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北庄学校 连玉珍

暑假期间我读了苏联当代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书中一共谈了一百条建议,每一条建议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让我受益匪浅,《给教师的建议》一书,让我了解到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主张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他的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思想是教育思想宝库中的珍宝,他的教育实践鼓舞着千百万教师,他已成为广大教师心中追求的偶像。

《给教师的建议》读起来非常亲切,他的每条建议都与我们息息相关。不是讲一些生硬的大道理,建议和劝告看似浅显,实际上是苏霍姆林斯基一生的积累经验。他用那么多的事例和体会,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和一些常见的现象、普遍的观点及颇具争议的问题结合起来,独具观点,道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对教师有着指导和借鉴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我们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容易拿一些新奇的、鲜明的、形象的手段(比如现在用的多媒体)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如果不合适的运用,不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是有害的。“经验证明:讲课当中过分地追求激动人心的、鲜明的、形象的东西,会使得过度兴奋,这时教师不得不提高声音,压倒学生的喧闹声,学生就会更加兴奋。我想这一点对于我们语文老师尤为重要,回顾以前听过的一些优质课 ,为了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老师们经常会在课堂上给他们播放一些好玩的FLASH或是大家非常感兴趣的东西,但是正象苏老说的有的时候恰恰适得其反。后来我渐渐知道了兴趣的重要性,不在于形式的花哨,老师的引导相当重要,首先要知道孩子们喜欢什么,也就是兴趣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在这条建议中说到学生

对一堂课有兴趣的源泉有:一,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体验成就感;二,教师要讲解教材中的“接合点”,激起学生的惊奇感;三,学生把知识加以运用,体验“权力感”;四,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一定的课前阅读,课上所学的内容对他也会有吸引力。回忆一下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时课上都是我喋喋不休的讲解,讲解的又不是学生之间的接合点,学生常常兴味索然,打不起精神。如果讲解的内容正中学生的“接合点”,学生就会“小手直举,小脸通红,小眼放光,小嘴常开”。那么怎么去启发和调动他们的兴趣呢?和孩子们一起时,你就是他们的朋友,喜欢他们的喜欢,了解他们的爱好与兴趣,和他们一定要有共通之点,正象李镇西教授那样,我们看到那一幅幅和孩子们嬉戏玩耍的图片,其实正是他了解孩子们的途径啊。

其实,纸上谈兵,总是很容易,真正实践需要的是坚持。教育是有时就像一个精美的工艺品,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用爱去保养,用坚持去完成。

《 我们为什么做教师》读后感

北庄学校 连玉珍

最近,拜读了索尼娅?尼托(美国马萨诸赛大学教育学院杰出的语言和文化教授)主编的《我们为什么做教师》一书,感受颇多。书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个教师作为个体,怎样步入到教育行业中来,又是以怎样的态度对待自己这一份职业的真实过程。读着读着,不免联系自己,我为什么做教师?

《我们为什么做教师》里21位教师也并不都是“天生就是教书的材料”。他们或许是中途改行的中年人,或许是刚入行的新教师,但他们都认为教书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教书使得他们成为更完整的人。

教书可以帮助自己成为更完整的人?

珍妮弗?韦尔伯是一位中学科学教师,她说:“我做教师是因为给了我一个明确的目的。”“我做教师是因为我相信教育能够带来的影响和认知效果。”“我做老师是因为我相信我帮助了孩子们,让他们喜欢来学校上学,喜欢学习,并且乐于面对风险和挑战。”“我教书是因我知道做老师是起模范带头作用的。” 安布瑞莱斯?马利,是一位年轻的公立学校的双语教师,她说:“我到底为什么要教书?对我来说,教书是欢乐、悲哀、快慰和无助的结合体,但它也是一项有着明确目标的任务:改变我的学生,也改变我自己。我教书是因为这个行为本身能够触及我精神和灵魂的很多侧面,使我一直保持内省并不断推动我向着意识的醒悟。”“我教书是因为教书给我带来希望。”

