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名人之一钱学森

中国十大名人之一——钱学森

莫文超

钱学森,应用力学、航天技术和系统工程科学家。他19xx年12月11日生于上海,原籍浙江杭州。19xx年毕业于交通大学。19xx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19xx年获加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19xx年回国。19xx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后又获得许多重大奖项。

那么多的称号,那么多的荣誉,那么多的奖项,都是他用一滴滴汗血换来的。他在中学毕业后,抱着振兴祖国的决心,考入了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当时交通大学的求知空气并不很浓,但却十分重视考分,学期终了,平均成绩计算到小数点以后两位数字。由于钱学森的努力,每门功课必考90分以上,获得了免交学费的奖励。当钱学森学业有成,又获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并决心回国报效祖国的时候,反动的麦卡锡主义横行美国,掀起了一股迫害共 产 党人、进步人士的歇斯底里狂潮。他们对钱学森进行监禁和监视。直到19xx年10月,在党和人民,还有周总理同志的帮助下,他才回了国。

回国以后,他那种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精神真是令人敬佩。他依靠着党对他的支持和全国各方面的大力协同,与千万人的艰苦奋斗和努力,创建了我国导弹、航天事业。并且他掌握了多个领域的丰富知识,对中国导弹和航天技术上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在50年代初控制了一门新的科学技术——工程控制论。

回顾半个多世纪以来,钱学森已在中国历史上创造出了光辉的成就在航天事业这领域上已布满了他的足迹。钱老公开申明,所有当代科学技术学科都应该归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哲学指导下的知识体系。

钱学森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他是一个具有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热爱祖国的伟大的科学家。这正是一种科学精神,这正是一种报国志向,这正是一种求知的欲望,正是这三种力量带动了钱学森在航天事业以及多个方面作出了许多贡献,获得了无数成就,得到了重大的奖项,收到了应有的好评与称号。

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在发展我国航天事业上默默地奉献着他的心血,他是人民的好榜样。他用了三分之二的生命献给了祖国,只用了三分之一的生命留给了自己。

我们应该好好地学习,快快地成长,将来争取做一个能为祖国报效的有用之材!

为了祖国的未来,我们一定要像钱学森那样为我们祖国出力,为我们祖国争光,为我们祖国赢得荣誉。

 

第二篇: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钱学森,中国现代物理学家、世界著名火箭专家。浙江杭州市人,19xx年12月11日生于上海。19xx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学习。19xx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并从事火箭研究。1947-19xx年间任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教授。19xx年10月冲破种种阻力回国后,曾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等职。

钱学森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19xx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钱学森曾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技协会主席。

一、生平简介

钱学森(1911~)中国科学家,火箭专家,19xx年12月1日生于上海,3岁时随父来到北京,19xx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xx年赴美国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19xx年获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留在美国任讲师、副教授、教授以及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19xx年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受到美国政府迫害,失去自由,历经5年于19xx年才回到祖国,19xx年起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19xx年,加入中国共 产 党。现任中国科技协会名誉主席等职。

二、科学成就

钱学森长期担任中国火箭和航天计划的技术领导人,对航天技术、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做出了巨大的和开拓性的贡献。钱学森共发表专著7部,论文300余篇。主要贡献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应用力学

钱学森在应用力学的空气动力学方面和固体力学方面都做过开拓性的工作。与冯·卡门合作进行的可压缩边界层的研究,揭示了这一领域的一些温度变化情况,创立了卡门—钱学森方法。与郭永怀合作最早在跨声速流动问题中引入上下临界马赫数的概念。

②喷气推进与航天技术

从40年代到60年代初期,钱学森在火箭与航天领域提出了若干重要的概念:在40年代提出并实现了火箭助推起飞装置(JATO),使飞机跑道距离缩短;在19xx年提出了火箭旅客飞机概念和关于核火箭的设想;在19xx年研究了行星际飞行理论的可能性;在19xx年出版的《星际航行概论》中,提出了用一架装有喷气发动机的大飞机作为第一级运载工具,用一架装有火箭发动机的飞机作为第二级运载工具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概念。

