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先进事迹材料

关爱留守儿童先进事迹材料

萧县刘套镇赵庄小学 陈德学

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逐年增加,留守儿童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他们远离了直接监护人的关爱照料,跟着爷爷、奶奶,他们只能管孩子的一日三餐,对于教育他们是力不从心,孩子远离了父母,成了有父母的“孤儿”,造成了儿童教育的真空,针对这种情况,我对我班的留守儿童做了如下的工作:

一、深入家庭,了解留守儿童的所想所需。

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由于其具有特殊性,已不能只局限于学校里文化知识的传授。我多年的经验让我懂得,深入到他们的家庭,全面的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对他们有目的地进行教育,效果会事半功倍。通过调查,我发现大部分留守儿童都是跟着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由于这些老人大多数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法陈旧,而且都比较惯孩子,所以造成了这些孩子中有极大一部分有放纵现象。发现这个情况后,我就经常去留守儿童的家里家访,一方面是督促他们学习,另一方面是了解他们的所想所需。有一次,我去一个经常迟到的、且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家里家纺,到了他家才知道近段时间和他相依为命的奶奶病了,不能料理家务,这个学生就承担了整个家务,洗衣、做饭、拉奶奶打掉水,况且他还是个男孩子,了解了情况后,我想也真难为了这孩子,我随时给他一些钱,孩子说啥也不要,他说爸爸妈妈走的时候给他们留了足够的钱,只是他这是想让妈妈回来,可是不小心把妈妈的电话号码丢了,我想方设法闻到了他妈妈的电

话,他用我的手机拨通了妈妈的电话,我看他激动的脸都红了,通话结速后,他甜甜地对我说:“谢谢老师,我妈妈马上就回来了,我以后也就不会迟到了,也不会不完成作业了。”听到这话,我感到特别开心。

二、多多激励,帮助留守儿童树立自信心。

平常,老师们在一起谈论时,总是爱说某某孩子不听话,不爱学习等,归结起来就是因为他们是留守儿童,更有人称他们为问题儿童。我认为留守儿童不能和问题儿童划等号,在他们身上之所以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是我们平时没有很好地激励他们,导致他们缺乏自信心所致。我想,我作为班主任,应该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更多地关注他们,多向他们竖起大拇指,让他们知道自己能行,也让同学们知道他们能行。我班学生陈琪基础较差,在家无人辅导,他经常不完成作业,有一次大课间,我让他到办公室,事先给他布臵好了作业,并辅导他把作业写完。第二天,我就拿着他的作业在班上表扬了他,结果从那天起,他天天都按时完成作业了。看到他的转变,我更坚信: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

三、经常开展主题教育等活动。

在留守儿童中开展“自理、自立、自强——争做合格小公民”主题教育,“我心中的爸爸妈妈”征文活动和“我成长、我快乐”演讲比赛,并把自己写的内容贴在展示台内,让大家阅读,培养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增强他们独立自主能力,促进了身心健康。

四、细致入微的关爱留守儿童。

留守学生最需要亲情,特别是生病的时候,我班留守学生李腾龙,平时学习马虎,作业不认真,我找他谈了几次,对他进行耐心的教育,效果甚微,有次课间我找他改作业,发现她的脸红红的,我用手一摸,有点烫,于是我便把他的带到学校附近的医院,测量了体温,果然有热,医生给他打了退热针,我又陪着他打了掉水,这时已经放学了,我又把他送回家。从那以后,他像变了认识的,懂事多了,学习也认真多了。

用心灵筑起留守学生健康成长的阶梯是我们工作的信条。我们深知关爱留守儿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我会无怨无悔的做下去,把关爱洒到每个留守儿童身上,为他们解决成长中的困难和问题,使它们能够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打造特色品牌

阜阳市颍东区新乌江镇中心学校成立于20xx年,是一所农村集镇初中。学校占地面积28960平方米,拥有教学班15个,在校学生713人,教职工48人。多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环境育人、管理育人、亲情育人”的育人策略、“修德、启智、强体、成才”的办学理念和“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的办学宗旨,恪守“尚德、励志、笃行、创新”的校训,营造“协作、守纪、文明、自