在这些教师的言谈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做教师可以亲

历创造的过程,追求真实健康的成长,主张“成事”“成人”,并在创造中提高总结。这么多优秀教师的现身说法,也使我更多地感受教育的使命,教师的责任和作一名优秀的教师的任务。我有幸成为一名新课程下的教师,它站得高,看到的是教师、学生发展的需求,社会的未来需求,它引领师生、学校对教育的认识,明确的是个人、学校的使命,学得多才更感觉到学习的必要。用美国本杰明.拉什的话说:人站得高些,不但能有境早些领略到希望的曙光,还能有幸发现生命的立体的诗篇。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这诗篇中的一个词、一个句子或者一个标点。你可能没有成为一个美丽的词,一个引人注目的句子,一个惊叹号,但你依然是这生命的立体诗篇中的一个音节、一个停顿、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足以使你放弃前嫌,萌生为人类孕育新的歌声的兴致,为世界带来更多的诗意。所以,我愿意成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去实现我的人生价值。

我为什么做老师,是因为这份工作让我感到光荣;一个个学生的进步让我感到喜悦;让我体现人生价值与意义。我为什么做老师,是因为天真无邪孩子熏陶影响着我保持着一颗珍贵的童心。我为什么做老师,是因为学校的环境和谐温馨。我为什么做老师,是因为校园环境幽雅美丽,空气清新。我为什么做老师,是因为学校环境有利于我学习,不断地探索、思考,丰富自己的学识与道德修养,尽管我物质上并不富裕,但我却是精神上的富翁。

我们教师要善于理解学生,理解是产生关心和爱的情感的前提,不善于理解人则很难去关心他,很难对他产生爱的情感。我认为;即使是对一个表现很差的学生,也要看到他身上的闪光点,并以此来促进其转化。作为老师对学生要多鼓励多引导,不要武断,武断往往会伤害孩子的自尊。让学生喜欢我,能够演化为他对我所教的学科的喜欢,听从我的教导。要做好老师这份工作并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为了应付课堂上学生们千奇百怪的提问,花大量的时间来查找相关的教学资料;我为了让学生们能够充分地理解吸收讲解的知识,绞尽脑汁研究出行适应学生个性学习的有效教学方法;我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接触学生,了解每个学生丰富而又具有个性的心灵世界,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进行因材施教,努力帮助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潜力与天赋。

要当好教师,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在工作中,对待问题要多问“为什么”,学会理性的思考进行分析。我想我会积极的乐于请教,勇于思考,广于阅读,善于积累,勤于写作,努力去理解厚积薄发的深刻含义。我也认为只要今天的我比昨天有进步,长此以往,必然将越来越好,从而尽可能达到自己所可以达到的最好程度,同时也就为教育事业做了自己最大的贡献。做一个好教师是我一生的追求,我为之付出青春和全部的热忱,我无怨无悔。

《爱的教育》读后感

北庄学校 连玉珍 读完了《爱的教育》,我深深得陷入了沉思,爱的教育是什么?我在书的封面找到了答案:素质教育就是“爱的教育”,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对同学的爱是孩子做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质的基础。

《爱的教育》里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卖炭人、小石匠、铁匠的儿子、少年鼓手、带病上课的教师……以及他们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实则真实可信的记叙,把读者带入一个爱的世界,让我们在爱中受到教育。这本书里充满了爱。充满了让人羡慕的爱。

在我们的教育中,“爱的教育”这四个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又是何等的困难!首先,在大多数人的脑海里没有“爱的教育”这个概念。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没有爱的教育。正因为我们缺乏爱的教育,才使我们的生活里少了一些爱。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对同学的爱,这是我们缺少的,这是我们需要寻找的。有了这些爱,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了爱。

在《爱的教育》中,我走入了学生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他们的爱里有宽容,有谦让,有亲情,有友谊。《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

年轻出任教职时,满腔热诚的爱,希望能够全心全力扮演“为人师表”角色,然而在专业经验不足、缺乏教学经验、也沒有好的方法之下,曾经以「教师的权威」,用教鞭管教学生,以致伤了学生的心。也曾为了虛荣,

逼迫学生在各项比賽中斤斤计较分数,以争取許多“虚伪的荣誉”。甚至以“分数”来看待孩子,也以“外表”来衡量孩子,更以“听话与否”来评价孩子,每每忆及此事,不禁全身顫抖,惭愧不已。

