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从走进象牙塔第一天开始 字号: 小 中 大 | 打印 发布: 20xx-5-15 14:19 作者: 曾维康 徐丛丛 来源: 中国教育

报 查看: 1241次

只有11.7%的人十分了解自己将来从事的具体工作内容。只有10.3%的人十分清楚自己未来三到五年的职业发展计划。复旦大学学生职业发展中心日前面向沪上7所高校20xx多名大学生所作的调研结果令人担忧。许多高校就业工作中心的老师更是感慨:“很多学生在临近找工作的时候才想到对自己进行职业规划,才想到找老师、找家长、找同学商议就业大事。”

大量事实证明,毕业生在求职时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甚至连自己的性格与特长都不了解,职业选择将非常盲目,甚至会影响到之后职业道路的发展。因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职业规划指导师周春燕建议:在校大学生要增强职业生涯规划的自主意识。职业规划不妨从走进象牙塔第一天开始。

这里,笔者遴选了五名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故事,并请周春燕老师逐一点评,希望能对在校大学生有所裨益。

职业道路早规划目标坚定不放弃

聂敏是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大三的学生。在今年寒假宝洁公司在武汉地区选拔实习生的活动中,她一路过关斩将,成为在3000人中胜出的6个“幸运儿”之一。

聂敏在大一时就打定主意不读研究生,她的目标很明确:毕业时进入外企工作。为此,她的大学生活忙碌而充实。

大一时,聂敏加入了校广播台英语组,她的英语水平因此得到很大的提升。同时,她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得了A。

大二的时候她参加了学校“21世纪联想杯”英语演讲比赛,凭借扎实的功底最终获得了第一名。大二下学期的时候,同学中很多人报“七校联合”的双学位班,聂敏没有盲从。她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报了一个英语口译班。今年x月,她已经拿到了英语口译证。

“总结过去,计划中的事能一一实现,是因为努力与坚持。如20xx年寒假我去印度参加海外实习,那个时候特别忙,一边要准备期末考试和英语口译考试,一边要忙着办理签证,但我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我觉得每个人找准努力的方向,并持之以恒就能成功。”聂敏坦陈。

点评:

“迷茫”是目前大学生使用最为频繁的词语之一。之所以迷茫是因为看不清未来,看不清未来就会把握不住现在。

实际上大学生看不清未来的原因并不一定是因为没有目标、没有规划,也可能是由于目标过多以致无所适从,规划太多而无法实现,因此也就更容易放弃目标,追热门、随大流。对目标的坚持和对规划的实施是聂敏成功地敲开宝洁实习大门的关键。

实施的过程是职业规划的落脚点,在这个过程中既要灵活调整、把握机遇,也要坚持目标、不轻信盲从,坚信无论是职业规划还是求职择业,“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兴趣广泛应保持机遇来临有保障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龚志定毕业时成为“校园新闻人物”。因为他已和日本西比爱斯公司总部签约,年薪折合人民币相当于16万元。谈及感受,龚志定认为广泛的兴趣在决定性时刻给他带来了意外帮助。大学期间,龚志定对日语着了迷,每逢周末便到日语班上课,还经常到其他院系旁听电子方面的课程。4年大学生活,龚志定的双休日和节假日几乎全用在了攻读日语双学位和自学电子、软件专业知识上。

20xx年x月,龚志定从日语班一位同学处获知,日本西比爱斯公司到武汉招聘机械类专业毕业生,便赶到华中科大应聘。龚志定拿到笔试试卷后先是诧异,随后一阵惊喜---考题内容不是机械方面的,而是以电子专业知识为主。龚志定如鱼得水,笔试顺利通过。 11月中旬,龚志定前往长沙面试。由于工科毕业生少有学日语的,公司在面试现场配有日语翻译,龚志定是28名考生中唯一拥有日语学位的考生,面试中他自始至终用日语回答考官提问,最终在面试中胜出。

点评:

由于对所学专业缺乏了解,许多学生进入大学时都会面临一个问题:对专业不感兴趣或不满意,由此而产生厌学、倦怠的情绪。龚志定的经历为我们提供了平衡专业与兴趣的一种途径:立足专业、坚持兴趣、优势互补。实际上在大学里有很多方式可以让你兼顾兴趣与专业,如双学位、各类培训认证等,但是在挑选业余学习的专业时,应把握一个原则:那就是从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要么从个人兴趣爱好出发,既满足求知欲,又从中获得乐趣;要么与本专业结合,成为复合型人才,增强就业竞争力。当然,在多个专业的学习中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本末倒置。

