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读后感

阅读老子,感悟智慧

每当我手捧《老子》,读着那充满智慧的故事,探求那玄而又玄的“道”,这样的一幅画面总会出现在我的眼前: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骑着青牛,悠悠的去到函谷。老人微笑着看着路边的小桥流水,鸟语花香,在一张牛皮上,老人慢慢的记录着心中不时涌出的点点思绪,只言片语??两千年后,我们手捧《老子》,默默的读着,汲取着智慧的甘露,似乎连世界都安静了下来,慢慢的抬起头,我们也看见了那幽幽山谷,闻到了那阵阵花香??

老子留给后人太多的想象空间,以致人们渐渐将他神话,就连他的出生于去世,都被后人描绘的那样浪漫而传奇。道教更将老子奉为道祖,尊为太上老君。种种的遐想赋予了老子太多的神秘色彩。而那曾经有血有肉的老子,怕是已经永远的湮没于历史的流沙中了。也许老子真的就是仙人,信手就丢给人间一个两千多年都说不清道不明的“道”,这个“道”能生万物,这个“道”无处不在。天地中有“道”;一草一木亦有“道”;更不用说一人一心了,那就是“道”的化身。而《老子》就像是这样的一本指南,为人们诉说着“道”,辩论着“道”,指引着人们找到“道”,拥有“道”。其实,《老子》有时真的就像一本手册一样,并不是那么的高高在上,玄而又玄。用现在的话说,《老子》有的时候很生活。所谓的大智慧,其实都是从生活的点滴中渗透出来的。朴素,单纯,却意味深远,甚至一生都难以参透。但一旦顿悟,那种豁然开朗的快感,那种破开迷雾的兴奋,是言语难以形容的。站到了更高层次上的自己,如果转身看看过去,有的怕是只有轻轻一笑吧。

《老子》与《易经》和《论语》一起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老子》精练至极,一共只有五千字左右。故十分艰涩难懂。从古至今,为《老子》作注者甚多。《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此外,书中也有大量的民本思想:“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虽诞生于数千年以前,但其要义与

当今的主流世界观亦较为吻合。足见其认识世界的深刻程度,且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乃至文化的形成都具十分深刻的影响。

短短五千字的《老子》包罗万象,字字精髓,包含了老子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政治观。如体现世界观的“道大,天大,地大,王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处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又如体现价值观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天下之至柔,驰聘天下之至刚。”“天下柔弱,莫过於水,而攻坚胜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还有体现政治观的“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知者不敢为,则无不治.”“古之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仁者为下.是谓不争之德,是以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困扰每个人一生的关于本我存在,自我价值,以及人生意义的大问题,经老子寥寥几字的阐述,不敢说是豁然开朗,至少算是有所方向了。他让我们找到了使自己开心的钥匙。

在物质匮乏的古代社会,老子却拥有着异常丰富的精神世界。难怪令人惊为天人。老子从“无”的角度为切入点去感受世界,认识世界,虽然几乎没有实践方面的科学经验,但却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去认识世界。更神奇的是,从这套理论中升华出的哲学与当今建立在以近代物理学为基础上的哲学并无根本上的冲突。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哲学确实是科学的形而上学。

《老子》是如此的精髓,不是我能说得清的。也正如老子自己所说,“道”说明白了,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就不为“道”了。我们看《老子》不是为了感悟出什么,更不是为了追赶国学热。能用平静的心态,慢慢的看一遍,记住几句经典也就够了。如果能用一些老子的思维方式处理遇到的问题,就更了不起了。人生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个感悟的过程,看到了,听到了,思考了也就够了,不必要追求一个结果。一个刻意的强求出来的结果只会破坏美好和谐的心境。像老子一样,坦然的活着,随心所欲的活着,多好。

 

第二篇:老子读后感11

一:老子,姓李名耳,字聃.

