪念苏东坡在徐州抗洪成功所写的《黄楼赋》就很得苏东坡的赏识,认为这篇赋“雄辞杂今古,中有屈宋姿”。他把赋中运用得驾轻就熟的铺陈排比又运用到策论中来,就使文章更加气足神完。

秦观画像

综上所述,秦少游的策论立论高远、说理透彻、章法严紧、文笔犀利,有一种特有的艺术张力,完全可以用“辞华而气古,事备而意高”来一言以概括之。其实,对秦少游策论的评价,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很高的。宋代吴曾《能改斋漫录》:“??至于议论文字,今日乃付之少游及晁、张、无己??”。苏东坡《辨贾易弹奏待罪札子》:“秦观自少年从臣学文,词采绚发,议论锋起,臣实爱重其人。”清代梁章冉《扪虱新话》:“??少游文学西汉,所进策论,颇苦刻露,不甚含蓄。若比东坡,不觉望洋而叹,然亦自成一家。”现代著名学者朱东润则说:“予于少游之书,尤喜读进策三十篇,观其所得,导源东波,所见益卓。其论选举与役法者,皆深造而有得,不为世俗之言。”

编辑本段婚姻家庭

作者:陈雄 出自《公然走私的爱情》一书(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

秦观的正妻叫徐文美,而非传说中的苏小妹。这是他自己在为岳父写的文章里交代的。他的岳父是高邮一位姓徐的富商,因为有点钱,捐了一个主簿的官当,生了三个女儿,分别叫徐文美、徐文英、徐文柔。秦观在《徐君主簿行状》一文末尾说:“徐君女三人,尝叹曰:子当读书,女必嫁士人。以文美妻余,如其志云。” 关于其妻就是点了一下名字而已,在秦观的诗文中提及不多。例如《临江仙》: 髻子偎人娇不整,眼儿失睡微重。寻思模样早心忪。断肠携手,何事太匆匆。

不忍残红犹在臂,翻疑梦里相逢。遥怜南埭上孤篷。夕阳流水,红满泪痕中。 再如《满庭芳·茶词》:

秦观

北苑研膏,方圭圆璧,名动万里京关。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纤纤捧,香泉溅乳,金缕鹧鸪斑。 相如方病酒,一觞一咏,宾有群贤。便扶起灯前,醉玉颓山。搜揽胸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归来晚,文君未寝,相对小妆残。

末句以相如文君来比喻秦观夫妇,说明两人感情还是很深厚的,但徐文美大概不是秦观最钟爱的女子。有人统计,秦观留传下来的四百多首诗词,约四分之一为“爱情诗”,而其中的主人公绝大多数是青楼歌女。钱钟书在《宋诗选注》的序里说秦观的诗是“公然走私的爱情”。《茹溪渔隐丛话》引《艺苑雌黄》说了秦观的一件风流事。秦观在绍兴的时候,由当地最高长官太守接待,住高级宾馆蓬莱阁。一日,在席上看中一个歌妓,于是赋《满庭芳》,开头一句是“山抹微云”,后来就是“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漫赢得青楼,薄幸名存”了。此词流传甚广,苏轼曾戏称秦观为“山抹微云秦学士”。

鹊桥仙

明代的蒋一葵在《尧山堂外纪》中则透露了秦观的另两次艳事。“秦少游在蔡州,与营妓楼婉字东玉者甚密”,他专为情人写了一首《水龙吟》,还费心地将楼东玉的名字写进去,“小楼连苑横空”、“玉佩丁东别后”就是谜面。而“花下重门,柳边深巷,不堪回首。念多情,但有当时皓月,照人依旧”是说他们幽会情景的。秦观还有过一位叫陶心儿的情人,他曾赠一首《南歌子》给这位名妓,末句的“天外一钩残月,带三星”,就是为陶心儿的“心”字打的哑谜。

才情都用在妓女身上,是不是有点“浪费”?以至于黄庭坚都看不过去了,写了一首诗劝告他,其中有“才难不易得,志大略细谨”的句子,秦观看了很不高兴。 传统的诗词鉴赏,分析秦观时,总是定性为写“歌妓的恋情,同时又融入自己的身世之感”,但这并不适合解读秦观的所有爱情词。拿他的经典名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来说,就并没有牵连到什么仕途失意的身世之感。相

反,如果结合他放浪的情感经历来看,完全可以大胆地假设,这只是秦少游安慰

秦观

痴情女子的托词,或者说摆脱一段旧恋情的美丽借口。

编辑本段文学贡献

黄庭坚认为秦观诗只是尽情挥洒胸臆,专任自然,并未去刻意构想、苦心经营,这点颇类似李白诗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其实,秦观也并非不讲究文辞的细密精致,只是不显出过份人为的痕迹,而别以清畅流丽之态示人而已。他的“诗似小词”,若换用李清照《词论》的话,是“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纵观淮海词,则多为纯情任心之制。所以,冯煦《蒿庵论词》