社会活动经验多面试应考不心慌

23岁的杨蕾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求职时,她只向某大型企业投了简历,并顺利通过了面试。

“首先,简历上丰富的社会工作经历给面试官留下了很好的第一印象;其次,我对面试官的有意刁难,表现得很沉稳,应对自如。如果当初没有做过那么多的社会工作,可能早就因为经验不足被淘汰了吧!”杨蕾觉得是三年的校园社会工作经验让她求职成功。

大一军训刚结束,杨蕾就报名参加了学院的分团委宣传部,还通过竞选担任了班级学习委员。刚开始,她做的都是些琐碎小事:作为学习委员,要负责在课堂上记考勤、课后收发作业,等等;宣传部工作更是累人,经常午休时被叫去写通知、贴海报。她一度想过放弃,但在学长、同学的鼓励下坚持了下来。通过锻炼,杨蕾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并开始负责组织大型活动。随后,她的工作角色不断改变,由宣传部干事、宣传部长到最后担任校团委秘书长。此外,杨蕾还做过世界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的志愿者、校级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负责人以及创办西方文化俱乐部等社会工作。

杨蕾坦言:“做社会工作很辛苦,但它很好地培养了我在问题和困难面前保持沉着和轻松自如的心态。”

点评:

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找工作最大的瓶颈在于社会经验的缺乏。虽然,在校生要获得企业实习机会并不容易,但从杨蕾的经历看,至少有两方面资源是大部分学生可以利用的:一是有针对性地参加社团活动来锻炼自己沟通交流、团队合作等能力,社团活动可以说是对真实工作场景的一种模拟;二是争取各种校内服务的机会及校外的实习、兼职机会,哪怕是写通知、贴海报这类最简单的工作,也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了解尽职、责任等职场的基本准则。

实习练就真本领应聘免了试用期

如今毕业生就业,几乎都要经历试用期。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信息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李晶云却是个例外,他享受了免试用期的待遇。去年x月,北京吉威数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能直接参与项目,上手快”为由,决定正式录用他,并免试用期直接签约。李晶云坦陈,要想成功就业,关键在于学好真本领。

20xx年x月,李晶云与武汉大学两名研究生获得进入武汉吉奥信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实习的机会。由于表现出色,李晶云很快被公司安排到一个项目组,开始真刀真枪的实战。项目组5人常驻浙江嘉兴,为该市某政府部门开发地理信息数据软件。通过近半年的实习,

李晶云熟练掌握了项目流程,明白了如何满足客户要求。在实习中李晶云了解到,地理信息工程是典型的IT行业,成功就业的关键在于掌握好此行业所需技能,只要经验积累充分,谋职并不难。因此,在同学们四处奔波参加招聘会并海投简历的时候,李晶云依然踏踏实实地在嘉兴继续实习。

去年x月,结束在吉奥公司的实习后,李晶云只是通过电话和网络与国内最大的几家地理信息系统公司取得联系,在表达了求职意向后,他很快收到了北京3家公司的答复,最终被吉威公司聘用。

点评:

就漫长的职业生涯而言,大学四年无疑是一个黄金的职业准备期,在这四年里,应该让自己具备一个职业人所拥有的专业技能、社会技能、职业素养……这样我们在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中才能做到“无缝接轨”。李晶云正是充分地利用了大学阶段的实习机会,从而免去了正式工作后的见习期。企业也节省了大量的培训时间和精力。这对于个人和企业是一个双赢的过程,也难怪他能同时得到多家企业的青睐了。

特殊才能做后盾求职更有竞争力

孙小红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去年x月,她凭借大学期间所写的近20万字的新闻评论,敲开了网易新闻部的大门。

刚开始找工作时,孙小红非常彷徨---虽然自己对媒体工作感兴趣,大学期间大部分课余时间也花在这上面,然而自己是理科生,所学专业与媒体行业不对口,到底该何去何从?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她先后参加了几次媒体招聘会,刚开始时并不顺利,因为招聘单位觉得专业不对口。但天道酬勤,网易新闻部门决定录用她。

一入大学,孙小红就成了校报的一员,一干就是四年,并从一名实习记者成长为记者、编辑、评论部主任、执行主编。而且,她和新闻评论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仅在博客上写评论,在校报上发表评论,并在《华商报》《华西都市报》《南方人物周刊》等媒体公开发表了很多作品。正如她所言:“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独特的经历,竟让我获得了很好的机会。” 点评:

