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知识

对联习题集锦

1、联系《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或当今时代楷模,对出下面一副对联的下联。

上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有个上联,请你试试对出下联:

上联:雪中送炭,贫困子弟登学府;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是今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层出的一幅对联。请写出含有“岳阳”或“黄鹤”的诗句。

岳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性学习

张军等五位同学组成了研究“对联”的小组,他们收集了很多对联,整理了有关对联的知识。假如你是这个小组的成员,请接着完成下面的工作。

(一)下面⑴⑵两题,任选一题作答。

⑴下列对联写的是河南哪处名胜?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少室山下禅林静,五乳峰前钟馨悠( )

②朱仙镇血战丧敌胆,风波亭长恨遗千秋( )

③歌吟总带忧民泪,颠沛仍怀爱国心( )

④定三分,烧博望,出祁山,大名不朽;气周瑜,屏司马,擒孟获,千古流传()

A.巩义杜甫故居B.汤阴岳飞庙C.南阳卧龙岗D.嵩山少林寺 ⑵给下列对联归类,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东风吹出千山绿,春雨洒来万象新( )

②死者长已矣,死而能伸民志伸国权,死犹不死!

生而为何乎?生而成为奴隶为牛马,生亦徒生!( )

③远求海外珍藏本,快读人间未见书( )

④海枯石烂同心永结,地阔天高比翼齐飞( )

春联B.婚联C.挽联D.行业联

5、根据提供的情景按要求答题。

古今中外,许多名人先哲用精粹的语言道出了他们对大千世界的洞悉,对人生万象的彻悟。吟诵这些妙语,可以使灵魂得以烛照,使智慧得以开启。为此,立志中学初三(二)班班委会决定搞一次“名言接力赛”。

(1)请你以对联的形式为这一次活动设计一个主题语。

1

上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对联

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将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郭沫若向往光明勾画天上街市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根据课外阅读的外国名著,补全下面的名人对联

上联:搏命运风浪奏出一支支悲壮的乐曲(贝多芬)

下联:炼钢铁意志____________________(奥斯特洛夫斯基)

9、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

删改后的下联: , 。

10、下面的对联都是赞颂古代名人的。请写出其中一副对联所赞颂的人物、与对联内容相关的成语或诗句。

(1)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赞颂的是 相关的成语或诗句是

(2)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赞颂的是 相关的成语或诗句是

(3)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一心照古今。赞颂的是 相关的成语或诗句是

11、根据下面这段文字的意思,完成对联。

温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回答香港《文汇报》记者的提问时说:“中国的总理懂得一个道理,就是知难不难,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永不退缩,不言失败。”其中“知难不难”出自清代小说《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所引对联“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 , ”。

12、对对子(任选一联作对)

①上联:赞雕刻者高超技艺②下联:

②上联: 下联:奇巧人神技雕核舟

13、删改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使它与前面的句子组成对偶句。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的轩斋。 改后为:

14.根据课文内容,将对偶句补充完整。

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2

_______欧阳修_______。

15.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1)上联:忆往昔沧桑岁月 下联:_______

(2)上联:品千古美文 下联:_______

(3)上联:_______ 下联:花静鸟淡天

(4)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下联:______________

(5)上联:郭沫若向往光明勾画天上街市

下联:陶渊明______________

(6)上联:海安花鼓,誉满神州

下联:

从下列提示中选出一个对象对出下联:品王佳酿、海林内衣、中洋河豚。

(7)下面是教师节某学生献给辛勤园丁的一副对联,请你拟写下联。 上联:无声润物三春雨

下联:______________

16.诸葛亮凭借才智,辅佐刘备争得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建立了盖世功业。相传他曾推演兵法,聚石布成八阵图。下面一副对联是杜甫对他的评价,清你补充完整。

上联:功盖三分国

下联:名成_______

17.徐特立九生曾经赠给青年人一副对联,请你补充完整。

上联:有关家国书常读

下联:______________

18.楚汉战争时期由于萧何的推荐,韩信被拜为大将,也由于萧何的计谋,韩信又惨遭杀害。韩信少时,常常挨饿,漂母怜而饭之才得以生存,而最后他又死于吕后之手。请你用一副对联来概括韩信的一生。上联: 下联:

