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学到老

关于“活到老学到老”的资料

一、这句话的来源

说法一:“活到老学到老”一语,出自古代雅典著名政治家梭伦之口,直译为“我愈老愈学到了很多的东西”。

梭伦早年就赢得“雅典第一诗人”的桂冠;在实行摧毁氏族制度的“梭伦改革”前后,四处游历考察;晚年退隐在家,从事研究和著述,经常吟咏“活到老学到老”以自勉。著名传记 作家普鲁塔克在《梭伦生平》中引用了这句名言。18世纪法国启蒙家卢梭在晚年的著作《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中又加以引用和发挥,从此,梭伦的这一名言得以流传至今。

说法二: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1 9 5 7 年5 月2 6 日),《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第3 6 0 页

二、从古至今“活到老学到老”的例子

⑴ “为什么不把蜡烛点起来呢?”

晋平公作为一位国君,政绩不平,学问也不错。在他70岁的时候,他依然还希望多读点书,多长点知识,总觉得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实在是太有限了。可是70岁的人再去学习,困难是很多的,晋平公

对自己的想法总还是不自信,于是他去询问他的一位贤明的臣子师旷。

师旷是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他博学多智,虽眼睛看不见,但心里亮堂着呢。晋平公问师旷说:“你看,我已经70岁了,年纪的确老了,可是我还很希望再读些书,长些学问,又总是没有信心,总觉得是否太晚了呢?”

师旷回答说:“您说太晚了,那为什么不把蜡烛点起来呢?”

晋平公不明白师旷在说什么,便说:“我在跟你说正经话,你跟我瞎扯什么?哪有做臣子的随便戏弄国君的呢?”

师旷一听,乐了,连忙说:“大王,您误会了,我这个双目失明的臣子,怎么敢随便戏弄大王呢?我也是在认真地跟您谈学习的事呢。”

晋平公说:“此话怎么讲?”

师旷回答说:“我听说,人在少年时代好学,就如同获得了早晨温暖的阳光一样,那太阳越照越亮,时间也久长。人在壮年的时候好学,就好比获得了中午明亮的阳光一样,虽然中午的太阳已走了一半了,可它的力量很强、时间也还有许多。人到老年的时候好学,虽然已日暮,没有了阳光,可他还可以借助蜡烛啊,蜡烛的光亮虽然不怎

么明亮,可是只要获得了这点烛光,尽管有限,也总比在黑暗中摸索要好多了吧。”

晋平公恍然大悟,高兴地说:“你说得太好了,的确如此!我有信心了。”

诚然,不爱学习,即使大白天睁着眼,也只能两眼一抹黑;只有经常学习,不论年少年长,学问越多心里越亮堂,才不至于盲目处事、糊涂做人。

“与时俱进”跟上步伐,女儿都要向她讨教几招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红花地社区方树霞老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

通过4年自学,拿到了本科文凭。

有人说,退休了要文凭干啥?60岁的她说,她只是想学习。就连当会计的

女儿,还经常向她讨教呢。

高数考了两次 如今已能指导别人

一杯冷开水,一台电风扇,一堆会计专业书籍,两支不同颜色的水笔??虽然已经拿到了会计专业的本科文凭,可记者见到方奶奶时,她还在认真看书呢。“我学习,并不完全是为了拿文凭。”方奶奶说,从小母亲就教育她,人要活到

老学到老。

“财会学60分,应用文写作79分,基础会计学87分??”拿起成绩合格单,方奶奶逐张念着通过的科目及成绩,不时向记者描述当年考试的情形。当被

问起哪门功课最难时,她想都没想,冲口而出:“高等数学。”

方奶奶说,她以前没有学过高等数学,只得像一个小学生一样,一切重头开始。她还报了一个培训班。老伴孙长兴说,无论刮风下雨,方奶奶都会准时去学校听课。可是,一学期只有28节课,每次都讲述大量知识,方奶奶基础比较薄弱,根本接受不了。但她并没有气馁,她把女儿高中课本翻出来,每天晚上在家自学。一遍看不会,她就再看一遍。习题做了一道又一道,一年下来做了厚厚5

本。

“第一次没有考及格!” 老伴孙长兴说这话时,声音有些颤抖,因为他很心疼老伴。方奶奶可有恒心、毅力了,她继续学习。去年,她以66分的成绩,

成功闯关!