对于一个班或一个专业的学生来说,大家读一样的专业、学同样的课程,看起来彼此没有太大的差别,然而一旦面临竞争,差别就显现出来了。目前就业形势比较紧张,只有身上有“亮点”的学生才更容易被注意,才更有可能被用人单位选中,也才会有更广阔的职业发展

空间。因此,发掘并增强就业竞争力应从发现自己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入手,发挥自身特长,并不断强化,就有可能像孙小红那样,找到为之奋斗的事业。

综观五名学生的成长故事,我们不难发现:及早进行职业规划,保持和培养自己的兴趣,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增强就业竞争力是他们成功挑战职场的秘诀。因此,指导在校生进行职业规划设计,就要引导学生对自身的性格特点有足够的分析认识,并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擅长的技能作出正确的判断,确定自己长期的职业规划目标,使那些对自己未来还比较模糊的学生早作规划,提前定位,从而使他们面对就业时,可以从容不迫,胸有成竹。

 

第二篇:职业规划

邓颖师姐的大名如雷贯耳,让诸多学弟学妹们好生景仰。在诸多的了解之中对她的魅力也领略了一二。作为一个上海人的她,优雅的气质中透着精干,说话时低声细语,但是充满着力量。在和她的谈话中,我惊讶于她言语的简明精要,很有逻辑,不愧是要进麦肯锡工作的人。感觉邓颖师姐就像是江南的茉莉,茉莉花开,香气满园。

采访笔录

C:你大三暑假的时候是在UBS 实习的,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你在UBS 实习的情况?

D:我是在IBD 实习,base 在北京。在工作性质上来说,我参加了一个M&A,其它的时间主要用在做pitch book 上面,就是做Coverage。所作的事情很多,比如说做pitch book 的时

候帮助他们找些数据,然后制成图表,放在里面,也会看一些行业背景等等。在M&A 的 deal 上面,因为我去实习的时候它刚刚kick off,所以做了比较多的logistic 的事情,包括把名片都录入一下,把这个行业的背景看一下,因为当时这个公司是一个上市的公司,所以还

把这个公司的报表看了一下。另外我还花了很大一部分的时间,做了一个供内部使用的行业 研究,是有关于中国的啤酒市场的,这个项目做得比较全面一点时间也比较长一点。我大概 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在那段时间里只要有空就在做那个项目。研究主要是涵盖了中国啤酒市 场的概况,分析了中国啤酒市场的主要的player。工作的life style,基本上早上九点上班或 者十点上班,然后晚上两三点下班。

C:你当初申请UBS 实习的经过是怎么样的?

D:首先是网申,接着就是电话面试,电话面试之后就是Assessment Center,他们叫super day, 为时大概半天,从早上八点半开始的,先是做了一个numerical test,跟网申的很像,是纸板 的,但是时间比网申的时候再紧一点。接下来就做了第一轮的面试,大概是45 分钟。出来 之后就拿到了需要我们做presentation 的案例,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可以准备,之后所有的东 西都会被收走,进入小组讨论的环节。Group discussion 就是所有的人在一起,用半个小时 到45 分钟的时间看一下案例,然后就给出的问题讨论一下有什么样的解决方案。讨论是英 文的。这个时候比较恐怖,因为房间中间是椭圆的桌子,坐着所有的candidates,八个人吧, 边上坐着所有的面试官。做完了以后,就开始了第二轮的face to face interview。之后再休息 了一会,就拿着先前准备好的材料去做presentation,然后结束。时间还是蛮长的,大概结 束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一点半了。

C:谈到Group interview,你觉得Group interview 要注意一些什么事情?

D:Group interview 跟individual interview 不太一样的地方就是你要考虑到这是一个teamwork,你们全队要达成一个协议,要做一个什么样的方案。每个人无可避免的要有自己的

想法。我个人认为,比较重要的一点是,要show your team spirit,不要特别抢风头,也不要 什么话都不说,把握好尺度比较重要。

C:你除了在UBS 的实习经历外,还有没有其它的实习经历?

D:我大三的时候在BCG 做过兼职。那个项目每次可能会会招10 个左右的PTA,有项目的

时候就来找你,所以基本上参与的不是很多,我记得我当时一共只去了三次还是四次,每次 一天到三天不等,强度不是很大。它每次招的人都挺多的,主要是为了保证他想找人做项目 的时候都能够找到人,毕竟大家的时间都不是很宽松。

C:投资银行和咨询公司主要的区别在哪里?

