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赏析

《燕 歌 行》赏析

[原诗]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作者简介]

曹丕(187—226),即魏文帝。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第二子,曹植同母兄。八岁能属文,知骑射。稍长,博贯经史百家,又善击剑,弹棋。建安十五年(210),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其时文人多集邺城(今河北临漳西),曹丕以副丞相之尊,与王粲、刘桢、陈琳、徐干、阮瑀、应瑒兄弟、杨修等宴饮游乐,吟诗作文。建安二十二年(217),立为魏国太子。二十五年正月,继曹操为魏王,同年十月,登基为帝,建立魏朝。后人辑有《魏文帝集》。所撰《典论·论文》是一篇重要的文论作品。

〔汇评〕

此歌中极和稳者,诵之不厌,可见好奇人亦有公道也。(〔明〕谭元春《古诗归》) 宛转摧藏,一言一绪,居然汉始之音。又云:“忧来思君不敢忘”,何言之拳拳。(〔明〕陆时雍《诗镜总论》)

子桓《燕歌》二首,开千古妙境。(〔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三)

句句锤炼无渣滓,真是精绝。又云: 七言古前罕有,至此始畅,比《四愁》风度更长。然每句押韵,却是《柏梁》体,而格调仍是乐府,与唐人歌行固自不同。(〔明〕孙《文选集评》)

倾情倾度,倾色倾声,古今无两。从“明月皎皎”入第七解,一经酣适,殆天授,非人力。(〔清〕王夫之《古诗评选》卷一)

魏诗七言创体也,声情摇曳,不能方其思境起止,此《国风》之正。(〔清〕朱嘉徵《汉魏乐府广序》)

曹子桓《燕歌行》、陈孔璋《饮马长城窟行》,皆唐作者之所本。(〔清〕王士《七言诗凡例》)

《秋风》之变,七言之祖。(〔清〕何焯《义门读书记》卷四七)

和柔巽顺之意,读之油然相感。节奏之妙,不可思议。又云: 句句用韵,掩抑徘徊。“短歌微吟不能长”,恰似自言其诗。(〔清〕沈德潜《古诗源》卷五)

〔赏析〕

这是一首思妇诗。一个秋天的深夜,思妇不能入眠,思念着远方的游子,整首诗心理刻画非常细腻。心思重重的人,对时序的变化往往特别敏感,在天气转凉,草木凋零,白露成霜,大雁南飞的秋天更是如此。诗的前三句,表面上只是写天气,实际上已经创造了一种浓重的感伤氛围。第二个三句,引入思君——思念游子的内容。思妇思念游子已经到了肝肠寸断的地步,诗人却不顺着这一思路写下去,而是故意宕开一笔,偏偏设想游子在想念着思妇。接着,又反问一句:“既然你在思乡、在想着我,那为什么还滞留他乡不归呢?”心理刻画真是细腻极了。“贱妾”以下五句,正面写思妇的百无聊赖,她独自守着空房,除了思念游子还

是思念游子,试着援琴鸣弦,弹奏一曲清商来宣泄一下情感,但心中仍然平静不下来。最后四句,补写夜景。皎皎明月照着空床,银河西倾夜已深沉。“夜未央”照应篇首之“秋”,入秋后昼渐短而夜渐长,对于愁思之人来说,季节的更迭,影响最大的恐怕不是冷暖的感受,而是心理的承受能力。诗中的思妇仰望星空,但见天上的牵牛织女星闪烁不定,她不禁发问,你们有什么罪过,也在那里隔着天河不能团聚?结尾二句问的是牛郎织女,实际上是思妇自问,妙就妙在不写思妇自己而思妇本人的情感已在其中,特别耐人寻味。整首诗写得一唱三叹,读后令人低徊叹惋不已。

曹丕两首《燕歌行》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七言诗的成熟。先秦荀子的《成相篇》,其句式主要是七言。《楚辞》中也有不少七言的句子。相传汉武帝与群臣在柏梁台联句,每个句子也是七言。西汉还有一些谣谚也是用七言写成的。东汉张衡《四愁诗》是较完整的七言诗。但是,荀子的《成相篇》是通俗的唱词,接近于散文;而从《楚辞》到《四愁诗》,基本上都带有“兮”字等语气词。因此,完整的七言诗就得首推曹丕的《燕歌行》了。曹丕这首诗句句押韵,与后来的隔句押韵不同。《燕歌行》句句押韵,一则显示其诗风的古朴,再则“一气卷舒”,文气一贯到底,也是这首诗的特色。这首诗共十五句,读法为:前九句每三句一节,后六句每两句一节。

