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若干问题思考

关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若干问题思考

【摘要】对我国高校中的形势与政策课进行研究,对涉及该课程的若干问题进行思考,其中主要包括三块内容,即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基本认识,形势与政策课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以及形势与政策课建设模式的相关研究。本文通过对上述三个方面的研究,以期能够对形势与政策课今后的顺利开展做出一点绵薄贡献。

【关键词】形势政策思考

形势与政策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性通常被人们所忽视,形势与政策课往往处于一个被人忽视的地位。组织形式、师资团队、教材教辅这些方面和其他课程比较而言通常不尽如人意。虽然如此,但却无法否认形势与政策课地位的特殊和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基本认识

形势与政策课的讲授内容一般分为国内和国外两个部分,不仅讲授国内大事,同时兼顾国际局势。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首先关注的是目前当下国内外的热点和重点,这是讲的形势。形势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1 客观性,即形势的存在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既然是客观存在,则我们只能去理解和适应当前形势。这也是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第一步要求。2 复杂性,国内外局势的产生和发展往往都不是某一个事件和原因导致的。通常是各方面的原因综合产生,因此我们在教授形势与政策课的过程中,针对某一个个别的国内外热点或事件,应该充分利用联系的观点来看问题。在讲授一

个事件的同时不能把他孤立起来看待,而应该放到事件背后的整个大环境中来看待,这样才是一个科学的态度和观点,这一点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3 变化性,国内外局势是在一刻不停的变化着的,面对变化无常的局势,我们应该有足够的准备和预期,因为世界前进的大势是不会改变的,可能在局势的变化发展中有前进也有倒退,有一帆风顺也有种种坎坷。面对貌似变化无常的社会局势,我们的讲授应该如何应对和解释,这是对教师的一个重要考验。这需要教师对于社会现象有足够的认识水平和解释能力。4 规律性,国内外局势虽然千变万化、瞬息万变,但是整个的发展历程和趋势是有迹可寻的,即一定是具有他的规律性的。我们要讲授给学生的就是这种规律性的东西。这些规律性的知识是值得学生终生牢记的,也是我们教师应该着重来讲授的。

形势与政策课除了介绍国内外局势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解释我们国家的国内政策和外交政策。国内外形势与我们国家的政策是密不可分互相伴随的,政策可以直接影响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发展,国内外形势又可以反作用于国家政策。政策是我们国家对大小事务的一个基本观点和态度,也是预测我们国家社会未来走势的一个基本依据。讲授形势的重要性在于让学生能够在了解国情世情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我们党和国家对于种种社会现象所持的基本态度以及应对的基本方针。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避免受到社会上偏激的主观的随意的不良思想的影响,避免学生的先入为主。用主流的健康的世界观、价值观占领大学生的头脑,使大学生能够

理解和接受社会上的种种社会现象,并且用科学的正确的观点去解释这些社会现象。让大学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国家和民族面临的困难以及未来的方向和希望所在。从而真正承担起一个大学生所应当承当历史责任和社会责任。

可以说,形势与政策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我们通过叙述形势来讲解政策,同时用政策来解释和预测形势。而讲授形势与政策的根本目的则在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政治态度、政治观点。并且学会使用这些基本观点来分析和判断现实的社会现象。

二、形势与政策课课程建设基本要求

在大多数高校中,形势与政策课并没有一个相对漫长的教学周期,也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教学团队。各个学校依据本校具体情况,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开展也是相对灵活多样的。形势与政策课甚至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教材。因此,针对形势与政策课的这些特殊情况,要建设好形势与政策就需要充分发挥本校教师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针对本校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形势与政策课。但不管以什么形式来开展,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程建设还是需要满足一下几个基本要求。

首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政课一贯的原则都是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和观点。形势与政策课作为思政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不能例外。因此,在建设形势与政策课的时候一定要把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进行严格的贯彻,这种贯彻不仅体现在教材的编写上,更要体现在课堂的组织和形式体现上。

其次,坚持以点带面启发思维的原则。形势与政策课一方面课时较少,这就直接导致了课程讲授内容必然是有限的,另一方面,每年的国内形势和国际局势都会发生繁芜的变化和发展。这就直接导致了形势与政策课课程时间少任务重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发挥形势与政策课的最大作用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在不可能全面铺开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应该明确重点,将一个重点热点讲深讲透,用历史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以及联系的观点将各种社会热点和事件串联起来。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让学生在加深对社会现象理解的同时也能用相似的方法论去对待其他事件。这也就达到了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

最后,坚持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形势与政策课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这样就给了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发挥空间。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程内容主要是介绍当前的国内外局势。如何让学生能更方便更全面更容易地接受授课内容,我们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比如口述、视频、报纸、讲座等等。其中心就是让学生更好地接受上课内容。

三、形势与政策课课程建设基本模式

首先,构建多层次的教学体系。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体系应该是多层次的。多层次的教学体系才能较好完成既定的多元化教学思路和以点带面的教学原则。(1)在教学体系中,讲座的形式是比较主

流的,通过本校教师自己的讲述以及从外校聘请专家、教授来讲授当今的时事热点是一种比较直接的沟通方式。本校教师一般讲授常规性的时事热点,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来讲授形势与政策课。而校外聘请的专家则能就比较专业的时事热点做专题报告。校内校外的结合讲授基本上可以缩小知识的盲点。(2)使用当下热点的视频资料,视频资料的来源可以很广泛,可以是电视新闻的视频,也是可以是专题制作的节目。视频可以更生动更具体更吸引人地来阐述当下局势。(3)实践参观活动,对于国家社会现象的讲述可以选择合适的实践教学场所,把学生领出学校,让他们用自己的手用触摸社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社会。 其次,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方法相对比较单一,这也是这门课的具体情况所决定的。为了增强课程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我们需要对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做一定的改进和突破。一般认为形势与政策课因为课时有限、课程任务多。所以课堂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有限,基本上是平铺直叙,学生参与性并不是很高。这样我们在争取课程时间的同时,是不是也满足了课程实效性的要求并不是确定的。我认为,就算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也应该适当引入讨论教学和辩论教学。让学生真正能够融人这个课堂,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就可以延伸到学生的课余时间。延长学生的实际学习时间。

最后,加强教材和师资队伍建设。形势与政策课本身并有统一的书面教材。而一本好的教辅资料必然会对该课程的建设提供巨大的

助力。而形势与政策课的特色又决定了该课程的教材内容必将是不断变动的,比将是会迅速过时的。因此,如何在保证理论性和稳定性的同时,突出时效性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师资队伍也是桎梏本课程发展的一个因素。一般高校都没有专职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大多数院校都是由思政教师或行政人员兼课。这就需要我们打造有效的机制来保障上课教师的知识更新程度和认识程度。这也是又该课程的特性所决定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