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名相疑难

【中观派】

梵名Ma^dhyamaka,Ma^dhyamika 。系以龙树(梵Na^ga^rjuna )之中论为基础,宣扬空观之学派。认为由世俗之名言概念所获得之认识,皆属於戏论范围,称为俗谛;唯有依照佛理而直觉现观,方能证得之诸法实相,则称为真谛。从俗谛而言,因缘所生法,一切皆有;由真谛而言,一切皆无自性,皆毕竟空。然世俗有即是毕竟空,毕竟空即存在于世俗有中,若不依俗谛,则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即在理论上,统一性空与方便;在认识上和方法上,统一名言与实相、俗谛与真谛;在宗教实践上,统一世间与出世间、烦恼与涅槃,即所谓假有性空,不著有、无二边之观点,即称中观。与瑜伽派对立。迄印度大乘教末期,此派一直为二大潮流之一。

此派以龙树为始祖,历经提婆(梵A^rya -deva )、罗侯罗跋多罗(梵Ra^hulabhadra )、青目、婆薮开士等人。至六世纪初,有佛护(梵

Buddhapa^lita )、清辨(梵Bha^vaviveka,Bhavya )二论师出而作中论之注释。其后中观派分裂为佛护系之具缘派(梵Pra^san%gika )与清辨系之依自起派(梵Sva^tantrika )。前者之月称(梵Candraki^rti )论师曾对清辨之中论注释,予以激烈抨击,其思想并传入西藏而广泛流传;后者则以观誓(梵

Avalokitavrata )等论师为代表人物。

七、八世纪之际,中观派与瑜伽派有交互流通之趋势,终于形成寂护(梵S/a^ntaraks!ita )、莲华戒(梵Kamalas/i^la )等之中观瑜伽派(梵Ma^dhyamakayoga^ca^ra ),与密教同时流传,直至印度佛教之灭亡为止。

在我国方面,此派之学说由鸠摩罗什开始系统地介绍至中国后,发生极大之影响,如隋唐之时,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及禅宗等诸大宗派,均以此派之创始者及其经典为立宗之重要根据。[大智度论卷三十八、佛性论卷一、大唐西域记卷十、南海寄归内法传序、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华严经探玄记卷一、多罗那他印度佛教史、W. Wassiljew: Der Buddhismus; Th. Stcherbatsky:

TheConception of Buddhist Nirva^n!a](参阅‘印度佛教’2215、‘空有论争’3473、‘瑜伽派’5530)

[佛学大词典]

【瑜伽派】

(一)奉行瑜伽师地论等教说之宗派。又作瑜伽宗、瑜伽行派。即行于印度,与中观派对立之大乘佛教教派。初祖为四、五世纪之弥勒论师,以宣说瑜伽师地论、辩中边论颂、大乘庄严论等而奠定开宗之基。其后,无著禀其教旨,着摄大乘论、显扬圣教论等。未久,世亲继之,撰十地经论、唯识三十论颂等以光显教说。世亲之弟子陈那亦作观所缘缘论、入瑜伽等论著以宣扬瑜伽思想,复着因明正理门论而定因明之论式。同时复有亲胜、火辨二大论师注释世亲之唯识三十论颂。相继而起者另有德慧、安慧、护法、难陀、清辨、戒贤、净月、胜友、最胜子、智月、法藏、智光、无性、亲光、德光等诸师,相继发挥三性中道之旨,提倡观行万法唯识之理,以悟入真如之性。

瑜伽派本与中观派世代对立,彼此论难。然八世纪初,寂护及弟子莲华戒融合中观自立派(梵Ma^dhyamika -sva^tantrika )与瑜伽派之思想,成立瑜伽中观自立派(梵Yoga^ca^ra -ma^dhyamika-sva^tantrika )。此派思想,有关胜义谛者乃采用中观自立派之论点,有关世俗谛者则依据瑜伽唯识之立场。八世纪后,印度佛教传入西藏,西藏佛教改革者宗喀巴以甚深观、广大行,意图综合般若中观与瑜伽唯识两派。八、九世纪以后,瑜伽派为中观派综合摄取,独立学派不复存在。

在我国,以北凉昙无谶所译之菩萨地持经(即瑜伽师地论菩萨地)、刘宋求那跋摩之菩萨善戒经,及北魏菩提留支、勒那摩提等之唯识二十论、十地经论等为瑜伽派经论之最早译介。其后,我国之瑜伽派渐分为地论宗与摄论宗;前者系以十地经论为主,后者则以摄大乘论为主。两宗虽同立‘八识缘起’之说,然地论宗以阿赖耶识与如来藏心同视为真识,摄论宗则视阿赖耶识为妄识,故别立第九阿摩罗识,此为两宗论点最大之歧异。直至唐代,玄奘译出瑜伽师地、显扬圣教、辩中边等诸论,又糅译十大论师之唯识三十颂释论,编成‘成唯识论’等书,方乃展开法相宗之教说,而盛行于我国与日本。[大唐西域记卷九、卷十、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印度哲学研究卷五(宇井伯寿)](参阅‘中观派’1037、‘空有论争’3473)

(二)为印度六派哲学之一。通常又被称为瑜伽外道、相应外道。主张瑜伽修行,能达到解脱之境界。其哲学系根据数论学派而立论,所异者,持神我(梵purus!a )为最高神之有神论立场。相传西元五世纪顷巴丹阇梨(梵

Patan~jali )出世,搜集当时有关瑜伽诸说,撰成瑜伽经(梵Yoga -su^tra ),始确立该派学说(一说巴丹阇梨编于西元前一五○年间)。由于受到无神论之数论学说影响,其神仅止于冥想之方法与对象。认为世界之所以苦乃源自无明,此即为神我与自性(梵prakr!ti )之结合;当无明被明知(梵viveka )消除时,神我即从物质之束缚中解放独存,由此解脱达到完全圆满之状态。为得此明知,对于实践方法举说瑜伽八支(守戒、自我道德培养、养成良好坐姿、控制呼吸、控制感官、集中注意力、冥思、禅定),从有想三昧而入无想三昧之无心状态即是解脱。又为达到此一境界,遂完成修行法之组织,此乃瑜伽派之特质。毗阿沙(梵Vya^sa, 450~500?)曾对瑜伽经作完整之注释,其后第九世纪瓦卡帕提米拉(梵Va^caspatimis/ra, 800~880?)更加以复注,广为一般采用。然此学派势力今已殆然无存。[十住毗婆沙论卷三、大毗婆沙论卷八十一、瑜伽师地论卷二十八、印度六派哲学纲要(李世杰)]

[佛学大词典]

【五时教】

又作五时。即于佛教经典之批判上,主张释尊四十五年之说法,乃从浅而入深,故将之分为五个阶段,称为五时教。我国对于经典之传译,并不依其发展之先后,而系以五时教判为准。五时教之分有如下数种:

一 涅槃宗之五时教。刘宋时代之慧观主张佛教有顿教与渐教二种,前者乃专以菩萨为对象,使其立刻成佛之教,如华严经。对于声闻、缘觉二乘之人,次第导入悟境所说之教,称为渐教,依所说之顺序,

渐教之内容复分为:

(一)三乘别教,又称有相教。即为三乘之人分别说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之个别教,如阿含经。

(二)三乘通教,又称无相教。即共通三乘之教,如般若经。

(三)抑扬教,又称褒贬抑扬教。即赞扬菩萨,贬抑声闻之教,如维摩经、思益经等。

(四)同归教,又称万善同归教。即开会三乘而归于一佛乘之教,如法华经。 (五)常住教,又称双林常住教。即主张佛性常住之教,如涅槃经。此说为我国判教之嚆矢,流行于江南,刘虬、僧柔、智藏、法云等诸师均承袭此说,僧宗、宝亮等复以之配于涅槃经所说五味之譬喻,至天台智顗而集其大成。又北地慧光所立之四宗教判,亦以此五时教为其本据。[三论玄义卷上、大品经游意、法华经玄义卷十上、法华玄论卷三、大般涅槃经集解卷三十五、华严经疏卷一]

二 南齐之刘虬亦主张佛教有顿教与渐教二种,而渐教复分为五时,即:(一)

人天教,世间之教。(二)有相教,承认有差别事象存在之教,如阿含经等。(三)无相教,否定有差别事象存在之教,如般若经等。(四)同归教,如法华经等。(五)常住教,如涅槃经等。但出三藏记集卷九所载之无量义经序(刘虬作)中,唯列七阶,而未举五时。[大乘义章卷一、法华经玄义卷十上、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法华经玄赞卷一、华严经疏卷一]

三 隋代智顗亦有五时之说。所立五时为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参阅‘五时八教’1132)

四 据唐代法宝之说,五时教应为:(一)小乘教,(二)般若教,(三)深密教,(四)法华教,(五)涅槃教。第二般若教以下,依次又称大乘教、三乘教、一乘教、佛性教。法宝五时之说,在其所著一乘佛性究竟论中详述之,然该书仅存卷三,缺教判章,故其内容不详。[俱舍论宝疏卷一、五教章通路记卷五十]

[佛学大词典]

【缘影】

指心识四分中,见分缘虑外尘而生之外尘影像。此为见分缘虑外尘之气分,故又称缘气。又为所缘之事相,而非能缘之心性,故称缘事。其别有二:(一)指五识与五因缘之意识,缘外界五尘时,心内所现之色、声、香、味、触等。(二)指五后意识、独头意识,分别见闻觉知外界六尘之性觉。分别此见闻觉知之分别性,为缘外尘而生者,故亦是缘影。以上二者虽有所缘、能缘之分别,但皆属缘影。

[佛学大词典]

【五蕴】

梵语pan~ca-skandha,巴利语pan~ca khandha^。又作五阴、五众、五聚。三科之一。蕴,音译作塞健陀,乃积聚、类别之意。即类聚一切有为法之五种类别。

(一)色蕴(梵ru^pa -skandha ),即一切色法之类聚。

(二)受蕴(梵vedana^ -skandha ),苦、乐、舍、眼触等所生之诸受。

(三)想蕴(梵sam!jn~a^ -skandha ),眼触等所生之诸想。

(四)行蕴(梵sam!ska^ra -skandha ),除色、受、想、识外之一切有为法,亦即意志与心之作用。

(五)识蕴(梵vijn~a^na -skandha ),即眼识等诸识之各类聚。

五蕴系总一切有为法之大别,在俱舍等所立七十五法中,总类聚有为之七十二法为五蕴,唯识家则立百法,合有为之九十四法摄为五蕴,皆不包括无为法。

五蕴通有漏、无漏及善、不善、无记三性,故诸论中亦以各种名称说明其种别,如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五等,在五蕴之中,特以属于有漏者名为五取蕴。大乘义章卷八本更就有漏、无漏及三性,总立九种,即:(一)生得善阴,(二)方便善阴,

(三)无漏善阴,(四) 不善五阴,(五)秽污五阴,(六)报生五阴,(七)威仪五阴,

(八)工巧五阴,(九)变化五阴。其中前三者为善,第四为不善,后五者为无记;又第三属无漏,其余均属有漏。又摩诃止观卷五上及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五本等,亦各出其说。

小乘多数派别由对五蕴之分析,得出‘人无我’之结论,主张‘人我’为五蕴之暂时和合,唯有假名,而无实体。大乘学说不仅否认五蕴和合体(人我)之真实性,亦否认五蕴本身之真实性,进而发展‘法无我’之理论。[北本涅槃经卷三十九、般若心经、集异门足论卷十一、俱舍论卷一、卷二十九、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四、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四、显扬圣教论卷五、顺正理论卷一、卷二]

[佛学大词典]

【五蕴】

(术语)梵语之塞犍陀Skandha,旧译为阴,又译为众,新译为蕴。阴者积集之义。众者众多和聚之义,亦蕴之义也。是显数多积集之有为法自性。作有为法之用,无纯一之法,或同类,或异类,必多数之小分相集而作其用故,则概谓之阴,或蕴(阴者荫覆之义,旧译之一义也。见阴条),大别之五法:一、色蕴,总该五根五境等有形之物质。二、受蕴,对境而承受事物之心之作用也。三、想蕴,对境而想像事物之心之作用也。四、行蕴,其他对境关于嗔贪等善恶一切之心之作用也。五、识蕴,对境而了别识知事物之心之本体也。以一有情征之,则色蕴之一即身,他四蕴即心也。心之中,受想行之三者心性上各为一种特别之作用,故名之为心所有法,即心王所有之法(略云心所),识之一者为心之自性,故名之为心王。盖五蕴为身心之二法,如色界欲界有身之有情,从五蕴而成,如无色界无身之有情,自四蕴(除色蕴)而成也。毗婆尸佛经上曰:‘五蕴幻身,四相迁变。’增一阿含经二十七曰:‘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法。’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娑婆】

(界名)Sah&amacron;,又作沙诃,娑诃楼陀。新云索诃。堪忍之义,因而译曰忍土。此界众生安忍于十界而不肯出离,故名为忍。又诸菩萨行利乐时,堪受诸苦恼之义。又此界众生有贪嗔痴等烦恼之过,众生忍之,故名。又作杂恶。杂会。以是为三恶五趣杂会故也。此为三千大千世界之总名。一佛摄化之境土也。法华文句二曰:‘娑婆,此翻忍,其土众生安于十恶,不肯出离,从人名土,故称为忍。悲华经云:云何名娑婆?是诸众生忍受三毒及诸烦恼故名忍土,亦名杂会,九道共居故。’法华玄赞二曰:‘梵云索诃,此云堪忍。诸菩萨等行利乐时,多诸怨嫉众苦区恼,堪耐劳倦而忍受故,因以为名。娑婆者讹也。(中略)是三千大千世界,号为娑婆世界。’探玄记四曰:‘娑婆者此云堪忍,悲华经云:此中众生贪嗔痴等过,梵王忍之,故为名也。’西域记一曰:‘索诃世界三千大千国土,为一佛化摄也,旧曰娑婆,又曰沙诃,皆讹。’玄应音义三曰:‘沙诃,又云娑诃楼陀,或云娑婆,皆讹也。正言索诃,此云能忍,或云堪忍,一言杂会世界。’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极乐世界(sukhavati) 】

Jileshijie

佛教术语。也称净土、乐邦。佛教徒所信仰的没有苦难的理想世界,是相对于世俗众生所居的“秽土”而言。净土的思想起源很早,在婆罗门教和小乘佛教的一些派别中就有它的渊源。在婆罗门教中,净土是毗湿奴所在的天界。小乘佛教中有些俗人集团已信仰净土往生。但作为一种系统的思想派别则在大乘佛教时期。大乘《弥勒上生经》中提到有兜率天净土;《妙法莲华经》提到灵山净土;《华严经》中提到莲花藏世界;《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中提到琉璃净土;《大宝积经》中提到如来妙喜净土;《大乘密严经》中提到密严净土等。《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等则详细描述阿弥陀佛的净土,并根据上述经典的思想建立了净土宗。该宗认为人们只要通过念佛、修观的方法,就能在一期生命终止时往生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的教主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净土与弥勒净土、药师净土同为中国佛教徒所信仰的三大净土。

佛教认为时间无始无终,空间无边无际,佛土(世界)无穷无尽,每一佛土中都有一位佛在那里教化众生。极乐世界即是这无穷无尽世界中的一个。《阿弥陀经》说,极乐世界距离人们居住的“娑婆世界”有“十万亿佛土”之遥。在这个极乐世界中,无量功德庄严,国中声闻,菩萨无数,讲堂、精舍、宫殿、楼观、宝树、宝池等均以七宝庄严,微妙严净,百味饮食随意而至,自然演出万种伎乐,皆是法音。其国人等智慧高明,颜貌端严。但受诸乐,无有痛若,皆能趋向佛之正道。