③工程控制论

工程控制论在其形成过程中,把设计稳定与制导系统这类工程技术实践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钱学森本人就是这类研究工作的先驱者。

④物理力学

钱学森在19xx年将稀薄气体的物理、化学和力学特性结合起来的研究,是先驱性的工作。19xx年,他正式提出物理力学概念,主张从物质的微观规律确定其宏观力学特性,改变过去只靠实验测定力学性质的方法,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并开拓了高温高压的新领域。1961

年他编著的《物理力学讲义》正式出版。现在这门科学的带头人是苟清泉教授,19xx年钱学森向苟清泉建议,把物理力学扩展到原子分子设计的工程技术上。

⑤系统工程

钱学森不仅将我国航天系统工程的实践提炼成航天系统工程理论,并且在80年代初期提出国民经济建设总体设计部的概念,还坚持致力于将航天系统工程概念推广应用到整个国家和国民经济建设,并从社会形态和开放复杂巨系统的高度,论述了社会系统。任何一个社会的社会形态都有三个侧面:经济的社会形态,政治的社会形态和意识的社会形态。钱学森从而提出把社会系统划分为社会经济系统、社会政治系统和社会意识系统三个组成部分。相应于三种社会形态应有三种文明建设,即物质文明建设(经济形态)、政治文明建设(政治形态)和精神文明建设(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应是这三种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从实践角度来看,保证这三种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就是社会系统工程。从改革和开放的现实来看,不仅需要经济系统工程,更需要社会系统工程。

⑥系统科学

钱学森对系统科学最重要的贡献,是他发展了系统学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 ⑦思维科学

人工智能已成为国际上的一大热门,但学术思想却处于混乱状态。在这样的背景下,钱学森站在科技发展的前沿,提出创建思维科学(noetic science)这一科学技术部门,把30年代中国哲学界曾议论过,有所争论,但在当时条件下没法讲清楚的主张,科学地概括成为思维科学。比较突出的贡献为:

(1)钱学森在80年代初提出创建思维科学技术部门,认为思维科学是处理意识与大脑、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观的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个大部门。推动思维科学研究的是计算机技术革命的需要。

(2)钱学森主张发展思维科学要同人工智能、智能计算机的工作结合起来。他以自己亲身参予应用力学发展的深刻体会,指明研究人工智能、智能计算机应以应用力学为借鉴,走理论联系实际,实际要理论指导的道路。人工智能的理论基础就是思维科学中的基础科学思维学。研究思维学的途径是从哲学的成果中去寻找,思维学实际上是从哲学中演化出来的。他还认为形象思维学的建立是当前思维科学研究的突破口,也是人工智能、智能计算机的核心问题。

(3)钱学森把系统科学方法应用到思维科学的研究中,提出思维的系统观,即首先以逻辑单元思维过程为微观基础,逐步构筑单一思维类型的一阶思维系统,也就是构筑抽象思维、形象(直感)思维、社会思维以及特异思维(灵感思维)等;其次是解决二阶思维开放大系统的课题;最后是决策咨询高阶思维开放巨系统。

⑧人体科学

钱学森是中国人体科学的倡导者。

钱学森提出用“人体功能态”理论来描述人体这一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研究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行为。他认为气功、特异功能是一种功能态,这样就把气功、特异功能、中医系统理论的研究置于先进的科学框架之内,对气功、特异功能的研究起了重大作用。在钱学森指导下,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于19xx年开始对人体功能态进行研究,他们利用多维数据分析的方法,把对人体所测得的多项生理指标变量,综合成可以代表人体整个系统的变化点,以及它在各变量组成的多维相空间中的位置,运动到相对稳定,即目标点、目标环的位置。他们发现了人体的醒觉、睡眠、警觉和气功等功能态的各自的目标点和目标环。这样,就把系统科学的理论在人体系统上体现出来了,开始使人体科学研究有了客观指标和科学理论。

⑨科学技术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钱学森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最高概括,也是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科学的社会科学)的最高概括,钱学森将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归纳为十个紧密相联的科学技术部门。这十大科学技术部门的划分方法,正是钱学森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系统论对科学分类方法的又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