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白帝城 李白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

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注释

⑴发:启程。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近。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

⑵朝:早晨。辞:告别。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⑶江陵:今湖北荆州市。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郦道元《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啭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还:归;返回。

⑷猿:猿猴。啼:鸣、叫。住:停息。

⑸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鉴赏

全诗四句全在一个“流”字,以体现诗人遇赦之后,从此海阔天空的轻松与喜悦的心情。 首句“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描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彩云间”的“间”字当作隔断之意,诗人回望云霞之上的白帝城,以前的种种恍如隔世。一说形容白帝城之高,水行船速全在落差。如果不写白帝城之高,则无法体现出长江上下游之间斜度差距之大。白帝城地势高入云霄,于是下面几句中写舟行的迅捷、行期的短暂、耳(猿声)目(万重山)的不暇迎送,才一一有着落。“彩云间”也是写早晨景色,显示出从晦暝转为光明的大好气象,而诗人便在这曙光初灿的时刻,怀着兴奋的心情匆匆告别白帝城。 第二句的“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短作悬殊对比。这里,巧妙的地方在于那个“还”字上。“还”,归来的意思。它不仅表现出诗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也隐隐透露出遇赦的喜悦。江陵本非李白的家乡,而“还”字却亲切得如同回乡一样。一个“还”字,暗处传神,值得读者细细玩味。

第三句的境界更为神妙。古时长江三峡,“常有高猿长啸”。诗人说“啼不住”,是因为他乘坐飞快的轻舟行驶在长江上,耳听两岸的猿啼声,又看见两旁的山影,猿啼声不止一处,山影也不止一处,由于舟行人速,使得啼声和山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这就是李白在出峡时为猿声山影所感受的情景。身在这如脱弦之箭、顺流直下的船上,诗人感到十分畅快和兴奋。清代桂馥称赞:“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飞越。”(《札朴》)

瞬息之间,“轻舟”已过“万重山”。为了形容船快,诗人除了用猿声山影来烘托,还给船的本身添上了一个“轻”字。直说船快,那便显得笨拙;而这个“轻”字,却别有一番意蕴。三峡水急滩险,诗人溯流而上时,不仅觉得船重,而且心情更为滞重,“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上三峡》)。如今顺流而下,行船轻如无物,船的快速读者可想而知。而“危乎高哉”的“万重山”一过,轻舟进入坦途,诗人历尽艰险、进

入康庄旅途的快感,也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了。这最后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比兴,既是个人心情的表达,又是人生经验的总结,因物兴感,精妙无伦。

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然而只看这首诗的气势的豪爽,笔姿的骏利,还不能完备地理解全诗。全诗洋溢的是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所以在雄峻和迅疾中,又有豪情和欢悦。快船快意,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余地。为了表达畅快的心情,诗人还特意用上平“删”韵的“间”、“还”、“山”来作韵脚,使全诗显得格外悠扬、轻快,回味悠长。

前人对这首诗好评如潮,如杨慎《升庵诗话》:“惊风雨而泣鬼神矣。”清代乾隆御定《唐宋诗醇》卷七:“顺风扬帆,瞬息千里,但道得眼前景色,便疑笔墨间亦有神助。三四设色托起,殊觉自在中流。”丁龙友评价:“此是神来之调。”吴昌琪《删订唐诗解》卷一三:“插猿声一句,布景着色之。”应时《李诗纬》卷四:“等闲道出,却使人揣摩不及。”千百年来,这首诗一直被人们视若珍品。

这首诗的名句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有学者认为,“两岸猿声啼不住”是隐喻李亨兄弟相残。

 

第二篇:谈李白'早发白帝城'

谈李白“早发白帝城”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是一首家喻户晓、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的名作。因此,诸多“选集”、“鉴赏辞典”、教育部特别推荐篇目“初中生必背古诗文”以及“小学生课外读物精选千家诗”等都有选入此诗。此诗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做“下江陵”。

