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重要性

阅读的重要性

阅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尤其给孩子从小培养起一种阅读习惯,对他会终身受益。我们大部分的经验来自间接经验,阅读可以提供给我们精神营养。好书是一生能滋养心灵的东西。 阅读的意义

这世上最有趣的事,第一是人,第二是书。因为,书能使人抓住这个世界秘密的核心。 你读什么样的书就是什么样的人。如果你什么也不读,那么你的头脑就会萎缩,你的理想将因失去活力而动摇。

阅读的意义在于,它在超越世俗生活的层面上,建立起精神生活的世界。一个人的阅读史,即是他的心灵发育史。阅读使人超越动物性,不致沦为活动木偶,行尸走肉。停止阅读就意味着切断了与世界的沟通,与心灵的沟通,人生也就是进入了死循环, 可以说,是

阅读拯救了我.。

读书就是力量,因为读书可以帮助工作,可以增加工作的力量。 ——拿破仑 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

阅读的重要性

阅读的重要性

阅读的重要性

——夸美纽斯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惠普尔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又称世界图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应该算是全世界读书人的节日。今年是第十七个世界读书日,与往年不同的是,节日前夕的4月19日,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项目在北京公布调查结果,其相关数据值得我们这个没有读书节的国家的读书人的关注。

调查显示,20xx年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3.9%,较上年增加了1.6个百分点,连续第四年增长;20xx年国民人均阅读图书为4.35本,较之20xx年国民人均阅读图书4.25本增加0.10本,也就是说,20xx年我国国民阅读率和阅读量均有增长,这是令人欣喜的数字统计。调查还表明,传统纸质图书的阅读率和阅读量双双上升,虽然幅度不是很大,但至少说明,传统阅读方式仍占重要地位。 另外一组调查数据则令人忧虑:20xx年我国国民对个人阅读数量评价中,只有

1.2%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多,7.6%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比较多,50.7%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另有40.5%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量一般。对于个人总体阅读情况,有21.2%的国民表示满意(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有20.9%的国民表示不满意(比较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另有57.9%的国民表示一般。

两组调查数据让人忧喜交加,但还是忧大于喜,这里且不谈阅读质量,仅国民人均阅读图书为4.35本的阅读量就很难让人高兴起来,不妨与周边国家以及法国、以色列国民年阅读量的数据做一对比:日本40本、韩国11本、法国20本、以色列60本。还有来自联合国对世界500强企业家读书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的数据:日本企业家一年读书50本,中国企业家一年读书0.5本,相差100倍。再就是来自网上的一项相关国家每年人均购书量的数据:以色列64本、俄罗斯55本、美国50本,而中国平均每人每年购书不足5本。

近年来,关于如何提高阅读率和阅读量不仅是专家学者的经常性话题,也为普通民众广为关注,更有无数网民书友热议。其中,多多开展读书活动包括设立国家读书节等已成共识。这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我国国民对举办阅读活动的呼声较高,有62.6%的国民认为有关部门应当举办读书活动或读书节。笔者以为,鉴于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统计数据,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对民间有关设立国家读书节的呼声与建议给予更多重视。

提问者评价

感谢 除了美国的50本是我不知道的 其他的都知道了 有更详细或者更多国家的吗?谢谢了

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xx年我国人均读书仅为4.3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更别提犹太人的64本了,中国是世界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这与中国悠久的文明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很不符,因何当前中国国人陷入阅读危机?

从传统上说,阅读一直停留在精英层面,没有形成全民阅读的传统。 其次,即时的在线浏览正在取代传统青灯黄卷式的经典阅读。以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为特征的“浅阅读”正成为阅读新趋势。这种阅读方式虽然有较为快速、及时等优点,但也存在容易令人产生思维惰性、缺乏系统思考和判断能力等弊端。

再次,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人心变得浮躁。生活压力大,让人们很难静下心来再去思考书中的要义,也很难有兴致去探索哲学的命题。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将阅读当成是获取信息的途径。

国人的“阅读危机”还表现为阅读的功利化。一直以来,升学和就业成了

国民教育的主要追求,学生就形成有用的书就读,无用的书不读的功利阅读观。这样把读书当成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而不是对读书本身感兴趣。

最后,部分国人阅读量少与个人需求有关。中国当前处在社会转型阶段,忙于各种事情而无暇阅读是一部分人阅读量少的原因。一个人的阅读量还与他对阅读的意义和价值的理解相关。如果认为阅读与自己的生存状况关系不大,或者阅读反而会影响生存状况的改善,他就没有阅读的需求和积极性。

不久前,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国内掀起了一股“莫言热”,但要拉动国民阅读水平,仅靠莫言一人,那无异于杯水车薪。我们应该抓住当前莫言“阅读热”的契机,想方设法,把这个“短热”转化成为“长热”,把针对一个人的“快热”,转化成针对更多的作家作品、更宽广领域经典之作的“慢热”。 “20xx年,中国人均读书4.3本,比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犹太人的64本少得多。”一段时间以来,这个论断被各种媒体反复引用,说它令我们感到振聋发聩甚至痛心疾首,并不为过。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我国当真已经成为“世界上年人均读书量最少的国家之一”了吗?

