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奥地利犹太心理学家、精神病医师。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第一次系统提出潜意识理论;主张人格结构的三层次;主张性欲论。

弗洛伊德1856年5月6日出生于摩拉维亚一个犹太大家庭中,父亲雅科布是犹太毛皮商人。他在和弗洛伊德的母亲阿玛利·内桑森结婚前,曾结过一次婚。弗洛伊德诞生时,其父40岁,似乎是一个不亲近人而自居权威的人物,而母亲则给他较多的抚育和感情。弗洛伊德虽然有两个异母哥哥,但他和比他大一岁的侄子约翰的关系似乎更为密切,两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既是亲密的朋友又是互相痛恨的对手这样的两歧模式,在弗洛伊德的后期著作中时常再现这种模式。

1859年,由于经济原因,弗洛伊德全家迁到莱比锡。一年后又到维也纳。到纳粹并吞奥地利为止,弗洛伊德在此居住78年。弗洛伊德不喜欢这个帝国城市,部分是由于市民们经常反对犹太人。尽管如此,精神分析在一些重要方面反映了它由之产生的这个都市的文化和政治背景。例如,在哈布斯堡帝国,弗洛伊德的父辈常常是有自由倾向的理性主义者,他们所遭受的权力衰落可能促使弗洛伊德后来产生精神内部父亲权威易受伤害的感触。他对女孩们被诱奸这个主题的兴趣,同样也可追溯到维也纳入对妇女性生活的态度。

1865年,弗洛伊德九岁,提前一年以有一点成绩考进所在区的斯佩尔中学,一度醉心于人文学科。17岁中学毕业他最终选择了医学。弗洛伊德曾在不同的场合几次诉说他并不喜好医学:“不论是彼时,还是此后,我从未对医生这一职业产生过什么特别的兴趣。”

1873年,17岁的弗洛伊德进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开始他的学医生涯。在维也纳大学,他和当时有名的生理学家之一布吕克一起工作过。1882年,弗洛伊德进入维也纳总医院,作为临床助教,受到精神病学家T.梅纳特及内科教授H.诺特纳格尔的教导。1885年,弗洛伊德完成了他对脑髓的重要研究,被任命为神经病学讲师。这时他对可卡因的药理作用发生兴趣,对此研究了数年。虽然后来发现可卡因在眼外科学上有某些良好效果(现这个荣誉被归于弗洛伊德的朋友

C.科勒),但总的结果是不幸的。弗洛伊德的这一倡导不仅使他的另一位密友马克索夫染上致命的药瘾,而且他的名誉在一个时期内也受到玷污。不管在解释这段插曲时是否要怀疑弗洛伊德具有作为一个科学家的审慎,但这和他终生总在尝试采用大胆的方法来减轻人类痛苦的做法是一致的。

在弗洛伊德的著作中,他的科学训练依然起了最重要的作用,至少他自己是这样认为的。在他的《科学心理学设计》(1895,19xx年出版)一书中,他承认他是想要为他的心灵学说找一个生理学的和唯物主义的基础。在这本书中,可见到一个机械论的神经生理学模式和一个有机的种系发生学模式在互相竞争,这在许多方面显示出弗洛伊德受到他那个时代科学的复杂影响。

1885年末,弗洛伊德离开维也纳到巴黎萨尔佩特里埃尔诊所,在J.-M.夏尔科指导下工作,继续他的神经病理学研究。在法国首都的19个星期是他事业上的转折点,夏尔科当时正在研究“歇斯底里病人”,他的工作使弗洛伊德认识到心理障碍的根源可能存在于心灵中而不是在脑中。夏尔科证明歇斯底里症状如肢体瘫痪和催眠暗示之间有一定联系,这意味歇斯底里的病因是精神状态的力量而不是神经。虽然不久他就放弃对催眠术的信心,但他在1886年2月回到维也纳时心中已孕育着他的革命性的心理疗法。

1882年4月的一天弗洛伊德偶遇一位美丽的犹太姑娘玛莎·伯奈斯。玛莎1861年出生于一个富裕的犹太世家,有良好的教养。两人相识两个月便定下了秦晋之好。1883年6月,玛莎举家搬迁至汉堡附近的万自兹贝克居住。弗洛伊德与玛莎开始了三年的分离生活。在三年间弗洛伊德写了900多封情书。他在信中写道:“别忘了,‘美貌'只能驻留几年,而我们将共度终生。一旦青春的的娇美流逝,则修饰容貌的便惟有善良、理解之美,而这正是你的长处。”1886年9月14日,两人结婚,弗洛伊德30岁。

1886年4月25日,弗洛伊德的私人诊所开业,主要诊治以癔病患者为主的精神神经症患者。

弗洛伊德由巴黎回来后开始和J.布罗伊尔合作并从中受到影响,这一点较少引起争议。这时弗洛伊德转向神经心理学的临床工作,而设在伯格街19号的办公室作为他的诊室几乎持续了半个世纪。19世纪80年代早期,在布罗伊尔和弗洛伊德合作以前,布罗伊尔曾治疗过一个病人,名叫B.帕彭海姆——但在文

献中一直以安娜·欧为名,她表现出各种歇斯底里症状。布罗伊尔没有像夏尔科那样施用催眠暗示,而让她进入一种类似自我催眠的状态。在此状态中,她可以讲出症状的最初表现。使布罗伊尔感到惊奇的是,这个口头谈话的做法似乎使她延续多时的症状得到某些缓解(虽然后来的学者们曾怀疑其持久性)。布罗伊尔称它是“谈话疗法”,安娜·欧自称它是“扫烟筒疗法”。这好像产生了宣泄作用,把在病痛行为根部压抑的情绪堵塞物都排放了出来。

弗洛伊德当时还受着夏尔科催眠术的影响,并没有领会布罗伊尔经验的充分含义。直到10年以后他发展了自由联想技术时才有所理解。自由联想这个革命性的方法发表在1895年和布罗伊尔共同出版的《歇斯底里研究》一书中。一部分可说是一个世纪以前德国犹太作家L.伯尔内所提倡的自动写作法的引伸,一部分是出于他自己对其他歇斯底里病人的临床经验。鼓励病人把到达心中的任何随便的联想都说出来,此技术的目的在于揭示精神区域里尚未表达出的内容,弗洛伊德按照当时的传统把这个精神区域叫做无意识。因为这些内容和意识中的思想相矛盾或和其他无意识思想相冲突,在正常情况下,它是被掩蔽、被遗忘,或不容易反映到意识中。自由联想过程中出现的困难——突然沉默不语、口吃等——提示给弗洛伊德,有些重要内容拒绝被说出来,也提示有一种反抗说出来的力量,此力量弗洛伊德称之为病人的防御倾向。弗洛伊德称这种联想的阻塞现象为阻抗(resistance),这种阻抗必须被打破才能暴露出隐藏的冲突。有一点与夏尔科和布罗伊尔不同,弗洛伊德根据治疗女性歇斯底里病人的经验得出结论说,被阻抗内容的最常见的来源在性质上属于性的范畴。甚至更重要的是,弗洛伊德认为神经症症状的病因也是来自性感或称性驱力和反抗性感的精神防御之间的斗争。他推论说,如果通过自由联想能把这个冲突带进意识并从而探察它的含意,就是在解除症状的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神经症状最好理解为是愿望和防御之间的不自觉妥协。