秦观词集

云:“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在致,求之两宋词人,实罕其匹。”也许,正是在这种特定意义上,可以说秦观词与李白诗歌的主流艺术精神是一致相通的,故也不必过为计较,他们二者在艺术风貌上凄婉绵邈和飘逸豪放的显著差异。

不言而喻,秦观词的艺术精神是多层次多元化的,如今来谈论其主流部分,但却不意味着可以以之总揽全体;从另一方面说,这种艺术精神的形成到成熟,也经历了他的整个创作生命,存在着一个不断变化而发展的过程,始终呈动态流动形状。如果将上述者置放于词史、乃至文学史的大视野中来观照,或许便能够更清晰全面地认识其意义与价值取向。

秦观在某些特定环境情势,即“淮海秦郎天下士,一生怀抱百忧中”,如忆旧、迁谪时制作的这第三种类型的词,已使原来侑饮娱兴、按拍协歌的传统价值归属摒退于很次等,甚或无相关连的幕后位置。而另外却命其担荷起诗歌在古典诗教理论里的代言情志功用,遂成为自我主体心态意绪的特定物化形式,以之满足他叹喟命运悲剧、宣泄人生愁烦的现实精神需要。在这里,秦观径直将个体生命存在的种种缺憾纳入词中,再也无须假助以往闺思离怨之类的惯有模式,或故为饰辞托言以求深隐婉约之姿。对于上端,他一般仅只聊借来增大词的容量与弹性,故得能在保留其主流性的本色风情韵调之际,又平添出若许的沉咽清悠意味,特

秦观

 

第二篇:论秦观词的伤心情境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

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

试论秦观词中的伤心情境

学生姓名: 金志慧

所在系别: 中文系

所学专业: 汉语言文学

导师姓名: 王雪(助教)

完成时间:20xx年4月13日

试论秦观词中的伤心情境

摘要

秦观是北宋名家,苏门四学士之一,以诗文闻名于世,也是婉约词派的杰出代表。本文以《全宋词》版本为蓝本,对秦观的伤心情境进行分析。冯熙曾在《蒿庵论词》中指出?淮海,小山,真古之伤心人也。?究其原因,深陷党争之境,遭贬打击之感,远离亲人之痛等。究其风格,在艺术表现方面,摹拟自然意象,营造了凄厉愁怨的哀境。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部分主要描写秦观的人生历程及其人生态度;第二部分从词的感情基调和题材内容来分析其伤心之情;第三部分从艺术表现方面来分析其伤心之美;第四部分为其词的贡献及影响。

关键词:秦观,悲观性格,感伤词

On Qinguan CI in the Sad Situation

Abstract

Qin Guan is a famous one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the four scholars, known to the world as the poetry, but also CI school outstanding table based on the "full" version of the song was model led, Qin Guan's sad situation analysis. Feng Xi has been in the "word" Hao an theory that "Huaihai, hill, the ancient people also really sad." Feng Xu. The reason, in a place, relegated blow feeling, far away from the pain. The style, the artistic performance, imitate natural images, create a shrill melancholy sad exit.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from four aspec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Qin life process and life attitude leads to loneliness; second part from the words of the emotional tone and content of the subject to analyze the sad feelings; the third part from the artistic expression to analyze the sad beauty; the fourth part is the contribution and of his ci.

Key words:Qin Guan,Pessimistic personality,Sad words

目录

绪论 .................................................................. 1

一、秦观:?古之伤心人? .............................................. 2

(一)坎坷的人生历程 .............................................. 2

(二)悲观的人生态度 .............................................. 3

1.敏锐细致,多愁善感 ........................................... 3

2.伤心之至,感伤脆弱 ........................................... 3

3.无法自拔,悲观多叹 ........................................... 4

二、秦观词?伤心?之情 ................................................ 4

(一)感叹身世、迁谪漂泊之愁 ...................................... 4

(二)男女情仇、春闺怨情之愁 ...................................... 6

三、秦观词?伤心?之美 ................................................ 8

四、秦观词的贡献及影响 ............................................... 10

结语 ................................................................. 12

参考文献 ............................................................. 13

致谢辞 ............................................................... 14

绪论

秦观,字太虚,别号淮海居士,北宋后期著名的文学家。一生经历颇为坎坷,怀有宏大抱负,却在现实面前不得施展。他性格的敏锐细致、多愁善感,让他与这个现实格格不入。这种情感毋庸臵疑的嵌入了他的词作中,使他的词流露出悲哀感伤的基调。本文以其词的伤心意境为主题,主要研究导致其词感伤情境的原因,分析其词的愁苦基调及题材内容,来阐释其伤心之情,以及独特的审美境界。本文的研究除了对秦观的词进行细致的分析,还对其词在当时和后世的贡献及影响作了细致的阐述。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描写秦观的人生历程及其人生态度;第二部分从词的感情基调和题材内容来分析其伤心之情;第三部分从艺术表现方面来分析其伤心之美;第四部分为其词的贡献及影响。本文将从这四个方面对秦观词的伤心情境进行分析。

