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师德手册读后感

读《中国师德手册》有感

桐乡第六中学 沈炯

读了《中国师德手册》让我感悟到: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同样一个没有师德的教师也就不成为教师了。在看了《中国师德手册》后,让我对师德有了更深的思考。

爱是师德的核心,是师德的灵魂。书中有很多鲜活的例子,讲诉了他们如何用爱成为了一个有师德的人们教师。近代教育家夏丏尊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乃宽容,爱乃信任,爱乃赏识,爱乃理解。有容乃大,用爱去宽容每一位学生,营造一个爱的“大家庭”,打破“只要范错误,就会受批评”的思维定势,用爱去感化犯错的学生,让他们主动意识到错误,愿意发自内心地改变自我,化“要我这么做”为“我要这么做”。除了宽容之外还应对学生充满信任,有了老师的信任,学生更会对自身充满信心。每一人都希望受到别人的赏识和赞美,同样的学生更不会例外,他们都喜欢被赏识,被赞美,肯定学生的某些闪光点,有利于激励学生的成长,但是也不能为了迎合学生的喜好而一味地赞美,忽略了学生的不足,这无异于扼杀学生的未来。任何的爱都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应转变自己高高在上的专制作风,懂得换位思考,在做任何一个决定的时候多为孩子考虑,不要为了达到自己理想化的教学效果而把一些措施强加于学生,这样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反弹心理。

有人说教师起的比鸡早,干的比牛多,睡的比狗晚;有人说教师职业稳定,工作轻松;也有人说当了教师饿不死,也富不了……作为教师我们应怎么远离这些形形色色的影响——不要抱怨,要“甘于平淡”。我是一名幼儿园教师按时的上班和下班,工作中并没有他们所说的那么轻松,我相信每个行业中都有各自不一样的任务和不容易,爱了这个行业,也就觉得工作室快乐的,俗话说“非淡泊无以致远”,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心情调节到最佳的状态来继续这平凡而伟大的工作呢?甘于平淡吧!最快乐的不是一味地追求平庸,更不是追求富有的物质生活,而是甘于平淡。教师应把这一职业看成是一种责任,正如《我的青春谁做主》中方宇所说的“责任是一种你别无选择的目标,必须努力实现它,责任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让你永远有努力的勇气和劲头。”只有真正把教师这一职业看成是一种责任,才能真正的甘于寂寞,甘于平淡,投入到工作中了才感觉这天过的是那么的充实。

“活到老学到老”,学生要学习知识,同样的教师也需要学习知识。所以师德的一个重要部分便是不断超越——提升高超业务素质。教师不光要对学生负责,同事也要对自己负责。教育永远是一个开创的事业,教师永远是一个前进的职业。

不学无术,不进则退,这些道理人人知道,当代社会知识更新飞快,要对学生负责就得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不能一刻不学习、不更新自我的知识结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否则就会成为名副其实的“老”师——观念老土、知识过时的“老”师。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虚,没有精神财富的储备。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师德只有理论不行,更要在实践中体现出来并对学生起到正面教育作用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本质上是品格教育,教师就是这种教育的实行者,她必须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帮助和塑造学生的人格,使其对社会有用。”教师应该努力地通过师德来润泽人心,塑造和谐的人格,构建和谐的社会。

 

第二篇:中国式谈判读后感

<<中国式谈判>>读后感

——谈判桌上如何出牌?如何守住自己的谈判底线?

——影响谈判成功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谈判桌上的战术机关你都了解吗?

——为什么西方的谈判技巧使用起来总是那么别扭?

——在中国,究竟该如何与商业合作伙伴进行谈判?

想知道这些就要跟我一起来拜读一下刘老师的<<中国式谈判>>一书,刘必荣,福建福州人,19xx年生于台北,亚洲顶级谈判专家,台湾政治大学外交系学士、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关系硕士、弗吉尼亚大学国际关系博士。现任东吴大学政治系教授、和风谈判学院主持人。

刘老师从事谈判研究至今长达二十余年。从19xx年开始,他就为各大企业进行谈判培训,并为海基会、台湾地区政经部门定期讲授谈判技巧课程。其谈判课程颇受两岸企业界人士的推崇,并且经常往来于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进行谈判培训。著有十余本谈判专著。很多知名企业都把刘教授的课程作为主管晋升的必修课程。服务过的知名企业包括微软、摩托罗拉、IBM、惠普、戴尔、麦当劳、肯德基、统一集团、雅芳等。

<<中国式谈判>>一书汲取刘老师30余年谈判和培训经验的精华,是为中国商务人士量身打造而成的;概述更是一度荣膺中国移动、微软、摩托罗拉、肯德基等众多世界500强企业主管人员的晋升课程。

刘必荣教授将谈判技巧与中国人的谈判心理、思维特点和行事习惯完美结合,能够帮助读者快速看透谈判桌上和桌下的各种规则,掌握中国人谈判中的各种战术机关及说服技巧,从而在实际谈判中挥洒自如,游刃有余。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中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各种经济组织之间的商业合作往来变得日益频繁。在商业活动中,为了达到某种经济目的,双方或者多方当事人决定在一起进行相互沟通和磋商,如果能够在具体条件上达成一致,则会进行下一步的具体商业合作。我们把这种发生在经济组织之间、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相互进行沟通和磋商的活动称之为商业谈判。商业谈判是“一个过程,谈判双方或者多方通过这一过程商讨交换货物和服务并尽力就交换条件达成一致意见。谈判的主要内容包括价格、条件、运输、质量、服务和培训等”。

