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劳动成果》导学案

陈官营中学自学导案

年级:八年级

主备:张艳平

一、学习目标:

1、劳动成果来之不易,我们必须要珍惜。我国的国情需要我们珍惜劳动成果,珍惜劳动成果要取之有度,用之有节。

2、树立珍惜劳动成果、节约资源的意识,养成文明消费的习惯;认识劳动的价值,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3、⑴、艰苦朴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发扬光大

⑵、珍惜劳动成果要取之有度,用之有节。 学习重点:为什么要珍惜劳动成果。

学习难点:如何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二、自主学习 学科:思品 课题:《珍惜劳动成果》 审核:郎丛

1、劳动成果是用汗水换来的财富。珍惜劳动成果,就是 的具体表现。

2、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所有用品都是通过许多劳动者的产出来的,都来之不易。

3、珍惜、艰苦朴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有地索取、有地消费,就会常保富足。

5、我国是资源的国家,而且目前还处于很多人的生活并不富裕,这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和社会现实。

6、对于每个人,特别是青少年来说,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三、合作探究:

(一)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

从一粒种子到我们碗里的米饭,要经历哪些过程,在这些过程中会有什么样的艰辛付出呢?

(二)思考:(1)我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还有哪些浪费的现象?

(2)对此有何感想?

(三)历史上,古今中外勤俭节约的故事不胜枚举。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你还有哪些关于爱惜劳动成果、勤俭节约的名人轶事与名人名言,与大家分享。

(四)、资源短缺,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约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我国人均拥有的土地资源、耕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和草地资源分别只是世界人均拥有的1/3、1/3、1/2、1/4、1/6和1/3。 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水资源、4%的森林、1.8%的石油、0.7%的天然气、不足9%的铁矿石、不足5%的铜矿和不足2%的铝土矿,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对于以上材料,你读出了什么信息?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感悟内容:我们青少年在勤俭节约方面应怎样去做?

(五)辩论会:

正方: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没有必要再像过去那样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了。

反方:虽然现在社会发展了,但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仍有必要。

(六)、知识巩固,疑难解答(有疑难问题的请提问)

四、走近生活,活学活用:

1、材料一:“一提起零花钱,我心里就隐隐作痛。自己家里一直不富裕,尽管平时总是教育孩子要节俭,但儿子却总是喜欢与同学攀比,更没想到的是,他竟然几次偷拿家里的钱。”

——一位母亲的话

材料二:一中学生用零花钱摆阔请客,一桌竟然花了1200元。

(1)、材料一中儿子的哪些行为不正确?

(2)、针对上述材料反映的现象,请谈谈你的看法。

2、香港富商李嘉诚,有一次从酒店出来准备上车时,把一枚硬币掉在地上,他便弯腰去捡。旁边一位保安见状立即帮他捡起。李嘉诚把硬币放进口袋后,再从钱夹里取出100元港币递给保安作酬谢。有人向他问起这件事,他的解释是:我若不去捡这枚硬币,它就会在这个世界上消失;而我给保安100元,他便可以用来消费。我觉得钱可以拿去使用,但不能浪费。

读了上述材料,请谈谈你的感受。

五、总结反思:

我的收获:通过学习,我知道了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

六、拓展延伸:小组开展“我的勤俭节约宣言”活动,确定宣言内容,撰写宣言。

 

第二篇:珍惜劳动成果教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