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对学优生的教育不容忽视

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对学优生的教育不容忽视

随着课程的改革,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学校里的学优生越来越多,他们不但受到老师的青睐和偏爱,而且受到家长和亲人的娇惯和宠爱,长期笼罩在光荣和优秀的光环之下,所以有多少学优生因此产生了优越感,在待人处世的时候,以自我为中心,对周围的人、事、活动等漠不关心,总是居高临下,目空一切。个别的学优生像温室里的幼苗,在生活中遇到一点困难就哭鼻子,在学习上遇到一些挫折就神情沮丧,甚至听到老师的一句批评的话就寻死觅活。久而久之,也成了“问题”学生。多年来,有很多班主任对好学生的教育感到担忧,甚至困惑。因此,不论教师还是家长都不能忽视对这些孩子的思想教育!

一、平等和尊重,赢得学优生的信赖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很难想象还有什么比由于不公正而产生的情感上的麻木更能摧残儿童的心灵了。”如果班主任对好学生照顾、偏私,对其他学生却不闻不问,甚至居高临下,凛然不可侵犯,必然使所有学生失去公平感,造成感情的压抑和心理的不平衡,挫伤学生学习与要求上进的积极性。有人说:“班主任的爱是博大的爱,他像阳光一样,应洒向每一个角落。”只有尊重每一个学生,公平地把爱和温暖送给每一位学生,学生的心才会融化在师爱中,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找到快乐,愉快地接受教育。

二、观察和引导,做到有的放矢地教育

学优生由于他们成长进步的条件存在差异,在思想上理想上的追

求不一样,决定了他们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在多年的教学活动中,大多数好学生要求上进,学习刻苦,尊重老师,团结同学,能正确地对待和处理在学习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自我修养比较好。班主任在管理教育中要注意引导,帮助他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思想境界不断升华。但还有一些学优生,思想基础不牢固,偏听偏信,骄傲自满,自以为是,看不起其他同学,听不进不同意见。遇到挫折时,又容易片面地分析问题,消极地接受教训,觉得万事皆休,自暴自弃,失去进取的信心。对这类好学生要注意调动积极因素,帮助他们端正争当好学生的动机,引导他们健康发展。

三、管理和教育,必须严格要求

孟子主张教师对学生要严,他说:“大匠诲人,必须规矩。”我的理解是,执教要严并不是说可以简单粗暴,而要严而得当、严而有效。在班级管理中,对所有学生的管理教育首先要像父母一样爱护、赏识学生,要保护其学习、上进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其次,也要站在理性的角度,严格教育每一位学生,尤其对学优生的爱更要以严格为基础,反对放松管理,搞所谓迁就姑息的“爱”。他们有了缺点,必须及时进行帮助教育,如果只是一味地迁就,熟视无睹或不舍得说,不仅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而且会助长他们坏习气的形成与发展。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关心帮助、教育引导,要做到放心不放松,给学优生创建一个良好的自我认知环境,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和进取精神,培养出有个性、有创新精神的新时代的建

设人才。

四、表扬和批评,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班主任在表扬他们时要坚决反对主观臆断,要实事求是,注意分寸,批评时也同样如此。通过观察,绝大多数学优生是能够正确对待荣誉的。但也有部分好学生,当荣誉、赞扬的话接踵而来时,就像走进了一个五颜六色的万花筒,感到头晕目眩、迷失自我,由此沾沾自喜,飘飘然起来,以致荣誉成了这些学生沉重的包袱。要针对他们对荣誉的不同思想反映,积极帮助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荣誉观,鼓励他们把荣誉作为学习进步的新起点,不断进取,向新的高度冲刺。

五、调查和家访,是学优生快乐成长的需要

学生有一半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有些学优生受到家长的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懒惰、固执,因此有必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家长,一起关爱、教育学生。在影响学生、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必须以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为出发点,不能让学生觉得联系家长就是向家长告状。只有选择合理的了解方法来共同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各种优良习惯的形成,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使学生甩掉包袱,无忧无虑、快乐地成长。

六、兴趣和爱好,促使学优生不断完善自我

学优生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据调查显示:学优生一般至少有一项是自己非常喜欢和擅长的兴趣和爱好,如游泳、音乐、绘画、做手工、下棋等。广泛的兴趣爱好培养了好学生较强的好奇心和创造