《阿弥陀经》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从一日乃至七日能够一心不乱,此人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等所说的东方药师佛居住教化的琉璃世界,也是佛教徒所向往的理想国土。那里的地面由琉璃构成,连药师佛的身躯,也如同琉璃一样内外光洁,所以称琉璃世界。佛经上说此世界和西方极乐世界一样,具有说不尽的庄严美妙;那里没有男女性别上的差异,没有五欲的过患;琉璃为地,金绳界道;城垣、宫殿都是七宝所成。人们只要在生前持诵《药师经》,称念药师佛名号,并广修众善,死后即可往生琉璃世界。(净慧)

[中国百科全书(佛教篇)]

 

第二篇:《净土大经解演义》摘要之佛学名相篇:不着文字相,名术是表法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流通翻印,功德无量)

《净土大经解演义》摘要集萃之五

佛学名相篇:不着文字相,名术是表法

大乘经里称一桩事情,几十个名词,这是佛教学的善巧。教你不要执著名字相,破你的执著、分别,你懂它的意思就行了,决定不要著相。佛讲经,不许人执著言说相,言语不是真的;不能执著名字相,名词术语是假设的;不能执著心缘相,听了之后自己以为是什么意思,不可以。为什么?听出意思,智慧就不见了。

佛法难懂难在它没有意思,但你能讲无量义,对人说人话,对鬼说鬼话,说到大家都欢喜。没有意思就是无量义,有意思就有限制了。这叫自性的流露,字字句句圆明具德。所以经典读不厌,愈读愈欢喜。年年月月境界不一样,人间有。天天境界不一样,那已契入境界,修行证果的人,境界天天不一样、念念不一样。

「为定心观真如之一理」,真如,就是实相、就是自性、就是法身,它的名词很多很多。佛对一桩事情说这么多名词,主要的用意是叫我们不要执著名词,名词是假的,实相理体当中,名词都不可得,没有名词。名词是人建立的,你要执著有一个真如,错了,哪来的?什么叫真如?为了说法、教学方便起这么个名词,

「如《金刚经》曰: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它没有名字,佛给它取个名字,是假设的,可以换的,无有定法可说。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取是执著。自性里没有法,你要执著,永远不能见性。

菩萨的德号代表修德。佛的名号是代表果德,不离开自性,大乘教里, 教我们称性起修,菩萨的名号是称性。中国佛教是大乘,四大菩萨代表修德,释迦牟尼佛代表性德,能仁、寂默这是性德,仁慈, 清净,心地清净, 接众仁慈,具体的方法菩萨代表。哪来的迷信?佛家是破除迷信,我们要明了要真干, 把佛教回归教学。

地藏菩萨代表的是孝亲尊师,净业三福前两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这是世出世间一切善的根、善的本。如果人不孝父母、不敬师长,那其他的别谈,修得再好那是假的,不是真的,为什么?他跟性德相违背。古代选拔人才,从汉武帝制定“举孝廉”,多少朝代改朝换代,这个制度保持下来。 (《大经解》95)

弥勒,翻成“慈氏”,慈悲。“菩萨之姓也。名阿逸多”,阿逸多,翻成“无能胜”,无比的殊胜。“具足则为慈无能胜”,经典上这种称号是表法的意思,弥勒就特别表慈悲的殊胜,像文殊代表智慧的殊胜,普贤代表实行,地藏代表孝亲尊师。佛法里头现身、行事、言语、名号无一不是表法。弥勒菩萨是谁?弥勒菩萨就是自己自性里面的慈悲。佛菩萨他慈悲,他所示现的形相、语言、音声,要把我们自性里面的慈悲引出来。弥勒在过去生中遇大慈如来,愿同此号,真同了,慈心三昧证得了,慈悲心永远不退,一切时一切处对一切众生一片慈悲。(《大经解》第92集)

释迦牟尼这个名号是印度话,什么意思?释迦翻作能仁,牟尼翻作寂默,仁是仁慈。名号里面都是表法的、都是教学,佛教的什么?佛教的东西就在名号里头。能仁,能够以仁慈待人接物,教我们对人、对事、对物要用仁爱,仁者爱人。牟尼是对自己。用什么样的心对人,用什么样的心对自己。寂默就是清净平等觉,对自己要清净、要平等,只要用清净平等心,自然就觉悟。清净心生智慧,平等比清净还要高一层,就开悟了。那你就晓得,我们为什么不开悟?不平等,我觉得我比人高一点,他还不如我,这就开不了悟,就没法子了。光是清净还不行,清净只能生智慧,不是大彻大悟,平等才大彻大悟。

寂默是体,是自受用,仁慈是他受用,佛到这个世间来示现是为度众生的,所以把仁慈放在前面。释迦牟尼佛如果到极乐世界去作佛,他还用这个名字吗?不用了,为什么?极乐世界的人个个都仁慈、个个都清净,这名号没用处。那怎么办?换个名词,换什么名词?换阿弥陀。在极乐世界作佛一定是阿弥陀。在我们这个世界作佛一定是释迦牟尼。为什么?我们这个地球上住的人,娑婆世界的人,范围更大了,对人没有仁慈,都是自私自利,所以用这个来教你,对自己的心不清净。所以他的名号就是他教育教学的宗旨,就在名号里面。所以你懂得名号,你就晓得释迦牟尼佛这一生讲的是什么、教的是什么,就知道了。

净土宗一入门就修普贤行。“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具足无量行愿,安住一切功德法中”,这是净宗学人,净土跟普贤菩萨的关系太密切了。普贤菩萨在华藏世界代表的是行门。华严三圣,当中是毗卢遮那如来,两边就是文殊、普贤菩萨。文殊代表解门,代表智慧;普贤代表实践,就是真干。(《大经解》第70集)

这两位菩萨,要是我们用简单的话来说,文殊菩萨教你看破,普贤菩萨教你放下,就这个意思。所以文殊菩萨是慧解、理解,普贤菩萨是真干。

“三世觉母妙吉祥”,文殊师利翻成“妙德,妙吉祥”,觉就是佛,三世佛母,七佛的老师。德圆了,果已经证到极位,果无不尽是已经证到极位,功德圆满,称妙德。“《会疏》曰:具三德秘藏,神化不思议,故名妙德。”三德秘藏,大乘经上常讲的三,法身、般若、解脱,叫三德。证得三德秘藏的是法身菩萨。阿罗汉只有一个解脱,解脱没有圆满。具足三德秘藏,是早就证果,不舍因行,跟普贤一样。所以说诸佛之师,神化不思议,神通、教化不可思议,所以称妙德。“本为龙种尊王如来”,他从前成佛了,这是他的佛号。“现在北方常喜国成佛,号宝积如来”,“未来成佛,号普见如来”,将来他又示现成佛,得大自在。

释迦佛教学,懂得艺术,无比殊胜的智慧,佛家叫表法。特别是在密宗,密宗是世尊对当年印度古老的宗教,他们所崇拜的神明,佛没有破坏排斥,佛把他安上一个意义,全变成佛菩萨。这个高明,就等于说把他收编了,都是一家人。显教里四大天王是印度古宗教的,佛把他招来帮助教学,四大金刚,金刚就是明王。用艺术来表法,几千年前佛教就很盛行。供奉的佛菩萨、鬼神形像,不是迷信,不是拜那些。但现在真是迷信,大家不懂。古时候不是的,它是教学的工具,佛像代表自性,代表本性本善,代表性德。菩萨像代表修德,修因证果,菩萨修因,佛是果,是时时刻刻提醒这个。你拜它、求它保佑,错了,它怎么会保佑你?

什么叫普贤?圭峰大师说“体性周遍曰普,随缘成德曰贤”。这个范围太大太大了,这个自体是自性,哲学术语叫本体,宇宙万有的本体,在大乘佛法叫做自体、自性、性体。体性周遍,这个体性,它不是物质现象,不是精神现象,不是自然现象。但是它能生自然现象,能生精神、物质现象。缘无量无边,佛把它归纳四大类,叫亲因缘、所缘缘、无间缘、增上缘,每一类都是无量无边,成就整个宇宙,在佛法常讲十法界依正庄严,这叫贤。贤是赞叹,它很能干,能现极乐世界,也能现阿鼻地狱,随缘。普从体上讲的,贤是从相跟作用上讲的。随缘成德,德是圆满的成就,随净缘现净土,随染缘现秽土。

释迦牟尼佛法运终了的时候,下面一尊佛,第五尊佛,弥勒菩萨什么时候下来?兜率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四百年,这时差很大,因为它算圆周度数,三百六十度,三百六十天一年。他的寿命多长?四千岁,兜率天的四千岁。合我们这个世间,是五十七亿六千万年,那个时候才来。这当中很长的时间没佛法,没佛法人很苦,所以佛慈悲到极处,没佛,找个代理的佛来,这代理佛是谁?大愿地藏王菩萨。地藏王菩萨度众生比佛的时间长多了,释迦牟尼佛度众生才一万二千年。你看看,地藏王度众生要经历多少时间?凡是佛不出世,统统地藏菩萨代表。(《大经解》第90集)

所以地藏菩萨跟其他菩萨不一样,他现在是代佛,身分地位不相同。你看《地藏经》这个法会,太稀有了。其他的经典,你一展开序分里面,来参与大会的,菩萨讲经,佛不会来的,地藏菩萨的法会是十方诸佛统统都来了,每一尊佛都带的侍者、带的菩萨,这没有过,《华严经》也没有这个场面。那些佛为什么来的?原来这些佛都是地藏菩萨的学生。地藏菩萨发的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学生都成佛了,他还在菩萨,给我们表这个法。你才看到真太伟大了,永远在菩萨地位上度化众生。地藏菩萨不止一个人,凡是修地藏法门的统统是地藏菩萨。你要专修地藏法门,你是初发心的地藏菩萨。《地藏经》里,那是等觉地藏菩萨。地,表法表什么?心地。大地能生万物,无量的宝藏,佛用地来代表自性。能大师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无量无边的宝藏,用这些宝藏济度一切苦难众生,取这个意思。

四大菩萨是中国大乘的四根柱子。第一个地藏菩萨,大地能出生五谷杂粮,大地含藏宝藏。佛用这个来表心地,心地里面含藏的宝藏,无量的智慧、德能、相好,这三种无量变现出遍法界虚空界无量无边无尽的诸佛刹土依正庄严,用心地来显示,叫地藏。那开发宝藏用什么?「孝亲尊师」。《地藏经》是佛门的孝经。唯有孝跟敬,对父母的孝、对老师的敬,能开发自性的宝藏。这就是印光大师所说的,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万分诚敬得万分利益。你要没有诚敬心,你没有办法开采宝藏。没有智慧你不认识它,没有方法你不能开采,你得不到受用。所以要智慧,开采的方法是孝敬,地藏代表孝敬。

从孝敬再提升就是观世音菩萨无尽的慈悲,救苦救难。拿什么来救苦救难?从自性里开采出来的宝藏。佛说的一切经教,诸佛如来他所表演的、他所说的这是宝藏,用这个来救苦救难。文殊师利代表智慧,让孝敬、慈悲都行在正道上,不会产生副作用。普贤菩萨把地藏菩萨的孝敬、观音菩萨的慈悲、文殊菩萨的智慧,落实在生活、工作、日常处事待人接物,这叫普贤。普贤菩萨实行,行的就是前面三个,三个都落实,那就真管用了。大乘四大菩萨是一体,不能分开。现在人专拜观世音,他没有智慧。四大菩萨代表修德,佛代表性德,性修不二,性修一如。这道理要讲清楚,然后大乘修学才是圆修圆解圆证,你得到的是圆满的。普贤是大行菩萨。「表差别智」,就是日常生活当中用的智慧,样样都知道。大乘教里头行摆在第一。菩萨行愿当中第一,这称之为王,而它的作用是导归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就是华严的归宿,这个意义太深了。「普贤之愿,广大无际,穷劫无尽,导归极乐,利济无尽」,利是

利益,济是救济,救济苦难众生。这个利益无有穷尽,所以「称大愿之王」。菩萨不修普贤行,不能圆成佛道。 (《净土大经解演义》595)

佛、菩萨、阿罗汉,不是神不是仙,是佛门里面修学的学位,三个等级。都是通号,不是专指哪一个人。菩萨有很多,科系不一样。观音专门是示现教导慈悲的,地藏是教你孝亲尊师的,科目不一样。文殊是教你智慧的,普贤是教你实践的,教你如何把你所学的东西落实在生活上、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

寺庙进去首先是山门, 就是天王殿,四大天王是佛门的护法神,当中是弥勒菩萨, “众生见者,即得慈心三昧”。四大天王代表自爱。东方天王叫持国(护国天王),拿的琵琶代表中道。弦不能太紧, 紧了就断掉,也不能太松, 调到适中, 音色就美了。处事待人接物要行中道, 不偏不邪,妄想分别执着就偏就邪, 就不得其正。南方天王德号叫增长,精进绝不退转。手上拿的宝剑表智慧, “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西方广目天王,护国是大愿,增长智慧是大德大能,如何能够求到?广学多闻,成就真实智慧。这个地方偏重在后得智,无所不知,你得广学多闻。一手拿的是龙或蛇,龙蛇代表多变,人事多变、社会多变、万物多变,千变万化。一手拿的是珠,珠代表不变。在多变当中,你掌握到不变,多变是事,不变的是理,多变的是相,不变的是性。也就是说,你用清净平等觉,永恒不变,观察这个世界、智慧就现前,你就晓得用什么方法安定这个社会。北方天王多闻,手上拿的是伞盖,伞盖的用意防止身心的染污,恢复到清净平等觉。

“魔类有四”,《净影疏》讲的。第一“烦恼魔,谓贪嗔等,能害善法”,这不在外,是自己贪瞋痴,贪、嗔、痴、慢、疑、恶见,恶见是错误的见解,这是烦恼魔。烦恼要不能放下,道业就不能成就。烦恼习气太重必然退心。这些烦恼如果不是彻底放下,到最后它会起作用,它会把修行人全功尽弃,非常可惜。必须把烦恼的根拔掉,贪心要连根拔掉,不是换对象,贪佛法,贪恋佛菩萨,这也不行,还是贪。佛教我们断贪嗔痴,不是叫我们换对象,这是一定要知道。贪世间的财色名食睡,这是不善的法,对于善法也不能贪。所以烦恼魔是自身的,不是从外头来的。

第二种叫“阴魔,谓五阴身,共相摧灭”,这也是自己身体里面的。五阴是什么?色受想行识,你有感受,人家赞叹你,你欢喜;人家骂你的时候,你会生气,这是说感受。“想”,受之后你有妄想,妄想不断,连睡觉都没休息,睡觉怎么样?你会作梦。梦从哪来的?梦从妄想来的。五阴,最后是“识”,阿赖耶识,行是末那识,想是第六识,受是前五识。阿赖耶是个仓库,叫藏识,西藏的藏,意思就是收藏,你所造的业都在这个库里头,遇到缘它就起现行。我们烦恼习气太重,不能把库里资料随意调出来。如果有了定功,这个不用智慧,你的定功愈深,阿赖耶里面的资料,你就能看到的愈多。受想行识是精神,色是物质,身会造业,受想行识更会造业。行是个非常非常执着,坚固地执着我,大乘教里讲,行是四大烦恼常相随,也就是我执,贪嗔痴,我爱、我慢、我痴,慢就是嗔恚,与生俱来。我们现在身是五阴身,共相摧灭,特别是讲生老病死,摧灭的相。自己把自己摧残、糟蹋掉,在这个社会太多了。

第三种“死魔”,道业未成,寿命到了,这是魔障。断恶修善、积功累德,能延长寿命。诸位好好去看《了凡四训》,云谷禅师帮助袁了凡,给他功过格,依照《太上感应篇》去修。善因善果、恶因恶报,一共讲了一百九十五条,每天反省有过就要改,天天自己检点自己。他真干,发心做好事,他的命运彻底改变了。

第四“天魔”,是外面境界的。前面三种都是本身的,外面来的干扰都叫做天魔,外面是五欲财色名食睡,它来诱惑你。如果你有智慧,你把烦恼控制住,烦恼不起作用,你就降了魔。所以“以定慧力,降伏魔怨”,你有定功不受诱惑;你有智慧,能看清楚,邪正分明,远离邪恶,亲近佛菩萨。(《净土大经解演义》第105集)