然而弗洛伊德起初不能肯定在他的精神动力学概念中性成分的确切地位。他的病人好像都能回忆起早年被诱奸的实际经验,这种诱奸常是乱伦性质的。弗洛伊德最初接受这些说法,认为诱奸确实发生过。但不久,于 1897年9月2日在他写给弗利斯一封有名的信中,他得出结论说,这些令人惊异的回忆不是对实际事件的记忆,而是幼儿式的冲动和向往被成年人诱奸的念头的残余。所回忆出的

经历不是真实的记忆而是后来他称之为掩蔽性记忆或说是幻想,它掩盖了原始的欲望,即在神经症的病因中,不是成年人的不道德的主动行为,而是儿童的幻想和渴望才成为后来冲突的根源。

弗洛伊德这种看法的改变对以后心理分析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不容怀疑的。

弗洛伊德关于歇斯底里的著作集中讨论女性性欲及其表现为神经症的可能性。要具有充分的普遍性,精神分析——1896年弗洛伊德创用的名词——也应在所谓正常的情况下检查男性的精神。它必须成为不仅仅是个心理疗法,还要发展成为一个关于心灵的完整学说。为此,弗洛伊德冒了巨大的风险,仅仅从他最了解的经验即他自己的经验出发来进行概括。有意义的是,他的自我分析在他发起的这一运动的历史中既是首次,也是最后一次。所有未来的心理分析家都要经历一次由其他人对他进行训练性分析,而这一切最后都可追溯到弗洛伊德对他的门徒们的分析。

使弗洛伊德能以做自我探索的,是由他生活中一个烦恼事件引起的。1896年10月,弗洛伊德的父亲在81岁生日以前不久去世。一些弗洛伊德认为曾经长期被潜抑的情绪在他身上宣泄出来了,这些情绪来自他最早年的家庭经验及感情。从1897年7月开始,弗洛伊德试着利用一个曾用了几千年的技巧——释梦——来揭示这些经验和感情的意义。弗洛伊德对分析梦的传统的贡献,是开辟了一条新路。他强调“释梦是认识无意识的捷径”。他提供了一个不寻常的详细文章说明梦为什么产生和功能是怎样的。

1899年,《梦的解析》出版。弗洛伊德认为梦的本质是:梦即欲望的满足。梦往往不是欲望直截了当的、完全的满足,而是一种遭受压抑的欲望经过伪装以后的、扭曲变形的满足。亚里士多德就曾说过:梦是睡眠时的心理活动。弗洛伊德将梦的内容分为“显梦”和“隐梦”两个概念。“显梦”即梦者在梦中见到的一切,“隐梦”是指梦的深层含义,是梦的内在意念,即显梦背后所隐藏的梦的实质,亦即梦者遭受压抑的无意识中的欲望。它们之间的关系宛如猜谜时谜面与谜底的关系。将二者结合起来,透过表层显梦的现象破译深层隐意的密码就是精神分析的任务。《梦的解析》初版只印了600本,却整整卖了8年。直到10年之后才为人们所认识,在弗洛伊德有生之年公发行了8版,最后一版是19xx年问

世的。与世人长期的漠然相向形成对比,弗洛伊德则对此书信心十足,始终抱有很高的期望,这不仅因此书是他几年呕心沥血之结晶,更因为这也是他灵感处于巅峰时的闪烁。

此后,弗洛伊德还出版了《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1904)、《对性学说的三个贡献》(1905)、《图腾与禁忌》(1913)、《超越快乐原则》(1920)、《群众心理学和自我分析》 (1921)、《自我与本我》(1923)、《摩西和一神教》 (1938)等书。

19xx年9月23日,弗洛伊德去世。他的死并没有阻碍他的思想被人接受和传播,出现了许多弗洛伊德学派,沿着不同的方向来发展精神分析。事实上,不管涌现出多么无情的、常常是强制性的挑战来反对弗洛伊德思想,弗洛伊德依然是20世纪知识界最有权威的人物之一。

 

第二篇:弗洛伊德的平生

弗洛伊德的生平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生于摩拉维亚的弗莱堡的一个犹太人家庭。4岁随全家移居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父亲杰克布·弗洛伊德是个普普通通的犹太皮毛商人,对人十分严厉。弗洛伊德出生时,其父已40岁,而其母才20岁。弗洛伊德的母亲阿玛莉娅生了六个孩子,弗洛伊德是老大,弗洛伊德父亲的前妻生过两个儿子。当弗洛伊德出世时,他父亲也当上了祖父。弗洛伊德与其同父异母的哥哥菲利浦的关系很不好。菲利浦比弗洛伊德大20岁,比他母亲小一岁,弗洛伊德非常厌恶他。据说,弗洛伊德在一次关键性的自我分析中,发现自己一直很相信菲利浦可能是的他的生父,因而他嫉妒他所爱的母亲与菲利浦的关系,进而由嫉生恨。但是弗洛伊德与其母亲有深厚的感情,他一生始终热爱和尊敬他的母亲。

弗洛伊德智力超群、勤奋好学、兴趣广泛,17岁便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到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在当时的奥地利,行医是犹太人可供选择的几种职业之一。进入医学院后,弗洛伊德并没有对医学真正感兴趣,而只是把医学作为从事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近八年才学完四年的医学课程。最初专注于生物学并解剖了四百多条雄鳝研究睾丸的精细结构,发表了关于鳝鱼性腺结构的论文,这是他第一次致力于性的研究。在维也纳大学近八年的学习期间,他有六年左右的时间是在著名生理学家布吕克指导下从事神经生理学研究,布吕克的机械还原论的生物观对弗洛伊德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大学期间,弗洛伊德还连续三年听了布伦塔诺的哲学课,布氏的意动心理学思想以及叔本华与尼采等的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想都对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881年弗洛伊德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弗洛伊德希望在大学里从事科学研究,并发表过一些受到高度评价的论文。但他发现作为一个犹太人在学术方面的晋升甚少,从事学术研究不能赚到更多的钱,而这时他正与玛莎恋爱,准备结婚,需要很多的钱,于是放弃了从事学术研究。他本想继续在大学里从事生理学研究,但是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不得不转向临床医学,次年便以一名临床神经病医生身份开始营业。

弗洛伊德与玛莎在1882年订婚,直至1886年才完婚。恋爱期间,几乎每天都相互写信,甚至一天写两三封信,每封信短至4页长至22页,弗洛伊德给玛莎写了900多封情书,二人白头偕老,生有三男三女。