1

一、秦观:“古之伤心人”

在北宋词坛,秦观以其多情敏感的个性气质,创作了多个离伤别怨的词作,风格凄美温婉,因此,冯熙在《蒿庵论词》中指出?淮海,小山,真古之伤心人也。?1但品其词,在婉约词本身的轻柔温婉之外,与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性格气质息息相关。特殊的生活境遇,敏感多愁的性格,将其词推向了伤心之至。

(一)坎坷的人生历程

秦观,字太虚,后改为少游,人称秦少游,别号淮海居士、邗沟居士。从小就聪明好学,关注时事,喜欢四处游玩,有着豪放不羁的个性情怀,颇有雄心抱负。从其创作的《望海潮》将蓬勃气势描绘的淋漓尽致。后来由于对苏轼的久慕之情,拜谒结识苏轼,同苏轼一同游观各地,相交甚好。苏轼很赏识他的才华,并让他努力读书,考取功名。第一次考试很不理想,名落孙山,但他没有放弃,尤其苏轼,非常爱其才华,怕失之可惜,极力鼓舞他再次考试,并向王安石力荐秦观,王安石读其诗赞赏?清新似鲍谢?。2为了不辜负两位前辈的希望,秦观再次赴京考试。终于,考取登第。考取进士后,迁国史院编修,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一起,并称为?苏门四学士?。好景不长,由于新旧党争的倾轧,使其处于孤危的境地。面对当前形势,秦观也做出了很多努力,他先后向朝廷进策论多篇,有《国论》、《法律》等,对当时的党争困境提出了很多改革策略。由于秦观不同意全废新法的观点,与当时的某些党派的观点出现偏差,以至于他深陷党争之祸。后来被贬杭州通判,不久又贬至监处州茶盐酒税,心中苦闷难以言表。路过衡阳,作著名的《千秋岁》,将心中的沉痛诉说出来。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秦观从此的命运就像一只凋败破旧的孤舟,漫无目的的任意漂流,不断地被削职、除名,沦为一名不可获救的罪犯。新旧党争的残害,艰苦生活的摧折,敏感多愁的性格,远离亲人的哀痛,让他看到了绝望的世界,绝望的人情世故,内心毫无一点暖意可言。周围的萧瑟凄清,将他打入了冰冷的谷底,再也没有求生的欲望,最后竟自作《挽词》。

究其一生,秦观几乎就是在坎坷忧患中度过,孤危的政治处境、被贬的痛苦折磨、远离亲人的孤独寂寞,都让他变得憔悴沧桑。尤其性格的敏感细腻、多愁1.冯熙.蒿庵论词[M].北京:中华书局,1986:7.

2.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9: 10205.

2

善感,使他敏锐的感知到世界的四季变换,却又经不起季节的变幻无常、稍纵即逝,这让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浓郁的悲观色彩。

(二)悲观的人生态度

1.敏锐细致,多愁善感

从秦观的词中以及用字就可以看出,秦观绝不是一个豪爽奔放之人,没有李白的乐观洒脱,也没有李煜的悲凉感慨,而总是在易于感伤的字眼中,抒自己满怀愁苦的凄悲哀愁。他那敏锐细致的感受,恐怕作为今天的我们也无法比拟。面对自然界的春花秋叶,他会瞬时的发出人生短暂、生命逝去的悲叹;政治失意遭受贬谪,他会绝望的感到世界的崩塌;远离亲人,他更会觉得自己被抛弃了无尽的世界边缘。因为他容易受客观因素的影响,情绪经常有较大的波动,从而形成了多愁善感的性格气质。从其《浣溪沙》中就可以感受到他敏锐的心灵感受与多愁的气质特点。虽在表达愁、恨、悲等感伤情绪,却又选择了一些诸如?淡?、?轻?、?细?、?小?等字眼来表达,轻微细腻,使读者感受到的并不是来自他歇斯底里的彻底的宣泄,而是将愁苦描写的那么委婉轻柔,就像我们倾听了一个人的多次哀怨,而不会产生反感之情一般。正因为如此,秦观的词才被评为?词人之词?、?和婉醇正?、?词家正音?,这也正是其词独具气息被后人喜欢的原因。

