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自然角的环境创设

浅谈幼儿园自然角的环境创设

作者:苗苗 文章来源: 点击数:9768 更新时间:20xx-12-10

浅谈幼儿园自然角的环境创设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要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有利条件,以积极运用感官为原则,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在幼儿园应如何合理而有效地创设自然角环境,发挥自然角的教育功能,利用自然角环境设置,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兴趣,因此我们对幼儿园自然角的环境创设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一.自然角环境创设要体现科学教育目标,帮助幼儿获得初浅的科学知识和经验。

自然角应该是幼儿了解自然知识的一个窗口,是探索周围事物规律的有利场所,从幼儿科学教育目标出发,让幼儿亲近自然、喜爱动植物、喜欢观察、发现周围环境中有趣的事物。我们要为幼儿创设有趣味性、有观察性、有操作性的环境,利用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物质材料,让幼儿触摸、认识、观察、探索,如:在自然角放置瓜果蔬菜,让幼儿了解外形特征,为进一步观察、操作,采用部分变换的方法,把水果蔬菜做成各种娃娃和水果玩具,使材料增添了新鲜感和可操作性,幼儿玩赏、制作水果娃娃、箩卜船、黄瓜鳄鱼、土豆刺猬。利用多种材料拓展幼儿视野,同时自然角的环境变换要结合科学教育的计划、季节变化及幼儿的观察兴趣而及时更换,激发幼儿对自然的热爱,对周围世界的关注及探索兴趣。

二. 自然角环境的创设要适应不同年龄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

幼儿期是人的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幼儿思维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情感、认知也逐渐丰富。在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存在着年龄差异,自然角的环境创设要适应不同年龄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按幼儿的认知水平,选用合适的内容和材料。如小班幼儿年龄小、能力差,可安排一些形象生动、色彩鲜明、易于观察认识的事物,如动物、花卉,再放置一些现成的科学玩具,如可遥控的汽车、声控玩具、操作会动的小人。中大班幼儿多安排些饲养种植和能反映大自然、能进行比较的东西,中大班幼儿对自制的科学玩具和操作的或能参与制作的废旧材料很感兴趣,教师就应多提供各种各样的半成品和原材料,让幼儿在动手中发现问题,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精神。

三.自然角环境创设的内容要生活化,重视幼儿的参与性。

教师通过观察,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内容,发挥幼儿主动性,从生活中寻找有趣的变化,让幼儿参与搜集各种资料、标本及废旧材料。幼儿喜爱小动物,带来金鱼、乌龟、小鸟,教师鼓励幼儿天天为它们换水、喂食,坚持为种植角的小苗浇水、除草,并和老师一起做观察记录,周末轮流把小动物带回家喂养。当教师观察到幼儿喜欢摆弄小石块,就和幼儿一起寻找、触摸、摆放石头,感受不同质地石头造型,用笔将石头装扮的十分美丽。生活中十分常见的沙子,也成为自然角设置的内容,让幼儿一起玩沙子、制作沙画,一起参与自然角的沙画展览。我们觉得越是从幼儿身边发现的有趣事物和幼儿参与的环境设置,对幼儿的吸引力越大,他们愿意全身心投入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并对自己创设的环境格外地爱护、珍惜。

四.充分利用空间、墙面的作用,创设平面、立面、操作的自然角环境。

应从班级实际环境出发,充分利用室内、廊沿、活动室一角开展自然角活动。我们是这样安排的,有立面环境,以幼儿观察、感知为主,如培养植物,饲养动物,种植等活动,在立面环境中还可以按不同特征分类,如植物类:按阔叶类、花卉类、针叶类分类,各班可以自由调配。平面环境以幼儿欣赏、感受为主,如认识交通工具时,立面放置各种玩具交通工具,平面可以出现交通规则标志、新旧交通工具图片对比,还可以布置幼儿绘画与手工制作的交通工具。在自然角创设中重视幼儿操作环境的设置,如让小班幼儿在操作角根据四季变化为娃娃换上合适的衣服;在中班幼儿中提供多种材料自由选择,让幼儿发现有趣的现象,激发操作的兴趣;让大班幼儿进行科学小实验,学习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一些小问题,如用磁铁制作会走迷宫的小鸭子以及正确地接通电路,使电珠亮起来等。利用以上三种环境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幼儿在参与自然角活动中加深对科学的认识,激发幼儿探索的积极性。

 

