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周长教学反思

《什么是周长》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基础上,进行平面图形周长的教学的。它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计算的基础。教材呈现了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材料,结合“什么是周长”这一具体情景,通过观察与操作(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认识周长。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在于能够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感受和体验什么是周长;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我在教学中重视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整节课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亲身体验、充分感受理解周长的含义。依据教材所提示的材料,课堂首先注意创设情境,从“美丽的树叶”引出新课,这是学生身边非常熟悉的事物,做到了在课的一开始就把学生引入到一个宽松、有趣的学习氛围中,一下子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从学生非常熟悉蚂蚁围着树叶走一圈开始,结合课件,初步感知“一周”和“周长”这两个词语,从而使学生得到图形的周长就是图形一周的长度;再通过指一指课桌面边线和数学书封面的边线来体验“周长”,这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创设,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中,使他们进入积极的观察、思考活动中。从身边找一个例子说一说什么是它的周长,并且用手摸一摸它的周长。这主要是为了拓展学生对周

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初步认识周长的意义。然后通过描一描书中小车图形的边线,直观感知周长的意义。

这节课虽然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活动,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受和体验,关注孩子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情感体验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尝试,但其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

第一,课堂教学语言有点平淡,对于重点应该再加重语气突出. 第二,理解“一周”不够深入。本节课时概念的教学,关键是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感悟与理解,而不再过分地强调学生口头表述上的严谨与完整。对于“一周”的理解是本节课教学的突破口。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突破得不够好。如果在活动中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一周的?”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表达,这样效果会更好。

第三,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不应经常打断学生的回答,而应让学生多说。教师可在学生回答之后再进行补充或强调,这点我还做得不够到位。

第四,在活动过程中,对于学生操作出现的误差,也应该及时找到原因,及时纠正。

总之,我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小组合作探究等形式,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周长的含义,而这也正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过程性目标中学生“体验”的价值所在。

 

第二篇:什么是周长教学案例与反思

《什么是周长》教学案例与反思

晋江市安海中心小学 颜婉玲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平面图形的周长的。教材结合具体的事物,通过观察与操作认识周长,然后让学生从生活中去寻找有周长的平面图形,探索掌握周长,对周长有进一步的了解,最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把本节课的内容延伸到我们的生活中去。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在具体情境中,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动力操作能力及合作能力。

3、 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位新朋友。首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并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教师用课件演示蚂蚁爬过树叶的边线一周的过程,并动态地画出边线,让学生观察。)

生: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爬了一周。

师:说得很好。蚂蚁是沿着树叶的边线爬了一周,我们就把蚂蚁爬过一周的长度称为树叶的周长。(板书课题:什么是周长)

二、探索新知

1、描一描

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是树叶飘落的季节。老师从网上搜集到了各种各样的树叶图片,想欣赏一下吗?请看(播放课件)这些树叶漂亮吗?想不想描下它们的形状来呢?(想)请你拿出一张纸,选择一片最喜欢的树叶,用彩笔沿着树叶的边线一笔描出它的轮廓来。开始吧!(指名学生演示沿着树叶边线一笔描出轮廓的过程。可以多请几位学生上台演示过程)

师:大家都描得很漂亮,很多同学都从不同的起点描完之后又回到了起点。看来不管从哪里开始,大家都是沿着树叶的边线描了一周,而这一周的长度,我们把它叫做树叶的周长。

2、说一说。

师:平面上的图形都有周长。你能从我们的身边找出一个例子来,并说一说什么是周长吗?(指名学生边说边指出来。)师小结并板书:围成图形一周的总长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3、小组合作,动手量一量。

师:现在我们要来动手量一量自己的腰围,在测量之前我们先来讨论一下:在测量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从哪里量起?(指名生说。)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在测量的时候呢,我们就应该先确定一个点,而在我们腰间最为明显的就数我们的肚脐眼了。在测量的过程中,被量的同学要用手指出自己的肚脐眼在哪个位置,方便测量的同学进行测量。进行测量的同学要注意,拉绳子的力度要适中,绳子应不紧不松,这样测量出来的数据比较准确。现在,我们就请一组同学进行示范。(生示范,其他学生指出在测量过程所出现的不足。)好,现在就请同桌同学两人一起来合作,动手测量自己的腰围。(学生开始活动)现在我们请几组同学来示范一下。(生示范)同学们都很棒,都能很准确地量出自己的腰围。