2.伤心之至,感伤脆弱

面对政治上残受迫害,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无情打击,面对人生事业的起起伏伏,面对漂泊的孤独凄惨,面对远离亲人的沉痛苦闷,就连欲找人倾诉心中的愁苦也变成一件奢侈的事情时,心中的苦闷仇怨愈来愈重。当一个人精神上长久处于紧张郁闷时,即使内心再强大,也会最终像泄了气的气球,显得那么脆弱无力,那么愁苦无奈。所以,同样是遭受迫害,苏轼是?一蓑烟雨任平生?1《定风波》的豪放旷达,而秦观却是?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2《千秋岁》的愁苦情绪,只因他心中的愁和恨。同是被贬,秦观却能写出身世凄凉之感,?郴州幸自绕郴山,为谁留下潇湘去??3《踏莎行》,充满了似将走向生命尽头的幻灭感。当长久的苦痛变得麻木的时候,即使给你一次身心愉悦的机会,你也会觉得它不符合你心情的那张标签——伤痛。所以在面对朋友相聚需要把酒言欢时,他却发出了?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4的恐惧忧伤,因为脆弱的心灵在也经不起任何的风吹草动。虽然没有经历秦观的坎坷,目睹生活的不济,却从其词中,能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他内心的伤心情绪。 1.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40:371.

2.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40:592.

3.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40:592.

4.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40:590.

3

3.无法自拔,悲观多叹

无法自拔、悲观多叹的情感主要体现在对过去的追忆怀旧上。现实的痛苦让他不可直视,生活的连遭打击,再也让他乐观不起来,所以作词才会凄楚欲绝、愁苦哀惧,如《梦扬州》用艳丽的语言写对家乡的怀念之情,?佳会阻,离情正乱,频梦扬州?,1对故乡浓浓的情意表现的真真切切。然而无法返回故乡,身系亲人,却在外飘零,没有亲人的言语和问候,心中亦是愁苦,思亲之情更是急切。《如梦令》中回忆起与妻子离别的情节?妆粉乱红沾袖?,让他感于面疼于心,甚至感到妻子无人照顾、孤苦无依的?玉销花瘦?的憔悴状态,更是心痛,只得叹道?肠断,肠断,人工楚天俱远?,2相隔甚远、无法见面,只能靠追忆,想起家中妻子,不由心中肠断。再看?碧野朱桥当日是,人不见,水空流?《江城子》3,时光飞逝,人去楼空,不想正看见流水静静的流去,想起曾经的杨柳弄春柔,不由得触景生情,愁苦伤感之情油然而生。与此相似,更有那?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4《满庭芳》的千古名句,回忆往事,一幕接一幕,但那却成为曾经,只能用来追忆,?空?字不仅写出了回首往事只能暂时缓解思念之情,而且时隔多年,只能空想不能真正回到亲人身边的苦痛,又写出了秦观孤独无依、心里苦闷、精神空虚的一种实际感受,由于陷入追忆无法自拔,形成悲观多叹的性格,也成就了其伤感苦闷的基调。由此可见,秦观伤心词境的产生,与其悲观的人生态度、多愁敏感的性格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分析其词,这个基点是不可忽略的。

二、秦观词“伤心”之情

秦观的词以轻柔温婉的风格特征被誉为?本色?、?词之正宗?、?词之最工者?,说明了秦观的词在北宋词坛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笔者认为,形容他词的风格,应用?清幽?、?纤柔??凄婉??哀愁?更为恰当。纵观其词,向读者扑面而来的正是那浓的化不开的伤心凄婉之情。

(一)感叹身世、迁谪漂泊之愁

秦观在遭受被贬的连续打击中,词作中几乎充斥着哀伤痛苦的气息,寓有身世凄惨之感。秦观虽然善于抒情,用词婉约,但他的词作之中却蕴含了他身世命运的感慨。正所谓?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又是一法?《宋四家词选》5。有1.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40:588.

2.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40:595.

3.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40:590.

4.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40:597.

5.周济.宋四家词选[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

4

些似是伤春悲秋,实则寓意作者命运漂泊不定,变幻无常;似是描写男女恋情,背后却是被贬之后的失意苦痛、人生落寞的愁绪。秦观含有?愁?的迁谪词有多首,与恋情词差不多,然奠定其地位的却是其迁谪词,有《风流子》(东风吹碧草)、《梦扬州》(晚云收)、《满庭芳》(碧水惊秋)、《江城子》(西城杨柳)等,这几首词的风格均为凄婉忧伤,如《江城子》(西城杨柳):

西城杨柳弄轻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州。碧野朱桥当

日是,人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日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1