19.林则徐赴广州查禁鸦片后被任命为两广总督,他在总督府写了一副对联以自勉,表示自己光明磊落的胸怀与刚正不阿、无私无畏的品格。请你补出上联。

上联:______________

下联:壁立于仞,无欲则刚。

20.杭州西湖边上岳飞墓前有秦桧等四人的铸铁跪像,人们借此来贬恶扬善。当年秦桧等人谋害岳飞,为后人唾骂理所当然,但用来塑像的白铁则是无辜的。请你据此完成下面的对联。

3

上联:青山有幸埋忠骨

下联:______________

21.《醉翁亭记》语言形式优美,尤其是对偶句充分体现了汉语的美感。请以“欧刚修与百姓同乐”为上联,联系《岳阳楼记》一文,拟一个下联。 上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

下联:______________

22.有人曾见过一副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克合写的悼念鲁迅的挽联。但由于其记忆模糊,上联有两个字缺漏,请根据下联补个上联内容 泽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_______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23.对偶体现了语言的对称美。请你使用对偶的方法,补全《西游记》第七回的回目。

第七回回目:______________,五行山下定心猿。

24、名胜古迹对联往往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根据下列对联内容,联系所学的古诗文,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名胜古迹。

(1)黄鹤偶乘沧海月 白云常带楚江秋( )

(2)我其仙乎吞云梦八九 登斯楼也览气象万千( )

(3)四顾八荒茫天何其高也 一览众山小人奚足算哉( )

(4)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12.下列的对联各是哪部章回小说的目录?清在括号里写出这部小说的名称。

(1)吴学究双掌连环计,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

(2)孙行者大闹黑风山,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

25.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前三段文字是为了借题发挥引出议论,阐明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与他同时代的欧阳修则在《醉翁亭记》中以“乐”字贯穿全篇,抒写情怀。请将下面两个句子补充完整,要求补写后的句子能分别体现这两篇文章的中心。(每句7个字)

(1)范仲淹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欧阳修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柳宗元借小石潭的景色表达了被贬后的抑郁之情。像这种借景抒情表达心志的文言名篇行很多。请联系《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和《桃花源记》等篇章中的一篇,以“小石潭凄寒幽静”为上句,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上句:小石潭凄寒幽静 下句:______________

4

27.对联寻亲。

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打乱了,请你用线段把它们连接起来,使之重新变得完整。

A.两袖清风存正气 a.琴棋书画自陶情

B.竹菊梅兰可养性 b.莫愁两鬓霜雪寒

C.且喜满园桃李艳 c.雪压难摧涧底松

D.风吹不动天边月 d.一间陋室透书香

28.观察课本插图(见人教版九册(上)彩页插图)《古隆中三顾堂》,根据提示写出你所读到(或想剑)的信息。

有副对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上联讲的是_______的故事,下联讲的是_______的事情;

29.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古都南京,历史名城。南朝旧事、明代遗韵、民国风雨,都在这座古城留下了深深的痕迹,浸染出浓浓的意韵。玄武湖舒展,鸡鸣寺空灵,秦淮河的桨声灯影,夫子庙的热闹繁华,无不让人流连忘返。不少地名还可组成比较工整又非常有趣的对于。例如:“石头城”对“燕子矾”,“朝天宫”对“阅江楼”,“凤凰台”对“麒麟门”。

请从“无想寺”、“状元楼”、“白马湖”三个地名中,选出最恰当的分别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乌龙潭 对_______,莫愁湖 对_______,总统府 对_______

30、搜集材料时,大家发现,南京人杰地灵,曾在此居住过的文化名人灿若群星:王羲之、李白、曹雪芹、吴敬梓、鲁迅、徐悲鸿……小晴就此拟了副对联,但觉得下联有一处不符合对联的要求,请你修改。(2分)

上联:吴敬梓冷眼观世,《儒林外史》讽丑恶

下联:深情怀旧周树人,《朝花夕拾》忆往昔

你将下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结合已学过课文《出师表》的有关内容,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左为《隆中对》,条分缕析,预知数十年后天下事;

右为《出师表》,慷慨陈辞,_________________。

32、有人看了《西游记》后,出了一幅上联。请你结合《水浒传》中的有关情节对出下联。(3)

