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宏观经济学知识点:

通货膨胀率的计算

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注意几年选择)

失业率的计算 劳动力参与率的计算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70法则的含义及公式:GDP翻一番的年数=70/GDP年平均增长率(GDP年平均增长率计算用算术平均)

总支出AE=消费C+计划投资及投资I+政府采购G+净出口NX(出口-进口)=Y(Y 为国民收入)

决定消费水平的五个主要变量:当前可支配收入,家庭财产,期望未来收入,价格水平,利率

边际消费倾向MPC=消费变动/课支配收入变动

国民收入Y=消费C+储蓄S+税收T

决定投资水平的变量:预期的未来盈利能力,利率,税收,现金流(同决定消费水平的变量一样需要搞清楚投资水平和四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如投资水平和利率呈现反比例关系) 决定净出口水平的因素NX=出口-进口:国家间的相互价格水平(国内物价高者进口多,净出口较低);国家间的相对GDP增长率(增长快者进口多,相对其净出口水平较低);国际间的货币汇率(汇率低者出口多,相对净出口水平较高)

45度线的应用(考点)

乘数效应(投资、消费、政府购买等对GDP增长所产生的超出本身额度的乘数效应) 乘数的计算公式=1/(1-MPC)

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的简图辨析总需求曲线自身的移动和沿着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前者是总需求曲线的整体为位置的变动

移动总需求曲线的变量:政府政策的变化,家庭和企业预期的变化,外贸变量的变化 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形态(LRAS), 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向上倾斜以及移动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变量

长期和短期内宏观经济的均衡需要考虑的是短期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的交点需要通过长期总供给曲线

供给冲击的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

货币的四大职能(高中你学文科的应该知道)

货币的定义:M1,M2,M0

银行的货币创造以及涉及的简单货币乘数

银行的准备金制度(准备金=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可能会出准备金计算问题,必须分清超额准备金和法定准备金)

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公开市场操作,贴现率政策,准备金政策

货币数量理论:货币和物价的数量等式:M*V=P*Y

货币供给曲线和货币需求曲线的图,注意货币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货币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由货币的供给和需求线确定的利率水平

货币市场的均衡

货币政策对实际GDP和物价水平的影响(用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图来分析,注意横纵坐标轴的表示意义)

定理:通胀时紧缩货币政策,通缩时扩张的货币政策

总续期-总供给模型中的财政政策(两个解释图)

菲利普斯曲线所反映的通胀率和失业率的反比例关系

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的线,其横坐标点为自然失业率

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图

真实汇率=名义汇率*(国内的价格水平)/(国外的价格水平)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项目的关系:净出口=国外净投资

国内投资、国内储蓄和国外净投资的关系:国内储蓄=国内投资+国外净投资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相对有效性:财政政策有效而货币政策无效

微观经济知知识点

生产可能性边界(边界上的生产组合点为有效率的生产)图以及能达到的生产组合点 边际机会承办递减规律和图

专业分工后交易所带来的收益提高分析(计算题)

导致市场需求曲线移动的变量:相关产品价格,收入,消费偏好,人口数量及人口特征,预期未来价格

需求曲线的移动和沿需求曲线移动的需求量变化的 异同

导致供给曲线移动的变量:投入品价格,技术变革,替代品价格,预期未来价格,市场上企业的数量

供给曲线的移动和眼供给曲线移动的异同

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所决定的市场均衡条件下的均衡数量和均衡价格以及供给曲线或者需求曲线的移动引起的均衡条件的变化和均衡价格、均衡数量的变动

需求弹性(价格变化对需求量变动的影响)

消费者剩余的定义及据定义来画出的消费者剩余三角形

生产者剩余的定义及据此定义画出的生产者剩余三角形

经济剩余=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

无谓损失政府干预市场的手段以及对经济剩余的影响(价格上下限,税收。。。) 价格上下限对经济剩余的影响

税收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以及税收负担的分配(分配的意思及是由生产者承担了税收负担还是由产品的消费者承担了政府的税收负担)

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以及表示需求价格弹性的图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计算值为正或零或负,数值的正负能表明这两种商品的替补或互补性的关系)

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收入变动的百分比

(供给的价格弹性和需求的价格弹性分析的项目类似,不用再列了吧?)