作者先写了,西城的杨柳在春风中摆弄着柔枝这样一个美丽的春色画面,给我们一种春风吹拂、温暖清新的感觉。但接着却?动离忧,泪难收?,柔枝给他的不是愉悦的心情,而是牵动着他伤心离别的愁绪,不禁潸然泪下,难以收止。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内心的细腻敏感,一枝杨柳就让他唤起了昔日的情丝,勾起了他伤心的离愁,春光再好,柔枝再妩媚,也抵挡不住他内心压抑的痛苦,更衬托了他伤心的情怀,这让他追忆起与知交好友在金明湖畔饮酒赋诗无不快哉的美好时光。如今却?人不见,水空流?,时光在美好,当时在热闹,却已成为过去,只能留作回忆,人已不在,只留下水独自漂流。?空?字用的极好,一语双关。既写出了时隔多年不能再现只能空想的苦痛,又写出了他孤独无依、心里苦闷、精神空虚的的实际感受,继而表达了时光飞逝、流年似水、青春易逝的感伤,只能?恨悠悠?。再到落花飞絮时候,登楼远望,只见春江都化作泪水,流不尽那许多愁,心中愁苦感伤之情更是厉害的难以自拔。

从开头西城杨柳描写春天的轻柔柳枝,到飞絮落花时候的登楼,再到春江流不尽许多愁,表面上似写感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实际上却写秦观被贬他方即将离开的无限愁绪,原因只在此词的创作背景。关于此词背景,许培均先生说道:?少游于绍圣元年甲戌(1049年)春三月作党籍,出为杭州通判,词云‘飞絮落花时候登楼’,又云‘动离忧,泪难收’,时与事皆相合。?2可证此词正是由于被贬而引起的人生失意痛苦之愁。?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更是将这种愁绪描写到极致,足以见内心的伤痛之深。与此相类似的,将愁苦写到极致的,还有另外一首著名的词《千秋岁》: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忆昔西池会,鹩露风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 1.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40:590.

2.徐培均.淮海居士长短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46.

5

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1

与《江城子》一样,首句写景,再而触景生情。水边沙外,春寒渐渐退去,迎来的将是春风和煦,杨柳依依。却继而转?花影乱,莺声碎?,如果没有沉重的心情,没有伤感的忧愁,也不会?乱?和?碎?。因为对于我们来说,春天的到来,花儿盛开,蝴蝶飞舞,再加上莺儿的曼妙歌声,给我们的是热闹和希望,是生命的活力,是青春的飞扬。接着,?飘零?、?疏?更是在愁苦的内心上浇了一杯酒,乃至愁更愁。难怪,又要离别了,又要离开这个美好的地方,春景在美,对他来说又有何用,只会徒增感慨和感伤,只会让沉重的心情更加沉重。对于遭贬之人,再也没有一个安定的家,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再一次用?空?抒发他孤寂落寞的情愁,这不禁又让作者回忆起昔日西池相会的情景。而今呢,谁愿意携手同去?一句设问,透露出他内心无人陪伴的伤感,被贬他方,无人陪伴,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饮酒赋诗;一句设问,也是对党乱之争的痛诉,对他们的仇恨。?清梦断,朱颜改?,往日聚会只能是一个梦,容颜易老却是不争的事实,一切都再也回不去了。最后一句?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既是对春天逝去、时光不再的感慨,也寓意着自己容颜易老、青春不再。再也无法回到官场效力,无法陪在亲人身边,无法饮酒赋诗,留下的只有无限的愁苦,如大海一样深。

(二)男女情仇、春闺怨情之愁

在痛苦的贬谪流放生涯中,虽然秦观不得不忍受孤独无依的痛苦、思念亲人的愁苦,以及对党乱之人的仇恨。但这种情感并没有将他打垮,心中仍然没有放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虽然也有愁苦之情,但并不会让人感到除了苦再无他味。透过满纸的感伤,我们仍然能看到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痴情。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他的《鹊桥仙》。细看《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2

这是一个由关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引发秦观爱情上的感慨。描写牛郎织女对爱情的坚持不懈和忠贞不二,透露出他对纯真爱情的向往。有很多美丽的爱情故事,但他却选择这样一个凄凉的七夕故事,足以窥见其内心遮掩的情愁,首1.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40:592.

2.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40:591.

