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作业设计与评价

《小学美术作业设计与评价》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承担这个研究任务已经一个学期了,在我和崔老师的共同努力下,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依据开题报告中提出的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结合我们的研究过程,现将这一阶段的研究情况做个简单的小结。 一、研究方法:

(一)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访谈、测试等方法,调查、了解学生对“设计.应用”领域教学内容学习的兴趣,以及教师对这一部分内容教学的理解和教学资源、现状、目标的分析和把握,作业设计意图和依据,为课题深入开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二)行动研究法:围绕研究的课题内容,进行问题分析,制定研究计划,采取研究措施,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研究行动。

(三)案例研究法:结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研究的典型案例,研究作业的设计与评价与以往相比有哪些改进,并及时反思重建,提炼总结。

(四)经验总结法:通过写教学反思,教学随笔和教学论文等形式总结实践经验。并找出可以借鉴的经验,用于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

二、研究内容

(一)调查了解现阶段师生教与学“设计.应用”这一教学内容的现状。重点调查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这一教学领域学习的态度、状况及原因。二是目前教师进行作业设计及评价方式、方法的分析。

(二)在作业设计时如何将书本知识和生活相联系,并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进行梯次式的作业设计与评价,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快乐、体验成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创造力。

三、研究过程及成效:

(一)调查分析现状

在确立研究课题目标和内容后,我们首先进行了一项关于小学美术“设计应用”领域教学中教师作业设计与评价和学生学习状态的调查,结果如下:

1.教师的教学方式:在“设计.应用”领域教学中,很多教师作业的设计脱离生活实际,照本宣科,重视技能、技法的训练。

忽略了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探究习惯的培养。评价只侧重知识和技能方面,忽略情感态度等高尚情操的养成。

2.学生的学习状态: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作业直接参考或改编老师示范和书本范例的人较多,在实践中缺乏主动参与和主动探究,使得很多作业虽然工整漂亮但却整齐划一,缺少生命活力。学生作业的材料、形式单一,评价没有很好结合生活实际开展。

(二)注重理论学习

1.专著学习。为了加强课题组教师对“设计.应用”领域作业设计与评价的理解和理论学习,我们认真研读《美术课程标准》,《中国中小学美术》,《少儿美术》等理论书籍和杂志,对所研究的领域进行更深入和针对性地学习。

2.专家引领。通过参加2012国培----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远程培训学习,在聆听美术教育专家讲课和优秀教师的经验交流汇

报中,学习到很多美术教学新课改经验和美术教学新方法,不断开阔视野。为顺利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四、阶段研究成果

经过一个学期的研究与实践,我们在小学美术“设计.应用”领域作业设计与评价中尝试了一些新的方法和策略,教师、学生、课堂都在发生着变化。

(1)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学生对“设计·应用”领域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主动学习,大胆尝试,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作品。在不断尝试创作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动恼动手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并在各级各类绘画比赛活动中获取优异成绩。

(2)教师注重了教学的生活性和趣味性。在作业的设计与评价中,教师注重将书本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开放作业形式,激活学习资源;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新的思维和方式。形成丰富的教学反思和论文,其中2篇研究论文获奖。

五、问题反思

随着课题研究不断向纵深推进,一些实际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让我们必须严肃地面对并进行及时的反思。

1.理论学习需要拓展深度。目前课题组成员的理论学习主要依赖于《美术课程标准》和美术学科类杂志,面比较小,针对性也不强。还需要从学科性、指向性更深的理论书籍上汲取营养,使研究实践建立在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理论基础上。

2.日常积累需要多元开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只重视了作业照片的积累,但却忽略一些文字资料、研究方法、典型课例的及时梳理,从而流失或遗漏了一些宝贵的资源。在下一阶段的研究中我们要注重多元的日常积累,丰富课题研究的各类资料。

3.教师提升需要专家引领。由于研究能力和视野有限,课题组成员渴望高位的引领,能及时把美术教育领域最前沿、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入本课题的研究。为此,我们将会积极主动的与县、市教研员、美术教育界名师等专家联系,获得名师、专家的引领。

 

