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齐白石作品《虾》的理解

对齐白石及作品《虾》的理解

齐白石,号白石、白石山翁、三百石印富翁。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他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齐白石书工行楷,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其篆刻朴茂有力,书法刚劲沉着,诗文、画论也有独到之处。他重视创新,不断变化,创造了独特不群的风貌。所画作品,都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他曾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团委员,美术家协会主席。19xx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齐白石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他由一个民间艺匠成为一代大师,把民间绘画艺术和文人画融合在一起,造就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衰年变法”是齐白石艺术风格的一次飞跃。变法长达十年之久,其有诗曰“扫除风格总难能,十载关门始变更。老把精神苦抛弃,功夫深浅心自明。”即是对这段经历的记述。

齐白石专长花鸟,在题材上,他画的花鸟草虫之类景物,必是自己见过的东西,“未曾见过,不能大胆敢为也”,以真情实感为依据进行艺术创作。他在深厚的传统功力基础上,用为“万虫写照,百鸟传神”的笔墨技巧来实现他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主张。同时,他以诗入画,把诗的意境化为画的情趣,使他的绘画作品的艺术形象颇具诗的魅力。而更加可贵的是,齐白石的作品中有很多与时代脉搏相应、与人民的忧乐相通的东西,把自己作为劳动者出身的情感融入到绘画作品中去。如此种种,都使其作品富有独特的魅力。

齐白石也擅长山水画与人物画。他的山水画同样是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而作,画风简括雄健。人物画也有相似的特色,简练粗犷,内容诙谐深邃,发人深思。齐白石对自己的评价是“诗第一,治印第二,绘画第三,写字第四”,这也许是他对自己的诗、印不为人所知的有感而发。实际上,他是在绘画上取得杰出成就的同时,又表现出在书法、篆刻与诗作上具有的卓越才能。

齐白石画虾可说是画坛一绝,灵动活泼,栩栩如生,神韵充盈。懂得笔墨也善于操纵笔墨的齐白石,他在下笔画虾时,既能巧妙地利用墨色和笔痕表现虾的结构和质感,又以富有金石味的笔法描绘虾须和长臂钳,使纯墨色的结构里也有着丰富的意味,有着高妙的技巧。他用淡墨掷笔,绘成躯体,浸润之色,更显虾体晶莹剔透之感。以浓墨竖点为睛,横写为脑,落墨成金,笔笔传神。细笔写须、爪、大螯,

刚柔并济、凝练传神,显示了画家高妙的书法功力。画家写虾,来自生活,却超越生活,大胆概括简化,更得传神妙笔。齐白石画虾,绝大多数为河虾,名为“长臂虾”, 特别是70岁后统称为齐白石画虾的晚期,此时画虾以“白虾”为模特,又脱出形似的牢笼,笔下之虾造型各异,有笔有墨,虾须不直即倒,极富书法运笔的韵味,而动感、质感兼备,达到了神形俱佳的化境。虾的精神状态,虾的有弹力的透明体,虾在水中浮游的动势,齐白石把它们最好的展现出来。把艺术造型的“形”“质”“动”三个要素完满的表现出来,这样丰富的内容,齐白石先生用的是及简练的笔墨,不能多一笔,也不能少一笔,一笔一笔可以数得出来。

齐白石虾图,体现了高度的笔墨技巧,在表现了水墨、宣纸的独物性能外,又将虾之质感表现的淋漓尽致, 是白石笔下最写实的对象之一。齐白石曾无奈地说:“予年七十八矣,人谓只能画虾,冤哉!”,诚然,认为齐白石只会画虾是外行家言,就像提起徐悲鸿是画马的,黄胄是画驴的一样可笑,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齐白石的虾确实画的好,人们喜闻乐见,亦是事实。

 

第二篇:齐白石画茶

齐白石(1864一1957),长沙府湘潭县人。原名纯芝,字渭 清,后改名磺,字萍生,号白石。幼年家境贫寒,仅8岁那年在 外祖父开的私塾中读了一年蒙学书。长大后,齐白石以做雕花木 匠来补贴家用,一次,在一个雇主家中无意发现了一部乾隆年间 翻刻的《芥子园画诺》。齐白石如获至宝,立即向雇主借阅,从 此,他“每晚收工回家的时候,用松油柴火为灯,一幅一幅地勾 影,足足画了半年,把一部《芥子园画谱》,除残缺的一本以外,

都勾影完了,钉成16本。钽电容以此为基础,他常忙里偷闲帮人家画 画,由于他天性聪慧,在乡里名气也越来越大,人们请他雕花外, 还请他画画。27岁,齐白石拜湘潭善于书法绘画的胡沁园和擅 长作诗撰文的陈少若为师,10年后,他又拜近代文史大家王阎运 为师,在几位老师的指点下,加之他的刻苦勤奋,技艺日益精进。 从lN2年至19xx年齐白石先后游历了西安、华山、北京、 南昌、桂林、广州、钦州等地,画下了华山、长江小姑山、阳朔山 水、北仑河口、肇庆鼎湖山等自然美景。在钦州东兴时还到达北 仑河岸的越南芒街,但见野蕉数百株,丛立成林,陕得满天都成 碧色,便画下一幅《绿天过客图》,成为他的得意之作。“身行万 里半天下”,不仅饱览了祖国各地的名山kJrIt名胜古迹,而且鉴 赏了许多珍稀秘籍、名画、书法、碑拓,从先人作品中得到借鉴 启示,这在他的绘画生涯中是一段重要的经历。