6

句纤云在空中纤柔的飘着,好像是织女亲手编织的图画,两人划过纤云想要赶快见面,不忍浪费一年中唯一的见面机会。?飞?字足以透露迫不及待的心情,传来的不仅是期待见面的心情,也是长期离别的愁苦,前两句将两人见面的场景淋漓尽致的描绘出来。辽阔的银河,隐含着两人的绵绵情丝像银河一样漫长,即使艰难相逢,两人也要坚持,因为爱。?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一句话,将世人的怀疑、鄙俗的眼光贬的一文不值。真爱之人,即使受尽苦难折磨,即使能有一刻的在一起,那也胜似无数的春光,胜过没有情感只有埋怨的绑在一起一辈子。从这里可以看出秦观的爱情观,宁可片刻的真爱,不要一世的虚伪,这就是高尚纯洁的爱情。相见时刻,柔情似那水一样轻柔绵长,好像做梦一样。

在这美好的时刻,不忍看那由鹊桥搭建的归路,?忍?字用的极妙,饱含无限的依恋与惆怅。世人嘲笑为了短暂相会,忍受一辈子的苦痛,实为不值,为此感到悲哀。而作者再次用点睛之笔将世俗的偏见打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成为了经典,向我们证明了两人的爱心心相依、至死不渝,那么即使是片刻的幸福也将是一世的美好。该首词表达了秦观的态度,即对世俗爱情的虚伪嘲笑,对纯真爱情的高尚赞美,用笔清丽婉转,将自身情感融入其中,所以长久不衰。冯煦曾说?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词心也?,1正是对他词的完美概述。再如《浣溪沙》(漠漠清寒上小楼):

梦,无边细雨细如愁。空帘闲挂小银钩。2

该词细腻深曲,精妙妥帖。天气微寒,登上小楼,阴冷的天气像是处在深秋一样,淡淡的春愁微微到来。淡淡的轻烟,自在的飞花,在这朦朦胧胧的气氛之中,作者好似在梦境一般;无边的细雨飘着,像是无尽的愁绪;在这里,作者用 了两个奇特的比喻句,本该?梦似轻花,愁如细雨?,却将具体的轻花、细雨来描绘抽象的情感,用词曼妙、比喻奇特,描绘出一种飘渺朦胧不即不离之美亦景亦情而柔婉曲折之气。早春气息,却写出细雨如愁,正写出了他向往渴望爱情的春愁。?闲?字写出在春天这样一个景色迷人的季节,独自一人实在可惜,表现出他渴望得到一心人的愿望,因此为此感叹。秦观将写景与写情紧密的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了精妙妥帖的词境,可谓独具特色。

可以看出,秦观词的伤心情境,主要是政治的打击、流放的命运、远离亲人的痛苦、爱情上的失意,他的词才会流露出复杂的感伤之情,他的词才会如此的1.冯熙.蒿庵论词[M].北京:中华书局,1986:6.

2.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40:594.

7 漠漠清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澹烟流水画屏幽,自在流水轻似

温婉和凄厉。

三、秦观词“伤心”之美

在秦观的词作中,各种愁都是秦观人生经历的真实慨叹,他能将真实的身世之感打并入艳词,能用千疮百孔的心接受爱情的到来,能在流放中继续寻求精神的解脱,真的是令人敬佩,难怪冯煦精到的指出他的词的精神实质?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词心也?,1真是用心和血写出来的满纸感伤词,这在他词的似是描写男女恋情,背后却是被贬之后的失意苦痛、人生落寞的愁绪。

首先,通过对意象的选择和意境的创造,将景与情紧密的融合在一起,既写出了身世之痛,又创造了伤心之境。如《踏莎行》: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

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充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留下潇湘去?2

前三句为我们描写了一个灰色朦胧、丝丝凄凉的情景,景色黯然,?失?、?迷?既写出了在看不清的朦胧景色中难以找出出口的方向,桃源的去处,又寓意作者人生的迷茫、失意的愁苦。?望断?二字用的极妙,在月色朦胧中,作者不甘在此停留,努力寻找美好的桃源,但即使望穿望断也没能找到,寓示了作者在尘世中想要摆脱贬谪厄运,努力寻找希望的愿望破灭,可见传说中的桃源只是传说,他再也不能回到桃源境界般的生活。?可堪?二字透露出作者生活的孤寂无依,?斜阳暮?更是烘托了凄凉的气氛,使作者内心的愁更愁。

作者内心的愁苦只能靠想念亲人来慰藉,并将这种愁苦用书信的方式宣泄出来。?砌?字既写出了作者无数的书信无以发送,又道出了他内心的压抑无法宣泄,使饱含爱的书信成了一封封冰冷的纸张,堆在那里,仿佛一块块离别仇恨的岩石压在他身上,透不过起来,极其悲楚。?无重数?将内心之苦表现的更加鲜明突出。最后两句,用郴江绕山却流向潇湘这样一个自然界的真实景象,来抒发内心的悲愤不满,心中的凄凉与绝望就如同郴江一样。这种情景合一的描写,用含蓄委婉的方式表达出来,创造了奇美感人的艺术境界,给人的感觉更是回味无穷。

这样的词句正是由于他心中积郁着浓烈的离愁别绪,类似词中?无理而妙?的痴语,非常之多,也更真切的传达了他内心难以排遣的苦闷。能将自然风景意1.冯熙.蒿庵论词[M].北京:中华书局,1986:6.