四大魔时刻不离我们,不小心就落在魔掌。提高警觉,不受干扰;他干扰不了你, 就变成护法,还会帮助你。可以感化他, 帮他回头是岸、转邪为正、转恶为善、转迷为悟。重要的自己要行得正,才能感化别人,自行而后才能化他。从初发心到成佛,佛在帮助我们,魔也在扰乱我们,一半一半,成败不在佛魔,在自己。

佛度有缘人。与佛没有缘,佛虽有应,无缘的人不能觉察,得不到利益。业障太重,障住了他,他得不到佛菩萨的感应。业障重的人麻烦,他求佛菩萨,佛菩萨的感应他收不到。但是魔看到了,魔来应,一拍即合,促成他做坏事。善有善的感应,恶有恶的感应。恶里面有善心,佛菩萨帮不上忙,可是妖魔鬼怪得其便了。

“菩萨有二种智,能为一切修行本:一谓如理智,能照诸法本性,不一不异,不生不灭,是名通诸法性”。用照见,不用见!见里有分别执着,有情识。镜子照得清清楚楚的,没有分别执着喜恶。我们眼见外面色,像镜子一样,不要有分别执着喜恶,完全是平等的心,这叫照见,照见是智慧。有分别执着爱憎,那叫情见,情识是迷。“二谓如量智,能照众生殊相”,“故通诸法性是根本智,达众生相是差别智”。根本智也叫实智,差别智也叫权智,权巧方便。度化众生的时候,跟众生在一起要用权智,权智是千变万化,根本智是如如不动,动中有不动,不动里面他

又有动。(《净土大经解》第114集)

“中住,安住中道, 不落二边,当相即道, 即事而真,净念相继, 即念离念,是中住义”。心得到安住, 身就离苦乐,苦乐二边都离了,中道!邪正、善恶、安危都是二边,二边都离开,这叫中住。空有、真妄是二边,“二边不住,中道不存”,中道跟二边对立还是错了;中住中道也没有就不落二边。不落二边是法身菩萨。

大乘教有三个共同科目,一是戒律,哪个法门都不能离开戒律,戒律是基础、扎根教育,戒律是根,根本。二是理,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是理,哪个法门都必修的。三个是归宿,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不管哪个法门到最后统统归极乐世界。三大共同科目是主科。一门通一切经全通,一切法也通了。(〈大经解〉29)

大乘是自利利他。只讲自利,不讲利他,这是小乘。大小乘不是经典的差别,不是教相上的差别,是心量上的差别。一生学基督教的,学伊斯兰教的,临命终时念佛能往生吗?肯定往生。他修的那个功德,一定也是提升他的品位,这个法门多大!宗教教学里,净宗是多元文化,什么宗教都包括,这一点在经典里看到。

物质里面一定有精神现象,实际上精神现象里头还是有物质现象,这个现象我们看不见,佛菩萨看得见,阿罗汉也看得见,这说明精神跟物质永远分不开。色里头有显色,有不显,佛家叫无表色,我们都有作梦的经验,梦中有没有色?有色相,那个色相自己清楚,别人看不到,这就是无表色。(《大经解》第21集)

智有三种: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阿罗汉、辟支佛证得“一切智”, 知道遍法界虚空界是假的,万法皆空,这是一切智,知道万法相有性空,他超越六道了。为什么会有这些法他不知道,假的为什么会现?他不晓得,菩萨知道,叫“道种智”, 道是道理,种是一切法,为什么会有六道十法界因果报应,菩萨知道。佛证“一切种智”,一切就是一切智,种智就是道种智。一切智跟道种智是一不是二,菩萨还把它分作两截,有体有用,一切智是体,道种智是起用,不知道体跟用是一不是二。佛知道,性相一如,理事不二,宇宙万事万物是一体,这是一切种智,佛所证得的;也就是说,明心见性的人他证得,他知道一切法是一体。所以他的心是平等的,他的慈悲是普遍的,没有厚薄,这才到究竟圆满。所谓是全理之事,全事之理,理跟事是一不是二,这叫甚深,只有佛才能证得。(<净土大经解演义>第125集)

「《大日经疏》曰:梵云萨婆若那,即是一切智」。有些经讲萨婆若海,若那是梵语的尾音。要是萨婆若海,那就是萨婆若,海是比喻广大没有边际,就是一切智。要是萨婆若是一切智,萨婆若海就是一切智海。是佛的智慧,不是阿罗汉的,跟一切智智、一切种智意思完全相同。地上菩萨三不退,念不退是念念不离萨婆若海,这是究竟圆满。小乘得位不退,须陀洹,初果,决定不会退到凡夫。大乘十信位的菩萨初信,不会退落堕凡夫,只有往上升。第二个不退是行不退,是菩萨他不会退到二乘。第三种是念不退,就是念念不退萨婆若海,这一切种智。这是保证成就,就是实报庄严土,三种不退全都得到了。

“清净无欲之行。断淫欲诸天,皆名为梵天”。天道有欲界天六层,色界天十八层,无色界天四层,共二十八层,梵天是初禅以上,能把欲望完全控制住,没有断,不起作用,五欲财色名食睡没有了。他不需要睡眠饮食,禅悦为食。禅定才是真正养生之道,身要清净,心要平等,什么念头都没有,就不要饮食了。

梵语涅盘,翻一个字“灭”,四谛里苦集灭道,那个灭就是涅盘,它灭什么?在因上讲灭烦恼,果上讲灭生死,六道生死没有了,十法界生死也没有了。两种生死都断了,这叫涅盘。两种生死的因跟果都是染污,它造成的。最重要的染污就是欲望,财色名食睡。大乘经说“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大经解226)

涅盘就是不生不灭,真实的意思。“旧译为灭度,新译为圆寂”,灭是灭烦恼,度是度生死、度轮回。圆是圆满,寂是清净寂灭,灭诸烦恼,就是讲的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贤首心经略疏》上讲“谓德无不备称圆,障无不尽曰寂”,《甄解》曰“义充法界,德备恒沙,为圆”。 “《涅盘经》曰:灭诸烦恼,名为涅盘。离诸有者,乃为涅盘”,你有欲界的因就会有欲界的果报,从果上下手是解决不了问题,果报现前了,一定要从因上来解决,因心没有了,果报就不现,果就灭掉。因为三界六道是幻相,不是真的,永嘉大师《证道歌》说的好:“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大经解》120集)

世尊第八相示现灭度,无非是让众生生难遭之想,恭敬之心就起来了。“是故如来虽不实灭,而言灭度”,这跟你讲真话。佛有没有灭度?没有,这是做出样子给中下根性的人看的。如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法华寿量品》曰:“若佛久住于世,薄德之人,不种善根,贫穷下贱,贪着五欲,入于忆想妄见网中” ,“薄德之人”不是说没有德

行,不够厚,敌不过烦恼习气。“贫穷下贱”是道业贫穷,戒定慧三学贫穷,不是指世间财富,是指戒定慧三学。

深禅定就是三昧,《楞严经》讲的九次第定,九从四禅八定来的,四禅八定是初心菩萨,还是凡夫, 没有出六道轮回。修到初禅生初禅天;修到二禅能生二禅天。三禅四禅,再往上是无色界天四空定,四禅跟四空定合起来叫八定。四禅八定只有八定,八定包括四禅。这是世间禅定,八定最高是非想非非想处天所修成的。

三摩地「梵语,旧称三昧」。翻为定、正定、正受、等持。《智度论》曰: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菩萨的六波罗蜜,学大乘的不能离开。定是怎么修成的?精进,你没有耐心,忍辱波罗蜜没有;不能忍,说明你没有持戒;戒持不好,说明你没有放下,布施是放下。你看看,住三摩地在六波罗蜜里是第五层,没有前面四层的功夫,你怎么可能得三昧?念佛的同学,要想得念佛三昧,首先要知道精进,真精进一定从忍辱波罗蜜里头来的,你不能忍受就不行,就定不下来。「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没有一个不成就。选择一门, 把心定下来,就叫三昧,三摩地。至少十年不改,心要定这么久,一门深入。无论大乘小乘、显教密教,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是修的三摩地,跟三摩地不相应,那就不是佛法;佛画像圆光顶上有三个字「唵阿吽」,「唵」是身业,「阿」是口业,「吽」是意业,身口意三业清净、三业圆满,就十善业道圆满。「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十善业道圆满了,「自净其意」是三摩地及一切陀罗尼门。(《净土大经解演义》第121集)

「唵阿吽」这三个字就是十善业,唵是身业,阿是口业,吽是意业。身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业,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意业,不贪、不瞋、不痴。这是戒律的根本。小乘人把十善业展开,三千威仪。大乘菩萨八万四千细行,十善业展开的。归纳就这十条,你说多么重要!(《大经解》344)

陀罗尼,翻为持、总持、能持、能遮。总一切法,持一切义。就是讲一切法的总的纲领、总的原则掌握到了,这叫得陀罗尼,能遮,这是止住,我们现在讲控制。遮是对不善法,「恶不善根心生,能遮不令生」。真能持十善业道,就不会有害人的念头,也不会有占人便宜的念头。由定开慧,三昧是定,定起作用智慧开了。智慧里面就是总持法门、就是陀罗尼,因为慧不会失掉。定慧等持,定能持慧,慧也能帮助定,让定不失去。法身菩萨所得的三昧永远不会失去。「定力发慧所得,说为陀罗尼」。从定开慧所得的总持就叫陀罗尼。一切法的道理你全明白了。“三昧修行,习久后能成陀罗尼” ,「人到无求品自高」。欲望太多那就愈苦,人把欲望放下就得大自在。放下贪瞋痴,戒定慧就成就了。(《净土大经解演义》第122集)

“咒者, 佛菩萨从禅定所发之秘密言句,有不测之神验, 名为咒陀罗尼”, 这是神咒,不是鬼神语言,只有佛菩萨知道。跟诸佛菩萨沟通,很短时间传递无止境的信息,凡夫难以想象。不测的神验, 无法想象的感应, 这是咒陀罗尼。咒有四义:一“明”, 二“咒” , 三“密语”, 四“真言”, 都是咒的别名,陀罗尼的别名。陀罗尼有四种,一是“法陀罗尼,又名闻陀罗尼,于佛之教法闻持而不忘也”;二是“义陀罗尼,于诸法之义总持而不忘也”,前面是讲记得每一句话,是讲的教,教法,这个地方是讲的理论,义理。前面是记忆力强,这里是理解力强。真听懂了,于义理明了总持不忘,这个时间长,言语记得的时间比较短。三是“咒陀罗尼,于咒总持而不忘也”;四叫“忍陀罗尼。安住于法之实相,谓之忍。持忍名为忍陀罗尼”。忍在大乘教里面,有肯定的意思、承认的意思,所以叫忍可,有同意的意思。对于经教,诸佛菩萨、祖师大德的教诲,能够明了、能够肯定,没有怀疑,依教奉行,这叫忍。(《净土大经解演义》第123集)

“咒陀罗尼,有五名,据《秘藏记》意”,第一叫“陀罗尼”,第二叫“明”,第三叫“咒”,第四叫“密语”,第五叫“真言”,都是一桩事情。“陀罗尼者,佛放光时,光中所说也。是故陀罗尼与明,其义不异。”明是光,光中所说。(摘自《净土大经解演义》第250集)

中国的密宗,要是皈依上师,结缘灌顶,会传给你一个咒语,通常是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唵是身体;嘛呢是莲花,梵文;叭咪是保持;吽是意,心意。怎么讲?保持身心像莲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像莲花一样的洁净。密宗讲的,口里面念咒,心里观想,手要结印,叫三密相应,身口意。

首楞严是梵语,翻作健相,佛的德坚固,一切邪魔都不能够破坏,邪不胜正,自性本具的这是正法。一切事成就,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不能成就的。不但成就,前面还有坚固的意思,坚固成就。“菩萨得首楞严三昧,能以三千大千世界入芥子中”,自性里没有对立,没有时空,这是自性的性德。(<大经解>第125集)

《俱舍论》讲四种福田,一是“趣田,畜生”,不伤害畜生,爱护畜生,这都是种福。第二种“苦田,贫穷困苦之人”,要发心照顾他们。第三“恩田”,恩田是“父母”,要孝养父母。第四“德田”,德田是老师,“三乘之贤圣”,小乘阿罗汉、辟支佛、菩萨,在世间都是教化众生的,老师的身分。这是广义的福田。(《大经解》第108集)

菩萨具足四大,“一者愿大,求大菩提故”。发菩提心,大慈大悲。慈是与乐,悲是拔苦,用智慧助人离苦得乐;第二“行大”,“二利成就故”,真干,依教修行。自利利他,发奋苦学,学成了,做样子给别人看,把道理、事实真相讲解给别人听,这是利他。第三“时大,经三无数劫故”,这是长期的工作。求生西方极乐,亲近阿弥陀佛,时间就大幅度缩短。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十二劫就圆满证得无上菩提。三无数劫跟十二劫比,时间短得不敢想象。第四是“德大,具足一乘诸功德故”。真正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只要你心里有阿弥陀佛,就具足一乘诸功德;大乘是菩萨,一乘是诸佛如来。(《大经解》第91集)

魔这个字,古本的经书, 是折磨的磨,梁武帝是虔诚的佛教徒,这个字是他造的, 他说折磨太可怕,像魔鬼一样。梵语称魔罗,翻成障碍,能为修道作障碍故,折磨的意思。又翻为杀者,他害人善故, 让人善事不能成就。又常行放逸,断慧命故,懒散不能认真地修道, 不能成就。又翻为恶者, 多爱欲, 情执很重, 障道的因缘。

八相成道“指本师释迦与一切诸佛示现成道之通途”。应以佛身而得度者,一定是这种方式,《四教仪》说“一从兜率天下,二托胎,三出生,四出家,五降魔,六成道,七转法-轮,八入涅盘”。魔怨是考验,要禁得起。许许多多的折磨,把你心里面的烦恼习气都给磨尽,你才能成就,纯净纯善,这才能成就。

四摄法是菩萨接引众生的手段,一是“布施”。跟六度布施讲法不一样,多请客多送礼,感情就建立。“爱语”,爱语是真正关心他的好话,良药苦口,跟他能谈真心话。“利行”,菩萨所作所为对众生决定是有利益的。“同事”,恒顺众生, 随喜功德。菩萨有智慧神通,在随顺中把你改正过来,让你觉悟, 回头是岸。“行谓六度四摄等大行”,菩萨表现给我们看的。凡夫的心行跟这个是相反的,菩萨喜欢布施,凡夫喜欢收藏,收藏这个东西带不去的,菩萨带不去的都布施了。凡夫喜欢作恶,菩萨喜欢持戒。布施度悭贪,持戒度恶业,忍辱度瞋恚,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智慧度愚痴,菩萨用这六条自度度他。(<大经解>第99集)

“一念不觉而有无明”,为什么会有一念不觉?这在大乘里叫根本大问。微微一动叫无明, “无始无明”, 没有开始这叫无始,就像作梦一样,我们都有作梦的经验,梦中有无量无边的境界。你是几点几分几秒发梦的?无始作梦,为什么?它假的, 不是真的, 所以叫无始无明。“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大经解>第97)

诸佛如来讲经依二谛说法,这是讲经的原则,他依什么?依二谛,第一个是依真谛,就是他自己的境界,跟你说全是真的;真的你不懂,跟你说假的,依你,你是什么境界依你来说,那你全懂,那叫俗谛,真俗二谛。俗谛逗机,接引你入门,到一定的程度再跟你讲真谛。 所以小乘俗谛多,真谛很少。

大乘,华严宗讲五教,小、始、终、顿、圆,小教是小乘,始教是大乘的开始,还是俗谛多真谛少;到终教,就是大乘接近圆满的时候,差不多是一半一半;那到顿教,纯粹是真谛;圆教里统统都有,真谛多,俗谛说得少。这些说法的技巧方式方法,世尊都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发心弘法利生的要特别在这里留意。