D:很多。首先,做的工作会很不一样。投行不管是在一级市场的部门,还是在二级市场的 部门,都是在跟资本市场打交道。而咨询公司(尤其我们现在所说的咨询公司,其实更多地 是管理咨询公司)它主要是更多地从战略、组织结构、运营等各方面帮客户解决一些问题。 这种工作的不同就导致了它们承接的项目的情况会很不一样。从投资银行的角度来说,一级 市场上基本上是帮客户做上市和并购之类的业务,这样的活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次性的,你 帮它上市了,卖完了股票,这个工作基本上也就结束了。相比之下,在咨询公司里,你可能 会给一个客户做很多次项目,每次都会有一些新的进展,等于说是一个更加长期的合作关系。 作为刚毕业的人的人,进到这两类公司里面,接触到的事情也是比较不一样的。在投行里面, 可能会做很多Financial Model,估值之类的事情,还会做一些pitch book,就是向客户介绍你 的公司怎么怎么的好。在咨询公司里,你可能更多的在Case 上面工作,跟团队一起来帮客 户解决一些问题,做的事情肯定是不局限于Financial Model,会牵涉到很多方面,当然也会 做一些Proposal 去争取客户。

C:在你暑期实习结束的时候,UBS 也给你发了offer,但最后为什么选择了麦肯锡而不是 UBS?

D:影响我最后决定的因素有很多。首先,投行的工作时间可能比咨询公司要长一点。我这 个人,还是比较需要个人生活。麦肯锡是一个非常好的公司,我去面试了以后觉得和那里的 人非常聊得来,觉得工作嘛,找到一个愉快一点的环境还是很重要的。从工作性质上来说, 自己也是更加喜欢General Management 方面的东西,资本市场虽然很exciting,但是我还是 希望我在自己刚刚起步的时候更多的做一些宽泛一点的工作,对各个方面都有一些了解。另 外一个原因是,可能就长期来说,我不一定想在资本市场这块发展。所以我希望我在刚开始的时候把自己的路留得宽一些。

C:Mckinsey 的full-time 申请过程是什么样子的?和投行的有什么区别?

D:分笔试和面试两部分。面试一般是两到三轮,主要形式就是做案例。我没有做过投行的 ull-time 的interview,所以不是特别清楚。据我了解,投行更多的是resume interview,针对 简历上的问题啊,你的个人背景啊,讲讲你的经历之类的。面Mckinsey 的时候,一般简历 问题只会聊一小会儿,然后就开始做case。Case 有很多种,比如Market Entry,Operation, 还有Corporate Finance 等等。每个case 都是one-to-one 的形式。做Case 的时候比较重要的

是逻辑性要强一点,就是说不要想到什么说__说什么,把所有的想法整理一下,放在一个别人比较好理解的框架里,这样会比较好。

C:做咨询这一个行业要求具备一些哪些素质?

D:除了专业知识以外,会需要很强的common sense。咨询做的很多事情,跟你的生活息息 相关,你在生活当中必须有稍微强的一点的商业意识,这是我个人觉得的。因为你在做case的时候,尤其是做那种Market Entry 的case,你很可能需要做一些像market sizing 这样的工

作。比如说北京的鞋子的市场有多大,你就要有一些common sense,比如说北京有多少人, 每个人一年换多少双鞋等等。你会需要做很多的假设,这些假设不能太离谱。太离谱的话会 显得你对生活没有什么观察,缺乏一些商业敏感性。另外,麦肯锡很看重Leadership,还有 就是比较smart 和logical,然后self-driven 还是很重要的,就是自己主动能够做一些事情 啊,比较能够有动力。它还会看你是不是把自己想得比较清楚,为什么选择consulting,为 什么选择到麦肯锡来工作啊,你未来得的发展规划是什么样子的,等等。

C:Mckinsey 一般新进员工的人员构成是什么样子的?是各种专业都有?那么经管专业的大 概能有多少?

D:今年比较特殊,Mckinsey 北京今年招了18 个人,9 个是清华经管的,2 个是北大光华的,剩下7 个是其他专业的。其中有三个是医学类专业的,有协和的医学博士,他们主要是在health care 这个领域。其他的专业也很多,比如电子,环境等等。

C:进入Mckinsey 的第一年一般来说都是干些什么事情呢?

