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概念的解读

“现代性”概念的解读

一、“现代性”的界定

“现代”就是现在生活的时代,每一代人都可以吧自己生活的时代称为“现代”,所以每一个时代都有过它自己的“现代性”。而今天我们所说的“现代”指一个确定的时期,是人类历史演变过程中的某一特定时期。主要是指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来的历史演变时期,而“现代性”概念主要指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来的社会性质或状态。现代性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社会的崭新时期,同时代表着社会形态的转型,表示人类社会由封建社会进入到了资本主义社会。

现代性是启蒙的结果,启蒙运动,法文Siècle dos Lumières , 德文Zeit der Aufkl?rung ,英文the Enlightenment ,都有“以光明驱逐黑暗”的意思。启蒙运动表达出以“理性”“自由”为标志的时代精神,理性在启蒙运动只能够是人们用以代替上帝、判定一切存在的合理性法庭。

启蒙所关注的是现代性的制度问题,表现为科学、人道、理性、民主、自由、平等、权利、法制的普遍原则,而审美现代性更看重人的处境问题。1860年波德莱尔在《现代生活的画家》一文中首次界定了“现代性”的含义“现代性就是过度、短暂、偶然,就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是永恒和不变??为了使任何现代性都值得变成古典性,必须把人类生活无意间至于其中的神秘美提炼出来。”波德莱尔将现代性的审美体验与有关历史的体验结合在一起,指出了艺术创作的“偶然”与“永恒”的辩证关系:只有当作家将自己的生命体验全部贯注到当代的生活中去的时候,他才能从中挖掘出生活的“诗意”,而正是这种生命体验使作品超越了时代的界限,具有了“普遍人性”的审美意义。这使现代性充满矛盾,一方面,现代性就是理性,代表人类历史上空前伟大的变革逻辑,另一方面它不断给我们带来剧变,并把精神焦虑植入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

二、“现代性”的反叛

理性主义把社会历史看成是在时间维度上的不断进步,认为随着人类认识自然和征服能力的提高,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增长,随着社会趋于和谐和公正,人类必然会过上越来越美好的生活。而事实上,启蒙运动所允诺的理想目标离人们不是越来越近而是越来越远,民主制度成为限制人自由的枷锁,科技成为迫害人的恶魔,平等和人权被权力资本、话语霸权消解。启蒙主义提出了自由、民主、平等和人的解放等现代性价值思想,其核心是自由。科学和艺术的进步非但没有起到敦风化俗的作用,反而却造成了德行的堕落,人的异化。人的欲望越来越强烈,直至想要扼杀一切,成为这个世界唯一的主人。最后表现为“人生来就是自由的,但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宗教信仰和灵魂追求逐渐被世俗的物质欲望和感性享乐所代替,人性取代了神性,主体意识凸显。个体自我意识觉醒要求人的独立性、差异性和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风格;但人的独立性依赖于无差别的资本和货币,一切个人价值只有转化为无差别的一般劳动、转化为一般商品等价物即货币才能实现交换。个人独特的精神价值与个人不可避免的物化成为矛盾。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人被当作高速运转的机械装置的一个零件,人也就成为“单向度的人”,没有自由可言,人的自由和创造本性被泯灭。 一般认为现代性开始引来了历史上第一无二的社会形式,使人们能够控制自

然,能积极的改变社会生活,能通过民主政治和平地管理个人利益之间的冲突。但是吉登斯认为恰恰相反,非延续性或者断裂性是现代性的基本特征。虽然在传统和现代之间也存在着延续,但是,从根本上说,现代性带来的生活形态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把我们抛离了所有可知的社会秩序的轨道。在吉登斯看来,现代性所导致的风险已使现代人普遍产生了一种麻木的感觉,或者几乎是一种厌烦的感觉。“在晚期现代性的背景下,个人的无意义感,即那种觉得生活没有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的感受,成为根本性的心里问题??工具性控制的体系比之以前暴露得更为赤裸,并且其负面后果也更为明显,因此出现了许多形式的反向作用”。 “现代性”在当代知识话语中,有它相对确定的指称。它之伴随西方工业故名崛起,而在20世纪登峰造极的一种新的文明。此一文明之所以是“现代”的,是因为他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种全新的文明。其人所公认的特征,即使探究自然新方法、新技术的出现,科学的巨大进步导致机械制造和工业生产方式的突飞猛进,其结果是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而尼采和马克思?韦伯却强调,历史上笼罩在神圣光彩里德理性,从根本上说,体现的是种工具性质,期望在最大限度上把握和征服自然,从而压迫人性,使人为奴役,本应为人所用的科学,反客为主,倒过来成为至高无上的权威。

