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信访维稳工作经验交流汇报材料

镇信访维稳经验交流汇报材料

镇位于 市区 公里,全镇总面积 平方公里,辖 个社区, 个行政村, 个自然屯,全镇总人口 人,以其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建设成为交通和商贸重镇,先后被评为 等荣誉称号。

年,我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和执行中央、省、市关于信访工作的决策和部署,加强领导、转变观念、创新机制,解民难、排民忧,力争将信访问题化解在基层,解决在镇内,使全镇信访工作呈现出“一重视二好转三提高”的良好势态。(一重视即镇党政领导干部高度重视;二好转即信访工作格局和群众信访秩序持续好转;三提高即信访办结率提高、停访息诉率提高和群众满意率提高)

一、筑牢基础,开创信访工作新局面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信访工作,把信访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来抓,科学设置,着力夯实基础工作,开创信访工作新局面。

一是人员设备配置科学化。镇党委政府领导在政府楼内设接访室、矛盾纠纷排查中心室、调解室、法律服务室、档案室等职能场所,并配备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电话、资

料柜等办公设施。充实信访工作人员,配备信访接待员一名,档案管理员一名,指定了办公和接待地点,挂牌办公。

二是排查开展常态化。重大节日前,在全镇范围内进行集中矛盾排查,摸排社会不稳定因素,并做好收集梳理分类工作、稳控方案和包保责任状,力争超前化解。对排查出的各类矛盾纠纷,分类登记,建立档案,逐一化解,及时、有效地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人员稳控在当地。

三是接访办访规范化。镇党委政府开展领导大接访活动,并设定每周一为信访接待日。在接访办访全过程中,实施阳光作业,全方位接受群众监督。对于群众来访问题,当场予以答复。

二、完善机制,构建信访工作新格局

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加强组织协调,整合各种资源,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协调、运转高效、综合施治的强大合力。

一、抓领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机制。信访工作是维稳的前哨,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为此,镇党委、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从讲政治的高度把信访工作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党政一把手亲自过问,常抓在手,紧叮不放,并明确一名镇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专职负责全镇信访工作,对每个信访信息、信访案件由镇党委主要负责人亲自批阅,并指定专人及时介入,包保处理、全程跟踪,做到党政“一把

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一岗双责”,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全覆盖信访工作网络。

二、抓化解,落实基层矛盾调处机制

在建立健全信访隐患排查机制的同时,争取超前做好信访预案,把握主动性,变单一处理为综合治理。一是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作用,特别是村级调解委员会的职能,对苗头性、倾向性的社会现象早介入、早化解,力争做到信访不出村,对发生的信访案件,积极配合依法解决;二是落实重大信访由党政“一把手”亲自批阅,指定专人负责调查处理,避免引发越级上访。

三、抓处理,落实信访突出问题解决机制。

为切实解决我镇信访中突出问题,结合我镇实际,研究制定实施方案,成立处理领导小组,由主要负责人一手抓到主底,一套班子联动,一个方案应对,对每一件信访案件认真梳理核查,实行“四定”,即定领导,定专人、定方案、定时限,逐一处理落实。同时做到问题不查清不放过,问题不解决不放过,有关措施不落实不放过。坚持党政领导带案下访,每月至少两次。

四、抓规范,落实信访工作长效机制

为使我镇的信访工作依法、有序的开展,我们先后制定了信访工作《岗位责任制度》、《来信来访接待制度》、《来

信来访处理制度》、《信访案件领导责任追究制度》,《信访隐患排查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同时,定期或不定期召开镇信访领导小组会议,分析信访形势,部署下一步工作,特别是在遇到重大信访及信访敏感时期,立即召开党委会议或党政联席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另外,我们还实行信访工作一把手负总责,将信访工作作为领导干部任期目标和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在村级干部考核中也明确相应分值纳入考核范畴,实行信访工作与村干部工资相挂钩,与镇干部政绩相联系,对工作完成比较好的给予奖励,对工作失职或工作不力,造成较坏影响的给予通报批评,直至依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应责任,真正实现了“制度管人、规范管事”,使我镇的信访工作朝着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方向发展。

 

第二篇:优秀教研组工作经验交流汇报材料

优秀教研组工作经验交流汇报材料

化学教研组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的交流,实际是我对化学教研组常态工作中的四个方面进行总结,不谈成绩,只讲做法,希望得到各位的指教。

一、合作共赢,和谐共进

我们23位成员组成了一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虽然来自家长、学生、工作、家庭方方面面的压力也很大,但我们工作的环境是温馨的,心灵是自由的。当看到同事获奖,大家祝贺、鼓励与欣赏。当遇到教育中的困惑,大家彼此倾诉,耐心倾听,共求解决方法。当身体不适,一句句问候,让人顿觉心中温暖。这种和谐并不是一团和气,而是“冷暖互知”,是一种真真切切地来自于人文的关怀。当然,我们还在和谐中争先,和谐中共进。一个好的团队需要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我们组已逐渐形成了共识,有一套“科学合理,井井有条,卓有成效”的工作方法,有一种“锲而不舍,只争朝夕,干净利落”的敬业习惯,有一叠“卷面整洁,评改规范,训练合理”的学生作业,有一本“格式规范,重点突出,富有创意”的教案,有一方“秩序井然,节奏明快,活泼生动”的课堂环境,有一个“家长信任,学生尊重,同事欢迎”的教育口碑。大家在师德修养、教学常规等各方面互相感染,取长补短,共同奋进。

