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生物小高考实验总结

生物小高考实验总结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1.实验原理: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50℃-60℃水浴加热约2分钟)

脂肪+苏丹Ⅲ染液-----橘黄色

脂肪+苏丹Ⅳ染液-----红色

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淀粉+碘---蓝色

2.实验材料用具与方法步骤、实验结果分析

(1)还原糖的检测

①材料的选取:还原糖含量高,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萝卜。

②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现配现用。

③步骤:取样液2mL于试管中→加入刚配的斐林试剂1mL(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水浴加热2min左右→观察颜色变化(白色→浅蓝色→砖红色)

★模拟尿糖的检测

1.取样:正常人的尿液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

2.检测方法: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或班氏试剂或尿糖试纸

3.结果:(用斐林试剂检测)试管内发生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未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正常人的尿液。

4.分析: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而正常人尿液中无还原糖,所以没有发生反应。

(2)脂肪的检测

①材料的选取:含脂肪量越高的组织越好,如花生的子叶。

②步骤:制作切片(切片越薄越好)将最薄的花生切片放在载玻片中央

               ↓

              染色(滴苏丹Ⅲ染液2~3滴切片上→2~3min后吸去染液→滴体积分数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吸去多余的酒精)

              ↓

           制作装片(滴1~2滴清水于材料切片上→盖上盖玻片)

              ↓

           镜检鉴定(显微镜对光→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3)蛋白质的检测

①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溶液,B液:0.01g/mL的CuSO4溶液)

②步骤:试管中加样液2mL→加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加双缩尿试剂B液4滴,摇匀→观察颜色变化(紫色)

注意:

A、还原糖鉴定所需材料为苹果或梨匀浆,也可用白色甘蓝叶或白萝卜(原因:还原糖含量高,颜色为白色或近于无色)不能用西瓜、韭菜、胡萝卜,也不能用甘蔗。

B、斐林试剂由甲液(0.1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使用时,甲乙等量混合均匀后再注入(现配现用),需水浴加热,故要用到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灯。

C、脂肪的鉴定,制作子叶临时切片用显微镜观察,故要用到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还需用50%的酒精,作用是洗去浮色,因为苏丹Ⅲ(Ⅳ)溶于酒精。观察时,先低倍镜后高倍镜(在低倍镜下找到花生子叶最薄处,移到视野的中央,再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调光圈,使视野变亮,调细准焦螺旋使清晰)

D、双缩脲试剂由A液(0.1g/mlNaOH溶液)和B液(0.01g/mlCuSO4溶液)组成,使用时先注入A液1ml,摇匀后再注入4滴B液摇匀。注意B液不能过量,而且不需加热。

考点提示:

(1)常见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有哪些?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都是还原性糖;淀粉、蔗糖、纤维素都是非还原性糖。

(2 )还原性糖植物组织取材条件?

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等。

(3)研磨中为何要加石英砂?不加石英砂对实验有何影响?

加石英砂是为了使研磨更充分。不加石英砂会使组织样液中还原性糖减少,使鉴定时溶液颜色变化不明显。

(4)斐林试剂甲、乙两液的使用方法?混合的目的?为何要现混现用?

混合后使用;产生氢氧化铜;氢氧化铜不稳定。

(5)还原性糖中加入斐林试剂后,溶液颜色变化的顺序为: 浅蓝色 棕色 砖红色

(6)花生种子切片为何要薄? 只有很薄的切片,才能透光,而用于显微镜的观察。

(7)转动细准焦螺旋时,若花生切片的细胞总有一部分清晰,另一部分模糊,其原因一般是什么?

切片的厚薄不均匀。

(8)脂肪鉴定中乙醇作用? 洗去浮色。

(9)双缩脲试剂A、B两液是否混合后用?先加A液的目的。怎样通过对比看颜色变化?

