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山中心小学小班化教育改革试点三年发展规划

双山中心小学小班化教育改革试点三年发展规划

(20xx学年—20xx学年)

第一部分 概况与背景

一、学校基本情况

双山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位于双山街道办事处贺套村,学校占地23200平方米,生均占地33.38平方米,建筑面积5290平方米,绿化面积5600平方米,内部水、电、暖、消防设施一应俱全。学校设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音乐室、舞蹈室、电子琴室等十多口功能室,都达到山东省一类标准。学校图书室有图书15400余册,面向学生全面开放,以班级为单位借阅。学校订有报刊杂志90种,教参工具书176种,能满足教师的教学需要,为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学区东面是8600平方米的高标准塑胶跑道操场,设施齐全,总计投资230多万元,看台可容纳1500名学生观看比赛,是我校优秀教育资源的又一亮点。

我校现有17个教学班,在校生768人。教师53人,专任教师49人,学历达标率为100%。在教育系统举办的优质课评选中,我校先后有10人获得章丘市优质课一等奖,有4人获济南市优质课一等奖,有8人分别荣获“章丘市优秀教师”和“教学能手”,有章丘市级、济南市级“骨干教师”7人。先后有12人获章丘市教师素质大赛一、二等奖。同时,学校被确定为济南市古诗文诵读实验基地,先后荣获济南市绿色学校、山东省绿色学校、章丘市规范化学校、章丘市素质教育先进学校、教书育人先进单位、济南市文明单位、“十一五”课题研究基地(有两个课题已在我校立项),先后四年被评为市素质教育先进学校,20xx年英语组、体育组被评为“济南市优秀教研组”。

几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学校发展为中心,以教师发展为基础,以学生发展为目的”的办学宗旨,走“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路子,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学校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极大丰富了师生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先后与建工学院和经济学院合作成为两所大学的社会实践基地,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提高了学校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二、学校开展小班化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1、优势条件

(1)学校有一支有思想、有干劲、有活力的教师队伍,他们敬业、有爱心,事业心和责任强,其中不乏业务骨干教师。广大教师通过课程改革实验,特别是通过近两年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制订与实施、片区教研活动和城乡联盟办学,教育行为有了较大转变,科研意识普遍增强,为实施小班化教育提供了支撑。

(2)学校教育资源配置齐全,教学设施现代,为使学生享受优质教育、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供了必要的硬件环境,也为实施小班化教育奠定了基础。而且学校生均占地面积较大,学生活动场地宽裕,有利于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开展小班化教育教学活动。

2、主要问题和不足

(1)教师理念滞后。部分教师传统教育思想根深蒂固,他们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方式、教学策略同小班化教育理念仍有较大差距,“穿新鞋、走老

路”仍很普遍,制约着小班化教育改革的大力推进。因此,转变教师观念是学校开展小班化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

(2)实验经费制约。创设小班教育环境、增配一定教学设备、进行多样师资培训、开展小班课题研究等都需要一定的经费保证。但在目前学校学生数减少、生均公用经费紧张条件下,很难优先保证开展小班化实验所需的物质与经费。

(3)专业引领缺乏。学校名优教师少,骨干教师流失现象严重,教师队伍不够稳定。而且部分教师缺乏忧患意识和专业成长的内驱力,青年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特色不明显,不利于教师专业成长和整体素质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小班化教育的推进。

第二部分 理念和目标

一、核心理念: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创设和谐愉悦的小班化教育环境,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力求通过三年的努力,促使每一位学生学业质量提高、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并努力形成我校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促使教师自我发展和学校内涵提升。

2、具体目标

(1)探索、实践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及方法,加强自主、合作学习和个别化指导,注重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效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2)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使小班化教室的教育资源、环境布置彰显育人功能。

(3)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交往空间,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开放式的教育环境,建设和谐的校园和温馨的班级文化。

(4)探索小班化情景下的有效教学模式,提高小班学生的综合素养,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特别是后30%学生的个性成长。

第三部分 策略和措施

一、转变观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小班化教育是我校继行为教育特色创建、城乡联盟办学后又一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办学品位的重要举措。它不仅仅是人数的减少,更重要的是教育方式和方法的改变、教师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因此,在大班化传统教育根深蒂固前提下,要切实搞好小班化教育试点工作,首先就必须转变全体教师观念,端正认识,树立新教学观、师生观、质量观和人才观,用新的教学理念和学习理论指导教学。