上联:化险为夷,师徒取得真佛经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33、名胜古迹的对联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信息。根据下列对联内容,联系所学古诗文,在括号中写出相应的文化名人(第4联写一人即可)。(4)

允矣斯文,为古今中外君民立允极

大哉夫子,合诗书易礼春秋集大成。( )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

翁区千余载,醉乡犹在 ( )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 )

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

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

34、下列各项中,能与“四面湖山归眼底”构成对偶的一项是()

A.万紫千红总是春B.万家忧乐到心头C.千锤万凿出深山D.万户争传新乐府

35、参照加点的文字,将下面句中画线的部分加以删减,使整段话更加整齐、和谐。

近观湖面,绿水荡漾,波光闪烁;向远处的青山极目望去,峰峦此起彼伏,峻岭绵延不断伸向远方。

36、在某班组织的对联交流活动中,有同学根据杜甫的《春夜喜雨》拟了上联“绵绵春雨润万物”,请你运用对仗的知识对出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

37、填写缺字联

活到老,学到老,老不服老;画亦精,字亦精,___________。

38、根据课文内容,将对偶句补充完整。

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忘怀得失 --------欧阳修 _______________

39、下面是某餐馆门上贴的对联,请将上联补充完整。

上联:________________,弃之可惜;下联: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40、下面是成都望江楼崇丽阁的一幅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根据所给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引袖拂寒星,古意苍茫,看四壁云山,青来剑外;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为:浩渺予怀 送春水一篙 江南绿到 停琴伫凉月

41、上联:井冈山,青山此起彼伏,峻岭绵延不断;

下联:鄱阳湖,绿水荡漾,碧波粼粼。

6

修改后上联为:___________________ 。

42、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拟下联。上联:学问藏今古 下联:________

43、上联: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

44、知县郑板桥于大年三十走出县衙,到大街小巷了解民情,无意中看到了一家大门上贴着一幅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他停下脚步,皱了皱眉头,问身边的两个衙役是什么意思,衙役想了半天也回答不出来。请问这副对联是什么意思?用一成语写出横联。横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联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初中三年,你和老师建立了深厚的情感,即将毕业的你一定有很多话要对老师说,请你拟一副对联唱出心中最美的对老师的赞歌。

46、小试卷铺开赛场,谁是语林高手? , !

47、忆往昔沧桑岁月,_________________

48、忆往昔刘备三顾茅庐传佳话,_______

49、九天揽月,华夏英豪驰宇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第二篇:关于对联的知识

关于对联的知识

对联又称楹联、楹帖等,是悬挂或粘帖在墙壁和楹柱上的联语,是用汉语描述客观事物、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具有诗、词的某些特点,但比诗、词更精炼、更工整,也更富

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因此,它是中国文学艺术中的一种特有的形式,也是汉族文学艺术中独有的一大艺术特色。

汉族语言不同于其它民族语言。其它民族语言往往很难作出文字上的两两相对和形式工整协调的对联。

汉语文字字形方正,结构优美,音节分明,声调匀称。因此,汉字便于形成对句,适合创作对联。

对联,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千百年来,它一直为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所欣赏,也日益为国内

外汉学家所重视;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它已流传许多国家和地区。

对联,一般是用古典艺术语言造句和修辞的,所以它典雅、精炼、优美。它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或咏物言志,或抒情寓意,或缅古叙怀,或扬善抑恶等。同时,它又是与书

法揉合在一起的综合艺术,两者互相映衬,更显出一种神彩飞扬、瑰丽典雅的艺术美。

对联讲究炼字炼意,作者常用精炼的文字、巧妙的构思以及画龙点睛的手法,为读者创造出感情丰腴、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意韵浓郁的各种作品,因

而,它能引人入胜,发人深思,耐人寻味,给人启迪。凡思想健康、艺术精巧的联语,更是经久不衰,耐人品赏,永放光彩。

许多联语不但和诗、词同样具有高度的文学性和审美意义,而且更富有广泛的使用价值,它与诗、词相

比,,能赢得更多的读者,使用的范围也更为广泛。

从对联发展史看,它萌芽于律诗之前,发展于律诗之后,鼎盛于诗、词日益衰落的清代,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我国对联的形式,其渊源极为久远。早在