不能混合;先加A液的目的是使溶液呈碱性;先留出一些大豆组织样液做对比。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实验原理:成熟植物细胞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而蔗糖分子不能自由透过,细胞膜具有一定浓度,能够渗透吸水和失水

材料用具: ?紫色的洋葱鳞片叶(紫色是液泡中花青素的颜色,便于观察);?制片临时装片,所以要用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等,要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所以要用显微镜;?要用吸水纸吸引,清水或蔗糖溶液;④取蔗糖溶液浓度为0.3g/ml,大于此浓度(如0.5g/ml)细胞会过度失水死亡,而只出现质壁分离,加清水后不会复原

方法步骤:( 本实验因洋葱鳞片叶较大,故只需低倍镜观察即可)

  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临时装片→低倍镜观察(中央液泡的大小,原生质层的位置)→盖玻片一侧滴入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观察(液泡由大到小,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盖玻片一侧滴清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观察(质壁分离复原)

实验结果分析:现象:蔗糖溶液中,中央液泡变小,颜色变深,原生质层脱离细胞壁(质壁分离)。清水中,中央液泡恢复原来大小,颜色变浅,原生质层恢复原来位置(质壁分离复原)。

结论:

①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②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

③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质壁分离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现象。

注意:①本实验还可证明细胞的死活(本实验要出现质壁分离或复原现象,细胞必须是活的);可大致测细胞液的浓度;证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证明原生质层是选择透过性的,细胞壁是全透性的。

②本实验的材料: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不能用于观察有丝分裂。因为,该细胞为成熟细胞,不分裂,故看不到染色体。

考点提示:

(1)洋葱为何要选紫色的?若紫色过淡怎么办?

紫色的洋葱有紫色的大液泡,便于观察液泡的大小变化;缩小光圈,使视野变暗些。

(2)洋葱表皮应撕还是削?为何?

表皮应撕不能削,因为削的表皮往往太厚。

(3)植物细胞为何会出现质壁分离? 动物细胞会吗?

当细胞失去水分时,其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动物细胞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因为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

(4)质壁分离时,液泡大小和颜色的变化?复原时呢?

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液泡变小,紫色加深;当细胞质壁分离复原时,液泡变大,紫色变浅。

(5)若发生质壁分离后的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其原因是什么?

细胞已经死亡(可能是外界溶液浓度过大,细胞失水过多或质壁分离时间过长)

(6)高倍镜使用前,装片如何移动?

若要把视野中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心,则要将装片继续向上移动。若要把视野中左方的物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心,则要将装片继续向左方移动,因为显微镜视野 中看到的是倒像。

(7)换高倍物镜后,怎样使物像清晰?视野明暗度会怎样变化?如何调亮?

换高倍物镜后,应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变得清晰;视野会变暗,可调大光圈或改用反光镜的凹面镜来使视野变亮。

(8)所用目镜、物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9)物像清晰后,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和放大倍数的关系?

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越小,放大倍数越大。

(10)总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放大倍数具体指面积的放大倍数还是长度的放大倍数?

总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是指细小物体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

(11)放大倍数与视野中细胞大小、多少、视野明暗的关系?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越大、数目越少、视野越暗。

(12) 更换目镜,若异物消失,则异物在目镜上;更换物镜,若异物消失,则异物在物镜上、移动载玻片,若异物移动,则异物在载玻片上。

(13)怎样利用质壁分离现象来测定植物细胞液的浓度? ①配制一系列浓度从小到大的蔗糖溶液 ②分别用以上不同浓度的溶液制成某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 ③用显微镜观察某植物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某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就介于不能引起质壁分离的浓度和能引起质壁分离的浓度之间。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原理:细胞中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是由酶催化的。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称为酶活性。细胞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环境条件的改变会不会影响细胞内酶的活性呢?

实验材料用具:试管、过氧化氢溶液、缓冲液( pH5.0 、 pH6.0 、 pH7.0 、pH8.0 ) 酵母菌液。淀粉溶液、唾液、 37℃温水、沸水、冰块、碘液。

1)探究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     

实验方法步骤:

实验结果分析:说明温度过高和过低均不利于酶活性的发挥,在适宜温度下酶的活性才最高。

(2)探究酶的活性与 pH的关系

实验方法步骤:

实验结果分析:产生气泡多的试管中酶活性越高。只有在适宜 PH 条件下酶的活性才最高。

考点提示:

(1)实验过程为什么要选择37℃恒温?
在该实验中,只有在恒温的条件下,才能排除温度因素对结果的干扰;37℃是唾液淀粉酶起催化作用的适宜温度

(2)3号试管加碘液后出现橙黄色,说明什么?