在充分调查、分析基础上,制定学校小班化教育总体规划,遵循“整体规划、分步实施,试点先行、层层推进”的办法,全面指导、落实小班化教育的实施。建立小班化教育学习研究制度,每月x日定期进行专题研讨,分析情况,交流经验,学习理论,及时发现和解决小班化教育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积极探索与小班化教育改革相适应的教育模式改革。

二、加强学习,积极开展专题培训

加强小班化教育理论学习,明确开展小班化教育的意义,强化“用读书的厚度提升研究的高度”意识,激励教师自主学习,大力转变教师的教学思想和观念。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业务学习、专题论坛、课题研究、课例展示、经验交流等校本培训活动,力求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充分认识小班化教育的基本特征和内涵,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和小班化教育的实施能力。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交流合作。适时邀请专家来校进行小班化教育教学的指导,组织教师走出去观摩学习,拓展视野,提高认识。

积极开展课题研究,着重围绕教育办《小班化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课题构建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三年中,充分发挥教研组、小班化任科教师,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深化小班化教育改革。

三、营造氛围,大力改善教育环境

优化学生的学习空间。班级环境布置力求突出小班化教育的特点,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课桌椅排列、墙面布置、教育设备安置、学生作业壁柜都能“说话”,使班级成为师生共做、共学、共享、共赏的乐园、家园。

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积极创设宽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师民主平等意识,尊重每个学生,营造温馨气氛。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力,在班级的文化建设上,张扬教师和学生个性,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关爱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所得所成,努力培养更多不同层次的、全面发展的学生。

四、注重实效,构建新颖德育体系

建设班级文化,优化育人氛围。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评比活动,创设积极向上、富有激励与人文关怀的小班文化环境氛围,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制订具体的班级文化建设的考评方案。每学期对班级文化建设总体进行一次全方位的评比。鼓励学生制作自己的“成长记录”,把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点滴摘记下来,激励自己,超越自我。

营造书香校园,创建书香班级。开展“创建书香校园,共享读书乐趣”活动,举行班级经典诵读比赛、读书主题班会、书香班级与学生“阅读之星”评比、优秀读书笔记展览等,让书香飘满校园,让读书成为校园一道亮丽风景线。

实施自主德育,开展体验式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工作,促进学生自我管理。引导学生自我分析,帮助学生自我反思。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促进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发展。充分发挥学生参与德育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健康心理。

五、关注课堂,强化教学常规管理

学校制订小班化教学常规要求,努力构建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

备课:教学目标要求分层,教学重点突出,难点分散,坡度合理;教学方法和手段恰当,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有针对学生的不同要求;分层次精心设计练习,落实到人,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每堂课后有针对性的教学反思;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创设最佳空间形态,有课桌排放图示。在备教材的基础上,重点备学生(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潜力),还要备教学

实施空间组合变换(如桌椅排列、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位置的变化及互动轨迹)等。

上课:实施个别化教育,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采用“关心、赞赏、激励”的教学用语,营造温馨氛围;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得到“阳光普照”,使小班的课堂通过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式,努力呈现“六多”现象:学生发言的人数多、实践时间多、合作机会多、接受的个别辅导多、获取的反馈信息

多、得到的认可和欣赏多。

作业:要求以生为本,面向全体,分层实施,总量适当,难度适中,循序渐进,使学生在作业中得到个性发展,体验成功与快乐。调控难度,分层设计,根据学生实际能力选取基础性作业题,强化后30%学生基础,提高学习信心;提倡“二次批改”,主要学科每周“二次批改”至少2次。对后30%学生的作业要面批,帮助他们分析得失原因。改正错误,鼓励进步。建立后30%学生作业记录本和“错题集”。作业评价恰当,提倡使用激励性作业批语。

六、多元评价,张扬学生个性

小班化教育需要个性化的评价,以多元评价来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要结合学校近年来正开展的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和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行动计划两项自主性发展项目,努力构建科学的、简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小班化评价体系,包括小班化课堂教学评价、教师发展性评价、学生发展性评价,拓展和深化小班化教育的研究,进一步提高小班化教育实效性。

改变原来注重评价学生知识掌握,而较少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做法,确立全面、正确、客观的评价体系,把教师评价、学生相互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通过小组评价法、鼓励评价法、个案评价法、形象评价法、等级评价法等多种评价,让学生喜欢自己、喜欢他人、喜欢班集体,在小班这方欢乐而充满活力的小天地里茁壮成长。

