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老师教育新坐标读书心得

卓越老师--教师新坐标读书心得

实验小学 张丹丹

通过对本书的阅读,我从中学到了君子务本,本立而生道,也就是作为一名教师,要深钻学科特点,巩固专业技能,不断创新与反思,定位好教师角色,努力学习教学管理艺术和师生沟通艺术。本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和大量的名人语录,给我以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我觉得要想成为一个卓越的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做个教育的有心人,每天进步一点点。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以前说教师要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而现在要求教师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所以,教师要在自己的专业学科方面紧跟时代的步伐,勇于创新实践,每天进步一点点,积累起来将是一笔丰富的财富,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科研都是很有帮助的。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送给教师的忠告:“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实践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时常要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可见终身学习对于教师的重要性。终身学习要求教师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用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那么,如何落实终身学习的理念呢?我认为首先要多研究教材,从学科专业发展的角度整体把握教材,熟练掌握和挖掘教材,只有多研究教材,一个教师才能具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才能教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其次,要多读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读有价值的学科刊物,稳步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第三,要多向其他教师学习,尤其是老教师。作为一名教师,多向他人学习就要求我们要多听课,多向老教师请教教育教学经验。听课是教师学习最有效的途径,听课的过程也是不断优化自己课堂教学的过程,每位教师的课都有其优点,我们要将这些优点经过整合运用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去,不断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第四,要积极参加跟中培训和公开课等教学活动。通过培训,我们可以接触到更优秀的教师和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可以洞察到学科发展的前沿和新的技术。公开课等活动是教师锻炼自己、展现自己的好机会,也是教师学习和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得到优化,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其次是备课和反思。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做一个有智慧的教师,从多方面提升自己的能力。备课,要从多方面备课,要备教材、备学生、备目标、备重难点、备教学过程,特别要备设计意图。这样的备课要求给我们新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熟悉教材,了解学生,能够把握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并能用多种教学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要注重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做课堂的导演,而不是演员。要充实自己的课堂,需要我们多向老教师请教,多听他们的课,学习他们的优点,把学到的东西经过自己的消化吸收转化为我们自己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充实我们的课堂,是学生喜欢上这门课。反思,要是及时和有针对性的反思。叶兰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但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反思对于我们教师,尤其是新教师的重要性。读书和反思是教师幸福的桥梁,教学中需要我们新教师及时而且有针对性的反思,尤其是要有反思性实践意识。所谓反思性实践是指教师把反思作为一种教学生活方式,使教师自觉地、持续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的自

觉、主动地探究。教学中,要把反思当呼吸一样重要,每天记录下来的反思,为我们的以后发展和成长做准备。只有这样的反思,才是深入剖析自己的反思,才是有效果的反思,才是促进自我发展和成长的反思。因此,在我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向书中的优秀教师学习,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找到解决方案,努力使自己在教师工作岗位上发展和成长。

教师的成长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需要我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时刻牢记反思,并在反思中提升自我。只有每一个阶段突破自我,才能不断使自己成长,才能最终成为一名卓越教师!

 

第二篇:教育教学读书心得

空闲时间我认真阅读了《教育新理念》、《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两本书。通过阅读使我深刻的体会到人必须要进行终身的学习。 只有我们不断学习新的理念, 充实自己的头脑, 使自己的思想不断地更新, 才能与时代同步,才能有足够的知识传授给我们的学生。 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将贯穿于人的一生之始终,可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不再仅是学生的专利,教育也不再仅是教师的特权。一个真正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时代也伴随知识经济时代同时降临。 教育必须正视现实, 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使其形式灵活多样,促进社会学习化、学习社会化。所以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改变与创新,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和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只有如此,才能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思想的内化来指导实践;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创造新的教育方法, 适应学习时代的要求。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某位年轻人来到一个地方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轻人便问:“这里如何?”老人家反问说:“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回答:“糟透了!我很讨厌。”老人家接着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后来又来了另一位年轻人问同样的问题,老人家也同样反问,这位年轻人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的人、花、??”老人家便说:“这里也同样好。”一旁的人很诧异的问老人家,为何前后说法不一致呢?老人家说: “你要寻找什么?你就会找到什么!”

的确,这个故事告诉大家:当你以欣赏的态度去看一件事,你便会看到许多优点;当你以批评的态度去看一件事,你便会看到无数缺点。我们传统的教育,多是为了分数的教育,从教师自我出发,而不真正是对学生这一主体人的教育,教师的抱怨也就“顺理成章”了。而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 “优生”有缺点,“差生”也有闪光点,在我们教师心目中每个学生都应是有天才的一面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改变教育观念, 重新整合新型的师生关系, 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 “欣赏者”。从这一角度出发,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合理的心理需求与个性差异,尊重他们的爱好与选择,尊重他们的人格。同时,及时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并予以赞

扬,特别是对“差生”而言,一两次别开生面的欣赏无疑是沙漠里的绿洲,久旱的甘霖,这样将会激发他们身上的潜能,让学生在充满鼓励与期待的沃土中成长,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在《教育新理念 》中,尤其使我感受最深的,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教师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问题能力在于学生,能不能以问题贯穿教学在于教师了。

目前, 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我们有时也迷失了方向 ,把握不住了重点 , 一学期下来不知道让学生们学会了什么 ?懂得了什么?对自己教学产生了怀疑 ,不知从何处入手 。这不由得引起问们深思的是,教育的真正功能究竟是什么?在文中, 袁教授给予了回答。 他提出教育的真谛在于 “将知识转化为智慧, 使文明积淀成人格”。其中包括两层含义。其一:对教师而言,教会学生致知的方法,求知的渠道,学会判断知识和信息,要比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重要得多。 因为知识本身是多变的,不断更新的。其二:现代文明的成果并不能通过传授内化成为人格,人格需要人格魅力的感召。那么,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到学生智慧、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这不由又落实到最根本的就是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师究竟应该教什么,怎样教?通过阅读《教育新理念》、《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两本书对我真的收获不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