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仪器分析》考试知识点总结

《现代仪器分析》考试知识点总结

一、填空易考知识点

1.仪器分析的分类:光学分析,电化学分析,色谱分析,其他仪器分析。

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组成:光源,单色器,样品室接收检测放大系统,显示器或记录器。

常用检测器:光电池,光电管,光电倍增管,光电二极管

3.吸收曲线的特征值及整个吸收曲线的形状是定性鉴别的重要依据。

4.定量分析的方法:标准对照法,标准曲线法。

5.标准曲线:配置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以被测组分的空白溶液作参比,测定溶液的标准系列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吸光度,浓度关系曲线。

6.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特点:(优点)灵敏度高,测量精度好,选择性好,需样量少,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应用广泛。(缺点)由于分析不同的元素需配备该元素的元素灯,因此多元素的同时测定尚有困难;测定难熔元素,和稀土及非金属元素还不能令人满意。

7.在一定条件下,被测元素基态原子蒸汽的峰值吸收与试液中待测元素的浓度成正比,固可通过峰值吸收来定量分析。

8.原子化器种类:火焰原子化器,石墨炉原子化器,低温原子化器。

9.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组成:空心阴极灯,原子化系统,光学系统,检测与记录系统。

10.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类型:(1)PH玻璃膜电极(2)氟离子选择性

电极(3)流动载体膜电极(4)气敏电极。

11.电位分析方法:直接电位法(直接比较法,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电位滴定法。

12.分离度定义:相邻两色谱峰保留时间的差值与两峰基线宽度和之间的比值

13.气象色谱仪组成:载气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信号记录或微机数据处理系统,温度控制系统。

14.监测器分类:浓度型检测器(热导池检测器)质量型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15.基态:原子通常处于稳定的最低能量状态即基态 激发:当原子受到外界电能,光能或者热能等激发源的激发时,原子核外层电子便跃迁到较高的能级上而处于激发态的过程叫激发。

16.紫外光:肉眼看不见的光波(100—380nm)

可见光:肉眼可见的光波(380—760nm)

17.锐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比吸收线的半宽度窄得多的光源(可以实现对峰值的准确测量)

18.参比电极:电位分析中电极电位不随待测溶液离子浓度变化而变化的电极(甘汞电极,银-氯化银电极)

19.指示电极:电极电位随待测液浓度变化的电极(金属基电极,膜电极)

20.固定液的选择:根据“相似相容原理”进行,即固定液的性质和被测组分有某些相似性时,其溶解度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21.固定液选择规律:(1)分离非极性物质,一般选用非极性固定液,试样中各组分按沸点次序先后流出色谱柱,沸点低的先出峰,沸点高的后出峰(2)按极性顺序分离,极性小的先流出色谱柱,极性大的后流出色谱柱。

二、简答题易考知识点

1.发射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原子发射光谱法是依据出于激发态的待测元素原子跃迁回到基态时发射的特征谱线对待测元素进行分析的方法

2.电位分析的基本原理:能斯特方程

3.分光光度法:待测物质在一定波长范围或短波长处的光吸收特性和吸收强度对物质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吸光度法: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比色法,可见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与原子吸收光度法的比较:两者的原理相同,都遵循朗伯比尔定律,均属于吸收光谱分析,但他们吸收光物质的状态不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吸收物质是基态原子蒸汽,而紫外分光光度分析中的吸光物质是溶液中的分子,原子吸收光谱是线状光谱,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带状光谱,这是两种方法的主要区别。

朗伯比尔定律: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单一均匀的非散射的吸光物质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浓度单位为g/L时:A=abc 浓度单位为mol/L时:A=ebc

4.极谱分析法原理:利用极汞电极的伏安分析

5.色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利用不同物质在两相(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当两相作相对运动时,组分在两相之间进行反复多次的吸附,脱附或溶解,挥发的过程,从而使物质得到完全分离。

6.库伦分析基本原理:通过测量电解过程中消耗电量的多少,再依据法拉电解运作求出待测物含量。

 

第二篇:现代供电技术考试知识点总结

现代供电技术考试知识点

选择(填空)题

1. 由发电厂、电力网与电能用户所组成的整体叫电力系统。它的任务是生产、变换、输送、分配与消费电能。发电厂是电力系统的核心。

2. 电力网是是联系发电厂和电能用户的中间环节。电力网分为低压(1kv以下)、高压(3-330kv)、超高压(330-1000kv)、特高压(1000kv以上)电网四种。

