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 官 传 序(整理精校版)

伶 官 传 序

必修教案

0428 17:56 ::

伶 官 传 序

[教学目标 ]

1. 盛衰成败在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2. 筛选主要观点,论据,论证的信息能力。

3.掌握词类活用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

先提出论点,然后运用事例,步步深入论证的方法。

[教学难点 ]

对名句的理解。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 :

今天我们学习欧阳修的作品,《伶官传序》。欧阳修不但是文学家,他还是一位史学家。他著有两部史书,一部是与人合编的《新唐书》,一部是《新五代史》。是二十四史之一。今天我们学习《新五代史》中《伶官传》。清代文学家沈德潜认为本文 “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对本文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品味一下这篇文章。

二、释题:

师:伶,乐工,艺人。伶官,乐工作了官。《伶官传》记叙了五代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乱政误国的史实。庄宗喜好音乐戏曲,宠爱伶人,封许多伶人做了官,这些伶官出入朝廷,作威作福,使朝政日坏,后发生暴乱,伶官郭从谦带人围困庄宗并将他乱箭射死,李克用谪亲子孙全被诛杀。本文就是基于这样的史实而写的序。

三、 范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3分钟)

要求: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思考本文体裁。

学生质疑。师答疑,或请学习较好的学生帮助答疑。

四、 讲析课文:

(一) 通过刚才的阅读,请同学们判断一下本文的体裁?

本文是一篇史论。

(二)思考。本文的论点是什么:用课文的原话回答。

明确: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或答“忧劳??”

问:找学生翻译此句。

用现代汉语概括这一句话。

明确:盛衰在于人事。

(三)由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可以推知本文将运用什么论证方法?立论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例证法“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A、概括:庄宗李存勖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

强调:写史论一般都要使用例证法,以论带史,以史证论。

B、如果我们不看下文,推想一下接下来应该写什么内宾呢?

明确:写庄宗如何得天下,写庄宗如何失天下的内容。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是如果写的。

(四)读课文二三段及注释,筛选下列信息:

师:庄宗李存勖父亲晋王李克用去世时是9xx年,课下注释中还有三处时间9xx年,9xx年,9xx年,参看注释,回答,在这几年里,在李存勖身上发生了什么事。请同学们用课文中的话概括。(边讲边译,将翻译融入讲析中) 明确:

9xx年,“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受三矢,继父遗命。三支箭分别代表他的三个仇敌,一个是梁,一个是燕,一个是契丹。

9xx年,灭燕,“系燕父子以组。”

9xx年,灭梁,“函梁君臣之首”,建立后唐。翻译,强调“函”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作动词,译为“用木匣子装??”

9xx年,后唐亡,“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五)师:庄宗得天下用了十几年的时间,而失天下只有三年,认为庄宗的“盛”是由于什么原因,“衰”又是由于什么原因呢?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 明确:“盛”——“忧劳可以兴国”

“衰”——“逸豫可以亡身” 。

并翻译。强调“兴”“亡”使动用法。

(六)课文是如何表现他的“忧劳”的呢?

明确:“其后用兵则遗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A问:为什么每次出师征战都要“负而前驱”,用三支箭激励自己,表明其复报的决心和意志。

B师问:这段记叙写得较细,有何作用?

明确:目的是说他的成功与其不断的努力分不开。那么这里突出强调了“人事”的作用。

(八)这一极盛到极衰,运用了什么写法?

明确:对比的论证方法。

A找出课文中运用对比进行论证的部分。

明确:第三段的前两个大句子,和第四段开头两个句子。

B读这两个句子,体会一扬一抑的写法。读出语气,一赞一叹。

(九)由这一极盛到极衰,在感叹之余发出这样的疑问:“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此句话是什么意思?翻译。

前一句是反问句,意思与字面相反,意为“不是得之难而失之易”。重点句是哪句呢?第二句,意为“还是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回应论点。强调“抑”,“本”字义。

此句为对句,又用了正反对比,句式工整,读之有节奏感。

(十)小结:采用对比论证(极盛与极衰)和例证法(李存勖的成败)。 (十一)学生齐读第四段,第四段进一步论证了论点。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哉?”翻译。结尾一句,以问句结束有何作用?

明确:引人深思,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兴的治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启发人们通过历史看到现实,告诫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

五、总结:

全文围绕“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一句来谈,因此这句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六、 文是从序文的角度命题的,《六国论》《过秦论》是从史论的角度命题的,如果也从史论的角度给本文命题,而且也有一个“论”字,怎样改好? 如:《兴亡论》等。

七、品语言并读课文。

本文的语言最突出的特色是抑扬顿挫的笔法。以第三段为例,本段文字句式上有问句,有叹句,有骈句,有散句,有长句,有短句,读起来就有了抑扬顿挫的效果。从内容上看前一个大句子写的是“盛”后一个大句子写的是“衰”,读是注意语气。 问句读上扬调,叹句读下降调。

并做示范性诵读。教师给予补充纠正。

八、背诵第三段。

 

第二篇:《赤壁赋》导学案(整理精校版)

《赤壁赋》导学案

必修教案

0218 09:50 ::

《赤壁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1、2自然段,掌握文中重要的字、词、句。

2、整体感知的情感变化。

【重点难点】

重点:诵读全文。

难点: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

【学法指导】

诵读感悟 合作探究

【预习测查】

1、及写作背景

苏轼(1037-1101),北宋(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与父洵弟辙,合称

“ ”。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苏轼才

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均

有独到成就。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词于风格、体制上皆有创变,清雄旷放之作尤新人耳目,词开豪

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著名的诗词有《念奴娇赤壁怀古》、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赤壁赋》等。著有《东坡乐府》。

10xx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在这里,他经常来赤

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xx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

