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质量管理方案[1]

麻醉科手术室质量管理方案

质量管理目标:我科麻醉质量管理目标是麻醉质量的持续改进,注重在麻醉的全过程和重视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提高麻醉医师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提高麻醉质量和麻醉安全性以及提高病人满意度和降低麻醉风险。

质量管理指标:我科的麻醉质量管理指标遵循国家有关的麻醉标准和指南和法律法规及医院制定的各项指标,我们确定病人发生中枢神经并发症、周围神经损伤、急性心肌梗塞等数项围术期重大事件作为严重事件调查的指标。根据年龄、性别、ASA分级、疾病严重程度和伴发疾病、手术时间(通常作为外科手术的严重程度)和急症状态等进行多因子分析,把发病率或死亡率作为测量指标来评估质量结果。发生率较高的指标如硬膜外穿破后头痛直接监测其发生率。

质量管理计划:

1. 完善麻醉结构管理:

按二级学科的要求与标准建设麻醉科,麻醉专业人员的结构水平与麻醉质量密切相关,人的因素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科通过我们进行科内每周一次业务学习、每月一次病历讨论、参加省市及医院级学术活动、选派人员进修等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开展科研及撰写论文等多种形式提高麻醉专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我科麻醉设备现在比较完备,有些必备设备正在请购中,重点

做好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工作。我们根据种麻醉机和监测设备的原理、各参数的临床意义及其正确的使用方法等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保证麻醉医师能重视和正确使用各种监测设备。对每一例麻醉,必须监测心电图、无创动脉血压、脉搏和脉搏氧饱和度;当进行气管插管全麻要求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在特殊情况下,根据病情需要与可能,还应该实行与此相适应的特殊监测,如有创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等。

我们设立科秘书、仪器设备管理员、文体生活委员、科质量控制小组、科医院感染小组、科应急小组等麻醉科的组织形式。

2. 严格实施麻醉过程管理:

过程管理分为术前、术中和术后三大部分。⑴术前管理包括:术前访视及病情评估、病人知情同意、麻醉实施方案、特殊准备和伴随疾病的处理等。⑵术中管理包括:麻醉监测、麻醉记录和麻醉实施。⑶术后管理包括:麻醉后恢复、术后随访、并发症处理和重大事件讨论及报告等。

3. 注重麻醉结果管理:

结果管理包括结果测量、重大事件报告、建立数据库。

结果测量:包括⑴经济结果,单病种成本、人均成本等的成本和效益分析;⑵行为结果,病人的满意度测定;⑶临床结果,各种治疗和监测的合适性和有效性;⑷健康结果,病人生命质量的改善。

重大事件报告:重大事件可以作为麻醉质量管理指标,直接反映围术期的医疗结果。例如调查术后2天内出现的中枢神经并发症;外

周神经损伤;急性心肌梗塞;心跳骤停;以及院内死亡等。重大事件的报告,要认真调查重大事件发生的事实经过,分析围术期发生重大事件的主要原因。如果其中有与麻醉质量相关的原因,则应研究原因并提出质量改进建议。重大事件发生率可用于评估医疗质量。重大事件报告不仅有警示防范作用,也是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重大事件报告制度的目的,不是为了责备个人,而是为发现和解决系统及程序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是为了减少麻醉风险,提高麻醉质量。为了确实做好重大事件报告制度,我们执行相应的保密制度。

建立数据库:我科麻醉数据库收集的内容包括:麻醉总量、全麻数量、区域麻醉量、围术期死亡、急症手术、择期手术、ASA评级分类、术后疼痛治疗及麻醉复苏室入住人数等的数量统计。每月进行,年终总结。

4. 制定和实施持续质量改进计划:

⑴设立质量管理目标和对象(麻醉医师或麻醉科以及麻醉工作程序);

⑵选择指标,通过群体调查确认严重事件和并发症,通过序贯调查了解影响结果的工作程序差异;

⑶找出发生问题的原因;

⑷采取相应措施;

⑸监测实施措施后的结果。

铜川矿务局第二医院

20xx年元月

 