先谈李白写此诗的背景。据《李太白全集》,《唐宋诗词八大家》以及李白“诗选”介绍,李白是被逼卷入唐玄宗的第十六儿子永王李璘案,而被判死刑,后因郭子仪在肃宗面前为李白求情,改死罪为长期流放到夜郎。

原来唐玄宗在安禄山叛乱,逃蜀途中,采纳宰相房琯等人的建议,下诏令太子李亨任天下兵马元帅,任永王李璘为山南东道、岭南、黔中、江南西道节度使。李璘奉玄宗之命,到达襄阳、江陵招兵买马。就在这时,准备隐居庐山的李白,被永王李璘得悉,特地再三派人进山礼聘他出任幕僚。虽然李白妻子宗氏极力反对,但王命难违,再加上李白立功报国之心未死,还是奉召下山,到江陵报到去了。但是,太子李亨在诏书尚未到达时,已在灵武先自行即位。玄宗得知太子即位消息,虽然生气,由于当时的情景也无可奈何,只好默认了;而李白对此事却毫无所知,在到江陵的船上,做着追随永王李璘,平定安史之乱、为国立功之美梦。有李白在船上所写之诗“永王东巡歌十一首”为证。现选其十一如下: 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

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

唐肃宗即位后,担心永王李璘平叛立功,势力大了要与自己争夺帝位,下令永王李璘返回蜀中。李璘不听,他便派兵歼灭李璘,李白被株连。唐肃宗以“附逆作乱”之罪将李白逮捕,投入死牢。本文作者有诗云:

兄弟阋墙诛弟王,昏头李白竟遭殃。

古来权势藏罪恶,新贵府官当自防。

真是李白不幸中之大幸。当他被流放贵州夜郎、抵达白帝城途中,由于唐肃宗册立太子而下令全国大赦,李白也被赦免。于是,李白掉船东下,此时李白的高兴劲,内心的辛酸苦辣,非身经其境的人是不能完全体会得到的。于是,在船上,在经过江陵时李白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诗: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的解释大同小异。在《唐诗鉴赏辞典》(P337)说:第二句的“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暂作悬殊对比,自是一望而知;其妙处却在那个“还”字上——“还”,归来也。它不仅表现出诗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也隐隐透露出遇赦的喜悦。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说:“一日还”言行舟之快。这一解释便避开了“还”字的直接解释。有关此句和大多《选集》都如此处理。但《小学生课外读物精选千家诗》的解释是: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像是从彩云中启程,到一千多里的江陵一天就能返回。笔者认为,这样的分析是错误的。把“还”字理解成早上从白帝城出发,晚上就能返回到白帝城;这是对“还者,归也”的错误理解。但是,也有人把“还”字认为是回家。也是错误。江陵本非李白的家乡,亦非其还活着的妻子宗氏之家,而“还”字,暗处传神,值得细细玩味。

笔者正是在玩味这个“还”字时,产生了疑问,为什么有人说李白对“江陵”

的感情,“不是家乡似家乡”,如此亲切得俨如回乡一样呢?

张天健著的《唐诗答疑录》(P49),却就此问题作了阐述。他与众多注释者不同之处是,他认为,李白的这首诗,不是在长流夜郎,途达白帝城“遇赦”,东下时写的。他说:“据我了解有三种意见(笔者注:即对写此诗的时间)。一、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李白行至白帝城遇赦,乘舟东返,诗是在江行途中写的;(笔者注:在选入“早发白帝城”的绝大多数书中,都持此说)二、这是李白二十五岁时,出蜀漫游途中离开白帝城到江陵时写下的。三、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中认为,那明明是遇赦东下,过了三峡到荆州时写的。郭沫若与第一种意见不同之处是:不同意是‘在江行途中’写的”

