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段语文对话的情感朗读

浅谈低段语文对话的情感朗读

——《棉花姑娘》多次磨课引发的思考

题记:笔者根据自己一次教学公开课《雪地里的小画家》的磨课中一节失败的课以及一节成功的课去思考为何有时候孩子们读不好课文中简短的对话,为何读不出感情。低段语文的对话朗读需要在完整朗读整篇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要做好对话的标划工作,设置生动的情景,加上动作并给于自由空间这些工作更能帮助朗读时的情感理解和情感表达。

关键词:低段语文 对话朗读 标划 设置情景 动作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电视剧里我们对读书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们手握书卷摇头晃脑得读书。所以从古至今,朗读都被摆在了至关重要的位置。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各个学段的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作为阅读教学中的一种方式,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小学低段的语文教学更是离不开朗读的训练和指导。在低段语文教学中有相当多的对话阅读,可是稍有处理不当,课堂上就会出现学生读得口干舌燥却仍读不出故事的生动和趣味。我在一次公开课《棉花姑娘》的多次磨课过程中,多次对对话的情感朗读进行了思考、实践和反思,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一、一次失败的磨课

在课文《棉花姑娘》中有三段棉花姑娘和燕子、啄木鸟、青蛙的对话: 燕子飞来了。棉花姑娘说:“请你帮我捉害虫吧!”燕子说:“对不起,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

啄木鸟飞来了。棉花姑娘说:“请你帮我捉害虫吧!”啄木鸟说:“对不起,我只会捉树干里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

青蛙跳来了。棉花姑娘高兴地说:“请你帮我捉害虫吧!”青蛙说“对不起,我只会捉田里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

这三段对话是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要学生在读准确的基础上能读出棉花姑娘一次比一次的着急心情,也要读出燕子、啄木鸟、青蛙因为帮不上棉花姑娘的忙而感觉歉疚的心情。

第一次磨课对这三段对话的教学设计是这样进行的:

1.指导第二自然段的朗读

①师:如果你就是棉花姑娘,可恶的蚜虫正在你的身上让你浑身难受,你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自己治病啊!你会怎么请求呢?谁来?(生读)用了一个“请”字,可真有礼貌。

②蚜虫正一口一口地咬着棉花姑娘,棉花姑娘痛死了,她着急死了,请你当一当棉花姑娘请求一下“请你帮我捉害虫吧!”师范读-多生朗读-齐读。

③师:燕子会怎么回答呢?你来。(生读)又是一个有礼貌的燕子,用了一个对不起。

④师:燕子多想去帮她啊,可是她只会空中飞的害虫帮不了朋友,燕子心里是什么心情?(抱歉,对不起)那就请你带着抱歉和对不起的心情来读一读。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⑤师生分角色读,师:接下来老师来当棉花姑娘,谁来做燕子姑娘?(最后总结并板贴“空中飞的虫子”)

2.指导第三段朗读。

①师:燕子没能帮上棉花姑娘的忙,蚜虫咬得棉花姑娘更痛了!这时啄木鸟飞来了,棉花姑娘对啄木鸟说“”(指读,纠正“树干”的读音)。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②师:那么啄木鸟是怎么回答的呢?我们一起说(总结并板贴“树干里的虫子)

3.指导第四段朗读。

①燕子和啄木鸟都没能帮上棉花姑娘的忙,就在她觉得自己就要被蚜虫咬死,这时候谁来了?(生:青蛙)是啊,青蛙可是有名的捉虫能手,所以棉花姑娘非常高兴,请你当棉花姑娘高兴得请求青蛙。

②可是青蛙是怎么回答的呢?我们一起来说。(相机板贴“田里的虫子”)

4.指导朗读语气的递进。

师:棉花姑娘三次请求说的话都一模一样,但你觉得语气是一样的吗?你觉得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生:一次比一次着急,最后一次又着急又高兴)全班齐读三次请求。

第一次磨课非常的失败,学生在朗读请求的句子时无法朗读出请求的急切语气,我在课堂上试图用自己的范读来引导他们体会这种着急的心情,可孩子们似乎总没有进入到故事的情景中,读起来不仅有个别字疙疙瘩瘩读不上来,还有些孩子即使能读流利,也无法真正表达出着急的心情。在朗读燕子、啄木鸟、青蛙的回答时困难就更多了,请孩子站起来读得时候,不仅举起的小手寥寥无几,有些孩子即使站起来也读不清楚这些句子,更别说读出歉疚的味道,仿佛只是在播报新闻似得没有任何感情的波动。