尼采认为,现代文化有两个特征,其一是现代人用五光十色的昔日文化碎片,掩盖自己的贫乏和枯竭,由此造成虚假的繁荣,故此现代文化城了隐藏自己做戏的艺术。其二是现代人因为贫乏和枯竭,盲目追求刺激。在尼采看来,现代社会就是一个“病态社会”:真正的文化日益为如火如荼的商业主义和大众民主蚕食。启蒙的遗产表现为科学思想的大胜利,任何事关“永恒”的东西全都没了踪影。科学主义导致实证主义流行,社会的表象被当作真实的存在。

韦伯认为,现代世界是一个自相矛盾的是世界,物质的进步往往必须以个体的创造性和自主性被官僚制度扼杀为代价。他在《经济与社会》中指出:现代官僚体制一方面固然是破除了通过私人关系或世袭权威来统治,而使形式化的、非个人的因素上升到支配地位,但是另一方面,这一体制中人们缺乏内在的精神支持,对一切关系都持冷漠态度。故此每个人都成为现代性这架庞大机器上的一个齿轮或者螺钉。只要秩序,别无他求。秩序一旦动摇,我们就会六神无主。韦伯认为现代社会最主要的问题不是怎样促进和加速形式合理化的过程,而是反抗这个机器,打破现代性的铁屋子,免于灵魂被分割标价出售。

三、个人认为现代性包含以下词语:

1.断裂

现代性是一种断裂性,是历史的断裂,也是人生的断裂。在现代社会中,人总是处于流动中,不断的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表面上是见多识广、丰富了人生。而实际上每一次面临新的环境时总是恐惧。对于敏感的人来说,每一次环境的变化都会感受到如同死亡般撕心裂肺的疼痛,失去空气中熟识的味道,切断血脉相连的旧友,笑着接受每个陌生的面庞??而现代社会环境适应能力已经成为人的一个重要的能力,要求人迅速适应环境,迅速进入新的学习工作状态,一个声音提醒着每一个人“不要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对可怜过去无意义的还念之中,往前看,去奋斗!”这要求每个敏感的人学会麻木,每个人像计算机一样,将原有的程序删除,制定出一套新的程序,快速、有效地通向目标。断裂使人麻木、自私。

2.漂泊

现代性让每一个人成为无家可归的漂泊者。即使本身就出生在大城市,而且一辈子都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也不会有归属感,城市的不断扩张让人无法驾驭,没有人能成为城市的主人,恰恰相反,城市才是我们的主人。而一些出生在小乡镇的人将注定漂泊,越远越好,最好是可以漂洋过海,去到发达国家,即使在那边过着最为困顿的生活,也是义无反顾、永不回头。家乡将永远只在还念之中温存,而实际上家乡成了最难适应的地方,没有人能接受在家乡荒芜的土地上平庸下去。漂泊使人盲目、卑微。

3.单一

在这多元化的世界里人们的价值判断却是单一的。任何不在话语体系之内的人都是“神经病”“火星人”“非主流”。适应社会是每个人所必须,即使社会要求人像机械一样工作,像蚁群一样居住。现代化的城市成为一个大工厂,每个人都是零件,即使掌权者、领导者也只是被城市制造出的主机。单一使人懦弱、愚昧。

4.焦虑

焦虑是这个现代性的主要特征。

现代性要求每个人在体制下生活,而体制常常充满荒诞。焦虑是如梦时的疲惫不堪,梦醒是的惶恐不安。每个人都要在没有意义的人生中充满理想的活着。结果是清晰的,理想是一定要破灭的。更可悲的是,我们必须要把自己锻炼成为理想破灭后依然笑对人生,继续适应现代社会的“强者”。

相关推荐