行医期间弗洛伊德和布鲁尔有深厚的友谊。布鲁尔是一位有较高成就的医生。他帮助穷困而年轻的弗洛伊德排忧解难,并借钱接济。布鲁尔有一名叫安娜的病人在精神分析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安娜患癔病,有多种症状:瘫痪、记忆缺失、精神颓废、厌恶感以及视觉和言语紊乱等。癔病(或歇斯底里症)(hysteria)这个词是从希腊文hystera衍生而来的,意为子宫。传统的观点是把癔病作为妇女特有的一种疾病。布鲁尔发现,在催眠情况下,只要病人谈出引起某些症状的有关经验,这些症状就消失了。安娜说,她和布鲁尔的谈话就像“扫烟囱”一样,这种“谈话疗法”治好了她的病。这种程序后来称为“疏导法”。由于病人病情有好转,布鲁尔深感兴趣,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几乎每天都花几小时去看望安娜,而安娜开始把自己对待父亲的感情转移到布鲁尔身上。安娜所表现出的那种情感后来被称为对布鲁尔的正移情。在弗洛伊德看来,这是治疗过程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部分。但是布鲁尔认为,这种情境是对他的事业的一种威胁,因而决定停止对她的治疗。安娜为此受到强烈刺激,以致突然爆发歇斯底里分娩症状。布鲁尔用催眠治好了她的这个幻想后,就和他的妻子逃到维也纳去度第二次蜜月了。

1

1885年弗洛伊德去巴黎跟当时治疗和研究精神病的权威沙可学习四个半月,沙可两个观点对弗洛伊德有深刻的影响:①沙可认为,癔病属于机能性的精神病,由机能错乱即动力创伤所引起,使弗洛伊德后来放弃对精神疾病的任何机体原因的解释。②在沙可治疗精神病时,总是涉及生殖器方面的问题。这使弗洛伊德后来十分强调性在精神病的病因中的重要性。 1889年,弗洛伊德又到法国南锡向伯恩海姆学习催眠术。在那里,他看到被催眠者苏醒后,经过伯恩海姆的引导和暗示,能逐步回忆起引导之前不能回忆的,在催眠状态中所做的一切。

从南锡回来后,弗洛伊德与布鲁尔仍有联系,仍采用催眠术和谈话疗法(即疏导法),但弗洛伊德看到多数患者不能接受催眠,催眠也不能根治精神病。于是弗洛伊德放弃了治疗中的催眠术,保留的是谈话治疗法。同时,他想起了伯恩海姆的引导与暗示的方法,决定在方法上加以改造,他不用催眠术,让患者躺在床上,并鼓励他自由而随意地的谈话,引导他说出全部的想法,包括那些可笑的,丢人的或不重要的念头,弗洛伊德把这个方法叫“自由联想法”,是精神分析的典型方法。弗洛伊德的工作大致可分为下述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1895年布鲁尔与弗洛伊德出版了《癔病研究》一书。此书通常被认为是精神分析论的开端。书中包含他们一起治愈的包括安娜在内的五个个案史。此书的出版,当时遭到不少非议。出版后十三年中仅销售626册。由于弗洛伊德坚持性冲突是癔病的根源,1898年前后,这对极亲密的朋友终于分手了。

第二个时期是以《梦的解释》(Freud,1900)一书出版为标志,进一步扩展其理论。该书被许多人推崇为弗洛伊德最伟大的著作。但当时,此书也遭到了大量的批评,八年间只售出600册。但是该书后来在全世界广泛流传。《梦的解释》出版后,精神分析运动逐步发展起来。19xx年,他应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克拉克大学校长霍尔的邀请,参加克拉克大学二十周年校庆,并作五次连续演讲,会上被授予名誉博士学位。他会见了许多著名的心理学家,如詹姆斯、铁钦纳、卡特尔等。他的五次讲演,题名为《精神分析的起源和发展》,第二年发表在《美国心理学杂志》上。这次访问使他获得了很高的荣誉。他认为克拉克大学之行对于精神分析运动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弗洛伊德工作的第三个时期以《超越快乐原则》(Freud,1920)一书出版为开始,直至他去世。这一时期他的工作包括进一步发展和修改理论,并试图将其理论应用于社会问题。19xx年弗洛伊德患了口腔癌,这与他每天抽20支雪茄的习惯有关。在生命最后的16年中,他几乎都在痛苦中度过,期间他接受了33次手术。虽然非常痛苦,但他坚持拒绝用止痛药,因而头脑仍十分清醒,并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直至19xx年希特勒上台,纳粹政权视精神分析为大逆不道,对弗洛伊德也进行了迫害。他们公开弗洛伊德的著作。纳粹于1938捻月入侵奥国,弗洛伊德的家遭到匪徒的蹂躏。一周之后,他的女儿被捕,他不得不决定离开奥国。但纳粹政权提出,在他未把当时还没有售出的书从瑞典带回烧毁之前,不许他离开。通过驻法国的美国大使调停,纳粹才同意弗洛伊德去英国。在英国,他受到了优厚的待遇。19xx年12月23日弗洛伊德在伦敦逝世,享年八十三岁。

弗洛伊德一生都在不停的写作,几乎每年都有一本重要著作或一篇重要文章发表。他的著作包括《癔病研究》(1895)《释梦》(1900)《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1901)《性欲理论三讲》(1905)《精神分析引论》(1910)《图腾和禁忌》(1913)《超越唯乐原则》(1920)《文明及其不满》(1920)《群众心理学和自我的分析》(1921)《自我和伊底》(1923)《摩西和一神教》(1939)等。

二、弗洛伊德理论的思想渊源及人性观

(一)弗洛伊德理论的思想渊源

2

尽管精神分析理论是弗洛伊德独创的,前无古人。但实际上在弗洛伊德之前,有许多先见之明的思想家讨论过无意识、本能、快乐以及精神病成因等问题。他们的观点无疑为精神分析的产生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1、欧洲近代学术界对无意识动力作用的探讨

无意识概念和心理动力观 是 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石,这种概念与观点并不是弗洛伊德的独创。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柏拉图就谈到过无意识的作用。18世纪初,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创立了单子论。他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单子构成的,单子是一种具有广延性的精神实体,是活动与能的核心,它力求自身的实现。活动与意识实际上是一回事情,观念活动就是单子活动。观念活动的目的在于达到清晰性。由此,观念活动造成了意识等差即心理事件具有不同程度的清晰性,一个从完全模糊的无意识到最清晰的意识的等级序列。莱布尼兹把意识程度较低的单子活动称为小觉,而这些小觉汇集起来就成为有意识的观念,这就是统觉。可见,莱布尼兹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无意识的概念,但其单子论中已经蕴涵了无意识和动力的观点。

一个世纪后,德国哲学家赫尔巴特的灵魂动力学把莱布尼兹的无意识与动力观点发展成为意识阈限的概念。赫尔巴特认为人的心理中存在着一个意识阈限,当一个观念处于阈限之下,它就是无意识的,不能被人觉察到。当一个观念被统觉上升到阈限之上,它就是有意识的,就可以觉察到。赫尔巴特还进一步指出,在灵魂中的所有观念都在互相竞争以求在意识中出现,一个观念上升到意识必须和意识中的其他观念相适应,否则,就会被排斥在意识阈限之下,成为被压抑的观念。从这里,我们清楚的看到动力观、意识阈限、观念间的冲突与抑制等重要思想。著名心理学史学家波林认为,莱布尼兹只是预示了无意识论与动力观,而赫尔巴特才是真正开创了无意识与动力学说。

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费希纳从赫尔巴特那里接过无意识阈限的概念,进一步强调无意识的作用。他把心理类比为海中漂浮的冰山,冰山的大部分隐藏在海面下面,只有小部分才露出海面。人们只能了解阈限以上的部分,而对阈限之下的大部分精神活动一无所知。意识运动是由下面的“潜流”推动的,费希纳还把这种无意识的动力作用称为心理能量。弗洛伊德受到了费希纳的直接影响,他公开承认他接受了费希纳的许多重要观点。