强”的校风、“ 奉献、严谨、善导、爱生”的教风和“ 向上、向善、求真、求新 ”的学风,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教育教学设施,大面积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近年来,农民工外出务工人数越来越多,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日益成为社会热点,成为我们学校必须研究解决的一大难题。为此,我校将“关注留守儿童成长,情系留守儿童发展”作为科研立项课题,并对学校特色创建工作进行了再思考、再认识,把留守儿童管理作为我校办学特色。在我校,学校就是学生的家,老师和同学就是自己的亲人,学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现将我校创建市级特色初中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恬静舒适的校园,给留守儿童家的幸福

学校一直把打造绿色生态校园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当中,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涵,以“特色校园”促“特色学校”的创建活动,大力提升校园的文化品位。学校的角角落落都有着浓烈的文化氛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受到熏陶,校园文化发挥了巨大的育人价值。当你走进校园,学校的楼梯、走廊、广场、花园,都尽情发挥“一草一木能传道,一墙一壁会说话”的育人功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几大文化板块:楼梯为岁寒三友主题板块;楼道为名言、读书、科学、体育等主题板块;花园为欧阳修文化名人主题板块;广场为七彩梦主题板块,校园文化墙

为孝道主题板块,标准化的塑胶操场为力美主题板块,各个板块设计精美,富有内涵。学校大门外高大的玉兰树和柔美的垂柳相映成趣,音乐广场内七彩的瓷砖和绿色的竖琴交相辉映;校园主干道两旁花园草木相间,错落有致。校园俨然是一部部生动的经典文化读本,吸引了广大师生的眼球。留守儿童在这个恬静舒适、充满文化氛围的环境里生活、学习,倍感身心愉悦,温馨幸福。

(二)完善先进的教学设备,给留守儿童家的温馨

总投资近300万元的综艺楼造型独特,美观大方,是整个校园的形象建筑,美术室、音乐室、舞蹈室、书法室、阅览室等附属设施一应俱全,进一步满足了留守儿童管理的总体需求。占地近1万平方米的标准化的塑胶操场,篮球、羽毛球、排球、沙坑、单双杠应有尽有,给留守儿童创造了课余快乐运动的天堂;拥有80台计算机的多媒体教室、260个座椅的学术报告厅、拥有5万册的数字化图书馆、可容纳1000人的就餐中心都给孩子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数字信息化的校园、班班通工程更是为留守儿童提供了快乐学习的平台。七彩梦广场、古亭、喷泉池、石碑,雕塑等景观古朴典雅;物化生实验室、心理咨询室、科技室、图书室、阅览室、健身房等专用室以及男女生宿舍楼,各具特色。完善先进的教学设备,优化了教学环境,改善了办学条件,为学校的发展、腾飞插上了翅膀,让留守儿

童有一种家的温馨。

(三)宽松和谐的课堂,给留守儿童家的快乐

班班通平台下的课堂教育改革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让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家的快乐。在课堂上,教师以组为单位来组织教学,各个组间进行多样化的探讨和交流,让学生在参与、合作、探究中得到发展和提升。尤其是展示环节,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每个学生都希望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学习目标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更是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得到实现。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让师生角色得到了彻底的转变,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整个课堂有声有色,其乐融融。新课改的舞台是广阔的,它让老师和学生在充满激情与快乐的氛围中得到共同提高,它是成为人性教育的殿堂,给留守儿童带来了家的快乐。

(四)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 给留守儿童家的温暖

学校本着”拓展视野,培养习惯,激发兴趣,砥砺意志”的宗旨,根据学生的爱好,设臵了内容丰富的课程,成立了形式多样的兴趣小组,并将每天下午第四节课为活动课。兴趣小组有美术、书法、音乐、棋类、体育、舞蹈、写作、英语、武术、信息、科技等10个,充分体现了学生兴趣爱好的多样性;活动课力求人人有事做,人人做趣事,堂堂精彩纷呈。老师放弃了周末、

节假日和课余活动时间,无偿为学生做指导。这既发挥了老师的专业优势,又充实了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在提高知识水平、培养技能的同时,又调适了情绪、陶冶了情操。针对初中学生参与意识强、表现欲强的特点,学校政教处、团支部配合各班利用出板报、开展知识竞赛、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各种表演、展演等形式开展多种课内外活动,使学生在有益的文化熏陶中提高文化素养,增长才干。此外学校还积极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和生理健康教育,开设有针对性的心理和生理健康课和讲座,使留守儿童的行为偏差和心理生理障碍得到及时矫正。