第二篇:急诊科质量管理方案

急诊科质量管理方案

一、 目的:

1、急诊科急救水平的质量是医院医疗质量的综合体现,急诊质量管理是医院全面提高医疗质量的需要。

2、急诊质量管理促进医院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3、急诊质量管理是落实医院“以病人为中心”的需要,使急诊科能准确、高效、安全的救治患者。

二、质量检查小组名单

医疗组组长: 康志飞 医疗组成员:各科室主任 护理组组长: 韩飞玲 护理组成员:各科护士长

三、内容:

1、医疗护理文件书写:医疗文件书写是急诊医师最重要的、经常性的基础医疗工作,其质量反映出诊疗的质量和医院管理水平,体现医师的综合素质和工作作风。

2、医疗护理质量指标评价考核:急诊科组成医疗护理医疗质量检查小组,定期检查医疗护理质量,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方法,督促落实,同时,医务科、护理部等部门定期入科检查,做到奖惩分明。

3、服务质量:服务质量是医疗质量的重要方面,所以急诊科的服务态度要热情、语言文明、行为要规范、服务措施要落实,服务标准要到位,服务设施要完善,服务结果要

满意。

4、病人满意度评价,定期对急诊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建立病人投诉,重视病人的意见和建议。

5、缺陷管理:急诊科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易发生医疗服务的缺陷,所以要制定防范医疗护理差错、事故的措施,如严格执行医疗护理工作规范。

6、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质量管理必须依靠规章制度,对急诊科的各种医疗、护理制度及急诊科的工作管理制度要进行经常检查,使急诊科医务人员形成自觉执行各项制度的习惯。

四、质量检查管理制度

1、急诊科必要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把质管管理纳入各项工作中。

2、急诊科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有质量检查人员,负责质量管理检查。

3、急诊科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案,包括质量管理的内容、标准、措施、效果及评价。

4、急诊科加强全体医务人员进行质量教育。

5、质量管理工作应有文字记录定期上报。

6、质量检查结果与评优、评放心职工相结合,奖惩分

明。

五、质量检查工作程序

1、日常检查

(1)科主任督促各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

(2)临床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医生要经常督促检查医疗护理质量,严防差错事故。

(3)各级医师均应保证急诊各项仪器操作的熟练性,维护、保养以保持其良好的性能。

(4)临床主任(副主任)医师参加急、重、疑、难病例的抢救处理,督促检查下级医师对这些病例的诊断、治疗过程。

(5)科室设立投诉箱,总结患者对优质服务的要求和意见。

2、周期检查

(1)由本科室质量检查小组成员 每月对本科的医疗护理质量进行一次检查,有记录。

(2)医务科与护理部每月定期对急诊科的医疗护理质量进行了检查、评分,并有整改措施。

六、基本原则

1、 病人第一的原则。

2、 方便快捷的原则。

3、 优质低耗的原则。

4、 实时鉴控的原则。

5、 奖优罚劣的原则。

七、质量标准

1、 急诊科病人的诊断与出院病人的诊断率≥95%。

2、 急诊门诊好转治愈率≥95%。

3、 急诊病人抢救成功率≥80%。

4、 急诊手术切口一期愈合率

5、 急诊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0.5%。

6、 疾病漏诊率:0

7、 疾病误诊率:0

8、 急诊医疗护理事故发生率:0

9、 急诊医疗护理差错发生率:0

10、 传染病报告率100%

11、 急诊工作量:每年的急诊人次较前年平均人次不低于5%。

12、 急诊门诊病历、留观病历、处方、检查单等书写合格率≥95%。

13、 护理记录、表格书写合格率100%。

14、 技术操作合格率100%。

15、 药品费占门诊医疗收费≤40%。

16、 急诊科的医疗仪器处于完好状态,无故障,随时满足检查治疗的需要。维护及时,运行良好。

17、 病人的满意度≥90%。

18、 120急救分站的按时出车率:100%。

19、 120急救分站按要求完成任务率:100%。

20、 急诊医务人员对急、危、重病人的处置时间及各种疾危抢救流程的掌握率:10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