老子是中国,也是全世界最早具有辩证法思想的哲学家之一。老子是春秋时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

老子做过周朝的“守藏室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或历史博物馆馆长),所以他谙于掌故,熟于礼制,不仅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并有广泛的自然科学知识。

老子的思想主张,大都保存在《老子》一书中。《老子》共81章,分上下两篇,因为它所讲的是道与德的问题,后来人们又称它为《道德经》。它用不多的字数,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在老子之前,人们以为宇宙间的万物都有神在统治着,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称天帝。这种观念,到了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时期才开始了变化。老子就是较早的从哲学方面有意识地、明确地否认天帝的思想家。他在《周易》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道论”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说,“道”是万物之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这就是说,作为宇宙的本源就是道,它是永远存在的。道的运行是自由的、必然的,即按其自身的规律而运行。天地万物都是由它产生的,它是宇宙的母体。

老子认为,道产生了天地,德是道的性能,天地生养着万物,万物各成其形,各备其用。所以万物没有不尊道而贵德的。道的尊崇,德的贵重,不是有谁给它爵位,而是自然而然的。所以道产生天地,德畜养万物,长育万物,成熟万物,覆盖万物。他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

这样,老子遂把自然创造的根源归于自然本身,从而摧毁了一切超自然的主宰,一切宗教和唯心论的基础。因此,老子的天道自然观,在当时有很大的进步意义,它打倒了宗教的天帝,否认了鬼神的威灵。

二: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 斯不善矣

故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

是故圣人处无为之治 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 生而不有 为而不持 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 是以不去

理解:天下都知道什么是美了,也就知道什么不美了,都知道什么是善了,也就知道什么是不善了,以此类推,知道谁有了,也就知道谁无了;这个难,也就知道那个容易不容易,知道长了,比较一下就知道短了;高下就出来了,有音就有声了,前后也分清了。所以我曾经说天下原本干干净净的,之后愣是出现了一系列的概念,孔子也告诉你什么叫“仁智礼义信”,其实哪有什么仁智礼义信,孔子告诉你什么叫君子什么叫小人,其实哪有什么君子小人,你一搞仁智礼义信,就出现不仁不义无礼无信弱智,你一搞君子就会出现小人,所以圣人干脆就无为、不言,因为你一搞这个就会出现另外对立的一个,搞来搞去越搞越复杂。所以说孔子是乱天下之罪魁祸首,不过乱已经乱了,现在就要追求乱中有序,无序的社会必然灭亡。所以还是稳定压倒一切。最后一句大体意思就是功成而弗居,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一无所有,你从肚子里出来也是光蛋一个连衣服都没有,没有喜怒哀乐、没有功名利禄、没有荣辱得失,什么都没有,怎么到后来你偏偏有了喜怒无常,有了患得患失呢?因为你贪。你想从一无所有到据为己有,有就有了吧,你还患得患失,生怕自己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哪一天没有了,其实你原本就一无所有,所以老子告诉你要“作焉而不辞 生而不有 为而不持 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 是以不去”,你本来就没有,就不要刻意追求,等你自以为自己有了很多东西后,什么功劳啊荣誉啊,也不要据为己有,一旦据为己有,迟早有一天会丧失,你就会变得患得患失,正所谓无欲则刚。上一章也说了,这世界变化来变化去,有迟早无,无迟早有,顺其自然吧。

三:《老子》读后感

《老子》又称作《道德经》,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相传为战国时期楚国的老聃所作。老子的言说代表了他对当时政治的反对,和传统政治社会制度的反对。

一、老子对道、德的理解。

老子把天地万物之生的总原理称为“道”,而且老子认为道的作用,是没有意志的,是自然如此的。万物之所以成为万物的原因就在于道。《老子》第一章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老子对“道”的一个总的理解。

在老子看来,“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恍恍惚惚的东西。道,无形无状,是宇宙唯一的存在,“先天地生”,为“万物之始”,是一个终极实在,是万物的根源。并且在本质上道是不可界定和不可言说的,不能以任何对象来限定它,我们也很难将其特性用语言表达出来。而老子对“道”的称谓也有很多,包括“无”、“朴”、“一”等。道是一种无限的、无终止的状态,是一切事物产生的源泉。“道”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在永远不停息的,流转与变迁的过程中。“道”还可以视作阴阳、刚柔等两相对峙的力量、事物、原理之相互转化。

在“有”、“无”这两个概念上,老子认为无是对于具体事务的有而言的,所以无并不是零或什么都没有的意思。“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老子对于道“无”的外表的形容。

二、老子宇宙事物的变化的看法。

老子认为,事物的变化规律可以用“常”。“常”具有普遍永久的意思,所以“道”也可以称为“常道”。而从常道内除的“德”,可以称为“常德”。而称道为“无”,就又可以称“常无”;称道为“有”,又可以称为“常有”。老子认为“知常为明”,知道明白“常”的人,依常来规范日常的行为,不轻易为自己谋私利,就可以称为公了。“知常”指的是依之而行,则又可以称之为“袭明”,或“习常”。而如果我们不知道宇宙间事物变化的规律,而违背规律,任意而为,是不利于事物的正常发展。