D:我们进入Mckinsey 是叫Business Analyst,简称BA。BA 又分成两种,一种叫General BA, 另一种叫Corporate Finance BA。Corporate Finance 是一个特定的部门,这个部门招的BA 基 本上只要有Corporate Finance 的项目,就会做那些项目,没有项目的时候就是做general 的 事情。General BA 就比较宽泛了,没有任何的特定的行业分配给你,也没有任何的function分配给你,完全是看你想做什么样的项目。在麦肯锡有一个bidding system,它会告诉你最 近马上开始做或正在做的项目有哪些,然后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去bid,然后项目经理会 选择他想要的人。所以你想做什么取决于你进去之后的bid,当然也受到进行的项目的限制。 我觉得这不能说是完全意义上的rotate,但是你可以让你自己在不同的职能和不同的行业之 间rotate。

C:咨询公司的生活节奏如何呢?

D:这个是一个众说纷纭的事情。我听人说BCG 的life style 很好,六点钟就可以下班,但 是我也有看到BCG 的人晚上10 点钟还在office 里面干活。完全是取决于你的项目,假如你

在一个项目上的客户很挑剔,经常要你返返工之类的,那你肯定就要晚回去。假如你的项目 客户合作了很多年,非常的默契,加上如果公司对客户的expectation management 做得很好 的话,相对来说会省力很多。当然不在项目上的时候可以很早回去。内部的人告诉我,我不 知道是不是可靠:以前,晚上12 点钟你在Mckinsey 北京office 里面走一圈,所有的会议室

全是满的,大家都在讨论问题。现在,你12 点钟走一圈,就没有什么人在里面了,办公室 差不多就已经空了。我也知道他们在20xx年x月份的时候,做了一个关于life style 的内

项目,有一个团队专门以McKinsey 自己为客户做了一个项目,然后来研究公司如何能够更 加好地来满足员工的work-life balance 的需求。还是蛮有意思的,在圣诞party 上他们展示 了一下他们的初步成果,是说希望大家以后都能经常回去吃晚饭啦,周末尽量不要加班啦, 当然这些都是美好的愿望。

C:在Mckinsey 里的发展路径大概是什么样子?

D:三年BA,这是固定的program。三年结束之后,你会知道你是不是能够拿到一个B-School Sponsorship。也就是说,假如你表现得比较好的话,公司会拿出一笔钱来资助你去读国外商

学院。申请是你自己的事情,但是你拿到offer 之后,公司会考虑给你这样的一笔sponsorship, 同时会给你一个两年以后的return offer,就是说你B-School 毕业后想回来就可以直接回来。 你读两年的商学院之后,可以选择回来或者不回来,回来的话就可以变成Associate,不回 来的话就必须偿还那笔学费的贷款。Associate 是两年,两年以后就变成Engagement Manager,也就是EM。EM 大概是两年或者三年吧,就变成Associate Principal,就是所谓AP,也就是准Partner 了。EM 能够一个人独立带一个项目,AP 要是跟客户打交道,同时会oversee很多个项目。AP 之上就是Partner 了。

C:你未来的发展规划是什么样子的?

D:我还不是非常确定,看一下三年做下来的情况吧,看看想法上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我现 在的想法是三年之后可能会去读B-School,也有可能先去别的地方做两年再去读B-School。 Mckinsey 有一个很好的地方,就是它的sponsorship 是两年有效的。它给了你之后,你可以 在两年以内用,但不一定要马上用,所以我可能在外面别的地方做一年,试试别的生活,然 后再去读书,读完书以后做什么,那就再说了。

C:你觉得你的优点在哪里?

D:我觉得可能是逻辑性比较强一点吧。做案例的时候,说话不要东打一枪,西打一枪,有 一个比较完整的逻辑框架,别人也容易理解,你也容易把事情说清楚,同时也不容易漏掉什 么。

C:你学习的是会计专业,那么会计专业和金融专业在进入咨询公司和投资银行的领域方面 会有什么不同吗?

D:我个人觉得不管你是学什么专业的,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只是不同的专业背景可能 对你个人素质训练的侧重点不太一样。从会计的角度来说,它可能比较多的训练你的一些 hard skill,你要是进投行部的话,如果是学会计的可能工作起来会省一点心。因为IBD 很多

时候都跟财务报表打交道,如果你把财务报表搞得比较清楚的话,就能把估值模型弄得比较 清楚的话会省掉很多时间,不用补这个课。清华的金融比较特殊,因为它Corporate Finance

讲的不是很多,更多的是在Financial Engineering 这方面,更多的是在产品的估值和产品的 structure 这方面。所以我觉得假如去做Fixed Income 的话,金融的可能会比较有优势。在IBD方面,我个人觉得没有什么区别。

C:你也有很多的international experience,这对你的工作有没有什么帮助?