力,引发他们对生活中新奇事件的兴趣,从而使他们乐于研究新奇事件发生的原因。但好学生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却很有限,如义务劳动、植树、捐款等。因此,班主任要尽可能地让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投身于活动中去,和其他同学融为一体,使好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弥补自己的不足、完善自我,认识到在集体生活中人人都是重要的,培养兴趣和爱好,享受活动的快乐,与同学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取得更高更远的进步。

总之,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在变,教育也随之发生变化。在教育基础改革的今天,中学生的思想工作繁琐复杂、千头万绪。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应及时掌握好学生的思想“脉搏”,随时注意好学生的思想变化,经常开诚布公地与他们促膝交谈,并及时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思想变化,谈心时彼此交心,摆明自己的观点,因势利导,不断树立他们的信心,全方位通力协作,这样才能使班级井井有条,使每一位学优生健康地发展。

(作者单位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城关初级中学)

 

第二篇: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分层教学的思考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分层教学的思考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重庆市望江中学) 巫登荣 400071

随着新课程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教育同行纷纷在此背景下研究教育。笔者在此,也谈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分层教学。高中新课程分层次和模块,的课程模式,是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体现了新课程“以人为本,承认学生的差异性”的教育思想。此外,初中教师在实施初中新课程时,总会遇到“面对素质参次不齐的学生,教师通常根据处于中等水平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往往是顾此失彼,难以达到人人发展提高”的困难。

在高中新课程改革即将全面铺开的背景下,为了在高中教学中贯彻新课程的理念,避免出现“面对素质参次不齐的学生,教师通常根据处于中等水平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往往是顾此失彼,难以达到人人发展提高”的问题,笔者人认为解决的办法就是分层次教学。

一、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

大学毕业以前经常听到人们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他们把教师的教学看作是一桶水(教师)向杯子(学生)里倒水,还这其实反映了我们高中教学的现状:教师在教学时,不管“杯子”的大小——一样的倒水量,“杯子”大的装不满,“杯子”小的装不下;不管“杯子”上是否有盖子——如果有盖子,不打开盖子,水是倒不进去的;不管“杯子”是否是漏的——如果“杯子”是漏的,无论怎样倒,都不可能把水倒满;不管“杯子”口的大小——“杯子”口太小,大部分水还是流到“杯子”外面。这样的教学方式,结果可想而知。 因材施教的原则和可接受性原则告诉我们:教学只有符合学生的个性,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才能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当然,学生不是杯子,不可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还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措施,激发学生的能动性。由此可见,只有正确摸清学生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方面存在的学习差异,并加以归层教学研究,就能全面地解决优等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两难状况,才能在教学中客观有效的满足同一层次学生的个体需求,从而使他们的个性得到最优发展,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把各层次的学生推进到最近发展区,使他们在不同的学习中得到提高。足见在高中新课程改革来临之际,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

二、分层次教学出发点

1、分层教学要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内在学习潜能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而分层教学的实施,更要促进全体同学主动学习的思想意识,努力使全体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到相应层次的学习。对后进生:低起点,多帮助,多鼓励,陪着走;对中等生:定目标,多关注,多激励,领着走;对优等生:寄希望,多指导,重能力,自己走。实践证明,分层教学的实施是有利于激发学生内在学习激能的,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师生紧密配合,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习内驱力得到了进一步培养。

2、分层教学,要使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分层教学的基本策略就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自主、合作学习,挖掘其内在的学习潜能,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以发展提高。为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层次特点确定教学目标或引导学生自认目标,然后分层教学或分层自学,合作研讨,共同进步,在课堂教学上,我们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每位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通过点拨、启发、延伸,把一把适合学生学习的钥匙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打开知识的大门,去开发知识的宝藏,去享受获得知识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例如学生王某,平时上课不认真,对学习不感兴趣,但这个同学化学实验动手能力强,组装仪器、药品

取用等考试成绩优秀的同学都不及他。化学老师为此,再全年级进行了“化学仪器识别、组装大赛” ,他在比赛中获得冠军,他激动地给了化学老师一个拥抱。后来,谁没想到他成了“重大”的研究生。

