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的内容

开题报告的内容

1、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3、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4、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

5、为完成课题已具备和所需的条件和经费;

6、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及解决的措施;

7、主要参考文献;

下面是详细的看人家如何叙述什么是开题报告以及怎么写:

1.什么是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2.撰写开题报告有什么意义?

撰写开题报告,作为多层次科研工作的第一个写作环节,非常重要,这是因为:

通过它,开题者可以把自己对课题的认识理解程度和准备工作情况加以整理、概括,以便使具体的研究目标、步骤、方法、措施、进度、条件等得到更明确的表达;

通过它,开题者可以为评审者提供一种较为确定的开题依据。“言而无文,其行不远”,以书面开题报告取代昔日广为运用的口头开题报告形式,无疑要切实可靠得多;

如果开题一旦被批准,课题得以正式确立,则还可以通过它,对立题后的研究工作发生直接的影响:或者作为课题研究工作展开时的一种暂时性指导;或者作为课题修正时的重要依据等。

总之,科研开题报告是选题阶段的主要文字表现,它实际上成了连接选题过程中备题、开题、审题及立题这四大环节的强有力的纽带。

在当今世界搞科学研究,必须重视开题报告的写作。如果不重视开题报告的写作,即使是有名望的研究者,也不免有科研课题告吹的命运。在美国有这样一个实例:美国科学基金会曾同时收到关于同一科研课题的两份开题报告,一份是获得过诺贝尔奖金的西博格写的;另一份是由名不见经传的一位青年研究者写的。经过专家们的认真评议,结果批准了那位无名小卒的申请,把这一课题的研究经费拨给了他。所以,在美国,许多科学家每年几乎要用两个多月的时间从事课题建议书(即开题报告)的起草工作。就我国情况看,关于科技工作者要写“科研开题报告”,大学研究生、本科生申请学位要写“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等规定,都已经处于实施之中。今后,随着科研管理的加强,在开题报告写作方面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侯老师(56202451) 20:31:36

3.开题报告的各个栏目怎样填写?

3.1开题报告封面各栏目的填写方法

封页各栏目由开题者(学生)填写。

其中“年月日”栏目:在开题报告封面下方,应填写开题报告实际完成的日期。

实际完成日期一般应学校规定的时间段内完成此项工作。逾期即被视为未按时完成开题报告工作。

3.2“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依据和意义”栏目的填写方法

综述(review)包括“综”与“述”两个方面。所谓综,就是指作者对占有的大量素材进行归纳整理、综合分析,使文献资料更加精炼、更加明确、更加层次分明、更有逻辑性。所谓述,就是对各家学说、观点进行评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填写本栏目实际上是要求开题者(学生)写一篇短小的、有关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的综合评述,以说明本课题是依据什么提出来的,研究本课题有什么学术价值。

3.2.1 综述的主体格式

综述的主体一般有引言、正文、总结、参考文献四部分。

3.2.1.1引言部分

引言用于概述主题的有关概念、定义,综述的范围、有关问题的现状、争论焦点等,使读者对综述内容有一个初步轮廓。这部分约200—300字。

3.2.1.2 正文部分

正文部分主要用于叙述各家学说、阐明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其叙述方式灵活多样,没有必须遵循的固定模式,常由作者根据综述的内容,自行设计创造。一般可将正文的内容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标上简短而醒目的小标题,部分的区分也多种多样,有的按国内研究动态和国外研究动态,有的按年代,有的按问题,有的按不同观点,有的按发展阶段,然而不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应包括历史背景、现状评述和发展方向三方面的内容。

历史背景方面的内容:按时间顺序,简述本课题的来龙去脉,着重说明本课题前人研究过没有?研究成果如何?他们的结论是什么?通过历史对比,说明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现状评述又分三层内容:第一,重点论述当前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着重评述本课题目前存在的争论焦点,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亮出作者的观点;第二,详细介绍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和假说,并引出论据(包括所引文章的题名、作者姓名及体现作者观点的资料原文)。

发展方向方面的内容:通过纵(向)横(向)对比,肯定本课题目前国内外已达到的研究水平,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发展趋势,指明研究方向,提出可能解决的方法。 正文部分是综述的核心,篇幅长约1000――1500字。

3.2.1.3 总结部分(不是必须的)

在总结部分要对正文部分的内容作扼要的概括,最好能提出作者自己的见解,表明自己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特别交待清楚的是,已解决了什么?还存在什么问题有待进一步去探讨、去解决?解决它有什么学术价值?从而突出和点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这一部分的文字不多,与引言相当。短篇综述也可不单独列出总结,仅在正文各部分叙述完后,用几句话对全文进行高度概括。

3.2.1.4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综述的原始素材,也是综述的基础,置于开题报告最后面,此处从略。