反思自己,今后要不断的调整心态和做法,也为孩子多付出一份关心与爱心与真心,有“爱的教育”,才有“美”的回忆。

我的体会:

一、教师的“要”:

(一)教师要教育不要训斥:教育是引导而不是灌输,视学生为「有」而不是「无」。训斥则不容许学生说「不」,教育则潜移默化。

(二)了解学生、认识学生、适时的赞美和接纳、鼓励与协助,培养学生挫折和容忍的价值判断能力等等,让学生快乐成长、茁壮,更会利用各种机会和家长取得联系,适时的提供教养子女的咨询与方法,共同为学生的未来而努力。

(三)教师要理解人性:要了解学生的感受,学生的反应、学生的心声也该仔细的聆听看看。

(四)教师要多怜爱和鼓励

(五)教师要专业,专业的精神表現在对国家、社会、学校、学生、教师与家长之认知

二、教师的“不要”:

(一)教师不要认为这行业是铁饭碗!打不破,要珍惜羽毛。

(二)教师不要训斥与灌输,不强迫学生学习。

(三)教师不要妄想“教育万能”,不是万能丹也不是特效药,有其极限。

(四)教师不要过分执着“立竿见影”,潜移默化的过程导向,注重人格的培养,身心健康的引导。

(五)教师不要悲观,要乐观以对,充滿希望与理想。 启发:

(一)多关心我们的学生,有爱的教育,才有美好的回忆。

(二)坚守岗位,默默耕耘、尽一己之力。

(三)学习型组织的体会:1、系统思考2、自我增进3、改善心智模式4、团队学习。

(四)知识经济的时代,教师要上进好学、多求取新经验,落实教学工作。

(五)教师专业成长*进德修养,教师专业自主工作理念的实践,必須落实在教育工作上,表现在各科教学工作上、表现在日常生活教育当中,以收到身教言教的效果。 在《爱的教育》中,我找到了爱,在爱中找到了教育。 以上就是我对这本书的一点体会。

基督山伯爵 读后感

北庄学校 连玉珍

这本书是全世界流传最广的名著之一,但一直没有去看,原以为会有枯燥的开头和与现代合不上的对白,没想到一读就放不下了,欲罢不能.

书中我是喜欢基督山这个人物的,很真实的感觉。设身处地地想,如果我遭遇到他的遭遇,我也会进行复仇,但那不是上帝的手,而是复仇天使,是死神的手。

我看着他从天堂掉入地狱,看着他从云端掉入地底,看着他从充满希望到彻底绝望,看着他从一个充满朝气的青年变成一个心中充满仇恨的复仇天使,看着他最终放下仇恨,找到幸福。

快乐对他来说是短暂,十四年的牢狱之灾,使他的外貌,声音,心性,性格也都发生巨大变化。他从坟墓中爬出来,恩怨分明,对帮过他的人进行报恩,对那些对不起他的人,施以报复。

人们总是不满足语言现状,不满足于既得的幸福,可只有当失去时,才发现那份幸福是多么的麋足珍贵。 我们总是埋怨学习的辛苦,父母的唠叨,而我们却不知道,学校是这社会上仅剩的净土,父母的爱是世上最无私的情感。

他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最终终于看透世事,正如他对莫雷尔所说:“在这个世界上既没有幸福也没有不幸,只有一种处境和另一种处境的比较。必须想到过死的痛苦,才能懂得生的快乐。”那时怎样的豁达,怎样的胸襟啊!那时历经磨难后得出的人生感悟。

《非走不可的弯路》读后感

北庄学校 连玉珍

我们的父母也是从懵懂无知的孩童,一步一步从风雨中走过来的。在他们的人生路上,曾经有许多的弯路。他们一定走过。就算他们的父母告诫他们那是条弯路,他们也一定还是会去闯。

因为----人,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

我们,站在青春的路口。前方也有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们。当我们正准备卖出脚步时,母亲拉住我们:

“孩子,那条路走不得。” 我们不信。 “妈妈就是从哪条路上走过来的。”母亲说。 “既然你能走过来,那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想让你走弯路。”

