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字词练习

送东阳马生序

一、在括号里解释划线的词语,将句子翻译在下面的横线上。 余幼时即( )嗜( )学。家贫,无从( )致( )书以( )观, 每( )假( )借于藏书之家,手( )自( )笔( )录, 计( )日以( )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 弗( )之( )怠( )。录毕( ),走( )送之( ), 不敢稍( )逾( )约( )。以是( )人多以( )书假余, 余因( )得( )遍( )观群书。既( )加冠( ), 益( )慕( )圣贤之( )道( )。又患( )无硕师( )名人与游( ), 尝( )趋( )百里外从( )乡( )之先达( )执( )经叩问( )。 先达德隆( )望尊( ),门人弟子填( )其室,未尝稍( )降辞( )色( )。 余立侍左右,援( )疑质( )理,俯身倾耳以( )请( );或( )遇其叱咄( ), 色( )愈恭( ),礼( )愈至( ),不敢出一言以复( );俟( )其欣悦, 则又请焉( )。故( )余虽愚( ),卒( )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 负( )箧( )曳( )屣( ),行深山巨谷中,穷( )冬烈风,大雪深数尺, 足肤皲裂( )而不知。至舍( ),四支( )僵劲( )不能动, 媵人( )持( )汤( )沃灌( ),以( )衾( )拥( )覆( ), 1

久而( )乃( )和。寓( )逆( )旅,主人日( )再( )食( ), 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 )绮( )绣,戴朱缨宝( )饰( )之帽, 腰( )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 ),烨( )然( )若神人; 余则緼( )袍敝( )衣( )处其间,略无( )慕艳( )意, 以( )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 )不若人也。盖( )余之勤且艰若此( )。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 )日( )有禀稍( )之( )供( ), 父母岁( )有裘( )葛( )之遗( ),无冻馁( )之患矣; 坐大厦( )之下而诵《诗》《书》( ),无奔走之劳( )矣( ); 有司业、博士为( )之( )师,未有问( )而不告( ),求( )而不得者也; 凡所宜( )有之书皆集( )于( )此,不必若余之手( )录, 假( )诸( )人而后见也。其( )业有不精( ),德有不成( )者, 非天质( )之( )卑( ),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 )他人之过( )哉( )? 流辈( )甚称其贤( )。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 )余。 撰( )长书以为( )贽( ),辞甚畅达( )。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 )。 自谓少时用心于( )学甚( )劳( )。是( )可( )谓( )善学者也。 其将( )归见( )其亲( )也,余故道( )为( )学之( )难以告之。 2

二、、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1、以 是 人 多 以 书 假 余 2、余 因 得 遍 观 群 书

3、手 指 不 可 屈 伸 4、盖 余 之 勤 且 艰 若 此。

三、内容理解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常常手借抄来之书,隆冬时节,十指冻僵仍毫不懈怠,足见“我”求学之“勤”。

B、遇师斥责,表情更恭顺,理解更周到,没有争辩一句,足见“我”求学之“诚”。

C、寒冬大雪,身背书箱,拖着鞋子,在深山巨谷中行走,足见“我”求学之“艰”。

D、处服饰华丽的同学之间,虽然羡慕,却坚守心中之乐,足见“我”求学之“精”。

2、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 ”与“ ”之间的矛盾决定的。(摘录原文回答)

3、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并说说其作用。 答:

4、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三条理由(各用四个字概括)。(3分)

① ② ③

5、文中哪些词句说明作者不辞艰辛、求师勤学的原因?

6、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的原因是什么?(2分)

7、、“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感受或体会。

8、读了本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答出两点即可)(3分)

9、请从语文积累中找出表现古人“好学”的两个成语:① ②

10、假如你是马生或黄生,读到前辈的赠文,你心中会涌起哪些感想?

11、你从作者身上看到了什么优良品质?

12、马生本是一个用心学习的人,作者为什么还要勉励他刻苦学习?

13、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条件优越,你怎样学习?