张天健认为,“据此《旧唐书地理志》载:‘荆州江陵府,天宝元年(742)改为江陵郡,乾元元年(758)三月复为荆州大都督府’,而李白是乾元二年(759)遇赦到江陵的。李白完全知道‘江陵郡’已复为‘荆州大都督府’。何以还要称江陵呢?江陵和荆州都属平声字,不犯声律,这是疑窦之一。另外,流放赦归虽为一幸,但诗的感情基调始终相左,据查,他流放夜郎和遇赦后的诗篇,都是悲愤哀怨之作,这种感情也绝无仅有,一个政治上饱受打击的人,怎么有《早发》这般突然人生快感的诗呢?这两个疑窦证明《早发》诗不是遇赦之作。”

张天健又说,“江行途中”之作,正如郭老认为,很难讲通,因为忽略了第二句一个“还”字,和第四句“已过”两个字。

张天健认为,《说文》:“还,复也”。“千里江陵一日还”,“还”是归之意。显得对“江陵”有深切感情之喜、浓郁的还乡之情,所以明人杨升庵十分看重“还”字的分量,在《升庵诗话》中指出:“太白娶江陵许氏,以江陵为还,盖室家所在”。至于对郭老“遇赦”东下,不能苟同原因,据瞿蜕园、朱金城二先生评笺此诗说:“此诗若作于初出峡时,则尚未就婚许氏,若作于贬夜郎遇赦时,则许氏久亡矣。”何以得此愉快感情?

根据以上所述,张天健认为:“此诗是李白第二次出蜀还家之作,诗的愉快感情与即将见到分别五载的妻子的心情很吻合,而许氏在安陆,何以诗中是江陵呢?据盛宏之《荆州记》云:‘朝辞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早发》诗‘千里江陵一日还’正是化用,也只能用于此地。至于安陆与江陵,都属荆楚,用‘还江陵’代替‘归安陆’不仅容许,而是与诗的声律需要吻合,这是很清楚的,”

但是,我经过一番研究之后,提出了自己的“一家之说”。

首先是诗的写作时间。我认为是“遇赦东下”时写的,在什么地方写呢?郭沫若说是,过了三峡到荆州时写的,我说是“船经过江陵”时即兴而作的。理由是:

据《唐宋诗词八大家》)(P36)说:“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59岁)春,李白从白帝城乘船回到江夏(今武昌市)。”而不是“下江陵”登岸。江陵不单不是李白的家乡,反而是他自以为可立功报国,向永王李璘报到之地,实际上是他遭难之地。李白对江陵的心情,已无法考察,但是在他的诗作里,对江陵的着笔很少,而对他上岸之地江夏,诗作里多次提及,在《李太白全集》卷之三十五,附录,年谱(P1604)里说,在李白流夜郎期间,写了不少诗,如“流夜郎至江夏陪长史叔及薛明府宴兴德寺南阁”等等。

明人《升庵诗话》说:“太白娶江陵许氏,以江陵为还,盖室家所在。”此言谬矣,安陆之许氏已于二十多年前病逝。李白之第三任妻子宗氏在与李白告别到江陵奔投永王李璘时,住在庐山,“盖室家所在”之说,不能成为理由。李白在

流放期间,写了多首‘寄内’诗,说明他对妻子很怀念。我认为‘寄内’诗一定是写给宗氏的。张天健先生否定“遇赦东下”时之作的论据是上述的两个“疑窦”。为什么不用荆州而用江陵,用“江陵”之理由之一,是盛宏之《荆州记》的化用。此是一种可能性。但是,也可能是李白船过江陵时,触景生情乘兴而作的。至于是否化用,无碍判断。李白政治上饱受打击,最严重的应是这一次。他被判为死刑,后又改为长期流放夜郎,这一打击是极大的,任何一个死刑犯,改判为长流犯,后又遇赦,这种愉快的心情,肯定非常强烈。因此,在船过江陵时,即兴口占此诗。他可能喊着,啊,江陵!我又回来了,我又看到你了。