(五)宽严相济的教师队伍,给留守儿童家的爱意

学校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当孩子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爱时,他们渴望在学校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爱护,去感受来自集体的温暖,以慰藉自己脆弱的细小心灵。针对留守学生普遍存在的家教薄弱、亲情缺失、缺少精神关怀等突出问题,我校成立了“代管家长”队伍,班主任、课任老师与留守学生“结对子”,当起学生的“代管家长”,承担了留守学生的监护职责,做他们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这些“代管家长”扮演着三个角色,即老师、爸爸和妈妈。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这些留守孩子在学校里愉快地生活、快乐地成长,他们感受的是家庭一样的温暖。同时,学校还充分发挥班集体的作用,发动全体学生都来帮助和关心留守学生,与他们结成互助对子,

开展“手拉手”互助活动,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在师生情、同窗情的双重呵护下,留守学生不再孤独消沉,而是敞开心扉,开心的生活,努力地学习,勇敢坚强地面对生活。

(六)规范留守儿童管理制度,给留守儿童家的安全

良好的管理还必须有良好的制度。学校在关爱留守学生的同时,也在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开学之初,每位班主任都要做好留守儿童的摸底工作,让留守儿童认真填写两张表格:一是留守儿童简明登记表,通过这张表了解留守儿童的爱好、性格、理想等基本情况,还包括父母亲姓名、联系方式、外出工作地址及单位甚至经济收入等家庭情况,代理监护人基本情况;二是问卷调查表,通过问卷调查表了解留守儿童对父母外出打工的态度、与父母沟通的方式、对代理监护人的态度以及他们烦恼时宣泄的途径等。班主任还要将留守儿童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记入档案,比如:学习情况、行为习惯、情感、能力的发展等等。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班主任经常主动电话联系留守儿童父母,让他们尽量做到定时与子女通电话沟通感情、与班主任联系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近年来,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上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先后制定了《留守儿童档案管理制度》、《留守儿童节假日托管制度》、《心理健康咨询预约制度》、《生活老师职责》、《保卫制度》等等,学校与班主任、生活辅导老师、保卫人员

签订了《留守儿童安全责任书》,实行工作责任制,严格执行各项纪律制度,督促责任人履行好各人的职责。学校给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空间,使学校和教师及时填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空白。

二、取得成绩

(一)学校方面

学校坚持以严格的要求规范行为,以丰富的活动发展能力,以文明的环境熏陶性情,以优质的服务保障成长,使留守儿童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今我校留守孩子思想稳定、学习进步、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中,我校留守儿童都考出了很好的成绩,进入了理想的学校。学校在留守儿童管理方面的做法,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多家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几年来,学校先后获得了“安徽省两基工作先进单位”“阜阳市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阜阳市花园式学校示范学校” “颍东区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还连续多年被评为“管理规范化学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单位”“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 “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文明单位”。在颍东区教育督导评估中,学校多次被评为第一名。

(二)教师方面

中心学校马朝学老师被评为阜阳市优秀乡村教师;中心学校马朝学老师被评为安徽省最美乡村教师;张栋梁老师在省音乐教

学大赛中,荣获优秀奖;屈俊标老师被评为安徽省劳动模范;胡文志老师荣获颍东区书法教学大赛一等奖;胡丽荣老师荣获颍东区英语教学大赛一等奖;王涛的《多媒体在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中的优势与弊端》论文荣获阜阳市二等奖;胡丽荣老师在颍东区中小学文化节“蜡笔画”比赛中荣获辅导一等奖;张敏老师在颍东区“珍惜水资源 保护水资源”学生征文比赛中,荣获中学组优秀辅导奖;在20xx年度,全校有35位教师论文获得市区一二三等奖。