14、请写出古代勉学名言。 3

默 写

一、直接默写

1.故园渺何处, 。淮南秋雨夜, 。

2.临风一唳思何事, 。

3.咫尺春三月, 。

4.巢成雏长大, 。

5. 7. ,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 。 ,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 。

11.塞下秋来风景异, 。 ,千嶂里, 。 13. ,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 14. ,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 16.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 ,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 。 20. ,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 。晓镜但愁云鬓改, 。 ,青鸟殷勤为探看。 24. ,且教桃李闹春风。 25. ,好去到人间。

26.诗家清景在新春, 。 27. ,山山黄叶飞。 28. ,出门俱是看花人。

29.君问归期未有期, 。 ,却话巴山夜雨时。

31.李杜诗篇万口传, 。 ,各领风骚数百年。

二、理解性默写。

1. 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最能表现他面对挫折积极向上,对理想执着追求的诗句是: , 。但是与之相反的是, “ , ”却又表现出他面对困难消极避世的思想。

2.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 , ;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

3. 李商隐《无题》通常用来比喻无私奉献精神的两句诗是 , 。

4.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中,赵朴初先生借用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诗句为“冰心馆”题了词,你觉得最有可能的一句是: , 。

5.礁石无法阻挡江水滔滔东流的豪情,冬雪不能耽搁春天翩翩而至的脚步,同样,地震,海啸也一样不能阻止滚滚前进的历史车轮。正所谓“ , 。”(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填空)

6. 李商隐的《无题》这首诗寄托了作者仕途苦闷的心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 ;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的诗句是:

7.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 , 。

4

2、说说你从宋濂的读书经历中悟出的学习道理。

2、示例1:学习勤奋刻苦,博览群书,求师诚心。 示例2:求学过程中必须不断克服并战胜困难,终将取得成功。(只要答出一点即可,2分)

18.文中宋濂的求学经历给了我们哪些启示?(2分)

18.①学习要勤奋刻苦。 ②学习要以读书为乐。(2分,每点1分)

二、朗读节奏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余/因得/遍观群书。

3、手 指/ 不 可 屈 伸

4、盖 余 之 勤 且 艰 若 此。

三、1、D

处服饰华丽的同学之间,虽然羡慕,却坚守心中之乐,足见“我”求学之“乐”,而不是求学之“精”。

【备考建议】注重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文章中找到选项出处,再仔细对比分析。

2、嗜学 家贫 (顺序可换)

3、(4分)幼时抄书之辛,成年叩问之难,从师奔走之艰,住读生活之苦。

4.4、①刻苦学习 ②博览群书 ③虚心求教(3分)

5、余幼时即嗜学 慕圣贤之道 以中有足乐者

6、作者从读书中得到精神上的快乐,不在意生活的贫困。

7、要点:①排除不利于学习的环境的干扰;②在物质上不盲目攀比;③坚定人生追求,刻苦勤奋学习。

8、参考示例:(1)学习的动力源于浓厚的兴趣 (2)向人求教要谦虚诚恳 (3)学习要敢于发问

(4)学习要有主动性 (5)学习要勤奋刻苦 (6)以读书为乐,就会不畏艰难。

9、示例:凿壁偷光 囊萤映雪 头悬梁,锥刺骨 闻鸡起舞

10、要点:一是敬佩或感谢;二是决心,不辜负希望。

11、①从作者年轻时求学上看:作者对读书有浓厚的兴趣,为学有所成,不畏艰难,学习刻苦,有克服困难奔向目标的坚定决心和毅力。②从作者写本文的态度上看:作者德高望重,但却不摆出名人的架势说教,而是真挚诚恳,循循善诱,反映了他高尚的品德,也反映了他对后代人的殷切关怀。

12、宋濂深知当时的太学使人养尊处优,所以勉励马生。

13、从树立远大理想,珍惜今天幸福生活,发愤读书,为国为民作贡献等角度作答。

14、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