此外,德国的非理性主义哲学家叔本华、尼采的思想,以及布伦坦若的意动心理学都对弗洛伊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弗洛伊德是布伦坦若的学生,他在大学期间听过布伦坦若的6门哲学课程,这些课程中既有布伦坦若的理论,也包括叔本华、尼采的哲学。因此,弗洛伊德接受了布伦坦若的动力观和叔本华、尼采的某些思想。

在十九世纪80年代,无意识及其动力作用的观点在欧洲学术界广泛传播,成为当时的一种时代精神。那时,不仅专家学者们对其感兴趣,而且社会中上层普通人士也把它当作流行话题。可见,并不是弗洛伊德发现了人内心深处的新大陆——“无意识”。当然,我们要承认只有弗洛伊德才充分认识到无意识及其动力作用的重要性,并找到了研究它的方法,且对它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2、古典精神分析的自然科学与医学的背景

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比较晚,与早先分化出来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与医学等学科相比,心理学相当弱小和不成熟。因此,心理学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向比较成熟的学科学习。纵观近代心理学史,几乎每一个心理学派别都从其他学科引进概念、观点与方法,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也不例外。

(1)近代物理学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影响

19世纪物理学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其主要成果之一就是能量守恒与转换的学说。这一学说指出一个系统中的能量是守恒的,不管它转换为机械运动的、热的、电的,还是化学的形式,它不会减少,也不会增加。弗洛伊德把人整个机体看成一个能量系统,系统中除了生理 3

形式的生物能外,还有推动精神活动的心理能。心理能的实质是本能冲动,并主要归结为性冲动,弗洛伊德称之为“里比多”。里比多提供了精神活动所需的能量,不管里比多转换成什么形式,它的量是守恒的。可见,弗洛伊德的里比多学说与能量守恒学说有密切关系。因此,波林就说过:“我们很自然要问,弗洛伊德从哪里获得他的观念呢?这些观念已经存在于文化中,就等他来摘取了。说也奇怪,其中一个重要观念就是能量守恒说。”

(2)生物学对弗洛伊德理论有重要的影响

达尔文的进化论的创立是19世纪生物学的最大成就,它对生物学本身的发展乃至其他科学和一般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弗洛伊德中学时代就对进化论深感兴趣,他自己承认达尔文的进化论与歌德的《论自然》二者共同影响了他选择医生这个职业。达尔文进化论使人们日益重视本能、动物行为以及人与动物的关系等问题。本能概念在19世纪后期的生物学和心理学中变得非常盛行。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弗洛伊德吸收了本能概念,像达尔文一样,倾向于以生物学的观点看待人的本性。

在大学期间,弗洛伊德作为布吕克的助手研究过多年的生理学。布吕克的机械论与还原主义思想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布吕克是19世纪伟大生理学家缪勒最优秀的学生之一,但他极力反对老师的机体活力论。缪勒认为生命体包含着一种不同于非生命物体中的物理化学力的活力。布吕克等人则认为有机体内除了一般物理化学的力在起作用外别无其他的力。在布吕克的影响下,弗洛伊德相信一切生命现象都可以还原为物理的东西,因而,在其著作中,他常常使用物理学的术语,心理决定论原则更是突出体现了弗洛伊德机械还原论的倾向。

(3)欧洲临床精神病学对精神分析的作用

弗洛伊德理论体系不是产生于学院心理学的实验室,而是产生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实践中。弗洛伊德在病人身上获得了对人性的领悟,从而形成了他的人格理论体系。因此,弗洛伊德理论的最主要依据是医学中的精神病理学。

精神分析的对象主要是精神病患者。从古代到文艺复兴时代,人们对精神病及其病因缺乏科学的认识,宗教迷信的观念长期控制人们的思想。人们通常把精神病人视为魔鬼附体,或中了邪,采用残酷的措施来对待他们,如用锁链铐住,或肉体折磨来驱鬼驱邪,甚至用火来烧死他们。直到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后,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道主义盛行起来,一些进步人士开始反对关于精神病的迷信观念和残酷手段,主张以理性和人道的态度对待精神病人。这样对精神病进行科学研究、诊断与治疗的道路开通了。法国学者皮奈尔首先肯定精神异常是一种疾病,而不是什么中了邪,应该采用医疗措施来处理。此后,欧洲特别是法国相继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精神病学家,如沙可、布雷德、伯恩海姆、让内等等,大大推动了精神病学的发展。

19世纪末,精神病学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精神病的病因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当时,围绕这个问题产生了激烈的学术争论,形成了精神病病因学上的两个思想。一派是由沙可为代表的生理病因观,另一派是以伯恩海姆和让内为代表的心理病因观。生理观主张用脑神经的生理障碍或病变来解释精神病,而心理观则从精神或心理方面去找病因。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就是沿着伯恩海姆的心理观的方向,在不断反对生理观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综上所述,弗洛伊德思想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有哲学思想上的渊源,也有自然科学与医学上的来源。弗洛伊德的天才之处就是他能从不同的思想来源与不同的领域中吸取养料,吸收当时人文与自然科学发展的最先进的成果,从而在前人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思想理论体系。

(二)弗洛伊德的人性观

弗洛伊德对人的一个基本看法是:人是一个能量系统,就像一个水力系统,能量由这里流出,在这里转换,或以水坝拦阻起来。从整体上看,能量是有限的,如果以某种方式释放了能量,那么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能量就会相对的减少。一个人用于文化目的的能量是从用 4

于性目的的能量就相对地会减少;反之亦然。如果释放能量的某一途径受阻,它就寻找阻力最小的另一条途径释放。虽然,人类的行为多种多样,但所有的行为都可以简化到共同的能量形式,并且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按照快乐原则行事的,即寻求紧张的减弱或能量的释放。他认为,像物理事件那样,人的所有心理和行为甚至口误和梦都是被决定的;没有任何行为会由于机遇或由于自由意志而发生。每一个动作、每一种动机都有某种原因,而这些原因多数是潜意识的。

弗洛伊德所生活的时代正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的阶段,当时的社会正在剧烈的变化。导致了许多社会矛盾与冲突。在中上层资产阶级内心深处也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一方面资产阶级的欲望膨胀,日益堕落。另一方面陈旧伪善的维多利亚式的道德和性压抑仍保持着。从而使精神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弗洛伊德性本能概念和悲观主义倾向则反映了当时的反犹太主义运动和帝国主义战争本质。

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理论一般以19xx年左右为界,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阶段。早期的弗洛伊德致力于神经症的心理分析和治疗,以发现人的无意识而名声大噪,创立了一套精神分析的独特的方法。晚期随着研究范围的拓广,他要求用精神分析理论说明人类社会生活和文化历史发展的各个领域中的问题,从而使他的理论上升到了哲学和人类学的高度。提出了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说、自我、本我、超我说以及道德与文明是压抑人性的产物等三大理论。弗洛伊德自称这一时期的理论为“应用心理分析”。他的《超越唯乐原则》、《精神分析引论新编》、《自我与本我》《文明及其缺憾》四部著作集中阐述了他晚期的主要理论思想。