(三)学生方面

在颍东区中小学第五届运动会中曹珍荣获中学组女子800米第一名;胡敏荣获中学组女子跳远第一名;陈莎莎荣获中学组女子跳高第一名;陈淼同学在颍东区中小学文化节 “蜡笔画”比赛中荣获一等奖;韩丽同学在颍东区“珍惜水资源 保护水资源”学生征文比赛中,荣获中学组一等奖;胡小刚同学在阜阳市中小学书法比赛中荣获中学组硬笔二等奖;郭孝文同学荣获安徽省优秀团员称号;周冰玉同学荣获颍东区中小学生书法竞赛中学组软笔一等奖。

成绩属于过去,希望在于将来。新乌江镇中心学校全体师生员工一定会凝心聚力,满怀信心,扎实苦干,开拓进取,努力把新乌江中心学校建设成为留守儿童生活的家园,学习的乐园。 北庄镇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情况

汇报材料

北庄镇辖17个行政村,面积 4.2平方公里,人口4.2万人,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员5000余人,14周岁以下的留守儿童260余名。为响应党和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号召,同时为大学生村官快速成长成才搭建平台,我镇把做好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做为抓好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特此成立了以“大学生村官”为主要载体的留守儿童关爱队伍。现将主要做法做以下汇报:

一、领导高度重视,成立关爱小组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留守儿童也伴随产生。由于长期远离父母,缺乏亲情,对留守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对此,我们始终坚持把做好留守流动儿童工作,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纳入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20xx年6月,三夏生产期间,大学生村官在麦场防火时发现许多孩子被老人带到麦场,无人管理,且多数为留守儿童。为让家长放心麦收,同时给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我镇7名大学生村官自发组织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服务队”,利用村委大院对留守儿童集中照顾。

活动开展之后,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为培养大学生村官迅速成长,规范建立“大学生村官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长效机制,我镇党委、政府及时召开党委会议制定实施方案,并成立了由镇党委副书记常钰同志任组长,以组织办、妇联、团委、关工委、教育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成立大学生村官关爱留守儿童快乐成长之家的通知》。

二、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规范建立留守儿童“快乐成长”之家

留守儿童活动之家成立初期,活动场地主要集中在在镇驻地村北庄村,覆盖面窄,活动硬件设施不健全,再加上队伍人员主要是大学生村官,人员少,活动缺乏持续性、规范性,活动内容也不丰富,留守儿童领导小组成立后,我镇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把规范留守儿童“快乐成长”之家建设作为重点工作。

(一)做实硬件,规范活动场地建设

我镇本着就近方便的原则,在北庄、青石岭、后峪、高庄、东庄、务后等村的村委会或较大的户设立大学生村官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快乐成长之家,扩大活动覆盖面。并要求在快乐之家所在地成立以村支部书记任快站长,以大学生村官、留守儿童所在村的妇联主任、团支部书记等人为成员的村级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完善快乐之家的硬件设施,即完善“三表”(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登记表、爱心志愿者基本情况登记表、爱心志愿结对登记表)“二本”(开展活动情况记录本、活动图片资料本)的基础档案资料,完善活动场地的玩具、图书等活动用品。

为明确分工,我镇规定,对“三表”“ 二本”工作主要由大学生村官与妇联主任共同完成。在活动用品方面,除镇财政投入1万元外,还积极发挥机关党员的作用,开展“献出一份爱,构建一个家”的捐建活动。据统计,今年以来,全镇各部门共向留守儿童捐助爱心款1万余元,赠送图书、光碟、玩具等500余套,有效解决完善了活动场

地建设。

(二)发展壮大爱心队伍,规范“爱心志愿者”管理

由于目前我镇大学生村官只有7名,而全镇留守儿童人数已达到260名,仅仅依靠大学生村官的力量做好留守儿童的工作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我镇积极招募扩大爱心志愿者队伍,通过积极宣传、广泛动员,目前,我镇的爱心志愿者队伍以扩大到200余人,人员涉及大学生村官、村“五老”人员、返乡大学生、五好家庭户等社会各界人士。 为确保关爱工作落到实处,我镇在扩大爱心队伍的同时,还不断规范“爱心志愿者”管理,完善互动联系长效机制。

1、建立“爱心志愿者”结对联络卡,方便双方相互了解,长期联络。把“爱心志愿者”的基本情况和结对受助的“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制作成结对帮扶卡,印发给“爱心志愿者”和“留守儿童”,以便双方相互了解,长期联络,沟通情感,弥补“亲情不足”。