 淀粉已完全水解

(3)如果反应速度过快,应当对唾液做怎样的调整?

提高唾液的稀释倍数
(4)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值是6.8,高于或低于此pH值时,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实验原理:(1)提取原理:绿叶中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丙酮、汽油);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2)分离原理:(纸层析法)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的快,反之则慢。从而使各种色素随之分离。

2.实验材料用具、实验方法步骤

(1)提取色素①称取绿叶:选材要求:鲜嫩、颜色深的绿叶(原因:保证含有较多的色素)

②剪碎:便于研磨

③研磨:SiO2——研磨充分;加CaCO3——防止色素分子被破坏;加10ml无水乙醇;溶解色素    要求:迅速(无水乙醇具有挥发性)充分(使色素从叶绿体中充分释放,保证提取较多的色素)

④过滤:漏斗基部放一块单层尼龙布(不能用滤纸,色素会吸附在滤纸上)

⑤收集滤液:滤液收集到小试管中,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住(防止滤液挥发)

(2)制备滤纸条

①将干燥的定性滤纸剪成长和宽略小于试管长与宽的滤纸条,在一端剪去两角(防止两侧色素随层析液扩散速度过快)

②在距离剪去两角的一端1cm处画铅笔线(不能用钢笔或圆珠笔,因为钢笔水或圆珠笔油中含有其它色素影响色素分离结果)。

(3)画滤液细线

沿铅笔线画一条细且均匀的滤液细线(要求:细、直   使各色素扩散的起点相同

待滤液干后,再画二、三次(干后再画:如不,滤液细线会过粗,画线上色素含量低;素在叶绿体的四种色素中含量最少。

再画二、三次:增加色素的含量)

(4)色素分离:将滤纸条插入有3ml层析液的试管中,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

滤液细线不要触及层析液,否则细线上的色素就会溶解于层析液中,就不会再滤纸上扩散开来,滤纸条上得不到色素带

②试管口用棉塞塞紧,层析液具有挥发性

(5)观察结果:滤纸条上从上到下色素带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相距间距最大的是胡萝卜素和叶黄素,色素带最窄的是胡萝卜素带,因为胡萝卜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实验原理:酵母菌是一种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

2.实验设计:装置如教材图所示(P92)

(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20g新鲜食用酵母菌+240ml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分别放入锥形瓶A和B(培养液加葡萄糖是保证酵母菌在整个过程中能正常生活)

(2)检验CO2的产生:

  ①将装置甲连接橡皮球,让空气间断而持续的依次通过3个锥形瓶,即保证了O2的充分供应,又使进入A瓶的空气先经过NaOH的锥形瓶,以洗除空气中的CO2,保证第三个锥形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由于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所致。

  ②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待酵母菌将B瓶中的氧气耗完,再连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确保是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

(3)检测酒精的产生:

自A、B中各取2ml酵母菌培养液的溶液,分别注入1号、2号干净的试管中,在1号、2号试管中各滴加0.5ml溶有0.1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并轻轻振荡,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3.实验结果及分析:

(1)现象:甲、乙装置石灰水都变浑浊,装置甲浑浊快且程度高。2号试管由橙色变成灰绿色,1号试管不变色

(2)分析:酵母菌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产生CO2

        ②酵母菌有氧比无氧时放出的CO2多且快

        ③无氧时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

(3)实验结论: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CO2H2O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酒精,还产生少量CO2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1.实验原理:(1)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时独立进行的,因此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

(2)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着色,通过高倍镜下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或染色质)的存在状态,就可以判断这些细胞各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进而认识有丝分裂的完整过程。

2.材料用具:

(1)洋葱(可用葱、蒜代替)(染色体数目少、易观察)(2)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

(2)解离液(15%的盐酸、95%的酒精1:1等量混合)、0.01g/ml或0.02g/ml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

3.方法步骤:

(1)根尖培养:装置要置于温暖处,常换水,待根长约5cm时,取生长健壮的根尖用(因为细胞分裂和生长需要水分,适宜的温度和氧气。经常换水是为了增加水中的氧气,防止根进行无氧呼吸造成根的腐烂)

(2)装片的制作

解离:方法:上午10时至下午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处于分裂期的较多),剪取洋葱根尖2-3mm,立即放入盛有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   时间:3-5min

     目的: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注意:解离后的细胞已被杀死)。

漂洗:方法: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 时间10min

     目的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

染色:方法:把根尖放进盛有质量分数为0.01g/ml或0.02g/ml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的玻璃皿中染色。 时间:3-5min。

     目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能使染色体着色

制片:方法:用镊子将这段根尖取出,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按压载玻片

        目的: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

(3)观察:①先低倍镜观察,找到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②高倍镜观察:先找中期,再找前期、后期、末期,最后找间期细胞

考点提示:

(1)培养根尖时,为何要经常换水?

增加水中的氧气,防止根进行无氧呼吸造成根的腐烂。

(2)培养根尖时,应选用老洋葱还是新洋葱?为什么?

应选用旧洋葱,因为新洋葱尚在休眠,不易生根。

(3)为何每条根只能用根尖?取根尖的最佳时间是何时?为何?

因为根尖分生区的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上午10时到下午2时;因为此时细胞分裂活跃。

(4)解离和压片的目的分别是什么?压片时为何要再加一块载玻片?

解离是为了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压片是为了使细胞相互分散开来;再加一块载玻片是为了受力均匀,防止盖玻片被压破。

(5)若所观察的组织细胞大多是破碎而不完整的,其原因是什么?

 压片时用力过大。

(6)解离过程中盐酸的作用是什么?丙酮可代替吗?

分解和溶解细胞间质;不能,而硝酸可代替。

(7)为何要漂洗?

 洗去盐酸便于染色。

(8)细胞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什么?

染色最深的结构是染色质或染色体。

(9)若所观察的细胞各部分全是紫色,其原因是什么?

染液浓度过大或染色时间过长。

(10)为何要找分生区?分生区的特点是什么?能用高倍物镜找分生区吗?为什么?

因为在根尖只有分生区的细胞能够进行细胞分裂;分生区的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处于分裂状态;不能用高倍镜找分生区,因为高倍镜所观察的实际范围很小,难以发现分生区。

(11)分生区细胞中,什么时期的细胞最多?为什么?

间期;因为在细胞周期中,间期时间最长。

(12)所观察的细胞能从中期变化到后期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所观察的细胞都是停留在某一时期的死细胞。

(13)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能否看到染色体?为什么?

不能,因为洋葱表皮细胞一般不分裂。

(14)若观察时不能看到染色体,其原因是什么?

      没有找到分生区细胞;没有找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染液过稀;染色时间过短。

.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

1.注意事项:

(1)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

(2)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白化病、高度近视(600度以上)

(3)调查时要详细询问,如实记录。

(4)对某个家庭进行调查时,被调查成员之间的血缘关系必须写清楚,并注明性别

(5)必须统计被调查的某种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

2.结果分析:

  被调查人数为2 747人,其中色盲患者为38人(男性37人,女性1人),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1.38%。男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1.35%,女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0.03%。二者均低于我国社会人群男女红绿色盲的发病率。

3.实验结论:我国社会人群中,红绿色盲患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1.实验原理:

植物插条经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后,对植物插条的生根情况有很大的影响,而且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处理其影响程度亦不同。其影响存在一个最适浓度,在此浓度下植物插条的生根数量最多,生长最快。

2.方法步骤:

(1)选择生长素类似物:2,4-D或α-萘乙酸(NAA)等。

(2)设置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梯度:用容量瓶将母液分别配成0.2、0.4、0.6、0.8、1、2、3、4、5 mg/mL的溶液,分别放入小磨口瓶,及时贴上相应标签。NAA有毒,配制时最好戴手套和口罩。

(3)剩余的母液应放在4 ℃保存,如果瓶底部长有绿色毛状物,则不能继续使用。

(4)选择插条:以1年生苗木为最好(1年或2年生枝条形成层细胞分裂能力强、发育快、易成活)实验表明,插条部位以种条中部剪取的插穗为最好,基部较差,梢部插穗仍可利用实验室用插穗长5~7 cm,直径1~1.5 cm为宜.