孙长兴为老伴取得的成绩而骄傲,他说大女儿也是做会计的,如今还不时向母亲讨教呢。社区主任王照怡说,社区里有人高等数学不懂,也托她请方奶奶教。

4年不懈努力 终于圆了一个梦

退休前,方奶奶是舜天集团服装股份有限公司的会计主任,资历算是深厚。可是,方奶奶一直对自己不够满意。她说自己只有高中文凭,干会计全靠在实践中摸索,她很希望增强理论知识。那时,她的一双女儿都在上大学,她要上班,

还要料理家务照顾她们,根本抽不出时间。

20xx年,方奶奶正式退休,时间空闲了很多,她便果断地报名参加了自学考试。她说,上大学是她心中的一个梦。方奶奶的父母很重视教育,在衣食紧缺的年代里,还是勒紧了裤腰带,给6个孩子上学了。“一天只能吃几两饭,饿得头昏眼花的。”方奶奶说,她多次在课堂上晕倒。营养缺乏影响了学习,加上那个年代录取率很低,高考时方奶奶不幸名落孙山。后来,方奶奶一直想弥补这个

缺憾,可惜当时的时代不允许,再后来她结婚生子,心愿就更难完成了。 报了自学考试,方奶奶格外珍惜这个学习机会。每天处理完家务,她就认真看书。“年龄大了,记忆力衰退了。”方奶奶说,她经常背了两个小时书,然而一转身能忘得干干净净。她的办法是,多看几遍。这次考试通过,方奶奶还领悟出了一个道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她说,年轻人也应该这样,做事要有

恒心、毅力。

活到老学到老 夫妇结伴一起学

方奶奶家十分简陋。房子没有装修,屋内更没有豪华的陈设。炎炎夏日,他

们把窗户打开通风,很少用空调。不过,他们舍得在学习上作投资。

方奶奶除了参加自学考试,每个月都到书店,买一些未读过的书回来看。“我现在看的就是老子。”她笑呵呵地告诉记者。老伴孙长兴天天读书、看报,练习

书法。书房内的一张凉床上,堆满了他的书法草稿。

“我以前学的是俄语,现在想学英语,就是底子太差了。”方奶奶说,老伴

说的是英语,她很想学会了,天天跟老伴交流。

在别人的眼里,方奶奶夫妇的物质生活真的太贫乏,可记者发现他们的精神很富有。方奶奶自我陶醉在书中,她说以前自己是凭经验在办事,现在学了理论

知识,可以把以前的工作作个总结,收获非常大。

一位老先生去报名参加日语班课程,初习班小姐以为老先生是帮别人报名,没想到是老先生自己要学,于是好奇地问:“伯伯,您多大年纪了?

老先生回答说:“六十八岁。”小姐告诉老先生说:“要学会,需要两年的时间,到时候您都已经七十岁了。”老先生笑着对她说:“如果我现在不学,两年后会是六十六岁吗?”

上进是不分年龄的,一旦订立了目标及方向,就必须实施行动,勉励自己时时努力。学问大多都是经由日积月累的学习、努力、成长而堆砌出来的,只要有心永不嫌晚,有什么比“起而行”更为重要的呢?

在绍兴县柯岩街道埠头村73岁毛兴久老人的家里,200多本故事集垒成高高一叠,近300则小故事读起来朗朗上口,别有一番乡土气息。这些故事都是毛大爷用毛笔亲手写成的,每则故事都讲述了一个做人的道理,总字数已在10万字以上了。

据毛久兴大爷介绍,他小时候才读过四年书,喜欢上写毛笔字也只是7年前的事情。他告诉记者,60多岁时,他从业务员的岗位上退下来,回到厂里的食堂工作,闲暇之时,他发现厂里的很多废纸都被当垃圾扔掉了,觉得怪可惜的,于是就开始利用废纸练起了毛笔字。一支毛笔、一瓶墨汁、一只搪瓷碗,靠着这3样家伙,老人把毛笔字从工厂废纸上练到日历本上,最后连一张香烟纸都不放过。