(一)以无意识原欲为核心的人格动力结构

作为人格理论中的精神动力学派的奠基人,弗洛伊德特别强调人格结构的动力性质。他认为人格是多种力量相互作用的动力系统,而非静态的、“解剖性”的结构。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说有一个发展过程,早期弗洛伊德主张以无意识为核心的“两部人格”结构观,在后期,他提出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三部人格结构说。

1、无意识、前意识、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意识(这里指人格)是由不同意识水平的三个部分所组成,这就是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意识是人格的最表层部分,它由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所组成。它的特点是具有逻辑性、时空规定性和现实性。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由那些虽不能即刻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就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所组成。在弗洛伊德看来,意识与前意识二者虽有区别,但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前意识的东西可以通过回忆进入意识中来,而意识中的东西当没有被注意时,也可以转入前意识中。因此,弗洛伊德把它们看成同一个系统,与无意识系统相对应。弗洛伊德说:“人格中有两大系统,一是无意识系统,另一是前意识系统(它包括意识)。它们类似于两个房间,无意识系统就像一个大的前庭,而前意识系统就像接着前庭的一个小房间,意识也居住于这一房间内。

前意识的主要作用就是检查作用,即不许那些使人产生焦虑的创伤性经验、不良情感,以及为社会道德所不容的原始欲望和本能冲动进入意识领域,而把它们压制在无意识之中,使意识与无意识完全隔离。

人格结构的最深层部分是无意识,弗洛伊德把它定义为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是意识的但已受压抑的心理活动。这个部分的主要成分是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种族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感情。无意识与前意识、意识有很大的差别,其特点如下:

5

(1)无矛盾性,这是说无意识中的各种本能冲动和欲望拥挤在一起而互不干扰。按弗洛伊德的话说,它们是“置身于矛盾之外”,两种目标不一致的欲望可以同时积极活动,而不会互相抵抗。

(2)无时间性,即无意识中的各种欲望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也没有任何时间上的先后次序,时间关系是意识的一种特征而不是无意识的特征。

(3)在无意识中不存在任何否定、怀疑和不相信成分。

(4)非现实性,即无意识几乎与外部世界没有任何联系,无意识过程按自身的强度和快乐原则进行,它不管现实,只求享乐。

(5)无意识观念的能量远比前意识或意识中观念的能量大,因而它更机动、更活跃,易于变形和替换。

无意识是人格结构中最大、最有力的部分。虽然,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并不意识到它的存在,但它对于我们的一切行为都产生影响。它影响我们的思维、感知和行为的方式,影响我们的职业、婚姻对象的选择,影响我们的健康状况、爱好、兴趣和习惯等等。在弗洛伊德看来,不存在任何自由意志的行为,有些行为表面上似乎出自我们的意识和自由意志,但实际上都是受无意识力量所驱使的,它们只不过是无意识过程的外部标志。有意识的心理现象往往是虚假的、表面的和象征的,她们的真面目、真实原因和真正动机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无意识之中。

弗洛伊德提出了六点理由来说明无意识的真实性:

(1)人在催眠状态下,往往能回想起早已经遗忘的儿童期经验。在催眠师的指示下,被催眠者做各种事,醒后却全然不知催眠时所做的一切。这种催眠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无意识的假说。

(2)做梦是无意识存在的一个有力证据。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无意识表现自己的主要途径之一。

(3)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错误如失言、笔误、遗忘与丢失等表面上是偶然的,没有任何有意识的动机。但弗洛伊德认为这些所谓的偶然失误却不是偶然的,它们正是暴露了一个人无意识的真实欲望和动机。

(4)灵感、直觉等创造性活动中的心理现象说明在意识之外还存在着一个未知的领域,即无意识领域。

(5)精神分析发现许多心身疾病以无意识的内心冲突为基础。

(6)依据无意识假设而建立起来的精神分析技术对治疗精神病患者的有效性,间接说明无意识的真实性。

2、本我、自我、超我

后期,弗洛伊德对自己的人格结构所作了较大的修改。他取消了检查作用的概念,提出了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的概念,用本我、自我、超我的三部人格结构说取代了较为简单的二部人格说。但在三部人格说中,弗洛伊德保留了无意识的概念,无意识概念仍是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乃至整个精神分析学说的基石。

在三部人格说中,本我概念与二部人格说中的无意识概念接近,但不完全等同。本我这个词从德文es而来,意指它(it) 。用拉丁文翻译为id,用中文则一般翻译为本我,更确切的翻译应该是人的动物性。凡本我的东西必然是无意识的,但无意识的东西未必是本我的,即是说本我包含在无意识中。本我是人格中最难接近、但又是最有力的部分。本我完全是由先天的本能、原始的欲望所组成的。它同人的肉体过程相联系,将躯体能量转化为精神能量,并且贮藏它们和向自我、超我提供能量。弗洛伊德把本我中所具有的精神能量称为里比多,有时弗洛伊德把力比多特指性本能所产生的能量。

6

本我满足自己欲望÷获得快乐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反射动作,如一个婴儿可以通过打喷嚏来反射鼻中的刺激,或者反射式地移动受限制的肢体来消除自己的紧不适感。另一种方式是想象实现。弗洛伊德认为本我是非理智的,它不能区别现实和对现实事物的想象。当一个婴儿饥饿时,他可能通过在内心产生食物的形象来减轻他的紧张感,获得一定程度的满足,弗洛伊德把利用想象来满足自身欲望的过程称为原始过程。

自我是人格中理智的、符合现实的部分。它派生于本我,不能脱离本我而单独存在。自我的力量就是从本我那里得到的,自我是来帮助本我而不是妨碍本我,它总是根据现实的可能性力图满足本我的要求。因此,自我是本我的执行机构。自我在本我与现实之间、本我与超我之间起调节、整合作用。与本我不顾一切地追求享乐的风格不同,作为理性化身的自我则是按照“现实原则”办事,即是说自我总是根据现实情况来满足本我的欲求。现实条件许可时,就即时满足本我的要求;现实条件不许可时,就暂时延缓甚至否定本我欲求的满足,以求得与现实的协调,避免与现实发生冲突而带来痛苦的后果。自我活动过程具有逻辑性、符合现实的特点。弗洛伊德把自我根据现实情况来调整本我无节制的欲求的过程称为继发过程。继发过程是相对于原是过程而言的。一个人出生时就具有原始过程而继发过程是后成的,它是在人意识到自己与现实的区别,理智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才产生的。

人格结构中第三部分是超我。它是人格中最文明、最有道德的部分。超我有两个方面,一是自我理想,另一个是良心。在儿童早期生活中,父母总是有意无意的依据自己的道德标准和社会规范去评价、奖励和惩罚儿童。父母对儿童的某些行为作出“好”的评价,给儿童以物质和精神奖励,对儿童的另一些行为,父母作出“坏”的评价,并给以惩罚。长此以往,儿童就知道什么行为是好的,什么行为是坏的,父母关于奖惩儿童行为的标准逐渐内化为儿童自己的行为规范。父母关于什么行为是好的标准就内化为儿童的自我理想,父母关于什么行为是坏的惩罚规则就内化为儿童的良心,这样超我就形成了。