所以我开始思考自己的这些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是自己的朗读指导太着急

了,还没有让孩子熟读、读通顺的情况下就着急下手,是否是自己对文本的研读还不够,对细节的处理还不够到位?于是我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磨课。

二、磨课的成功

经过四五次磨课的和修改,重新进行了三个对话教学:

1.指导第二自然段的朗读

①师:棉花姑娘是怎么请燕子帮忙的呢?请你马上读一读。

②指名两个学生朗读。

③在语文书上用横线划出棉花姑娘说的话,用波浪线划出燕子说的话。反馈答案,女生读棉花姑娘说的话,男生读燕子说的话。

师:如果你就是棉花姑娘,可恶的蚜虫正在你的身上让你浑身难受,你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自己治病啊!你会怎么请求呢?(PPT出示“请你帮我捉害虫吧!”)师范读-2生朗读-你能加上动作读一读吗-表演齐读。

②师:燕子会怎么回答呢?你来。(PPT出示“对不起,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

③师:燕子多想去帮她啊,可是她只会空中飞的害虫帮不了朋友,燕子心里是什么心情?(抱歉,对不起)那就请你带着抱歉和对不起的心情来读一读。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⑤师生分角色读,师:接下来老师来当棉花姑娘,谁来做燕子姑娘?(最后总结并板贴“空中飞的虫子”)

2.自由练习三四两段。

请一二大组的小朋友练习棉花姑娘和啄木鸟的对话,三四大组的小朋友练习棉花姑娘和青蛙的对话。在练习之前先用横线和波浪线划出他们说的话。现在开始。

反馈表演朗读。(总结啄木鸟和青蛙捉的害虫)

(如有时间,请四个小朋友,四人小组表演一下)

在这次磨课中,第二自然段是我带着孩子们一块学习的,先让他们去划出棉花姑娘说的话,这个环节让孩子们能很清楚得理清对话的双方,在后面的对话教学中他们不至于自己要读哪个角色的话都分不清楚。然后我设置情境,让学生感觉到自己似乎就是那个被蚜虫咬得浑身难受的棉花姑娘,这时候这句急切的请求句“请你帮我捉害虫吧!”就脱口而出了,并且这时候已经不再是对照课本念句子那种没有抑扬顿挫的感觉了,而是真正从心底发出的呐喊。而后为了让孩子们体会到棉花姑娘的急切,去理解请求句的含义,我让孩子们当一当这个棉花姑娘去请求别人要求要加上动作,孩子们天真烂漫,手舞足蹈得开始表演起来,有些有悟性的孩子还调动了脸上的表情,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在充分得学习了第二自然段后,由于三四两段的形式相似,我就引导孩子们运用刚才学过的方法自己去学习三四段,并给于他们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自由选

择一个小节进行小组表演,然后还可以进行四人小组的表演。孩子们仿佛一个个都已经变成了童话故事里的角色,或伤心或难过得表演得兴致勃勃。

三、磨课中的反思

因为第一次磨课中三段对话教学非常的失败,所以在磨课的过程中多次对三段对话教学进行了思考、实践、反思和再实践,看到一次次实践中,学生的反应一次比一次好,课堂的气氛一次比一次活跃,朗读一次比一次有感情,我在开心的同时也开始冷静的思考,第一次为何如此的失败,最后一次的成功又是源于哪些工作和细节呢?我想把自己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拿来与各位共享。

1.充分完整朗读课文

有些老师为了教学设计显得独具匠心,有的时候把完整得通读一遍课文这件事情总是省略不做,把第一遍熟悉课文的朗读分得支离破碎。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课文都比较简短,形式比较规范,再加上低段孩子在识字上还有很大的困难,如果连第一遍熟读课文都没有踏踏实实得落实好,必然导致在后面的朗读教学中出现各种问题,后进生可能连话都断断续续不成句子,稍微好一点的也就只能把话读完整,更别说读流利,读出感情来了。同时在学生初次朗读课文的时候要对孩子提出四个要求,四个到:眼到、手到、嘴到、心到。意思是说,学生在读文时,首先要用眼看到,其次必须要用手指指到,读到哪个字就指到哪个字,然后张大嘴巴读出文字,要读得字正腔圆,最后还要把这个字放在心里,感悟生字宝宝的音、形、义。