头陀者,梵语“抖擞,淘汰”,“以十二行淘汰尘劳烦恼”,大迦叶尊者出生富贵,来修苦行,“以苦为师,以戒为师”,是好榜样。十二行:一“住阿兰若”,阿兰若是梵语“寂静处;二“常行乞食”;三“次第乞”,平等的乞法,允许你托七家,七家不够,到第八家你就有贪心。如果说一、两家够了就不能到第三家;四“日中一食”;五“节量食”,千家饭,回来会合在一起,利和同均, 六和敬的僧团; 六“过中不饮浆”;七“着粪扫衣”;八“但三衣”;九“冢间坐”,到什么地方去坐禅?到坟墓旁边,常常想到死,帮助你放下万缘,放下贪瞋痴慢。十“树下宿”;十一“露地坐”;十二“但坐不卧”,不倒单。(《大经解》第89集)

《法华》是一乘圆教。大乘是菩萨,小乘是声闻,一乘是佛。成佛的法门叫一乘。如果这个法门最高标准讲到成菩萨,这大乘;只讲到成阿罗汉、辟支佛,是小乘。成佛的《法华》, 开智慧的《楞严》,《华严》也是成佛的,《华严》怎么成佛?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凡是成佛的一乘经都跟《无量寿经》挂钩。

外道并不是指佛法以外的修道人,心外求法都叫外道。学佛的人,如果也是在心外求法,那也叫外道,这个外道叫门里外,佛门里面的外道,实际上人数不少。佛法称之为内学,内是什么?内是自性,所以非常重视回归自性。大乘教常说“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如果是向心中求,这就是内学,这叫佛法;

起心动念观照自性,这叫内学。所以,外道不是轻视别人,不是轻视,也不是贬低的意思,是跟大乘法里面修

学的宗旨、方向、目标不一样。大乘法的目标、方向、宗旨都是明心见性,无论哪个法门,宗门教下、大乘小乘、显教密教,终极的目标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大经解》第87集)

财是从财布施来的。过去生中欢喜修财布施,这一生就得财富。你就修财布施,愈施愈多,愈多愈施,你那个财源就没有止境,像潮水一样。绝对不能把财守在那个地方,一守就坏了, 就变成死水,死水就不流通,你那个财就有限,这边来了那边走。所以财叫通货, 它要流通, 源源不断, 这多自在!你要真干,舍财得财。

所以“舍得”,这是佛学里面的术语,你舍得愈多,你得到的愈多。可是舍得是两重意思,第一个,你舍一定有得;第二个意思,舍得,把你得到那个也要舍掉,你可别保留,你要保留,那你就很有限,你就那么多。如果你得到的也能够舍掉的话,你得到就更多,后续来的没有止境。(<净土大经解>第60集)

企业家都喜欢发财,发财到大学念商学院发不了财,为什么?老师是穷教员,收入有限,他没能发财,怎么能教你发财?哪有这种道理?财是布施发的。不懂得发财的因,用种种手段,那都是你命中有财;你命中没有财,用什么手段,你都得不到,你都发不了财。(《净土大经解演义》第394集)

义工是内财布施,那个福报更大。钱财是外财,外财再多,福报不大;内财福报大。我用我的体力、用我的时间、用我的智慧,来为大众服务,这叫内财布施, 属于财布施, 得财富。聪明智慧是果报,因是法布施。第三种叫无畏布施,果报得健康长寿。不杀生,不吃肉。这是无畏布施。积极的,放生。法布施,学经教。讲经三种布施具足,讲经要体力、要时间、要精神,这是什么?内财布施;跟大家讲的这是佛法经典,叫法布施;你真正把经典听懂了,学会了,你能够消除一切苦难,无畏布施。(《净土大经解》第84集)

无畏布施第一是素食,不跟众生结冤仇。放生,布施医药就不会生病,我不能生病,为什么?没有医药费,医药费都布施掉。如果存一笔医药费,肯定会生病,为什么?你已准备好,那钱是治病用的,肯定要生病,钱才用得掉。医药费布施给医院、贫穷的病人,帮助他们,医药费开销掉,所以健康长寿。(大经解13)

每一个人命里的财富、智慧、德相(功德相好),都是自性里本来具足的,不是外头来的。迷失自性时,你享受不到,虽然有,好像封存在那边。那就要靠修德,我修一点才能得到一点。可是会修的人,他的修德跟性德可以通达,用修德把自己性德里面的东西引出来,高明!性德的智慧、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广修供养,就有这个意思。供养跟布施,事上讲一样的,用心不一样,用恭敬心叫供养,普通的一般心就叫布施。所以布施多半是得福报,但是供养有功德。为什么?你是真诚心,它跟功德相应。财供养得财富,会把自性里面的财富引出来;法供养得智慧,也能引发自性智慧;无畏供养得健康长寿,能把性德里面的相好引出来。怎样才能引出来?真心,带著一点妄心就引不出来。什么是真心?完全是利他,不要自利,自利决定是妄心。 (《净土大经解演义》489)

看看《六祖坛经》,六祖惠能他老人家那个时候传皈依,他不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他念“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然后解释“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皈依佛是觉而不迷,这叫真的皈依佛。是你自性佛,不是外面的佛。皈依法,正而不邪,依正知、正见、正行。皈依佛是什么意思?觉而不迷。我们从迷惑颠倒回过头来依自性觉,这叫真的皈依佛。是你自性佛,不是外面的佛。外面那个佛像是什么?提醒你。佛代表什么?佛代表自性觉。皈依僧,净而不染,与外面境界不相干,所以佛法叫内学,完全与自性相应。自性净,自性正,自性觉,实在讲就是我们经题上“清净平等觉”。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真发心学佛,看到经典上的三皈依,真的要学,你就真的受了。看到五戒,不杀生,自己就发个愿,我这一生绝不伤害一切众生,这条戒你得到了。不偷盗,我发心我这一生绝不占人家一点便宜,这条戒你得到了。戒坛受那些仪规没做到,还是没用!护法神他认真不认假。(《大经解》第84集)

《涅盘经》讲,佛不在了,我们依谁?佛的回答,没有咐嘱任何一个人,“依四念处住”。佛教我们“观身不净”,不要为身体生烦恼、为身体造业障,身是假的。借假修真;第二“观受是苦”,为六根的享受,造种种罪业。好像是乐,不是真乐,乐后就苦来了,乐会变成苦;第三“观心无常”,妄心是无常;第四“观法无我”,我是主宰、自在的意思。你细心去观,一切法里头都没有主宰,都是随缘,缘生缘灭。只有愈接近性德,才发现有主宰、有自在。明心见性,常乐我净这个四德就现前。那个我是真我,真乐。(《净土大经解演义》第82集)

经有“贯、摄、常、法”四意。“贯穿所说之理”,它符合逻辑,佛法叫因明。“摄则摄持所化之生”。我们文章要用这四个标准,只做到第一个贯,后头三个字未必。摄受一切众生,好像它有引力、磁力,你接受你很喜欢,欲罢不能。佛经看一遍,还想看第二遍、第三遍,愈看愈欢喜,摄受的力量能够摄心。“常则古今不易”,它讲真理,永恒不变。三千年前佛讲的是正确的,今天还正确;超越时空。“法则近远同遵”,古远跟现在人都要遵守。具足这四个条件称经,四书能称经,五经里面,那就有大部分。在现代可以用它的精神,不能用它的方法,那是符合于那

个时代。这跟佛经不一样,佛经里面讲的是活的。

密宗八个祖师,大日如来是初祖,金刚手菩萨是第二祖,就是《华严经》上的普贤菩萨,在密宗也称金刚萨埵。显密是一体,密是显之密,显是密之显;显教是密宗的显说,密宗是显教的密说,是一不是二。因为众生根性不相同,法身大士、诸佛如来总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净土大经解演义》第111集)

灌是传授,你听不懂,灌没灌进去;你觉悟了就是灌顶,依教奉行就得利益。《无量寿经》里的内容非常丰富,有显教、密教、有宗门、教下。经文虽然不长,但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教义,圆圆满满都在这部经上。你把《无量寿经》从头到尾念一遍,就是十方如来给你灌一次顶。你真懂了,依教奉行,灌进去了。一天念两遍就灌两次,一天念十遍就灌十次,这叫真灌顶,虽没有形式,真的传授。这部经,十方三世一切如来都依照这个方法修行证果的,都依此法教化众生,令众生像佛一样的成就,这叫大灌顶,这真灌顶,这一部书,从头到尾字字句句就叫做甘露法水,真正依教奉行, 将来往生极乐世界。 “灌者,大悲护念义。顶者,佛果最顶义。诸佛护念,令至佛顶住,皆名灌顶也。”《无量寿经》是佛果最顶。《华严》最后归到《无量寿》,《无量寿》是第一里面的第一,这是古来祖师大德公认的,千经万论处处指归,接受《无量寿经》,真正依教修学,这是初位灌顶,你到极乐世界将来成佛,那是后位的灌顶。(《大经解》第110集)

佛在经上讲的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苦,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炽盛苦,这叫苦苦。得到禅定你会生色界天,色界天里面没有苦苦,这八种苦他没有。有欲, 这八种苦就都有,没有欲, 这八种苦就没有。生到欲界天, 是化生,没有亲情苦恼。色界有四禅十八层天,他没有财色名食睡,没有睡眠,精神永远饱满不疲倦。欲界天有欲望,有六层,愈往上欲望愈淡。四王天比我们淡一点,忉利天就欲望很少,心也慢慢清净。但是他有坏苦,有寿命。死时苦才现前,苦恼现前。临终时心地清净,没有苦乐感受,他会往上提升,这是修持的功夫。有留恋就堕落。第三种「行苦」,迁流的意思,他不能够停住。色界有坏苦、行苦这两种苦。

无色界天,坏苦没有了,没有身体。色界是有色没有欲,还有身体。无色界是灵界,只有精神没有物质。无色界有四层,最高非想非非想处天,定功八万大劫。他以为自己成佛了,不生不灭, 得大涅盘,其实没有证得。定功失掉寿命就到了, 他会很烦恼, 对圣贤教诲怀疑毁傍。爬得高摔得重, 毁谤圣贤的罪是堕阿鼻地狱。这给我们深沉的省思,我们学道能不能发心去生天道?不能,它不究竟。虽然天人的福报大,寿命长,如果我们去看水里面的蜉蝣,它从生到死只有几个小时,我们人能够活几十年,那不也等於我们是天人看它一样吗?它寿命那么短。欲界天的忉利天,这不算高,第二层,忉利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一百年。忉利天人看人间,朝生暮死。夜摩天一天是人间两百年。兜率天一天是人间四百年。兜率天人看到人间活一百岁,六个钟点。有生天的这种功德、这种修为,把它用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没有问题,为什么不到极乐世界去?那是真的永生,无量寿!真的无量寿。回归自性,真的永远没有生灭。(<大经解演义>第109集)

“辟支”译为“因缘”,旧译辟支佛为缘觉,从因缘他觉悟了,新译为独觉。十二因缘(把人生分为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十二个前后相续、周流不停的部分),无明缘行,行缘识。这个无明叫枝末无明,无明跟行是过去世的因果,有过去世的因,所以你才会来投胎。识就是神识,投胎后叫“名色”,怀孕二、三个星期时不是人形,叫名色。五、六个月就像人形,叫“六入”,通常讲的住胎。十个月出胎了,出生叫“触”,外界接触,他有感受了。受,他就有“爱”、有“取”、有“有”,他烦恼习气起现行。爱取有,就到你一生,从你出胎一直到老死,这一生。你六根接触外头境界,顺自己意思的,你就贪爱;从贪爱,你就想得到,得到就是取;我想控制它,我想占有它,这是行为。有这种行为,那就有了。有是什么?有了业,你阿赖耶里面就结业。这个业有善业、有恶业,这个业力牵着你下一生受报。所以来生又有生,又有老死,永远在循环。这十二个只要有一个破掉,全就破了,就断掉。但是在因上破,果上不可能。无明、行,是过去生的,生老死是未来的,它讲三世,要在当前解决问题,因只有三个字:爱、取、有,断一个就证辟支佛果。爱是迷惑,内涵就是贪嗔痴,有这个念,没有发作。取是发作了,业就成就,古人讲“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 从爱上断,这是最聪明的,真正从见思烦恼上下手,那断得很干净。烦恼习气业障深重的,他从取上断,虽然有这个念头,不造这个业,知道造业后头要受报,不取,没有行动,有念头,没有行动,也行,也能够超越。(《大经解》第117集)

“声闻者,佛小乘法中之弟子,闻佛之教,悟四谛法之理,断见思二惑,出分段生死,而入于涅盘者。”四谛讲的是“苦集灭道”,苦是世间果,集是世间的因。先说果再说因。这是两重因果,灭跟道是出世间的因果,灭是果,道是因,这叫四谛法。谛是真实的事情,现在人所讲的真理。苦从集来的。集结一切善与不善的因。集结善因,生

三善道,八苦、三苦都是三善道的;集结不善的因,来生到三恶道,苦不堪言。超越六道用什么方法?果是灭,就是涅盘。灭苦,灭烦恼。烦恼是因,因灭掉,果当然就没有。要用什么方法?得修道。灭是出世法的果,道是出世法的因,世出世间法的因果就是四谛。(《净土大经解》第117集)

六百卷《大般若》我总结成十二个字,“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这跟你说真相,不可得你就得放下,放下你就明心见性。佛家讲,生命在呼吸之间,我们生生世世生活在一个幻相的境界当中,完全不实在。真相是空,万法皆空。这个空不当作无讲,空里头有剎那剎那生灭的幻相。它念念不住,所以叫空。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是说法性跟物质的关系。跟精神呢?“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法性变现出物质、精神,我们六根就能接触到。法性离不开法相。像金手镯,手镯就是黄金。手镯是法相,它的体、它的本质是法性,见相就是见性。为什么见不到性?执着相,着相了;性在面前,迷了,不见性。相有、性空。“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就是见性,你在法相上见到法性了。你着相,相不平等;性是平等的。无论是动物植物矿物、山河大地,全都是量子组合的。波动频率慢的变成固体,快一点的变液体,再快一点成气体,频率不同,所以十法界依正庄严种种差别。所有一切现象都可以回归到量子,量子可以回归到能量。(《净土大经解》第114集)

佛说法性,有六、七十种名词。这是善巧方便,教我们不要执着名字相,帮我们破执着。马鸣菩萨在《起信论》教我们听经“离言说相”,言语多少、深浅没关系,不要执着这个相;“离名字相”,像此地讲的法性、实相、真如、法界、涅盘,不要执着;“离心缘相”,经里的意思,不许你去想。佛经是自性流露的;一想就错了。想是什么?落到第六意识去了,那全是你自己的意思。(《净土大经解》第113集)

什么叫如来甚深法藏?法是佛法,藏就是佛法藏在的地方。究竟圆满的佛法才称为甚深法藏。究竟圆满的佛法,在事上讲,古大德说《大方广佛华严经》,这是一切佛法的根本法,一切佛法无不从《华严经》流出来。《华严》像是大海,佛法像是江河、这些水流,都离不开大海。(《净土大经解演义》第135集)

清净平等觉就是三学戒定慧,也是三藏,清净是律藏,平等是经藏,正觉是慧藏。也跟三宝相应,清净是僧宝,平等是法宝,正觉是佛宝,佛法僧。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一生当中决定没有动摇。要学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接触很多法门,可是心是定的,没有受它干扰,还是老实念佛,求生净土。

“大乘”是智慧,“无量寿”是性德,“庄严”就是相好。"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大乘”是如来智慧,“无量寿”是如来的德,寿命是第一德,“庄严”是相好,这是果。我们学佛希望得到什么?就得到“大乘无量寿庄严”,这就是极乐世界的果。下面这五个字是因行,是修因,修什么才能证果?修“清净平等觉”。清净是戒,持戒能帮助你得清净心,平等是定,觉是慧,你看戒定慧三学。说三宝,僧是清净,六根清净一尘不染,这出家人;法是平等,你看佛说的诸法平等,无有高下,法是平等;佛是觉,三宝具足。(《净土大经解演义》第73集)

