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干部·悦读》读后感

《少先队干部〃悦读》读后感

再次申请到《少先队干部〃悦读》甚是开心。一拿到书本就很想一睹为快,打开包装从里面调出一张纸。捡起来看看,是一封简单的介绍书信。从这张介绍里我知道了这是思思罗、啦啦猫、夏目昭三位编辑共同写给小读者的。心中有温情的问候,还有精彩片段的选集,让我们带着一颗神奇的心和他们一起走进这期童话的美妙世界吧!

我一口气看完了这本书,里面最令我陶醉的是一篇《带着童话的心情冒险》。这是一篇介绍一个爸爸给孩子讲睡前故事的结集的一本书——《柳林风声》。这位爸爸好让我喜欢,就像我的爸爸一样,每天晚上睡前都会讲我爱听的故事伴我入眠。你是不是也很想拥有的这样的一位爸爸,下载一个《柳林风声》的有声故事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哦!

这篇文章先用一种平淡的语言带我们走进爸爸的睡前故事,这是一种多么奇特的开学礼物呀!接着书中就开始介绍《柳林风声》这本书的一些细节。它和《哈利〃波特》、《爱丽丝梦游记》有什么不同呢?平凡的日子可以怎么度过呢?习以平常的河流、阳光、风声有什么奇怪的?鼹鼠突然厌烦了地洞,开始自己的冒险之旅,故事就这样开始了,你准备好了吗?

下面接着是一段《柳林风声》原文展现,之后是对这段文字的幽美解读。让我在自己阅读的基础之上又多了一种理解,一种更神层次的引导你去读这段文字。当你再次回头去读这段文字的时候,你会有一种更开阔的感觉。这就是一种阅读的力量吧!

封底一种古老的记忆画面,让我回想起了自己曾经走过的童年。画中的伙伴在耷拉的画面中美好的享受着阅读的快乐,他们的幸福是你们的简单。和我们比较起来,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美好啊!

书还有很多精彩的栏目。本期的好书大家读刊登的是《背着书包去上学》。也许你会觉得这有什么好看的,我不就是天天背着书包去上学的吗?现在都已经背了5年多了。但是当你翻开这本书,看到书中的书包是那么的神奇,你就会惊讶地瞪大眼睛,恨不得这个书包就是你的了。这个书包到底有什么奇特的呢?自己翻开杂志来看吧,说得再好不如自己看了叫好!经典这个栏目介绍了《叫你爱上一只狐狸》、《带着童话的心情冒险》、《奇境猫王》三篇文章。狐狸就是狡猾的,看过这篇文章后,你会大跌眼镜,甚至爱上它。是一定会爱上它,因为他和我们一样充满爱。猫王是怎么的一只猫?书中给我们一个别样情怀的故事。还有大师的脚印,小说派,书虫总动员,成长,红领巾阅读等更多美文等你来看。

看着看着,你是不是感觉自己来到了童话世界!赶快捧上一本《少先队干部〃悦读》来一段奇幻之旅吧!

 

第二篇:《干法》读后感

【洗脑与反洗脑】

前几日太太交给我一个任务,说单位给每人发了一本书,要求写一篇读后感上交。如果这件事情放在各个钻在写字楼里高大上的公司来说,稀松平常。但我太太就职于一家制药厂,岗位是化验室的一名普通的化验员。这件事,我觉得很奇怪,并认为这本书一定是跟她们专业相关的,让我一个写文章的人写跟她们专业相关的读后感,我觉得压力倍增。

今儿太太把书带了回来,我一看书名——《干法》,一个叫做稻盛和夫的日本人写的,是专门写给职场人的工作真谛。这本书很畅销,很高大上,各个企业家给了很高的评价,有刚刚跻身中国新首富的马云,有海尔的张瑞敏,有《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刘东华,还有俞敏洪、季羡林、白立新等等。在他们面前,我写一点感想无疑是班门弄斧,但这并不代笔我不能够有我自己的理解。

毫无疑问,太太所在的企业一定是碰到了管理上的难题,觉得员工已经缺乏有效的工作激情,所以希望能够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来弥补这种情感,同时太太还告诉我,这种方法适用于企业中三十五周岁以下的职工。毫无疑问,企业的这种做法注定是要失败的。

这家制药企业的前身是国有企业,虽然经过了一系列的转制后变身为有限公司,但其传统的国有企业管理模式并没有得到太多的改善。三十五岁成为企业近千名员工中的一道分割点,往上是习惯于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员工,往下是曾经富有思想、富有激情的年轻人。当着两股力量汇聚到一起时,我相信这是最难的企业管理命题。稻盛和夫这本书的中文版序中表达了他写这本书的目的:日本在战后的经济增长,让人民在赞叹物质富裕的同时,却丧失了重要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指的就是劳动观,是对工作的基本观念。

他的这种担忧,促使他从管理者、企业家的角度,去写出了这样一本“洗脑”的书。放在四年前,我看到这本书的第一感觉,一定不屑一顾,这就是一本“洗脑”的书。但今天,我看到这本书,我会仔细的读下去,因为我想知道,如何让员工具备富有激情的劳动观。这是截然不同的对于同一本书的看法,四年时间我已经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这本书,我大致翻了下,几乎都是从管理者的角度去分析员工应该具备怎样的价值观,如何努力工作创造最大的价值。不可否认,一定会有一定比例的优秀人才认同这种观点,这样的人只要经历一定的磨练就会成为管理者,他又将面对一群普通的员工,管理又将成为他的新命题。

随着九零后逐渐成为职场中的中坚力量,这部分人群应该怎么样引导,发挥出他们最大的潜能,这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至少扔一本书给他们去消化是万万不能的。真心

话就是说这么多,还是要得帮太太写一篇充满正能量的读后感,这样的反洗脑,我真是想不通管理者是如何评定这种方式的效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