第四部分 保障机制

一、组织保障

为保障小班化教育的顺利实施,学校成立小班化教育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小班化试点工作,具体负责“三年规划”的整体推进。各分管领导、处室、教研组、教师具体落实,根据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负责本规划的全程实施和管理,努力做到团结协作、分工明确、条理清晰。

二、经费保障

鉴于我校办学经费紧张,迫切希望上级各部门能结合小班化教育改革的实际需要,优先保证实验经费,在师资培训、课题研究、小班化教学环境建设、学生活动设施配备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加大小班化教育的资金投入,为小班化教育的优质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保障小班化教育教学的需要。

三、师资保障

实施小班化教育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观念的转变和师生交往新模式的构建。但目前学校还缺少一支能适应小班化教育需要的师资队伍。因此,一方面,学校将创设教师学习、探索、研究和展示的平台,为教师提供轻松、愉悦的环境,激励教师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另一方面,也迫切希望上级相关部门及时进行专业指导、理论培训,更新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和理论水平,指导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分析、解决各类问题,及时反思,总结。

章丘市双山街道中心小学

20xx.3

 

第二篇:平圩中心学校小班化教育改革实验工作小结

平圩中心学校小班化教育改革实验工作小结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近年来学生随父母外出就读和选择名校的人数日益增多。农村学校学生的数量急剧减少,小班化教学就自然形成。目前,我校被确立为 “小班化”教育试点学校。我校一直努力在探索实施“小班化”,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转变教育观念

小班化教育教学,不少人认为就是“班额小”。通过不断学习,我们认识到:小班化教育是教育思想的转变和教育观念的更新,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场深刻变革。所谓“小班化”教育即在一定的教育价值论支配下实施小班教育的过程。即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指导下,运用适合小班教育的教育教学内容、方法、技术等,通过教与学的互动交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实现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的过程。新课程改革热切呼唤“小班化”教育教学。

二、具体实施过程

(一) 成立组织机构

为了确保“小班化” 教育改革实验工作落到实处,我校特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小班化” 教育改革实验工作领导小组,以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为组长的业务指导组,由教导处具体实施。

(二)具体工作

1、以小组和个别化教学为主

小班化教育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得到“阳光普照”成为可能,小组教学和个别化辅导,是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的灵魂。我校通过小组教学,努力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精心设计教法,引导小组主动探求,让学生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小组形式只是为合作学习提供了一种可演变的前提条件,但小组建立起来以后,怎么有效运作呢?

这需要在实践中摸索。

2、因材施教,注重个别辅导

我校要求各位教师根据统一的教学目标,针对不同的层次的学生按自己的不同要求,可进行有选择性的学习,教师必须提供让学生选择的条件和机会。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教师讲授新课时,通过分层提问和练习,小组学习,进行训练与巩固。努力做到优等生学生吃得饱,中等生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学困生也能消化得了。

3.作业要求

小班化教育提倡作业的多样化、选择性和弹性制;提倡让学生参与作业批改,师生把作业的自批、互批和面批既作为一次再教学的过程,也作为能力培养和学法掌握的过程。

根据我校生源的实际情况,教师作业的布置应分为几个层次,并明确布置给三个层次的学生,避免“吃不饱”或“撑死”的状况,当然,重点是教师的指导和点拨作用,对个别学生在选择作业时“求其易,舍其难”的现象进行干预并指导,鼓励那些跳一跳摘桃子的可贵行为,促进学生的提高发展,减少了教学的无效劳动,同时,可以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4.质量检测

质量检测是课堂教学组织的基本环节,它的目的,既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目标达到度的衡量,又是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平台,我校要求质量检测,注重考评的多元化,不仅仅考察学生对认知的掌握程度,同时注重考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力和学法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教师为每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及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

以上只是我校的一些粗浅的做法,下面我想说说在小班额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困惑:

困惑一:随着上级下发的作息时间规定,加上“”大课间“活动,课外作业也做了相应的规定,那么在这有限的一天时间内,老师在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减负增效”,如何做好科学育人,落实素质教育呢?

困惑二:新的形势下要求学生各种素质全面发展,然而根据学校的硬件设施及专业教师的缺失等条件限制,有些课程根本无法实施。

本学年我校将立足自身实际,依托“小班化”教学优势,更好地实施“有效教学”,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学质量。

平圩中心学校

20xx.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