《无量寿经》经题,觉是佛宝,平等是法宝,清净是僧宝,学佛就是学清净平等觉。方法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无边,任何一个法门不能离开这个原则。布施里有清净平等觉,持戒里也有清净平等觉,这就是佛法。没有清净平等觉,布施持戒也都是世间法,世间法不能脱离六道,不能超越十法界,不能明心见性。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讲的,生到极乐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翻成不退转。三种不退转,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什么人证得?明心见性才证得,阿罗汉是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没达到。法身菩萨才真正具足这三种不退。只要生到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下下品也是阿惟越致菩萨。(《大经解》第2集)

四个人以上在一起生活,都修六和敬,就叫僧团,「和合众」。十方诸佛护念,一切龙天善神拥护。僧,不是指出家人,出家在家都一样,四个同修在一起修行。六和敬是「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均」。小团体里,《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落实了,就是和合僧团。

“夫根器有是器与非器之别”,好比茶杯,“是器”,它是完好的,可以盛水;“非器”,有破损,底下破了洞,裂开,水装进去就漏掉,这叫非器。什么人可以接受这个法门,能接受的是器,“破漏之器不堪承受法露”,破漏的器去盛甘露,就漏掉。所以他不能够承受佛法的甘露,这叫“非器”。 第一种“无信”,他不相信;第二种,虽有信,他不愿意求往生,他对这个世间很留恋,觉得这个世间很美好,还不错,不想去;第三个“无行”,虽然也想去,不肯干,不能够依教修行,这三种人就是非器。“反是皆器”,如果反过来,那都是的,他能信、能愿、真干,这样的人决定得生,必须具备这三个条件。(《大经解》36)

莲花“出污泥而不染”,花开在水上面,不但不染污泥,连清水也不染。所以佛取这个来表法,污泥代表六道,上面的清水代表四圣法界,花开在水上面,说明不但不染六道,连四圣法界也不染。开在水上是什么?水上是实报庄严土,极乐世界所说的阿惟越致菩萨,它表这个意思。(《净土大经解演义》第225集)

“邪定聚,毕竟不证悟者”。他也有定,但是他的目标、方向是为自私自利,他不是为大众,他怎么有定?他是为一个利益的集团,那就是邪定聚。“不定聚”,有缘就证悟,无缘他就不证悟,这是不定聚者,不定聚占多数。他遇到善缘他就是善人,他遇到恶缘他就变成恶人,所谓是“近朱则赤,近墨则黑”。 “《会疏》曰:以必堕六趣为邪定,以升沉随缘为不定,以定至菩提为正定”。十法界里没有得到正定,六道凡夫是邪定,不是没有定,有修定的,四禅八定就是很好的例子。人间、三途也有把心专注在一个地方,那也是定。什么叫邪定?简单地说就为自己,执着身是自己,都是为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

“梵行者,清净无欲之行,为《涅盘》五行之一”,菩萨因地修的,第一圣行,依理而行;依自性性德。第二梵行,修十一空,涉有不染,跟六道众生在一起,和光同尘而不染污。十一空,《教乘法数》里有,《涅盘经》讲的内空,外空,内外空,有为空,无为空,无始空,性空,无所有空,第一义空,空空,大空。这十一空,跟《般若经》所讲的二十空,意思相同,二十空说得更清楚,确实对我们修行有很大的帮助。为什么?我们现在最困难的放不下,你要了解一切都是空的,就较容易放下。而放下实在讲都是着重在不执着;换句话说,二乘学的。佛说“佛子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这个二十空我们应当要学习。

“偏真但空也,大乘之涅盘者空亦空”,空都不执着,“中道实相之空,故名第一义。”其实着了名相都错了,「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真正的道说不出来,能说出名相,名相全是假的。《起信论》教我们听教诵经,三个原则。第一不着言说相,我们听经不要执着他的言说,要听他所讲的意义。看经不要执着文字相,执着言语相错了,执着文字相也错了。第二不能执着名字相,你明白它的意思就行了。第三不着心缘相,望文生义不行。那意思是你的,不是佛的。所以“愿解如来真实义”,你自己意思生起来不是如来真实义。这样才叫会听,读诵的时候会读,这样读诵、这样听经会得三昧、会得定,会开悟。着言说相、名字相、心缘相,你不能得定,不能开悟。你学的是佛学、是知识;不着这三种相,你是智慧,会得定,会开悟。世法跟佛法修学心态不同。佛法修学,无论什么方法,八万四千法门全都是戒定慧,离开戒定慧不是佛教的法门,佛教的法门决定跟戒定慧相应。一切时、一切处都离不开戒定慧三学。

《智度论》曰“能使诸法实相空,名为第一义空”。这一句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对这个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它就空。真心里头不能有东西。《金刚经》上说得很好,“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是什么?佛法。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一个字都不能执着,你要是执着一个字,错了,文字是言说的符号,言说不能执着,文字不能执着。不执着名词术语,不起心、不动念,这样听讲、这样读诵会开悟,会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所以,讲经的人说而无说、无说而说,听经的人听而无闻、无闻而闻,那个才妙。所以第一义,难!(《净土大经解演义》第273集)

三千大千世界是什么意思?佛在经上讲,这是随顺俗谛。黄念老讲,单位世界不是太阳系。是银河系。银河系的中心,古人叫黄极,就是经典讲的须弥山,科学家讲是黑洞,很大,引力非常之强,连光都逃不过去,光都被它吸引。这个讲有道理,太阳确确实实是绕着银河系转,五万多年是一个周期。一个小千世界就一千个银河系,那一个大千世界,十亿个银河系,还是有边际。十亿个银河系,释迦牟尼佛的教区。《华严经》上告诉我们,有一些佛,心愿大,他的教区有两个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有五个大千世界、十个大千世界。释迦牟尼佛的教区不大,一个大千世界,十亿个银河系,都有边际。(<大经解>277)

功德跟福德不一样,功德里头决定有福德,福德里头未必有功德,功德胜于福德,功德的德是性德,肯定与性德相应的。身语意都在德上行,这叫行道,或者叫修道。“故德行指功德与行业,又指具足功德之行,即戒定慧三无漏学与六度也。”戒定慧是总纲领,叫三无漏学,漏是烦恼的代名词。烦恼能把我们的功德全失掉,“火烧功德林”,做了多少好事,一发脾气、一骂人,功德全没有了。功德是没有了,福德有,福德瞋恨之火烧不掉,功德一烧就没有了。修功德不容易,修福德容易,来生有福报。功德是什么?功德是了生死出三界,所以难。戒定慧叫三无漏学,总纲领、总原则,六度是菩萨修的。

什么叫功、德?修行有功夫,自然就有德。持戒有功,三昧是德,因戒得定,三昧是定,你得到了。修定有功,

开慧是德,智慧开了。我们今天没有功德,今天修的是什么?福德。功德是清净心,功德是离一切相,修一切善法,不著相是功德,著相就是福德,还有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还重视得失,所修的全是善法。

“不起贪瞋痴欲诸想,想者,对缘生心曰想”,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起心动念,这叫想。想,这个字是六书里属于会意,中国文字造字的原则,这属于会意。你心上有了相,这叫想。想属于执着,就是着相了,想是意在造业,虽然没有言语、没有动作,起心动念他已经在造恶业了,造业统统都是有果报。而意恶实在讲是身口的根本,如果意不恶的话,身口不容易造业。断烦恼,我们就晓得,要从哪里断起?要从意断起。此地法藏菩萨给我们做最好的榜样,他能够远离,不起贪瞋痴欲诸想,这是我们讲断烦恼,从根本断起。(<净土大经解演义>第281集)

善恶邪正的标准是什么?在佛法,经论是标准,经跟论是你思想见解的标准,戒律是你言行的标准,用戒律来断恶修善、来改邪归正,用经论来端正你的心态,这是标准。传统教育有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这是中国古圣先贤五千年立国的精神,古人遇到灾难忏悔改过,就能化解灾难。《尚书》《左传》里有记载。

“转轮圣帝,或称转轮王”,身具三十二相,即位时从天感得轮宝。人间福报到最高就是转轮圣王。比他更高的是天王,跟我们是不同空间维次。轮王即位时从天感得轮宝,它是飞行工具。凡是乘这些交通工具,被我们所看到的,都是属于人道;天道有神足通,不需要交通工具;鬼道也有神通,也不需要这些工具。

三界是六道,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诸佛剎土都有三界、十法界,六道是有漏的秽土,四圣法界是有漏的净土,漏是烦恼的代名词,就是烦恼习气没断。不过他心清净,四相破了。四见没破,所以还是有漏。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他不执着,但是他有分别,他没有执着。有漏跟无漏差别就在此地。(《大经解》327)

「诸难,指八难,谓见佛闻法有障难。又名八无暇,谓无有闲暇以修道业也。」在大乘法里面,难是灾难,最严重的灾难,最大的灾难,不属於天灾人祸。今天社会动乱,地球上灾变频繁,许多人惊慌失措,这在大乘教里,这是小事。那什么是大灾难?众生在世间,没有机会见佛闻法,这是无与伦比的大灾难。「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不闻佛法,那就遭了大难,因为佛法能帮助我们了生死,永远脱离六道轮回,这个利益在世间、在十法界无比的殊胜。诸佛菩萨在人世间示现,从来没有间断过。得人身,不闻佛法,那真叫遭难。佛菩萨慈悲,六道都现身。但人道闻法修行证果最容易,其他道比人道难。(《大经解》332)

“生在佛前佛后难”,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这个缘太稀有。我们生在释迦牟尼佛的末法,机会实在是非常难得。真正有缘遇到了,遇到还得有善根福德。善根是什么?遇到了能信、能解,福是什么?福是真干,真正依教奉行,这人有福了,永远脱离六道生死轮回,这是无比殊胜的大福。(《净土大经解演义》333)

佛经讲的小三灾,战争七天七夜,叫刀兵劫。刀兵劫之后是瘟疫,七个月七天。再接着是饥饿,七年七个月零七天。广岛、长崎,原子弹爆发那是刀兵劫,被原子弹这个光所照到的多半都过不了七个月,就是瘟疫,第八年地上才长草。地上什么都不能生长,那不就是饥饿吗?核武战争、生化战争,是佛法讲的小三灾。

天台讲四教,藏通别圆。藏教是小乘,通教是前面通小乘,后面通大乘,是大小乘的衔接。“藏通二教但用空观”,观诸法总相,一切法的总相是空相,万法皆空这是观总相。“当体即空,了不可得”。六百卷《大般若》就是讲“诸法实相”,无论精神现象、物质现象。许多宗派、法门都把《心经》做早晚课。

四正勤是修行指导的原则,是初入门最高指导原则,是修行的基础。属看破,四如意足是放下。「四正勤」就是断恶修善。「已生恶令断」,这是忏悔。还没有生的恶,你现在觉悟了,决定不能让它再生;那些错事,过去的永远断掉,未来的不让再生,这叫真忏悔。后面这二句叫真修行,「未生善令生」,哪些是善?《十善业道》是善,《弟子规》是善,《感应篇》是善,六和敬、六波罗蜜是善,这些善还没有做到,赶快做,赶快令它生。「已生善令增长」,已经在做的多做,不断的去做,把它发扬光大。前二句是断恶,后二句是生善,修行总的指导原则,统一的指导原则,断一切恶,修一切善。 (《大经解》339)

见性所见到的境界是真实的,叫现量境界,不是推想的,不是比量、不是非量,它是现量。证悟才真正得到真实利益,解悟得不到。证悟才得到实际的利益,那是什么?智慧现前,神通、道力现前,都管用了。在这个境界不必要高,三果阿那含,三灾八难他就不受了,他证悟只证得少分不是多分。所以修学佛法不能不在求证上下功夫,

求证没有别的,秘诀就是放下。(《大经解》346)

世人常讲胆小鬼,鬼确实胆小,所谓“人有三分怕鬼,鬼有七分怕人”,所以人不要怕鬼,鬼怕人才是对的。鬼的胆那么小,你还怕他,你比鬼胆还要小,这错了。所以要记住,实在上鬼怕人。人的阳气盛,鬼不敢靠近。人要多行不义,一身的罪孽,人的光就失掉了,鬼就不怕你了;你有正气、有阳气,鬼怕你。所以鬼叫刀途,就是他常常生活在恐怖当中,就是怕别人害他。畜生是血途,畜生死都是弱肉强食,都是流血而死,所以是血途。地狱是火途,纵然是寒冰地狱,它的相也是一片火海。所以叫三途,刀途、血途、火途,叫三途,这是六道里面最苦的地方。(《净土大经解演义》349)

「忉利天」,忉利是梵语,翻成中国是三十三,中国人叫三十三天。「欲界六天中之第二,在须弥山之顶。中央有一天城,帝释所居。」帝释,中国为玉皇大帝。「四方各有八天城,总数为三十三处,故称三十三天。此忉利天之诸天与四天王天,皆依须弥山而住。(《大经解演义》344)

“善心者,以惭愧之二法,及无贪等之三根,为善之自性,与之相应而生起之一切心、心所,名曰善心”,善心里头是有条件的。从哪个法开始?从惭愧。惭就是良心,你天良未泯,惭是知耻;愧是什么?愧是外面别人的责备,你做了不善的事情,别人批评你、责备你,所以叫羞愧。惭是对不起自己良心,愧是做错事情对不起大众,这是善心。人有惭愧,他就能改过自新。没有羞耻心就是没有惭,人家怎么批评不在乎,根本无所谓。有惭有愧,做错事情,纵然没有人指责,良心责备,外面舆论指责的时候他就不好意思见人,这种人叫良心未泯。有惭愧,再加上三善根,这是善的自性,一切善法都从这里生。与之相应而起的一切心、心所,心是八个心,所以叫一切,阿赖耶、末那、意识,前面眼耳鼻舌身,八识,叫八心王。与八心王相应的五十一个心所统统善了,没有一样不善,所以叫善心。(《大经解演义》351)

弥勒菩萨的《瑜伽师地论》一百卷,将一切法归纳为六百六十法。天亲菩萨再归纳成一百法,叫《百法明门论》,讲善心所有十一个,恶心所有二十六个,这个恶心所就是烦恼,二十六个烦恼。六个根本烦恼,二十个随烦恼;小随烦恼有十个,中随烦恼有二个,大随烦恼有八个,总共二十六个。人劣根性很重,因为不善的心所太多,善的力量薄弱,往往善敌不过恶,也就是我们明知道不好,为什么一定去做?内心里面善念比恶念少,恶念多,而且非常强大,这就产生严重障碍,障碍你的道行。不但障碍你证果,还障碍你开悟,甚至於障碍你的信心,它有这么严重。(《大经解演义》359)

《百法明门论》,将世出世间一切法归纳为五大类,心法、心所有法、色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时间空间在哪里?在不相应行法,它不是真的,是个抽象概念,没有事实,你不能说它没有,你也不能说它有。时间空间不是真的,真的只有无为法,有为法是假的,有为法是缘生的,有生有灭。真如无为,只有这一法是真的。法身是真如无为,遍一切处,一切处里一切法统统是法身变现出来的,法身在哪里?一切法就是法身。所以不能够说法身从哪里来,任何一法你都不能说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没有,它根本没有来去,有来有去就是假的,没有来去才是真的,当处出生,当处灭尽。(《大经解》312)

“三际一如,无去无来,是隐义”。三际是过去、现在、未来,时间没有了,过去、未来都在当下。时间是假的,这个现在科学完全了解。我们的时间从哪来?地球绕太阳一周叫一年,地球自转一周叫一天,从这来的。太空当中星球,自转、公转时间都不定,月亮自转一周是一个月,绕地球公转一周也是一个月,换句话说,它的一天跟一年是同时的。在太阳系里面,每个行星、每个卫星都不一样,长短完全不相同。太阳系又绕银河系,银河系是不是绕更大的一个星系?还没被发现,照佛法讲是有可能的。(《净土大经解演义》349)