D:我觉得直接的帮助不太有,但是有一个好处是你走出去了以后会扩大自己的视野,会更 加宽容一点,会更加容易用别人的方式去思考一些问题,更能够接受一些文化上的差异吧, 这个我觉得比较重要。

C:在找工作的时候,用人单位会看重简历上的哪些部分呢?

D:我也不太清楚,没有跟HR 聊过。但是,好像成绩还是蛮重要的,至少Mckinsey 有一 个Manager 跟我说,他觉得在别的东西都很难反映一个人的时候,成绩还是一个值得考虑 的因素。另外一个方面,实习经历也比较重要。一般来说,如果你有一个比较好的暑期实习 的经历的话,能够帮助你过简历关。当然没有的话,也有可能会过简历关,因为full-time面的人会比招实习生的人要多,而且有些人在实习的时候已经拿到offer 了,会有一些open出来。除此以外,学生活动会比较重要。Mckinsey 非常提倡你的leadership,所以它会很关 注你是否在各种场合之下扮演过leader 的角色。

C:现在很多大三的同学也都在找暑期实习,有没有什么经验教训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

D:我那个时候也是投了很多家,除了UBS 之外,别的都把我拒了。我觉得一个很大的经 验教训就是有的时候你需要主动一点。当时,很多公司telephone interview 都没有给。我当 时想认命吧!后来就觉得:为什么不打个电话去问一下啊!有可能争取一下还是有机会的。 因为我也听到过有这样的情况,就是有些人是争取来的,听到了以后还是觉得挺后悔的,应 该还是要去争取一下,这个应该是一个比较大的一个教训。当时找暑期实习的时候,老是没 有offer 也很郁闷的。后来有人跟我说:你要改变你的想法,没有offer 是正常的,拿到拒信

是正常的,拿到offer 是不正常的,然后你心里就会好受了,我想是这样的,心态要好。

C:人在大三的时候就面临选择的压力,本科毕业之后到底是出国,工作还是留在学校里面 读研究生,你能给我们一些这方面的建议吗?

D:选择是很困难的事情,你自己作出了选择,你就要为这个选择负责任。我的感觉是说, 看你以后想做什么,你的长期规划是什么。如果你出国的话,基本上就是走学术路线。假如 你不是非常determined 要做一个PHD 的话,我觉得你本科毕业就出国可能会有点草率。如果是在国内读研究生的话,个人认为有两条出路,一条路是工作,第二条路还是出国。就经 管专业来说,本科就申请出国的话可能会比较困难,尤其是拿PHD 的Program,因为你没有什么research 的经验,很难拿到比较好的offer。在研究生的阶段的话,如果你能够发一点

paper,或者哪怕自己做一点别人没有做过的、比较有意思的有中国特色的研究,可能会对

你的申请比较有帮助,拿到offer 的几率可能会高一点。而且PHD Program 在申请的时候

看重你是不是成熟,研究生可能会更加成熟一点。再一个就是工作,工作的话呢,研究生的 好处就是多了两年,多了两个暑假,你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把你的简历更加充实一点,找工 作的时候能够更加有竞争力一点。

本科毕业直接工作的话,也有很多选择,比如说政府公务员,国企和外企等等。政府和国企 我不太清楚他们会看重什么,但是就外企而言,因为竞争很激烈,简历还是很重要的。积累 工作经验的方式有很多种,不一定是intern,可以是学生工作,也可以是part-time。公司其 实主要是想看你这个人是不是有足够的能力能够独立地应付一些事情,有领导一个团队做一 些事情的潜力,有比较好的自控能力,要比较professional。你必须在你的简历上把这些表 现出来。

总的来说,还是要看你想做什么。如果你想走professor 这条线,那么还是出国读博比较好。 如果想以后在实务界发展的话,比较早的工作,从经管这方面来说,你实业的知识可能会比 理论知识更加快一点,因为所有的practice 被写到书里面至少要一年到两年的时间,也就是 说你现在读到的知识都是一年到两年之前的,都不是first hand information。假如你觉得你自 己还不是想的特别清楚,我个人建议可以读个研,缓冲一下,等于把你做决定的时间往后推 两年,但是并不意味着你可以不做这个决定。只是利用多出来的两年,对自己有更多的了解, 可以想得更加清楚,不要以后后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