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凤小学数学组实施新课程标准”情况总结

鸣凤小学数学组实施“新课程标准”情况总结

(20xx-20xx学年度)

“新课程标准”实施已有几年了,以往由于各年级教材版本不同(有人教版的,也有沿海版的),教研组不好开展系统学习,只是在教研活动过程中适当渗透“新课标”的理念,学习“新课标”的教学方法,老师们对于“新课标”也大都是一知半解。自20xx年x月开始,一~六年级所有教材全部是新教材,可是我们数学组却有好几位老师从未施教过,对于新教材的教学理念、内容编排、目标要求以及教法学法等,都不是很熟悉。因此,组织教师系统学习《新课程标准》已刻不容缓!近一年来,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我们全体数学教师努力探索,勇于实践,以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以锐意进取的改革精神,在课改路上留下了坚实的脚印。具体总结如下:

一、 认真开展理论学习,让“新课标”精神深入人心。

1、开学第一个月,利用每周四晚上业务学习时间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在组长的带领下,老师们都认真作好读书笔记,并对照自己所执教的教材,结合本人实际制订好本期教学工作计划,以便开展有目标、有步骤的教学活动。

2、结合学科特点,组织和指导老师们阅读新课程理论书籍。如:《教师与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师》、《试教

通讯》等。采取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使教师系统了解《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方法。要求每位老师在学习的同时搞好信息摘录,及时写下学习心得和体会。每学期不少于10篇。

3、积极参加专题培训,深入领会“新课标”精神。 20xx年x月和10月,教研组分别委派六年级数学老师和教研组长参加东莞市新教材分析会和教研组长培训活动,返校后随即展开各年级教材分析,并传达专家讲座内容,使老师们对新课标理念下的教材内容、编排体系、设计意图以及所渗透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4、理论联系实际,办好数学期刊《教海拾贝》。

每学期三期,每个老师负责一期。要求结合“新课标精神”和学校的教学实际情况编写有参考价值的数学教学论文、教学案例、评析与反思等。上学期,由童建萍、毛成胜、刘志成三位老师编辑的《教海拾贝》第13至15期,内容丰富,资料详实,为老师们领会“新课标”精神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本学期,由冯爱新老师编辑的第16期已完成,后两期正在准备之中。

在以上广泛的学习活动中,教师们理论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为有效实施“新课程标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扎实开展教研活动,使“新课标”精神贯穿课堂。 一年来,我们数学组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了以下教研活动:

1、合作交流共备课。

以前备课多采用“独门独户、自行解决”的方式。自上学期开始,我们采用合作交流备课。同年级的教师中,先由一位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然后把自己的设计讲给大家听,再由大家评议并提议,完善成稿后供集体参考使用。而使用这一教案的教师要在教案上写下批注,并在教后写下反思。通过不断完善,使之成为实用的“活”教案。这种做法既减轻了大家的负担,也提供了互相协作、互相学习的空间,同时也为集体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2、教研教改同步走。

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每个人根据本班学生情况说课、主讲、自评;组内成员相互听课,认真评议,最后总结反思,从研、讲、听、评中推敲完善出精彩的案例。一年来,每周一次的“创新课堂教学竞赛”,老师们都非常重视,也非常用心。授课者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听课者专心听课,认真评价。这一讲一议之中,老师们的教学观念在向新课标靠拢,教学技能在探索中提升。20xx年x月和11月间,我组教师童建萍闯过重重关卡,最终夺得东莞市数学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就是明显的例证。实践表明,这种分合协作的讲课方式,既照顾到各班实际情况,又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整体提高教学水平。

三、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让“新课标”精神落在实处。

学期初,我组就依据校长的工作报告,结合本组的特点,经过全体教师的热烈讨论,确定了工作目标以及具体措施。为了使备课、上课、批改、辅导、竞赛等各个环节都符合规范化的要求,体现“新课标”的理念,使课堂教学更优化。数学组在抓教研教改的同时,不放松课堂教学常规管理。管理方法如下:1、自我检查——努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求每位教师对照有关规定,检查自己的日常工作是否规范、得体。2、 互相督查——由组长牵头,组员间通过互相听课、互相评价、互相观看、互相督促,明确树立集体质量意识。3、集中检查。组内教师分工合作,根据期初制订的《备课要求》、《作业批改方案》等,对每位教师的教案、作业批改、所教班级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等进行严格的检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全体老师的拼搏、奋斗下,我们数学组在实施“新课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不足。我们深切地知道:课改给我们的是高密度、高强度的压力,但同时也鞭策着我们不断提高教学业务能力。我们将一如既往,在实践中边摸索、边反思、边改进!让我们伴随着课改一同成长!

鸣凤小学数学组 20xx年x月x日

 

第二篇: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培训总结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培训总结

经过参加20xx年x月26、27两日举行的《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学习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感受很多,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我们教师必须“教到老学到老”,必须更新原有的教学观念,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不断钻研教材,学习新理念,新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本人总结以下:

一、通过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获得了教材实验操作上的一些宝贵经验。其中感触最深的是新教材特别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由原来过多地关注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转变为在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新教材的编写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童真世界出发。图文并茂,版式多样、风格活泼,色彩明丽,能吸引学生阅读,激发学习兴趣。因此,面对耳目一新的教材。我们当教师的就应该理解教材目标,明白把握教材编排的特点,选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益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情境,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

二、吃透新课程的“新”理念。新课程标准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放在首位,《标准(修改稿)》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将原来“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改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明确了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提出了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标具体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阐述。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做了明确的阐述。将“空间与图形”改为“图形与几何”、“实践与综合应用”改为“综合与实践”。确立了“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模型思想”、“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观念”、“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十个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关键词,并给出具体描述。强调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学中,教师应全面而综合地从教学内容、要求、对象等各因素进行考虑,引导学生采用恰当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以确保学习的有效性。强调小学生学习要以获取知识转到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持续发展的学习环境。我们掌握了新理念,可以灵活的贯穿到教育教学中去。

三、创设和谐课堂,转变师生角色,体现学生主体地位。随着新课程的运行,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

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应积极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要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从而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

四、把握理念、重视评价。20xx版《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由此我们应该认识到,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必须从只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情况,转移到全面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个性、认知、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上来,即建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评价机制,数学学习评价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收集多方面的信息,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不断提高。这提醒我们,学生的发展是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最后归宿,因此,新课程环境下必需重视评价,评价必须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核心。

我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如今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学以致用,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努力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现实生活中用数学、理解数学,让学生享受“数学学科的快乐”,且人人快乐地学数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