第二篇:浅谈幼儿园活动室的环境创设

浅谈幼儿园活动室的环境创设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环境,幼儿多方面的发展也始终离不开环境的介入。而幼儿活动室是幼儿直接感受,接触最多的地方,如何布置一个愉快,美丽而充满童趣的天地,以利于幼儿身心和谐健康的成长呢?通过我们长期的实践和经验,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注重选材的教育性

通过《纲要的》学习,我们老师都增强了对“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发挥的教育作用的意识,如何让环境说话,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环境的教育,因此我们在环境创设中要注重教育性,其表现为:

1.1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创设环境。

如小班的老师针对幼儿年龄小,刚入园,胆怯,好哭的现象,布置了以“小动物上幼儿园”、“小蝌蚪找妈妈”、“幼儿园像我家”等为主题的墙饰,体现一种生动活泼,有趣,温馨的场景,让幼儿感受幼儿园大家庭的温暖。侧面墙上布置一棵大树,或一颗爱心,把幼儿的全家福照片布置在其中,组成一幅美丽而醒目的画面,以减轻幼儿对父母家人的思念。在中间梁上则悬挂各种色彩鲜艳,形状各异的糖果或是冰激凌,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小班的这种布置风格,为使幼儿能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1.2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来创设环境

如中班根据“美丽的春天”这一主题布置了具有春季特征的教育环境。主题墙上布置了一个美丽的大花园,还有蝴蝶,蜜蜂,小燕子、美丽的春姑娘等,让有幼儿感受春天的美。在窗户上贴有各种春天的花卉和小动物的图片,挂饰则布置地柳条交错,各种形态各异的小猴子在柳条上荡秋千,显得生动活泼,富有童趣。使幼儿仿佛置身于春天的大森林。

1.3根据区角的划分来创设环境

如大班的教师在室内环境创设上划分出了不同的区角,如”美容美发区”放有各种理发工具(剪刀、梳子、吹风、围裙、毛巾洗发水等)以及各种洗面护肤产品的盒子和瓶子;在“娃娃医院”里有各种器械,药品,病人用床及医务人员穿的白大褂,戴的帽子等。在“小小超市”里则有各种食品、饮料、文具、玩具等,分类摆放,并标上价格,还有收银台和自动存取款机。这些大多用废旧物品制作和充当的游戏材料,满足了幼儿渴望参与社会活动的愿望,幼儿通过积极主动地游戏及角色扮演,不断发展自我,形成自我意识,同时增强了语言发展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2注重幼儿的参与性

让幼儿动手动脑,亲身参与环境创设是十分重要且具有良好效果的。学前班的环境布置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如在主题为“爱护地球妈

妈”的环创中,教师确定了布置任务,由幼儿动手绘制地球,太阳,以及无数双形态各异的小手,在老师的带领下贴到墙上去,幼儿每天都欣赏着自己布置的墙饰,心里充满了满足感和成就感。同时更加爱护经过自己之手布置出来的环境,从而更有效地发挥了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作用。

又如我班的一个主题活动“有趣的交通工具”我们在布置的时候,把区域分成了几大块,有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交通标记。在布置之前,我们请小朋友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各种汽车、交通标记图片或实物玩具,然后再分类组合,小朋友在讲起自己收集的图片玩具时,可带劲啦,在大家的一起努力下,一个大的主题“有趣的交通工具”产生了。因为小朋友自己积极的参与,所以对这些交通工具的具体形象、作用,小朋友都记得非常牢。使那些枯燥、抽象难以辨别的标记,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幼儿参与教室环境创设,能使教室环境更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更能激发他们对环境的兴趣与注意,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要,从而使环境与幼儿老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产生互动作用,形成幼儿和谐的生活空间,从而对幼儿的知识、情感、意志、行为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3提倡就地取材,废物利用

俗话说,美无处不在。幼儿园的活动室的环境的布置,是有不同

主题的,不是一成不变的。那么我们在布置环境的时候,就要注意材料的使用,加上活动室环境的取材范围很广,那么就地取材就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比如我们很多幼儿家在农村,山上有很多竹子,我们就用竹子制作了一幅自然生动的“熊猫吃竹子”主题墙画,体现四川的特色风光。