世界读书日的呼唤

①每逢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我的心情总会不由自主地变得沉重起来。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爱书、读书,有着浓厚书香传承的民族。中国人往往将读书看成是生命的一种延续,一种使生命达到不朽的途径和手段。可惜的是这仅仅只是对古人而言。

②如今国人日渐远离书籍。据说,目前我国每年出版的新书种类已跃居世界第一,但遗憾的是无论是国民阅读率、人均图书拥有量还是家庭藏书量我们都远远落后于许多国家。从19xx年起,我国开始进行“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怎样呢?持续走低。从19xx年的60.4%,一直跌到48.7%,距离最近的这次调查总算略有回升达到49.3%,但也仅仅只是比上一年增长了0.5个百分点,增幅为1.02%。20xx年发布的第6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国民中有读书习惯的读者仅占5%左右;我国识字国民中平均每人每年阅读图书5.2本(全世界平均每年每人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民族,为64本,平均每人每年读书最多的国家是俄罗斯,为55本,美国现在正在开展平均每年每人读书50本的计划);我国国民家庭藏书量平均为69本,而人均购书额不足35元。

③与此相反,冰岛人口只有26万,而他们的平均阅读率却是世界第一。全国人民勤于读书,艺术家和文字工作者备受礼遇。在人口约1000万的东京,地铁内上下班的人拥挤不堪。但是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日本人依旧一手拉着把手,一手拿着报在阅读。英国人喜欢逛书市,也喜欢去图书馆。英国有一个完整的公众图书馆网络体系。那里除了出借书籍外,还为孩子、医院里的病人、监狱中的犯人等提供各类特殊的服务。犹太人是举世公认的酷爱读书的民族。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调查,犹太人聚居的以色列人均拥有图书馆和出版社数居世界之首;而且每个村镇都有布置典雅、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和阅览室。在这个

仅有500万人口的国家,竞有890种杂志。酷爱读书,不能不说是犹太人在亡国两千年之后,又能重新复国的重要原因;酷爱读书,不能不说是犹太人在流离失所中诞生了马克思、爱因斯坦、门德尔松等无数杰出思想家、科学家和艺术家的重要原因;酷爱读书,不能不说是犹太人不仅在全世界富豪中名列前茅,而旦在历届诺贝尔奖得主中占有惊人比例的重要原因。一句话,酷爱读书,使得犹太民族成为一个优秀的民族。

④温家宝总理不止一次地说过:“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的确如此,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从其对书籍的亲疏态度就可以判断出其文明和文化素质的程度。因此,要提高个人修养、实现民族振兴,必须赶快读书。

(选自《中华读书报》,作者史飞翔)

 

第二篇:浅谈阅读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浅谈阅读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大关县天星镇第一中学 鲁显芬 电话180xxxxxxxx

读与写是语文教学的双翅,读写比翼齐飞,方能鹏程万里。读是基础,写是发展;写有利于增强阅读的兴趣,读则能促进写作的提高,读和写是互相渗透,不可分割的。 阅读乃写作的基础,它不仅仅为写作提供表达形式、写作技巧方面的范例,而且在开阔视野、积累知识、丰富语言、陶冶情操等方面对学生都会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提到作文学生就会眉头紧锁,苦不堪言。为何?因为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究其原因主要是书读得太少,积累的语言材料不多。阅读是学生获得写作范式的必由之路,没有对大量文学作品内质的深刻把握以及由阅读获取的情感体验而形成的深沉积淀,是很难产生内涵丰富的优秀之作的。只有以广泛的阅读记忆、获取信息为前提,才能写出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好文章。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诱发人们积极参与某种活动的内驱力,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如果我们能够培养起学生读书的兴趣,让学生多读书,学生在读书过程中汲取了丰富的写作营养,那么写起作文来就会较为得心应手。

首先,激发学生课内阅读的兴趣。(一)、以课文阅读带

动写作,让学生把在课文中通过阅读训练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写作上,把阅读技能转化为写作技能。从写作的角度来阅读课文,以写作作为切入点来理解课文,指导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去阅读,去感知作者选材的艺术性,布局谋篇的技巧和遣词造句的准确、精美等。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有创见。(二)、通过阅读课本,让学生从原文的阅读中跳跃出来,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写作的空间遨游,如:学习了《七颗钻石》一文后,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想象小姑娘累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她做了一个梦,她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这样由课文而来,一方面学生觉得不陌生,有内容可写,消除了作文的恐惧心理;另一方面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三)、通过阅读,结合课文精华模仿写作。鼓励学生模仿,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茅盾说:“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低形式。”模仿,并不是照抄,而是以范文的命意与词章为依据,让学生从中汲取营养,学习写作方法,模拟成文。通过模仿达到不模仿,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模仿是创造的基础,创造是模仿的目的。模仿范文是读写结合的一条重要经验。在学习中,让学生带着写作目的去学习课文,指导学生从范文的剖析、赏读中,感悟作者感受生活、认识生活、理解生活、表现生活的方式,培养学生观察、认识、表达的素质,再引导学生模仿范文的立意、

构思、谋篇和表达方法,掌握作文的规律,在借鉴、模仿的基础上写出真意的作文。如:学习了茅盾的《白杨礼赞》之后,取其象征手法立意,指导学生写托物言志的文章。

其次,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课内阅读的兴趣培养起来后,课外阅读兴趣的激发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这时,教师在课内阅读教学中就必须适时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讲活课内知识,让学生认识到教材中文章思路之深刻,人物之鲜活,语言之精美,使学生欲罢不能,产生进一步了解、研究、体味的强烈愿望。如: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后,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诱导:《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你能再说出一些妙笔生花的文段吗?鲁达逃亡之后的命运如何等。这样学生自然就产生了阅读《水浒传》的强烈欲望,而在课外自觉地进行阅读。

另外,开展多种语文课外活动。如:讲故事、演讲、辩论赛、诗词背诵会,精彩片段朗诵会等,借以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尤其对写作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最后,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一)指导学生把读写结合起来。“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求学生摘录一些精彩的词语、句子、段落。对读过的文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并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二)指导学生把

精读和博览相结合。

总之,阅读对写作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当加强阅读的训练,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从而才能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写出优秀的作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