而事物的变化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当一个事物的发展如果达到了极点,则必然会向事物的相反方向发展。老子称为“反”或“复”。所以老子才有“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和“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样的论述。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他对“道”的论述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在为人处世方面,“不盈”、“不争”的思想,对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人们压力缓解有一定的作用。

四:《老子》又称作《道德经》,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相传为战国时期楚国的老聃所作。老子的言说代表了他对当时政治的反对,和传统政治社会制度的反对。

《老子》的文体,不像是《论语》那样的语录集,也不像一般意义上的“文章”。全书约五千字,是由一些简短精赅的哲理格言组成。各章节大致有一定的中心或连贯性,但结构并不严密,前后常见重复。各章的先后顺序也不能准确地确定。《老子》中的语言没有太多的修饰,但所包涵的道理玄奥而深刻,需要反复的体会。牵涉个人立身处世的准则。

《老子》又称为《道德经》,是因为由“道”、“德”两部分的论述组成的。道的部分是老子关于道的论述。德的部分是老子关于仁义、礼信的论述。

一、老子对道、德的理解。

1、老子把天地万物之生的总原理称为“道”,而且老子认为道的作用,是没有意志的,是自然如此的。万物之所以成为万物的原因就在于道。《老子》第一章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老子对“道”的一个总的理解。

在老子看来,“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恍恍惚惚的东西。道,无形无状,是宇宙唯一的存在,“先天地生”,为“万物之始”,是一个终极实在,是万物的根源。并且在本质上道是不可界定和不可言说的,不能以任何对象来限定它,我们也很难将其特性用语言表达出来。而老子对“道”的称谓也有很多,包括“无”、“朴”、“一”等。道是一种无限的、无终止的状态,是一切事物产生的源泉。“道”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在永远不停息的,流转与变迁的过程中。“道”还可以视作阴阳、刚柔等两相对峙的力量、事物、原理之相互转化。

在“有”、“无”这两个概念上,老子认为无是对于具体事务的有而言的,所以无并不是零或什么都没有的意思。“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老子对于道“无”的外表的形容。

2、道为天地万物所以生的总原理,不是指具体的事物而言的,而“德”为具体事物生的原理。

在老子看来,德是道寓于具体事物的表现,也就是说德是物体从道那里得到,而可以成为事物的原理。“道生之,德畜之”,这句是老子对于道与德之间的关系的论述。在老子看来,物体的具体表现是“形”,而物体之所以可以成为物体本身,是道德两者作用的结果,也是自然作用的结果。

二、老子宇宙事物的变化的看法。

老子认为,事物的变化规律可以用“常”。“常”具有普遍永久的意思,所以“道”也可以称为“常道”。而从常道内除的“德”,可以称为“常德”。而称道为“无”,就又可以称“常无”;称道为“有”,又可以称为“常有”。老子认为“知常为明”,知道明白“常”的人,依常来规范日常的行为,不轻易为自己谋私利,就可以称为公了。“知常”指的是依之而行,则又可以称之为“袭明”,或“习常”。而如果我们不知道宇宙间事物变化的规律,而违背规律,任意而为,是不利于事物的正常发展。

而事物的变化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当一个事物的发展如果达到了极点,则必然会向事物的相反方向发展。老子称为“反”或“复”。所以老子才有“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和“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样的论述。

三、老子在为人处事的做法上的观点。

因为一个事物的发展至极点,必然会向其反面发展变化。所以要能维持它的发展而不至于变为它的反面,就必然要先了解它的反面,在发展过程中不让其到达极点。有人说老子的哲学是强人的哲学,他教导强者要收敛光芒,以弱居之。这是老子正反两面会互相转换的理论的运用。如三十六章云:“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自居于弱势、静态而保持一种弹性,促使敌对一方向膨胀、夸张发展以至成为脆弱,即产生盛衰的对转,这确实是看得很深。