2、建立“爱心志愿者”活动记录卡,切实把关爱工作落到实处。要求“爱心志愿者”把定期联络、看望留守儿童的情况登记在“爱心志愿者”活动记载卡上,并做为镇年终表彰的依据。

3、建立大学生村官与“爱心志愿者”联系制度。为调动爱心志愿者的积极性,我镇大学生村官还分成7个小组,分别负责联络28名爱心志愿者,通过电话、上门拜访开座谈会等形式调查了解爱心志愿者在帮扶中的疑惑困难,加强交流沟通和信息互动,提高关爱水平。

(三)规范活动内容,明确活动分工

随着帮扶人员的扩大,我镇突破初期大学生村官活动内容单一、活动

时间不确定的局限性,对快乐之家活动内容和时间做了规范。

1、规范活动时间,主要在周末、农忙季节以及一些节假日。“爱心志愿者”除自行安排关爱留守儿童的时间外,还要安排值班表以方便对主动到“快乐之家”活动的留守儿童看护指导(为工作方便,值班人员多是村两委成员)。

2、规范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帮扶教育、亲情联系、节日联谊以及监护人培训四个方面。即利用图书、玩具、远程教育等设施给留守儿童讲故事、做游戏等,同时,通过谈心、家访、校访等形式,及时发现留守儿童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并予以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此外,对特别贫困的留守儿童给予一定的物质资助;每月定期以电话、见面、书信等形式与留守儿童和和临时监护人联系,指导孩子给父母写信或通话,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到学校或家庭看望留守儿童,每年陪留守过一次节日;利用“六一”儿童节等节日,组织“爱心志愿者”开展看望问候和捐助活动;提高关爱水平,组织留守儿童开展演讲或朗诵比赛等,培养留守儿童从小学会感恩、长大回报社会的意识;每年对留守儿童监护人开展1-2次家教培训,规范其监护行为,明确其教育职责,强化其家教意识。

3、明确活动分工。对于非大学生村官的“爱心志愿者”主要做好留守儿童的“帮扶教育”“亲情联系”工作,对于大学生村官除做好以上工作外,还要做好“节日联系”、“监护人”培训工作。即除值班日外,非大学生村官的“爱心志愿者”的帮扶对象主要是结对留守儿童,是个体对个体的,但大学生村官除做好个体对个体的结对帮扶外,还

需要大学生村官集体组织活动,形成大学生村官集体对全镇留守儿童集体、大学生村官集体对全镇“爱心志愿者”集体的工作机制。

三、规范考评机制,促进工作落实

为切实做好大学生村官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确保境内留守儿童无辍学、无犯罪等情形,促进全镇儿童健康成长,镇党委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大学生村官年终工作考核内容,并采取座谈、抽查等方式对大学生村官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进行考核,考核成绩记入个人档案。对爱心志愿者年终表彰奖励。

经过规范化建设,目前我镇已建立留守儿童“快乐之家”之家8个,覆盖率达到60%,形成了大学生村官与“爱心志愿者”互动合作的良好工作局面,不仅在全镇营造了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而且有利促进了留守儿童的健康快乐成长。

此外,在“留守儿童快乐成长之家”建立规范的过程中,大学生村官不仅是大学生村官不仅承担“快乐之家”创意者、“爱心志愿者”的角色,他们还是组织者、领导者的角色,如组织领导留守儿童参观法庭、组织领导留守儿童到敬老院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组织联络“爱心志愿者”以加强交流与沟通。大学生志愿者的组织协调能力、服务意识等各方面能力得到锻炼提提高。

目前,为吸引更多的爱心人心参与到关爱留守儿童的队伍中去,我镇还准备与枣庄日报小记者合作,开展“城乡少年手拉手活动”,与山工理工大学合作,开展“大手牵小手”活动。

当然,由于受经济条件限制,我镇还存在设备简陋、设施不齐全等问题。如何发挥好“留守儿童”的教育作用,还有待于向在座的领导请教指导,有待于自我探索。我们将按照上级各主管部门的统一安排部署,继续发挥组织牵头作用,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持续深入地开展起来,将关爱行动落实到每个儿童身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