现在进入我的专业领域—国际贸易

比较优势及其所决定的两国贸易模式,对于参与贸易的双方都是有利可获的

比较优势的来源:气候和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充裕性,技术,外部经济

限制自由贸易的手段所产生的影响:关税、配额(其他的贸易限制手段不需要分析其影响) 关税对贸易的影响分析(需要理解图的分析)

配额对贸易影响的分析类似于关税的效益分析,不做赘述

编辑效用递减规律和其表示图

价格变化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分辨

五差异曲线及其方向移动所代表的福利水平的增减

预算约束线及预算约束线和无差异曲线的位置关系(用于决定最优消费组合) 商品价格变化对最有消费选择的影响(从影响消费预算约束线来考虑)

生产过程中的成本类型分类:固定成本,可变成本,隐形成本,显性成本(是否听过沉没成本,不过这个不用考虑,不会考的),可变成本会在分析中决定停产的时机

平均总成本的V型构造

劳动力的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和企业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书上写的是报酬递减规律,其实也就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劳动力的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决定了企业的生产产品的数量

边际成本和平均总成本图,注意两条曲线都在同一处处于最低点,而相交点无意义 编辑成本曲线和平均总成本曲线都呈U型

平均总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的计算公式

规模经济中的规模报酬不变阶段和最小有效规模---规模经济的判断和长期平均总成本曲线的走势有关

完全竞争市场中生产企业所面临的完全水平的需求曲线

完全竞争市场中生产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水平和其最大利润区域

完全竞争市场下企业生产过程中MC=MR所决定的生产(此时价格P=MR=MC)同总成本ATC的位置关系反应的企业的盈亏状况

短期内亏损企业是继续生产还是关闭的决策(可能会考)

短期内企业的进出市场对市场价格及行业经济的影响和市场的长期均衡

完全竞争市场中的长期供给曲线S(LR)

生产效率和配置效率

垄断竞争模型分析:

垄断竞争厂商所面临的向下倾斜需求曲线(为什么你知道吗?)

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边际收入曲线的位置关系(这会在之后的垄断厂商利润分析中应用)

垄断竞争厂商如何在短期达到利润的最大化和画出利润区域

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利润同样如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归结于0(用图分析)

寡头垄断市场模型分析

双垄断博弈分析(用收益矩阵分析)-----选择占有策略和纳什均衡的出现

双垄断博弈中的合作均衡和非合作均衡(还有囚徒困境)

五力模型

完全垄断市场分析

垄断的来源:政府设置的进入壁垒(专利和版权、公共特许经营权);控制关键资源;网

络外部性(乍看想不起什么意思);自然垄断(这是一种行业解释)这种出现自然垄断现象的行业在生产商存在规模效益及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降低

垄断厂商利润的最大化图

分析垄断的效率损失(重点是垄断导致的净的福利损失)

一价定律和非一价定律引发的套利行为

劳动力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的现象解释

最后一章税率制度考的可能性不大(无非只能考征税的税率规定:累进税的计算)

(终于完了,如果有知识点漏了,概不负责,我只是判断了自己觉得还算是个知识点的东西,祝你考试顺利,如果过了也算我一份功劳,就别什么帮你过了专八就答应做我女朋友了,过了这个就答应吧,哈哈)

 

第二篇:经济学之经济法知识点总结

经济法知识点总结

一. 定义

1. 经济法:调整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经济实体在国民经济生产、分配、流通、交换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管理、协作关系的法律规范的统称。

2. 代理:一方以他方的名义在他方授权范围内与第三人为法律行为,其后果由他方承担。(一方:代理人 受托人 被委托人。他方:被代理人 委托人 授权人。 第三人: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以外的人)

3. 代理权滥用:代理人利用被代理人授权的便利条件,违反被代理人的意志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而实施的行为。

4. 职务发明:指发明人为完成本单位工作,执行本单位任务,或者主要利用本单位设施、设备、物质资料、技术资料所完成的发明创造,该发明专利归发明人所在单位。

5. 强制许可:专利权人取得专利权,在法定期限内无正当理由,拒不实施专利义务,国家专利机构可依法根据第三人的申请准许他人使用该专利的技术。

6. 要约:指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提出欲订立合同的条件及方案,并希望对方接受的一种意思表示

7. 承诺:指受约人在要约有效期限内向要约人直接做出的完全同意要约各项内容的明确答复

8. 撤销权:指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低价转让资产,使债权人的债权受到侵害,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与第三人的行为。