2.划好每个角色说的话

在第一次棉花姑娘的教学中我没有让学生先进行标划,所以在后来的朗读中,很多孩子还不清楚棉花姑娘说的话是哪些,也不知道自己应该读哪个地方。造成场面特别混乱,孩子们学得糊里糊涂,老师也教的焦头烂额一身热汗。所以在后来的教学中,我就选择着重教学第二段,在这一段中,让学生用不同的线条划出棉花姑娘的话和燕子的话,只有在自己亲手去找过划过以后,低年级的孩子心中才会有一定的印象,并且在这标划的过程中,他们又再一次在心中默默读了一遍这些话,这对于之后他们在角色朗读时朗读句子更加能够读出感情。

特别是对一些对话的人物特别多的课文里,更应该先让孩子们理清楚有哪些对话的人物,他们都说了哪些话,可是只是看看哪些话对于20xx年级的孩子来说是难以应付的,即使看了一遍之后也很容易混淆,不如让他们做好圈画标记,不仅让他们在课堂上做到了手到,而且培养了他们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3.语言设置生动情景

孩子们对于语言的理解有限,对于情感的理解也比较单薄,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在必要的时刻去引导,并且去创设出情景。当然在创设的过程中要使用孩童的语言简单易懂,并且要创设他们常常能体会到的情境,千万不要说了一大堆对于孩子们来时深涩难懂的情境。例如《棉花姑娘》中,在引导学生体会棉花姑娘

的痛苦和焦急时,我用生动富有感情的语言让学生仿佛自己就是棉花姑娘,“蚜虫咬得棉花姑娘浑身酸痛,所以她——;蚜虫吸收了棉花姑娘的养分,她越来越虚弱,所以她——;棉花姑娘被蚜虫害得快死了,她多着急啊,所以她——(生多次朗读“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这时候这句急切的恳求“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就能脱口而出,经过多个学生的朗读,连后进生也能读出急切恳求的味道。

4.动作、表情的情感表达

当人的情感特别丰富的时候会变得手舞足蹈,这就是一种自然的情感表达。人需要表达情感的时候需要借助动作表情,而有时候加上动作和表情也能帮助你去更好的表达情感。例如在《棉花姑娘》中,孩子们读好了棉花姑娘请求的话,这时候让他们加上动作,演一演棉花姑娘,这时候他们就会调动表情,皱着眉头瞪大眼睛,两手也加上仿佛就是一个急切的棉花姑娘。这时候孩子们不需要再看书来读好请求句了。在表演燕子的时候,他们也仿佛变成了一只空中飞的小燕子,也就自然而然得想到燕子是捉空中飞的害虫,更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主旨。在表演时孩子们都能声情并茂,我想下课以后他们肯定已经深深记住了棉花姑娘的着急、难受的恳求,也肯定记住了燕子、啄木鸟、青蛙这些捉虫医生的职责。

5.同桌、四人小组的合作朗读。

合作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孩子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有很多时候还是向周围的人学到的多,同学和同学之间互相模仿互相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同时同学也有非常好的模仿和榜样作用。在《棉花姑娘》的教学中,前面一个自然段我带着孩子们学,后面两个自然段我就让孩子们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并且不用学习两段,因为这三段格式相似,非常容易理解和记忆,所以让小组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一段。在自由的氛围中,孩子们相互模仿相互学习,更能把对话朗读给朗读得到位且感情表达丰富。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朗读,是语文老师的责任,在朗读教学中重视低段孩子的对话朗读培养更是语文老师不能忽视的环节。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总结,一步一步改善低段语文中对话朗读得教学现状。

 

第二篇: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语文作为我们传承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主要工具,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在很大程度上我们的语文教学并没有完成我们应该完成的使命,相反,我们在贯穿终生的教育过程当中将原本该鲜活生动的语文变成了枯燥乏味的应试工具。的确,长期以来,由于片面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别是受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教学模式化,教条化,功利化倾向严重。许多教师眼睛只盯着分数,一门心思抠“知识点”,让学生整天挣扎于题海之中,不愿花精力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观察社会,思考生活,感悟人生结合起来。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往往被消磨殆尽,学起来耗时费力,效益低下。即便有的考得高分,也往往只能“玩”语言文字,人文精神却严重缺失,难以做到和谐发展。这种“半截子”人才,怎能在改革开放中参与国际竟争?怎能满足正处于快速、剧烈、深刻变革之中的社会之需求?又怎能为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