至于张天健先生认为:“此诗是李白第二次出蜀还家之作”。此语论据不足。李白第二次出蜀于何时,笼统说分别五载。不能令人信服。

笔者于19xx年到泰国看望病重的父亲。过几天后朋友陈萌芳、黄志凯便分别带我到我们曾经工作过的《全民报》旧址。小桥流水没有了,小溪被填平变成街道,而我被关禁过的“监狱”依旧。虽然时隔二十六、七年了,但是,当我身临其境时,仍然是充满年青时的激情。我写下了一首“青春不悔敢奔流”的诗歌。我认为,张天健的“一个政治上饱受打击的人怎么会有《早发》这样突然人生快感的诗呢?”这一疑窦是不成立的,李白的“此情此景”正是他大快之时,脱口而占完全可能。李白遇赦后的诗篇,都是悲愤哀怨之作,也与事实不符。

李白“遇赦东回”后,写了两首诗,一首诗是:《放后遇恩不沾》:“天作云与雷,霈然德泽开。东风日本至,白雉越裳来。独弃长沙开,三年未许回,何时入宣室,更向洛阳才。”这是感恩之作,绝不是悲愤哀怨之作。另一首是:李白回到江夏休养了几个月,身体稍稍恢复健康之后,又南下潇湘漫游去了。李白在岳阳逗留时,当故友贾至、族叔李晔,兴致勃勃地同登岳阳楼,放舟洞庭湖,在游湖时,即兴口占了五首七绝。其二曰:“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欲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其豪兴劲有如青年时期,一点也未泯灭。这又一次证明,李白后期之作,绝不全都是悲愤哀怨之作。李白尽管晚景凄凉,但是,在上元二年(761),李白六十一岁时,他听说安史叛军又一次攻陷他曾长期生活过的地方宗州,并妄图南犯时,不顾年老体衰,认为自己杀敌立功的机会到了,竟上书请缨杀敌,骑马往前线而去。但在半路上便病倒了,不得不返回金陵。比李白小十九岁的族叔、当阳县令李阳冰,十分同情李白的遭遇,便将贫病交困的李白留在府内养病。上元二年(761)的冬天,由于病情恶化,一代诗仙李白便与世长辞了。临终时,他口中断续地占了一首“临终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终天摧兮力不济。

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

后人得知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李白的这首“临终歌”道出了李白的品格,纵使自己不幸,历尽坎坷,但他的悲愤也绝不仅是为自己而悲愤。

最后,笔者谈谈对“还”字的看法:“还”字,大多数的人都只知,“还”者,“归”也。其实,“还”字,还另有一义:“还”(读旋,xuan)者,迅速也。我查过《辞源》、《辞海》、《康熙字典》、《古今汉语辞典》、《王力古汉语字典》等都有此注解。《辞源》(合订本,P1682)注:还,读曰旋。旋,速也。庄穆主编的《诗经综合辞典》有两种解释:还(huan),返回。又,读旋(xuan)。《说文》:还,疾也。陆德明:还,音旋。便捷貌。马瑞辰:还、旋、古通用。如果把“千里江陵一日还”读成“千里江陵一日还(xuan)”,即理解成:千里江陵一日的时间迅速到达了。这不正是李白当时的心境吗?这样,许多人撇开“还家”之说,

也就可以得到解释了。但是,当笔者初稿写成转给余元钱老师审校时,余老师说:“还”字的另一种解释,从诗意说可通,然而,此字读音不同。读huan,其义为返回,属上平声(十五删)韵,而读xuan,其义为迅速,属下平声(一先)韵。李白《从早发白帝城》所押韵为(十五删),因此,此“还”,只能解释为返回或归,不能解释为迅速。如果解释为迅速,则属出韵。李白当不至于此。笔者认为,余元钱老师的此一见解,可信。

写到这里,笔者还有一个不解之谜。“还”字有两义,但是《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都把“还”字的第二义删除了,也即是说,“还”字只有“归”之义,而无“迅速”之义。何故?难道编字典的编者们,可以随意这样做吗?“编字典”是中华民族之大事,岂能如此轻浮草率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