2.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40:592.

8

象与抒发迁客骚人的深悲愁苦融入的这么完美,并营造出萧瑟凄厉的?有我之境?,惟秦观一人而已。

其次,在章法结构上,秦观因受柳永的影响,创作了大量慢词。但与柳永又有所不同,他将令词中含蓄温婉的韵味融入了慢词中,既能弥补柳永以赋法填词所带来的浅白单调之感,又能使整首词读上去显得起伏跌宕、错落有致,且韵味十足。如《望海潮》: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晴换年华。金谷俊游,铜驼昔陌,新晴细雨平沙。长记误随东,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西园夜饮鸣笳,百花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烟瞑酒旗斜。但依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1

从词来看,这是一首怀古追忆之作。是他在绍圣元年被贬之前,重新游于曾经有美好回忆的宴饮之地,愁苦感慨时所创。与其他词法一样,景情交融。开头?梅英疏淡,冰凘溶泄,东风晴换年华?一句,写出时令景物,梅花渐渐落下,冰已开始溶解,说明深冬已过初春即来,?暗换?两字极妙,意在春季到来冬季已过去,这是四季轮换,但又?暗?示着四季变换虽是常事,无人注意,唯有敏感细致的作者,暗示了他对四季变换、时光荏苒、年华易逝的慨叹,蕴含了极其复杂的感情。接下来写出游一事,?新晴?可见阳光洒遍大地,天气非常温和,最适宜游赏玩耍、放松心情。可是?长记误随东?,触景生情,不禁让作者想起往事,正如蝴蝶飞舞,芬芳漫溢,一句?乱分春色到人家?正是此刻最真切的表达,将他当时的心情描绘的淋漓尽致。

下片仍是对当时的回忆,春夜游园,即使是华灯也会妨碍月亮的安静,飞盖也能打扰盛开的花朵,化静为动,来说明昔日游玩的热闹与繁华。越是回忆越是感慨,正所谓陷得越深,伤的越痛。下面开始伤感,化热闹为寂静,化愉快为伤痛,给人一种空灵荡漾的感觉,只觉时光飞逝、物是人非。接着写斜阳下烟瞑柳昏,大眼放去,只剩下零星的乌鸦,更增加了物是人非、风流云散的嗟叹,但也只能将情感寄托于流水,任随到天涯。最后一句写出了词人内心的无奈与伤感,以思归收尾,颇有回顾苍茫之感。这种将物像画面的推移转换与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巧妙地融入在一起,可谓精妙绝伦,既能表达伤感之意,又不失温婉细腻之情,读来情韵兼胜。因此张炎在《词源》评价秦观说?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2可见对秦观评价之高,不愧为词人之词。

再次,在用字方面,秦观的词可谓含蓄温婉,在意象选择上注重精致幽美,1.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40: 585.

2.张炎.词源[M].北京:中华书局,1865: 14.

9

既有俊逸精妙、铮柔相济的峰谷美,又有细腻深曲、精妙妥帖的词境美,还有隽永雅致、中正和婉的韵味美。比如用字,多喜爱用斜阳、芳草、垂柳、烟渚、寒鸦等,从造字上就能窥视出作者内心的孤寂凄凉。再看建筑用器上,有孤馆、画屏、银烛之类,无不蕴藏词人复杂的愁绪。他能用细腻温婉的笔法、精美的辞藻把这些意象融合在一起,可谓才中之才。而且这些词浸满了他力透纸背的情思,让读者更能读出浓情染指的无限情愁。

由此可见,作者写景,意在传情,情景交融。秦观把词写的这么伤感和凄美,也在于其细腻神曲的词境、错落有致的结构、精致幽美的字词,所以他的词才会如此的独具特色和魅力。

四、秦观词的贡献及影响

纵观秦观词,唯有一?愁?和?情?字,而要准确的表达出内心的愁苦和复杂的感情,唯在章法结构和词字上做到词韵丰满、情韵兼胜。秦观,在时代的背景下,远离亲人的痛苦下,独居幽馆的状况下,得拥有多大的勇敢和坚强的内心,才能将胸中的恨爱一字一字表达出来,每写一首,内心都要经受一次的折磨,该是多么的艰辛和痛苦,所以他的词才能展现出自己的个性吧。温婉凄美在于表,凄厉伤感在于内,温婉之中含着异常的激烈,从而才能卓列与唐宋之上,形成了独具魅力的词章,他的感伤词才能在词史上形成了影响巨大的范式。