3. 一次系统:电力系统中发电、输变电与供配电等环节。二次系统包括继电保护、测量和调度等环节,是为一次系统服务的。

4. 对用电量较大的企业我国采用深入负荷中心的方式进行供电,用110kv直接供电。对小型电力用户一般采用10kv标准供电。

5. 变电所的主要设备有变压器T母线WB断路器高压QF隔离开关QS等,其他的还有保护和测量装置以及所有电操作电源等设备。高压开关设备有高压断路器QF高压隔离开关QS高压熔断器FU和高压负荷开关QL等。

6. 用户对供电的基本要求:1,保证供电安全可靠;2,保证电能质量;3,保证供电系统的经济性。

7. 供电系统的接线方式按网络接线布置方式,可分为放射式、干线式、环式及两端供电式等接线系统。

8. 在电力系统中,作为供电电源的发电机和变压器的中性点有三种接线方式:第一种是中性点不接地式,又称中性点绝缘式;第二种是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第三种是中性点直接接地的方式。前两种可合称为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属小接地电流系统。后一种称为中性点有效接地方式,属大接地电流系统。

9. 按国家标准规定,凡含有中性线的三相系统,统称为三相四线制系统,即“TN”系统;若

中性线与保护线共用一根线——保护中性线,则称为“TN-C”系统;若中性线与保护线完全分开,备用一根导线,则称为“TN-S”系统;若中性线与保护线在前段共用 一根导线,而在后段又全部或部分分开,则称为“TN-C-S”系统。

10. 表示电力负荷随时间而变化的图形叫做负荷曲线。最重要的负荷曲线是日有功负荷曲线

和年有功负荷曲线。

11. 供电设计常采用的电力负荷计算方法有需用系数法、二线系数法、利用系数法和单位产

品电耗法。需用系数法对各种性质的企业负荷均适用,尤其对用电设备相差较小且用电设备数量较多的用电设备组,其应用最为广泛;二项系数法主要适用于各用电设备容量相差较大的场合;单位产品电耗法常用于方案设计。

12. 各用电设备按其工作制分有长期连续工作制、短时工作制和断续周期工作制三类。

13. 提高功率因数的关键是:尽量减少电力系统中各个设备所需用的无功功率,特别是减少

负荷从电网中取用的无功功率。

14. 具有相同容量的三个单相电容器组,采用三角形接法时的补偿容量是采用星形接法的3

倍。(单相接地的电容电流是正常运行每相对地电容电流的3倍)

15. 短路是指供电系统中不等点位旳导体在电气上被短接。主要的短路种类有四种:三相短

路、两相短路,两相接地短路和单相接地短路。其中在供电系统中出现单相短路故障的几率最大,而危害最严重的是三相短路。

16. 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主要采用的是有名制法和标么制法。在标么制法计算时,为了表示