19xx年,湖南战乱频繁,难于安居,齐白石决意到北京定 居,在J晾他琢磨多时,新创红花墨叶一派,受到人们普遍的赞 赏。这是齐白石画风的又一次变化与发展,他自己作记云:“余 作画数十年,未称己意,从此决定大变,不欲人知,即饿死京华, 公等勿怜,乃余或可自问快心时也。”19xx年,陈师曾前往日本参 加中国联合绘画展览会,带去几幅齐白石的山水花卉画,在日本 引起轰动,还引起了西方人士的注意,画幅全以高价卖出。于 是,齐白石的名声开始在世界范围流传。19xx年他任国立北平艺 术专科学校和京华美术专科学校教授。19xx年北平沦陷后,他在 大门上贴出“白石老人心痛复作,停止见客”的纸条,闭门谢客, 表现了他的爱国情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齐白石历任中央 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画研究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19xx年获中国人民杰出的艺术家荣誉奖状,19xx年又获国际和 平奖金。

齐白石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他擅长画印待和书法,尤其以

画印最突出。他以自然为师,画风清新明快,花鸟鱼虫,均棚初 如生,极富神韵。有人称他晚年的画作“独出匠心,用大笔,泼墨 淋漓,气韵雄逸”。19xx年齐白石90寿涎时,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徐悲鸿说他的笔法,有的纫如雕刻,有的气势磅商。田汉还用

“半如儿女半风云”来形容他的艺术风格,意思是他的画里有细如 儿女之情,又有如风云变化的气魄。齐白石作画讲究意境,他有 句名言:“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一次, 老舍用“蛙声十里出山泉”的诗句请他作画,他在画面上没有画 蛙,只画一群斜断随岩头之间的泉水奔涌跳跃,全画没有一只青 蛙,但“轻声”已喧哗于山谷。他画的《煮茶图》只画一把旧茶壶、

一笆柴火、一把破蒲扇,vishay电阻全画未见煮茶人,却把煮茶人的悠然茶 趣刻画得推妙惟肖,与“蛙声十里出山泉”有异曲同工之妙。齐白 石晚年的另一幅《茶具图》更在“似与不似之间”,寥寥数笔就绘 出一只瓷壶,两只小瓷杯,毫无雕琢和富丽之感,茶杯—前一后, 与壶相拥,壶嘴画得十分突出,老人对乡间茶饮的怀恋之情跃然 纸上。

而送“毛主席正”的

《茶具梅花图》更具想像

齐白石画茶

力,茶壶只画出了顶部,

壶身不知哪去了,任由

读者去想像。外加两只

茶杯,一枝红梅,显得

简单平淡却又十分意味

深长,抑或是两位大师

在品荼谈心?

齐白石的印章风格

也很独特。常人刻印,

形才下刀,他却不描形,而是顺字的笔势顺刻下去。下刀时,刀 向前行,石屑散落,形式或为平整,或为凹凸,完全听其自然,所 以显得有力而古朴。在刻印理论方面,他主张初学刺印,应该先 讲篆法,次讲章法,再讲刀法。篆法是刻印的根本,章法就是结 构,字数的安排要调和得体,刀法要与字形吻合,方的都得方, 园的都得圆。这种议论当时是颇

有见地的。有人形容听齐白石谈

到印,如同听到霹雷,看他举刀到

印,好像呼呼有风声,极显力度。

齐白石篆刻《茶香》尤值得一提,

“茶香”二字笔画简单,粗细各异,

收束处变化微妙而丰富。二字上

紧下松,上部笔划破石而出,寓意

茶文化的源远流长;香字与茶字

齐白石画茶

中部相连,寓意香从茶而出;印下方大块留红.则寓意茶香日溢, 长久留芳,真可谓匠心独运。

齐白石19xx年之后定居北京,但他对家乡充满着思恋之情, 自镑一石印章,曰“中国长沙湘潭人也”,每过一段时间都要南下

到家乡走走。vishay电阻一次家情来迟了,他焦虑不安.挥泪题诗“夕阳鸟 鸟正归林,南望乡云泪满襟。”19xx年夏的一天,他夜中做梦重游 岳麓山,梦醒作诗:

昨宵飞梦到长沙,岳麓山高夕阳斜。

浊世诗人手不遇,坐看红叶久停车。

19xx年,94。岁高龄的齐白石治然长逝,按他的遗愿安葬在湖 南公墓。这位从三湘大地走出来的杰出画家,似乎又最终魂归故 里了。

齐白石画茶

wx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