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物理第一章总结

1做平动物体: 物体各点运动方向一致

2位移和路程的关系: 位移表示物体位置变化,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而无方向,位移≤路程,只有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两者才相等

3矢量: 既有大小也有方向,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4标量: 只有大小而无方向,运算遵循加法法则

5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 坐标就是物体所处位置在数轴或坐标系的数学表达,坐标变化量是指物体位置变化用坐标方式表示

6速度的定义 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7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 △x/△t,即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速度的方向就是:与位移的方向一致

8平均速度既: 总位移与总时间比值

9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关系 :瞬间速度表示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强调一瞬间的速度,而平均速度强调物体在一定时间间隔内的速度,当这一时间间隔很小,即△t→0时,△t内的平均速度可看做物体在该时间间隔内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10速度与速率的区别 :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而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初中时说的速度就是速率,两个物体速度相同但速率可能不同

11加速度的定义 :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 …… 余下全文

篇二 :高中物理第一章总结

高中物理第一章总结

1、胡克定律:   F = Kx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倔强系

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2、 重力:          G = mg      (g随高度、纬度而变化)

3 、求F的合力的公式:

   F=                      

高中物理第一章总结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 …… 余下全文

篇三 :八下物理第一章总结

八年级物理第七单元知识总结

重力

1.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重力的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G=mg g=9.8N/k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1.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称为力的三要素。

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力的作用效果:

(1)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5.力的表示法。

弹力

一.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

观察弹簧测力计的“0”刻线、量程和分度值

2.测量时:

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方向沿轴线方向

3.观察时:

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二.弹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能产生力

物体发生的弹性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也越大。

拉力、压力等都属于弹力。

三.力的测量

工具:测力计,弹簧测力计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

原理: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得越长

使用方法:观察 调零 读数

…… …… 余下全文

篇四 :高二物理第一章知识总结

第一章 电场

一、基本知识点梳理

1、点电荷:当本身线度比电荷间的距离小很多,研究相互作用时,该带电体的形状可忽略,相当于一个带电的点,叫点电荷。

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同号电荷相互排斥,异号电荷相互吸引。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2、库仑定律:F=kQ1Q2/r2(真空中的点电荷)

{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Q1、Q2:两点

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

{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

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

{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

5、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

{UAB:AB两点间的电压(V),d:AB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

6、电场力:F=qE

{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

…… …… 余下全文

篇五 :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知识全面总结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

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如: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

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考点三:速度与速率的关系

考点四:速度、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的关系

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在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t图象和v—t图象。

1.        理解图象的含义

(1)    x-t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    v—t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 …… 余下全文

篇六 :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提纲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课本P13图1.1-1的现象说明: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练习: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xx0次/秒之间。

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空气、马、黄河水。

③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可在桌上撒些碎纸屑,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练习:①P14图1.1-4所示的实验可得结论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 m/s。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液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 …… 余下全文

篇七 :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

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梳理

1.长度 

(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使用刻度尺前要“三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选、放、看、读、记”五点方法:

①选择适当量程的刻度尺;

②放置刻度尺要沿着被测物体,(a零刻度线与被测物边缘对齐b刻度尺与被测物体平行c对于厚刻度尺应使刻度线贴近被测物)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

③观察示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④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

⑤记录的测量结果由数字单位组成。 

(3)长度的单位 

①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其他常用单位,比米大的是千米(km),比米小的有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②单位换算: 

带单位运算: 

2.时间 

(1)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秒(s),其他常用单位有小时(h)(min)。 

。 

(2)实验室测量时间的工具是停表(或秒表)

…… …… 余下全文

篇八 :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提纲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课本P13图1.1-1的现象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练习: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空气、马、黄河水

③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可在桌上撒些碎纸屑,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练习:①P14图1.1-4所示的实验可得结论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