 

第二篇:高适《燕歌行》赏析(龙业原创)

金戈铁马,边塞悲歌

——高适《燕歌行》赏析

边塞诗其来久矣,至盛唐可谓其巅峰,而屹立于巅峰之上者必是高适。

边塞诗,顾名思义,叙写边塞风光及生活的诗歌。有边塞,便有边塞诗。两周立国前后,即有戎狄寇扰四裔,周之君臣奋力攘夷于边关,《诗经》中也有展示,如《采薇》有“不遑启居,玁狁之故”“岂敢定居,一日三捷”之语。到了战国时代,《国殇》中又有“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类的诗句为此类诗歌加入了英雄主义的元素。其后各代,边塞诗逐渐发展繁荣,至唐代蔚然大观,并出现了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

唐朝为亘古未有之大时代,君王有包举宇内的大胸怀,将士有壮志凌云的大气魄,于是就有了进取不已的大事业,大边疆。不仅是边塞诗人为之感染激励,就是不在其流派的许多诗人也慷慨高歌,一抒豪迈的边塞情怀,如杨炯的“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高适,无疑是边塞诗人之翘楚。他曾多次壮游北部边塞,历时共计六年。他出入幕府,饱览边塞风光,密切接触前线将士,深入了解了边关生活,深切感受了将士的英雄精神和他们的疾苦,为边塞诗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统计,他流传下来的边塞诗有40多首,占其诗歌总数的六分之一。其中有的是如《塞上》歌颂建功立业、矢志报国精神——“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有的如《塞上听吹笛》抒写将士思乡之情——“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有的如《营州歌》描绘边塞奇异的风情——“营州少年厌原野,孤裘蒙茸猎城下”,但最能体现他创作最高成就的还是《燕歌行》。

高适的《燕歌行》袭用的是乐府古题,但却挣脱了文人游子思妇题材的窠臼,以一曲悲歌,展现出苍凉壮阔的大背景,抒写出豪迈雄浑的大气魄。

《燕歌行》正文共28句,196字。四句一转韵,形成了既相对独立又联系紧密的七段。虽为乐府古体,但对仗工稳,音律和谐,节奏多变,音韵铿锵,极富表现力。

《燕歌行》是一首叙事诗,叙述了唐朝军队的一次远征救援行动的全过程,塑造了一个将领和众多战士的形象,歌颂了前线战士勇敢杀敌报效朝廷的英雄精神,批判了骄横自大不恤士卒的将领,全面地揭示了造成惨败的内外原因。揭露批判很有深度和力度。无怪乎后人称《燕歌行》为高适第一大作,也可以说它是盛唐边塞诗的扛鼎之作。