在词史上以抒情的感伤词描写不乏少见,苏轼词的豪放不羁又非?本色?,柳永词的浅白通俗,就和秦观以浓厚的感伤基调著称的晏几道,风格同样清丽婉约,却空灵悠渺。但他们的词作却在大多时候不能被广大文士所理解,所以很难让人接受。这是因为他们的生活经历和性格不同,所以词所表达出来的感发生命的力量也不同。秦观经过努力苦读,中了进士,却由于党乱之争遭遇迫害,被贬流放,远离亲人,孤居幽闭,这可以说是对当时封建社会众多下层文士悲剧缩影的描写,他们的命运如此类似,所以才会出现强烈的共鸣,也会引起大多数人的同情,这不是一个人在申诉,而是一个时代在悲诉。所以,他的词才会受到热烈的推崇和赞誉。

在词史演进的发展进程中,秦观也做出了极具重要的贡献。秦观受柳永的影响创作了大量慢词,却在此基础上做出了更多的精研与锤炼,弥补了柳永慢词的浅白单调,而写的跌宕起伏。从秦观的章法结构、词字上,具有典雅精致、温婉清丽的特点,尤其在意境的选择和创造上,达到情韵兼胜,营造出?有我之境?。周济在评价秦观、周邦彦之异时,曾说道:?少游最和婉醇正,稍逊清真者,辣耳。少游意在含蓄,如花出胎,故少重笔。?1秦观的词是从心灵深处感发而出的1.周济.宋四家词选[M].北京:中华书局,1986:163.

10

肺腑之言,比柳永更寓情韵,又不似周邦彦凝涩晦味,比晏几道更温婉凄厉,因为秦观是用整个心灵来填词,词中蕴含着他坎坷的人生。

秦观的词,不管是贬谪词还是恋情词,都深深地刻在我们的脑海里,只为俩字?愁?和?情’,一切皆源于情,又终生离不开愁。尤其是在这个充满着各种诱惑的时代,人们的观念金钱至上,情感泛滥成灾,愁苦一触即发,这样的环境下,我们总是变得容易浮躁和不安,遇到感情远没有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高尚节操,遇到一点挫折就会变得无病呻吟,好似?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所以,当你在感叹着各种不幸时,想想秦观。满纸愁苦,一世心酸。待我们卸下伪装的微笑,走进古人的世界,呼吸氧气,净化心灵。

11

结语

秦观的一生可以用悲剧来概括,他坎坷的遭遇,柔弱的性格,造就了他的感伤词,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底层文士命运的写照,因此备受欢迎。总体来说,秦观的词所表达的复杂情感,有寓意身世之感的贬谪之愁,渴望爱情的恋情之愁,前者是因为坎坷的人生经历,造就了他的词总是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的特点,这也是他词的艺术特色。后者则由于对纯真爱情的向往、对世人鄙俗爱情观的讽刺而发出的慨叹,似是描写男女恋情,背后却是被贬之后的失意苦痛、人生落寞的愁绪。因为他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词中含有真实的情感,使他享有了?古之伤心人?的称号。不仅仅是词美,艺术表现上,还能够通过对意象的选择和意境的创造,将景与情紧密的融合在一起,既写出了身世之痛,又创造了伤心之境。在章法结构上,既能弥补柳永以赋法填词所带来的浅白单调之感,又能使整首词读上去显得起伏跌宕、错落有致,且韵味十足。词字上,也具有典雅精致、温婉清丽的特点。

喜欢秦观,不仅是他能够将心坎深处不易吐露的复杂情感真真切切的表现出来,而且还能更多地融入社会性的内容,抒发词人深陷党争之祸,横遭贬谪打击的感伤。也正是因为秦观具有细腻敏感的气质,再加之一生坎坷的悲剧命运,他的词不论是写寄慨身世,还是写恋情之愁,都能迸发出极其柔婉的哀情和感伤,也奠定了其?婉约之宗?的地位。

12

参考文献

[1]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40.

[2]张炎.词源[M].北京:中华书局, 1986.

[3]周济.宋四家词选[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冯熙.蒿庵论词[M].北京:中华书局,1986.

[5]郭绍虞.诗品集解[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6]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9.

[7]徐培均.淮海居士长短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8]徐培均.秦观词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13

致谢辞

本论文是在王雪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开始的杂乱无章,到最后阶段的日趋成熟,都始终离不开王老师的耐心指导。王老师从一开始就十分严格认真,要求做好每一点,即使是再小的细节,都不能马虎大意,再三强调认真对待。她说过一句话,每一次论文的修改都是对耐心的极大考验,也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做事态度。所以,每一次的指导,她都会非常的热心和认真。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诸多不顺,她给我很多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不厌其烦的帮助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另外,在查阅资料方面,由于资源有限,没能找到需要的资料,王老师却给我提供了很多帮助,帮我查找资料、传送资料。在这里谨向我的导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也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本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如果没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很难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我了很多建议,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和指正。谢谢!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