“我不喜欢去茶店,也不喜欢搓麻将,就喜欢写毛笔字。”几年下来,毛大爷练毛笔字,越练越有劲头,用他的话说,“一天不练字就难受。”一次写字的时候,电视里正在唱莲花落,毛大爷一边听一边把莲花落内容记录下来。后来,他逐渐发现,用毛笔记录故事很有意思,于是,越剧里唱的、村民们讲的,都被他的毛笔“记录在案”。听得多了,写得多了,毛大爷也学会了自己编故事。他说,“只要有一个名字,一拿起毛笔,我就能写出一个故事。”

随着故事写得越来越多,家里书法集越叠越高,老人也有了读者。一本名为《四个儿子》的故事集讲述了年轻人要求上进的道理,他儿子的一个朋友看了后十分喜欢,拿走以后都忘了还给毛大爷。字写得好,故事也编得精彩,毛久兴成了村里一个知名的文人。

“这些故事读起来都很有意思,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如果能有更多的朋友看到,那就更好了。”毛大爷说,他有个心愿,希望能把这300多则小故事出版出来,让更多人看到自己晚年的心血。

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活到老学到老

今年91岁的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活到老、学到老,86岁开始使用电脑,86岁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现在又打算当“博客”。不想落后于时代的于光远,以乐观的生活态度治学为文、安度晚年。

据《北京晚报》报道,头顶“著名经济学家”桂冠的于光远,晚年又开始攀登文学高峰,散文出手不凡,自诩“21世纪文坛新秀”。90岁之前,于老出版了75部著作,其中包括散文集《古稀手迹》《墙外的石榴花》《我眼中的他们》《周扬和我》《我的编年故事》等。去年是于老的丰收年,有5部作品问世。

晚年的于光远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坐在电脑前,除了吃饭、睡觉,他基本都在电脑上写着、学着、玩着、快活着。他表示,不过百岁生日,要出百部著作。

活到老学到老 德国79岁老太太成博士

新华网 (2003-04-25 10:52:35) 来源:光明日报

在离德国科隆不远的西比希城,约翰娜·玛克司夫人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早在9年前的19xx年,当时70高龄的她,经过长达6年的刻苦攻读完成了学业,就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科隆大学的教育学硕士文凭。9年之后的今天,玛克司夫人又在年近八旬的79岁时,完成了长达200页的博士论文,论文的题目是:“如何度过晚年——学习使老人永远充满活力”,最后被科隆大学授予教育学博士学位。小城的市民们,无不对这位孜孜不倦的老人赞叹不已,由此她还当选为该城“最伟大女性”。而前不久,玛克司夫人作为嘉宾,参加了德国著名电视主持人迪沃累克主持的一次脱口秀节目。于是全国范围的观众都认识了这名戴着大框架眼镜、说话有条不紊又颇富幽默感的老人。

玛克司夫人退休之前长期在一家公司任职,是个活跃、开朗的女士。退休之后,不甘寂寞的她先是上了一个法语班。后来在报上看到科隆大学招收老年大学生的广告,便勇敢地报名成为正式大学生,当时她已满65岁。她披露,第一学期的学习让她最难以适应。因为小时候上中学时,课程和课表都是由学校或教师制定的,而这回,一切都得自己安排。在度过最初的难关之后,她越学干劲越大,而且凭借着年轻时积累的丰富知识和打下的良好的学习基础,成绩居然在班上经常遥遥领先。平时她和年青人一样身穿运动装或牛仔服,还常常和同学们一起参加游戏或体育运动。她坚持每周参加一次。她在入学的第三年就学会了电脑操作,还积满了所需要的足够学分。不过她并不忘记时不时忙里偷闲回家操持家务,并尽量抽空陪伴夫君进餐。同学们惊奇地发现,在她念书期间,竟然做到了学习、家庭两不误!