(5)处理插条:枝条的形态学上端为平面,下端要削成斜面,这样在扦插后可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促进成活。每一枝条留3-4个芽,所选枝条的芽数尽量一样多。

 处理方法:浸泡法:把插条的基部浸泡在配制好的溶液中,深约3cm,处理几小时至一天。(要求的溶液浓度较低,并且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

           ②沾蘸法:把插条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蘸一下(约5s),深约1.5cm即可。

(6)探究活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包括选择实验材料、选择实验器具、确定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实施实验→分析与结论→表达与交流。

注意:可先设计一组梯度比较大的预实验进行摸索,再在预实验的基础上设计细致的实验。

. 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1.方案设计过程

(1)提出问题:培养一种酵母菌种群的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

(2)作出假设:开始一段时间酵母菌种群的数量呈J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中的资源和空间变得有限,酵母菌种群的数量呈S型增长。

(3)设计实验

①全班同学分成甲、乙、丙等若干实验组。

②分别用等量培养液,在相同适宜环境中培养等量酵母菌。

③每天用血球计数板,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并作记录,连续7天。

④7天后,各组向全班汇报本小组7天的数据,算出每一天数据的全班平均值,根据平均值画出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曲长。

(4)实验过程

①材料用具

探究所需要的菌种和无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试管、血球计数板(2mm×2mm×0.1mm 方格)滴管、显微镜等。

②方法步骤和记录

a取相同试管若干支,分别加入5ml肉汤培养液,塞上棉塞。b用高压锅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后冷却至室温,标记甲、乙、丙等。c将酵母菌母液分别加入试管各5ml,摇匀后用血球计数板计数起始酵母液个数,做好记录。d将各试管送进恒温箱,25℃下培养7天。

③现象观察

每天同一时间,各组取出本组的试管,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个数,并作记录,连续观察7天。

(5)实验结论

①根据表格平均值作出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7天中的变化曲线。

②培养液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呈S型增长变化。

2.实验讨论

a.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建议你将试管轻轻震荡几次,使酵母菌在试管里分布均匀

b.本探究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对照。

c.需要做重复实验,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d.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用无菌水增加稀释的倍数

. 制作生态瓶或生态缸

1.实验原理:在有限的空间内,依据生态系统原理,将生态系统具有的基本成分进行组织,构建一个人工微型生态系统是可能的。

2.实验材料:蚯蚓8-10条,蜗牛5-7个,小乌龟2-3只。浮萍、水草、蕨类植物和一些低矮杂草,仙人掌或仙人球2-3株。玻璃板4-5m2,粘胶足量;沙土8-10kg,含腐殖质较多的花土40-50kg,自来水足量。

3.方法步骤:

①按100cm*70cm*50cm的标准制作生态缸框架。

②在生态缸底部铺垫沙土和花土,花土在下,一边高,一边低;沙土在上,沙土层层厚5-10cm。

③在缸内低处倒进水。

④将收集或购买的动物和植物放在生态缸中,其中浮萍、水草与小乌龟放在水中,仙人掌或仙人球移植到沙土上,蕨类植物和杂草移植到花土上,蚯蚓与蜗牛也放置在花土上。

⑤封上生态缸盖。将生态缸放置于室内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但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4.实验结论是:人工制作的生态缸,其生态系统可以较长时间的相对稳定。

5.设计要求:

①制作完成的生态缸中所形成的生态系统,必须是封闭的,不能添加食物和气体,唯一可进入系统的只有光线,整个系统也是靠光线作能量推动的。

②生态缸中的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必须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③生态缸必须是透明的,既让里面的植物见光,又便于进行观察。

④生态缸中投放的生物,必须具有很强的生活力。投放的动物数量不宜过多,以免破坏食物链。

6.观察指标:观察植物、动物的生活情况,水质变化(由颜色变化进行判别),基质变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