9. 不安抗辩权:合同成立后应当先履行合同义务的当事人有证据证明在自己履行合同义务后,对方不能履行或者有不能履行的可能时,有权请求中止合同履行。

10. 欺诈:指一方当事人用虚构事实或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诱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以达使对方同意与之为法律行为的目的和实施的行为

11. 代位权:指当合同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第三人享有的到期债权,给债权人造成损害,使债权人到期债权无法实现时,债权人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向人民法院提出请求代债务人之位,行使其对第三人到期债权的权利。

12. 合同: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之间(非法人组织)关于设立、变更及终止民事权利义务的协议。

二.填空

1. 法律规范三要素:假定、处理、后果

2. 知识产权包括: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

3. 知识产权区别于物权、债权的特性:垄断性 地域性 时限性

4. 合同法基本原则:1)主体平等原则 2)自主自愿原则 3)公平对等原则 4)诚实信用原则 5)公序良俗原则

5. 合同法履行原则:全面履行原则 协作履行原则 诚信履行原则 实际履行原则

6. 合同的主要条款:1)当事人姓名、名称(法人)、地址

2)标的: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

3)数量、质量

4)付款或酬金

5)履行期限、地点、方式

6)违约责任(定金、违约金、赔偿金)规定:违约金规定过高的不予以支持

7. 法律行为有效的充分条件:1)主体适格2)行为内容合法3)主体意思表示真实4)符合法定形式,履行法定程序

8. 法律行为按照效力状态分:1)有效的法律行为 2)无效的法律行为 3)效力待定的法律行为 4)可

撤销的法律行为

四.选择

1. 表见代理:法律的价值取向以第三人为标准,只要第三人有充分的理由和证据证明代理人有代理

权,“被代理人”承担相应的责任。

2. 转代理条件:1)情况紧急 2)为了维护被代理人利益 3)迫不得已而实施 结果给被代理人造

成损害,后果仍由被代理人承担

3. 代理权滥用的表现形式:1)代理人与自己为代理行为:a.代理人本人 b.代理人的近亲属 c.代理

人参资入股开办的公司 d.代理人近亲属开办的公司 e.代理人与第三人有利害关系的

2)代理人同时代理双方当事人为同一项法律行为

3)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故意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

五. 论述、

1.默示行为:A 动作形式:1)根据后果作出评价 2)无法判断属于哪种行为的属性 B 沉默形式:用不进行意思表示的方法来进行意思表示 意思:主体建立法律关系内心的目的、动机 表示:主体把其建立法律关系内心的目的、动机外在明确表达

2.默示行为的推断原则:1)一般情况下,对一方当事人的默示不得推定为某种意思表示

2)有法律规定的,依照法律规定推定

3)对没有法律关系的一方当事人的默示不得,不得推定为某种意思表示,但默示

方有与明示方意思表示配合动作的除外

4)对有法律关系的当事人,一方有明示义务而不明示,其意思按明示方的意思表

示推定

5)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的名义对外为法律行为,不做否认表示的,视为本人同意

6)对无权代理行为经第三人催告,超过30天被代理人对无权代理行为不予以追认

的,视为拒绝追认。

3.主体不适格:含义:建立法律关系实施法律行为的当事人,不具备与之相适应的主体资格即主体缺乏相应的权力能力或行为能力。

社会组织主体不适格的情形:

1) 社会组织以自己的名义对外建立法律关系实施法律行为时,不具备法人资格

2) 法人成员(包括其分支机构及其法人职工)以法人的名义对外建立法律关系实施法律行为时,未经

法人或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指法人的一把行政首脑)授权委托

3) 超照经营

4) 法人对外建立法律关系实施法律行为时,缺乏与之相应的资质

5) 法人对外建立法律关系实施法律行为时,不具备与之相适应的实际资产保障(理论上而非法学上的)

6) 特定义务主体未经权利主体许可,擅自将其转为他人代为履行的

4. 经济法律关系的特点(参照经济法、法律关系特点)

经济法律关系定义:是指为经济法所调整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组织之间的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关系。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要特点:(1)经济法律关系是发生在国民经济中,生产、经营、流通、分配过程中所发

生的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关系,区分于民事关系,劳动法关系等。

(2)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组织

(3)经济法律关系带有强烈的计划性

(4)经济法律关系与每个人看似无关,实际有关;直接无关,间接有关;微观无关,宏观有关。

(5)只调整经济法律关系,不调整一切法律关系。

5. 法律行为主要有。。。。

6. 合同(主体不适格)

1)2)3)4)5)6)1)2)3)4)5)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