玛克司夫人的博士论文研究的是老年妇女如何才能安度晚年。玛克司夫人曾深入多个养老院和普通家庭,采访了34名终身学习的老年妇女。由于她是她们的同龄人,她们几乎毫无例外地向她倾诉了二战遗留在自己心灵深处的创伤,以及进入老龄之后感觉到的孤独、失落等负面情绪。而正是老年时代孜孜不倦的学习,她们的晚年生活异常充实和快乐,有的还因此而克服了酗酒、吸毒或依赖药物。她认为,进入老年后大脑的“锻炼”尤为重要,如背诵歌词和外语单词就是很好的锻炼大脑的方式。在论文中她强调,每个人都会变老,这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但如何度过晚年却可以由自己决定。除了坚持学习外,另一关键是坚持运动。她建议所有老人都选择至少一种力所能及的运动,并力图避免只说不做。她的口号是:天天锻炼,使自己年轻10岁!

时下,玛克司夫人每天都会收到大量来信,其中也不乏来自年轻人的。一名30多岁的少妇在信中写道:听了您老人家的故事,我们再也不怕变老啦!

 

第二篇:活到老学到老

活到老学到老

为巨人教育在榆林的腾飞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

秦汉涛

上周三,听了王校长的演讲,感悟挺深,启发颇大。这一周来我在苦苦思索,作为一个中年人该如何学习,该如何在夕阳照山前充实自己,今天就“学习”这一命题谈我的一点感受。

一.为应对未来社会的竞争,必须活到老学到老

常言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无止境的学习,是每一个智者所必需的。人要想不断地进步,就得活到老、学到老。因为人类几千年积累下来的知识文化,不能在短时间内学完。就算把一生几十年的时间都用来学习,也还是很有限的。正所谓:吾生有涯,而知无涯。尤其在当今这个时代,世界在飞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人们应对千变万化的世界,就必须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要有终身学习的态度。何况现代社会的知识寿命大为缩短,知识淘汰的速度正在逐渐加快,过去所学习的知识,会很快过时。一个人如果不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很快就会进入所谓的"知识半衰期",很快就会被淘汰。从资料上看,当今世界九成以上的知识是近三十年产生的,知识半衰期只有五至七年。而且人的能力就像蓄电池一样,会随着时间而逐渐流失。人们的知识需要不断"加油"、"充电",不及时"充电"很快就会在现代社会中失去能量。所以,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人类惟有把教育延长为终身的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简言之,就是活到

老,学到老。

二.知识就是力量

只要你坚持不懈地学习,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这对你的成长和事业的发展是非常有价值的。人就是在不断的学习中发展和壮大起来的。孔子不耻下问,拜童子为师,故而成其为孔子。不学习就没有进步,就难以取得辉煌的成绩。不论你是什么年龄,学习都同样重要。在学习面前永远没有"晚"这个概念。晋平公是春秋末期晋国的君主。他晚年的时候想学一些知识,可是总觉得自己已经老了。有一天,他向乐师师旷求教说:我现在已经70多岁了,很想学些知识,恐怕太晚了吧?师旷回答:"晚了,为什么不点蜡烛呢?"晋平公没有听懂他的话,生气地说:"哪有为臣的这样戏弄君王!"师旷解释:"我怎么敢跟您开玩笑!我曾听人说过:少年时爱好学习,就像日出的光芒;壮年时爱好学习,就像太阳升到天空时那样明亮;到老年时还能爱好学习,就像点燃蜡烛发出的光亮。蜡烛的亮光虽然微弱,但同没有烛光在昏暗中愚昧地行动相比较,哪一个更好一些呢?晋平公听了,恍然大悟地说:“你说得真好!我明白了。学习是一生的事情”。一个人不论你是少年、青年、中年或者老年,学习在什么时间开始都不晚,而你一旦停止了学习,就意味着你随时有被别人超越的危险,成为落伍者。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全新理念,并做到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真正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真正实现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三.只有不断地学习,才有可能不被时代所淘汰