方便通常取100MVA为基准容量,取线路平均额定电压为基准电压

17. 供电系统的负荷主要是异步电动机和同步电动机,当系统突然发生三相短路时,电网电

压急剧下降,当运行的电动机距短路点较近时,可使正在运行的电动机的反向电动势大于电网电压,电动机变为发电机的运行状态,成为附加电源,向短路点馈送电流。

18. 短路电流通过导体和电气设备时,产生很大的电动力和大量的热,称为短路电流的电动

力效应和热效应。

19. 对各种电气设备的基本要求是正常运行时安全可靠、短时通过短路电流时不至损坏,因

此,电气设备必须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按短路条件进行校验。

20. 断路器切断通有电流的回路时,只要电源电压大于10-20v,电流大于80-100mA,在

动、静触头分开的瞬间,触头间隙就会产生电弧。

21. 电弧的形成:强电场发射是触头间隙最初产生电子的主要原因。电弧产生是碰撞游离所

致。热游离足以维持电弧的燃烧。电弧的熄灭:去游离大于游离。去游离的主要形式是复合与扩散。

22. 支柱绝缘子对母线起着支持、固定和绝缘等作用。母线穿过建筑物或其他的物体时,必

须用套管绝缘子绝缘。

23. 架空线路是将导线悬挂在杆塔上,电缆线路是将电缆敷设在地下、水底、电缆沟、电缆

桥架或电缆隧道中。架空线路主要由导线、杆塔、横担、绝缘子和金具(包括避雷线)等组成。电缆线路的结构主要是由电缆、电缆接头与封端头、电缆支架与电缆夹等组成。

24. 经济电缆密度是指年运行费用最低时,导线单位面积上通过电流的大小。

25. 继电保护装置是由测量部分(传感器)、逻辑部分(继电器)、执行部分(断路器)所组

成的电气装置。

26. 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是选择性、快速性、灵敏性和可靠性。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是

选择设计继电保护的依据,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有一定的矛盾,故在选用、设计继电保护的时候应从全局出发,统一考虑。

27. 一切对电气设备绝缘有危害的电压升高,统称为过电压。在供电系统中,过电压按其产

生的原因不同,通常分为两类:内部过电压与大气过电压。

28. 雷击的三个过程:雷电先导,雷电的主放电阶段和余辉阶段。

29. 防雷保护装置包括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器等。避雷针的作用是保护电气设备、线路及

建筑物等免遭直击雷的危害。一般独立的避雷针主要有接闪器,杆塔,接地引下线和接地极组成。

简答题

1. 电力负荷的分级及其对供电的要求

答:电力负荷应根据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及中断后对人身安全、经济损失上所造成的影响进行分级。符合下列三种情况之一的,应视为一级负荷。1,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的;2,中断供电将在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时;3,中断供电将影响重要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时。一级负荷应由双重电源供电,当一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电源不会同时受到损坏。一级电源除了双重电源供电外,还需要增加应急电源。符合以下两种情况之一的,应视为二级负荷。1,中断供电将在经济上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的;2,中断供电将影响重要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的。二级负荷的供电系统,宜由两回路供电,两回路供电应尽可能引自不同的变压器或母线段。不属于一级、二级负荷者应为三级负荷。三级负荷对供电无特殊要求,允许长时间停电,可用单回线路供电。

2. 人工补偿提高功率因数的做法及方法

答;人工补偿提高功率因数的做法就是采用供应无功功率的设备来就地补偿用电设备所需要的无功功率,以减少线路中的无功输送。一般有四种方法:并联电容器组;采用同步调相机;采用可控硅静止无功补偿器;采用进相机改善功率因数。

3. 短路的主要原因

答:产生短路故障的主要原因是电气设备的载流部分绝缘损坏所致;运行人员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或者检修后未拆除接地线就送电等误操作;鸟兽在裸露的导体上跨越以及风雪等

自然灾害。

4. 无限大容量供电系统和有限大容量供电系统

答:所谓无限大容量供电系统是指电源内阻抗为零,在短路过程中电源端电压恒定不变,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恒定不变的供电系统。事实上,真正无限大容量供电系统是不存在的,通常将电源内阻抗小于短路回路总阻抗10%的电源看做无限大容量供电系统。所谓的有限大容量供电系统是指电源的内阻抗不能忽略,且是变化的,在短路过程中电源的端电压是衰减的,短路电流的周期分量幅值是衰减的供电系统。通常将内阻抗大于短路回路总阻抗10%的供电系统称为有限大供电系统。

5 灭弧的基本方法

答:灭弧的基本方法就是加强去游离提高弧间隙介质强度的恢复过程,或者改变电路参数降低弧间隙电压的恢复过程。目前开关电器的主要灭弧方式有以下8种:利用介质灭弧;利用气体或油吹动电弧;利用特殊的金属材料做灭弧触头;电磁吹弧;使电弧在固体的金属狭缝中运动;将长弧分割成短弧;采用多端口灭弧;提高断路器触头的分离速度。

互感器在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答:电流互感器在运行时应注意的问题:1,电流互感器在接线的时候,注意接线端子的极性;2,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及外壳均应接地;3,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不准开路或接熔断器。电压互感器在运行的时候应注意的问题:1,在接线时应接线端子的极性同名端;2,在运行时,二次侧不应短路;3,二次绕组的一端及外壳应接地。

计算题

1,电力系统中一、二次侧额定电压的标示

2,负荷的计算(需用系数法)

3,短路电流的计算(标么制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