又比如在“美丽的秋天”主题墙布置时,我们让小朋友从山上采来茅草,各种树叶,树枝等,再加上几只可爱的小动物,一幅秋天的图画就生动地展现出来了。我们还经常带领小朋友收集生活中的废旧物品,比如旧包装纸,旧挂历,各种瓶子,纸盒,瓶盖等等,在老师的启发下,用各种纸盒做成了机器人,用报纸做各种各样的立体造型,用纸袋做各种各样的面具、头饰、挂饰……面对这些漂亮的作品,孩子们收集废旧物品的兴趣更浓了,这不仅启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且还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4注重效果的整体性

在活动室的布置上我们应根据幼儿天真浪漫、单纯、幼稚好想像的特点,注重教育性、艺术性和趣味性的协调统一,充分利用三维空间,在环境布置的“立体性”上下功夫,使画面主题鲜明,色彩鲜艳,又富有童趣,才能收到较好的整体效果。

幼儿的世界永远都是一个充满探索与神秘的世界,因此我们老师要不断完善,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自己的环创手法,才能更好地满足

幼儿生活学习的需要,才能全面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

 

第三篇: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反思

近几年来,环境创设成为幼教界探讨的热门,经过学习和观摩我启发很大!以下是我个人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一些反思:

一、现状和困惑

每当新学期的来临,老师们总要冥思苦想做出各种主题和内容来布置墙面,希望给孩子们一个惊喜,但常常是教师的一番苦心只换来孩子们短暂的关注,更多的价值体现在装饰美化活动室或供参观检查者欣赏。真正能对孩子发挥作用的只有很少的空间,大多是用来张帖孩子们的绘画、手工作品。这其中存在不少问题,如:教师的主观设置的内容多,幼儿自主参与设置的内容少等,一学期下来孩子的参与成了教师环境布置空白的填充,老师安排幼儿做什么,幼儿就做什么,体现不出孩子的自主性和兴趣性。实践中的困惑:教育要顺应儿童的发展,要让儿童与环境积极“对话”,在环境的创设中要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创造性,因此,教师教育行为的转变和孩子们主体性的发挥是我们实践中面临的问题。

二、分析与思考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当前学前教育对环境布置的问题越来越重视,让幼儿通过主动参与环境创设获得身心和谐发展已成为大多数幼儿教师的共识,怎样在环境创设中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呢?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新《纲要》的“组织与实施”部分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发展。”幼儿是环境创设的主体,环境创设本身也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老师应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及兴趣,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激发幼儿探索、参与,使环境创设融教育性、情趣性和操作性为一体,成为幼儿展示自我的窗口,让孩子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真正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

三、实践中的措施与策略

活动室是幼儿在园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师应尊重孩子、了解孩子、聆听孩子、走近孩子,正确处理好和孩子之间主导与主体在环境创设中的关系,从而在实践中转变教育行为。环境创设本身就是

一种教育活动,“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教师要改变以往那种只让能力强的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做法,要相信每个孩子“能行”,给予每个孩子一定的自信;赏识孩子的“逻辑”,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鼓励孩子“试试”,还给孩子更多的自由探索时间与空间。在孩子有兴趣时,调整原计划,满足孩子探索的需要;在孩子容易出错时,或等待一下,或在他需要时帮他一下。只有充分发挥孩子的自主性,孩子的潜能才会自由释放和被充分开发。

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点,将教育目标和主题内容有效融合。环境创设内容的确定我们应该以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点为基础,在环境创设中教师要将教育目标和主题内容有效融合,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参与环境的创设,幼儿参与创设的过程就是他们学习的过程,让他们从中能够获得经验。

环境创设的过程是幼儿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记录。以往活动室的墙饰主要起美化和装饰的作用,幼儿的参与体现在为他们开辟一块作品展示园地。而真正有价值的墙饰不仅具有装饰、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且更应具有教育价值,这里的空间应该是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幼儿自我展示的窗口。墙饰的主题和内容应与教育活动及孩子的学习活动相一致、相呼应,而不是幼儿作品的简单堆积。某一主题下墙饰的不同栏目是教育活动和孩子学习活动中重要的阶段性经验的总结,栏目和栏目之间都是一个有序的整体,由孩子们用绘画和语言表达的所见、所闻、所想组合而成。

孩子们通过这些活动过程表达他们的自我个性和思想感情,充分激活幼儿心中创新的火花,它直接影响到幼儿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和内在学习动机的激发,丰富和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观察、思维和想象能力,使幼儿处于积极的探究状态,并在各种尝试中使用材料、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有助于幼儿知识的自我整合和集体建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