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评价方案

小学信息技术考查评价方案

教师 xx

一、指导思想

评价是教育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教育教学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信息技术课既要让学生学得基础知识,又需关心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评价的结果与评价的过程同为重要。评价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二、评价方式

小学信息技术课实施学生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三、评价对象

小学三年级

四、评价内容

1、平时表现(上课纪律、上课发言、是否爱护计算机设备等)20%

2、金山打字通——英文文章输入——20%

评价原则:(1)速度在90字/分,正确率在90%以上 , 分数为20分

(2)速度在80/分,正确率在80%以上 ,分数为17—19分

(3)速度在70字/分,正确率在70%以上 ,分数为14—16分

(4)速度在60字/分,正确率在60%以上, 分数为10—13分

3、画图软件绘画——20%

评价原则:(1)主题鲜明,内容完整,色彩搭配合理 ,分数20分

(2) 主题较明确,使用画图工具能够画出基本图形,色彩搭配较合理,分数15—19分

(3)主题较明确,但是图形绘制的简单,颜色搭配不合理 10—14分

4、word自选图形绘画——20%

评价原则:(1)主题鲜明,内容完整,色彩搭配合理 ,分数20分

(2) 主题较明确,使用word自选图形能够画出基本图形,色彩搭配较合理,分数15—19分

(3)主题较明确,但是图形绘制的简单,颜色搭配不合理 10—14分

5、word圣诞贺卡的制作——20%

评价原则:(1)插入主题需要的图片和艺术字,图片位置摆放合适,页面有背景颜色和边框,并且色彩搭配合理 ,分数20分

(2)插入图片与文字,图片位置摆放较合理,页面背景颜色与边框少一个扣2分,分数为15—19分

(3)没有插入合适的图片与艺术字,主题不突出,分数为10—14分

五、评价等级

90—100分为优秀

80—89分为良好

60—79分为合格

60分以下为不合格

 

第二篇:信息技术学科评价方案

电碳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学业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新课程标准》“为学生全面发展而评价”的理念要求我们构建一种全面的、完善的、重过程、重创新的美术教学评价体系,注意学生学习目的、态度、审美意识的评价,注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评价”要求,激励教师进取。学业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通过评价合理有效地实施,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应用信息技术的技能,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保证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顺利达成。

二、评价原则

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因学生是被评价、参与评价、自主评价的主体。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和个性差异,要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增强其自主评价的积极性,也加强了评价的客观性。

2、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评价应有的价值取向。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发展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在评价时也应是全方位的。教师应以多样化的评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由于每个学生的遗传因素,努力程度和所处的社会、家庭环境不同,不同的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就是同一个个体在其不同的发展和成长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正视和尊重学生的这些差异,注重学生在不同起点上的提高,而不是看重他们有否达到某一共同的标准。

4、指定学生的发展方向。

教师要通过评价让学生明确奋斗目标,并及时反馈评价信息,让学生对自己的发展水平准确定位,以指引学生发挥优势、克服弱点,为达到发展目标而作不懈的努力。

5、激发学生内在评价的需要。

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变“贬损性评价”为“激励性评价”,以克服因评价而带来的“消极效应”。并以不断的“激励性评价”唤醒学生“我要评价”的意识。

三、评价内容

A、 情感态度

根据平时学生课堂表现情况确定,可以从课堂纪律、学生参与度、与人合作表现等情况综合评定,评定等级可以分为A、B、C、D四个等级(也可实行百分制)。合格率可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在90%左右。对于评定为“待合格”的学生,教师应向其指出缺点,帮助其改变;对于学期结束前有明显改进的,可重新评定。

B、 基础知识

要求学生识记教材中所涉及的关于信息、信息技术、计算机硬件、应用软件的使用等一般知识。

C、 技能技巧

采用作品式评价方式。技能技巧评价包括平时的基本技能评价与期末的综合应用评价。基本技能评价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一般掌握情况,期末的综合应用评价,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评价内容可根据教材中各分册的相关内容来确定。由教师组织学生结合教学进度,在平时及期末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要做到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

四、评价细则

1、水平性评价

1)主要是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计算机专业知识技能运用和动手创作的能力及想象

力。考察学生的平时表现、作业数量和质量,动手参与的能力。

2)水平性评价要灵活多样,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评价让学生都能感受到成

功的喜悦,以达到激发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兴趣的目的。

3)水平性评价分为平时表现和教师总评两个阶段。

2、形成性评价

学习表现评价。包括课上表现、课外表现。

课上表现为:课前准备,主动发言情况、参与情况、善于合作交流。

课外表现为:积极参加各项信息技术比赛,主动阅读课外信息技术相关资料,利用

网络学习其他学科以及收集资料、图片的能力。

作业表现评价。及时主动完成作业,信息技术类作品构图完整,色彩丰富,手工作品有创意,有个性。

成长记录袋评价。每学期有一件我最满意的作品:如写字板美化,word排版,flash画

图工具绘画作品等。

3、展示性评价:

作品的上传、展示、评价可通过“微机室和多媒体网络教室”进行。也可以打印出来,通过班级的展示板和校园文化栏展示学生成果,展示学生的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学生从中得到激励和启迪,提高学生自信心、进取心、提高审美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五、评价呈现

1、水平性评价。由学生根据自己完成的作品和课堂表现给予评价,并根据要求在☆中

填上颜色。每周有17颗星,根据自己的表现涂上几颗星。

2、形成性评价方式。采取等级呈现。教师在期末作一个总的评价统计,评价结果将纳

入信息技术学科综合能力测试评价表中。

3、展示性评价方式。作品的上传、展示、评价可通过“微机室和多媒体网络教室”进行。也可以打印出来,通过班级的展示板、校园文化栏、作品展等方式激发学生自信心,做到新颖、美观、实效即可。并以不断的“激励性评价”唤醒学生“我要评价”的意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