根本烦恼有贪瞋痴慢疑,对圣人、佛菩萨不能怀疑,他们是明心见性,怎么会有错误?我们有点小聪明,没智慧。用我们的智慧去批评这些圣人,罪过很大!像无知的人批评孔子,那罪过就重了。你自己疑惑无所谓,堕三途而已,如果影响社会大众,罪就很深,要负因果。不能轻视老祖宗,他们的智慧德行比我们高。

根本烦恼有六个,随烦恼有二十个,二十个里有大随、有中随、有小随。它这里头注解有,「无明、放逸、懈怠、不信、惛忱、掉举此六者,名为大烦恼地法」。这叫大随,无明是不明了,这是痴,贪瞋痴里面的痴。那给你讲真话,每个人自性都是光明,佛家讲自性,儒家讲明德,意思非常接近。无明就是妄想,妄想、分别、执著,你有这三样东西就不明,就叫无明。佛把我们的心比喻作水,水是清的,水没有浪,像一面镜子一样,把外面都照得清清楚楚,这是明,照见。水混浊、肮脏了,又有风浪,所以这个水照不出东西出来,照的作用失掉,叫无明,不明了,这个比喻比喻得好。(<大经解演义>358)

六个根本烦恼:贪、瞋、痴、慢、疑和恶见。在见思烦恼里叫利钝十使,思惑,思想的错误、迷惑五个,贪瞋

痴慢疑;恶见是见解上的错误,你把事情看错了,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恶见破了证初果,大乘初信位菩萨,入圣流。三不退证第一个,位不退,不会退转到凡夫,他往后用功是有进无退。

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这大随烦恼,自己明知故犯,做不到。知道这八个不好,这是自己的恶事,可是还是随顺,改不过来,执著什么?执著到圆满。小烦恼地法有十个。为什么称为小随烦恼?因为这十种法是各别起故,它的范围不大。中随遍所有的不善,大随是遍染一切心,也就是八识五十一心所。小随十个:忿,恨,恼,覆(做了不善事情,尽量的掩饰),诳,谄,憍,害(有意或是无意,伤害到别人),嫉,悭。不要看到小随就轻视它,其实障碍都非常大,临命终时如果烦恼起现行,念佛就不能往生。最好在日常生活当中就很谨慎的把它伏住,用佛号取而代之,「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觉悟要快。净宗,觉悟就是提起佛号,这是净土宗的正觉。善心所亦如是,无论是善、是恶,念头起来,都用佛号伏住。中随烦恼有两个,遍不善故,所有一切不善肯定有它,第一个叫无惭,第二个无愧。(《大经解演义》360)

「《净影疏》曰:寻声悟解,知声如响,名音响忍,三地已还。」从音响开悟,多半是参禅的。响是回音,在山谷长啸一声就听到回音,好像阳光之下,地上现个影子。形现影,声现回声,这都不是真的,不应该执著、分别,对一样明白了,一切法哪一法不如是?对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著、不再分别,这叫音响忍。

「舍诠趣实,名柔顺忍,四五六地。」诠是工具,实是实际理体,就是真实之际,是自性。无论依哪个法门,法门就是诠,你要不把这个法门舍掉,就没办法得到真实。大乘佛法是诠,过河时要它,到岸就要把它丢掉。《金刚经》说「如筏喻者」,你到彼岸时,要把船丢掉,才能登岸,不肯离开船,永远到不了彼岸。佛法是因缘所生,《中观论》讲「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世出世间法都是假的,可以学习、受用,不能执著、分别、起心动念。不执著言说相、文字相、名字相,什么都不想,经文字字句句无量义,就是如来真实义。去思惟、观想,那就变成你自己的意思。柔和、随顺佛菩萨的教诲,真干,这叫柔顺忍。

「证实离相,名无生忍,七地以上」。无生忍就是无生法忍,证实就是明心见性。离相,对於一切现象,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都不执著,都放下,也不分别了。一切现象里头不起心不动念,你就证实了,证实什么?一切法不生不灭,就这三种现象。(《大经解演义》361)

经行,用以防睡,防疲倦,「并可以养身疗病」。人身体是个机器,一定要活动,活动两个字好,你看活、动,你要活就得要动,不动就不活了。中国文字里头意思,智慧。天天坐在那里不动就活不了,就坐化了,一定要活动。经行是活动,拜佛是活动,这两种方式无论在哪个法门用得最多。(《大经解演义》364)

须陀洹是梵语,「入流,预流或是逆流,又名初果」,在小乘里像是小学一年级,入流好比入学了,入小乘初果这个流派。我们现在虽然是讲学大乘,在大乘,也没入流。大乘是菩萨道,菩萨的阶位五十一个。十信好比是小学,十住是中学,十行、十回向是大学,十地是研究所,等觉是博士班,这比喻大家就好懂了。须陀洹,大乘称为初信位菩萨,断烦恼功夫平等,须陀洹断八十八品见惑,初信位的菩萨也是断八十八品见惑,可是在智慧、德能比须陀洹高太多了,显示大乘的殊胜。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差别?他学的功课不一样。大乘的心量大,小乘心量小。虽然心量小,他自私自利放弃,身见破掉,不再执著身是我。大乘初信位菩萨不但知道身不是我,他已经渐渐体会到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但是没证得,小学毕业上中学他就证得。而小乘的四果阿罗汉见思烦恼统统断了,只等於七信位菩萨,八信的菩萨跟辟支佛平等,九信位的菩萨跟十法界里面的菩萨相等,十信位的菩萨就是十法界里面的佛,十信的佛没有超过十法界。十信的佛若把无明断掉,不起心、不动念,就超越十法界,入初住,初住是真佛。十法界的佛菩萨还是用八识,到初住以上,转八识成四智,用真心,不用妄心,用真心是真佛。十法界不叫真佛,天台家称相似即佛,六即佛里相似。真假在用心,用真心就是真的,用妄心就是假的。(《大经解演义》365)

初果须陀洹,《华严经》上初信位菩萨,他定功是最小的,起两个作用,天眼,天耳。有天生特异功能的人,他会失掉,小时候能力强,长大接触外境多了,杂念多,能力就衰了,三、四十岁就没了。修定修来的不会失掉,随着定功向上提升,到第七信位,六种能力都恢复了。佛说这是我们的本能,你本来有。现在为什么没有?就是你胡思乱想,妄想分别执着把它障碍住,它不起作用。妄想分别执着放下,它就恢复。须陀洹这是一年级,小学一年级,他放下了身见,很厉害!他不再执着身是我,所以他天眼、天耳恢复,从这开始恢复。换句话说,心愈清净愈容易得神通,念头愈复杂,你修也修不成功,这是清净心起作用。

斯陀含,「一来,又叫二果。一来者,断欲界九品思惑中之前六品」,九地思惑总共有八十一品,他断前六品,「因尚余后三品」,这是九地九品,每一地各有九品,九九八十一,还余欲界思惑后三品。「故仍须在人间与欲天受生一度,故曰一来」,二果还要到人间来一次,叫一来。「即一度往来之义」。

阿那含果,旧译不来,新云不还。「乃断尽欲界思惑残余之后三品,不再还欲界之位,尔后受生则为色界或无色界」。他没有出离六道,这就是三果,多半都在四禅天,四禅有九天,其中有五不还天,多半在那边修行。有些宗教也有能力修到这个等级,都在这个地方修行。他不到欲界来了,只有色界、无色界。

阿罗汉译成「杀贼、应供、不生,乃断尽上至非想处一切思惑之声闻乘极果」。见思烦恼断尽,这是小乘最高的果位阿罗汉。「以断尽一切见思惑,故名杀贼,既得小乘极果,应受人天供养,故曰应供」他们是福田,有福,你供养他们得大福报。所以他们应受人天供养,给人天大众做福田。(《大经解演义》365)

「芬陀利为白莲华之正开敷者,又此华最大,花瓣数百,一名百叶花。《妙法莲华经》之莲华,即此白莲华百叶之芬陀利华也,又此华多出於阿耨达池,人间无有,故称为人中好华、希有华等」。阿耨达池在喜马拉雅山顶,称作天池,有这种花,非常稀有,其他地方没法种植,只有在那种高原气候环境下,才能生长。

「慈悲喜舍,名四无量心」,色界天人就有了。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舍无量,天人福报大,量大福大。他心量大,福报就大。他们修上品十善、修四无量心,生到天道,空居天。四王天、忉利天是地居天。忉利天在须弥山顶,夜摩以上是空居天,兜率、化乐、他化自在天,一层比一层殊胜,一层心量比一层大。「慈无量心,能与乐之心也」,对一切众生帮助他们得乐。真正的快乐不是物质的享受,也不是精神享受,那是世间之乐,那是无常的,不能永远执持,乐要断了,苦就来了,所以佛说,乐为坏苦。佛菩萨给我们的乐是什么?帮助我们开悟,觉悟,觉悟是真乐,对於宇宙人生真相真搞明白了,那真乐!「悲无量心,能拔苦之心也」,看到众生有苦,帮助他离开,这是悲心。慈悲常连在一起,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帮助离苦是悲心,帮助得乐是慈心。他在物质生活上太苦,要帮助他一些。又不能让他生起贪心,适可而止。一定还要帮助他觉悟,帮助他觉悟是主,这是真实智慧,真实利益。「喜无量心,见人离苦得乐生庆悦之心也」。看到别人离苦得乐,欢喜,没有嫉妒、障碍。别人做这些事情,我们有能力尽量协助他、帮助他、成就他,不能障碍他。真实帮助离苦得乐,一定要知道是教学。觉悟,业障就离开了,业障之存在是不觉悟的缘故。(<净土大经解演义>371)

「舍无量心,如上三心舍之」,慈、悲、喜,舍是什么?不著相,不要执著,那你是真乐。「又怨亲平等」,怨恨、亲情要放下,这一放下,你的清净心、平等心现前,那叫真乐!修慈、悲、喜而不执著,就叫舍。著相修的是人天福报,不著相修的是无量功德。修福不执著修福的相,行善不执著行善的相,就对了。

色界、无色界是修行人,他有定功;他清净心、平等心现前。跟佛法里修的禅定不一样,佛门里修禅定无我,四禅八定有我,所以叫世间禅定。有我,他有乐受,禅定快乐!色界天还有三灾,火灾可以烧到初禅天,水灾可以淹到二禅天,风灾可以吹到三禅天。四禅天叫福天,水火风三灾没有了。(<大经解演义>374)

初禅以上不需要饮食。他们的寿命太长了,禅悦为食,一切法的能量都是来自自性。地球上树木花草,五谷杂粮,都要摄取太阳的能量,人也不例外。太阳的能量从哪里来的?从自性当中来的。修行功夫得力的人,直接摄取自性的能量。阿罗汉、辟支佛、菩萨都有这个本事,不需要人间烟火之食。(《大经解》376)

灭尽定「又名灭尽三昧」,见思烦恼都灭尽了。三界八十八品见惑、八十一品思惑断干净了,叫阿罗汉,小乘四果罗汉。得到灭尽定,把贪瞋痴慢疑灭掉,这是思惑;恶见就是见惑,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见惑断尽就证须陀洹果,也就证得位不退。贪瞋痴慢疑分配在三界九地,每一地九品,九九八十一品,统统断尽,六道的缘没有了,你就超越六道。六道从哪里来的?见思烦恼变现出来的,所以见思惑断尽,六道就没有了。六道没有,现在你面前的是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这个四法界是释迦牟尼佛的净土,善恶都没有,这清净。(《大经解演义》378)

佛法里面讲家,有田宅之家、烦恼之家、生死之家、轮回之家,你出哪个家?田宅之家,这个不重要,要出烦恼家、出生死家。出也有四种:「身出心不出」,身出家,心里还天天念著家,家亲眷属放不下,心没出,没用处。「心出身不出」,在家居士,他心出了,身虽然有,他心里没有,这高!「身心都出」,这是真正出家人,标准的出家人。「身心都不出」,这是在家不学佛的,或者学佛的对家还是非常留恋,造业的凡夫。释迦牟尼佛当年是身心俱出,证得极果。维摩居士表现的是心出身不出,他也成佛。这是告诉我们,身出不出没关系,最重要是心,在家居士能成菩萨、能成佛。(《大经解》393)

菩提有三种:言法身菩提者,所谓真如、实相、第一义空。自性清净,体无秽染。理出天真, 不假修成, 名为法身。佛体道本, 名曰菩提。言报身菩提者,备修万行,能感报佛之果。以果酬因, 名曰报身。圆通无碍,名曰菩提。言化身菩提者,谓从报起用,能趣万机,名为化身。益物圆通, 名曰菩提。(念老<无量寿经解>)

出家人燃臂香供佛这是表法,燃香的意思是什么?燃烧自己、照耀别人,是这个意思。燃香燃得再多,如果没有慈悲心去帮助别人,这个香不要燃了,燃得毫无意义,那又何必?燃香的意义,是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我已经发了这个誓,我必须要这样做,看到众生有困难,一定要伸出援手去援助他,燃香用意在此地。

作沙门不当亏失经戒,「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就叫做沙门, 是修行人的通称,他真干的,不论在家、出家。只要是真正修行人都称沙门。真正修行人不应当亏失经戒,不能不读经、不能不持戒。无论在家出家,经、戒重要。戒在哪里?戒在经里头,任何一部经里面都有戒。这部经四十八品每一品都有戒。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是戒。特别讲戒律,三十二至三十七品全讲戒律,五戒十善,业因果报。净宗做为晚课必修的。早课就念四十八愿,第六品。早课著重在信愿,晚课著重在忏悔。天天对照我一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有没有违背佛陀的教诲,这叫真修真干。 (<大经解>405)

「《观经》中上品上生者,应具诸戒行,读诵大乘及修行六念」,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前面是念三宝,佛表大觉,大彻大悟,法表正知正见,僧表清净,六根清净一尘不染,念天,对待大自然有敬畏之心,尊重树木花草、山河大地。无一不是提升自己的境界,提升自己的德能,增长智慧。

佛菩萨的恩德普遍的施与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平等的施与,没有分别、没有执著,众生的感受不一样。佛法里面讲上根利智,他明了;中下根性的人需要有人指点,给他说明讲解,他会知道;至於下愚之人难,邪见之人难,他不相信。这在佛法有一个名词叫「阐提」,梵语,意思是没有善根的人。怎么说他没有善根?他不相信,讲得再清楚、再明白他还是不相信,他没见到,见到他才相信;到临终地狱境界现前他相信了,这个时候来不及了。许多宗教里面都说到信者得救,佛菩萨跟圣贤也不例外,你要能信、能接受、能理解,你就得到利益;你不理解、不相信,佛菩萨再慈悲也加持不上。 (<大经解>第406)

四悉檀,檀是布施,悉是完全、圆满,菩萨修的。第一个「世界悉檀」,令一切众生得欢喜益,弥勒菩萨表演的,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布施欢喜。真正契入佛法后,「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不是外缘,是从内心发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乐是由外缘而来,悦是从内心自发的,世界悉檀是内心自发的。四悉檀是第一个,是孤起的,没有什么因缘的,那就是欢喜心。第二「为人」,这就有缘了,不是孤起的。看到别人有苦难这是缘,你自自然然会全心全力去帮助他,帮助他离苦得乐,这是生善益。佛法是真实利益,你拒绝、不接受是你自己没有福报,是你自己有严重的业障。(<大经解演义>408)