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

的报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

娇赤壁怀古》。这年x月x日和七月x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

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

《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2、文体

“赋”的名称最早见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篇》,到汉代形成

特定的体制。 “赋”着力于铺陈事物,较多地选用散文化的句式。

赋体经历了长期演变的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影响下,赋

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

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像杜牧的《阿

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都是文赋的佳作。

3. 生字注音标调

(1)壬戌( ) (2)举酒属( )客

(3)歌窈窕( ) 之章 (4) 冯( )虚御风桂棹( )

(5)倚歌而和( )之 (6)愀( )然

(7)舳舻( ) (8)山川相缪( ) (9)酾

( )酒 (10)横槊( ) (11)渔樵

( ) (12)江渚( ) (13)匏( )樽

(14)蜉蝣( )

(15)扁( )舟 (16)扣舷( ) (17)

狼藉( ) (18)枕藉( )

(19) 嫠( )妇 (20)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 )

(21)少( )焉

【课文解读、探究】

1、朗读全文,根据注释解释全文的意思。(在书上作记

号)

朗读指导:

(1)读出重音。如“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动

词重读;“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

明月而长终”,韵字重读;“而今安在哉”“而又何羡乎”疑问词

重读。

(2)读出节奏。如: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盖将/

自其变者//而观之。

(3)读出气势。如“方其破荆洲,下东陵,顺流而东也,

(停顿较小语速较快)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节拍一致,语速舒缓)固一世之雄也,(停顿较大气势豪迈)而

今安在哉?(情感急转缓慢低沉)。

(4)读出情感。如:“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

章”,何其乐也。“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何其悲

哉。“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吾与子所共适”,何其旷

达。“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又何其洒脱。读者细

心体悟词语的抑扬顿挫,文句的舒缓轻重。

2.、朗读1、2自然段,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和句子。

重点词语

(1)既望( ) (2)水波

不兴( )

(3) 举酒属客( ) (4)少焉( )

(5)白露横江( ) (6)纵一

苇之所如( )

(7)冯虚御风( ) (8)桂棹

兮兰桨( )

(9)渺渺兮予怀( ) (10) 泣孤舟之嫠妇( )

重要句子

(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2)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3)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4)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

绝如缕。

(5)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诵读全文,整体感知的情感变化。

4、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美在何处?试用自己的话描述苏

轼笔下的月下之景。

5、文章第二段的感情从乐到悲,悲从何来?

【当堂检测】默写下列句子

(1)举酒属客, , 。少

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 ; ,羽化而登仙。

(3)其声呜呜

然, 。

【作业布置】 1. 背诵、翻译I、2自然段;做练习册的随堂作

业。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重点学习第3自然段,感悟泛舟赤壁时流露的情怀。

2、分析体味情感从乐到悲的深刻原因。

【重点难点】

品味感悟苏轼“乐”与“悲”矛盾的情感世界,分析情感从乐到悲的深刻原因。

【学习方法】品读鉴赏 合作探究

【预习检测】

抽几生分别翻译课文的第1、2自然段。

【知识链接】

嘉祐六年(1061)通过制科考试后,步入仕途,由于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先后出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州。元丰二年(1079),被政敌以诽谤新政罪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何谓“乌台诗案” 宋神宗在熙宁年间(1068 ~1077)重用王安石变法,变法失利后,又在元丰年间(1078 ~1085)从事改制。就在变法到改制的转折关头即元丰二年(10xx年)发生了文字狱。御史中丞李定、何正臣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语句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苏轼的诗歌确实有些讥刺时政,包括变法过程中的问题。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案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神宗死后,旧党执政,苏轼奉召回京,官至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又因反对司马光等人尽废新法,开罪旧党,先后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哲宗亲政后,新党复起,又先后被贬到惠州(广东惠州市)、儋州(今海南省)。建中靖国元年(1101)徽宗即位,内迁,病死于常州。

苏轼为人耿直敢言,才华超众,豪放旷达,随缘自适,善谐谑,极富个性。他的思想以儒家为主,但老庄哲学和释道思想在遭迫害后相当浓重。政治上主张“渐变”和“人治”,虽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但始终关心国计民生,在各地方任上政绩斐然。

【文本解读、探究】

一、 初步感受苏轼泛舟赤壁的情感,上节课我们疏通文意后,你觉得在赤壁泛舟时的感受如何?

二、品读鉴赏,感悟苏轼的精神世界。

(一)品味美景之“乐”

1、刚开始时是快乐的,那么快乐的原因是什么?

2、鉴赏第一段中的景物描写。

(1)这些景物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这些描写衬托出怎样的心理世界和精神追求?

(二)感悟人生之“悲”

1、“悲”又从何而来?

2、所唱的歌表达的是怎么样的情感呢?(反复诵读品味歌词,联系人生经历)

3、诵读第二段描写箫声的语句。箫声有什么特点?采用了怎样的写法?

4、“如怨如慕”中的“慕”怎么理解?呼应歌词中的那一句?

5、引用“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诗句,并想起了曹操,表达了“客”怎样的心理感受?

6、第三段除了由历史人物间接表达出心中的“悲”之外,还直接抒发了自己心中的悲情,请找出并诵读。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第4、5自然段,感受苏轼在人生失意时的豁达心胸。

2、理清的情感变化,体会情、景、理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重点难点】

1、感受苏轼在人生失意时的豁达心胸。

2、理清的情感变化,体会情、景、理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习方法】品味感悟 合作探究

【预习检测】

抽生翻译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

【文本探究】

领悟胸怀之“乐”

1、苏轼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的?

2、怎么理解“物与我皆无尽也”?

3、明白了这些道理之后,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体现了怎样的胸怀?

【达标训练】

当堂翻译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

【作业布置】

1. 反复诵读,背诵全文。

2. 笔做练习册的随堂作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