作为对长期语文教学有关争论和研究成果的总结和整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要加强课内外的沟通??”这无疑对我们的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使用语文新教材,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力戒关起门来教书,注意“开门教学”,眼光不仅看着书本,而且随

时关注社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在课文教学中找切入点联系社会

课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或总结,总能在其中找到联系生活的切入点。我十分注意把握这些切入点,在教学中将课文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意蕴,又能对活生生的社会有更理性、深刻的理解。

比如文言文教学,我不仅注意字词句式等知识的教学,还特别重视其中蕴含的中国文化的传统,及其与当代社会的联系。在教学高中新教材中诸子散文单元后,我就利用课外语文活动,举办了题为《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的讲座,除介绍了百家争鸣中诸家学说概貌,儒家成为封建社会至尊地位的背景、原因知识外。还着重分析儒家学说对当代中国社会,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影响和消极负累。从而帮助学生辨正地分析古人古籍,自觉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情感,提高了他们观察、分析社会的能力。

又如,在教学新教材中《内蒙访古》一文时,我看到中央电视台一则报道:成千上万蒙古野驴因外蒙古生存条件的变化,进入我国内蒙古阴山一带的乌拉特旗,当地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加以保护。我当天就结合《内蒙访古》的教学,由地理环境的介绍切入,告诉学生这一消息。学生对课文产生亲切感,更加深了对环境保护意识。

二、在各种语文活动中关注社会

三、语文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我注意精心组织开展,使其成为联系课堂和社会的纽带

我坚持组织学生轮流每节课前作5分钟演讲,并要求内容要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学生从中交流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观察,思考和困惑,如国企脱困问题、农业改革问题、官员腐败问题、社会中黑恶势力问题、同学关系和男女交往问题??我在其中予以点拔和引导,从中增强学生观察社会生活,并作理性思考的能力。

课前安排名著导读。尽可能的各学生接触了解名著的机会,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扩展阅读分两条线进行:一是假期课外阅读,一是日常课外阅读。

选读名句的好处,从思想上说,在于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从写作上说,在于丰富学生的理论论据。选读文言文训练的好处,在于促进课本知识迁移,增强文言语感;选读语体文训练的好处,在于加大习题难度,刺激学生现代文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那些针贬时弊或领导标新的时文佳作,又为学生的头脑源源不断地引入思想和艺术的“源头活水”。

我还组织每周一至两次语文课外活动,如“读书读报沙龙”、“社会观察汇报会”、“专题辩论会”等。使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紧紧联系起来。有一个学生在“读书读报沙龙”活动中,介绍了自己在报纸上看到的一则报道:在珠江三角洲,物质的富裕造就了一批“不读书、不务农、不做工、不经商”的“四不青年”。这个学生还从“不要做物质的富翁,精神的乞丐”,“小富则安的小农意识

要不得”等角度对此加以评论。我深深感受到,不能小看我们的学生,只要加引导,他们是很能发现和思考社会问题的!

四、引导和鼓励学生写作中反映社会生活

由于长期受僵化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很多学生刚升入高中时,写作远离生活,虚情假意,“三股文”盛行。这使我焦虑并深感紧迫。我在作文教学中,采取耐心指导、热情鼓励的办法,引导学生观察社会,思考人生,坚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努力,大多数学生能改变文风,写出反映社会、思考人生,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收看《早间新闻》,一举打破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应试书”的封闭式学习机制,真正营造了一个“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开放式学习氛围。日本首相言论,曾使弟子们义愤填膺;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去留,曾使弟子们牵肠挂肚;阿以争端,非洲难民,震撼着弟子们善感的心弦;我国领导人频频出访获得成功、党和国家的重大会议连连告捷,更振奋了弟子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至于《时空报道》更是震聋发聩;无论写真与打假,都是社会瞩目的焦点;无论扬善与惩恶,都是大众关注的热线;无?论颂美与批丑,都是时代交响的强音。日熏月陶,耳濡目染,国家的兴衰正在逐步取代个人的鸡毛蒜皮;改革的大潮正在日益压倒追星的时髦;人民的冷暖正在重新调整爱的天平。总之,这一切正在潜移默化地纠正着过去死背时事却不懂政治的误区,使学生心系华夏冷暖,胸怀五洲风云。

在语文教学中结合社会生活,是非常艰苦的事情。它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创造性的劳动,并要求教师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教学中往往还要背负旧观念惯性的压力。这需要教师具备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培养国家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己任。——我愿用一生实践这一崇高的人生目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