四悉檀,第一「世界悉檀」,令一切众生生欢喜的利益,对人对事对物用一团欢喜心来接待,因为自他是一不是二,利他就是利己。他欢喜,自己欢喜;自己欢喜,他也欢喜。第二「为人悉檀」,全心全意为人服务,帮助他得乐,念念不忘!第三「对治」是拔苦,慈悲。慈是与乐,悲是拔苦,众生有苦,一定要帮助。「心现识变」。识就是分别执著,你动什么念头,就现什么境界。所以四悉檀后面三益,事不孤起。四悉檀第四个是「第一义」,入理益,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傥不从世界深发庆信」,这是欢喜,「欣厌」,为人是欣,对治是厌,这两种利益就不能生,最后是「悟入理佛」,就更办不到。没有智慧不能解决问题。

「防禁故名为戒,洁清故名为斋。」防禁也就是防恶,防止造作一切不善业。世尊教诫,称它为戒,戒律。洁清故名为斋,斋是过中不食,过中不食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好处。「又《南山业疏》云:斋谓齐也,齐一其心,或言清也。故持斋者,以清心之不净也」。这个清是清除,把心中的不净清除掉,这是斋的意思。

「《会疏》云:斋戒,即八斋戒, 及摄大小诸戒, 盖夫戒是人师,道俗咸奉。心为业主,凡圣俱制,正法住灭,皆一由之。」戒是人师, 因为它是生活规范,是以圣贤为标准,大家都尊重奉持。心为业主,业是造业, 心是主。大乘结罪完全是在心,你用的是什么心,大乘教论心不论事,小乘教是论事不论心,差别非常大。

小乘戒好持。大乘菩萨戒难持,菩萨是从心地上结罪的;小乘就跟世间法律差不多,没有行动的话就不结罪。所以无论是凡夫,或是佛菩萨,统统都要遵守。正法能不能久住就靠戒律,戒律没有了,正法就没有了、就灭了。我们想把正法再复兴起来,持戒就非常重要,持戒不是形式,持戒在心地。 (《大经解》411)

「成就於三明」,三明跟六种神通有连带的关系,六通达到最高的境界就称为三明,称三明是法身菩萨以上。第一个叫天眼明,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你不是六通,你是三明。第二个叫宿命明,第三个叫漏尽明。漏是什么?烦恼,烦恼习气统统断干净,一点都没有了。阿罗汉的宿命通只能知道五百世,三明就不一样,一直到无始劫他全知道。他的能力,这算是德能,智慧德能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这是极乐世界不可思议,十方世界里头没有的,在极乐世界看到。烦恼断尽了,无始无明烦恼断尽了。这个就是大乘教里面常讲的,契入大般涅盘,也就是一般世俗讲成佛了,是这样的境界。(《净土大经解演义》423)

天台大师讲六即佛,就是六种佛,一是「理即佛」,理上讲一切众生本来是佛。第二「名字佛」,有名无实,你受了菩萨戒,你是名字菩萨。第三「观行佛」,是真正修行的人,他烦恼习气没断,他真修,依教修行。学十善业道、三皈五戒、六波罗蜜,他真干,这叫观行。有观行的功夫,修净土能往生凡圣同居土。观行往上提升就是相似,虽不是真的,很像。那就是他修得很好,为什么不是真的?他还是用妄心,也就是他还是用阿赖耶,用八识五十一心所。这到什么地位?到十法界里面的菩萨、佛,他还没有转识成智,所以叫「相似即佛」。很像,虽然用的是妄心,但是完全依照经律论来修行,修得很像,叫相似即佛。再提升叫「分证即佛」,那是真的,他不用阿赖耶了。我们一般讲转凡成圣,也就是转阿赖耶成四智菩提。这是什么人?《华严经》圆教初住以上,这法身大士了。叫分证是他没有证得圆满,圆满只有妙觉位。分证从初住到等觉四十一个位次,四十一个位次都叫分证佛。圆满叫妙觉佛,「究竟佛」。 (大经解441)

菩萨,玄奘大师翻成「觉有情」,他情没断,但是他觉悟,他不迷,如果情断了他就成佛,就不叫菩萨。就是情识要放下,菩萨道上就没有障碍。妖魔鬼怪就是障碍你的情,因为你执著有情,他就障碍你,你把情放下了,魔王对你一点办法都没有,对你丝毫不能够伤害。能伤害你什么?伤害你的名闻利养、你的情执。名闻利养我都不要,他就障碍不到,很简单;情执我放下了,他也不能障碍你,魔对你束手无策。那怎么办?投降了,真的,他给你当护法了,他不能不佩服你。这些道理、事实真相,佛在大乘经上讲得很透彻,我们多读、多薰习,这些事情印象都很深,我们在菩提道上就一帆风顺,什么障碍都没有。所以你要晓得,障碍的根源是在自己,把那个障碍的根断掉,谁都障碍不了。障碍你得名,你不要名,他怎么障碍你?障碍你得利,你不要利。总的来说,世间人不就是对名利看得很重,再最后难分难舍的亲情。你只要这三个字,名、利、情这三个都放下,魔王波旬就对你投降。 (摘自《净土大经解演义》452)

金刚杵的表法很重要,它两边各有五股,代表五佛五智义。五佛也是名数,「有胎藏界之五佛」。胎藏,隐覆的意思。含藏什么?具足一切功德,本自具足。虽然本自具足,他现在并不现前,他还没有出世。就好像他被一些烦恼围绕著,它不能现前。自性里面真正的智慧德相不能现前,用这个来比喻叫胎藏。胎藏界里面有五佛,这是密宗所说的。又金刚界也有五佛,五智如来。金刚是比喻智慧,是坚固不坏不变的意思,真实智慧。这是佛内证的智慧,也就是阿赖耶的四分里头的证自证分,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它能够证明阿赖耶。谁认识阿赖耶?它认识,它有转烦恼的德用。能转烦恼成菩提,转八识成四智。

「五智如来」,这是金刚界五智所成的五如来,五种智慧成就的。第一个「大日如来」,大日是比喻太阳。大日如来表「法界体性智所成」,就是自性本具的圆满智慧。第二「阿閦如来」,阿閦是梵语,意思是不动,第二个意思是无瞋,没有瞋恚也就没有傲慢,傲慢是瞋恚里面的一分,无瞋,如如不动,这个代表「大圆镜智」。

第三「宝生如来」,是「平等性智所成」。宝是什么?财物有两种,一种是自性里头有功德法财,另外一种就是七宝,日常生活当中不能离开的,宝生如来。要想得到财富,从哪里得?平等心,这真因,得无量功德法财。功德法财得到了,这个世间财物也就随著都得到了。

第四「无量寿如来」,无量寿如来是「妙观察智所成」,也就是清净平等觉。第五是「不空成就如来」,这就是惠能大师所说的能生万法,是「成所作智所成的」。

「菩提心论曰:东方阿閦佛因成大圆镜智,亦名金刚智也;南方宝生佛由成平等性智,亦名灌顶智也;西方阿弥陀佛由成妙观察智,亦名莲华智,亦名转法轮智也;北方不空成就佛,由成成所作智,亦名羯磨智也」。羯磨是作法,最重要的就是持戒,守规矩,佛来给我们做示范。中间是「毗卢遮那佛,由成法界智」。大日如来就是毗卢遮那,密宗称为大日如来,显教称为毗卢遮那佛,是一不是二。「显教转八识而成就四智,以立为究竟之报身如来」。佛有三身,法身,法身是理体,就是大日跟毗卢遮那所表的。「密教於此加第九识所转之法界体性智而为五智,以为金刚界智法身之大日如来」。

「法界有差别之义,诸法差别,其数过於尘沙,是为法界」。法是个总代名词,宇宙之间万事万物用一个字来做代表,这叫法。所以说法界就是指整个宇宙一切万法的全体,一个都不漏,这叫做法界。(《净土大经解演义》476)

「一切众生本来具有如来智慧德相」,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叫法界体性智。这个智不是修来的,是本有的。因为迷失自性,这智慧就不见了。八识所讲的四分,证自证分就是这个智,你没有智你怎么知道有自证分?自证分是本体,佛法讲的自性,就是真如本性。你怎么知道有真如本性?这种智慧就是法界体性智。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是什么去明心见性?什么大彻大悟?就是法界体性智现前。怎么现前的?真正能放下起心动念,就现前。起心动念是什么?无明,无始无明,无始无明一放下、一断掉,马上就现前。迷了之后,法界体性智变成无始无明烦恼。它跟无始无明烦恼是一不是二,觉了是法界体性智,迷了就是无始无明。

「平等性智,是转末那识所得」,我们现在为什么不平等?末那在做主,末那不平等。末那里面的主是谁?是我。末那识「四大烦恼常相随」。四大烦恼头一个是我见,执著有我,这是头一个,所有烦恼都从这里生的,我没有了,还有什么烦恼?烦恼谁受?这个是所有烦恼的根,你能把这个根拔掉,你就是圣人,没有拔掉你是凡夫,纵然修到四圣法界界,你还是凡夫,为什么?没有转八识成四智。大乘教称他们为外凡,内外是六道,我们是内凡,他们是六道之外,叫外凡,不是圣人,我们尊他为圣人,大乘不称他们为圣人。谁是圣人?无明破了,法身见到,八识没有了,四智出现,这是圣人。(《净土大经解演义》477)

「自本体出生四方之四智四佛」,这个四智就是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此时法界体性智住於本位,而为中央之大日如来,由大圆镜智而成东方之阿閦如来,主发菩提心之德」,如如不动,没有瞋恚,菩提心才发得起来。心是动摇的,瞋恚还没有舍掉,菩提心发不起来,心浮气躁没有菩提心。「由平等性智而成南方之宝生如来,主修行之德」。大乘教讲功德法财,它能发你的法身。世间没有修行,你生活不好过,没有功德法财,你修行修不好。「由妙观察智而成西方之阿弥陀如来,主成菩提之德」。菩提心从东方发,西方成就,像太阳从东方起来,晚上落到西方,东方是因,西方是果,你看这多有意思!「由成所作智而成北方之不空成就如来,主入涅盘之德」。冬天是什么?秋收冬藏,大丰收!不空如来是大丰收,这个大丰收是入大般涅盘,证得究竟圆满的果德。(《净土大经解演义》477)

「不思议智者,是成所作智」。成就所作的这种智慧。成所作智是转前五识所成就的,眼耳鼻舌身前五识跟第八识是果上转,最重要的是六、七,六、七是因上转。你从哪里转起?从第六、第七。第七怎么转法?不执著,就转第七识;不分别,就转第六识。一定从第七先下手。「此智能作不思议事」,事就是事业。

「不可称智,是妙观察智, 此智观察不可称境」,无量无边的境界,这不可称境。「谓一切法,如幻如梦,非有非无,离言绝虑,非逐言者所能称量,是故名为不可称智」。不读大乘经你决定不知道,你会把一切法都当作真的,以为真有。这一切法,包括极乐世界、包括十方一切如来的刹土,「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是第六识。

「大乘广智,是平等性智」,这是第七末那识。「此智广度,不同小乘,谓游无我,故无不我,无不我,故无不等摄」,等摄是什么?悉皆平等摄受,「以此同体智力,普载无边有情,皆令同至无上菩提,是名大乘广智」。末那识就是执著我,造作一切罪业,它是根,八识里染污最严重的,叫染污意,就是自私自利。转末那为平等性智,可以广度众生,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小乘没有这么大的心量,虽然破了身相,我见没有破,第七识破了一小部分,不执著身是我。他执著灵性是我。不执著就是智慧,就是平等性智。怎么知道我的末那识破了,转识成智了?从你内心深处去观察,没有自己了,遍法界虚空界万物跟自己是一体,你觉悟了。你对待众生跟对待自己一样,决定没有分别,这叫开悟。无我故无不我,没有我,我在哪里?一切万法皆是我。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是自己的真心,识是自己的阿赖耶,心外无法,法外无心。还执著自己有个身体,那你是凡夫境界,你不能做佛事。佛事是教化众生的事,是帮助众生觉悟的事,叫佛事。佛事反过来就是轮回事,不是做佛事你就做轮回事。轮回事是造轮回业,不能脱离轮回。

「无等无伦最上胜智者,正是如来大圆镜智,始转本识」,本识就是阿赖耶。第七、第六、前五都是从阿赖耶衍生出来的。「始转本识,方归心原」,你真正回归自性,你证得无上菩提,你成就了究竟的佛果。「一切种境」,情与无情,这一切种种境界,「无不圆照」。「此一智中,有五殊胜,如解脱身二乘同得」,声闻、缘觉没有转识成智,住在四圣法界,法身、般若没有证得,解脱是证得半个解脱。为什么?见思烦恼断了。「如是镜智,正是法身,非彼所共」,法身菩萨转八识成四智,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小乘还没得到,非彼所共,「故名无等」,没有跟它相等的。这是第一个殊胜。

「如前三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这三种智「菩萨渐得」。「大圆镜智,唯佛顿证,更无余类,故名无伦」,转阿赖耶成大圆镜,这一转他就成佛,这一转,菩萨就脱离十法界。一真法界现前。为什么?不用妄心,阿赖耶是妄心,大圆镜智是真心,妄心永远离开。从此以后用真心,不用妄心,这成佛了。「过於不思议智为最,逾於不可称智为上,宽於大乘广智为胜」,这是第三、第四、第五个胜,殊胜,所以称它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十方一切诸佛都证得。无等无伦最上胜智,每个人都有,是自己自性里头的智慧。「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如来智慧就是此地所讲的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一切众生皆有。

「《唯识述记》曰:解脱者,体即圆寂。由烦恼障缚诸有情,恒处生死。证圆寂已,能离彼缚,立解脱名」,解脱的意思有浅深,浅的是断烦恼、开智慧,深的是了生死、出三界,再深的是破无明、证菩提,那是究竟解脱。只有超越十法界的人,三德秘藏他统统得到,法身证得,般若证得,解脱证得,这三个都证得。

「恶者五恶,苦者五痛、五烧」,苦从恶来的。乐从善来的。如果我们能断恶行善,就能离苦得乐,「杀、盗、邪淫、妄语、饮酒,是其五恶。造此五恶,於现世中王法治罪,身遭厄难,名为五痛」。五痛是你现在受到的苦。於未来世是三途苦报,那叫五烧,烧特别是对地狱,「五恶者,恶因也。五痛者,华报也」。

『劫水』是大三灾之一,大水淹到二禅天,欲界没有了,初禅天在欲界之上,在化乐天、他化自在天的上面,化乐天是第五天,他化自在天是第六天,再上去是初禅,水把二禅都淹掉,欲界六层天统统淹掉,这叫劫水。「指坏劫时之大水灾,地下水轮之水涌沸。大雨如车轴,第二禅天以下,尽被淹没破坏」。

『善根』是什么?大乘经里常说世间善根,也就是说世间所有一切善法都从这个根生的,善根能够出生一切善法,这个善根就是三善根「不贪、不瞋、不痴」,十善业道最后的意业,这三个根。出世间一切善根,大乘经里佛也说,精进是菩萨一切善法的大根大本。

什么叫精进?精就是纯一、精纯,一点不夹杂;进就是永远前进,绝不会后退的,这叫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是真精进。我们有很多杂念就不精,精就失掉,纵然天天有进步不是精进,所以问题还是很多。真精进,问题没有了,这个事实真相一定要晓得。相信自己的善根,不贪、不瞋、不痴再加上精进,这样断恶修善就是功德。如果没有三善根、没有精进,修一切善都是福德,福德跟功德不一样。福德,六道轮回里面享受福报;功德,能帮助我们开智慧,证圣果、往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功德边的事情,福德做不到。福德跟功德在事上讲完全相同,断恶修善,在用心上讲完全不同,只要有自己、有我都变成福德。如果念头一换,无我,起心动念都是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那你念念行行全是功德,这个功德就是大公无私,真正做到无私是功德。(《净土大经解演义》556)

第八信的菩萨,「回向心」。「回即回转,向即趣向,谓以护法心微妙之力,感佛之光来照,又复回光以向於佛,犹如双镜交照,光辉互现」,《楞严经》上说「觉明保持,能以妙力回佛慈光,向佛安住,名回向心」。佛光照他,他的光反射过去也照佛,三种回向,这是回向菩提。通常讲回向三处,第一个回向菩提,第二个回向众生,跟一切众生结法缘,第三个是回向实际,实际是自性,回向真如,回向自性。於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希求,布施不希求果报,持戒只希望得定,得定只希望开慧、开悟,名闻利养一丝毫都不沾著,这个重要! (《净土大经解演义》563)