“但是我喜欢,并且我不怕。”

母亲看着倔强的孩子,心疼地叹口气:“那条路很难走,你去了一路小心。”

上路后,我们才发现,母亲并没有骗我们。碰壁,摔跟头,我们头破血流,但不停地走,终于走过来了。 许多年后,当我们的孩子站在我们当年的路口,我们也一定会像我们的母亲劝我们一样,告诫我们的孩子,希望他们不要重复同样的弯路。然而,孩子们也一定会像我们当年一样,固执地非走不可。

面对人生中长长短短的弯路,我们没有退缩,没有逃避。我们敢于面对和尝试。我们在挫折中锻炼精神,在失败中磨炼意志。不知不觉中,我们变得顽强,变得勇敢。

其实,对待生活,只要敢于尝试,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收获。

假设桌上放着两个苹果。一个黄里透红,又大又圆;

一个一个浑身青皮,瘦小干瘪。对一个口渴难耐的人而言,哪一个更具诱惑呢?答案一定是前者。但如果别人比你早一步,以及把那个红苹果吃了呢?你又会毫不犹豫地拿起那个青苹果,将它啃干净吗?

我的答案是“会”。因为生活是个未知数。也许那个红苹果很涩,又或者一条小虫在某个不起眼的地方钻了一个小洞,搬进去安了家,蚕食着里面的营养;而青苹果则酸酸甜甜很可口。生活中的一切事情都是这样,试了,才能了解个中滋味如何;不试,你可能会错过万千的精彩。事物的本质和价值是很难从外表上看出来的,如果放弃尝试它的机会,就像这苹果,你将品尝不到它的美味。敢于尝试生活中的弯路,也会得到意外的收获。 在人生的路上,有一些路是我们每个人都非走不可的,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不碰壁,不摔跟头,不弄个头破血流,又怎能炼出钢筋铁骨,怎能得到成长呢?

 

第二篇:《小王子》读后感

《小王子》读后感

这是一个成人也可以看的童话,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小王子。这是一个寓言,看过了以后,你的心好像被温柔的忧伤和感动包围着,让人好想看看天空,看看在微风中绽放的星星。

《小王子》讲述的是小王子的游历过程。他因为一朵美丽而娇气的玫瑰,而离开了一直平静生活的B—612小星球,他先后游历了六个星球,遇到了一些他觉得很不可理逾的大人,狂妄自大的国王,财迷心窍的商人,迂腐的点灯人??这让他学会了很多做人的东西。整部童话,文字干净纯洁,形式简单,小说充满着诗意的忧郁和淡淡的哀愁。

小王子曾经去过一些别的小行星,见到的全都是些大人,例如:国王、酒鬼、自负者、商人、数学家等等。当他到达第五个星球时,他遇到了一位灯夫,他每分钟都必须点亮和熄灭一次灯,因为那颗小行星旋转的速度极奇快,一天只有一分钟那么短,他嘴里总嘀咕着:“我在忙着很重要的事,这是我的职责??”这个人一定会被其他人嘲笑,像国王、酒鬼、商人他们一样。虽然如此,他却是他们之中我惟一不会觉得荒谬可笑的人。或许,那是因为他思索的是他自身以外的事。至少,他的工作较有意义。当他点燃路灯时,就好像又多了一颗星星或一朵花苏醒过来。当他熄灯时,就好像送这颗星星和花进入了梦乡。

小王子是一个懂得爱与责任的人,他是那么爱他的玫瑰,精心照顾她,但她是那样娇气,那样有虚荣心,还耍些“不高明的花招”。后来他离开了自己的星球,尝尽了人生无常的滋味,遍寻真理却屡遭挫折。所以,他情愿放弃自己的生命去交换应负的责任,去与玫瑰重逢。或许,他们不会再见了,但为责任而付出,乃至生命,我想,那也是值得的。

放下书,直至现在,我的眼前还能出现那个略带忧伤的小人,他有着棕色的头发和细碎的奇妙的声音。就像,就像是从童话里走出来的一样。

——七九班 金诗雨 3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