国内学者大都采用了描述性的方法。如陈德湖等人阐述了如何进行成功的商业谈判,他们认为,要确定平等、互惠的商业谈判方针,充分收集资料,精心选择谈判人员,制定明确的谈判目标,并在谈判中恰当地运用谈判策略等。马彦丽强调在商业谈判中要善于利用心理因素来谋求最大的谈判利润。王信海主要就商业谈判中的让步问题进行了专门阐述,指出在商业谈判的交锋过程中,为了取得谈判的成功,双方应学会在适当时候做出适当的让步。贺建军具体地阐述了许多商业谈判的技巧和策略,如先易后难、声东击西、旁敲侧击等。总的来说,国内关于商业谈判的相关研究侧重于对商业谈判技巧的具体分析,缺乏对中国商业谈判行为的定性或定量研究。 国外文献对商业谈判行为的分析比较全面。除了关于商业谈判的综述性文字描述之外,一些国外学者也对不同国家的谈判行为进行了量化分析。他们主要关注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的商业谈判行为。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的商业谈判行为也受到国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而刘老师更多的是用生动的语言和案例让我们对商务谈判的精髓感同身受…他在书中写道…谈判,有一半是靠唬的。有一次,我坐出租车,司机师傅跟我说:“ 这个世界就是你唬我,我唬你。”他说的有一半是对的。那么,到底什么叫“唬”呢?两车狭路相逢,谁也不肯让,你可以用林肯的方法胜出。林肯那个时代,他的车子当然不是汽车,而是马车,马车

跟马车狭路相逢,谁也不肯让,林肯就站起来了。林肯长得又高又丑,他一站起来,灯光下影子拉得很长。林肯跟对方说:“你让不让?”对方一看,这人这么勇猛,打不过,忙说:“让。”后来错车错到旁边的时候,对方越想越不服气,问林肯:“刚刚如果我不让,你准备怎么样?”林肯说:“不怎么样,你不让我让。”由此可见,谈判有一半是靠“唬”的。

20xx年x月份,我到上海浦东去给一家移动通信公司上课。这家公司是做电话的,它的亚太区主管选定了一家做手机托架的公司欲订货,但这家公司很牛气,死活不降价。该公司的采购部经理跟那个做手机托架公司的负责人在电话里说:“你不降价,还那么牛气,你能赶上我交货的期限吗?” 对方说:“我当然能赶上了,你们亚太区选定我以后,我模也开了,料也进了,我20万元人民币都投进去了,我就等着你单子一来马上生产,我能生产不出来吗?” 这个采购部经理说:“这样子啊,对不起,我不要了!” 对方显然有些着急:“不要了,你们亚太区选定的怎么能不要呢?” 采购部经理不慌不忙地说:“你没搞清情况,亚太区定的是规格,我谈的是价格。如果他规格、价格都谈妥了,那我还做什么呢?你的东西,如果在我能接受的范围之内,我当然可以买你的。但你开的价格超过了我预算的限制,我可以不买你的。”说完,“啪”地把电话挂了。

过了10分钟,对方就把电话打过来了:“好了,那就照您刚才谈的价钱吧。” 这个采购经理跟我说:“老师,我算准他会打来的。我套他的话,知道他20万元人民币都投进去了,他能跟我熬吗?我赌他熬不下去,所以逼他。最后,他让步了。” 我问:“那如果他后来没有把电话打过来呢?” 他笑了笑说:“那我就给他打去。因为我真的很需要!”所以说,大公司欺负小公司,很多是靠唬的。

这种斗智斗勇都还只是冰山一角,整本书通读下来不难总结出中国商业谈判的八个要素:关系、中间人、社会等级、人际和谐、整体观念、面子等。中国商业文化由中国国情、儒家文化和中国计三维构成,谈判前需要层层机关审批,双方首先建立信任关系,然后进入谈判状态,谈判之后有许多后续工作仍然需要继续谈判,会签订一系列补充合同。且中国人注重关系、和谐,讲究等级,商业谈判会涉及社会上的方方面面,非常复杂;西方人的谈判行为比较程序化,商业谈判是公司之间的行为,不需要建立复杂的关系。

无论是在国内谈判,还是在跨国谈判中,中国的商业谈判者作为买方都采用了解决相互问题倾向的策略中国谈判者的谈判策略更注重竞争,但如果谈判一方采取策略,会积极影响另一方采取同样的策略,也会积极影响另一方的谈判利润。中国商业谈判者采取解决相互问题倾向的策略有利于谈判对手利润的提高和对谈判结果满意度的提高;同时,如果一方采取解决相互问题倾向的谈判策略会促使谈判对手采取同样的策略。最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商业谈判者的个人魅力会积极影响谈判对手对谈判结果的满意度。

从书中的各个案例所总结出来的道理有助于人们了解商业谈判的技巧、中国商业谈判的真实情况以及中国商业谈判行为跟国外商业谈判行为的区别。不但对现实中的谈判者具有指导意义,也为未来相关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但这些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国内关于商业谈判行为的量化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方法大都采用了描述性方法,侧重于对具体的商务谈判技巧的分析,缺乏以中国商业谈判的真实数据作为研究对象的相关量化分析。

不过我坚信在不远的未来中国的商务谈判也能日臻完善,逐渐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商务谈判之路,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