什么叫善知识?「善谓於我有益、导我於善道者。知谓知心。识谓识形」。知是什么?心心相印,志同道合;识,认识他的人,合起来叫善知识。「《法华文句四》:闻名为知,见形为识」,我听说这个人,没见过面,这知;见过面,这是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益是利益,益也是增长,帮助我增长菩提道业。「《圆觉经大疏》曰,善能知真识妄,知病识药,名善知识」,这是从对治上来说的。哪是真哪是妄,凡夫不知道。这娑婆世界是妄,极乐世界是真。六道轮回是病,念佛求生净土是药。 (《净土大经解演义》574)

妄心叫阿赖耶,梵文的名词,阿赖耶的意思是含藏的意思,就是包罗万象,是这个意思。这虽然是个妄心,它包罗万象,什么现象都在其中,都在里头出现。我们无知,执取,就是执著、取相,这就是讲住相,取阿赖耶的见分一分。阿赖耶的见分无量无边无数无尽,他只取一分,那一分当作什么?当作我。现在讲灵魂,取那一分当作我,不知道整个阿赖耶是我,只取这一分,你说糟不糟糕?你看阿赖耶的相分,遍法界虚空界物质现象全是阿赖耶的相分,执著这个身叫我身。都是执著一点点当作我,不知道全部是我,这忘掉了。所以真正觉悟的人,他是什么心态?遍法界虚空界一切法皆是我,那真的觉悟了。

「十力无畏,无碍无著。十力者,如来所有之十种力用」。《华严经》用十代表圆满,如来果地上的那个能力、作用无量无边、无穷无尽,十怎么能说得尽?每一条里都有无量无边无尽无数的力用,这十条是个纲领。「一者,觉是处非处智力,处者道理之义,知物之道理非道理」,「又指知一切众生因缘果报」,佛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如果这一生很辛苦,做了不少好事,还在受苦受难,过去生中没修福报,造的业。「二者,业智力。知一切众生三世因果业报之智力,或善不善,有漏无漏等之智力」,有漏是十法界,或者说六

道轮回,四圣法界阿罗汉以上的,对六道来讲他是无漏,对大乘菩萨来讲是有漏。漏是烦恼。六道三大类的烦恼统统具足;四圣法界见思烦恼断了,他有尘沙、无明烦恼。所以真正到无漏是实报庄严土,

第三,「定智力。知诸禅定解脱三昧之智力」。定是性德,定的反面就是心浮气躁,心浮气躁学什么都学不成。 定力从什么时候学?中国古代的教育从胎教就开始,教胎儿修定。这个厉害,没有任何国家族群能跟中国相比。 像周文王的母亲太任怀孕时,「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这就是身口意。扎根教育是三岁之前,一千天。所以他有定力,不浮躁。现在儿童没有受过这个教育,性情很浮躁,很难教。「四者,根智力,知诸众生诸根上下,随机施教」。教学要契机契理,受教的人根性不一样,上根的,还有上上根人,惠能大师就是。大乘佛法《华严》《法华》需要上上根人才能契入。中根是知识分子,他有成见,他有他的想法、看法,往往自以为是,这就很难教了。佛讲经教学四十九年,主要就是为中根人说的。下下根人没什么知识,但是他具足三个条件,非常非常之可贵,就他老实、听话、真干,这种人好教。往往这种人的成就,可以跟上根人平等,这中根是怎么比都比不上他。中根人他要具备许多条件,最重要还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这是基本的条件。不孝父母、不尊师重道的人就非常难教。

「五者,欲智力,知一切众生种种知解之智力。知他众生,种种乐欲,各各不同」。欲是欲望,欲望有两种,一种是精神上,一种是物质上的。知解之智力,今天讲的,求知的欲望,他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他能理解。 理解力强的人,跟他讲深法,讲大法。他没有那么高的能力,只能知道浅显的,讲人天法、小乘法;讲大乘法,他就迷惑想不通,就不要讲。人如果能有这方面的爱好,他对於物质的欲望一定很淡薄,他在精神方面得到快乐。世间人的爱好兴趣不同,佛菩萨都知道,帮助你满足你的欲望。世间人爱财,佛就教你发财之道,你要聪明智慧,健康长寿,佛统统都可以帮助你得到。

「六者,界智力。乃知种种界智力,於世间众生种种境界不同而如实普知」。以前问哪一界,你是在政界、军界、商界、工界,指的是这些,做老师的在学界教书。学佛叫宗教界, 知道之后你在教学上就有很多方便。不同的境界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原理原则不变,方法千变万化,能够适应在各行各业。(净土大经解演义580)

「七者,至处智力。知一切道至处相。知所修何教道品,得至何位之智力,如五戒十善至人天」。至处是说,我们用因果来讲也行,你种的是什么因,你将来会得什么样的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修的是什么道,将来会到哪里去,佛有这个能力。修因从什么地方开始?起心动念。你修什么道品,得什么样的地位。

「八者,宿命智力,知众生一世乃至百千万世姓名寿夭苦乐等」。这是如来果地上的宿命通,我们无论是造什么业,善业、恶业,乃至於起心动念,业习的种子都储存在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像个资料库一样,遇到缘就现行,它就起作用 。成了佛之后,自己的业消掉了。众生的业,他只要没有成佛、没有转识成智,那个生生世世东西都在,在资料库里头全查得到。佛教化众生为什么那么契机,他的底细太清楚了,过去生中他学些什么、他爱好什么,佛总是投其所好。

看到宿命智力,要晓得起心动念有很大很大的影响,周遍法界、出生无尽。一个善的念头,眼前没有看到,可能他方世界有很多人得利益;一个恶念,好像这个地方没什么事情,他方世界有人遭难了。像中医,有人在学原始点,就跟佛法道理一样的。你某个地方有病痛,但是痛点不在那个地方,在身上另外一个部位。我们起心动念亦复如是,这个地方没有影响,他方世界有影响,因为这一个念头是遍法界虚空界统统都接收得到。我们只要专、只要放下,佛法的秘诀就是放下。放下之后,自性的本能,无量的智慧德能,它就慢慢现前。所以六种神通、如来十力不稀奇,每个人都有,只是如来果地上它起用了。(大经解演义581)

「九者,天眼智力。见众生受生舍报,生生死死,从何道来,向何道去;以及善恶业缘,或苦或乐,无障碍之智力」,这是天眼。这个天眼是圆满的,一点障碍都没有,能够看到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里面的六道众生。 (《净土大经解演义》581)

末后第十,「漏尽智力。於一切妄惑习气永断不生,能如实知不受后有之智力」。漏要是尽了,那就是烦恼断尽了,你的功德永远不漏失。无明烦恼我们自己不能觉察,太微细,分别的烦恼、执著的烦恼,这个相很粗,我们能够明了,对我们有害没好处。什么东西能够不漏?禅定、般若。「能如实知不受后有」,不受后有就是不再投胎,不再搞六道轮回。如果说不再搞六道轮回,阿罗汉就办到了。不再搞十法界,要不用妄心才能做到;也就是说,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就做到了,不再到十法界来。六道是内凡,六道之内的凡夫;四圣法界是外凡,六道以外他还是凡夫,他还是用阿赖耶,不过用得正。

「诸沙门」,沙门在印度是宗教里面的传人,宗教师,宗教里头真正有修行的人称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若复余众,实不能转。是一切智无所畏」。佛陀所讲的这些,他们讲不出来。「梵语沙门」意思是勤息,「谓勤行众善,止息诸恶也」,佛经里面常讲「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这就是沙门的意思。

「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他们是修清净心的,修善心的,是个虔诚的宗教徒,就是婆罗门教,他们事奉大

梵天王,修禅定。「天魔梵者,天魔即他化自在,梵即梵天魔」。他化自在天是欲界最高的一层天。他对於情执放不下,情执就是魔,让你不能够再向上提升,它障碍你。梵是梵天魔,比前面高多了,大梵天王情见放不下,就是他那个看法他不能放下,所以他就不能向上提升。大梵天是初禅天,上面还有二禅、三禅、四禅,这个东西障碍他,放下他才能到二禅,二禅放下才能到三禅。为什么出不了六道轮回?到最后那个关头他还是放不下。这桩事情说起来容易,真做起来难。 (《净土大经解演义》582)

《卍字续藏》对於研究佛教的人是非常非常重要,因为它里面搜集的都是古今那些大德的注解,非常丰富,跟一般藏经不一样,一般藏经收的是经,注解不多,它是以注解为主。我跟李老师在台中学《楞严》,《卍字续藏》里面《楞严经》的注解差不多有三十种,多丰富,这好事情。(《净土大经解演义》591)

「如《维摩经》云: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正同此经」,《维摩经》上说的跟《无量寿经》上说的相同。什么叫『法眼净』?「《维摩经嘉祥疏》云:云法眼净者,小乘亦法眼,大乘亦法眼。小乘法眼,即初果见四谛法,名法眼」。四谛也叫做四圣谛、四真谛,「圣者所见之真理」。谛就是真实的,圣人才能见到。

「苦谛,三界六道之苦报」。特别是我们生在现前这个时代,为什么?我们远离圣贤教诲,我们不要它,远离了,所以苦了。圣贤的教诲是真实智慧,远离圣贤,智慧没有了。所学到的是什么?现在人所说的知识,没错。圣贤教导我们是什么?是智慧,不一样。智慧从哪来的?从清净心来的。「愿解如来真实义」。如果没有诚敬心,心里充满贪瞋痴慢疑,那你就会错解如来真实义、不解如来真实义、曲解如来真实义。我们没有诚意去学习,是一种轻慢之心。没有尊重,这一点太难太难了!现在人缺少的,真诚、恭敬、孝悌、忠信;根,根之根,这个东西没有了。儒释道的典籍摆在你面前,还是得不到受用。你来解释全都给它解错了,那不是佛菩萨的意思,是你的意思。今天我们遇到的困难就是这个。三界六道苦,这是什么?「迷之果」,痴迷至极,这个果就是社会动乱、人民疾苦、地球灾变,就这些东西。不是佛不来,我们不是真正想学。所以先什么试验试验看看有没有效果,都是怀疑的心,造成了这么大的灾难。

「集谛,贪瞋等烦恼及善恶之诸业」,这叫集。一个是烦恼,内在的,第二个是造业。善业没有离开烦恼,恶业也没有离开烦恼,苦谛是受报。果从哪里来的?从贪瞋痴慢疑烦恼来的。「此二者能集起三界六趣之苦报,故名集谛」。集谛是「迷之因」,这是世间的因果,灭道是出世间的因果,四谛是世出世间因果。

「灭谛」,「涅盘也」,灭「惑、业」两样,惑是前面所说的贪瞋痴慢疑,业就是讲的善业跟恶业。善业也不行,善业生天,生人道,出不了六道轮回。断恶修善,三轮体空,这就不造业。布施要著相,出不了六道。著相是福报,不著相,那是功德。功德能够帮助你了生死出三界,福德不行,福德是六道里享受福报。

断恶修善。最重要的是不著相,要知道「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真正做到无相。「灭惑业而离生死之苦」,脱离六道轮回,脱离十法界,「真空寂灭,故名灭」,灭是灭造作,灭迷惑,贪瞋痴慢疑是迷惑,不迷惑、不造业,还普度众生,这叫灭,这是「悟之果」。小乘小觉悟,不是大彻大悟。

第四个是「道谛」,「能通於涅盘」,我们讲成佛之道,小乘修的。我们今天所修的比他高,还比他简单,我们今天所修的是一个特别的大道,成佛的捷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这是道里头究竟圆满的大道。这是「悟之因」。世间法、出世间法,前面一、二,苦集是世间因果,后面灭道是出世间因果。

「此四者皆云谛,言其真理实为至极」,世间苦是真的,你在那里造业是真的,因为造业才有苦报。你想离苦,离苦你一定把业放下,迷惑放下、造业放下,你要懂得三轮体空,你要认识宇宙事实真相。如何离苦得乐?得修道。道太多太多了,八正道是举个例子,在大乘佛法八万四千法门,小乘有三千威仪。世间学派很多,各有各的道路,世间宗教也很多,各有各的修学方法,各有各的理想归属。在这样繁杂多元文化当中,我们要用自己的智慧去选择,关键还是在老师,没有遇到真善知识,我们没有能力选择,这是真的。我这一生要是没有遇到方东美先生、章嘉大师、李炳南老居士,没有遇到这三个人,我们对这桩事情一无所知,碰都不会碰它;纵然这些典籍送给我,我顶多翻个一、二页就丢掉了。没有真正善知识引导,真难!没有过去生中的善根福德因缘,佛经上讲得好,你这一生遇到这个机会,你能信、能解都是过去生中曾经供养无量诸佛如来,得到诸佛如来的加持你才能相信、理解,不是普通人能做的。(大经解演义598)

下面讲灭谛,「尽谛」,尽就是灭,「灭即寂灭,灭以灭无为义。结业既尽,则无生死之患累,故名为灭」。灭,果上不能灭,要从因上灭,我不造恶因,我就不受恶报,我连善的因都不作,那三界善的果报我也不受,你才能超越。这个话要听清楚,不能产生误会,误会你还是在造业,你造的全是不善的业。佛教我们断恶修善,后面有一句三轮体空,这叫修净业,果报不在六道里。断恶不著断恶的相,修善不著修善的相,永远保持自己的心清净平等觉,用清净平等觉的心去断恶修善就对了。

「以诸烦恼结使灭故,三界业亦灭」,三界的善业恶业都没有了。「若三界业烦恼灭者,即是灭谛有余涅盘」。

三界的业是因,因灭了,果呢?身体还在,这叫有余涅盘。虽有一个身,没有念头了,不但四相没有了,四见没有了,「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念头没有了,一念不生,身体在,是有余。我身体不要了呢?叫无余依涅盘,「因灭故果灭,舍此报身时,后世苦果永不相续」,身灭了之后,永远不会再轮回。很多人误会,以为涅盘是死,错了,涅盘翻作灭,灭什么?烦恼习气、业因果报没有了,这叫灭。涅盘是活著证得的。也翻作圆寂,功德圆满,寂是清净寂灭,妄想分别执著放下,就清净寂灭了。

「道谛者,道以能通为义」,通达没有障碍,道是道路,成佛的这条道路,了生死的这条道路。道路,道有「正道、助道」,一般正是智慧,助是禅定,正是看破,助是放下。为什么放不下?因为没看破。看破是什么?彻底明白,事实真相完全了解。(《净土大经解演义》599)

『得授记法忍,成无上菩提』,成无上菩提就是成佛,这是授当来成佛之记,「名授记」。「此有四种:一、未发菩提心授记。二、已发菩提心授记。三、隐覆授记,他人得闻,当人不知。四、现前授记。」四种无论是哪一种,你得一种,皆名授记。「得授记法忍」,得授记,意思跟前面讲的是一样;「法忍者,即弥陀第四十八愿中之三忍。《魏译》为第一第二第三法忍」,也就是本经所说的「音响忍、柔顺忍、无生法忍」。「得佛授记,证入无生,成无上正觉。如是之人,故云得授记法忍,成无上菩提。」『皆是阿弥陀佛宿愿因缘』。「未发菩提心授记」,这是释迦牟尼佛为所有一切众生授记了,他老人家讲「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不是都授记了!「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个话都是佛在大经上说。这是未发菩提心授记,全都是,没有一个不是,说的是真话,不是假话。我们中国圣人也非常了不起,虽然没有说佛,但是我们的老祖宗说「人性本善」,那也是给我们所有的人都授记,人性本善。这个善不是善恶的善,这个善就是佛讲的成佛、是佛,照中国人讲,圣人、贤人,人人都是圣人,人人都是贤人。(《净土大经解演义》600)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普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