(二)人格动力

弗洛伊德把人看作是一个复杂的能量系统,该系统的能量源泉均来自于本能,而本能总是寻求立即解除紧张、求得满足,求得快乐,但是现实世界不可能让本能立即获得满足,因而便产生了焦虑,在弗洛伊德看来,人格动力过程的核心概念是本能和焦虑。

1、本能

本能来自生物体内部的一种固有的驱力,并通过心里器官决定着人的心身活动的态度。本能是人的所有活动的最终原因。

在早期,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两种基本的本能,一种是生存本能,另一种是性本能。像吃喝排泄等本能属生存本能,它们是个体生存必不可少的。性本能的主要作用是繁殖后代、延续种族。

在后期,弗洛伊德提出了生本能和死本能的概念。死本能是有机体返回自己先前无机状态的趋向。弗洛伊德说,一切生命的目标是死亡。生命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紧张,只有死亡,才能最终解除这种紧张。弗洛伊德把死本能具有的能量称为桑纳托斯。桑纳托斯是一种破坏力,当它指向个人内部,则表现为自责、自杀或受虐狂等行为。当它指向个人外部,就会产生憎恨、攻击、侵犯和施虐狂等行为。生本能包括生存本能和行本能,生本能提供的能量称为埃罗斯,代表爱和创造的力量。埃罗斯和桑纳托斯等心理能量是幽闭在本我之中的,随着时间的延长,这些心理能量不断聚集、增长,以致机体内部紧张度太高不能忍受,本我会要求能量的不断释放以减轻紧张度。当能量释放时,紧张度下降,人随之体会到快乐感。

2、焦虑和自我防御机制

(1)焦虑

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调解者,通过调解,使人格内部各种力量之间、人与环境之间达到一种平衡,实现人格的整合与统一。但是,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而不平衡是绝对的和 7

持久的,人格内部冲突不可避免。随着矛盾冲突的加剧,人就会产生心理焦虑,如果冲突过于激烈,而自我无法应付,就会导致人格的分裂和精神障碍。

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三种焦虑。第一种是现实焦虑,它是人觉察到周围环境中存在的现实危险所产生的内心紧张、不安和恐惧。第二种为神经质焦虑,它是由于担心失去对本我控制而产生的潜在危险所生的,这种焦虑不是对本我自身的恐惧,而是害怕它不分青红皂白的冲动带来受惩罚的结果。第三种焦虑称为道德焦虑,它是由于意识到自己的思想行为不符合道德规范而产生的良心不安、羞耻感和有罪感。道德焦虑是伴随超我的形成而来的,超我不成熟的人很少体验到道德焦虑。

(2)自我防御机制

不管是哪种焦虑,都是人内心的一种紧张状态。而人具有一种解除紧张状态的先天倾向,因此焦虑本身会起到一种动力的作用。同时,焦虑也起到对人的行为的控制和引导作用。因为它警告我们,如果继续以那种方式行动或思考,我们就会处于危险之中。焦虑对人有积极的一面,但是,若是焦虑水平太高,持续时间太长,那么人是无法忍受的,严重的焦虑往往导致人格的分裂和精神病。为了减轻或消除人格内部的冲突,降低或避免焦虑,以保持人格的完整和统一,自我发展了许多保护性的机制,弗洛伊德称之为自我防御机制。

弗洛伊德认为所有的防御机制都有两个共同的特点:①它们是无意识的,即是说人总是不知不觉的、无意识的采用它们。②它们往往否定、歪曲或虚构实际情况,具有与现实相脱离的特性。主要的防御机制有:

压抑(repression):是自我最基本的防御机制,因为它先于其它防御机制而产生,别的防御机制的运行要以它为基础。压抑是自我防止引起焦虑的思想观念进入意识领域的一种方法。通过它,那些会带来焦虑的观念和欲望被紧闭在本我之中,人意识不到它,焦虑自然会大大减轻。压抑有两种情况:一是对本我中的先天本能冲动和原是欲望的压制;另一种是对人个人后天生活的痛苦经验和不良欲望的压抑。

否定(denial):否定是最早形成的自我防御机制之一。据说它伴随着痛苦感情一起产生,是为了减轻痛苦的一种保护性机制。通过这种机制,人不相信、不承认对自己不利的带来痛苦的现实情况。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消极办法。

投射(projection):是一种拿别人做“替罪羊”的办法。利用这种方法的人,不承认自己身上有某种不良品质和思想感情,而把这些不良品质、思想和感情投射给别人,看成是别人具有的东西。既然那些不良品质和思想感情不是自己的,而是别人的,那么自己就不会感到不安和焦虑。

反向作用(reaction formation):是人努力表现出自己不良品质和情感的对立面来减轻焦虑的方法。

合理化(rationalization):又称文饰作用。通过这种机制,人对自己的不良行为或者内心想要却未能得到等痛苦经历编造出一个似乎合理、自己能接受的解释。

替代和升华(displacement):本我中聚集的大量能量总是力图通过各种渠道发泄出来,而满足本能欲望发泄能量的直接方式往往为超我的道德规范或现实要求所不容,因此会遭到自我和超我的抵制和压抑。这些受抵制的里比多能量不得不转换对象和改变方向,企图以间接的方式发泄出来,即替代。如果里比多发泄的直接与原始的方式是被社会赞许的、高尚的间接方式所替代,就称为升华。

退化作用(regression):个人遇到挫折时以显示较为幼稚的行为来应付现实的困境。 固着作用(fixation):指行为方式发展的停滞和反应方式的刻板化。

认同作用或自居作用(identification):是指个体潜意识的向别人模仿的过程。

(三)以性心理为主线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8

弗洛伊德不仅重视人格的发展及其阶段,而且强调婴幼儿期生活经验对人格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在心理学上,有时也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称为“发展理论”。弗洛伊德认为婴幼儿期是人格发展的最重要阶段,一个人出生之后长到6岁时,其人格的基本模式就大致形成了,以后一直保持到终生,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正因为早期经验的重要性,一个成人的人格适应问题,追根溯源常常可以从他的童年生活中找到原因。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是以他的泛性论思想为基础,在他看来,性心理发展和人格发展几乎是一个同义语。弗洛伊德主张人的性心理发展也即人格发展经过五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其特点和特殊问题,阶段之间的先后顺序是固定的,这种固定的发展顺序是由成熟过程决定的。

弗洛伊德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性欲最敏感的区域或处于显著地位的动欲区会发生转移,不同年龄阶段的婴幼儿都有其不同的主要动欲区。根据动欲区在身体上的不同定位,人的性心理发展也即人格发展有五个不同的阶段:口腔期,肛门期,性蕾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1、口腔期(Oral stage):弗洛伊德把出生到满周岁这段时间称为口腔期,因为在这个阶段婴儿里比多发泄的主要动欲区是口腔。通过口腔活动的吮吸,吞咽,咀嚼等等,不仅满足了婴儿饥饿时的需要,而且这些活动本身也提高了性快感。我们常常看到饥饿的婴儿吮吸手指的现象,这说明吮吸活动本身也提供了某种快感。