先秦时代就出现了雏形的对句。例如《易经·系辞》中,就有这样的对句:“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又如《老子》中,亦有类似的句式:“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知,前后

相随。”这些对句(或称偶句、对仗句),尽管对得还不工整,但对偶形式已开始萌芽。这对以后骈文、律诗和对联的创作,却具有渊源关系。

对联究竟起源于何时,其说不一。有人认为,最早出现有是五代孟昶的春联。据传,

古代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桃树不有神和、郁垒二神,主管万鬼,如遇作祟的鬼,他们把它捆起来喂老虎。后来,民间在春节时,为驱避鬼怪,便在桃木板上画上两个神像,这就是“桃符”。到五代时,桃木板上的神像就演变为书写文字的对联。

宋张唐英在《蜀☆☆》中记载:“孟昶命学士为题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相传,这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但这种春联,在当时还只是写在宽约一寸、长约七八寸的桃木板上,仍称“桃符”。又有人认为,后

蜀宫廷题联,早已成为习惯,而孟昶不是最早的题联人。谭嗣同曾考证:刘孝绰(南朝梁文学家)罢官不出,自题其门曰:“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其三妹令娴续曰:“落花扫仍合,丛兰摘复生。”这虽是诗,但语句皆为骈骊,又题于门上,这应

是我国最早的对联。后者言之有理。到宋代,春节粘贴对联,已成为一种普遍风俗。如王安石在他的《元日》诗中写道:“千户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里说的“桃符”,其意还是际昶当时所书写的春联。孟昶是五代蜀国的国君,后蜀不久

为宋所灭,但这种在桃板上题的形式,宋代就被广泛地使用。以后,人们又用纸张代替桃木板写联,这与今天粘贴的春联,并无什么区别。

又据传,把“桃符”推广为春联的,还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事。朱元璋定都金陵后,在一次

除夕前,他传旨:无论公卿士庶,每家门口都要粘帖一副春联。除夕晚上,他还微服出巡,见到五彩缤纷的春联,他非常惬意。当他走到一家庶民门口时,见没有贴出春联,他很奇怪,一打听,原来这家是以“阉猪”为业的,不好意思写出春联贴

上。于是朱元璋就精心思索,亲自给这家写出一副对联,联云:“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全联并非说出“阉猪”二字,但这个“阉”字的含义却充分地体现出来了,而且全联对得工整、确切,曲而不浮。第二天,他又来到这家门口察

看,见门框上仍未贴出对联奉承更觉得奇怪。当询间时,这家主人说:“因这副对联是皇上的御笔,我贴到神龛上供起来了。”朱元璋一听大喜,当即赏给这家主人一些银钱。由于皇帝亲自提倡春联,对联这一艺术形式就补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

场合。不但婚丧、喜庆使用它,一些名胜古迹、驿站茶亭、官署试院、楼台亭阁等处,也都普遍地使用它。

对联是一种精炼的艺术形式,它要求思想健康,艺术性强,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它绝不是什么小玩艺、小摆设,而是一种具有积

极意义的特殊艺术形式。它或褒贬、或打情、或言志、或谐趣,等等,这些都是作者有感而发。所以,对联会使人获得鉴赏的乐趣,增加各种知识,品味各类书法,同时还能受到一定的思想启迪。但要写好一副对联,并不那么容易,它需要一定的文学

知识,一定的艺术表达 能力,还要顾及到对仗和平仄,不是一般人都能做得到和写得好的。 就对联的形式而言,它的基本格式,是律诗(五律、七律)的中心部分,无论五律、七律,全诗共八句,中间四句(三、四句和五、六句)是两副规范的对

偶句(或称对仗句、对联句),而且对得工整、恰当。对偶也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刘勰在《文心雕龙·丽辞》篇中曾说:“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体力用,事不 孤立。”这就指出了客观事物的对偶状态。正因如此,在文学上也必然腹到相应的反映。所

以《史通·叙事篇》明确地指出:“编字不只,捶句皆双,修短取均,奇偶相配。”凡律诗中的对偶和对联中的对仗,又不同于一般事物那样刻板、机械地相对,而是表现得更为灵活、形象、多样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