比尔·盖茨讲过一句话:在21世纪,人们比的不是学习,而是学习的速度。在现今的任一环境里,没有打不破的铁饭碗。你的工作在今天可能不可或缺,可是这并不意味着明天这个职位仍然有存在的必要,所以我们必须用不断学习来防患于未然。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才能把握命运,不被时代所淘汰,才能有利于管理潜力的挖掘,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目的。 世间有“知足者常乐”一说,而且,大多数人都承认,知足常乐是一种美德。的确,这是一种美德。但是,一切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环境,知足常乐的道理也是如此。在物质生活上,知足者常乐。如果不知足,就永远不会有幸福。而在事业上,在学习上,总是知足就会裹足不前,就会落后,就有可能被时代所淘汰。所以,在学习上,要知道精进才行。未来社会的竞争,必将会从今天的人才竞争转向学习能力的竞争。

四.为人师者更应不断地学习

教育是一种职业,更是一门科学,需要与时俱进,更要不断积累更新。有老教师曾云:“我们年纪大了,离退休也不远了,还学什么电脑,还搞什么课改,何况我们又看不懂、学不进。” 此种说法就大错特错了。从自身来讲,学习也是对精神的充实,在学的过程中,我们会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人性会得到升华。在我们短暂的一生中,需要突显自己的价值。年轻时学是为了理想,为了安定;中年时学是为了补充,补充空洞的心灵;老年时学则是一种意境,慢慢品味,自乐其中。教育是一种艺术,是一门科学,更需要不断更新,不停学习。所以教师必须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

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可以说,终身学习是 21 世纪的基本生存素质,教师更是如此,更是必须不断强化自身学习,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终身学习应该成为现代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良好习惯。陶行知先生指出:“有些人一做了教师,便专门教人而忘记自己也是一个永久不会毕业的学生。因此很容易停止长进,甚至于未老先衰。只有好学,才是终身进步之保险,也就是常青不老之保证。”现在提倡教师应“终身学习”,要经常性的“充电”,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这正是先生的终身教育观的具体体现。 要做到坚持终身学习,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方面:一是要充分认识到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是教师职业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的现实要求,是当代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教师,要切实担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当好学生在知识学习上的领路人,本身需具有符合时代要求、跟得上时代发展步伐的丰富知识。正如俗话所说:要给学生一瓢水,教师自己就得有一桶水。而面对当今这样一个信息技术发达,信息渠道畅通、各项发展变化日新月异的世界,学生不再像以前处于被动接受教师的教导、传授地位,而是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自主学习,此时如果我们教师再不学习,充电,那必然会日益落后于学生。所以,要确保教师作为学生学习引路人的“先进”地位,必须坚持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二是要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和目标,学会学习。作为教师应具备三方面的知识,即: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教师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它是教学活动的基础。在教学活动中,一切努力都是围绕着本体性知识的有效传授。 教师的条件性知识是指

教师具有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科学知识转化为学生可以理解的知识、这一过程的顺利实施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条件性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有目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和解决疑难问题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也就是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师要学会学习,就意味着教师的学习并不是只读书、读死书。教师学习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学习专业知识、学习育人方法、学习教学技能等等。这就意味着,教师的学习途径可以从书本中学、从网络中学、从他人身上学、从教学实践中学。

这就需要教师在学习方式上发生转变。首先,由被动、机械地学习向主动、探究的学习转变 ;其次 , 由依赖教材、教参向关注社会实践、经验和其它信息资源转变 ; 第三 ,由盲从权威、迷信书本向发展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转变 ; 第四 ,由过分关注单一应试知识向注重认知、兴趣、意志、毅力、信仰、科学精神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转变。 总之,学习是教师为可持续发展获取持久的动力和源泉。所以教师要注意不断地补充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更新观念,拓展知识面,不断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始终跟上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热爱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勤于读书、乐于反思、积极实践 。教育是全社会的大事,而教师则是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人力资源,教师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育的质量。而要使教师的知识不断丰富、不断更新,必须坚持终身学习。所以,教师的终身学习不仅关系着自己的发展进步,更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坚持终身学习是时代、是社会发展进步对教师的必然要求。 五:我对学习的认识