口腔期可以分为两个亚期,即前口腔期和后口腔期。前口腔期从出生到八个月,这段时间内,婴儿的快感主要来自于吸吮和吞咽活动,唇和舌成了主要的动欲带。里比多的第一个目标是动欲区的自恋刺激,随后增加另一个目标,即希望与对象协调。通过对象协调的幻想,婴儿把养育他的人看成是物或食物的提供者。后口腔期大约是出生后的八个月到一周岁。随着牙的生长,里比多倾注的动欲区集中在牙,牙龈和咽部。性快乐主要来自于啖,咀嚼和吞食活动。当遇到挫折时,婴儿常常以咬来报复。这种伤害或毁害对象的欲望被称为“口腔型施虐欲”(oral sadisam)。

在口腔期,婴儿通过与食物和事物提供者的协调活动,逐步产生了亲密感,开始把自己与现实环境区别开来。这种现实感的获得,标志着婴儿自我的诞生。儿童的人格不再是单一的,混沌的本我。现实原则逐步取代快乐原则,成为儿童获得满足的主要途径。自我形成是口腔期的最重要成就。

2、肛门期(Anal stage):这一阶段大约从出生到第二年起到三岁末。在肛门期,幼儿主要的欲动区,从口腔转移到肛门。肛门的排泄活动成为里比多发泄的主要途径,而肛门期的发展对人格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口腔期一样,肛门期也有两个亚期,即前肛门期和后肛门期。前期里比多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肛门排泄粪便结束内部压力以获得快感体验。除排泄粪便解除紧张所产生的快感外,成人对儿童排泄活动的过分注意也增加了儿童对排泄本身的兴趣。儿童保留粪便,以便再排泄时得到更大的快感。

在后肛门期(又称保留期),里比多快感主要来自保留粪便而不是排泄粪便。原因在于保持粪便也能产生性刺激,另外也是由于成人对儿童排泄活动的高度重视。既然这些粪便被人看成如此贵重,那么儿童自然希望保留它们,而不是放弃他们。在这个阶段,儿童和父母之间会产生很大的冲突,父母试图对儿童的便溺行为进行训练,以便养成卫生习惯。而儿童则希望自由的,不受干扰的进行排泄活动。他们往往对父母的卫生训练持敌意和抗拒态度,而父母为了使儿童养成清洁,爱卫生的习惯,极力把与排泄有关的都说是下流的,必须加以隐蔽和控制。这个阶段,随着儿童主动控制自己,应付环境能力的增强,言语和思维发展,他们的自我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在这一阶段的晚期,儿童在排便习惯问题上进行了一定的妥协,而儿童的动欲区也就是从肛门转移到身体别的部位,儿童的人格反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9

3、性蕾期(Phallic stage):大约从3岁到6岁是性蕾期。在这个阶段,儿童的动欲区转移到了生殖器,儿童通过抚摸,显露生殖器获得里比多的满足。

弗洛伊德认为,这一时期内儿童不仅对自己的性器官发生兴趣,有手淫行为,而且他们的行为性别有了性别之分。在这个阶段中,对人格的反展最为重要的事件是在儿童心中产生了有关父母的情绪冲突,即男孩心中的欧底帕斯(Oedipus complex)情结和女孩心中的爱莉克拉(Electra complex)情绪。

弗洛伊德说:“在三岁之后,儿童开始表现出一个对象的选择,对某些人深情偏爱。”对于男孩,他所选则的第一个恋爱对象是自己的母亲。男孩想独占母亲,而父亲的存在是一个干扰,于是男孩子内心中产生了一种对父亲的嫉恨,仇视的潜意识倾向。男孩心中这种恋母嫉父的情绪纠葛,被弗洛伊德称为欧底帕斯情结。

在同父亲争夺母亲爱情的过程中,男孩子感到自己的力量有限,无法战胜对手,并且还产生了“阉割恐惧”,即害怕强大的父亲割掉自己的性器官。这种恐惧迫使男孩抑制恋母倾向及对父亲的憎恨,由此本我和自我之间会激烈的冲突。为了解决这种冲突,男孩子尽量以父亲为榜样,模仿父亲,并认同于父亲。通过认同来获得对母亲性冲动的间接满足,同时认同本身也促使儿童习得男性行为,形成男子性格。

对于性蕾期得女孩来说,情况就更加复杂。女孩最初与男孩一样,对母亲也有强烈的依恋之情,但是当女孩注意到两性得差异时,这种依恋之情就降低了。女孩认为母亲有目的地夺取了她的那种有用的器官,故对母亲产生了嫉妒。相反,女孩对父亲得感情成倍的增长。但是她对父亲的好感又伴随着嫉妒。如此看来,女孩的处境比男孩更不妙,因为她面临双重的冲突。为了解决这种冲突,女孩子需要认同母亲,通过对母亲的认同作用,获得女性性格和女性行为。

弗洛伊德特别重视儿童如何解决自己内心的欧底帕斯情结,认为若解决不好这些情结,往往导致各种性变态和心理失常。比如一些人的同性恋就是因为儿童时期对自己异性的父(或母)产生了强烈的认同和模仿所造成的。解决恋母或恋父情结,不仅对于儿童心理健康很重要,而且对儿童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弗洛伊德甚至把它看成是人类“宗教和道德的最后根源”。在解决恋父或恋母情结的过程中,儿童以自己同性别的父亲或母亲为榜样,模仿他们,认同与他们,这样不仅使得儿童获得男性或女性行为风格,而且还把父母的道德观念,社会态度内化为儿童自己的东西,从而形成儿童第二自我即超我。

4、潜伏期(Lantency period):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当儿童解决了欧底帕斯情结或爱莉克拉情结后,他们的里比多冲动就处于暂时的潜伏状态,性兴趣被其他兴趣,如探索自然环境,知识学习,文艺体育活动和同伴交往等所取代。这段时间被弗洛伊德成为潜伏期。性潜伏期一直延续到12岁左右。在这段时间里,由于儿童生活范围的扩大和在学校吸取了系统知识,儿童人格中的自我和超我部分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男女儿童之间的关系较疏远,团体活动时多时男女分组,甚至互不来往。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青春期才发生变化。

5、生殖期(Genital stage):在以上性心理发展的时期内,儿童虽然具有性冲动,但它主要是一种“自恋”性质的冲动,行的满足主要来自于自己身体感受的刺激和对自己性器官的抚弄。弗洛伊德把前几个性心理发展阶段称为“前生殖期”。进入青春期以后,由于性器官的成熟,儿童的性冲动再次萌发,他们开始对异性产生兴趣,喜欢参加由两性组成的集体活动。这时儿童的心里发生了根本的转折,从“自恋”转变成为“异性恋”。异性恋倾向一旦形成后,就一直持续一生,以后不会在发生根本变化。弗洛伊德把性心理发展的最后阶段称为“生殖期”。从这个时候,人们就开始摆脱对父母的依赖,成为社会中一个独立的成员。他们寻找职业,选择婚姻对象,开始异性恋得生活,生育和抚养后代。