4、小结。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老师发现同学们都善于观察、喜欢动脑筋,所以呢老师想邀请大家参加下面的闯关比赛。

三、闯关练习

1、先看第一关,量一量、算一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师:这里有3个图形,请你选择其中1个图形,看课本45页第2题,做在纸上即可。都完成了吗?好,现在我们请几位同学上台来演示自己的成果。(展示答案:第一个图形的周长是13厘米,第二个图形的周长是10厘米,第三个图形的周长是8厘米)。选择长方形的同学能说说是怎么测量和计算的吗?有不同的方法吗?大家真聪明,关于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要进一步研究。第一关谁成功了,请为自己加上100分!

2、继续闯第二关。(课本第45页第3题(2))

教师当场演示: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他们的周长一样吗?现在老师把第二个正方形沿虚线剪掉一块,变成了这样。这两个正方形的周长还会一样吗?为什么?小组讨论。学生说明理由。

师:让两个图形的边重合,可以看出,这几条边分别相等,因此只需比较其余两条边是否分别相等就行了。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这两条竖边相等,这两条横边也相等,所以它们的周长相等。谁闯关成功了呢?为自己加上100分!(教师在说的过程中,课件演示比较2个图形周长的过程。)

3、第三关。(课本第45页第3题(1))

师:在闯这一关之前,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刚刚是用什么方法来比较图形的周长的?下面我们就用这些方法继续闯关!

教师当场演示:这两个是同样的长方形,经过加工它变成两个不同的图形。请问经过加工的这两个图形的周长还会一样吗?为什么?小组合作讨论。指名学生回答并说说为什么?(课件演示正确答案)这一关谁又成功了?请为自己加上200分!

4、小结。

师:通过一系列的闯关比赛,同学们都得了多少分呢?老师祝贺你们!当然,有的同学闯关成绩不是很理想,不要灰心,下次继续加油,找出自己的不足,争取在下次的比赛中迎头赶上他们!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周长,并且用周长的知识解决了一些问题。回家后和你的家人说说你今天的收获!

课后反思:

我认为教学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教师是否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否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课堂氛围。在本节课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亲身体验,既参与了知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又体验到数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好奇心和求知知欲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感知周长的概念。在本节课教学中,我认为自己做到了以下几点:

1、 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建立周长的概念。

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几个环节来帮助学生建立周长的概念。在描一描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树叶沿着它的边线一笔描出它的轮廓,初步感知周长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我乘胜追击展开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进一步感知周长。

2、 通过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强化周长的概念。

我先让学生说一说在测量腰围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点事项,再让学生先用合适的工具动手实践小组合作量出自己的腰围。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们讨论得非常热烈。整个班级都沉浸在测量自己腰围抵消趣中!通过这个环节,拓宽了学生对周长意义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通过一系列的练习深化周长的概念。

要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设计一系列的闯关比赛形式的练习,一下子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尤其是在第2关中,学生通过比较图形的周长,掌握了“平移法”。他们很快地便把这种办法应用到第3关中去。

当然,在本节课中我还存在一些不足:

1、教师所扮演的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身为一个新教师的我在这一点的做法上还有所欠缺,应该再大胆一点,放手让学生去做、去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因为新课程下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

2、在“说一说”这一环节中,我只让学生片面地说出生活中有周长的物体,应该深入地引导学生指出物体的周长在哪里,进一步感知周长的概念。在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这几个环节,还应该适量地增加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物体,然后对它的周长做进一步的研究。

3、在测量腰围这一环节中,尽管教师的指导是比较到位的,但这个过程太过于反复,显得有些复杂。

我相信: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们学到了不少,成长了许多!而我呢,也伴随着他们的成长而继续成长着。因为学生的成长是我的心愿,学生的快乐也是我的快乐!让我们携手努力:让轻松愉快的课堂带给学生更多的阳光雨露,让每一朵郁金香都焕发出自己的光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