老子强调“不盈”、“不争”、“致虚极,守静笃”,“柔弱胜刚强”。老子的这一原则叫做“无为而无不为”,即不特意去作某些事情,依事物的自然性,顺其自然地去做。老子主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就是说,学习知识要积累,要用加法,步步肯定;而把握或悟“道”,则要用减法,步步否定。老子认为,真正的智慧,必须从否定入手,层层除去表面的偏见、执着、错误,穿透到玄奥的深层去。也就是说,面对现象,要视之为表相;得到真理,要视之为相对真理;再进而层层追寻真理之内在本质。(老子提出了一个不分善恶美丑的观点,让我们不用好和坏,美和丑去评价别人,他认为美是因为丑的存在才有了美,善是因为恶的存在才有了善。所以美只是一面,还有丑的一面,善也只是一面,还有恶的一面。不仅如此,还认为困难与容易,长与短,高与低是相互比较而形成的,音与声相互谐和,前与后相互追随。这些都是永恒的道理,我们不应该太去在乎它。只有这样我们看事物才能更为全面。

老子觉得学道的人应该把自己看得比别人低一些,柔弱一些,弯曲一些。出门做事就好像在别人家坐客一样,与人说话就像对待自己的上级那样,行走在外看起来毫不起眼。他举例说大海之所以成其大海是因为自己所在的位置比别的地方都低,所以所有的水都汇聚到了海里。他更要求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高台以土垒之。只有这样才可以接近道,接近道的方向。

老子强调“不盈”、“不争”、“致虚极,守静笃”,“柔弱胜刚强”。老子的这一原则叫做“无为而无不为”,即不特意去作某些事情,依事物的自然性,顺其自然地去做。

有的人觉得老子的不争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竞争。其实并不是这样,老子只是用了另一种方法进行竞争;不但如此,他的方法还可以帮助你在竞争的同时处理好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与人和善是方法。老子随时在提醒我们自己应该做什么,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换句话说就是在人生、社会中的定位是什么。)

?

四、老子对仁义、礼的见解。

不同于儒家学派的观点。《老子》十八章说:“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意思是说:大“道”被废弃之后,才有所谓“仁义”。出现了聪明智慧,才有严重的虚伪。家庭陷于纠纷,才有所谓孝慈。国家陷于昏乱,才有所谓忠臣。《老子》三十八章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但不是说老子视就反礼,因为礼有形式与内容两个

层次,老子所反对的是礼的形式,即反对形式复杂的礼仪条规。

在老子看来,我们所讲的仁义和伦常,都是因为“道”丧失的结果。而且只有在大道荒废、国家混乱和家庭不和的时代,仁义礼法才会成为社会的需要。所以老子认为应该废止文明和仁义,从小康社会回到“大道之行也”的“公天下”时代,即没有邪恶,不需要道德规范制约人们行为的,真正充满道德、仁义、孝慈、信义的小国寡民时代。小国寡民的社会是老子的理想社会模式,在这个社会中人们“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五、老子的政治及社会哲学

《老子》的中心,是阐述自然无为的政治哲学。在政治方面,《老子》主张“虚静无为”,即反对以人为的手段,包括种种文化礼仪来干涉社会生活,尊重生活的“自然”状态;关于人生态度,《老子》也主虚静、退让、柔弱,但这并不像后人所理解的那样消极,因为《老子》所推重的“阴柔”,实是一种长久之道和致胜之道。

因为物极必反的规律,所以在社会政治制度上,如果太过于强调某一反面,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所以老子所主张的政治哲学和行事方式的核心是“无为”。即注重于取消一切导致混乱的源泉。以无为为之,以不治治之。“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在老子看来,“无为”是圣人“治天下”、“取天下”的基本原则。老子提倡“无为”,其形上依据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其现实政治理由是“我无为而民自化”、“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是针对有为而发的。老子认为,“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无为”也指感物而动,遇事而为,事先没有设想要做什么事。

老子的“无为”,由于是针对“有为”而提出来的,因此容易被人理解成“无所作为”、“不为”,将无为视作政治上的无所作为、放任自流,这是从消极的方面去理解无为。“无为”,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和行为方式,其基本特征就是“因其自然”。而“因其自然”,指的就是顺应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而自然就是事物不假外力而自己如此的状态。“因其自然”的“因”,是因循、沿袭的意思。因循的前提是要承认和肯定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因其自然”思想也反映了古代农民的普遍愿望。在政治上,“因其自然”的主旨是希望帝王顺应民心、不要刚愎自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老子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论述。当然“因其自然”的思想也有消极的一面,如果太过因顺自发的行为没有很好的规范管理,社会也会变得很混乱,缺乏秩序。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他对“道”的论述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在为人处世方面,“不盈”、“不争”的思想,对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人们压力缓解有一定的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