听王校长的演讲后,我进一步认识到自己在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落实终身学习行动上还有相当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坚持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加强自己的终身学习。一、坚持学习书本,促进教学。首先要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加深对自身专业及相关学科的钻研,尤其是对现代教学技术的研究。当今社会 “知识爆炸”,知识总量呈几何级数增长,各个学科理论和实践都处于不断发展之中,需要教师不间断地学习自身专业及相关学科,以增强对学科的理解、组织、解释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次要加强教育、心理、信息和人文科学的学习,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对以上学科的整合能力。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提倡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挑战和敢于超越的个性品质。但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这种宝贵的个性品质?记得在一本杂志上看到:教师引起学生学习的智力、激情和内在动机的自我投入程度,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首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优秀教师的教育智慧能够最大限度地包容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研究性倾向及自我教育能力,而优秀教师的这种教育智慧正是将以上几种学科有机整合所表现出来的。二、坚持学习学生,完善师德。学生既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也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他们具有独立人格。作为教师,应处处从学生的特点出发,事事为学生的发展着想,研究他们,了解他们,并引导他们实现自我,这才是真正的良师。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精心呵护与引导。即便是 “差生”,也应该相信他们不是天生就无能,而是一群“才能未被开发之人”。陶行知曾经告诫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

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轻易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意味着扼杀人才;漫不经心的冷眼和讥笑,无异于夺走溺水者手中的救生圈。只有充分地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才乐于向你展示他们的内心世界,才会在课堂上积极思维,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发挥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三、坚持学习与社会有关的生活知识。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之中,我们的学生最终要走上社会,教师自己对社会知识都很欠缺,怎么能教育学生在社会上立足呢?由于受家庭背景和学习环境的影响,不少学生的心理发育不够成熟,他们在与社会交往中,心理脆弱,缺乏自信,应变适应能力差,在个性特征上,情绪波动大,忽冷忽热。而高科技强竞争的社会对人的要求又高于他们已有的心理素质。所以,教师应当参与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向社会学习生存知识,使自己能够做纵观时事、适应潮流的人,力求培养的学生踏上社会后处变不惊。四,要坚持做到几个学习,坚持全方位地学习。要坚持多读书,多向网络学习,多向同事学习。由于我们巨人教育和公办学校办学理念的不同,教学本身就有别于公办学校,更要求我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快三十年的从教经历,也使我深刻的体会到,知识在于不断的积累更新,厚积才能博发,渊博的学识不仅会树立自己的信心,更会赢得学生的尊重。

六.为打造高素质的榆林巨人团队,我们应努力学习

优胜劣汰是教育市场竞争的必然.我们榆林巨人教育,可以说是在榆林刚刚起步,要打出自己的品牌,只有不断培育和发展自

身的竞争优势,提高获取稀缺教育资源的竞争能力,为社会不同需求选择的人群提供优质教育服务,才能稳操胜券,持续发展。公办学校基本上无办学风险,而民办学校却承载着种种风险。创建团结协作、严谨求实、崇尚学术、自主创新的治教文化,形成以职业操守为主要特点的高效教学体系、优良教学作风,呈现教师群体共同追求的、能最大限度释放教师能量的、能产生极大凝聚力和荣誉感的精神文化氛围是至关重要的。 要有一支过硬的以专为主的教师队伍,这是我们巨人发展切切实实的保证。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巨人教育的竞争力,就要有好的教师和管理人员队伍,缺一不可。这就要求我们巨人团队的每一位老师要努力学习,学知识、学教法,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积累丰厚教师底蕴。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打造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团队。但目前我们学校教师队伍的现状是:年轻教师居多,大部分是新毕业或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缺乏教学经验,工作稳定性较差,工作连贯性不紧密,部分教师把在巨人作为过渡,没有在巨人长教久安的思想。因此需要引入先进的管理方式。一个科学的薪酬体制、优化的评估激励机制是保证教师队伍稳定的重要因素。作为巨人一员,我深深感到自己还有许多不足,有一种跟不上时代的落伍感,我愿努力学习,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活到老学到老,为我们巨人在榆林的腾飞贡献出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以上所谈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不足在所难免,望同志们多提宝贵意见,以便我们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谢谢大家!

2011.4.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