3.2.2 综述写作步骤

3.2.2.1确立主题

在开题报告中,综述主题就是所开课题名称。

3.2.2.2搜集与阅读整理文献

题目确定后,需要查阅和积累有关文献资料,这是写好综述的基础。因而,要求搜集的文献越多越全越好。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文摘、索引期刊等检索工具书查阅文献,也可以采用微机联网检索等先进的查阅文献方法。有的课题还需要进行科学实验、观察、调查,取得所

需的资料。

阅读整理文献是写好综述的重要步骤。在阅读文献时,必须领会文献的主要论点和论据,做好“读书笔记”,并制作文献摘录卡片,用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所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摘录文献的精髓,为撰写综述积累最佳的原始素材。阅读文献、制作卡片的过程,实际上是消化和吸收文献精髓的过程。制作卡片和笔记便于加工处理,可以按综述的主题要求进行整理、分类编排,使之系列化和条理化。最终对分类整理好的资料进行科学分析,写出体会,提出自己的观点。

3.2.2.3撰写成文

撰写综述之前,应先拟定写作提纲,然后写出初稿,待“创作热”冷却后进行修改成文,最后抄入开题报告表的“综述本课题国内外动态,说明选题依据和意义”栏目内。

3.2.3 撰写综述的应注意事项

3.2.3.1撰写综述时,搜集的文献资料尽可能齐全,切忌随便收集一些文献资料就动手撰写,更忌讳阅读了几篇中文资料,便拼凑成一篇所谓的综述。

3.2.3.2综述的原始素材应体现一个“新”字,亦即必须有最近最新发表的文献,一般不将教科书、专著列入参考文献。

3.2.3.3 坚持材料与观点的统一,避免介绍材料太多而议论太少,或者具体依据太少而议论太多,要有明显的科学性。

3.2.3.4 综述的素材来自前人的文章,必须忠于原文,不可断章取义,不可阉割或歪曲前人的观点。

3.3“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栏目的填写方法

本栏目由开题者(学生)填写。“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在内容上虽然紧密相关,但角度不同,在填写时,可以分别表述。

3.3.1 “研究的基本内容”的填写方法。

“研究的基本内容”就是论文(设计)正文部分的内容,是研究内容的核心。正文内容又分为若干部分和层级。填写此栏目实际上是编写论文基本内容的写作提纲。

基本内容提纲的写法有两种:一种是标题法,即用一个小标题的形式把一个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标题法的长处是:简明、扼要、能一目了然。短处是:只能自己理解,别人看不明白,而且时间一长,自己也会模糊。另一种是句字法,即用一个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形式,把一个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句子法的长处是:具体、明确,无论放下多久,都不会忘记,别人看了也明白。短处是:写作时不能一目了然,不便于思考,文字也多。上述两种写法,各有优缺点,用哪一种好,还是混合使用好,这由作者自己确定。

不管是文科论文,还是理工科论文写作提纲,都没有必须遵循的固定模式,一切视研究内容的需要而定。以下介绍两个案例,供填写“研究的基本内容”栏目时参考。 基本内容提纲写法案例Ⅰ:(见附件1)

基本内容提纲写法案例Ⅱ:(见附件2)

3.3.2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的填写方法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论文的主攻方向、研究目的。具体是指开题者预先设想的、将要在论文中证明的某一个新的理论问题,或某一个新的技术问题,或某一个新的方法问题等,以及开题者对这个问题的基本观点(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填写此栏目,就是要求开题者用明确、具体的文字(力求用一、两句话)把论文题目中的上述信息传达出来。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在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论文正文的各个部分都是为了论述这一主要问题,而主要问题的解决,将得出研究成果。

一篇论文只有一个中心,一个重点。不管文章长短,材料多寡,但主题只有一个。集中也是深刻的保证,只有集中于一个主题,才能论述深刻。如果一个课题,要解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要问题,就有可能导致主攻方向不明确,在论述过程中发生种种困难,或观点冲突,或逻辑混乱,或主次不分。所以,一般情况下,一篇科研论文论述一个基本观点,解决一个主要问题。

 

第二篇:开题报告的内容

开题报告的内容

1. 一、论文标题

2. 二、选题意义(也就是为什么选这个题目,课题的来源及选题

的依据)

3. 三、研究现状(也称为论文的综述,目前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

研究状况,有那些较为重要的文章谈及此话题,有哪些重要的理论或总结)

4. 四、解决问题拟采用的理论、方法、及语料来源

下面举例而言:

1、采用的理论:

本文将运用功能语法理论,并借鉴词汇语义学,认知心理学等有关理论的研究成果对***进行研究,并遵循以下几种原则:

(1)比较和分析相结合

对语言事实能有准确的把握,最有效的办法是进行具体的比较分析。在比

较中找出差异,在分析中总结规律。本文在对***进行分析时将采取这样的方法。

(2)描写和解释相结合

正确的分析和描写是前提、基础;解释和综合必须建立在分析的基础之上。

本文将通过对大量语言事实的分析,在充分描写的基础上力图对***的句法及相关的语义问题做出合理解释。

(3)共性研究和个性研究相结合

在对六个***的研究基础上通过个案考察对***进行深入的阐述。

2、语料来源:

(1)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CCL语料库、国家语委语料库

(2)相关辞书、词典用例。如:《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现代汉语

双序词典汇编》等。

(3)部分从参考文献中摘取的相关例句,文中注明出处。

五、主要内容

第一章 绪论(以下内容仅作举例)

1.1问题的提出

1.2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1.3***研究的概况

1.4本文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1.5本文研究的语料与来源

1. 第二章***词的界定和范围

2.1

2.1

……

第三章 ***的句法考察

3.1 ***作定语

3.1.1***

3.1.2 ***

3.2 味觉形容词作谓语

3.2.1 ***

3.2.2 ***

……

第四章 ***

……

……

六、可能的创新点(本文在前人基础上研究得出的新东西)

七、存在的困难和解决对策

1、考察过程中发现***词语义特征较复杂,这对我们宏观把握***词的语义属性对句法的制约作用增加了难度。***词自身内部又存在个性差异……,如何很清楚地很彻底地了解这些个性差异,也正是我们文章要探索的方向。

2、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词语义间的相关和融合性,但每个***的义位扩展和转移情况,需具借助古汉语的研究成果,从历时的角度进行研究,这对于***的我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3、 语言学是语法和描写都非常严密的学科,对研究者的素质要求相对较高,但由于本人知识和能力的局限,对有些理论的运用不够熟悉,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易出现表述上的困难,为此,在下面的研究工作中还要加强相关理论、方法的学习,同时多研读相关优秀论文。

八、论文工作计划(此处时间仅作模式参考)

20xx.1——20xx.3 搜索参考文献和语料,初步整理分析

20xx.3——20xx.6 制作提纲和框架

20xx. 6——20xx.8 定制提纲并拟定框架,完成个案分析

20xx. 9——20xx.12 完成论文初稿

九、主要参考文献

将作者姓氏按照字母顺序排列,格式严谨、统一,文献出处准确无误。请仔细研读下面的参考文献格式、细节:

(从参考文献可以发现该论文大体是从某个角度来描述现代汉语里形容词的,其中的专著基本都是国内对外汉大家的作品。)

陈昌来 20xx 《现代汉语语义平面问题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

丁声树等1961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北京:商务印书馆。

范开泰 1988 语义分析说略,《语法研究与探索》(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范开泰、张亚军 20xx 《现代汉语语法分析》,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郭 锐 20xx 《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韩玉国 20xx 现代汉语形容词的句法功能及再分类,《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贺 阳 1996 性质形容词作状语情况的考察,《语文研究》,第1期。

胡明扬 1995 现代汉语词类问题考察,《中国语文》,第5期。

—— 1996 《词类问题考察》,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 20xxb 形容词的再分类,《语言问题再认识》——庆祝张斌先生从教五十周年暨八十华诞,上海教育出版社。

杰弗里·N·利奇 1987 《语义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李 泉 20xx 单音形容词的原型性考察,北京语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刘叔新 1990 《汉语描写词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陆俭明 1980 “程度副词+形容词+的”一类结构的语法性质,《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 1994 关于词的兼类问题,《中国语文》,第1期。

吕叔湘 1954 关于汉语词类的一些原则性问题,《中国语文》,9月号。

—— 1965 形容词使用情况的一个考察,《中国语文》,第6期。

—— 1966 单音形容词用法研究,《中国语文》,第2期。

—— 1979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北京:商务出版社。

—— 1999 《现代汉语八百词》,北京:商务印书馆(增订版)。

马 真 1989 说副词“有一点儿”,《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齐沪扬 王爱红 20xx 形容词短语与形容词的功能比较,《汉语学习》第2期。 齐沪扬 20xx 《现代汉语短语》,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山田留里子 1995 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情况考察,《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邵敬敏 1990 ABB式形容词的动态研究,《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沈家煊 1997 形容词句法功能的标记模式,《中国语文》,第4期。

—— 20xx 语用原则、语用推理和语义演变[J].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 石毓智 1991 现代汉语的肯定性形容词,《中国语文》,第3期。

——-- 20xx 《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 20xx 形容词的数量特征及其对句法行为的影响,《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文 炼 1982 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中国语文》,第1期。

吴 颖 20xx 现代汉语单音节形容词语义结构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 20xx 时间形容词的逻辑语义分析,香港第八届词汇语义研讨会(20xxCLW)。 张 斌 20xx 《新编现代汉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xx 《汉语语法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张 斌主编、方绪军著 20xx 《现代汉语实词》,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伯江、方梅 1996 《汉语功能语法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张国宪 1992 并列式合成词的语义构成原则与中国传统文化,《汉语学习》,第5期。 赵艳芳 20xx 《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郑怀德、孟庆海 1991 《形容词用法词典》,长沙:湖南出版社。

朱德熙 1956 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语言研究》,第1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