化学组一个人的事也就是一个组的事;一个组的事也就是每个人的事,化学组的工作不是“一指禅”,而是虎虎生风的一个拳。备课组长、教研组长是组长也不是组长,因为大家都是组长。就拿去年我去讲课这件事来说,虽然看到的是我一个人在前方冲锋陷阵,但身后却有一个强大的团队,有的准备实验,有的制作道具,我的心里很温暖、很踏实??。

合作就能共赢,和谐才能共进。

二、作风踏实,做法实效

化学组一贯有着踏实、务实的工作作风,教学上,每位老师都不花心,始终如一,勤勤恳恳,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勤,更不缺位。我们还有一套实实在在提高教学成绩的绝技,那就是听话、真诚、用心、勤奋。我们组的老师都特别喜欢听真话、听对话,认真按照“教学六认真”做好、做实每个教学环节;我们组的老师都特别真诚,我们都一心为了学生、一心为了学校、一心提高成绩、非常真诚,没有虚假,总是把工作当成鸡肋,认真咀嚼、细细品味;我们组的老师都特别用心,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挖掘化学学科的特点让学生喜欢化学;我们组的老师都特别勤奋,同一节课不止一次备课,辅导学生不厌其烦,作业批改及时有效,作业评语中肯还有鼓励。遍看高一到高三,化学组有多少这样的老师,还用赘述?!

推开化学办公室的门,总有化学老师研讨的声音,推开某地化学教学这扇门,总有我校的赞美之声。

三、课改不机械,创新无极限

课程改革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却与课改离心离德,老师太固执?还是课改不招人喜欢?我认为化学组课改不机械,俘人之身应先服人之心,我们的课改是从课堂外围悄无声息地进行的,我们的课改是从一次次教研活动和备课活动潜移默化地进行的。我们成功地进行了校本课程《魔法化学》的开发和实施,我们成功

地进行了《电池》的研究性学习,这两个教学活动已经深深地烙在了每位老师的心里,让他们潜意识地感受到了课改的实惠,即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潜能在学习中被充分挖掘,老师的教变成了不教。那么我们的课堂何不进行变革呢?不怕不变,就怕想变。我们还准备进行题为《艺术化学》、《食品化学》、《诗歌化学》、《医药化学》等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你的课堂还不想变吗?我不相信!

当然课改离不开创新,课堂创新无极限。在一次教研活动的时候,我作了题为《怎样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学科魅力》的发言,其中我提到了课堂创新的观点,比如,化学知识简单化、化学知识生活化、化学手段经济化、情景设置情趣化、感性化学妩媚化、动感化学逻辑化、呆板化学文学化、理性化学浪漫化等。

一样的内容不一样的教法,一定就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4、评课就是批课,培新就要推新

化学组有个非常好的传统,评课就是批课。不论课是谁讲,老师有情评课无情,听课的老师都要评课,评课总是不留任何情面,这样对讲课的和听课的都有极大的提高。记得我在讲内蒙的课的时候,我自己先选了一节课试讲了一下,听课的几乎是整个教研组,课后大家挑毛病、说缺点,结果是课无完肤,最终还是换成了下一节的内容。同样,在青年教师讲各种课之前试讲的时候,大家都去听课,听完以后照批不误。我想经历过的老师都会记忆犹新,当然成长也会节节攀升。

培养青年教师,不能局限于在校内讲讲课,培新就要推新。比如,备课主讲、作业选题、练习找题、复习出题、教研主讲、外出讲课、外出说课都尽量推荐青年教师,给他们压担子、找茬子、出难题。我们的教研活动很多都是老教师在幕后指导,青年教师在台前演出,给他们充分的机会和时间去锻炼。有一次某老师要讲一节课,我给出了一个难题,让她讲一节活动创新课《原电池的回收利用》,这节课在课本上是不存在的,需要自编自导,她准备了好长时间,包括课的设计、材料的准备等。我认为自从这节课以后,某老师对课堂的驾驭,对教材的处理等方面有了非常大的提高。现在,xxx、xxx和xxx正在将高中化学课进行分类,并给每一种课型编排出符合新课改的教学模式。

以上是化学组工作中的点滴,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等待着开创,我们组将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努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更新的面貌投入到新世纪人才培养的伟大事业中去。相信在校领导的鼓励与支持下,在全体组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将建设一支思想作风好、积极课改、教学基本功扎实,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强课程研究和实践,推进学科整体改革,使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教科研水平再上新高度,创造出新的教育教学成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