三、分层教学的实施的办法

(一)我理解的分层教学的涵义

笔者认为分层教学不应局限在一个班内进行,而应在不打烂班集体的前提下,在一个年级内进行。我的实践证明在一个班内进行分层教学,由于学生人数不多,再进行学生的分层分组,有些学科组的学生人数很少,此外,同一学生在不同学科的层次不同,这样给学生的分组带来困难,课程的安排带来不便,同时会造成师资力量的浪费。如果在一个年级内进行分层分组,把各层次组的同一学科的课安排在同一时段,并分别由不同老师在各层次组授课(当然这样就需要本年级同一学科的教师分工合作)。这样的分层教学,既便于分层分组,又利于课程的时间安排,同时不会造成师资的浪费,也有利于同学科教师间的交流。更重要的是绝大部分学生都会有部分学科分在“好班”,另一些学科分在“差班”,这使每个学生都对自己有信心,又明白自己的挑战。

(二)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办法

1、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组

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教师首先必须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了然于胸,这样才能在因材施教中做到有的放矢。在接手新年级时,要用一套难易适中的题目对学生进行测验,然后把测验成绩作为他们分层的依据之一;了解学生此前该学科的比较完整学习情况,把它作为他们分层的第二个依据;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如:家庭教育、性格、毅志等)作为他们分层的第三个依据。依据以上三因素把学生分为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三个层次。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对学生表明,分学科班只是暂时的,每学期通过考核后都会重新分班,并且在学习中途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参加高一层次的学习班。

2、分层备课

分层分班后,教师应根据分工在备课时根据自己所教教学班的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备课。在备课过程中,对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这必须在备课中体现出来。这样在实际的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至于使分层教学留于形式。哪些内容对哪个层次的学生是必须掌握的,哪些内容是只作了解的,对不同小组在作业上有些什么不同的要求等,这些在备课时是必须充分考虑的。同时,采取的教学方式必须是适合该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学法指导也应该是是有效的。

3、分层授课

进行分层教学中极为关键的一环就是对学生实行分层授课。由于是在年级内进行分班,就不存在在同一堂课里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课堂上课,因此,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分层授课时,关键就是能及时掌握学生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式,采取适合该层次学生的教学手段。

4、分层作业

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使不同层次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以发展提高,作业要有针对性,要使学生不同层次的学生能“跳一跳吃得到”。同时作业要把握初级班重基础、中级班重知识、高级班重能力的原则。

5、分层考核和评价

在现阶段考核学生学习效果,测验仍是用得最多的一种方式。这就需要对学生的测验采用侧重点不同的试卷,以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考试过程中都能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都获得成功的喜悦。学生在参加测试时,对部分学生可以采用比较灵活的方式:在测验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选择不同的试卷,即初级班的同学可

以选择中级班(甚至高级班)的试卷,中级班的学生可以选择高级班的试卷,高一层次学生也可以选择低一层次学生的试卷。

此外,对不同层次学生根据各自的不同目标要求进行分层评价。当然,评价不是单就考试结果的,还应有平时作业情况、上课情况、实验情况等。每次综合评价后,初级班中进步较大的同学可以升到中级班,而提中级班退步的同学则降到初级班;而测验后中级班中进步较大的同学可以升到高级班,而提高级班退步的同学则降到中级班。

四、分层次教学的意义

笔者在我班本学科的实践证明采用分层教学之后,教师教得极为轻松,学生也学得愉快,并且各层次学生进步明显。组见分层教学的意义:

1、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样能使每个学生都在课堂上学有所获。尤其兼顾了低差生,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懂,听得明,作业做得会,从而这类学生有学习的信心、兴趣,这便是学习上的一种良性循环。

2、分层分组过程中以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三个层次出现,而不出现差生等词语,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此外,在测验中,某些低一层次的同学能作的好高一层次学生的试题,这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3、由于分层分组的情况随时因学生的成绩而改变,高级班的同学不愿降到中级班去,而中级班的同学又希望能升到高级班来,这样便将竞争体制引入到了教学之中,使得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

在高中新课程改革即将来临的大背景下,要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最大限度的发展,实施分层教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当然我对分层教学也只处在初步实践和理论探索之中,所以以上有不妥之处还望多多指教。希望有更多的同行能加入到分层教学的研究中来。

20xx年x月x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