第二篇:小学美术作业的多元化设计

课改研究?理论探索│KEGAI YANJIU · LILUN TANSUO

小学美术作业的多元化设计

■ 徐贤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林南小学 213101

摘要 美术作业的设计直接反映着教学实效。传统的以画为主的学习方式,形式太单一。可通过对小学美术“造型表

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4个方面来对美术作业进行设计,让学生自主发挥个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关键词 美术教学 作业设计 兴趣培养

学生因家庭生活背景的不同和原有学习基础的不同,智力、情感发展的不同,他们的美术水平是各不相同的,明显反映到作业上来就是作业速度快慢不一,作业水平高低不等。但我相信每个学生对成功的期盼、对肯定的渴求是相同的,任何一个学生,都有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才能的欲望,因为追求成功是人的本能需要。所以在教学中,我坚持不放过任何一个学生,面向全体,分层作业,分层要求,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美术,在美术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将美术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4个领域。我就从这4个方面分别进行作业设计的简单探索。

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三、欣赏评述领域

第一册的《画声音》和第十册的《画性格》,这个课程都是属于抽象思维训练课,一下子让学生们画,他们会有点摸不着头脑。在低年级,我们先欣赏一些大师的作品,欣赏后问他们是什么感觉,很多学生阐述了自己的感受后仍不能画出来,他们依然觉得很迷茫。所以在接下来的过程中,我让学生先到讲台上来唱歌,然后,让一个同学根据他唱的歌,进行节拍的演奏,以勾起学生的兴致,再请一个同学把他们唱的节奏,用点线面色彩等他所能想到的方法把他记录下来,这个过程让学生知道,原来抽象的东西也能进行描绘。使他们在认识抽象画的过程中,也了解了抽象画的制作方法,并学着读懂抽象画的意义。而高年级的学生因为他们知识水平的提高,个人感觉能力的加强,在抽象思维训练课程中感受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欣赏的过程中可以很好地体会作者的心境和感受,进行恰当的评论和阐述。这个领域逐步提高视觉感受能力,掌握运用语言、文字和形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

一、造型表现领域

这个领域中,我们刚开始接触画画,大多数人对造型的要求还体现在“像还是不像”,而忽略了表现这个方面。其实在作业过程中,表现方法很多,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讲,造型能力较弱,所以我经常设计一些趣味性比较浓的手法,比如撕纸贴画、手指印画,让学生大胆地去尝试,去体验其中的乐趣,激发学习的热情,作业的质量也比较高。

苏少版第八册《车》,我让学生先说一说他们所熟悉的车的构造,然后他们说,我在黑板上进行示范,他们看见老师在很短的时间内画出了车,自己也跃跃欲试。接下来,让他们进行小练笔,让他们在练笔的过程中去寻找、发现他们还有哪些地方有困难,带着困难,我们到室外进行车的写生画练习,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提高了他们观察的能力,作业效果相当不错。

这个领域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学生体验到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了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四、综合探索领域

综合探索领域是最能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感受美、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过程。在这个领域中穿插了前面3个领域特征,他们相互融合相互渗透。

在第十册的一个单元中有《作文插图》《儿歌和童话故事》《寓言和神话故事》《诗配画》几课,这个单元很明显的是语文与美术的学科整合,让学生了解文学和美术这两种艺术形式的联系。在这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既可以欣赏美文又可以学习绘画,同时还学习了图文并茂的排版方法,可谓一举多得。低年级的《小挂件》,在这个饰品的制作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培养了动手能力,表现了设计能力还创造了美。同时在作业表现上还可以选择折纸、捏泥等多种方法,让作业丰富多彩。

这个领域让学生了解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差异与联系,学习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设计探究性活动的方案,进行探究性的美术活动,并以各种形式发表;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不同年龄的学生采取不同的作业方法和设计要求,更好地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通过多元化的作业设计,让学生在各自基础上均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设计应用领域

这个领域受到学生知识水平的限制,小学生很难设计出技术含量很高的作品,但是不同年龄的学生,根据他们生活的需求,他们可以设计出符合自己年龄特征的作品来。

有一位同学设计的作品,当时正值五一假期,他要跟父母出门旅游,但是家里的花没人浇水,于是他就在易拉罐上扎一个小洞,下面接一个果冻壳子(果冻壳子要很牢固地粘贴在上面),在果冻壳子上再用针扎个小眼,他把这个作品放在花盆上,这样既可以安心地出门旅游,又不用担心家里的花没人浇水。这个领域让学生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并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

- 23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