四、弗洛伊德的研究方法

10

(一)自由联想法

弗洛伊德采用谈话疗法来治疗病人,逐渐创立了自己的自由联想法。这种方法既是一种治疗方法,又是一种收集资料的研究方法,它是构成精神分析的基础。

精神分析家在使用这种方法时,让病人在一间安静的房间里,放松的躺在一张躺椅或床上。病人背对分析家,在分析家鼓励下病人病人回忆、自由联想,并将所想到的谈出来。在运用这种方法的过程中,关键是要求病人把所想到的一切都讲出来,而不管这些想法是无关要紧的胡思乱想,还是可笑的或使人不好意思的念头。这种方法的目标是把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引起病人变态行为的原因的东西揭示出来。这样,分析家一方面使病人清醒地意识到那些东西,以便正视它们,消除它们的不良后果,恢复心理健康,同时,另一方面使自己获得大量有关无意识、人格结构和机制的研究材料。自由联想法所依据的基本原理就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决定论。

(二)梦的分析

弗洛伊德把梦的分析称为“通向无意识的康庄大道”。梦的分析是弗洛伊德研究的基本工具之一,它为弗洛伊德开启了无数秘密之门。弗洛伊德认为梦有显象和隐意之别。显象是回想梦里发生事件时所讲出的内容,而隐意是蕴含于显象之中的真正含义。在弗洛伊德看来,梦的实质就是被压抑的无意识欲望的一种变形的满足方式。

弗洛伊德认为梦的显象有三个来源:首先是感觉刺激。第二个来源是发梦者在清醒时的所思所想。第三个来源是本我冲动。

(三)日常生活中的心里分析

弗洛伊德把日常生活中的错误分为六类:口误,笔误,遗忘,遗失、误置与误取,误读与误听,多种错误的结合。弗洛伊德指出,受压抑的观念和欲望不仅表现在精神病人的症状和变态行为上,而且也表现在正常人的日常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有失误遗忘等等情况。这些情况似乎是偶然的,但在弗洛伊德看来,绝没有偶然性可言,任何事件都是被决定了的,或者说都是有原因的。实际上隐藏着人的真实动机,即受压抑的无意识欲望和观念。

(四)幽默

弗洛伊德认为幽默提供了关于无意识本我冲动的信息。如果要了解某个人的本我欲望,可以去了解它所喜欢的幽默是什么;如果要了解一群人或一个民族的精神深处,也可以从人们所喜欢的幽默获得某种认识。弗洛伊德在其《幽默及其无意识的关系》(1905)一书中,对幽默作了一番详尽的分析。其重点分析了两类玩笑即有关攻击性的玩笑和有关性的玩笑。

五、评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不仅对于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在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临床实践中有重要的使用价值。虽然不少正统的学院派的心理学家极力反对弗洛伊德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但他们不得不承认弗洛伊德体系对心理学的演变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人格心理学体系,以后的人格心理学体系也包括荣格、阿德勒、霍尼,乃至人本主义的心理学,不管是支持扩充弗洛伊德理论,还是批判改造弗洛伊德理论,都可以看成是对弗洛伊德体系的一种反应。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是迄今为止最庞大最复杂,争议最多的体系,对它进行全面与客观的评价是个难题。我们认为对于弗洛伊德理论体系的评价既不能全面肯定,又不能全面否定,即既要肯定其积极合理的一面,又要否定其消极错误的一面。

(一)积极方面

1、弗洛伊德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问题,对心理学发展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这些重大的理论问题包括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人的生物性与社会性的关系;人格的结构;人格的动力;人格的发展阶段与发展的规律;遗传与环境因素对人格发展的作用;人格变态及其根源; 11

人格的冲突与其防御机制;人格特征与人格类型;性心理与人格发展等等。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体系像弗洛伊德体系那样提出如此众多的重大理论问题,激起如此多的争议与思考。为此,美国心理学家G·利克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看成是20世纪心理学发展的第一动力。

2、弗洛伊德在人格及其变态这个前人所忽视的领域中,勇敢探索,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其理论的深度和广度堪称后人的楷模。

3、弗洛伊德的理论是对禁欲主义、理性主义的有力反抗。19世纪奥地利帝国,禁欲主义十分严重,弗洛伊德能够不顾世人所嘲讽,敢于冲破禁区,这种探索精神是值得称道的。弗洛伊德从达尔文强调人的行为与动物行为的连续性观点出发,强调人的生物本能尤其是行本能在人的行为中的决定意义,这是对理性主义的反抗,本身包括着唯物主义的因素。

4、弗洛伊德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他的潜意识思想开拓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5、弗洛伊德强调早期经验有一定的意义。

6、弗洛伊德体系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上有重大的贡献。他创造了一套与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显著不同的研究方法。

(1)在研究中,弗洛伊德着重了解有关心理的非常态现象和特殊现象。他把精神病患者和人格变态者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力图从他们那里收集到有用的资料。虽然弗洛伊德也考察正常人,但他主要考察正常人的一些特殊心里现象,如做梦,口误,遗忘,迷信观念等。这个特点使弗洛伊德的研究方法有一定的优越性。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只有当事物的变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有可能看清他们的本质。若事物的发展过程还没有充分展开,那人们是很难把握住他们的。同样,在考察人的心理现象时,心理的变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是把握住其规律的一个重要条件。非常态和特殊的心理现象,往往是心里变化到极端的一种表现,他以展开的形式给认识者强烈的印象和震撼,因而有助于人们认清他的本质。因此,弗洛伊德通过对变态心里和特殊心里现象的研究,对人格及其发展的本质和规律获得了某种领悟,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2)弗洛伊德着重从整体出发研究人格,而不是重视对人格的个别方面和特殊机能的考察。他不像正统心理学那样,采用元素分析的方法,通过实验把每一种变量孤立开来加以研究。弗洛伊德的方法不是在实验室短期内进行,而是在临床中长期地研究整个人,并且利用人过去和现在经历的一切有用的资料,对人格进行综合的研究。因此,弗洛伊德的研究方法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这正是弗洛伊德的一大优点。弗洛伊德这种在长时间里对一个人进行全面的,综合的观察和研究的方法被称为临床法。正是弗洛伊德开创了心理学中的临床法,这种方法被以后的心理学家,如皮亚杰,罗杰斯,马斯洛等人所继承和发展。

(3)弗洛伊德的研究方法既是一种研究方法,又是一种精神病的诊断治疗方法,既具有研究价值,又具有实用价值。

(二)局限性

1、在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弗洛伊德体系过分强调无意识过程,而贬低意识过程。虽然无意识过程是人的精神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人的意识活动会产生重要的作用,但是不能否认意识才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最主要方面。

2、弗洛伊德把人和动物所共有的本能,特别是性本能当成是人的行为与人格发展的根本动力这种观点过分扩大了本能的作用,而忽略了人特有的社会需要。弗洛伊德把人的一切需要归结为性本能的观点是一种十分偏激的还原论,这将导致把人还愿为动物。

3、弗洛伊德的概念,理论与假设往往是不精确的和缺乏操作性的,因而难以通过实证性的研究来加以验证。

4、弗洛伊德体系过分依赖有关非常态的或变态的心里现象的材料,而忽视了对正常人, 12

特别是健康人的人格心里资料的收集与研究,这使得弗洛伊德理论难以全面揭示人格的本质与规律,导致了弗洛伊德对人的片面的理解,把人看成是不健康的或残缺的,正因为如此,后来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批判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是残缺的心理学。

5、弗洛伊德主张一个人孩提时期的性心理发展决定着他日后人格的发展的说法,也是偏激的,不符合实际的。

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