既是一首叙事诗,就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相应的叙述者以及以叙述者为中心的叙述方式。《燕歌行》采用的是一波三折的线性情节,以全知全能视角全景式地再现战事全过程,在前六段保持了客观叙述者的姿态,只有第七段例外。而各段叙述者传达的声音却不尽相同,极尽变化之能事,产生出微妙而耐人寻味的效果。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在全诗的开篇,全知全能的叙述者传达出却是“汉将”的声音,而这声音好似京剧武戏主将登场后的台词。他身着戎装,背插令旗,呕哑高喊,边提甲,跨马,正冠,一番起霸后,扫视全场,目光炯炯,眉宇间透出英气,面庞上洋溢着得意之色,字正腔圆、铿锵有力地诵出上述四句韵白:好不豪迈!好不威武!他的第一句告知观众,东北战事紧张,正是朝廷用人之际;第二句表明汉将当仁不让的决心,辞家杀敌报国是本分,更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是自己的的榜样;第三句自诩天生就该横行战场,现在是生逢其时;第四句说明自己不是浪得虚名,因为连皇帝都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看来,这位汉将确有“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决心,会打出一场漂亮的战争的。但是,仔细品味会发现,叙述者如此设计恐有弦外之音:诗人连用两个“汉”,固然是以汉朝代指唐朝——两者都是大一统的王朝,人们都有强烈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但是,两朝也屡屡失利于边战,其统帅往往高调“横行”灭敌,实则好大喜功,一事无成,甚至一败涂地。如果高适有这方面的隐喻的话,那么,这场战事的前景就让人担忧了——为将者如此知己不知彼却傲慢轻敌,那可是庙算失误的。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此处传达的是叙述者的声音。他似从天上俯视,将敌我双方战场形势一览无余。“汉将”率领的唐军进军场面宏大壮观:金鼓齐鸣,旌旗招展,浩浩荡荡,迤逦至榆关碣石。主将的心态也传染给军队,他们摆出一副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的做派,慢条斯理地开拔。岂知此时前线求救,校尉飞畸送来十万火急的羽檄,蛮夷酋首亲帅大军将战火烧到了狼山。而那座狼居胥山是光荣之山、辉煌之山,霍去病曾在此替汉武帝封禅,那是一个民族的荣耀啊!无论如何,前线士卒都要为荣誉而战,可以预见战事将是极为惨烈的。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叙述者的声音告诉我们,边庭的自然环境极为恶劣,尤其不利于唐军,唐军擅长步战、车战的优势无从发挥,而敌军的轻骑兵却如排山倒海、暴风骤雨席卷而来——呼应了次句“破残贼”的“残”字,敌军残酷残忍,战斗力极强!虽然敌强我弱 ,实力悬殊,战场形势非常不利,但唐军战士依然视死如归,浴血奋战,死伤过半。此时,他们多么需要支援啊——需要物质的,更需要精神的!可是,“汉将”们亵渎了他们:营帐内美人正翩翩起舞,将领们沉醉于花天酒地中,哪还顾得上战士的死活。将士不能戮力同心,此战必败矣!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叙述者有意渲染了浓重的悲剧色彩。前十一个字是战场的环境描写:深秋时节,大漠一片苍茫空旷,北风吹来,黄沙四起,百草枯萎,禽鸟远徙,满目死寂。恰值黄昏,残阳如血,一座土城伫立在天际,孤独地承受着荒凉、衰败、萧索、凄寒。击鼓声,鸣金声,马嘶声,呐喊声,渐渐稀少,直至宁静,但这是可怕的宁静——这也是真切的生命体验。战争如此残酷,战士们因为有忠君报国的壮志,所以藐视敌人,无所畏惧,要杀出重围,无奈势单力薄,竭尽全力,也无法成功。悲剧降临了!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这是一场打不赢的战争,唐军早早地就陷入了绝境,士卒们也渐渐绝望起来。越是绝望,就越思念亲人和故乡。此处使用了两组对仗,两相对照。一面是战士,远离故乡来戍边已经多年了。身着冰冷的铠甲,或是日夜与敌搏战,或是守候在营垒中,饱尝艰辛痛苦,不料却遭遇如此结局。回首遥望长安,悲愤无语,无可奈何。一面是思妇,望眼欲穿盼亲人归来。天长日久,音讯皆无,思念之情更加强烈,泪水如玉箸双流,愁苦欲肠断!这场思念的结局必是“可怜无定河边骨,尤是深闺梦里人”!

“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叙述者对战士命运的关注,又由点到面,表现普遍的心理状态。

辽阔边关无法飞度,纵然有万里长风吹送,也无法将真情送进;即使送进,也无法送达爱人的心中,因为这里将是一座死城,没有生命的死城!大决战前的情景是,白日里戎狄大军重围,刀光剑影,黑云压城;夜晚,城里不断传来敲击刁斗的声音,寒气逼人。此景此声,令人不寒而栗,死神随时会降临战士的头上。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叙述者忍不住将客观姿态改为干预姿态,加入到战士们的讨论与声讨中。面对绝境,战士们大义凛然,心静如水,彼此以锋刃上的敌血来展示战绩。他们血战沙场,不为加官进爵、荣华富贵,而是为恪守报销国家的节操。相形之下,“汉将”与战士境界高低一目了然,有霄壤之别,也是读者进一步知晓了“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含意。大难临头,生命之花即将陨落,战士们没有顾恤自己的生命,而是由衷地表达了最后的愿望:李将军再世!汉武时代,猛将如云,飞将军李广也难算是战功卓著,但他备受士卒爱戴,流芳千古,原因就是他体恤下属,与他们同甘共苦,同生死共患难。众望所归,他赢得了士卒最真诚的回报——“士为知己者死”!

叙至结局,我们可以推导出战事失利的原因了,确知此次悲剧的罪魁祸首了。战场环境

对唐军不利,但敌人在此方面获益不会太多;敌军攻势凶猛,但起初他们似乎并不占有人员数量的优势;唐军将领严重失职失误,他骄横轻敌,刚愎自用,不能审时度势,以致贻误战机;还是唐军将领,他不仅指挥不当,而且沉迷歌舞,荒废军务,更严重的是,不顾前线战士的死活,涣散了军队的凝聚力和斗志。

高适,用雄健有力的如椽大笔,为我们抒写了万里边关的慷慨悲歌——《燕歌行》,时过千年,它依然余音袅袅,动人心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